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琴[1](1994)在《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文中指出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黄口镇第一小学刘琴五年制教材《赵州桥》一课,处于三年级段的训练的第四个台阶上。教学这一课,既要复习巩固有关分段、概括段意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突出段落之间的联系这个重点,渗透高年级篇的教学因素。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这座桥不...
周子房[2](2012)在《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和困难表现在课程、教材、教学等各个层面。如果我们从“教”的视角转到“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和困难,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学习得不到学习环境的有效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活动理论的视角,围绕“建构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的写作学习环境”这一主题展开探索。论文分为“理据篇”、“建构篇”和“实践篇”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据篇,进行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探寻。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相关理论,确定研究的突破方向。基于写作学习的实践性本质,研究选择了取向与之吻合的活动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写作学习环境建构的三大基本方略:其一,融汇写作学习内容于特定的任务情境之中;其二,发挥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的中介功能;其三,建构写作学习共同体。基本方略同时可以从相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等多元理论中获得丰富的给养。第三章,现状调查,旨在找到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围绕基本方略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组织和实施了包括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省市16所中小学的相关调查。调查为明确研究的现实起点和选择基本方略的具体展开途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二部分为建构篇,试图从理论上构建一种有目标和情境支持、有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支持、有学习共同体支持的写作学习环境。第四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一,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设计写作学习任务?本章论证了恢复写作功能、回归真实文体、展开写作过程的写作学习内容开发取向,并尝试构建了三维开发框架。在任务情境设计方面,提出了情境设置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本章还提出了“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的主张。第五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二,力图回答:如何进行多种中介工具的设计与运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本章阐释了结合支架功能分类的思维路径,围绕文体、过程和功能进行支架设计的路向。在相关资源运用方面,论述了“变与不变”的呈现的策略和与支架互动的策略。本章还论证了评分规则设计的两种基本取向和整合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参与评分规则设计,并强调要运用评分规则引领写作学习。最后,论述了教师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并提倡教师根据过程写作各阶段的特点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第六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三,试图回答:如何进行写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本章根据写作学习本身的特点,强调从学习者互为“读者”、互为写作内容相关经验的“提供者”、互为表达经验的“促进者”、互为“评改者”等四个方面增强彼此的互惠感,以推进互动。本章揭示了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呈现,机制是提供支持和引发冲突,并提出要运用相应分工和规则来启动和运行这一机制。最后,阐述了可以根据需要在过程写作的各个阶段组织相应的学生互动。第三部分为实践篇,进行案例研究。第七章,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了本文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选择了上海市区的一所学校进行合作,主要设计了三个写作教学单元:“成长故事”、“名人传记读后感”和“创意笔”展开研究过程。单个课例研究的数据与整体案例研究的反馈都表明:研究所建构的“写作学习环境”有效地支持了学生的写作学习。案例研究同时也从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了框架建构的理论思想:要从写作学习环境的整体上去协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其支持写作学习的整体效应。本研究致力于追求“探索新知”和“服务实践”的双重品格,谋求写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与相互融合。
王辰令[3](2018)在《音乐思想的迷因演化 ——基于勋伯格作品《古雷之歌》的和声技法与句法节奏之研究》文中指出“任何生命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得以演化。”《古雷之歌》是勋伯格创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作品,写于1900-1911年,为五位独唱者、一位朗诵者、三组男声合唱队、一支混声合唱队与一支大型管弦乐队而作,历经勋伯格创作风格变化之交。勋伯格本人对这部作品尤为重视,曾多次在各类书着、文章与贝尔格等人的信件中提及《古雷之歌》是其创作发展的关键。本论文引用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迷因学说”观念,选择勋伯格的《古雷之歌》为研究对象,以和声技法、句法节奏的演进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而论证勋伯格的音乐思想如同道金斯所提出的“迷因”学说一般演化,对传统音乐进行着复制、变异与选择,而这一切都是音乐的自然演化结果,如同他自已在《风格与创意》中所阐述的那样,“它们是从有机体生长出的自然而合理的结果。这一有机体正和以往的一样地生机勃勃地生长在乐句、节奏、动机和旋律之中”。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古雷之歌》的遗传因子,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简要概述了《古雷之歌》的创作背景;第二章论述了《古雷之歌》调性技法的扩展与深化以及对有机音乐结构的影响,其中第一节详细阐述了《古雷之歌》的和弦结构、和弦关系与调性状态,第二节则从和声的结构功能以及(主题)动机的发展变奏技法论述了《古雷之歌》有机形式的构成。第一部分对作品的微观分析以及整体概览式研究是论文迷因演化观的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古雷之歌》和声技法的迷因演化:第三章从和声理论三大历史路线(音阶音级理论、基础低音理论、功能理论)的维度出发,以《古雷之歌》的音乐文本为实例,凭借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方式阐述了传统理论在勋式和声理论中的迷因演化,体现了勋伯格的音乐思想填补了过渡时期风格转变中创作与理论间的裂缝,其创作无疑得到坚固的理论支撑。《古雷之歌》是勋伯格音乐风格演变的关键,那么《林鸽之歌》则是改变《古雷之歌》风景线的关键,论文第四章主要以《林鸽之歌》和声技法及其影响的结构形态为研究内容,论证了“林鸽和弦”是一种新型的复制因子,作为音乐思想的和弦迷因,是勋伯格音乐语言演化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和弦。此外,伴随于“林鸽和弦”的文本也映射了《古雷之歌》中和声的发展方向。如果勋伯格没有在《古雷之歌》第一部分的最后飞离他的调性家园而远行,那么就不会有之后的无调性音乐之家。调性扩张直接导致了相关句法节奏的演变,古典主义的句法已不能再容纳十九世纪晚期变化极致的和声技法。乐句结构的演变,强调了乐句与大规模节拍单位或超节拍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音乐结构主要是在调性本质范围内,一旦脱离这个范围,那么分析的主要目标将转向句法节奏的研究。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古雷之歌》的句法节奏,和声技法的迷因演化直接引起了句法节奏的演变,勋伯格受19世纪后半叶两条不同历史川流的先驱代表者——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的深远影响,论证了瓦格纳理念中的无终旋律与音乐散文以及勃拉姆斯复合结构层次上的节奏与节拍复杂性对句法节奏演变产生的作用,体现了勋伯格句法节奏的迷因演变是平衡和声技法演变的显性表现。《古雷之歌》不仅保留了勋伯格对传统音乐遗传因子的继承,还展现了勋伯格的创作新思维。通过作品中调性扩张方式、和声技法的深化以及句法节奏的演变,本论文将结合多种理论分析方法,如传统和声分析法、勋伯格的和声理论、当代理论家查尔斯·史密斯(Charles J.Smith)与凯文·史云顿(Kevin Swinden)的分析方法以及威廉·罗斯坦(William Rothstein)的节奏理论等,力求揭示20世纪上半叶音乐创作思维与技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流派的演变过程,进而更深入地认识音乐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音乐历史的河流中,勋伯格也只是思想演化的其中一个“迷因”传播者,以音乐种群(即风格与流派)的生存和延续为目的,有选择地利用音乐思想的有机体之发展促成了 19、20世纪之交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巴丹[4](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任雪丹[5](2015)在《大班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学前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但有关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却凤毛菱角。于是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新手教师的身份深入研究现场进行执教,从微观的视角去分析新手教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及应对策略,为今后新教师的实践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参照。本研究所及的探究性打击乐教学是以经验的打击乐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即以一个音乐作品为一个问题,将一个打击乐教学活动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个作品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模仿性学习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第二个作品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将第一个作品的音乐经验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如果幼儿最终能够流畅、生动地演奏此作品就认为此次探究活动的问题解决。本研究以近几年的五个经典的打击乐活动作品为基础,在观摩的基础上按照探究性教学的要求略加改动,然后选择一个大班为实践对象,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不断与研究团队的教师进行研讨,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所遇问题进行修正,是一个计划-行动-反思-修正-再计划-再行动的螺旋上升过程。最后,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梳理与总结,笔者将此次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实施过程按照音乐感受阶段和音乐表现阶段两个部分来分析问题所在,中间以教学案例、教师研讨、反思日志、访谈作为主要分析的材料。在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笔者分别就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成长做了详尽的论述。在教师的成长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二是对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做了深入的思考,包括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实施的主要条件分别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幼儿经验的储备、良好的师幼互动、乐器拿放常规的建立、宽松民主的氛围、良好的探究环境;探究性打击乐的类型是集体探究、人文艺术探究、定向探究和再现探究;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类比思维。幼儿的成长是通过教学前后《幼儿打击乐即兴能力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来判定的。测查结果显示,教学前后大班幼儿的打击乐即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音乐特征与演奏特征的前后测数据上都表现出了显着的差异。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对参与幼儿和教师的价值,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打击乐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参考。
李晓丹[6](2019)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研究》文中指出笔者在议论文教学中发现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观点肤浅、逻辑不清、思辨能力低下的情况。议论文写作教学徘徊在“高耗低效”的怪圈。而中学教师普遍缺乏与逻辑思维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无法进行系统有效的思维训练。本论文结合笔者在广东两阳中学的教学经验,对该校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写作活动准备、应用、拓展三个不同阶段提供不同教学策略,以帮助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增强学生的交际意识,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方法。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引言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有关中外文献和介绍研究思路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概念辨析,笔者对有关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辨明,如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教学,思维、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等。第二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对调查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详尽展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基于第二章的调查分析呈现的问题,再结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新课标、考试考纲对议论文教学的要求和人教版教材对思维训练的设置,以及开展思维训练对议论文写作教学所起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第四章在第二、三章对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议论文写作准备、应用和拓展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相关教学策略。第五章对议论文思维训练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将思维训练课与传统作文讲评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根据教学实践情况总结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进行思维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戴莉莎[7](2020)在《读写结合法在缅甸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家汉办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缅甸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任教一年。通过写作教学发现,课堂效率低,学生对写作热情度不高,普遍认为写作难学,无话可写。故本研究将任教学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读写结合教学,以期研究读写结合法在该校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本文主要运用输入、输出假说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并辅以调查问卷,探讨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提出使用读写结合法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结合对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一些现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采取读写结合法应用于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在论文中重点展示读后仿写、读后扩写和读后缩写三种训练模式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检验读写结合法在中级汉语写作课中的应用效果,得出读写结合法可有效提升中级汉语写作课的教学成效、帮助学习者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结论。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为读写结合法的理论及其教学原则和策略,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及读写结合法的意义,同时提出了该方法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况、教学对象和教材等方面,发现了一些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具配备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主要展示了读写结合法在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的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读后仿写、读后扩写和读后缩写三种写作训练模式进行了教学设计;分享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学设计和学生作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五章通过调查问卷检验读写结合法在写作课上应用的效果并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与建议,引发对读写结合法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本论文通过将读写结合法和缅甸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中级写作课结合的实践,使学生对写作课更有兴趣,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实际,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写作能力。
盛盈盈[8](2013)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学领导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及教师成长有密切关系,因此,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研究,将从四个维度分析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领导特点,再对新手小学语文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教学领导进行比较,进而分析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教学领导上的差距,为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合理的发展框架。本研究采用课例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对11位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的课例按照教学领导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的特点。再对11位新手小学语文教师与11位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进行比较与课例分析,探究新手教师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努力。研究结果有专家型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的特点:在教学领导方式上,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言语领导简洁、明了;善于运用情境领导辅助教学;能够合理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在教学领导行为上,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示范行为频繁,同时教师示范行为后会有学生的相应练习;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无反馈的次数少,反馈形式以承接启发式反馈最多。在教学领导指向目标上,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长,阅读形式多样;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能创造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独特合理的情感体验。在关心学生方面,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照顾到班级中的全体学生,使大部分学生课堂显性参与度提高。另外,本研究对新手小学语文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进行比较:在教学领导方式上,新手教师言语重复、罗嗦,不够简洁,且言语逻辑性不强,语义不明确;在讲授情感类课文时,不善于运用情境领导;课内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不合理,脱离教学内容。在教学领导行为上,小学语文新手教师比专家型教师示范行为次数少,示范后缺乏学生的相应练习;新手小学语文教师比专家型教师反馈学生的次数少,无反馈的次数比专家型教师多,反馈形式中以肯定鼓励、纠错指导为主,承接启发式反馈较少。在教学领导指向目标上,新手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明显少于专家型教师,阅读形式较少;新手教师很少鼓励学生表达独特情感体验,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关心学生方面,新手小学语文教师比专家型教师顾及的学生少,班级内某几位学生的回答次数非常高,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堂显性参与度比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要低。新手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尤其是教学领导能力需要不断转变学生观、教学观,研究者根据新手小学语文教师与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的比较,为新手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下几点建议:在教学领导方式上,简化教师言语,明确言语意思;可以采用音乐、视频、有感情的叙述等途径,练习使用情境领导;善于发掘课内外课程资源,并将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合理结合。在教学领导行为上,加强教师示范读或示范写之后的学生相应练习;对学生的回答尽量做出有教学意义的反馈,减少无反馈行为,多使用承接启发式反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教学领导指向目标方面,在课堂中给学生充足的读课文时间,丰富学生读书的样式;鼓励学生体会并表达对课文的独特合理见解。在关心学生方面,教师要克服视域局限,并信任每一个学生,给更多学生回答问题,显性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靳永霞[9](2012)在《生命化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传统的工具理性导向的教学设计侧重“教”的设计,存在着忽视学习环境的设计、目标设置单一及教学过程的灌输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生命化教学设计研究”旨在唤起老师对学生生命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视、转变教学设计的观念,实现教学设计更好更全面为教学服务的使命。基于目前中小学教学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依托教学设计观的传承和发展,结合课程改革以来教学设计实践中发生的悄然变化趋势,提出了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生命化教学设计的理念。有了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就需要实际的教学活动来检验其成效,这就需要借助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这一桥梁,也就是本研究所构建的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为确保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借助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生命化教学的理念、全面剖析学生多方面潜能发展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混沌理论中的生成性等理论基础,并借鉴了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中的环境设计环节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的分支思想,构建了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力图使生命化教学设计理念和模式真正能付诸教学实践,本文结合部分实例详细阐释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流程图;为了展示一下生命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践,在最后一章精心挑选了语、数、外三科各一个案例,借助生命化教学设计的理念对案例进行了评析,并依据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
唐垚[10](2020)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练习系统也被称为“训练系统”,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子系统。练习系统不仅是学生应用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重点,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具有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落实语文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和核心。论文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视角,对部编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编制的异同、师生的使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练习系统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使用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丰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策略的理论研究,为教师和学生使用练习系统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也能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探索一些新的路径。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语言建构与运用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概述;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和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策略;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案例。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并对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然后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可行性。一方面是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涵出发,对从1929年颁布的第一套具有教育法规性质的课程标准到2017年颁布的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言素养”的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另一方面是从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功能着手,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对练习系统功能的变化进行说明。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首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入手,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划分类型进行了阐述,将练习系统习题划分为语料积累类、语理整合类和语言行为类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对两版教材的练习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题量以及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另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要求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总结说明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对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继承、发展以及自身的不足。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中习题类型的划分为依据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各类习题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师生在使用练习系统时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第五部分结合以上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对语料积累类习题、语理整合类习题以及语言行为类习题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为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提供具体有效的参考和建议。第六部分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为例,从课前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任务设计三个方面阐释“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练习系统的使用,证实了论文所提出的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写作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学生得不到学习环境的有效支持 |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支持性写作学习环境的一种理论选择 |
三、研究设想:基于活动理论的视角建构写作学习环境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中外相关研究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部分 理据篇 |
第二章 写作学习环境建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写作学习作为“活动”之要素分析 |
一、写作学习活动的主体 |
二、写作学习活动的对象 |
三、写作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分工和规则 |
四、写作学习活动的中介 |
五、写作学习活动的结果 |
第二节 写作学习作为“活动”之应然特征 |
一、实践性 |
二、建构性 |
三、社会性 |
四、整体性 |
第三节 写作学习环境建构之基本方略 |
一、融汇写作学习内容于特定的任务情境之中 |
二、发挥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的中介功能 |
三、促进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生成 |
第四节 实施基本方略之多元理论支持 |
一、学习心理学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语言学理论 |
四、整合的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的考察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
二、问卷调查设计 |
三、访谈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写作教学的基本状况 |
二、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状况与教师的相关认识状况 |
三、教师的资料运用、教学指导状况及相应的认识状况 |
四、写作教学中学生互动状况 |
五、结果的分析与出路的明确 |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建构篇 |
第四章 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
第一节 写作学习内容开发的基本取向 |
一、恢复写作功能 |
二、回归真实文体 |
三、展开写作过程 |
第二节 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 |
一、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构成要素与主要特征 |
二、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类型 |
三、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设置路径和形成方式 |
第三节 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 |
一、写作学习任务设计与主体情境关键因素的关系 |
二、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的基本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写作学习的中介设计与运用 |
第一节 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 |
一、从“六个问题”看写作学习支架的价值 |
二、写作学习支架的类型 |
三、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向 |
第二节 写作学习中相关资源的运用 |
一、相关资源对写作学习的多维支持 |
二、相关资源的运用:“变与不变”的呈现策略 |
三、相关资源的运用:与学习支架互动的策略 |
第三节 写作学习中评分规则的开发和运用 |
一、促进写作学习的评分规则的开发取向 |
二、写作学习评分规则的开发 |
三、运用评分规则引领写作学习 |
第四节 写作学习中教师中介功能的发挥 |
一、指导、引导与示范 |
二、“双重身份”的反馈 |
三、写作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
四、过程写作学习中教师中介功能的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建构 |
第一节 互惠促进互动 |
一、互为“读者” |
二、互为写作内容相关经验的“提供者” |
三、互为表达经验的“促进者” |
四、互为“评改者” |
第二节 互动促进写作学习:机制与组织 |
一、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前提: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呈现 |
二、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机制:支持与冲突 |
三、写作学习互动的组织:分工与规则 |
第三节 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运行 |
一、预写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
二、起草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
三、评改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
四、发表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况 |
一、合作者的选择 |
二、研究的组织 |
三、数据的收集 |
第二节 案例研究一:《成长故事》 |
一、学习任务设计 |
二、中介的设计与运用 |
三、学习共同体的运行状况 |
四、学习结果的基本评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二:《创意笔》 |
一、学习任务设计 |
二、中介的设计与运用 |
三、学习共同体的运行状况 |
四、学习结果的基本评估 |
第四节 案例研究的整体效果评价与思考 |
一、来自学生的反馈 |
二、来自教师的反馈 |
三、来自观课者的反馈 |
四、总结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及选择题结果(%) |
附录三 《成长故事》课堂实录 |
附录四 《创意笔》课堂实录 |
附录五 案例研究结果调查及开放题反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音乐思想的迷因演化 ——基于勋伯格作品《古雷之歌》的和声技法与句法节奏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 |
二、国内外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
三、论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古雷之歌》的遗传因子 |
第一章 《古雷之歌》的创作背景 |
一、作品简介 |
二、文本的迷因演化 |
三、最初的声乐套曲形式 |
四、体裁的迷因演化 |
第二章 《古雷之歌》的传统继承性 |
第一节 调性扩张技法的继承与深化 |
一、和弦结构的种类 |
(一) 附加音和弦 |
(二) 游移和弦 |
(三) 变和弦 |
(四) 复合和弦 |
二、和弦关系的演变 |
(一) 和声模式的缩写手段:省略中间步骤 |
(二) 伪终止式、伪解决 |
(三) 主属和弦关系的演变 |
(四) 线条和声 |
(五) 复调手法的突破 |
三、调性状态 |
(一) 调性的扩张 |
(二) 调性的悬置与游移 |
(三) 调性的褪逝 |
第二节 有机音乐形式的构成:和声的结构功能、展开性变奏技法与曲式结构 |
一、和声的结构功能 |
二、曲式类型 |
(一) 三分性结构、二分性结构 |
(二) 混合曲式 |
(三) 自由曲式 |
(四) 带有无终旋律因素的通谱体结构 |
三、展开性变奏技术对整体结构的控制作用 |
(一) 子动机-发展变奏对结构的统一意义 |
(二) (主题)动机展开性变奏的结构关联 |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雷之歌》和声技法的迷因演化 |
第三章 和声理论的继承与演化在《古雷之歌》中的体现 |
第一节 对音阶音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福格勒的“遗传因子”在勋伯格理论中的演变 |
(一) 旋律中不协和音的解放 |
(二) 对位思维引起的不协和音的解放 |
(三) 和弦中不协和音的解放 |
二、韦伯的“遗传因子”在勋伯格理论中的演变 |
(一) 勋伯格单调性原则的来源与区域图 |
(二) 韦伯的“交错关系”以及勋伯格的中和概念 |
第二节 对基础低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泽西特与迈尔伯格的“遗传因子”在勋伯格理论中的演变 |
第三节 对功能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调性功能的一般概念 |
二、勋伯格的调性功能 |
(一) 音高功能 |
(二) 根音功能 |
(三) 通过人工调式进行功能转移 |
(四) 转换 |
(五) 多重释义与游移和弦 |
小结 |
第四章 一种新型的复制因子:“林鸽和弦”迷因 |
第一节 半减七和弦的理论进程 |
第二节 《林鸽之歌》的结构形态分析 |
一、叠句α与β的特性概述 |
二、《林鸽之歌》音乐/文本详述分析之一——四个插段 |
三、《林鸽之歌》音乐/文本详述分析之二——五个叠句 |
四、五个叠句间的关系 |
五、大规模结构形态与其组织方法 |
六、叠句-插段模式的利都奈罗形式意义 |
七、文本内涵与和声内涵 |
小结 |
第三部分 《古雷之歌》句法节奏的迷因演化 |
第五章 句法节奏的相关概念与实例研究 |
一、句法节奏:乐句结构与超节拍 |
二、乐句的修饰 |
(一) 乐句延伸与超节拍延伸 |
(二) 乐句紧缩与节奏重释 |
三、文本与句法节奏 |
四、非对称超节拍 |
五、高层次结构中的节拍重释 |
第六章 句法节奏的继承与演化 |
第一节 句法节奏的传统继承性 |
第二节 句法节奏的演化(1) |
一、无终旋律的定义 |
二、《古雷之歌》中的无终旋律技法 |
(一) 伪终止的的句法定位 |
(二) 结构重叠:曲式功能的重叠技法与终止重叠 |
三、音乐散文的定义 |
四、非对称超节拍在《月光悄然移动时》的体现 |
第三节 句法节奏的演化(2) |
一、对勃拉姆斯的继承与判断 |
二、对勃拉姆斯技法的突破:规律因素表象下的非规律因素 |
三、《夏季风的荒郊狩猎》中的句法节奏与有机结构的形成 |
(一)A的引入部分 |
1. 成对构建原则与重复的意义 |
2. 节拍并置、知觉节拍、记谱节拍、速率与冲突的构成 |
3. 表层超节拍与、潜在超节拍以及节拍转换 |
(二) B的引入部分 |
(三) B部分:复合节拍冲突、超节拍分组、表层超节拍重叠 |
(四) 过渡连接段 |
(五) A部分 |
1. 异相位的句法节奏 |
2. 节拍复杂性关系 |
3. 记谱节拍与投射节拍的复杂化情况 |
4. 文本韵律的影响 |
(六) C部分与A”部分:动机材料引起的节拍冲突 |
(七) 宏观节奏 |
小结 |
结论 传统与现代的迷因桥梁《古雷之歌》 |
附录一 (歌词与译文) |
附录二 (曲式结构·全) |
附录三 (第二章第二节部分谱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班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限制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综述 |
1. 探究学习的定义 |
2. 探究学习的内涵 |
3. 探究学习的类型 |
4. 与探究学习相关几个概念的辨析 |
5. 探究学习的本质与阶段 |
(二) 幼儿园探究性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三)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研究综述 |
1. 国外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研究综述 |
2. 国内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研究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一) 主体间性理论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背景资料 |
(一) 研究现场 |
(二) 参与幼儿 |
(三) 参与教师 |
三、研究方法 |
(一) 行动研究法 |
(二) 资料收集与分析 |
1、资料的收集 |
2、资料的分析 |
(三) 资料的可信度 |
四、研究流程 |
(一) 研究准备 |
(二) 研究实施 |
1. 实施准备阶段 |
2. 实施发展阶段 |
(三) 研究分析与写作阶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的问题分析 |
一、音乐感受阶段的问题分析 |
(一) 教学准备阶段的问题分析 |
1. 活动材料准备的问题分析 |
2. 经验准备的问题分析 |
(二) 教学过程阶段的问题分析 |
1. 内容感受阶段的问题分析 |
2. 形式感受阶段的问题分析 |
3. 课堂秩序管理的问题 |
二、音乐表现阶段的问题分析 |
(一) 教学准备阶段的问题分析 |
1. 打击乐器种类选择的问题 |
2. 配器图片的问题 |
(二) 教学过程阶段的问题分析 |
1. 复习时间长度的问题 |
2. 配器方案探究的问题 |
3. 徒手合乐的问题 |
4. 乐器演奏中指挥与换组的问题 |
5. 打击乐器拿放常规建立的问题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一、教师的成长 |
(一) 教学能力的成长 |
1. 关于打击乐器的知识 |
2. 打击乐演奏的指挥能力 |
3. 教具制作的能力 |
4. 教学秩序的管理能力 |
5. 教学反思能力 |
(二) 对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省思 |
1. 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实施的主要条件 |
2. 探究性打击乐教学中幼儿探究过程的思维特点 |
3. 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类型 |
二、幼儿的成长 |
(一) 打击乐即兴能力前后测统计结果 |
1. 打击乐即兴能力音乐特征前后测 |
2. 打击乐即兴能力演奏特征前后测 |
(二) 打击乐即兴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
1. 打击乐即兴能力音乐特征结果分析 |
2. 打击乐即兴能力演奏特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一、讨论 |
(一) 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对幼儿意味着什么? |
1. 解放幼儿的嘴和手 |
2. “点燃”音乐思维 |
3. 通往探究之路的阶梯 |
(二) 探究性打击乐教学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
1. 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者” |
2. 理论知识的“研究者” |
二、建议 |
(一) 对新手教师的建议 |
1. 不断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
2. 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与教育素养 |
(二) 对幼儿园的建议 |
1. 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
2. 提供强有力的精神环境 |
(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时间安排表 |
附录2 大班探究性打击乐教学活动案例 |
附录3 幼儿打击乐即兴能力评价量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概念辨析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现状分析——以广东两阳中学为例 |
第一节 调研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调研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呈现的问题 |
第三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高中生思维特点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
第二节 新课标和《考试大纲》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
第三节 语文教材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设置 |
第四节 思维训练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作用 |
第四章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准备阶段策略 |
第二节 应用阶段策略 |
第三节 拓展阶段策略 |
第五章 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实践设计 |
第二节 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三节 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教学的实践效果 |
第四节 思维训练需要注意的事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读写结合法在缅甸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研究现状 |
第2章 读写结合法的理论及其教学原则和策略 |
2.1 读写结合法理论基础 |
2.2 读写结合的关系及意义 |
2.2.1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
2.2.2 读写结合法的意义 |
2.3 读写结合法的教学原则 |
2.4 读写结合法的教学策略 |
第3章 读写结合法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调查与分析 |
3.1 东方孔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3.1.1 东方孔子课堂汉语教学现状 |
3.1.2 东方孔子课堂中级写作课教学目标及要求 |
3.2 教学对象分析 |
3.3 写作教材分析及创造性使用 |
3.3.1 写作教材 |
3.3.2 教材问题分析 |
3.3.3 读写结合法指导下的中级写作教材创造性使用 |
3.4 东方孔子课堂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读写结合法在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4.1 读写结合法在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4.1.1 教学设计(一):读后仿写 |
4.1.2 教学设计(二):读后扩写 |
4.1.3 教学设计(三):读后缩写 |
4.2 教学设计总结与分析 |
4.3 学生写作总结与分析 |
第5章 关于读写结合法的调查及教学思考 |
5.1 读写结合法的问卷调查 |
5.1.1 问卷数据统计 |
5.1.2 调查结果分析 |
5.2 对东方孔子课堂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
5.2.1 教学反思 |
5.2.2 教学建议 |
5.3 关于读写结合法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三) 中外教师教学领导研究特点与不足 |
三、研究设计 |
(一)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设计 |
四、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的特点分析 |
(一)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方式特点分析 |
(二)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行为特点分析 |
(三)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指向目标特点分析 |
(四)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过程师生关系特点的分析 |
(五)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教学领导的特点分析 |
五、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领导特点的比较 |
(一)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领导方式比较 |
(二)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领导行为比较 |
(三)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领导指向目标比较 |
(四) 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领导关心全体意识的比较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 领导方式 |
(二) 领导行为 |
(三) 指向目标 |
(四) 关心学生 |
(五)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生命化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教学设计认识误区与现存问题的反思 |
(二) 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呼唤 |
(三) 教学设计学科发展趋势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已有研究的问题及趋势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学设计 |
(二) 生命化教学设计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教学设计实践中的问题表征及归因分析 |
一、 教学设计实践中的问题表征 |
(一) 忽视学习环境的设计 |
(二) 单一的教学目标设置 |
(三) 灌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
(四) 偏颇的教学评价设计 |
二、 教学设计实践中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学生生命健康的漠视 |
(二) 学生个体差异的泯灭 |
(三) 学生“生命在场”的缺失 |
(四) 学生生命发展潜能的压抑 |
第三章 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构建 |
一、 生命化教学设计的提出 |
(一) 理论依据 |
(二) 实践依据 |
二、 生命化教学设计的特征 |
(一) 教学设计中生命“人”的回归 |
(二) 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设计 |
(三) 教学设计范围的扩展 |
三、 生命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 生命化教育理论 |
(二) 多元智力理论 |
(三) 混沌理论 |
四、 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
第四章 生命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阐释 |
一、 准备分析阶段 |
(一) 课堂环境设计——生命化教学设计的前提 |
(二) 学习任务分析——生命化教学设计的保障 |
(三) 学习者分析——生命化教学设计的核心 |
二、 过程设计阶段 |
(一) 导入新课 |
(二) 讲授新课 |
(三) 课堂小结 |
(四) 课外拓展 |
三、 课堂实施阶段 |
(一) 意外生成的判断标准 |
(二) 调整预设 |
四、 反思、修改与完善阶段 |
第五章 生命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一、 语文学科案例分析 |
二、 数学学科案例分析 |
三、 英语学科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课题研究综述 |
1.有关“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综合研究成果 |
2.有关“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的研究成果 |
(三)相关说明 |
1.高中语文教材 |
2.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问卷法 |
3.访谈法 |
4.案例分析法 |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概述 |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阐述 |
1.“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流变 |
2.“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的内在理论逻辑 |
(二)练习系统地位及作用的发展概述 |
(三)练习系统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在联系 |
1.练习系统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 |
2.“语言建构与运用”理念对练习系统的使用起指导作用 |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和分析 |
(一)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及结果 |
1.分类统计方法 |
2.分类统计原则及步骤 |
3.分类统计结果 |
(二)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形式比较及分析 |
1.编排形式比较及分析 |
2.题量、题型比较及分析 |
(三)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
1.语料积累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
2.语理整合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
3.语言行为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
(四)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特点总结 |
1.部编版教材对人教版教材的继承 |
2.部编版教材对人教版教材的发展 |
3.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1.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
2.教师访谈内容的设计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四、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策略 |
(一)语料积累类习题使用策略 |
1.以朗读为主线,促进三类习题的有机结合 |
2.细化题目要求,加强具体指导 |
3.筛选整合资料,促进高效积累 |
(二)语理整合类习题使用策略 |
1.吃透题目意图,掌握关键规律 |
2.有机融合题目,发挥整体效用 |
3.优化题目组合,促进归纳迁移 |
(三)语言行为类习题使用策略 |
1.拓展题目内容,创设学习情境 |
2.严把题目要求,规范语言使用 |
3.综合题目任务,丰富表达形式 |
五、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案例 |
(一)课堂导学案的设计 |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练习系统完成情况展示 |
致谢 |
四、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渡句在段落教学中的多功能作用[J]. 刘琴. 小学语文教学, 1994(12)
- [2]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D]. 周子房.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3]音乐思想的迷因演化 ——基于勋伯格作品《古雷之歌》的和声技法与句法节奏之研究[D]. 王辰令.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大班探究性打击乐教学的行动研究[D]. 任雪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6]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研究[D]. 李晓丹. 广州大学, 2019(01)
- [7]读写结合法在缅甸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戴莉莎. 沈阳大学, 2020(10)
-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研究[D]. 盛盈盈.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9]生命化教学设计研究[D]. 靳永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10]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D]. 唐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