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

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

一、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琴[1](2021)在《基于FCM聚类的电力用户分类及需求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用电负荷总量持续攀升,电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持续升级。再者,当前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在电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施有序用电是缓解高峰时期电力供需矛盾最直接有效的负荷管理措施。为了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率,对电力用户侧负荷数据的价值挖掘是对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基础,根据不同类型用户实施差异化的需求侧管理工作也是当前电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负荷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本文样本数据取自江西省地区EMS系统,使用Kettle工具将数据进行提取。首先将负荷数据进行清洗,然后提取典型用户的用电负荷特性,为了提高负荷聚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负荷功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使用中值滤波法将曲线进行平滑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负荷曲线的曲线形状和变动情况。(2)基于FCM聚类算法的电力用户分类。为了提取用户用电负荷模式类别,本文将FCM聚类算法运用于电力用户分类。首先基于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根据DBI指标确定聚类数目为5,然后通过不断确定簇中心点和隶属度将样本数据分为五种负荷曲线模式,最后根据聚类结果分析不同用户参与有序用电的潜力。经实践验证,依照本文提出的电力用户精细划分负荷模式,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供电需求,提高了企业参与有序用电的达标合格率。(3)在调度安全区内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有序用电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该平台以负荷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负荷、有序用电和可中断分析管理、负荷数据分析与统计为主线,探讨了该平台的相关技术、总体架构设计、接口和安全设计、负荷管理流程、主要功能实现等内容。该平台通过建立电网侧与用户侧用电方案双向交互机制,结合大数据开发和web开发技术,进行实时、准确的动态采集数据和分配电力资源;以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为标准,实现管理、监测、分配一体化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杨世博[2](2021)在《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能需求量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能源和环保问题也日益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这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微网作为整合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形式,集成、管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通过联络线友好融合,在承担着冷、热、电等综合能源供给任务的同时,与配电网形成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必然会对传统经济调度带来挑战。因此,本文将从通过在配电网中对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与多能源型微网协调并行求解两方面出发,最大限度提升多主体利益,降低耦合系统运行成本。针对本课题研究的需求响应技术中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模糊聚类和负荷变化率指标实现对峰、平、谷时段准确划分,为峰谷分时电价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二,通过基于Logistic函数模糊响应机理模拟用户面对不同电价差时的响应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负荷波动和用户满意度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第三,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案有利于引导配电网用户用电负荷合理转移,调整该系统的负荷需求,起到了削峰填谷的效果。针对含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问题,通过对上述价格型需求响应技术的引入,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并行求解模型。配电网和CCHP型微网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均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将联络线功率相对于不同主体分别等效为虚拟发电机和虚拟负荷,从而实现网络内部自治优化,不同网络间的协调控制。基于改进IEEE33节点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的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多能互补和能源的综合利用,而且当需求响应技术中分时电价政策实施后,不仅优化了用户负荷调整方式,而且还使得系统总运行成本再次降低,验证了本文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在计算精度、迭代收敛速度以及初值敏感度方面本文所提算法有着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对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的适用性。

呼彦喆[3](2021)在《用户侧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由于各行业用电需求量差异较大,致使我国现阶段用电形势呈现出峰时段用电量大,谷时段用电量小,各时段电力需求量极不平衡的特点,进而导致电网不能安全平稳运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提出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网负荷的严重波动,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然而,传统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存在峰谷时段划分不准确、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针对存在的不足,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峰谷时段划分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季节峰谷时段划分策略。该策略首先对全年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季节划分原则对预处理过的年负荷数据进行划分,建立季节负荷曲线;最后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季节负荷曲线进行峰谷时段划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更为精确地划分峰谷时段,为峰谷分时电价的合理制定奠定了基础。2.针对峰谷分时电价定价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老鹰算法且考虑供电方收益的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该策略以消费者心理学为基础,以峰谷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满足用户和供电方利益的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阶梯电价,构成阶梯分时电价体系;同时利用老鹰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减小了峰谷差,提高了整体负荷率,有效抑制了低电价时段奢侈用电情况的发生,还在降低用户电费总支出的基础上保障了供电公司的基本收益。3.针对提高用户满意度和降低峰谷差两个目标相互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首先本文在最大幅度降低峰谷差和最大限度保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然后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分时电价的基础上设置阶梯电价,构建了阶梯分时电价体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满足用户和供电方各自的需求,从而实现双赢。

陈松林[4](2020)在《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传输泵站是煤矿供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但其存在能耗、成本、安全、设备监测监控、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监测量不全面以及集中监控系统缺乏的问题,本文以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桑树坪二号井生产用水传输泵站的供水系统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改造项目为依托,利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传输环节、PLC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终端、结合数据库OPC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具有节能策略的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文中首先对中间水池和高位各水池的供需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泵站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西门子组态软件进行平台管理,上位机与PLC控制柜通过工业环网连接,实时上传各水池水位、管道流量、设备状态等在线数据,同时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调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节能控制策略的控制算法。在优化调度控制策略研究中,遵照“避峰就谷”原则,建立了以泵组节能和节电两种不同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第一类采用动态规划模型,在离心泵总供水量为定值条件下,建立了求解总供水量在泵组之间的最优分配模型,使得消耗的电能最小;第二类将每个供水周期划分成多段,每时段内电费支出最小的优化问题。该项目成功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顺利地通过了矿方验收。其中,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于矿区集中控制室,提供了友好直观的人机操作界面,能够实现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以及设备远程集中监控和自动化无人值守。该系统操作简便、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集控管理水平。

吴皖莉[5](2020)在《基于用户行为的电力需求侧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的特点要求电网必须时刻保持供需平衡。随着社会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依靠调节发电侧出力的传统手段引起的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行成本增加和降低能效的问题日益凸显。调节用户端负荷的需求侧管理应运而生,并凭借其灵活、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保证电力平衡的另一有效措施。作为需求侧管理的衍生,需求侧响应是指通过电价信号或激励机制引导用户主动改变自身用电方式的市场参与行为。需求侧响应引入了市场的调节机制,其节能、负荷整形效果在需求侧管理手段中最为突出。然而,现有多数需求侧响应研究没有充分分析用户内部用电结构,仅考虑以用电单元中主决策者直接可控的设备来参与负荷调整,而忽略了主决策者不可控制的设备引起的不可控负荷的挖掘潜力。部分研究认识到不可控负荷的存在,但没有深入分析,认为其为固定负荷不可改变。但其实相当一部分不可控负荷的存在是因为用电单元内部的次级决策者没有参与需求侧响应的动力。考虑到某些用电单元中的不可控负荷对系统总负荷有很大的贡献,忽略不可控的负荷下的局部需求侧响应不仅大大降低了优化空间,甚至可能造成负优化的现象。因此,面向这类用电结构复杂的用户需要一种更实用的需求侧响应方案,以调动内部多级决策者的响应意愿,提升需求侧响应效果。本文以对高校用电行为分析为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需求侧响应方案,增大了用户的需求侧响应潜力。通过在用电单元内部营造一个微市场模块,以促进次级决策者参与需求侧响应。以高校的总电力成本最低为目标,以高校运行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作为约束条件,对可控负荷的控制、次级决策者的行为以及微市场的运营进行综合建模。由于此模型是一个包含多个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的整数优化,为了提高求解速度和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自交叉遗传算法以支持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带有微市场模块的需求侧响应方案可以降低用户的总电力成本。

李哲[6](2020)在《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矿“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感知矿山-智慧矿山”发展路径的提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现代煤矿发展的主题。井下多水平排水系统作为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发展中仍存在能源消耗大,联动性弱等问题。本文对多水平排水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多级排水用电成本高,难以联动控制的问题。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存在水泵启停频繁,用电成本高等问题,提出改进的“避峰就谷”策略。对水仓水位进行重新划分,同时引入水位变化率和缓冲调整时间段对水泵的控制逻辑进行优化。由仿真实验证明,该策略可减少开泵时间,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费成本。(2)针对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是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难以实现对其精准直接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解耦控制策略,设计多水平液位解耦器,并提出GA-BP融合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解耦速度。仿真实验证明,该解耦器可以实现对多级液位的解耦控制,且控制效果良好。结合改进的“避峰就谷”控制策略,制定了多水平协同排水控制方法。(3)针对目前多水平排水系统各采层泵房相互独立,单独排水,无法实现信息互联的问题,对多水平排水方式进行分析,设计了系统的排水单元。从系统功能需求出发,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对系统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实现多水平各采层泵房之间的融合联动。(4)结合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策略和系统整体研究,开发一套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并对系统控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的硬件以及PLC程序和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设计。排水系统在恒源煤矿测试和应用,现场运行正常稳定,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同时实现能源成本节约。本论文有图56幅,表12个,参考文献72篇。

陈奋开[7](2020)在《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为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多途径培育竞争主体,使用户拥有选择权,因此,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是必然要求。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使得售电侧市场中竞争加剧,这就要求售电主体一方面要挖掘用户负荷特性、把握用户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制定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价格水平以引导用户行为,实现售电市场份额的稳定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基于未来售电侧市场发展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用户负荷特性及分类、用户用电行为、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的研究现状;从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分析、用户用电负荷与电价耦合两个层面梳理相关基础理论;接着采用负荷特性分析方法,从日、周、月及年等维度对不同类别用户进行负荷特性分析,旨在掌握不同类别用户用电负荷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典型大工业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工业用户进行分类,旨在详细研究每类用户的用电特性;然后根据不同耦合系统的特性,从售电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电力供需及影响因素维度出发,研究了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影响机理,再依据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为理论支撑,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的原理,构建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最后采取了 PJM电力市场和国内典型省电力市场大工业用户的负荷和电价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每类用户的电价弹性,并通过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定性分析了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电价弹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了售电侧放开下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特性,构建的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能够表示用电负荷对电价的响应,为未来售电主体研究用户用电方式和制定并向用户推荐相应的电价套餐具有借鉴意义。

王梅宝[8](2020)在《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及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能替代不断推进,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这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的严重影响,仅依靠发电侧调度模式调整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力供需形势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通过调用需求侧资源来参与电网调节能够有效减少切负荷容量,替代部分高成本快速调节的发电资源,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随着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分布式电源、储能及电动汽车等新型需求侧资源逐渐被挖掘,其带来的价值更为凸显。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电力需求侧资源的价值,提高其利用效率,亟需对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及利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构建更加全面的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体系。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从电力需求响应的内涵和机理出发;深入分析了国外典型国家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并结合我国电力需求响应发展现状,探索了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全面梳理了电力需求侧资源的种类,从自身特性角度将其划分为源性资源、荷性资源和源荷双性资源,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电力需求侧资源的负荷特性和响应特性,明确了各类型电力需求资源参与电网调节的响应策略;然后,在深入分析电力需求侧资源作用的基础上,从电力需求侧资源自身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三个维度构建了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并进行了量化建模;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改进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模型,同时,考虑个别指标数值偏大对整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基于变权理论引入激励型函数重新修正指标权重;并结合变权修正后的评价结果提出了电力需求侧资源“高价值紧急用,低价值普通用”的梯级利用策略。最后,以江苏省某地夏季电网运行情况为例,选取居民负荷、工业负荷和集成负荷商三种需求侧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估及利用策略验证。本文所构建的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能够有效衡量电力需求侧资源的综合价值,有助于电网评选合适的需求侧资源,其利用策略也可有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朱思成[9](2020)在《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互联策略与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等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新能源技术以及智能配用电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设施的完备,都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未来的能源系统必将呈现更加开放、互动更加频繁的态势。在以电网为中心,油、气、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的背景之下,需求侧资源在能源互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需求响应成为需求侧资源参与供需互动的重要方式。各类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行为复杂,其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也为其接入能源互联网带来不小的难度和挑战。本文对各类需求响应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建立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的互联模型及调度策略,构建需求响应策略库,将打破电能由配电网络流向用户侧的单向流动趋势,增强需求侧资源与电网侧的互动能力,从而为能源互联构建坚实的基础。结合未来能源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在需求响应场景下出现各类需求侧资源并进行研究和分类,设计了其参与能源互联的策略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策略库;其次在特定的业务场景内,对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互联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软件和APP的搭建展示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互联的可行性,展示需求响应资源互联模拟、策略执行效果。通过分析研究,文章得出了不同类别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的供用能特点,构建了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接入能源互联系统的策略,策略系统能够较好展示了开放互联的用能环境下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情况与互联特性,希望能为未来各类电力需求响应资源参与能源互联系统的方式提供参考。

黄健华[10](2020)在《避峰生产精细考核,降低洗煤用电成本》文中认为面对煤炭经济严峻形势,为了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斜沟煤矿选煤厂安装高压柜电能测量远程管理系统,严格统计各车间全部所属设备所发生的电量,实施精细考核,提升自身电耗管理水平;全面推行"避峰填谷"的生产组织模式,首先调整生产与检修时间,生产时间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期。其次,按时间最短、能耗最低的原则优化启车方式,突破逆煤流逐台启车常规思维,优先开启块煤及末煤主再洗系统循环介质,缩短从启车到带煤的时间,减少先启的产品系统大功率设备空载运行时间,达到了节电目的,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二、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CM聚类的电力用户分类及需求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需求侧管理发展现状
        1.2.2 聚类分析在电力用户分类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2.2 负荷特性
        2.2.1 负荷曲线
        2.2.2 负荷指标
    2.3 负荷控制
        2.3.1 削峰
        2.3.2 填谷
        2.3.3 移峰填谷
    2.4 负荷分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CM算法的电力用户分类及聚类分析
    3.1 问题提出
    3.2 聚类分析
        3.2.1 聚类
        3.2.2 聚类评价指标
    3.3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3.4 基于FCM聚类算法实现电力用户分类
        3.4.1 数据预处理
        3.4.2 数据平滑处理
    3.5 聚类结果及分析
    3.6 有序用电潜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需求侧平台的相关技术
    4.1 SSM框架
        4.1.1 Spring
        4.1.2 Spring MVC
        4.1.3 MyBatis
    4.2 Echarts
    4.3 Mini UI
    4.4 Redis
        4.4.1 主从复制
        4.4.2 哨兵模式
    4.5 Kettle
    4.6 ZooKeeper
        4.6.1 Zookeeper概述
        4.6.2 Zookeeper特性
        4.6.3 ZAB协议
    4.7 CAS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需求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1 需求分析
    5.2 平台架构
        5.2.1 整体架构设计
        5.2.2 平台设计原则
        5.2.3 平台架构技术路线
    5.3 需求侧管理平台设计
        5.3.1 业务流程图
        5.3.2 功能模块设计
        5.3.3 平台接口设计
        5.3.4 平台安全设计
    5.4 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的实现
        5.4.1 基础信息管理
        5.4.2 用电负荷监控
        5.4.3 负荷分配计划
        5.4.4 统计报表分析
    5.5 基于FCM算法聚类的负荷模式实现有序用电
    5.6 系统测试
        5.6.1 测试目的及方法
        5.6.2 主要功能测试
        5.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系统发展现状
        1.2.2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1.2.3 价格型需求响应研究与实施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配电网需求响应技术中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2.1 引言
    2.2 基于模糊聚类和负荷变化率的峰谷时段划分方法
        2.2.1 基于模糊聚类的的峰谷时段划分研究
        2.2.2 基于负荷变化率的峰谷时段划分校验
        2.2.3 峰谷时段划分方案算例分析
    2.3 基于Logistic函数模糊响应机理的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
        2.3.1 基于Logsitic函数的负荷转移率模型
        2.3.2 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
        2.3.3 基于NSGA-II算法的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求解
    2.4 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集中式优化调度模型
    3.1 引言
    3.2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系统概述
    3.3 配电网发电设备数学模型
    3.4 CCHP型微网结构与数学模型
        3.4.1 分布式电源及辅助供能设备建模
        3.4.2 风储联合系统模型
    3.5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模型构建
        3.5.1 配电网层经济调度模型
        3.5.2 CCHP型微网层经济调度模型
    3.6 集中式求解模型算例分析
        3.6.1 系统结构与基础数据
        3.6.2 算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度
    4.1 引言
    4.2 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双层求解模型
        4.2.1 目标级联分析法基本概述
        4.2.2 模型解耦原理
        4.2.3 收敛判据与乘子更新原则
        4.2.4 优化调度框架结构
    4.3 目标级联分析算法运行性能分析
    4.4 考虑分时电价前后系统运行场景比较分析
        4.4.1 经济最优运行场景
        4.4.2 夏季运行场景
        4.4.3 冬季运行场景
        4.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3)用户侧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分时电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施现状
        1.2.1 分时电价的研究现状
        1.2.2 分时电价的实施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用户需求侧响应理论
    2.1 引言
    2.2 电力需求侧管理
        2.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概念
        2.2.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
    2.3 用户需求侧响应
        2.3.1 基于峰谷分时电价下的用户需求侧响应
        2.3.2 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需求侧响应曲线的确定
    2.4 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理论的用户需求响应
    2.5 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峰谷分时电价用户需求响应模型
        2.5.1 目标函数
        2.5.2 约束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IFCM算法的季节负荷峰谷时段划分策略
    3.1 引言
    3.2 基于IFCM算法的季节负荷峰谷时段划分
        3.2.1 峰谷时段划分原则
        3.2.2 IFCM算法
        3.2.3 数据预处理
        3.2.4 基于IFCM的季节峰谷时段划分
        3.2.5 聚类评价指标
    3.3 仿真结果分析
        3.3.1 基于全社会的峰谷时段划分
        3.3.2 各行业的峰谷时段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HHO算法的单目标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
    4.1 引言
    4.2 阶梯分时电价理论
        4.2.1 阶梯电价理论
        4.2.2 峰谷分时电价理论
        4.2.3 阶梯分时电价理论
    4.3 基于HHO算法的分时电价优化
        4.3.1 HHO算法的基本原理
        4.3.2 HHO算法在单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4.4 仿真结果分析
        4.4.1 基本参数介绍
        4.4.2 基于HHO算法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
        4.4.3 HHO算法和PSO算法的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4.4 基于HHO算法的阶梯分时电价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OPSO算法的多目标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
    5.1 引言
    5.2 基于MOPSO算法的多目标峰谷分时电价优化
        5.2.1 Pareto解集
        5.2.2 MOPSO的基本概念
        5.2.3 MOPSO算法的求解流程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基于MOPSO算法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
        5.3.2 单目标与多目标优化结果对比
        5.3.3 基于MOPSO算法的阶梯分时电价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实验结果

(4)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主要内容
        1.3.2 章节安排
2 煤矿供水监测监控系统结构与研究
    2.1 离心泵供水系统
        2.1.1 离心泵简介
        2.1.2 供水系统设备组成
        2.1.3 离心式水泵的控制原理
    2.2 系统总体研究方案
        2.2.1 中间水池传输泵站
        2.2.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2.2.3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2.3 本章小结
3 供水系统的硬件研究
    3.1 PLC的选型与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3.1.1 STEP7-200 SMART PLC选用
        3.1.2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3.2 PLC监控系统研究
        3.2.1 系统输入输出点数统计
        3.2.2 PLC模块介绍
        3.2.3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3.3 系统相关设备选型
        3.3.1 传感器研究及选型
        3.3.2 电磁阀研究及选型
        3.3.3 触摸屏及变频器选型
    3.4 本章小结
4 供水系统优化研究
    4.1 优化调度的目标和内容
    4.2 基于避峰就谷模型的优化策略
        4.2.1 优化研究
        4.2.2 避峰就谷化调度策略
    4.3 基于动态规划模型的优化策略
        4.3.1 动态规划模型的数学背景
        4.3.2 节能调度模型
        4.3.3 节省电费调度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供水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5.1 下位机的研究与实现
        5.1.1 STEP7-Micro/WIN SMART软件简介
        5.1.2 PLC程序的研究
        5.1.3 系统功能的实现
    5.2 上位机研究与实现
        5.2.1 WinCC组态软件简介
        5.2.2 软件整体研究结构
        5.2.3 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讯和组态
        5.2.4 主要界面的实现
    5.3 触摸屏研究
        5.3.1 触摸屏功能简介
        5.3.2 触摸屏软件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用户行为的电力需求侧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从需求侧管理到需求侧响应
        1.2.2 需求侧响应分类
        1.2.3 需求侧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用户电力行为及需求侧响应适应能力分析
    2.1 需求侧响应对工业用户的影响分析
        2.1.1 工业用户负荷的行为特性分析
        2.1.2 工业用户的需求侧响应适应能力
    2.2 需求侧响应对居民用户的影响分析
        2.2.1 居民用户负荷的行为特性分析
        2.2.2 居民用户的需求侧响应适应能力
    2.3 需求侧响应对商业和公共用户的影响分析
        2.3.1 商业和公共用户负荷的行为特性分析
        2.3.2 商业和公共用户的需求侧响应适应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公共用户的需求侧响应建模——以高校为例
    3.1 高校参与需求侧响应建模理论
        3.1.1 高校用电分析
        3.1.2 建模思想概述
    3.2 教学任务模块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
        3.2.1 教学工作场景分析
        3.2.2 各周课程数量优化
        3.2.3 课程分布优化
    3.3 科研任务模块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
        3.3.1 最优行为标准研究
        3.3.2 微市场运营机制
    3.4 高校参与需求侧响应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算法改进研究与案例分析
    4.1 算法改进研究
        4.1.1 排课问题概述
        4.1.2 遗传算法理论
        4.1.3 自交叉遗传算法
    4.2 案例分析
        4.2.1 参数设置
        4.2.2 结果分析
        4.2.3 敏感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2.1 “避峰就谷”排水控制策略研究
    2.2 模糊神经网络研究
    2.3 多水平协同排水液位解耦控制研究
    2.4 多水平协同排水控制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3.1 矿井多水平排水方式分析
    3.2 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排水单元设计
    3.3 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总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4.3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负荷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用户用电行为研究现状
        1.2.3 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用户负荷特性分析与电价耦合相关理论研究
    2.1 用户负荷特性分析基础理论研究
        2.1.1 电力用户负荷组成及分类
        2.1.2 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2.1.3 典型电力用户分类模型研究
    2.2 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计量经济模型理论
        2.2.2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及分类研究
    3.1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3.1.1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日负荷特性分析
        3.1.2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周负荷特性分析
        3.1.3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月负荷特性分析
        3.1.4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年负荷特性分析
        3.1.5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相关性分析
        3.1.6 不同类别用户四季典型日负荷特性对比分析
    3.2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的大工业用户分类研究
        3.2.1 基础数据
        3.2.2 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及耦合模型研究
    4.1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基本内涵
    4.2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系统的发展进程研究
    4.3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4.3.1 参与主体行为变化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4.3.2 电力供需均衡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4.3.3 考虑外部影响因素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4.4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PJM电力市场用电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5.1.1 基础数据
        5.1.2 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5.2 典型省电力市场大工业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5.2.1 基础数据
        5.2.2 分类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5.3 典型省电力市场不同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5.3.1 一般工商业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5.3.2 居民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及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1.2.1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方面
        1.2.2 电力需求侧资源利用策略方面
        1.2.3 电力需求响应效益评估方面
        1.2.4 资源价值评估方面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电力需求响应机理及实施现状研究
    2.1 电力需求响应内涵与机理
        2.1.1 电力需求响应内涵
        2.1.2 电力需求响应机理
    2.2 典型国家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2.2.1 美国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2.2.2 欧洲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2.2.3 日本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2.2.4 典型国家需求响应实施经验总结
    2.3 我国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现状及问题
        2.3.1 我国电力需求响应相关政策
        2.3.2 我国电力需求响应实践现状
        2.3.3 我国电力需求响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及特性研究
    3.1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
        3.1.1 源性资源
        3.1.2 荷性资源
        3.1.3 源荷双性资源
    3.2 电力需求侧资源特性分析
        3.2.1 源性资源特性
        3.2.2 荷性资源特性
        3.2.3 源荷双性资源特性
    3.3 需求侧资源的响应策略分析
        3.3.1 分布式电源的需求响应策略
        3.3.2 工业用电的需求响应策略
        3.3.3 商业楼宇用电的需求响应策略
        3.3.4 居民用电的需求响应策略
        3.3.5 储能的需求响应策略
        3.3.6 虚拟电厂响应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
    4.1 电力需求响应作用分析
    4.2 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分析
        4.2.1 价值分析方法
        4.2.2 电力需求侧资源价值体系
    4.3 电力需求侧资源自身价值-响应特性
    4.4 电力需求侧资源市场价值-削峰填谷
        4.4.1 发电侧成本与效益
        4.4.2 电网侧成本与效益
        4.4.3 用户侧成本与效益
    4.5 电力需求侧资源社会价值-绿色低碳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力需求侧资源价值评估及利用策略研究
    5.1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5.1.1 基于层次分析法赋权
        5.1.2 基于信息熵修正初始权重
    5.2 基于灰色关联理想点法的需求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5.2.1 模型适用性分析
        5.2.2 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5.3 基于价值等级的电力需求侧资源梯级利用策略
        5.3.1 基于变权法的价值等级修正
        5.3.2 电力需求侧资源梯级利用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算例分析
    6.1 问题描述
    6.2 算例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互联策略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需求响应资源特性研究
        1.2.2 需求响应系统建模与设计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需求响应资源分类及互联要求
    2.1 需求响应资源分类
        2.1.1 基于供用能属性的分类方法
        2.1.2 基于响应特性的分类方法
        2.1.3 基于时空特性的分类方法
    2.2 需求响应资源互联要求
        2.2.1 需求响应资源接入能源层的要求
        2.2.2 需求响应资源接入业务层的要求
        2.2.3 需求响应资源接入信息层的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响应互联业务场景、用例及需求分析
    3.1 需求响应典型业务场景分析
        3.1.1 业务参与者
        3.1.2 业务流程
        3.1.3 业务功能
    3.2 需求响应典型业务用例分析
        3.2.1 有序用电-协议避峰业务用例
        3.2.2 集中式空调参与需求响应用例
        3.2.3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需求响应用例
        3.2.4 智能楼宇参与新能源消纳用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需求响应互联策略模型及仿真
    4.1 需求响应互联约束因素
        4.1.1 需求响应资源的物理设备/单元运行约束
        4.1.2 需求响应资源的人为因素约束
        4.1.3 自然环境约束
        4.1.4 社会约束
        4.1.5 经济约束
        4.1.6 需求响应资源的互联约束集
    4.2 需求响应资源控制流程
        4.2.1 总体策略
        4.2.2 需求响应资源参与能源互联策略实施流程
        4.2.3 策略库的构建
    4.3 需求响应资源参与互联的控制流程
        4.3.1 集中式空调参与需求响应的控制流程
        4.3.2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需求响应的控制流程
        4.3.3 智能楼宇参与新能源消纳的控制流程
    4.4 需求响应资源互联软件系统成果展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避峰生产精细考核,降低洗煤用电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1.1 节电降本实施背景
    1.2 峰谷分时电价执行标准
2 企业生产模式及存在问题
3 降本主要做法
    3.1 安装高压柜电能测量远程管理系统
    3.2 构建全厂电耗考核体系
    3.3 避峰生产,消减高峰时段用电
    3.4 优化启车方式,缩短启车时间
4 经济效益
    4.1 避峰效益
    4.2 优化启车效益
5 结语

四、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CM聚类的电力用户分类及需求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高晓琴. 南昌大学, 2021
  • [2]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D]. 杨世博.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3]用户侧阶梯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D]. 呼彦喆.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陈松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用户行为的电力需求侧响应[D]. 吴皖莉.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7)
  • [6]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D]. 陈奋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电力需求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及利用策略研究[D]. 王梅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互联策略与仿真研究[D]. 朱思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避峰生产精细考核,降低洗煤用电成本[J]. 黄健华. 煤炭技术, 2020(03)

标签:;  ;  ;  ;  ;  

调整负荷曲线避峰节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