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 指导全年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法学教指委秘书处[1](2017)在《“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研讨会”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讨会主题: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三"讲话精神,提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性措施时间:2017年6月19日(上午)地点:北京付子堂: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今年5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进行考察的时候,对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尤其是对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总书记强
吴英姿[2](2017)在《论司法的理性化——以司法目的合规律性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性是一种寻求有效方法达到目的的能力。而在确定行动目的时重视并遵循规律是人类理性的一般表现。中国司法正处于制度变迁之中,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引发司法功能定位和目的调整。"十八大"把司法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主线是回归司法规律,并把全面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发展战略。这表明国家治理结构正在向常规治理转型,司法的功能随之调整,司法目的也校正为"公正解决纠纷"。把公正解决纠纷确定为司法目的不仅是中国司法改革自我探索的结果,也符合一般司法规律。中国司法的理性化就是要瞄准这一目标,解决公正与效率、政治正确与专业发展、遵循普遍规律与保持中国特色等两难问题。
柳玉祥[3](2017)在《社会司法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创新国家治理和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作出部署,揭示了法律运行的一般规律,突出了治理的多元化、协商性、前置性等特征。本文借助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法律运行为视角、以纠纷预防化解和秩序修复为主线,提出了以司法行政系统"五大工程"为主构建社会司法体系的发展构想。社会司法体系以纠纷化解为中心,向前、向后拓展形成包含纠纷预防化解、秩序修复的法律秩序建设链条,这与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接受、纠纷预防、纠纷非诉解决、诉讼参与、损害修复等工作基本吻合。社会司法体系提出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法律及法律以外的多元规则运用,二是司法活动领域延伸到了纠纷的预防、化解和秩序修复全过程,是实现转型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刘强,武玉红,马晓,王一川,程园园,钟旭芬,崔亚楠,赵奭,陶连茹,曾梅梅,薛国庆,侯林瑞[4](2016)在《2015年中国社区矫正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一、社区矫正的发展简况(一)社区矫正的相关重要活动2015年7月,"两院两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对会议作出批示,院部领导及省市区级公检法司代表作了发言和交流。2014年11月,司法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引导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原则和要求,并首次设定了由政府公开招聘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薪酬保障机制、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和表彰奖励机制等保障措施。
程洪建,王立群[5](2016)在《五年回望 亮点再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时期,是山东省人大和山东省政协工作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政协,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改革创新发展同步,
白剑平[6](2015)在《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4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
姚绪庆[7](2015)在《鹤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全市检察机关以全省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我市“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党建”总体工?
聂锋杰[8](2014)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个人家庭、企业,抑或是政府的生存、运转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进一步说就是离不开对资金的筹集、分配的一系列谋划。而政府预算,作为财政管理的核心,就是各级政府编制的政府资金收支计划。政府预算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现代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同步成长的,政府预算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它还更多地涉及到政治层面的问题。可以说,公共预算是政府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重要工具,它跨越了政治、经济、社会和行政各大领域,是政府职能和社会政策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为今后我国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充分体现了完善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从管理的一般意义而言,如现代着名管理学者西蒙指出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首要环节。从财政管理的特性而言,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支撑,它反映了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程度和财政活动的事权范围,是落实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预算决策是财政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预算决策机制意义十分重大。本论文着眼于全面深化财政管理改革,遵循“确定选题—明确概念—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选取财政预算中的公共预算为研究重点,从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在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公共预算决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一般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我国公共预算决策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对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进行了典型剖析,在当前公共预算决策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的情况下,探求科学配置预算决策权力,拓展预算决策的方法,优化决策程序等途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总体框架分为六章:第1章,导论。主要阐明了研究背景、意义,提出开展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研究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管理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提出从公共预算决策理论、决策方法研究、决策参与者行为三个维度展开研究。总结了方法思路、框架结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公共预算决策理论透析。本部分主要是在研究决策、公共决策与公共预算决策三个层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预算决策公共性、政治性、法治性、公开性的四个特征;概括出公共预算决策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公共治理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论文认为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公民觉悟、经济社会状况、技术条件等构成了影响预算决策效果的因素。梳理概括了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科学决策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分析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实践考量。主要是以公共预算决策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公共预算决策相关法制体系建设、决策职权配置、决策方法、决策程序、决策透明度等方面回顾了的我国公共预算决策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依法行政意识比较薄弱、政府职责不清、社会发展时期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相关改革不到位等,为改革创新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提供分析基础。第4章,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案例研究。立足于“解剖麻雀,分析典型”,从北京市预算决策制度、人大预算决策权力配置、预算决策方式、预算决策民主透明、预算决策的约束性等多方面,对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构成、运行、成效进行研究,提出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在北京市开展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动态进行评价介绍,为健全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提供思路。第5章,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经验借鉴。选取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提出了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为健全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提供“他山之石”。第6章,健全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在理论研究、总体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论述了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紧迫性,提出了下一步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要遵循依法推进、实事求是、注重绩效、统筹协调四个原则;完善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路径,需要全面贯彻《预算法》、强化法治约束,健全公共预算决策的权力配置体系,健全预算决策方式,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公共预算管理流程,健全预算决策的监督体系等。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专家型、职业化的预算审查队伍,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研究,深化电子政务建设,为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学习借鉴和参考了大量有关研究文献,既开阔了思维,增长了知识,在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在学术思想、研以致用上,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实现超越于同类研究的创新,主要是:从研究内容上,以公共预算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预算决策入手,突破当前公共预算管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细化研究较少的局限,深化和扩展了公共预算管理决策的研究内容,提高了公共预算管理决策研究的整体性、全面性;从研究视角上,突破了当前就财政论财政和用理论框套实践的思维定势,对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从人大与政府间、政府内部间,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多维分析,努力拓展公共预算管理研究的空间;从研究结论来看,本研究提出在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的前提下,要明确人大政协、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预算决策中的职责,拓展预算决策的方式方法,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框架的政策主张。然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和工作视野局限,本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有三点:一是鉴于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中,对预算决策概念、范围缺乏权威的、明确的论述,可借鉴的资料比较有限,本文在理论论述方面还不够深入;二是对公共财政管理及相关理论研究把握还欠深入,尤其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条件下,如何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构建改革创新有机结合上把握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思考:三是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需要进一步分析,以建立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稳健的公共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的决策过程。
魏敏[9](2014)在《国家局党组中心组传达学习四中全会和刘延东重要讲话精神》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10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在京主持召开党组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传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医大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医药系统贯彻落实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王国强提出四点要求:第一,抓好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工作。局党组成员、中心组成员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学习,在学深学透、全面把握上下工夫;各单位党组织要制订学习贯彻方案,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辅导报
四川省委老干部局[10](2014)在《四川省委老干部局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文中研究指明10月31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彭德秋主持召开局务(扩大)会议和中心组学习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在原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所作的《说明》和全会《决定》《公报》后,彭德秋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省委老干部局作为省委的工作部门,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
二、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 指导全年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 指导全年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论司法的理性化——以司法目的合规律性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性司法与目的合规律性 |
二、中国司法目的调校历程 |
三、“公正解决纠纷”目的的合规律性 |
四、中国司法理性化的两难问题 |
(一) 理性化难题之一:实现公正与提高效率 |
(二) 理性化难题之二:政治正确与专业化发展 |
(三) 理性化难题之三:遵循普遍规律与保持中国特色 |
五、中国司法理性化之路 |
(一) 常规治理结构下政治与司法的关系重塑 |
(二) 程序简化不能突破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 |
(三) 司法角色与法律论证的理性化 |
(3)社会司法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司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法律运行的法律社会学视角 |
(一) 法是多元化社会规则的一种 |
(二) 法律有效运行并不仅仅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 |
(三) 法的重要功能是解决纠纷、维护秩序 |
(四) 社会司法与国家司法的关系 |
(五) 司法行政系统在社会司法体系构建中的职能再定位 |
四、结论及展望 |
(4)2015年中国社区矫正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矫正的发展简况 |
(一)社区矫正的相关重要活动 |
(二)社区矫正研究成果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社区矫正立法研究 |
1. 立法指导与时机。 |
2. 立法内容。 |
(二)社区矫正的性质、理念和适用范围 |
1. 社区矫正的性质。 |
2. 社区矫正的理念。 |
3.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三)社区矫正的惩罚监管 |
1. 审前调查。 |
2. 假释评估。 |
3. 工作的衔接。 |
4. 考核奖惩。 |
5. 电子监控。 |
6. 风险需求评估。 |
7. 信息化管理。 |
8. 监管的管辖标准和方式。 |
9. 禁止令。 |
(四)社区矫正的教育矫治 |
1. 内容。 |
2. 方法。 |
3. 形式。 |
4. 效果评估。 |
(五)社区矫正的帮困扶助 |
1. 困难和不足。 |
2. 完善及建议。 |
(六)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设置 |
1.“中途之家”的实践与不足。 |
2. 对社区矫正机构的争论。 |
(七)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 |
1. 社区矫正工作者身份、待遇及职责定位。 |
2. 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准入和培训模式。 |
3. 社区矫正队伍的人员配置、待遇及稳定性。 |
(八)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1. 管理机构。 |
2.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
3. 内容。 |
4. 方法。 |
(九)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
1. 工作力量。 |
2. 工作方法。 |
3. 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
(十)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保护 |
(十一)社区矫正的保障建设 |
1. 财力保障。 |
2. 物力保障。 |
(十二)公检法司(监狱)各部门的协调与制约 |
1.公检法司协调。 |
2.法律监督。 |
(十三)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
三、社区矫正研究的不足与期待 |
1.根据中央精神深化对社区矫正研究。 |
2.加强立法研究。 |
3.加强理论研究。 |
4.加强实务研究。 |
5.加强学术团体的建设。 |
6.建立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
(8)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结构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公共预算决策理论透析 |
第一节 公共预算决策的相关概念 |
一、预算及其主要环节 |
二、决策、公共决策与公共预算决策 |
三、公共预算决策的特征 |
四、公共预算决策的任务目标 |
五、公共预算决策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公共预算决策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财政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四、科学决策理论 |
五、公共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考量 |
第一节 公共预算决策相关法制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变迁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特点 |
二、改革开放后至《预算法》颁布前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特点 |
三、1994年《预算法》出台后我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特点 |
四、公共预算决策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决策方式 |
第三节 现行公共预算决策中存在的不足 |
一、公共预算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 |
二、新《预算法》仍存在缺陷 |
三、公共预算决策职权配置仍需完善 |
四、公共预算决策水平有待提高 |
五、公共预算决策透明度有待提高 |
六、依法行政意识仍比较薄弱 |
七、政府职责定位仍不很清晰 |
八、社会发展时期外部形势复杂、多变 |
九、激励与处罚力度不够 |
十、相关改革还不到位 |
第四章 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市总体概况 |
第二节 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体系建设的回顾 |
一、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的基本框架 |
二、北京市预算决策基本法律、制度体系 |
三、北京市人大的预算决策权力不断强化 |
四、完善公共预算决策机制 |
第三节 北京市公共预算决策机制探索取得的成效 |
一、决策的法治性日趋增强 |
二、决策的程序逐步健全 |
三、决策方式逐步拓展 |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决策机制还不够完善 |
二、决策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三、决策民主性仍显不足 |
四、决策基础保障工作不到位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 |
一、历史沿革 |
二、现实情况 |
第二节 日本公共预算决策机制 |
一、历史沿革 |
二、现实情况 |
第三节 德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 |
一、历史沿革 |
二、现实情况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特点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特点 |
二、发达国家公共预算决策经验的启示 |
第六章 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紧迫性 |
第二节 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总体思路 |
一、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依法科学决策的指导思想 |
二、应当坚持依法、务实、绩效为先,统筹协调的原则 |
三、加快实现制度保障、职责基础、顶层设计、协调推进的总体任务 |
第三节 健全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公共预算决策法治约束 |
二、健全公共预算决策权力配置体系 |
三、拓展公共预算决策方式 |
四、完善公共预算决策绩效管理 |
五、重点强化政府债务管理 |
六、优化公共预算决策流程 |
七、健全公共预算决策监督体系 |
第四节 健全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的保障措施 |
一、强化对预算决策地位的认识,增强预算管理的宏观性 |
二、建立健全专家型、职业化的预算审查队伍 |
三、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研究,营造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 |
四、深化电子政务建设,为公共预算决策提供支撑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 指导全年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研讨会”纪要[J]. 法学教指委秘书处.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03)
- [2]论司法的理性化——以司法目的合规律性为核心[J]. 吴英姿. 政法论丛, 2017(03)
- [3]社会司法体系构建研究[J]. 柳玉祥.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1)
- [4]2015年中国社区矫正研究综述[J]. 刘强,武玉红,马晓,王一川,程园园,钟旭芬,崔亚楠,赵奭,陶连茹,曾梅梅,薛国庆,侯林瑞.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6(01)
- [5]五年回望 亮点再现[J]. 程洪建,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16(01)
- [6]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 白剑平. 张家口日报, 2015
- [7]鹤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 姚绪庆. 鹤岗日报, 2015
- [8]中国公共预算决策机制研究[D]. 聂锋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4(03)
- [9]国家局党组中心组传达学习四中全会和刘延东重要讲话精神[J]. 魏敏.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11)
- [10]四川省委老干部局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J]. 四川省委老干部局. 晚霞,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