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李伯成,柳宝堂[1](1996)在《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文中研究说明文中介绍实时钟加存贮器芯片(MC146818)与MCS51的接口连接,并着重说明在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李卜蓟[2](1995)在《微电脑系统钟》文中研究指明微电脑系统钟是一种功能复杂的高精度石英电子钟,能系统地发送实时时间和相关信息,配置控制接口和若干子钟,构成网络性报时、时控系统。
丁光明[3](2003)在《车辆运行工况记录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监督驾驶员驾驶行为和监控车辆运行工况,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快速、准确地处理交通事故,能够减少事故纠纷、提高交通警察的工作质量。本文研制开发了一套车辆运行工况记录装置。该装置可以存储驾驶员的行车操作以及车辆运行时的相关工况参数,且能够适时记录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和事故发生前的车速及制动情况。与该记录装置相配套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确保安全行车提供了有效管理措施,也为客观、公正地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在全面考察车辆运行工况记录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信息采集、信息输出、存储电路、串行通信、监控电路、语音安全提示等单元模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实际道路实验,分模块、逐步测试了系统功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蒋怀伟[4](2003)在《合肥科技馆测控系统展台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述的测控系统是在作者开发的合肥市科技馆速度测试展台的基础上,针对工业现场要求研制而成的通用型微机测控系统。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微处理器,通过传感器和数字量开关采集速度、温度、角度、工作状况等相关的信号,通过前向通道送给数据处理系统,对各信号进行监控,将检测结果通过声音、显示等手段进行状态显示,并通过串行总线实现系统和上位机的交互。当检测之值超过警戒值时可自动报警和作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本文对各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案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并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进行了探讨。
李立新[5](2003)在《智能抄表系统的研发》文中认为目前,由于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建筑智能化日益盛行,要求小区安防、家电控制、三表抄送等实现智能化。本文重点研究智能三表(水、电、煤气)远程抄送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及微电子技术将小区内用广分散的水、电、煤气表数据采集到集中器,由物业中心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通过通讯服务器、电话线远传至公用事业中心统一结算管理。同时,介绍了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发展方向,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将智能抄表、家电自动控制、小区安防等集成,正真实现建筑智能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卢晋,徐开友,张绍贵,戴建国[6](1999)在《以单片机为cpu的智能测量仪器设计》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智能测量仪器的一般组成及其软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以单片机系统及相应测量电路构成的智能测量仪器硬件设计框图和软件设计流程
王一然[7](2011)在《基于单片机的定时温控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对于变化非常快的温度的测量要想做到同步及时的测量,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会产生多种类型的误差,最终取得的测量数据在应用中很有可能失去了意义。而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领域和其他测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工业生产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器件。本文主要研究了以菜窖为应用对象,基于单片机的定时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的介绍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配以DS12B80型温度传感器,DS12887时钟芯片、以及BC7281A键盘显示芯片和固态继电器、加热器为系统硬件的硬件设计,简要的对所用到的器件进行了说明,通过汇编语言进行结构化编程,并利用单片机P3.1引脚为控制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恒温部分进行控制的软件设计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定时温控系统的设计。系统可以由时钟芯片提供的时间基准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菜窖的温度进行定时测量,将测量到的温度数据反馈到单片机端,一方面通过单片机传递实时温度到LED显示器,一方面对测量到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保鲜温度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的温度差,利用PID控制算法可以采取全加热、调整加热和不加热三种方案。为了使系统的实用性更强,采用了散热效果好、功耗低、安装简便的翅片型加热管对空气进行加热。用户只需要输入预设温度,对DS12887进行时间更新,就可以启动系统。在LED显示器上可以观察到实时温度,预设温度和时间。同时还在设计时对系统进行了节电设计,使该系统耗能更少,成本更低廉,可维护性强,适合使用于菜窖之中。
胡平,强萍[8](1998)在《单片机在缠绕式密封垫片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缠绕式密封垫片生产的特点,采用单片机研制了用于缠绕式密封垫片生产的电脑检测控制仪,阐述了检测和控制的原理以及电脑检测控制仪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柯小干[9](2003)在《水位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泰兴市黄桥运河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水位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该系统使用浮子式传感器、机械式编码器获取水位信号,利用AT89C51单片机系统采集水位数据(简称:下位机系统),采用调制解调器、通过公共电话网(PSTN)远程传输数据,并在泰兴市水务局信息中心通过主控计算机(简称:上位机)进行通信及信息系统管理。 本文讨论了系统总体构成,根据课题要求研制了下位机系统软件和系统硬件;研制了调制解调器任务唤醒电路,介绍了单片机控制调制解调器的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上位机系统的管理软件,并重点介绍了通信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些方法。该系统已成功的应用于泰兴市黄桥运河监测站,系统运行正常、可靠。论文的最后还对本系统进一步开发的内容及方向提出了设想。
刘红,韩太林[10](1997)在《实时日历时钟芯片DS12887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实时日历时钟芯片DS12887及其与MCS─51单片机的软硬件接口技术,本接口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单片机实时测控系统中。
二、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3)车辆运行工况记录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及原因 |
1.2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2.1 系统功能分析 |
2.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3.1 系统电源设计 |
3.2 车速测量 |
3.3 看门狗、单片机复位、电源故障监控电路 |
3.4 实时时钟电路 |
3.5 大容量存储器的扩展 |
3.6 主板设计 |
第四章 程序设计 |
4.1 PC机和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4.2 信息输出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五章 试验与数据处理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数据处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合肥科技馆测控系统展台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发展 |
1.2.1 通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
1.2.2 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
1.2.3 混合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
1.3 测控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
1.3.1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
1.3.2 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
第二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组成 |
2.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2.3 系统工作原理及方案设计 |
2.3.1 系统工作原理 |
2.3.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研究与设计 |
3.1 测控系统的功能分析 |
3.2 硬件系统组成单元设计 |
3.2.1 处理器 |
3.2.2 译码模块 |
3.2.3 总线驱动模块 |
3.2.4 存储器模块 |
3.2.5 输入输出模块 |
3.2.6 键盘显示模块 |
3.2.7 液晶显示器模块 |
3.2.8 语音报警模块 |
3.2.9 模数、数模转换模块 |
3.2.10 日历时钟模块 |
3.2.11 中断扩展模块 |
3.2.12 串行通讯模块 |
3.3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3.3.1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 |
3.3.2 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
3.3.3 印制电路板中的抗干扰设计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4.1 软件总体结构 |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2.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4.2.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4.2.3 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
4.3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3.1 状态信号输入输出中的抗干扰措施 |
4.3.2 CPU抗干扰措施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智能抄表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 1 智能抄表系统的背景 |
1. 1. 1 计量表户外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 1. 2 IC卡和电力载波在我国应用的弊端 |
1. 1. 3 智能抄表系统 |
1. 2 智能抄表系统功能、性能要求 |
1. 2. 1 基本目标 |
1. 2. 2 运行环境 |
1. 2. 3 功能需求 |
1. 2. 4 性能需求 |
1. 2. 5 运行需求 |
1. 2. 6 其它需求 |
1. 3 目前智能抄表系统技术进展 |
第二章 智能抄表系统总体设计 |
2. 1 总体设计原则 |
2. 2 智能抄表系统 |
第三章 智能抄表系统硬件设计 |
3. 1 总体设计 |
3. 2 用户部件 |
3. 2. 1 流量采集器 |
3. 2. 2 电量采集器 |
3. 3 系统总成 |
3. 4 通讯服务器 |
3. 5 读表器 |
第四章 智能抄表系统软件设计 |
4. 1 总体设计 |
4. 2 通讯协议 |
4. 3 系统模块 |
4. 4 用户部件程序 |
4. 4. 1 流量采集器程序 |
4. 4. 2 电量采集器程序 |
4. 5 系统总成程序 |
4. 6 通讯服务器程序 |
4. 7 读表器程序 |
第五章 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 |
5. 1 智能抄表系统可靠性 |
5. 2 智能抄表系统干扰设计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7)基于单片机的定时温控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工程背景及意义 |
1.3 温度测控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主要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2 系统硬件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概述 |
2.1.1 系统性能需求 |
2.1.2 系统组成 |
2.1.3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2.1.4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2.2 系统硬件选择 |
2.2.1 处理器AT89C51 |
2.2.2 温度传感器DS18B20 |
2.2.3 时钟芯片DS12887 |
2.2.4 键盘显示芯片BC7281A |
2.2.5 固态继电器 |
2.2.6 加热器 |
2.2.7 控制面板 |
2.3 系统硬件结构原理 |
2.4 控制方案 |
2.5 节电设计 |
3 系统软件设计 |
3.1 系统软件主程序设计 |
3.2 控制算法 |
3.3 主要子程序设计流程 |
3.3.1 温度测量子程序 |
3.3.2 显示数据子程序 |
3.3.3 判断加热子程序 |
3.3.4 调整时间子程序 |
4 系统调试 |
4.1 仿真器及开发软件 |
4.1.1 STAR51仿真器 |
4.1.2 星研集成环境软件 |
4.2 系统硬件调试 |
4.3 系统软件调试 |
4.4 运行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水位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系统的任务、功能及特点 |
1. 系统的任务 |
2.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
3. 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
1.3 课题来源 |
1.4 系统总体设计 |
1.4.1 系统结构框图 |
1.4.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二章 下位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2.1 传感器选型 |
2.2 数采仪系统 |
2.2.1 信号转换电路 |
2.2.2 时钟电路的设计 |
2.2.3 存储电路的设计 |
2.2.4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
2.2.5 数采仪电源的设计 |
2.2.6 系统键盘及显示电路 |
2.2.7 数采仪系统软件的设计 |
2.2.7.1 数采仪设置的标志位 |
2.2.7.2 地址资源的分配 |
2.2.7.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2.2.7.4 格雷码转换为二进制 |
2.3 下位机外围扩展设计 |
2.3.1 信号防雷的设计 |
2.3.2 Modem的任务唤醒模块设计 |
2.3.3 系统电源的设计 |
2.4 抗干扰措施 |
2.4.1 软件陷阱法 |
2.4.2 硬件抗干扰设计(Watchdog) |
第三章 系统接入PSTN的设计与分析 |
3.1 基于公众电话网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功能 |
3.2 Modem及AT指令简介 |
3.2.1 Modem简介 |
3.2.2 AT指令简介 |
3.3 RS-232通信标准 |
3.4 单片机与Modem的接口 |
3.5 有线数据通信协议 |
3.5.1 读数采仪数据命令帧。 |
3.5.2 写数采仪数据命令帧 |
第四章 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 |
4.1 信息管理与控制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4.2 C++ Builder简介 |
4.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1 通信模块程序流程图 |
4.3.2 基于线程的异步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4.4 数据库管理模块的设计 |
4.4.1 MSSQL数据库 |
4.4.2 C++ Builder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4.4.3 动态创建数据表 |
4.4.4 数据库模块与通信模块数据交换技术 |
4.4.5 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实现 |
4.4.6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可靠性 |
4.5 部分程序运行结果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下一步设想 |
5.1 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5.2 系统改进与下一步设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电路板 |
一、 任务唤醒电路电路板: |
二、 数采仪(AT89C51系统)电路板 |
附录B: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项目 |
一、 发表论文 |
二、 参加的课题项目 |
四、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MC146818与单片微型机的接口[J]. 李伯成,柳宝堂. 电子科技, 1996(01)
- [2]微电脑系统钟[J]. 李卜蓟.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5(01)
- [3]车辆运行工况记录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研究[D]. 丁光明. 长安大学, 2003(04)
- [4]合肥科技馆测控系统展台的研究与开发[D]. 蒋怀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3)
- [5]智能抄表系统的研发[D]. 李立新. 浙江大学, 2003(02)
- [6]以单片机为cpu的智能测量仪器设计[J]. 卢晋,徐开友,张绍贵,戴建国.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1999(S1)
- [7]基于单片机的定时温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一然. 西安工业大学, 2011(07)
- [8]单片机在缠绕式密封垫片生产中的应用[J]. 胡平,强萍. 化工机械, 1998(05)
- [9]水位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的研究[D]. 柯小干. 河海大学, 2003(02)
- [10]实时日历时钟芯片DS12887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J]. 刘红,韩太林.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