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微分方程的某些研究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孙碧盛[1](2021)在《某柴油机缸内燃烧模拟与正时匹配研究》文中指出
何帆[2](2021)在《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熔盐堆热工水力瞬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熔盐堆具有良好的中子经济性、固有安全性、在线后处理和可实现钍铀循环等特点,在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上被评选为六种先进核能系统的代表设计之一。作为六种先进核能系统中唯一采用液态核燃料的反应堆,和传统反应堆系统相比,熔盐堆的燃料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可将钍铀等核燃料直接溶解于冷却剂中制备成燃料盐。燃料盐在流经石墨慢化剂通道时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裂变热直接沉积在载热剂里。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国家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致力于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堆以实现对超铀元素的嬗变和我国丰富的钍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熔盐堆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设计方案,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以石墨材料为堆芯的慢化剂,在堆芯内部由截面为六边形的石墨组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布构成,这使得熔盐堆与传统反应堆在堆芯热工水力学上有很大不同,需要开发新的热工水力分析程序满足该类型熔盐堆的热工水力基本需求。作为大型一维热工水力瞬态分析通用程序,RELAP5能针对反应堆事故工况进行快速瞬态计算,但缺少三维现象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商业CFD软件应用最广泛的FLUENT程序,适用于大多数流体流动和传热相关过程,能有效针对堆芯局部进行建模分析,获得局部区域的三维温度场和流场,但对熔盐堆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存在较大难度。目前,两者均在熔盐堆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综合利用两种程序的优点,本工作以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为研究对象,基于RELAP5程序和FLUENT程序,为液态熔盐堆开发了新型的一维系统程序和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相互耦合的RELAP5/FLUENT耦合程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RELAP5和FLUENT程序特性,研究RELAP5和FLUENT程序耦合的方法,基于显式耦合的方法实现RELAP5和FLUENT程序的耦合。基于RELAP5和FLUENT程序在熔盐堆热工水力分析上的局限性,本工作旨在实现RELAP5和FLUENT程序间的耦合,既能获得三维温度场流场分布,又能综合利用一维系统代码的优点,满足液态熔盐堆热工水力分析的基本要求。通过FLUENT用户自定义函数和RELAP5源代码的修改,建立输入输出模块,在每个时间RELAP5程序和FLUENT程序相互读取耦合边界参数,并在每一个时间步计算结束后输出耦合边界参数以便进行下一个时间步的计算,成功地实现了RELAP5程序和FLUENT程序的显式耦合。2:通过管道流动问题验证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正确性,并对CIET自然循环回路和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进行稳态的耦合计算。一个水平管道流动问题首先被用来验证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正确性,通过RELAP5/FLUENT耦合程序与RELAP5程序、FLUENT程序单独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计算结果和RELAP5程序、FLUENT程序单独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对UCB CIET双回路自然循环回路进行建模分析,经过验证本文程序可以很好的模拟预测自然循环特性,增强本耦合计算程序用于熔盐堆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的可信度。通过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对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的稳态分析,在进行系统热工水力分析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堆芯内部更精确和更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和流场分布情况。3: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实现通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的瞬态热工水力特征分析。本文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将展开对2MW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的瞬态热工水力分析(如反应性引入、二回路入口温度降低和二回路流量变化等瞬态)。在瞬态分析中,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可以显着分析瞬态分析中的三维空间效应,研究不同工况下的熔盐堆的瞬态热工水力特性,从而综合评定熔盐堆的安全性,为熔盐堆的设计及安全评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工作基于RELAP5和FLUENT程序的特性,开发了一种新型一维热工水力学程序和三维计算流体力学工具间的耦合程序,并对该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正确性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本文以一种2MW的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为研究对象,利用RELAP5/FLUENT耦合程序分别分析了该反应堆的稳态及瞬态特性。本文基于开发的RELAP5/FLUENT耦合程序能够有效满足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的稳态热工水力分析和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的基本需求,获得更加精确和更加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和流场分布,对TMSR专项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何水鑫[3](2021)在《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机理及其定量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在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核废料深埋储存、热力破岩等关键工程中,岩石在温度场的作用下产生热损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当温度剧烈变化时,引起的热冲击破裂往往会对干热岩井筒、核废料处置库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而合理运用这一现象也可以提高热力破岩以及干热岩储层增渗改造的效率。热冲击应力是由热冲击过程中剧烈变化的温度梯度导致的,因此从传热学角度对热冲击破裂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实现对热冲击损伤的表征,对上述工程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热冲击对花岗岩导热规律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了采用热冲击因子表征热损伤的可行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演变规律。本文基于热应力的形成机理及热冲击过程中岩石内部能量变化规律,经过理论推理后提出热冲击因子这一物理量来表征热冲击破裂。然后对热冲击过程中试件表面温度变化进行实测后结合数值模拟,辅以细观CT扫描,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热冲击过程进行反演,计算获得了热冲击过程中的热冲击因子。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冲击处理情况下的花岗岩的体积膨胀率、密度变化率、导热系数衰减及细观孔裂隙结构的演化规律,验证了采用热冲击因子表征热冲击破裂的可行性。采用恒温传导加热的方法,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测试件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场数据,实现对热冲击前后试件的导热特征的研究。最后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6进行数值模拟,对热冲击过程中不同情况下的岩石的损伤区域及损伤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热冲击因子可以对热冲击造成的损伤进行表征。花岗岩的导热系数随着热冲击过程中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导热系数的衰减幅度存在上限门槛值。花岗岩的体积变化率、密度衰减率均随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其质量损失率变化非常小。花岗岩在细观层面上的裂纹数量,孔裂隙的体积、表面积、孔裂隙体积占比以及空间复杂程度均随着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花岗岩在恒温传导加热下的升温过程可按照升温速率分为快速升温、缓慢升温、稳定三个阶段。热冲击后花岗岩在恒温传导加热下的稳定温度相较热冲击处理前更低,达到稳定阶段的用时更短。热冲击后的峰值温度梯度、稳定温度梯度都比热冲击处理之前高,且到达峰值温度梯度的时间更长。上述现象都说明热冲击后花岗岩的导热性变差。(3)热冲击裂纹的出现会导致裂纹上下两侧的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出现很大差异。其中热冲击裂纹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快速升温阶段,随加热时间的增长,裂纹对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热冲击裂纹对温度梯度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阶段。循环热冲击会导致花岗岩体发生更严重的破坏,造成损伤的程度随热冲击的循环次数逐渐增大。(4)热冲击过程中导致岩石表面剥落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岩石内部裂纹的存在影响了温度梯度的分布,最终诱使裂纹尖端处产生超高热冲击应力导致的,并非是对流换热表面产生的热应力造成的。对流换热边界不变时,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大,岩石内部产生的热冲击应力减小,热冲击损伤区域面积减小。(5)在外部应力作用下的热冲击损伤区域的面积随时间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趋势,且这一趋势与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裂纹尖端处发生的热冲击破裂比裂纹中间位置更加严重,在损伤面积达到峰值时,损伤区域的形状为哑铃形。在损伤面积减小的过程中,损伤区域的形状与试件所处的外部应力状态密切相关。垂直方向的应力的变化对损伤区域尺寸的影响大于水平方向的应力造成的影响,垂直方向应力增大会抑制裂纹尖端的损伤的发展,但同时会加重裂纹中部的损伤。水平方向应力的增大会在整体上抑制试件在热冲击过程中的损伤。
牛永振[4](2021)在《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持水资源稳定和气候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和土壤冻融作用对水分和能量时空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作为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下降水、温度、蒸发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势必对地下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地下水文过程,因此气候变化下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应对措施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下水位野外监测实验,分析那曲流域现状地下水埋深特征;在搜集整理研究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概化了那曲流域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条件、含水层结构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构建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Visual MODFLOW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进行识别和验证;最后对不同气候情景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并提出针对性应对和适应策略。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野外监测实验,分析了那曲流域现状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时间上,冻结过程期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呈显着的上升趋势,为0.011m/d;完全冻结期,地下水埋深也呈增加趋势,但上升速率较冻结过程期小,为0.005m/d;融化过程期,地下水埋深开始波动减小,下降速率为0.002m/d;完全融化期,地下水埋深先呈迅速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16m/d,流域雨季结束后,又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06m/d。(2)构建了那曲流域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结合野外实测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其中水位实测值与模拟值不超过0.6m的观测数据在80%以上。模拟期内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11.32亿m3/a,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降雨入渗补给量为9.57亿m3/a,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84.54%;融雪补给为1.75亿m3/a,所占比例为15.46%;地下水排泄总量为9.96亿m3/a,主要以河道排泄为主,为9.13亿m3/a,约占总排泄量的91.6%;潜水蒸发排泄为0.81亿m3/a,占比为8.13%,模拟期内地下水处于正均衡状态。(3)预估了2021~2050年那曲流域地下水位演变趋势。以2020年为现状年,选取Nor ESM气候模式中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情景,对研究区2021~2050不同情景下降水、气温、蒸发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进而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那曲流域降水呈减少趋势,气温和蒸发呈上升趋势;2021~2035年三种情景下地下水水位变幅分别为-9.01cm/a、-8.64cm/a和-7.98cm/a,2036~2050年水位下降速率有所减缓,分别为-8.73cm/a、-7.28cm/a和-7.54cm/a。成果补充了那曲流域水循环基础研究,对实现那曲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兆枫[5](2021)在《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变电站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变电站投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变电站声环境实测分析,可知其噪声特性主要体现在工频与低频方面,频谱特性显示出噪声峰值集中于50Hz、100Hz、200Hz和400Hz。然而,由于受限于质量定律,传统降噪材料或结构很难对低频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无法满足变电站降噪需求。因此,需要研发出针对变电站频谱特性且拥有优异声学性能的新型降噪材料。亚波长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开辟了新思路与方向,使困扰了电力系统多年的顽疾有了解决的可能。本文针对目前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难点,分别从噪声预测与控制方面,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建立以及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及应用的研究。在噪声预测方面,本文对变电站噪声的声压法测量、声强法测量和振动法测量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利用变电站噪声测量的近场布点方法和衰减布点法对变电站噪声进行实测及分析。以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边界元理论为基础建立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并基于所建声源模型对变压器、电抗器进行噪声预测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的理论下建立的声源模型可以使声波的干涉效应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仿真值与实测噪声值平均误差基本控制在3dB以内,可较精准的预测变压器类设备噪声的传播与衰减。在噪声控制方面,本文提出使用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作为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的材料,并引入空腔结构以提升声子晶体板通带内的声传输损失(Sound Transmission Loss,STL)。结果显示声子晶体空腔板的平均STL相比普通声子晶体板增大了 30dB以上,其峰值可高达100dB。为了明晰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本文从动力减振机理、动态质量密度、模态参与因子、振型位移分析和等效质量-弹簧模型等多种角度对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不同角度的机理分析进行异同点与优缺点总结,基于板式和膜式声子晶体提出机理研究分析范式。基于对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混合声弹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和振动传输损失(Vibration Transmission Loss,V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对混合声弹超材料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VTL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能带解耦后代表面内波(S波)的xy模式对应VTL,z模式面外波(P波)对应STL。证实了虽然超材料的周期性只体现在xy方向,但是能带计算的空间自由度是三维的。通过对解耦后的能带进行模态分析,可知xy模式带隙的起点为x、y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终点为x、y方向基体-包覆层的平移拉伸模态。z模式带隙的起点为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的平移剪切模态,终点为z方向基体-散射体的平移剪切模态。等效质量-弹簧模型计算频率与传输损失峰值频率平均误差小于3Hz。在影响因素中,扇形环硅橡胶开角对VTL和STL的影响最大。为了突破声学超材料在低频噪声控制领域的瓶颈,提出一种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结合模态与振型位移对其带隙、STL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动态质量密度与等效质量-弹簧模型分别对膜与板进行机理分析,并对其STL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具有低频宽带的声学特性,在0-100Hz的范围内拥有三个声传输损失大于30dB的频带,分别为8-33Hz、48-52Hz和54-100Hz,总带宽为75Hz,声学特性远优于常规声学超材料。通过对模态振型与声强流线的综合分析,发现在0-100Hz内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机理为膜的(0,0),(2,0)和(0,2)模态以及板的z方向散射体-包覆层覆共振及两者第一阶共振频率之间的桥连耦合。在影响因素中,膜厚与板厚对STL的影响最大,膜厚越薄,板厚越厚,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低频与宽带声学特性越优异。最后,对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声子晶体的特点提出其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根据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与相关法规标准,提出一种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出一种针对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的轻量化超胞声子晶体板,并对其STL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同时通过振型位移及声压级复合声强流线图对其降噪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提高变电站变压器类设备声源模型噪声预测的准确性,从多角度研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噪声控制机理,并基于降噪机理设计出适用于低频噪声控制的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以期实现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在变电站等低频噪声领域的应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变电站噪声的预测与控制、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为降低新建或在运变电站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增加电网建设与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电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李祥龙[6](2021)在《重卡自卸车货厢轻量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重卡商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针对重卡商用车提出了相应的限载限重法规,而且商用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商用车的轻量化设计作为车辆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重卡自卸车的轻量化设计不仅可以降低车辆自重,同时又可以减少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在车辆节能减排上也有着重要作用。自卸车的轻量化一般可以从底盘和货厢两方面入手。本文从分析常规自卸车矩形货厢入手,借助CAE软件对其在几种典型工况下的受力情况逐一分析,通过等效载荷来分析矩形货厢的受力情况,在矩形构造货厢的应力集中状态及货厢板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上,分析结果都显示出常规矩形货厢的不足之处,不能满足高强度使用的要求,从而为后续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向,轻量化设计的工作也应围绕着货厢构造及板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提升展开。采用CATIA及HyperWorks软件对常规矩形货厢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建模,模拟了五种工况下原常规矩形货厢应力分布,针对受力结果进行对应的轻量化设计。从而提出两种对应的轻量化设计方法:从货厢构造角度出发,选择U形厢替代常规矩形货厢,在减少货厢自重的同时也可降低整车中心,提高安全性;从货厢板材材料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不同板材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等指标参数,选择高强板替代普板,在保证板材强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货厢重量。根据以上提出的轻量化方案,结合车辆载荷及通常货物比重,优化了U形货厢的内廓尺寸,根据板材间厚度变换关系,确定高强板材厚度等参数。并结合货厢构造和货厢举升行程,选择轻量化货厢对应的举升机构。通过以上过程的轻量化设计,货厢可实现减重15%以上。在完成自卸车货厢的轻量化设计后,重新对轻量化货厢进行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了五种工况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轻量化货厢满足各工况的强度要求。在完成轻量化设计之后,在整车环境下进行轴荷分配的计算,得到各轴的轴荷分配数值,并结合目标市场的限载限重法规,校核法规允许载荷和厂家设计载荷最大值,验证了轻量化设计结果。
李锦茹[7](2021)在《多环电极引导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s,即APPJs)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等离子体打破了传统狭小放电空间的局限,不再像传统的等离子体放电那样依赖真空腔室;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接近室温,可用于温度敏感材料的处理;这种放电技术可以使得放电区域与处理区域分离,且具有高稳定性。等离子体射流在生物医学、表面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研究影响射流形态的因素,国内外学者围绕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做了大量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中,等离子体羽(plasma plume)的形状和传播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电极所构建的电场,在介质管外放置环形电极可以激发等离子体放电,并促使流注或称电离波(streamer/ionization wave)在介质管内和管外传播,以及增强与环境气体以及待处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人们对等离子体放电特性认识的深入,一些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更深入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本文采用二维流体模型模拟了针-多环电极下的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的时空演化过程。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在针-环电极模型下,研究了环电极数目及位置对氦气APPJs放电特性的影响。介质管外放置多环电极可改变介质管内部的电势梯度(即电场),进而影响放电强度、流注行为及羽流(plume)形成。(1)等间距地依次增加环电极个数可以增加介质管内的等离子体传播距离,产生更长的等离子体羽;(2)相同长度的介质管外插入的环电极个数越多,流注传播的速度越快;(3)保持环电极个数一定,环电极之间的排布越密集且靠近上游,等离子体传播的距离降低,但瞬时速度提高,如果相邻环电极间距过大超过临界值,构建的电场则不足以支持等离子体射流继续传播。本论文第三章第二节,在单针-四环电极模型下,研究电压极性对等离子体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环电极接地的情况下,针电极上施加的正脉冲电压幅值增大,等离子体传播速度提高,传播距离也越远;(2)针电极和环电极上施加幅值不同的正极性的脉冲电压,与降低针电极上的脉冲电压幅值且环电极接地情况等效;针电极和环电极分别施加正负脉冲电压,与增加针电极上的脉冲电压幅值且环电极接地情况等效;(3)将环电极依次交替施加正、负脉冲电压,若电势梯度达到了击穿值,则相邻的环电极会直接放电,进而相邻放电通道融合,此时放电模式为典型的介质阻挡放电。本论文第三章第三节,在针-四环电极模型下,进一步研究了接地环电极宽度对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电极越宽,等离子体在环电极附近形成的阴极鞘层越薄,电子密度的峰值更靠近介质表面,因而射流的环状结构更明显;(2)两种电极宽度下,等离子体射流均出现四个速度峰值(位于环电极所在位置附近)。在放电初期,宽电极下的流注传播更快,之后速度反而减小。随着放电的进行,两种电极宽度下的流注传播距离差距在不断缩小,可以观察到宽环电极的后三个速度峰值比窄电极略小。
高靖博[8](2021)在《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商用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普遍较高,随着法规对油耗要求的不断严格,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变得愈加重要。作为一项关键节能技术,轻量化技术对于商用车降低燃油消耗及减少污染物排放至关重要。其中,商用车车架质量占商用车整车质量的10%左右,因此商用车车架的轻量化设计对于商用车整车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本文进行了基于性能驱动的重型牵引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既考虑了牵引车车架的强度、刚度以及模态性能,同时考虑了车架的疲劳耐久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对车架组成结构进行几何清理,网格划分,添加材料属性,通过铆钉及螺栓连接车架各个横梁、纵梁以及车架接头,建立了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其次对车架的静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车架进行四种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获得各个工况下牵引车车架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根据静力学分析结果对车架的刚度以及强度进行评价,确定车架静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车架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车架前五阶模态频率和振型,之后进行牵引车车架模态试验验证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牵引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柔性体车架模型,并利用通讯器将柔性体车架模型与课题组先前建立的该牵引车其它各个子系统模型进行组装,得到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基于谐波叠加法建立三维B级路面模型,进行牵引车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车架上与悬架各个连接点处的载荷时间历程。之后应用惯性释放法获得在车架各个连接点处施加单位载荷时的车架应力响应,并根据车架材料的性能参数模拟出车架材料的S-N曲线。采用名义应力法,将车架连接点处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与惯性释放法获得的车架应力响应一一对应,并结合建立的S-N曲线,进行牵引车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最后对车架进行轻量化优化设计。筛选出3个形状变量和15个厚度变量作为多目标优化的设计变量,以车架弯曲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扭转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扭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一阶模态频率作为约束,以车架疲劳寿命最大和车架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车架多目标优化模型。抽取180组样本点进行试验设计,基于试验设计结果建立各个响应量的近似模型,之后进行牵引车车架多目标轻量化优化设计,从获得的优化解集中选取质量最小的解作为车架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对优化后的牵引车车架进行性能验证。优化后车架质量减少了155kg,减重率达17.2%,轻量化设计效果显着,车架其它性能良好。论文研究结果对车架结构的轻量化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李媛[9](2021)在《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耗竭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研究分析各不确定环境因素对资源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是能源经济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从宏观决策主体和微观决策主体两个视角,利用NPEST(自然、政策、经济、文化、技术)分析法,梳理了影响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其次,从宏观决策主体视角,就“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转换的最优时机问题;就“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多种后备技术发现时间与成本不确定对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及后备技术采用的影响;就“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实施与否不确定,构建一般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此政策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能源价格路径;就“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及“污染治理补贴”政策不确定,构建多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数值模拟探讨了三种政策对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路径、环境污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决策主体视角,就“煤炭价格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炭价格不确定对微观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内各阶段最优决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可耗竭能源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早转向替代能源。替代能源的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晚转向替代能源。转换越早,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越高,否则越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成本近乎等于零的情况下,决策者也可能不会立即转向使用替代能源。(2)直至最终的后备技术被发现且未来无更优的后备技术可期,这段时间内,Hotelling法则不再适用,更优后备技术发现的不确定性加速可耗竭能源开采。现有后备技术转换成本越高,被采用时间越晚,更优后备技术发现概率放大了这种趋势。并且当有更优后备技术可预期时,不管现有后备技术的转换成本是高还是低(零转换成本是一种特殊情况),其采用时间都可能(但不是必须)被延迟。(3)实施“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前、后及期间,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递减或维持恒定,替代能源利用速率递增。当替代能源表现为“干中学”时,如果在上限具有约束力期间或之前替代能源首次被使用,能源价格会出现双峰价格路径,这种价格路径不同于传统的Hotelling法则。(4)“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政策都有利于污染治理,且有利于延缓可耗竭能源开采;但对污染治理进行补贴,会引起“绿色悖论”,短期内增加可耗竭能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可能增加;三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5)由临界价格决定的煤矿各阶段(施工开始前、建设完成1/3、建设完成2/3、建设100%完成且开始生产、暂时封存、重启或废弃)最优决策存在显着差异。在很低的价格指数水平,煤矿就开始建设,随着建设的进行,临界价格会上升,随后下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导致煤矿停止生产(封存),之后在一个较高的价格水平,煤矿重新开始生产,模拟结果没有给出煤矿废弃的临界价格。对比研究发现,“低价格政策”下煤矿开采的所有阶段中,临界价格指数都比在“高价格政策”下要高。储量小的煤矿比储量大的煤矿所有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更高。高波动率下两种政策下开始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有所降低。用GBM描述的单一价格政策下,临界价格在非常高的水平煤矿才开始生产,然后在随后的阶段下降。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逐渐增加的碳排放税对能源生产者更有利。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研究内容,在同一框架下考虑多个不确定因素,为不确定环境下优化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策略、选择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最优转型时机以及完善我国环境政策及污染治理方式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9幅,表22个,参考文献259篇。
孙万千[10](2021)在《超声聚焦点火器设计及其着火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是燃烧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功率超声在新领域应用和发展的显着特点。将声学领域的功率超声应用于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着火与燃烧过程,提出基于球面聚焦气液二相可燃工质(gas-liquid two-phase flow for flammable mixtures,GLP-FM)的空间定位非接触着火方案,该方案为内燃机等燃烧器解决目前面临的实际工程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夹心式压电换能器为原型,基于等效电路法构建换能器的机电等效模型,推导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和频率方程。根据目标参数确定超声聚焦点火器的几何尺寸与材料选择,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超声聚焦点火器进行特征频率分析,得出各阶特征频率及对应振型图,分析与目标参数的误差。采用数值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变幅杆进行结构设计,通过调整变幅杆细段直径尺寸及过渡圆弧半径尺寸可实现超声聚焦点火器发射端振幅值的放大并缓解应力集中的弊端。对增加变幅杆的超声聚焦点火器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得出其各阶特征频率、振型及发射端振幅值,分析与目标参数的误差,并设计超声聚焦点火器安装方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热-声多场耦合数值模拟预测模型开展球面聚焦超声的GLP-FM空间定位着火研究,不考虑定容弹与超声聚焦点火器具体结构,分析在不同参量(频率、振幅)超声热效应下GLP-FM聚焦区域的声学特性和热力学特性,探寻超声聚焦点火器引发GLP-FM着火过程所需超声参量。
二、偏微分方程的某些研究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偏微分方程的某些研究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熔盐堆热工水力瞬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熔盐堆的发展历史 |
1.3 热工水力分析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计算方法及软件介绍 |
2.1 CFD简介 |
2.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3 数值离散方法简介 |
2.4 SIMPLE算法简介 |
2.5 FLUENT程序简介 |
2.6 RELAP5 程序简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耦合程序的开发及验证 |
3.1 UDF宏编写 |
3.2 RELAP5 程序修改 |
3.3 耦合计算流程 |
3.4 熔盐在水平圆形管道验证 |
3.4.1 管道问题描述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耦合程序稳态分析 |
4.1 UCB CIET自然循环分析 |
4.1.1 CIET自然循环实验简介 |
4.1.2 CIET自然循环实验结果分析 |
4.2 2MW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稳态分析 |
4.2.1 2MW石墨慢化通道式熔盐堆简介 |
4.2.2 堆芯CFD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3 中子动力学模型 |
4.2.4 稳态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熔盐堆瞬态热工水力分析 |
5.1 瞬态热工水力分析背景介绍 |
5.2 堆芯反应性引入分析 |
5.3 二回路熔盐入口温度降低 |
5.4 二回路流量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以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RELAP5 输入卡 |
附录 B 熔盐堆堆芯功率UDF加载方式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机理及其定量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导热性能演变研究现状 |
1.2.3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理论分析及定量表征 |
2.1 花岗岩内部热应力的形成 |
2.1.1 定常温度场中产生的定常热应力 |
2.1.2 非定常温度场中产生的动态热应力 |
2.2 岩石热冲击破坏能力的表征研究 |
2.2.1 热冲击速度 |
2.2.2 温度梯度 |
2.2.3 热冲击因子 |
2.3 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物理性质及细观结构变化规律 |
2.3.1 实验概况 |
2.3.2 实验步骤 |
2.3.3 热冲击处理后试件物理特性变化规律 |
2.3.4 热冲击处理后试件的细观结构变化规律 |
2.3.5 热冲击冷却过程中降温速度变化趋势 |
2.4 花岗岩热冲击破坏能力的定量表征 |
2.4.1 数学模型建立 |
2.4.2 参数确定及边界条件设置 |
2.4.3 几何模型及网格剖分 |
2.4.4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2.4.5 热冲击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处降温规律 |
2.4.6 热冲击过程中的热冲击因子变化规律 |
2.4.7 热冲击破坏能力的定量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冲击破裂下花岗岩传热规律与特征研究 |
3.1 实验概况 |
3.1.1 试件制备 |
3.1.2 实验设备 |
3.1.3 实验步骤 |
3.2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前后温度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3.2.1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前温度场分布 |
3.2.2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后温度场分布 |
3.2.3 热冲击破裂前后花岗岩内温度变化规律 |
3.3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前后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3.3.1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前温度梯度分布 |
3.3.2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后温度梯度分布 |
3.3.3 热冲击破裂前后花岗岩内温度梯度变化规律 |
3.4 循环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体的热破坏 |
3.4.1 循环热冲击处理下花岗岩体裂纹发育特征 |
3.4.2 循环热冲击作用下花岗岩传热特征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演变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花岗岩热冲击损伤演化数值模拟 |
4.2.1 基本假设 |
4.2.2 热冲击过程中热力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相关参数的确定 |
4.3 含裂纹花岗岩热冲击损伤机理研究 |
4.3.1 几何模型及相关边界条件确定 |
4.3.2 网格划分及测点测线布置 |
4.3.3 热冲击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规律 |
4.3.4 热冲击过程中温度梯度场的变化规律 |
4.3.5 热冲击应力及热冲击损伤区域演化 |
4.3.6 导热系数变化对热冲击损伤的影响 |
4.4 应力状态下花岗岩热冲击损伤机理研究 |
4.4.1 几何模型及相关边界条件确定 |
4.4.2 网格划分及测点测线布置 |
4.4.3 温度场、温度梯度场演变规律 |
4.4.4 应力状态对花岗岩损伤区域演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 |
1.2.2 气候变化下地下水演变研究 |
1.2.3 青藏高原地下水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象水文 |
2.1.5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位监测实验及现状分布特征 |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1.1 地层 |
3.1.2 地质构造 |
3.1.3 地下水类型 |
3.1.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3.1.5 地质灾害 |
3.2 地下水问题剖析及实验布设 |
3.2.1 流域地下水问题剖析 |
3.2.2 地下水监测仪器布设 |
3.3 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 |
3.3.1 地下水埋深的月动态变化 |
3.3.2 地下水埋深的日动态变化 |
3.3.3 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动态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研究区范围确定 |
4.1.2 含水层结构概化 |
4.1.3 研究区边界的概化 |
4.2 地下水数学模型构建及求解 |
4.2.1 地下水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地下水数学模型的求解软件 |
4.2.3 网格剖分 |
4.2.4 模拟时间与初始水头 |
4.2.5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
4.2.6 源汇项确定及计算方法 |
4.3 模型校验 |
4.3.1 模型校验原则 |
4.3.2 模型校验结果 |
4.3.3 区域水均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地下水未来发展趋势预估 |
5.1 气候模式和气候情景 |
5.2 不同情景下流域地下水演变规律预估 |
5.2.1 不同情景下流域降水量预估 |
5.2.2 不同情景下流域气温的预估 |
5.2.3 不同情景下流域蒸发的预估 |
5.2.4 不同情景下流域地下水位的演变规律 |
5.2.5 气候变化下地下水合理用与涵养的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电站噪声 |
1.2.1 噪声概述 |
1.2.2 低频噪声及其危害 |
1.2.3 变电站噪声特性 |
1.2.4 变电站噪声控制 |
1.3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 |
1.3.1 声子晶体概述 |
1.3.2 声子晶体的研究现状 |
1.3.3 声学超材料概述 |
1.3.4 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声学理论基础 |
2.1.1 声的机理与声速 |
2.1.2 声的传播与波动方程 |
2.1.3 声压与声压级 |
2.1.4 声强与声功率 |
2.2 声子晶体理论基础 |
2.2.1 固体物理基础 |
2.2.2 弹性波波动理论 |
2.2.3 周期性理论 |
2.2.4 Bloch定理 |
2.2.5 带隙计算方法 |
2.3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理论及其关系 |
2.3.1 弹性力学基础 |
2.3.2 有限元理论 |
第3章 变电站噪声及其等效声源模型 |
3.1 变电站噪声测量方法 |
3.1.1 声压法测量 |
3.1.2 声强法测量 |
3.1.3 振动法测量 |
3.2 变电站噪声布点方法 |
3.2.1 近场布点法 |
3.2.2 衰减布点法 |
3.3 变电站噪声实测及其特性 |
3.3.1 变电站噪声实测 |
3.3.2 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分析 |
3.3.3 变电站主要噪声源 |
3.4 变电站主设备等效声源模型 |
3.4.1 变压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3.4.2 三相电抗器等效声源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声子晶体的带隙及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1 声子晶体的带隙特性 |
4.1.1 计算方法 |
4.1.2 带隙特性分析 |
4.2 声子晶体的声传输损失特性 |
4.2.1 计算方法 |
4.2.2 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3 空腔声子晶体板的带隙与声传输损失特性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材料与模型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结构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声子晶体降噪机理研究 |
5.1 动力减振降噪 |
5.2 动态质量密度 |
5.3 模态参与因子 |
5.4 振型位移分析 |
5.5 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声弹超材料的带隙与声振特性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结构 |
6.3 带隙特性 |
6.4 传输损失特性 |
6.5 减振与降噪机理分析 |
6.6 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前置径向膜声学超材料的带隙与声学特性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结构 |
7.3 带隙特性 |
7.4 声传输损失特性 |
7.5 降噪机理分析 |
7.5.1 膜的动态质量密度 |
7.5.2 板的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
7.6 声传输损失的影响因素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声子晶体的工程应用探索 |
8.1 工程应用的普适性流程 |
8.2 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工程 |
8.2.1 变电站噪声相关法律与标准 |
8.2.2 声子晶体在变电站的应用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重卡自卸车货厢轻量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轻量化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汽车轻量化与环保问题 |
1.1.2 汽车轻量化与节能减排 |
1.1.3 汽车轻量化与治超限载 |
1.2 国内外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1.2.1 车辆结构优化 |
1.2.2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
1.2.3 总成及零部件功能的优化 |
1.2.4 轻量化设计思路的革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轻量化设计背景 |
1.3.2 本文主要设计思路 |
第2章 常规自卸车矩形厢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2.1 常规矩形货厢三维建模 |
2.2 矩形货厢有限元建模 |
2.2.1 有限元模型简化 |
2.2.2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查 |
2.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2.3.1 边界条件 |
2.3.2 垂直冲击状态 |
2.3.3 紧急加速状态 |
2.3.4 紧急制动状态 |
2.3.5 极限转弯状态 |
2.3.6 单侧深坑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卸车货厢轻量化设计 |
3.1 U形货厢替代原矩形厢构造 |
3.1.1 矩形货厢 |
3.1.2 U形货厢 |
3.1.3 ω形货厢 |
3.2 高强板替代原普板板材 |
3.2.1 板材牌号及成分 |
3.2.2 强化机理 |
3.2.3 板材性能 |
3.3 货厢尺寸及板材厚度设计 |
3.3.1 轻置化货厢内廓尺寸设计 |
3.3.2 轻量化货厢板材厚度设计 |
3.3.3 轻量化货厢举升机构设计 |
3.3.4 优化设计效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卸车轻置化货厢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4.1 轻量化货厢三维建模 |
4.2 轻量化U形厢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轻量化货厢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边界条件 |
4.3.2 垂直冲击状态 |
4.3.3 紧急加速状态 |
4.3.4 紧急制动状态 |
4.3.5 极限转弯状态 |
4.3.6 单侧深坑状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卸车轻量化设计的限重法规验证 |
5.1 轻量化车型轴荷分配 |
5.2 轻量化法规允许载荷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多环电极引导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APPJs背景介绍 |
1.1.1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介绍 |
1.1.2 等离子体射流物理机理分析 |
1.1.3 影响等离子体射流的各项因素 |
1.1.4 等离子体射流的应用现状分析 |
1.2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数值模拟现状 |
1.3 本文研究概要 |
2 APPJs模型方程构建 |
2.1 模型方程 |
2.2 模型构建 |
3 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模拟 |
3.1 接地环电极数目和布局的影响 |
3.1.1 几何模型 |
3.1.2 接地环电极数目的影响 |
3.1.3 环电极排布间距的影响 |
3.2 环电极所施加的电压的影响 |
3.2.1 几何模型 |
3.2.2 环电极施加(?)2 kV脉冲电压时的模拟结果 |
3.2.3 环电极施加(?)5 kV脉冲电压时的模拟结果 |
3.3 环电极宽度的影响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架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2.2 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整车多体动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
1.2.4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研究现状 |
1.2.5 车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架有限元建模及静动态特性分析 |
2.1 有限元分析基础理论 |
2.2 车架有限元建模 |
2.2.1 模型简化 |
2.2.2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2.2.3 材料属性输入 |
2.2.4 铆钉及螺栓连接处理 |
2.2.5 网格质量控制 |
2.3 车架静力学性能分析 |
2.3.1 各工况下车架模型的加载 |
2.3.2 满载弯曲工况 |
2.3.3 满载扭转工况 |
2.3.4 紧急制动工况 |
2.3.5 紧急转弯工况 |
2.3.6 车架强度及刚度评价 |
2.4 车架模态分析 |
2.4.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2.4.2 车架计算模态分析及评价 |
2.4.3 车架自由模态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
3.1 虚拟样机技术基础理论 |
3.1.1 ADAMS软件简介 |
3.1.2 整车模型建模流程 |
3.2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 |
3.2.1 车架柔性体建模 |
3.2.2 整车模型装配 |
3.3 三维B级路面建模 |
3.3.1 路面不平度及其分类标准 |
3.3.2 基于谐波叠加法的三维路面生成 |
3.4 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
4.1 疲劳寿命分析基础理论 |
4.1.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4.1.2 雨流计数法 |
4.1.3 材料的S-N曲线 |
4.1.4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4.2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
4.2.1 单位载荷下车架应力分析 |
4.2.2 车架材料S-N曲线的生成 |
4.2.3 车架疲劳寿命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架轻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 |
5.1 结构优化基础理论 |
5.1.1 试验设计方法 |
5.1.2 近似模型方法 |
5.1.3 多目标优化算法 |
5.2 车架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
5.3 试验设计 |
5.4 近似模型建立 |
5.5 车架多目标优化 |
5.6 优化前后车架性能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2 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不确定环境因素分析 |
2.1 不确定环境因素NPEST分析 |
2.2 不确定环境因素综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可耗竭能源及替代能源储量均不确定对跨期配置的影响 |
3.4 数值模拟 |
3.5 结论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4.1 引言 |
4.2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模型 |
4.3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配置策略 |
4.4 实践意义 |
4.5 结论与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3 碳排放上限具有约束力对能源跨期配置及能源价格影响 |
5.4 上限约束不确定条件下能源跨期配置策略与价格变化 |
5.5 结论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污染治理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6.1 引言 |
6.2 污染治理的社会最优分析 |
6.3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下的分散均衡分析 |
6.4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6.5 不确定污染治理政策对能源、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
6.6 数值模拟分析 |
6.7 结论与启示 |
6.8 本章小结 |
7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炭企业最优跨期配置 |
7.1 引言 |
7.2 我国煤炭价格模型 |
7.3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矿最优跨期配置模型 |
7.4 煤炭价格随机过程中的参数估计 |
7.5 不确定价格对煤矿开采项目的影响 |
7.6 结论与启示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原理——三时间层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 |
附录 7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超声聚焦点火器设计及其着火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清洁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超声换能器研究现状 |
1.3.3 功率超声引发GLP-FM着火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聚焦点火器的结构设计 |
2.1 压电材料简介 |
2.1.1 压电材料分类 |
2.1.2 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
2.2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理论研究 |
2.2.1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简介 |
2.2.2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理论分析假设 |
2.2.3 前、后盖板纵振动分析及等效电路 |
2.2.4 压电陶瓷晶堆的机电状态方程及等效电路 |
2.2.5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等效电路 |
2.2.6 频率方程 |
2.3 超声聚焦点火器结构设计 |
2.3.1 超声聚焦点火器材料选择 |
2.3.2 超声聚焦点火器尺寸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聚焦点火器的有限元仿真 |
3.1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3.2 超声聚焦点火器数值模型构建 |
3.2.1 模型说明及简化 |
3.2.2 几何模型构建及材料属性设置 |
3.2.3 极化方向与坐标系设置 |
3.2.4 边界条件与物理场接口设置 |
3.2.5 网格剖分 |
3.2.6 求解 |
3.2.7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聚焦点火器优化设计及安装方案 |
4.1 变幅杆设计 |
4.1.1 变幅杆简介 |
4.1.2 变幅杆分类 |
4.1.3 变幅杆性能参数 |
4.1.4 变幅杆纵振分析 |
4.1.5 变幅杆结构设计 |
4.2 变幅杆有限元分析 |
4.2.1 几何模型构建 |
4.2.2 结果分析 |
4.3 超声聚焦点火器结构优化及安装方案 |
4.3.1 几何模型构建 |
4.3.2 边界条件设置及网格剖分 |
4.3.3 结果分析 |
4.4 超声聚焦点火器安装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面聚焦超声的GLP-FM空间定位着火数值模拟 |
5.1 超声聚焦方式及着火机理分析 |
5.1.1 超声聚焦方式 |
5.1.2 聚焦超声的GLP-FM着火机理分析 |
5.2 热-声多场耦合数值模拟预测模型 |
5.2.1 几何模型构建 |
5.2.2 物理场接口选择及设置 |
5.2.3 网格剖分 |
5.2.4 多场耦合求解原理 |
5.2.5 结果分析 |
5.2.6 数值模型方案合理性论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偏微分方程的某些研究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柴油机缸内燃烧模拟与正时匹配研究[D]. 孙碧盛. 燕山大学, 2021
- [2]基于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熔盐堆热工水力瞬态分析[D]. 何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机理及其定量表征[D]. 何水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D]. 牛永振.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声子晶体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调控机理研究[D]. 郭兆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重卡自卸车货厢轻量化设计研究[D]. 李祥龙. 山东大学, 2021(12)
- [7]多环电极引导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数值模拟研究[D]. 李锦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D]. 高靖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D]. 李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超声聚焦点火器设计及其着火数值模拟研究[D]. 孙万千. 燕山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