一、东北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的生长发育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1](2013)在《原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文中研究说明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野生种群在我国的分布区不断缩小、数量锐减,亟待加强保护和管理。历年来对原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食性研究、生境选择、麝香囊结构、泌香机理以及分类地位等方面。而针对原麝的行为发育、遗传、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截至目前,国内鲜有关于原麝应激、繁殖和免疫生理方面的研究。本文于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白山原麝保护区内以繁育救护中心的12只原麝为研究对象,对原麝的免疫、生殖和应激生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免疫球蛋白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对原麝粪便中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代谢物的测定发现,这三种免疫球蛋白不存在季节上的显着变化。且IgG、IgA、IgM在粪便中的代谢物含量两两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每年的10月原麝开始进入发情期,一直持续到次年的1、2月份。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雌性原麝粪样雌二醇代谢物浓度的测量值显示,粪便雌二醇代谢物水平在繁殖期不同阶段呈现波动性。且在繁殖高峰期的11月和12月的雌二醇水平显着高于繁殖初期和1月份。糖皮质激素是动物应激激素,糖皮质激素水平可以反映动物所处的环境状况。动物机体糖皮质激素水平呈现季相波动。对原麝发情季节粪便皮质醇代谢物水平的测定显示,原麝粪便皮质醇代谢物水平在11月和12月份显着高于10月和次年1月份。对皮质醇与三种免疫球蛋白以及性激素做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粪便皮质醇代谢物水平与IgG、IgA、IgM均无相关性,但是皮质醇与雌二醇和睾酮存在显着相关性。对于原麝性激素以及皮质醇激素的全年季相变化、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激素与蛋白质的基础值可以作为监测动物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粪便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可以在不触及动物个体的情况下辅助判断野生动物所处的健康状况和生殖情况,有助于野生动物的管护。
单继红[2](2005)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2月—2005年1月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龙口林场,对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观察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共取食植物84种,隶属56科,其中木本植物33种,占39.28%;草本植物23种,占27.38%;蕨类植物6种,占7.14%;苔藓16种,占19.05%;地衣6种,占71.4%(按种类统计)。原麝主要取食植物的嫩芽、嫩枝、嫩叶,即植物的尖端部分。木本植物的嫩枝叶是原麝全年的主要食物,并且以矮灌木枝叶为主,在冬季食物组成中所占百分比最高,达75.02%,春季开始降低,为59.01%,夏季达到最低24.6%。在木本植物嫩枝叶类食物中兴安杜鹃、五角槭、光萼溲疏、紫椴、大青杨、是原麝的主要食物,草本植物主要以羊胡子苔草、类叶牡丹等为主。不同季节中原麝取食植物种类没有十分明显差异,但各种植物在食物组成比例上存在季节性差异,原麝对植物部位的选择性也存在着季节性变化,从取食部位上看原麝属于以嫩枝叶为主的精食动物。 此外,还对小兴安岭通河林区龙口林场内原麝经常采食的11种植物,进行了水分(Water)、粗蛋白(CP)、粗脂肪(CFa)、粗纤维(CF)、粗灰分(CA)、无氮浸出物(NFE)、钙(Ca)、能量(GE)含量测定,并对冬夏两季各种物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得出:冬夏几种植物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粗蛋白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粗纤维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粗灰分差异不显着(P>0.05);总能差异显着(0.01<P<0.05);无氮浸出物差异不显着(P>0.05)。
刘春燕[3](2008)在《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及其生命生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是麝类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之一。麝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人工养麝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本文拟通过死亡病例分析、种群采血体检和全血与被毛矿物元素分析,探讨林麝上海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建立健康林麝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常值范围、分析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诊断意义、探讨矿物元素与林麝上海养殖种群死亡率的关系,并进而探讨林麝上海养殖种群高死亡率的原因。方法:以上海某养麝场25头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为一个研究种群,其2005年全年的死亡个体为死亡病例研究对象,通过病史记录与调查、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切片镜检和病原微生物检查,分析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对该研究种群实施采血体检,测定5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体检以后3个月仍健在的作为健康组,体检以后3个月内死亡的作为病例组,健康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值作为生理常值,分析雌雄差异,并建立常值范围,病例组分析每个病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合死亡原因,探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诊断意义。以被毛和全血为实验材料,测定12项矿物元素指标,对林麝上海养殖种群全血和被毛健康组和病例组、上海养殖种群健康组与陕西养殖种群被毛矿物元素用非成对样本t检验做差异性分析;对林麝上海养殖种群健康组被毛与全血矿物元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1、本研究种群12个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如下:少酸链球菌性化脓性疾病死亡2例,黄杆菌感染死亡5例,应激死亡3例,应激继发感染未知细菌后再次应激死亡1例,幼麝感染未知细菌化脓死亡1例。黄杆菌感染死亡的5例中,有三例患有贫血,同时表现肺气肿1例,表现肺气肿与急性脾炎并同时怀疑有尿石症1例,表现浆液性肺炎1例,表现心肌营养不良1例,表现急性脾炎1例。应激死亡的3例中有1例患有贫血,1例表现肺气肿。2、5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常值范围:RBC 8.29~13.13(1012个·L-1);HGB109.20~162.00(g·L-1);HCT 33.22~55.52(%);MCV 38.97~44.19(f1);MCH 10.9~14.54(pg);MCHC 255.55~350.85(g·L-1);RDW 19.81~23.29(%):WBC 0.98~6.46(109个·L(-1));LY%12.65~44.75(%):MO%0.71~12.87(%);NE%35.67~63.55(%);LY#0.14~2.14(109个·L-1):MO#0~1.27(109个·L-1);NE#0.23~2.97(109个·L-1);TP 63.23~99.17(g·L-1):ALB29.64~45.76(g·L-1);A/G 0.49~1.31;ALB 46.89~63.95(%);α1GLB 2.39~4.79(%);α2GLB 3.1~7.38(%);βGLB 10.12~22.86(%);γGLB 11.87~26.57(%);ALT 12.6~32.6(U·L-1);AST 158.64~325.56(U·L-1);ALP 41.06~184.14(U·L-1);LDH 632.69~1319.71(U·L-1);CK 117.04~397.36(U·L-1);CK-MB 163.49~419.71(U·L-1);T-BIL 3.44~14.96(μmol·L-1);D-BIL 0.31~4.89(μmol·L-1);TBA 0.00~8.96(μmol·L-1);PA 1.13~8.47(mg·L(-1));TC 1.01~2.73(mmol·L-1);TG 0.07~0.35(mmol·L-1);HDL-C 0.82~1.80(mmol·L-1);LDL-C0.12~0.48(mmol·L-1);UREA 5.75~9.67(mmol·L-1);CREA 44.98~115.82(μmol·L-1);K+4.38~6.02(mmol·L-1);Na+ 139.61~156.19(mmol·L-1);CI- 95.76~111.24(mmol·L-1);Ca1.52~2.18(mmol·L-1);P 1.84~3.32(mmol·L-1);MG 0.76~1.38(mmol·L-1);TIBC 41.00~107.80(μmol·L-1);IRON 19.6~50.88(μmol·L-1);GLU 5.36~9.2(mmol·L-1);FT3 3.92~6.58(pmol·L-1);FrT4 6.54~14.38(pmol·L-1);PTH 8.67~59.87(pg·mL-1);CT 0.00~12.21(pg·mL-1);VD3 26.43~46.97(ng·mL-1);COR 0.00~0.77(ug·dL)。5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包括部分激素和VD3)中有Na+、CI、FT3和VD3等4项指标雌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Na+雄性极显着高于雌性,CI-和FT3雄性显着高于雌性,VD3雄性显着低于雌性;其余50项指标雌雄间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稳定性较好。计算指标Ca/P为0.72,明显低于一般动物常值范围。3、本研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疾病诊断意义有二,一是诊断出本研究种群死亡病例患有贫血病,死亡病例贫血病患病率约66.7%,且贫血可能是缺铁造成的,这一患病情况对麝来讲尚属首次报道;二是可以较早地诊断出肝细胞损伤,本研究死亡病例肝细胞损伤可能由黄杆菌感染引起,结合病原微生物检查,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助于黄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4、林麝上海养殖种群全血Ca、P、Na、K、Mg、S、Fe、Si、AI、Pb等10项、被毛Ca、P、Na、K、Mg、S、Fe、Zn、Si、AI、Pb、B等12项矿物元素,健康组与病例组间全部无显着性差异。被毛Ca、P、Na、K、Mg、Zn、Si、AI、Pb、B等10元素上海养殖种群均极显着低于陕西养殖种群,被毛S元素上海养殖种群显着低于陕西养殖种群,被毛P、Fe、AI、Pb等4元素上海养殖种群与陕西养殖种群间差异不显着。通过全血和被毛矿物元素分析难以说明林麝上海养殖种群死亡率与矿物元素之间的关系。5、本研究种群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四:①细菌感染率高,12个死亡病例有9例细菌感染,感染率达75%。②应激是该种群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既是直接引起死亡的死亡原因,也是引起细菌感染的重要诱因。应激直接引起死亡3例,应激死亡率为25%,9例细菌感染至少有7例与应激诱发有关,应激诱发细菌感染率77.8%。③贫血也是该种群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6例体检病例有4例患有贫血,贫血患病率66.7%。④饲料缺铁、Ga/P不合适、缺钙可能是引起该种群死亡率高的营养学原因。
周玲玲[4](2005)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夏冬季生境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8~9月以及2004年3月和2005年1月,在通河县龙口林场采用机械布点法随机设置样线,夏季共设235个样方,其中原麝利用样方55个,冬季共设220个样方,其中原麝利用样方89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Chi-square)检验,分别对夏冬两季原麝生境的选择进行研究,并判断其首要影响因子。采用判别分析对原麝夏冬两季生境选择的分离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原麝卧息地生境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夏季原麝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杂木林;倾向于选择离水源近(<1000m)、远离人为干扰(>2000m)的上坡位;一般喜欢有石砬子的山坡。对原麝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原麝生境具有海拔高、郁闭度小、食物丰富和坡度陡等特征,对坡向、隐蔽度、灌丛盖度、草本密度和倒木因子选择性不强。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73.297%,可以较好地反映原麝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原麝夏季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食物因子、植被因子、干扰因子、隐蔽度因子、地理因子和倒木因子。食物因子为原麝夏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影响因子。 冬季原麝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随机利用阔叶林;倾向于选择坡度较陡的半阴半阳坡和阴坡,以上坡位石砬子生境为主;距人为干扰距离远(>2000m),距水源距离<2000m。与非利用生境相比,冬季原麝利用样方具有海拔高、乔木密度小、灌丛盖度小、雪浅、隐蔽度高、食物丰富和坡度陡等特征,对倒木因子选择性不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71.351%,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冬季原麝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表因子、植被因子、食物因子、空间因子、干扰因子和雪深因子,地表因子为原麝冬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影响因子。 原麝夏冬季生境选择的分离主要表现在海拔因子、坡向和距水源距离上。夏季原麝倾向于选择海拔高、距水源距离近(<1000m)的地方,对坡向无选择性,冬季则喜欢选择阴坡和半阴半阳坡,对水源要求较低(<2000m),在灌丛盖度、隐蔽度、食物丰富度和倒木因子的选择上未表现出分离差异。 对原麝24个卧息地进行生境分析,其中13个位于雪地上,11个位于岩石或红松倒木下。与取食地相比,原麝一般选择雪被覆盖度浅、坡度较平缓的地方卧息,乔木密度和食物丰富度较低。白天原麝主要在巨大的岩石凹进处或红松倒木下,卧息地深平均在57.27cm,宽平均为90.91cm,高平均值为54.64cm,其中变动范围最大的是卧息地宽,最小的是卧息地高。一般选择隐蔽度高、坡度缓的阳坡,以针阔混交林为主,食物丰富度较低。夜间卧息主要在取食地红松下,卧长、卧宽、卧深平均值分别为49.15cm、37.77cm和7.46cm。与白天卧息地相比,具有坡度陡、雪覆盖浅、食物丰富等特征,但隐蔽度不高,以半阴半阳坡的针阔混交林最多,避免阔叶林。
赵唱[5](2018)在《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马麝(Moschus sifanicus),属偶蹄目、反会亚目、麝科、麝属,为西北、西南高地型物种。自2002年11月起,马麝已升为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I级野生保护动物。贺兰山是野生马麝的一个重要的分布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周边被沙漠、黄河及城市阻断,使得贺兰山马麝的种群数量波动不受种群迁徙的限制,但由于麝香的稀有及高昂的价格,使其一度遭受到毁灭性猎杀。目前为止贺兰山地区的马麝几乎绝迹,濒临灭绝。要开展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工作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本次对贺兰山马麝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一项抢救性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马麝食物组成、营养采食策略、栖息地选择与利用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等方面,首次系统的对贺兰山马麝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对贺兰山马麝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维护贺兰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根据2014-2016年调查马麝在贺兰山出现的情况,结合2013年全年在贺兰山地区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马麝出现位置,对马麝活动区域中的采食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马麝活动区域内可采食的植物标本及马麝的粪便,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各季节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营养成份的测量方法对马麝食物营养成分和食性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痕迹检验法、样方法和足迹链跟踪法对马麝各季节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各季节选择与利用生境的差异性,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我们将两年的粪便样本数据按照季节组合一起,保证每个季节70个,共计280个独立样本;按青草期和枯草期分别每期采集19科31种植物样本;测定马麝的利用生境样方750个,对照样方307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麝全年共取食植物类别共有19科31种(属)植物。采食各科植物中,蔷薇科(22.92%)、豆科(11.59%)、忍冬科(9.6%)、杨柳科(8.40%)和菊科(7.13%)所占比例较高,组成了马麝全年的主要食物。全年采食倾向于以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密齿柳、内蒙野丁香、秦氏黄芪为四个季节主要食物中的共有食物。全年取食种类差异不大,各季节均特有不同的大宗食物。取食种类上,春、夏两季最高,为31种(属)。其中秋季Shannon-Wiener指数H’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均匀度指数J’秋季最高为1.28,冬季其次,春夏季接近;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秋季和冬季高于其他两个季节,并且秋季的生态位宽度高于冬季。(2)对贺兰山马麝在枯草期(冬季)和青草期(夏季)的各营养成分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蛋白质、能量、单宁和食物组分进行建立CCD优化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枯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粗蛋白含量高,能量高、粗脂肪高、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在青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灰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低蛋白、低能量、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对于冬夏两季贺兰山马麝的采食策略研究得知,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非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并且粗蛋白、能量和单宁含量都是影响马麝采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说明,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马麝在不同季节选择食物是会受到植物的可获得性及其适口性的影响,在植物种类数量均丰盛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鲜嫩多汁的植物的茎叶、草本及苔藓植物。在气候,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直至限制到马麝群体的采食时,随着选择范围不断变小,马麝也会选择适口性相对较差但却容易获取的食物,比如乔木的树皮、灌木角质化的表皮以及纤维较粗的高海拔草本植物,在食物短缺的冬季,马麝依然会将这些更容易获得的食物作为其采食的首选对象。(3)对贺兰山马麝各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隐蔽级、人为干扰是决定马麝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不同季节马麝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主要优势乔木并兼有杜松、油松、山杨、灰榆等混合型的山地针叶林中生活,喜欢在高海拔、高密度低乔木、远距离的高灌木、水源距离远、裸岩距离远同时隐蔽级高的阴坡活动。夏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优势乔木的山地针叶林的阴坡或半阴坡半阳坡的中坡位觅食,并且更趋向于高密度乔木、低密度灌木、高海拔、水源距离近、人为干扰距离远且隐蔽级高的栖息地活动。秋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选择海拔更高的以优势乔木为青海云杉林的混合型山地针叶林中,偏爱阳坡中坡位,并兼顾隐蔽级高、裸岩距离远、人为干扰距离远,灌木密度低、高密度的高大乔木生境。冬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马麝更趋向于选择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灌丛中的半阴半阳破,偏爱选择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的混合林中,灌木距离大、乔木密度高、灌木密度大、坡度大、裸岩距离远、海拔高度高、乔木距离远以及植被盖度低的生境。研究表明,贺兰山马麝在青草期栖息地海拔较枯草期偏低,这与马麝所采食的植物分布、光照、地形地貌均有一定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受到食物、人为干扰、隐蔽级、交配、哺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贺兰山马麝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对策也发生一定的改变。(4)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环境因子有13个,针叶林、距水源距离、距护林点距离、海拔高度、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是对马麝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坡向、草地、阔叶林、灌丛和坡度次之,高山草甸和荒漠对模型的贡献值最低,对马麝的生境选择影响也最小。随着坡度增大、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护林点距离增大,马麝的生境适宜性也逐渐增大,随着距水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高度为1 400-2 800 m之间时,生境适宜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2 800 m以后生境适宜性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马麝喜欢选择在远离人为干扰的区域内并且喜欢在山体陡峭的地区活动。马麝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宁夏贺兰山的南部、内蒙古贺兰山中部及北部地区,宁夏贺兰山北部、内蒙古贺兰山南部少数地区适宜性生境呈斑块化分布,适宜性生境面积为120.24 km2,约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27%。人为干扰小,高海拔、陡坡、针叶林是影响贺兰山地区马麝选择生境的主要因素,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生态廊道,提高马麝的生境质量,以促进种群发展。
葛志勇[6](2012)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到2011年期间的两个冬季,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有蹄类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在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的第一个冬季,共计设置了47条样线,样线总长度179.2km。调查了81个野猪栖息地利用样方,72个马鹿栖息地利用样方,109个狍栖息地利用样方,72个狍卧息地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的第二个冬季,共计设置了12条样线,样线总长度182.3km。测定了57个野猪栖息地利用样方,56个马鹿栖息地利用样方,124个狍栖息地利用样方,115个狍卧息地利用样方和157个对照样方。在每一个样方内准确测定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针叶树、裸岩、雪深和倒木15类生态因子。通过比较对照样方以及有蹄类动物栖息地选择利用样方前后两个冬季中生态因子的差异性,分析了各生态因子在前后两个冬季的可获得性及有蹄类动物在前后两个冬季栖息地选择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的差异性,评价了15类生态因子对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野猪、马鹿和狍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χ2检验和非参数估计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表明:在研究期间的前后两个冬季里,被测定的15类生态因子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可获得性稳定。短期内三种有蹄类动物对这些生态因子的选择规律均没有发生显着性变化。2)野猪冬季栖息地选择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及Bonferroni置信区间判别法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野猪喜欢选择坡度较缓的阳坡、平均海拔582m、隐蔽级中等、食物丰富度和树胸径较高、雪被较浅、人为干扰距离较远及有倒木的阔叶林生境,避开选择半阳坡、阴坡、上坡位、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食物丰富度、树胸径、林型、人为干扰距离、雪深和坡向是影响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隐蔽级和坡位是次要因子。由这8个生态因子组成的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Z=-17.09+0.661×坡向(1)+2.455×坡向(2)-2.184×坡位(1)-0.899×坡位(2)-0.213×隐蔽级+0.164×食物丰富度+0.370×树胸径+0.001×人为干扰距离+6.805×林型(1)+4.506×林型(2)-0.075×雪深,其选择利用概率为P(z)=ez/1+ez,该模型整体正确预测率为96.5%。3)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及Bonferroni置信区间判别法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马鹿喜欢选择平均海拔652m、缓坡、雪被较浅、树胸径和隐蔽级中等、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较高、人为干扰距离较远的针阔混交林生境,避开选择阴坡和针叶林生境。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食物丰富度、人为干扰距离、林型、坡向和雪深是影响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坡度和隐蔽级是次要因子。由这7个生态因子组成的最终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Z=-46.834+0.060×坡度+1.815×坡向(1)+8.865×坡向(2)+0.175×隐蔽级+0.512×食物丰富度+0.003×人为干扰距离+11.808×林型(1)+12.097×林型(2)-0.118×雪深,其选择利用概率为P(z)=ez/1+ez,该模型整体正确预测率为98.7%。4)狍冬季栖息地选择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及Bonferroni置信区间判别法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喜欢平均海拔596m,位于坡度较缓的中坡位阳坡,雪被较浅,树胸径、隐蔽级和郁闭度中等,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较高以及有倒木的针阔混交林生境,避开选择阴坡、上坡位、下坡位、阔叶林、针叶林和有裸岩的生境。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食物丰富度、雪深、郁闭度、林型、海拔、坡度和隐蔽级是影响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狍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坡向是次要因子。由这8个生态因子组成的最终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Z=-0.008×海拔-0.043×坡度+1.027x坡向(1)+1.652x坡向(2)+0.093×隐蔽级+0.080x郁闭度+0.116×食物丰富度-1.018×林型(1)+1.337×林型(2)0.078×雪深,其选择利用概率为P(z)=ez/(1+ez),该模型整体正确预测率为89.8%。而狍在卧息时则喜欢选择位于阳坡中坡位的平坡,平均海拔586m,树胸径、隐蔽级和郁闭度中等,雪被较浅,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较高以及有倒木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尤其喜欢在针阔混交林生境中的针叶树下卧息,避开选择阴坡、上坡位、下坡位、阔叶林、针叶林和有裸岩的生境。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树胸径、食物丰富度、针叶树、海拔和雪深是影响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坡度、裸岩、隐蔽级和坡向是次要因子。由这9类生态因子组成的最终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z=27.765-0.079×海拔-0.231×坡度+25.342×坡向(1)+19.331×坡向(2)+0.623×隐蔽级-0.546×树胸径-14.378×裸岩(1)-26.207×针叶树(1)-1.063×雪深,其选择利用概率为P(z)=ez/1+ez,该模型整体正确预测率为98.9%。
姜海瑞[7](2007)在《陕西凤县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为小型林栖鹿类动物,至今还保留着原始鹿类的某些特征。林麝为我国秦岭西麓重要的兽类区系成分,也是当地十分重要的经济野生动物。位于秦岭西麓山区小城——凤县,曾经是我国西部林麝主要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麝香资源。但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天然麝香价格的不断上扬,我国西部山区滥捕滥猎林麝的行为屡禁不止,加之林麝原有栖息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凤县林麝现有资源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11~12月,2005年8~10月,2006年4~5月,我们对凤县林麝分布、种群数量以及生境质量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为凤县林麝的保护与恢复工程提供一些基础科学数据。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凤县全境。1、2005年8~10月,通过社区问卷调查和野外痕迹点验证的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凤县林麝主要分布于远离人为干扰、植被相对保存完好的乡镇交界的高山地区,县境边缘与甘肃省陇南地区、甘肃天水市、宝鸡市陈仓区、宝鸡市渭滨区、宝鸡市太白县、汉中市留坝、勉县交接的深山老林中,栖息地已经被撕裂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12个片区。从北至南,将分布区依次命名为辛家山-宽滩分布区(Ⅰ区),马头滩分布区(II区),平木硬沟门分布区(III区),八方山-玉皇山分布区(Ⅳ区),紫柏山分布区(V区),屋梁山分布区(Ⅵ区),扈家窑分布区(Ⅶ区),寺沟分布区(Ⅷ区),心红铺分布区(Ⅸ区),龙王沟分布区(X区),潘家湾分布区(Ⅺ区),梁山沟分布区(Ⅻ区)。根据调查记录的141个林麝新鲜痕迹点的海拔数据,统计凤县林麝海拔分布为1 863±205m(n=141),上限为2 500m,下限为1 500m;主要集中于海拔1 500~2 500m区间段,以1 600~2 000m为林麝分布的主要海拔区间,约占70.92%。2、2006年4~5月,在凤县山区,沿垂直于山沟向两侧山脊随机设置宽度为20m的样带,调查样带总长度为134余km,共发现并记录了41处林麝新鲜痕迹点的相关数据。然后,以此为中心,设置面积20m×20m的大样方,并将此大样方分割为4个10m×l0m的正方形小样方,随机选取其中一个小样方,记录1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凤县林麝喜欢选择在海拔1 700~2 100m,灌木盖度低于25%、竹子密度小于5株/m2、倒木密度和树桩密度均<4根/400m2、坡度≥40。、半阴半阳坡、轻度动物干扰及远离人为干扰的有土质覆盖的生境。其他生态因子郁闭度25~75%、乔木密度20~40株/400 m2、灌木密度20~50株/100 m2、隐蔽级8~16m,这些指标均以达到中等程度为宜。通过Statistics6.0统计软件包,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14个生态因子中有7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63%,它们依次为灌木盖度、树桩密度、乔木密度、活动基底、隐蔽级、人为干扰、竹子密度。3、2004年11~12月,2006年4~5月,通过改进了的粪堆计数法,并结合社区调查法,对凤县现有林麝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彻底的调查。结果表明:凤县林麝痕迹出现率具有空间差异的特性,即在不同山沟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在随机调查55块样地,有林麝活动新鲜痕迹的样地28个,约占51.91%;只有陈旧林麝粪便或无粪便的样地为27个,约占49.09%。屋梁山(Ⅵ区)、马头滩(Ⅱ区)、紫柏山(Ⅴ区)、八方山-玉皇山(Ⅳ区)、辛家山-宽滩(Ⅰ区)的林麝种群密度(Mean±SE,只/km2)分别为1.20±0.94(n=6)只/km2、0.52±0.20(n=7)只/km2、0.39±0.11(n=15)只/km2、0.35±0.11(n=14)只/kmn22、0.11±0.06(n=11)只/km。。其中屋梁山(Ⅵ区),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1.20±0.94(n=6)只/km2,辛家山一宽滩(Ⅰ区)密度最低,为0.11±0.06(n=11)只/km。。但是,在林麝平木硬沟门(Ⅲ区),没有发现林麝任何新鲜或陈旧的活动踪迹,说明该区林麝种群密度非常低或者濒临灭绝。根据上述林麝种群密度的数据,估算凤县现有林麝为255.37±22.03只。且近22年来,凤县林麝资源年平均下降率为11.44%,后果令人非常担忧。该县国土面积约为3 187 km2,林麝平均密度为0.08±0.01只/km2,,凤县野生林麝种群处于低密度状态。4、依据本文的调查结果,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对林麝加以适当的保护与恢复。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国家早有立法,可是凤县的野麝保护工作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对滥捕林麝的执法力度;保护林麝原有栖息地环境,遵循恢复生态学原则,逐步恢复破损的生态系统;创建各个分布区之间的生态走廊,促进林麝的种群基因交流;建立高水平的以林麝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实行“社区共管”的新型管理模式,为进一步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林麝资源作出贡献。
华继[8](2016)在《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隶属偶蹄目、麝科、麝属,是东亚特有的野生经济动物。成年雄麝的分泌物—天然麝香,是我国贵重中药,也是生产高档香水的重要香料。受乱捕盗猎、栖息地破坏等影响,其分布面积大范围缩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人工养殖林麝的野化放归,是其野生种群复壮的有益补充。本文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及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在《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具体目标》和IUCN《物种重引入指南》的指导下,从规划目标、规划设计、保护管理措施、科研监测、保障措施、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等方面对林麝野化放归项目进行规划。通过林麝野化放归项目实施,将能够补充太白山保护区野生林麝种群数量,实现其野生种群复壮的目的;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能够为林麝的野化放归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林麝放归点的选择是项目实施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太白山保护区是秦岭山系林麝的原产地,选择该区域放归使其能快速适应生存环境。为了掌握放归区林麝生境选择特征,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冬季,采用样线、样方法,辅以红外相机陷阱监测技术进行了林麝栖息地调查。结果表明,冬季林麝活动于中高海拔区域、中等灌丛盖度及郁闭度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选择栖息于陡坡的中上坡位、隐蔽条件中等、距人为干扰远的生境活动。主成分分析显示,林麝栖息地选择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依次为海拔、食物、地形、隐蔽及热量因子。在太白山保护区林麝的生境选择是其对海拔、食物、地形及隐蔽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珍稀动物野化放归的国家政策与野生林麝种群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秦峰养麝场的实际,制定出以实现林麝野生种群复壮为目的的野化放归规划;通过对放归地太白山保护区林麝生境特征的分析,指出林麝生境选择是其对生境适宜性的综合反映。
杨博辉[9](2006)在《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性研究的需求,实现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在国内乃至全球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及其Web数据库构建进行了三方面的专题研究。1.西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编目、种和亚种分类及濒危等级,种群动态预测与生物地理分布,濒危动态估算和濒危动物模型建立,保护利用模式及保护级别提案等遗传资源层面尚存在的数据信息混乱、缺乏或空白的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2目7科7亚科26属46种83亚种,其中,特异种1目5科4亚科8属9种9亚种,半特异种2目4科4亚科7属9种19亚种。46种83亚种分别占全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51种96亚种的比例为90.20%和86.46%,我国的野生偶奇蹄目动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其遗传资源区系和分布型复杂多样,遗传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已编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目7科7亚科27属40种6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5科4亚科9属9种,半特异种1目3科3亚科7属9种4亚种。RE:1目1科1亚科1属1种。EW:1目1科1亚科1属1种,其中半特异种1目1科1属1种。CR:1目2科3亚科4属4种1亚种,其中半特异种1目1科1亚科1属1种1亚种。EN:2目5科5亚科14属21种4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4科4亚科5属6种,半特异种1目2科3亚科3属5种4亚种。VU:1目2科5亚科8属11种1亚种,其中特异种1目2科2亚科2属2种,半特异种1目2科2亚科2属2种。NA:1目1科1亚科1属1种。LC:1目1科1亚科1属1种。需要重新评估濒危等级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提案的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有:1目3科3亚科4属6种3亚种和其他列入种的74亚种,其中,特异种其他列入种的9亚种,半特异种其他列入种的15亚种。已编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目6科6亚科21属34种5亚种,特异种2目5科4亚科7属7种,半特异种2目4科4亚科6属8种4亚种;其中,Ⅰ级:2目5科4亚科14属17种4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4科2亚科4属4种,半特异种2目2科3亚科3属5种4亚种。Ⅱ级:1目3科4亚科9属
刘贵玺[10](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二、东北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的生长发育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的生长发育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原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原麝的生物学特征 |
1.2 原麝的研究现状 |
1.2.1 原麝的资源现状 |
1.2.2 麝科动物的分类研究 |
1.2.3 原麝生境选择与家域的研究 |
1.2.4 原麝食性的研究 |
1.3 野生动物类固醇激素研究 |
1.3.1 类固醇激素简介 |
1.3.2 野生动物类固醇激素的非损伤性研究 |
1.4 野生动物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
1.5 酶联免疫法简介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动植物资源 |
2.3.1 野生动物资源 |
2.3.2 植物资源 |
2.4 研究地原麝种群现状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1.1 粪样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
3.1.2 原麝粪便的采集与保存 |
3.2 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提取与测定 |
3.2.1 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提取 |
3.2.2 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测定方法 |
3.3 粪便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测定 |
3.3.1 粪便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
3.3.2 粪便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3.4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3.5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免疫球蛋白测量结果 |
4.1.1 原麝粪便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
4.1.2 粪便中IgG、IgA、IgM之间相关性分析 |
4.2 类固醇激素测量结果 |
4.2.1 原麝粪便雌二醇含量的测定 |
4.2.2 冬季原麝粪便皮质醇含量的变化 |
4.2.3 粪便皮质醇与免疫球蛋白以及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 |
5.1 粪便免疫球蛋白浓度与动物免疫生理 |
5.2 粪便性激素含量变化与季节性繁殖关系 |
5.3 粪便皮质醇测量结果的探讨 |
5.4 粪便皮质醇与免疫球蛋白以及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原麝及其它有蹄类食性研究概况 |
2.1.1 原麝的研究概况 |
2.1.2 有蹄类食性研究 |
2.2 有蹄类食性研究方法概述 |
2.2.1 粪便显微分析法 |
2.2.2 胃分析法 |
2.2.3 观察法 |
2.2.4 利用法 |
2.2.5 粪便DNA分析技术 |
2.3 对食物的选择利用 |
2.4 影响取食量的因素 |
2.5 营养对动物采取的制约 |
3 项目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1.1 气候 |
3.1.2 土壤 |
3.1.3 水文 |
3.2 植物资源 |
3.3 野生动物资源 |
4 研究方法 |
4.1 参照植物及粪样的收集 |
4.2 显微片的制备 |
4.3 镜检及定量方法 |
4.4 现场直接观察法 |
4.5 营养成分测定 |
4.6 数据处理 |
5 结果 |
5.1 原麝的食物组成 |
5.1.1 原麝冬季食物组成 |
5.1.2 原麝春季、夏季、秋季食物组成 |
5.2 植物营养成分组成 |
6 讨论 |
6.1 原麝的食物组成 |
6.2 原麝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 |
6.3 原麝食物营养质量 |
6.4 可食性植物重要值的意义 |
6.5 对食物的选择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及其生命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林麝养殖种群疾病发生与防治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林麝养殖种群疾病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 |
1.1.2 林麝疾病发生与防治相关生物学研究概况 |
1.2 从1958年至2007年我国麝文献报道看我国人工养麝 |
1.2.1 1958年至2007年我国麝文献类型及其动态 |
1.2.2 1958年至2007年我国麝文献内容分类及其动态 |
1.2.3 我国养麝50年一直徘徊不前的知识和技术原因 |
第二章 林麝养殖种群死亡原因—病例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管理 |
2.1.2 尸体剖检 |
2.1.3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与镜检 |
2.1.4 病原微生物检查 |
2.2 结果 |
2.2.1 病例一 |
2.2.2 病例二 |
2.2.3 病例三 |
2.2.4 病例四 |
2.2.5 病例五 |
2.2.6 病例六 |
2.2.7 病例七 |
2.2.8 病例八 |
2.2.9 病例九 |
2.2.10 病例十 |
2.2.11 病例十一 |
2.2.12 病例十二 |
2.3 讨论 |
2.3.1 病例一 |
2.3.2 病例二 |
2.3.3 病例三 |
2.3.4 病例四 |
2.3.5 病例五 |
2.3.6 病例六 |
2.3.7 病例七 |
2.3.8 其他病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林麝养殖种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常值测定及死亡病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林麝麻醉保定 |
3.1.2 采血体检及血液处理 |
3.1.3 测定指标及测定仪器 |
3.1.4 血液样本健康与患病动物区分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林麝养殖种群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
3.2.2 林麝养殖种群血清化学指标的测定 |
3.2.3 林麝养殖种群部分血清激素和维生素测定 |
3.2.4 林麝养殖种群死亡病例体检血液指标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林麝养殖种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常值测定 |
3.3.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早期诊断林麝疾病的意义 |
3.4 小结 |
3.4.1 林麝养殖种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常值测定 |
3.4.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早期诊断林麝疾病的意义 |
第四章 林麝养殖种群全血和被毛矿物元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被毛前处理 |
4.1.3 上机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林麝上海养殖种群全血和被毛矿物元素健康组和死亡组比较 |
4.2.2 林麝上海养殖种群和陕西养殖种群被毛矿物元素比较 |
4.2.3 林麝上海养殖种群被毛与全血矿物元素相关性 |
4.3 讨论 |
第五章 林麝上海养殖种群高死亡率原因分析及饲养建议与研究展望 |
5.1 林麝上海养殖种群高死亡率原因分析 |
5.2 饲养建议 |
5.2.1 人工养麝定位 |
5.2.2 养殖技术 |
5.3 研究展望 |
5.3.1 麝病诊断学研究 |
5.3.2 系统开展营养学及饲养学研究 |
附录:林麝死亡病例病理组织切片镜检图谱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夏冬季生境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类研究 |
1.2.2 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
1.2.3 生境选择研究 |
1.2.4 食性研究 |
1.2.5 饲养现状 |
1.2.6 野麝活捕活体取香方法研究 |
1.2.7 其它方面 |
1.3 致危因素 |
1.3.1 乱捕滥猎、偷猎行为日趋严重 |
1.3.2 栖息生境的缩小 |
1.3.3 种群数量减少,种内交流困难 |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土壤 |
2.1.3 水文 |
2.1.4 气候因素 |
2.2 植物资源 |
2.3 野生动物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外业准备 |
3.2 样线一样方布设 |
3.3 生境因子测量 |
3.4 卧迹调查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原麝夏季生境选择 |
4.1.1 数量型变量的t检验 |
4.1.2 名词性变量的X~2检验 |
4.1.3 生境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
4.2 原麝冬季生境选择 |
4.2.1 数量型变量的t检验 |
4.2.2 名词性变量的X~2检验 |
4.2.3 生境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
4.3 原麝夏冬季生境选择比较 |
4.3.1 数量型变量的t检验 |
4.3.2 名词性变量的判别分析 |
4.4 原麝卧息地生境选择 |
4.4.1 卧息地的生境特征 |
4.4.2 卧息地点引起的生境因子变化 |
4.4.3 卧息地的特征 |
4.5 生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
4.5.1 植被类型与各生境因子的关系 |
4.5.2 坡位与各生境因子的关系 |
4.5.3 石砬子与各生境因子的关系 |
4.5.4 冬季原麝对坡向的选择性 |
4.5.5 食物丰富度与植被类型、石砬子的关系 |
5 讨论 |
5.1 原麝生境选择 |
5.2 卧息生境选择 |
6 结论 |
7 原麝保护对策 |
7.1 加强管理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
7.2 开展原麝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封山育麝 |
7.3 开展养麝方法的研究 |
7.4 开展人工麝香研制及有关生物技术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原麝卧迹 |
2.冬季原麝生境与足迹 |
3.原麝与卧息地 |
(5)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麝类概况 |
1.1.1 麝类的分类渊源 |
1.1.2 研究物种简介 |
1.1.3 我国麝类的种群资源 |
1.1.4 麝类的经济价值及致危因素 |
1.2 麝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麝类的食性研究 |
1.2.2 麝类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3 麝类的家域研究与栖息地评价 |
1.2.4 麝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貌特征 |
2.2.2 地质变迁 |
2.3 气候特点 |
2.4 水文环境 |
2.5 土壤分布 |
2.6 植物多样性与植被类型 |
2.7 野生动物资源 |
3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样品及马麝粪样的采集 |
3.2.2 显微装片的制备 |
3.2.3 显微片的镜检与计算 |
3.2.4 食物组成与食物多样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春季食物组成 |
3.3.2 夏季食物组成 |
3.3.3 秋季食物组成 |
3.3.4 冬季食物组成 |
3.3.5 马麝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
3.4 讨论 |
3.4.1 误差来源及改进策略 |
3.4.2 贺兰山马麝对食物的适应 |
3.5 本章小结 |
4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食物营养策略的比较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植物样品的采集保存 |
4.2.2 测量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冬季与夏季食物的各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 |
4.3.2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采食策略主要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食物中的各营养成分及物质对马麝食物选择的作用 |
4.4.2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选择及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贺兰山马麝的微生境选择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野外样线与样方的布设 |
5.2.2 各生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马麝春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2 马麝夏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3 马麝秋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4 马麝冬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5 马麝在枯草期与青草期觅食地微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
5.4 讨论 |
5.4.1 马麝春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2 马麝夏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3 马麝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4 马麝冬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5 马麝枯草期与青草期栖息地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贺兰山马麝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最大熵模型的选用 |
6.2.2 数据的采集与提取 |
6.2.3 模型检验与生境等级划分 |
6.3 研究结果 |
6.3.1 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 |
6.3.2 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检测 |
6.3.3 环境变量对马麝分布的影响 |
6.3.4 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分布 |
6.4 讨论 |
6.4.1 生境因子的选取与评价结果 |
6.4.2 生态位模型的选用与模型数据的输入 |
6.4.3 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两个冬季之间数据比较 |
3.1 对照样方分析 |
3.2 对照样方分析结果 |
3.3 利用样方分析 |
3.4 利用样方分析结果 |
第4章 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比较 |
4.1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野猪冬季栖息地选择结果 |
4.2.2 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结果 |
4.2.3 狍冬季栖息地选择结果 |
4.2.4 狍冬季卧息地选择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两个冬季之间数据比较 |
5.2 对照样方与利用样方比较 |
5.2.1 野猪冬季栖息地选择 |
5.2.2 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 |
5.2.3 狗冬季栖息地选择 |
5.2.4 抱冬季卧息地选择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陕西凤县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麝(Moschus spp.)及保护生物学研究综述 |
一、麝(Moschus spp.)研究进展 |
二、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貌特征 |
三、气候特征 |
四、植被特征 |
五、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三章 凤县现存林麝的分布格局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水平分布格局 |
2、垂直分布格局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凤县林麝种群密度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春季林麝生境的初步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分析讨论 |
第六章 林麝研究结论与保护恢复建议 |
一、结论 |
二、林麝保护与恢复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林麝分类学研究及分类地位 |
1.1.2 林麝种群分布及数量状况 |
1.1.3 林麝致危因素 |
1.1.4 林麝栖息地选择研究 |
1.1.5 人工养殖研究状况 |
1.2 国内外野生濒危动物野化放归状况 |
1.2.1 国外野化放归成功案例 |
1.2.2 国内野化放归成功案例 |
1.3 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林麝野化放归规划 |
2.1 规划背景 |
2.1.1 规划提出 |
2.1.2 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
2.1.3 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
2.2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
2.2.1 规划指导思想 |
2.2.2 规划依据 |
2.2.3 规划原则 |
2.3 项目区概况 |
2.3.1 自然地理概况 |
2.3.2 社会经济概况 |
2.4 规划目标 |
2.4.1 总体目标 |
2.4.2 阶段目标 |
2.5 规划设计 |
2.5.1 林麝野化工程 |
2.5.2 林麝野外放归工程 |
2.6 保护管理措施 |
2.6.1 组织宣传教育活动 |
2.6.2 野外巡护救护 |
2.6.3 灾害预防 |
2.6.4 监督管理检查 |
2.7 科研监测 |
2.7.1 监测目的意义 |
2.7.2 监测内容与方法 |
2.8 保障措施 |
2.8.1 政策保障 |
2.8.2 管理保障 |
2.8.3 资金保障 |
2.9 风险评估 |
2.9.1 疾病风险 |
2.9.2 捕杀风险 |
2.9.3 资金风险 |
2.10 效益分析 |
2.10.1 生态效益 |
2.10.2 社会效益 |
2.10.3 经济效益 |
第三章 林麝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 |
3.1.4 气候 |
3.1.5 土壤 |
3.1.6 植物资源 |
3.1.7 动物资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作业准备 |
3.2.2 样线-样方设置调查 |
3.2.3 生境因子野外测量 |
3.2.4 红外相机布设 |
3.2.5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林麝冬季生境选择 |
3.3.2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北坡红外相机物种监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1.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的范畴和定义 |
1.1.1 濒危野生偶奇蹄目动物 |
1.1.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 |
1.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本底 |
1.2.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编目 |
1.2.2 野生偶奇蹄动物遗传资源特点 |
1.2.3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基础学科研究 |
1.2.4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兽类遗传资源调查监测 |
1.2.5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现状 |
1.2.6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种群恢复 |
1.2 7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惠益分享的国际系统、挑战及对策建议 |
1.2 8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引出引进及管理现状总体评估与能力建设需求 |
2. 数据库技术、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及我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的研究和建设进展 |
2.1 全球数据库技术研究进展 |
2.1.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
2.1.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
2.1.3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
2.1.4 Internet时代的数据库 |
2.1.5 Web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
2.1.6 当前流行的Web数据库系统 |
2.2 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进展 |
2.3 中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研究和建设进展 |
2.3.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现状 |
2.3.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管理能力建设 |
2.3.3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库建设进展 |
2.3.4 全球与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库数据和信息相关的主要信息资源 |
第二章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野外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方法 |
2.1.1 直接相对数量样带调查法 |
2.1.2 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
2.1.3 相关调查方法 |
2.2 室内数据和信息的研究 |
2.3 数据和信息的统计方法 |
3 结果和分析 |
3.1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编目、种和亚种分类及濒危等级 |
3.2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和种群动态 |
3.2.1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分析结果 |
3.2.2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种群动态分析结果 |
3.3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濒危动态估算和濒危动物模型建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鹅喉羚与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 |
1 前言 |
2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种群生存力分析 |
2.1 鹅喉羚的生活史 |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分析软件 |
2.3 参数估计 |
2.3.1 种群基本参数 |
2.3.2 模拟种群数量 |
2.3.3 相互之间的迁移概率 |
2.4 鹅喉羚种群生存力分析结果 |
2.4.1 几种情况的模拟 |
2.4.2 模拟结果 |
2.5 讨论 |
2.6 结论 |
3 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鲁盆地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 |
3.1 野牦牛的生活史 |
3.2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分析软件 |
3.3 参数估计 |
3.3.1 种群基本参数 |
3.3.2 模拟种群数量 |
3.3.3 相互之间的迁移概率 |
3.3.4 灾害 |
3.4 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的结果 |
3.4.1 几种情况的模拟 |
3.4.2 模拟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和信息来源 |
2.1.1 数据和信息获取 |
2.1.2 数据库的主要信息项 |
2.2 数据库构建组件与方法 |
2.2.1 数据库结构系统 |
2.2.2 数据模型 |
2.2.3 关系数据库 |
2.2.4 数据库语言 |
2.2.5 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2.3 数据库设计技术 |
2.4 数据库支持系统和开发环境 |
2.4.1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 |
2.4.2 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 |
2.4.3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网络服务 |
2.4.4 网站架构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与信息的获取结果. |
3.1.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3.1.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3.1.3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文献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3.1.4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组织管理机构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3.1.5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法律法规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
3.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构建结果 |
3.2.1 查询引擎 |
3.2.2 后台管理 |
3.2.3 前台系统 |
3.2.4 数据库结构 |
3.2.5 程序 |
3.3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施与运行结果 |
3.3.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页 |
3.3.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 |
3.4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共享类型 |
4. 讨论 |
4.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数据和信息的实现 |
4.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实施与运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键程序清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10)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东北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的生长发育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原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D]. 李琼.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2]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食性研究[D]. 单继红.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3]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及其生命生理特征研究[D]. 刘春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4]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夏冬季生境选择研究[D]. 周玲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5]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D]. 赵唱.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6]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D]. 葛志勇.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7]陕西凤县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种群生态学研究[D]. 姜海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D]. 华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D]. 杨博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5)
- [10]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