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垦区与粮食主销区合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彭柳林[1](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研究指明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杨卫明[2](2019)在《基于灰色模型技术的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大问题,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现阶段面临着总量供给过剩、供需区域结构错位、品种结构失衡、储备总量过量、进口过多等诸多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粮食政策将逐渐由“黄箱”向“绿箱”转换,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也不再是简单的粮食自给,而将转变为在保证一定粮食供给数量和粮食自给率的基础上,保证粮食质量和合理的粮食品种结构。因此,对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及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科学量化分析是保障各种供给侧政策制定的有力基础。本文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思想,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我国粮食各种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对建立起长效机制解决我国粮食供给问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灰色系统建模思想,建立多种灰色预测模型,从质量等级平衡、数量供需平衡以及区域供需平衡三个方面分析粮食供需平衡性问题,进而利用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测算出粮食供需平衡中供需缺口与各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以河南省为例,对河南省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进行了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及生产现状进行分析,考虑粮食供需数据的特点,基于灰色区间预测和灰色GM(1,N)预测模型分别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及总量的需求和粮食生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粮食需求量、产量在未来三年将持续增长,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供需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大豆需求日益增长,而生产远远跟不上。其次,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特点,将主要粮食作物的供需分区域进行分析,并根据其数据特点利用灰色DGM(1,1)模型对其2018-2020年各区域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的生产及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更加倾向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主销区大部分粮食主要农作物产量将持续下降,需求在持续增长,其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减弱,但产量足以满足其需求,其产销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然后,根据粮食主要品种质量等级标准明细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情况进行等级划分,根据粮食各个用途的需求数量及对质量等级的要求,对粮食需求等级进行等级划分,并根据灰色非等间距GM(1,1)的建模原理对粮食生产及需求的等级数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中等以上的产量和其需求量有年均1000万吨的差值,三等及以下的产量是供大于求的;玉米中等以上的生产量的大于其需求量,其等于及小于三等的供给远小于其需求;稻谷三等以上的生产量不足以供应其需求,三等及以下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是需求,且每年在以2%的速度递增;大豆生产量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各个质量等级上的生产都远小于需求。另外,基于灰色组合关联模型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选取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六个方面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供需缺口进行影响因素关联分析。并基于灰色组合模型对我国粮食各主产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全国的粮食供需结构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对河南省粮食总量供需、粮食质量等级供需、粮食区域性供需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在三方面均能进行供需平衡的调节,是我国粮食供给的强大保障。
赵和楠[3](2018)在《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史,历次重大饥荒事件均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经济社会的严重衰退,其教训异常惨烈。也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保障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战略。就中国而言,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有限,资源“红线”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受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红灯”问题日益凸显,加之供给侧粮食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制约,粮食数量及质量安全中长期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决定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讲,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外部性属性及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基础性决定了政府对其扶持的必要性。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天然构成。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实践,既有政策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贸易和生产有扭曲作用的“黄箱”政策规模已临近WTO规定的8.5%的微量允许“黄线”。此外,伴随财政支粮资金规模的不断增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正逐渐放缓,2011—2016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25%持续降至4.8%,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因此,面对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及财政支粮的实际困境,未来如何优化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最终保障国家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则成为本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在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系统描述,进而回顾总结了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对现行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定性评价,随后采用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典型财政政策效果予以检验。结合定性及定量研究结论,比较借鉴国外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最后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除导论所做各项研究准备外,全文基本内容如下:一、深入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文章介绍了粮食、粮食安全及其财政保障政策的概念与衡量,并界定了具体研究范畴,即“粮食”限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这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及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则主要涉及粮食生产环节的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基于生产环节源头性、基础性及关键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及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为财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则通过各具体政策的特定传导路径作用于粮食安全。二、系统描述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且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就异常严峻。具体讲,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一是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表现在资源承载能力减弱、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比较利益低等;二是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三是口粮需求、饲料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及种子用粮需求引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在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及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共同挑战中国粮食质量安全。三、回顾总结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定性评价现行财政保障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建国至今,中国财政支粮政策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与各时期城乡发展战略、财政体制等密切相关。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和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构成当前中国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框架,并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持续增长,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然而,经过多角度、多地域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现行财政保障政策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机制,加深粮食结构性矛盾,加重财政负担;二是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表现在补贴目录缺乏绿色生产农用机具、部分机具难以适应地区粮食生产实际、补贴方案公布迟缓降低政策效应、“全价购补”增加购机主体支出压力等;三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设计仍以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忽略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而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则采取现金直补方式,易造成补贴资金“漏损”,不利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五是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六是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缺位、粮食绿色补贴不足、粮食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滞后等问题;七是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补贴资金供给机制有待调整。四、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效果。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等研究方法对价格支持、挂钩直补及一般服务支持政策中的部分典型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实施区粮食市场价格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存在托市效应;二是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构成上看,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水平的影响大于机播水平,对机收水平则影响不显着;三是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粮食平均生产成本具有显着负向影响,验证了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四是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威胁指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财政土地治理投入有助于改善粮食质量。五、比较借鉴美日印三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对美国、日本、印度财政支粮政策演进及现行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后得到如下启示:一是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二是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三是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四是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五是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六、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国际有益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长期应逐步推进其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同时,还需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二是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包括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以及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应加强财政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财政直接投资等形式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通过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多举措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以释放财政保障政策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视角上,将粮食质量安全纳入研究范畴,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及财政保障政策全貌进行系统描述、评析,克服以往仅从粮食供求视角或单一财政支粮政策视角进行的局部化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不同类型财政支粮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数量安全层面,实证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在质量安全层面,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的逆向衡量指标并对样本省份粮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继而实证检验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由此,以弥补既有成果中实证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短板”;三是在学科交叉上,文章实现农业基础学科、农业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学科交叉,尤其在粮食质量安全层面,以农业科学相关原理服务于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构建与财政保障政策效果的检验。本文的不足在于受数据可获性、新旧政策交替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章节仅选择三类财政保障政策中的四项具体政策进行代表性研究,且部分实证过程样本量略显偏少。未来将尝试采用问卷调研所得微观数据并结合新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本文未涉及的其他具体财政支粮政策效果展开深入研究。
吴玲,刘腾谣[4](2017)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判断与政策导向》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将其列为重中之重。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区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区域基础。[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年鉴,通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比较13个粮食主产区和7个粮食主销区在10年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差距。[结果]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优势和生产能力显着,对我国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主产区需要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承担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粮食产销区之间囿于主体功能与发展责任的迥异而导致经济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差别。[结论]据此提出,必须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政策导向:应在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层面完善相应的政策: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二是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四是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
王娜[5](2016)在《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农业生产对资源过度消耗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能源耗竭,人口剧增,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有的粗放型、消耗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亟需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则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农户为研究主体,以分析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和相关的政府补贴政策为重点,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把握和微观调研,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粮食种植行为和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评价,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我国农业补偿路径,从而激励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高质,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最终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思路为“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结论建议”。具体为:首先对研究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形成本论文理论基础;其次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及相关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包括粮食产量、农业生产要素消耗、农户生产要素利用行为、生产要素转化效率、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把握本论文的分析环境;然后提出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及发展现状,从农户视角评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效果;接着分析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粮食种植行为及影响因素,并确定关键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证基础;然后结合上述研究,评价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现状及效果;再次结合发达国家农业激励政策经验,构建我国促进“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友好型农业补偿路径;最后提炼结论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相对较高,农业生产要素消耗过量,利用效率较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升高,已实现“十二连增”,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自1993年以来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消耗量逐年增加,2012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生产要素认知度较低,且各粮食主产省份生产要素转化效率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2)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动。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3年以来不断增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仍差距较大,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区域差异不大,经济因素成为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由于种粮收益相对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种植业总产值与养殖业总产值比值不断下降。(3)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是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基本途径。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在监督和激励作用下,通过对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能节能增效,降低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农业。目前国家已推广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主要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作物轮作、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和农药污染控制技术。其中水土保持技术是我国政府目前重点推广实施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4)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比例较低,2015年农户认知水平有所改善,但仍然不高,农业生产要素效率也较低。即使农户对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认知水平和采纳意愿均较高,真正应用与实践的人数比例也较低。很多农户均不能恰当的施用农业生产要素。以山东省小麦生产为例,受访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84.8%的受访农户小麦生产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5)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认知及采纳态度是影响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技术认知和采纳态度对采纳决策影响最大,环保法律法规、风险类型、农业生产技术认知、采纳态度、土壤肥力、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保险、与其他农户交流情况、农业生产组织对农户采纳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仅有农业资金可获得性对采纳决策有显着负影响,不同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具体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6)政府政策和农业生产预期收入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调研显示,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41.5%)和经济收益(48.2%)是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对其种粮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农户种粮意愿的提高对其扩大种粮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扩大种粮规模的主要原因为政府的政策激励作用。经过不同模型识别分析,政府政策和农业生产预期收入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7)市场需求对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有拉动作用。如果与普通大米同等价格(假设3元/公斤)消费者还是更愿意买生态友好型大米,通过log-logit分析消费者对生态友好型大米具有购买意愿,平均支付价格为3.344元/公斤。(8)我国农业补贴力度(尤其环保补贴)相对较小,补贴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虽然自2004年各项补贴政策出台,补贴金额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补贴力度仍相对较小,尤其环保相关的补贴或一般服务支持补贴力度和范围均更加不足,相关补贴机制有待完善。(9)农业补贴未显着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施用量,补贴标准根据帕累托最优评定。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没有显着增加农业生产要素(以化肥为例)的施用量,根据帕累托最优和外部性理论,粮食主销区要向粮食主产区进行正外部性补偿,粮食主产区补贴金额为1789亿元达到帕累托区域最优。(10)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我国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相关的农业补偿政策体系。对重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并以挂钩的直接补贴为主,逐步将农业补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结合、生产者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结合、挂钩补贴和脱钩补贴结合、使之形成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衔接互补。通过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界定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转变生产方式,进一步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2)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尤其对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认知。(3)加强环保和食品安全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认知,增加其正确施用农业生产要素的意愿。(4)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5)完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户收入预期和种粮积极性。(6)加大粮食补贴力度,进一步健全粮食补贴体系。(7)发挥农业补贴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8)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9)增加农业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10)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与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赵勤[6](2016)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现行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并没有将粮食生产与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有效耦合,因而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以完善。本文以黑龙江省为考察区域,结合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调查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焦晋鹏[7](2014)在《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其保障》文中提出黑龙江省在对种粮农户实施粮食直补、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过程中,出现了支持粮食补偿的财政结构不合理,粮食利益补偿的方式和标准执行难度大,缺乏双向驱动机制和相关支持政策等问题。为实现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种粮农户增收,应建立适合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动态补偿机制。然而,要同时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多重目标,需要通过将粮食动态补偿机制法制化,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倾斜额度和优惠政策,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互助共赢模式和健全支持补偿机制运行的投融资体系等途径为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保障。
苗丽婕[8](2014)在《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在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市场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输出省份。自1978年至今,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粮食流通改革的探索一直都未停止,但由于受客观因素,如历史遗留及政策完善性等影响,当前诸如收购难、产业化发展缓慢、购销不畅、安全储粮能力偏弱、运输不畅等粮食流通环节中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制约黑龙江省的粮食流通发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主要是实现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既要保护好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使种粮农民实实在在的从粮食中得到收益,保证粮食的基本供给,又要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使黑龙江的优质粮源在保证我省自身供给的情况下,能够有序顺畅流动,保证销区省份粮食供应,继而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无论是保证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还是维护粮食秩序,都是通过不断完善粮食流通的各环节,合理调控流通环节双方利益,用好的粮食流通政策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但无论是选择哪种粮食流通体制,最终都是要有针对性的解决粮食流通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实现粮食的有序顺畅流通。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不仅对于完善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制、指导粮食顺畅流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对于确保我国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发掘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从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等方面来看目前粮食流通现状,客观介绍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情况,找出制约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的各个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客观分析各流通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
王有国[9](2014)在《基于AHP方法的黑龙江粮食主产县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寻求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的发展策略,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运用美国运筹学家Saaty的多目标决策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依据黑龙江省10个粮食主产县发展现状,构建了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产粮大县普遍存在的粮食优势与经济劣势的关系,找出粮食主产县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中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发展战略、制约因子及解决措施等层次和元素,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粮食主产县在发展中应从构建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机制入手,力争突破土地制约并拓展域外农业,同时应积极发展粮食主产县第二、三产业,并继续巩固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的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
杨彩虹[10](2013)在《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和政府能够在任何时候有效地提供给每一个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农民种粮收入低、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等问题时时危及粮食的产量和稳定供给,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深入挖掘我国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适当的粮农稳定增收的路径和方法,对于保障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粮食安全作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对粮食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特性、粮食安全的弹性和成本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引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思考;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关系变化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分析,从中挖掘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粮农收入面临的障碍。文章接下来分析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粮农收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从中提炼出那些生产性要素如何影响粮农增收进行理论分析;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粮农增收的作用机制。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并尽最大可能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主产区的化肥和其他物质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稳定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然后,对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的实证研究,构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为对象对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从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出发,探讨我国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的实际效果和可能的路径选择。从实际效果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主销区相比明显偏低;农民收入构成变化是决定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多样化,则依靠粮食增加收入的依存度小,这种关系的稳定性越低;当农民收入渠道狭窄时,对粮食生产的依存度就会提高;过分依赖来自于第一产业收入,来源渠道较窄导致主产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在数量上低于主销区。路径选择上,文章分析表明,粮食供应链安全才是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的构建,粮农增收需要强化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协同和衔接是粮食安全和粮农稳定增收的基石;技术进步是粮农增收的长期稳定基础;逐步完善粮农生产的风险评估机制和粮食生产保险基金制度,完善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粮食主产区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逐步推行更大规模的土地规模经营是制度保障;建立粮食生产和经营者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产购加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强化粮食产业链的资产专用性投入以维持契约稳定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是战略选择;借鉴发达国家稳定粮农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农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为核心,调整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方式,让粮农生产粮食的收益预期稳定且不低于从事非农生产的收入增长则是现实的政策选择。
二、黑龙江垦区与粮食主销区合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垦区与粮食主销区合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
6.2.5 稳健性讨论 |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
6.6 进一步研究 |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灰色模型技术的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粮食供需结构平衡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的研究背景 |
1.1.2 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粮食质量问题研究进展 |
1.2.2 关于粮食供需平衡研究进展 |
1.2.3 关于粮食供需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灰色模型的原理及进展 |
2.1 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2.1.1 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2.1.2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2.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2.2.1 灰色关联模型的基本原理 |
2.2.2 灰色关联模型的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现状 |
3.1 我国粮食供需质量现状 |
3.2 我国粮食供需品种结构性现状 |
3.3 我国粮食区域生产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的量化分析 |
4.1 我国粮食总量及品种结构性平衡的量化分析 |
4.1.1 基于灰色区间预测的我国粮食需求预测分析 |
4.1.2 基于灰色GM(1,N)预测的我国粮食总量及品种数量平衡分析 |
4.1.3 供需平衡结果分析及建议 |
4.1.4 政策建议 |
4.2 我国粮食质量等级平衡量化分析 |
4.2.1 我国粮食质量等级的划分 |
4.2.2 粮食生产质量等级 |
4.2.3 粮食需求质量等级 |
4.2.4 粮食质量等级结构构性平衡分析 |
4.3 我国粮食区域性平衡量化分析 |
4.3.1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性分析 |
4.3.2 我国粮食需求区域性分析 |
4.3.2.1 口粮消费 |
4.3.2.2 饲料用粮 |
4.3.2.3 工业用粮 |
4.3.2.4 种子用粮 |
4.3.3 我国粮食区域性供需结构平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组合模型 |
5.2 基于灰色组合模型的我国粮食供需缺口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5.2.1 我国粮食供需缺口现状分析 |
5.2.2 生产及需求影响因素辨识 |
5.2.3 我国粮食供需缺口影响因素分析 |
5.2.4 结论与建议 |
5.3 基于灰色组合模型的我国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3.1 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现状 |
5.3.2 变量说明 |
5.3.3 基于灰色关联组合模型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3.4 结论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粮食供需结构平衡分析 |
6.1 河南省粮食概况 |
6.1.1 河南省粮食生产概况 |
6.1.2 河南省粮食消费现状 |
6.2 河南省粮食总量结构平衡分析 |
6.2.1 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 |
6.2.2 河南省粮食需求总量 |
6.2.3 河南省粮食供需平衡总量预测分析 |
6.3 河南省粮食质量等级结构平衡分析 |
6.3.1 河南省粮食生产质量等级划分 |
6.3.2 河南省粮食需求质量等级划分 |
6.3.3 河南省粮食供需质量等级预测分析 |
6.4 河南省粮食区域性平衡分析 |
6.4.1 河南省粮食区域性生产分析 |
6.4.2 河南省粮食区域性需求分析 |
6.4.3 河南省粮食区域性供需结构平衡预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粮食的概念 |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衡量 |
三、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四、本文研究范畴界定 |
第二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依据 |
一、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 |
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 |
三、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 |
四、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
五、粮食安全的正外部性 |
第三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
一、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 |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的传导机理 |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的影响机理 |
第二章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系统描述 |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总体判断 |
一、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 |
二、粮食安全形势未来依就严峻 |
三、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 |
二、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 |
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
第三节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日益严重 |
二、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隐患凸显 |
三、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不容忽视 |
第三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进及评价 |
第一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 |
一、财政支粮政策的负向保护阶段(1950-1977) |
二、财政支粮政策的调整过渡阶段(1978-1993) |
三、财政支粮政策的推进完善阶段(1994-2003) |
四、财政支粮政策的全面转型阶段(2004至今) |
第二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行政策 |
一、价格支持政策 |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
第三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整体成效 |
一、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
三、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增强 |
第四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加重粮食结构性矛盾及财政负担 |
二、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 |
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政策效应弱化 |
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 |
五、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 |
六、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 |
七、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 |
第四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检验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算 |
三、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检验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检验 |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降本效应检验 |
第四节 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粮食质量威胁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
三、财政土地治理对粮食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美国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日本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日本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印度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印度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美、日、印财政支粮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市场扭曲 |
二、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 |
三、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 |
四、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 |
五、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 |
第六章 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 |
一、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二、长期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 |
三、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 |
第二节 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
一、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 |
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鼓励“藏粮于地”和适度规模经营 |
三、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减轻粮农风险性损失 |
四、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整合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 |
第三节 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
一、加强对农业气象、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等的财政扶持 |
二、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
三、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四节 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 |
一、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 |
二、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三、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保障政策运行规范性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判断与政策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要义 |
2 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判断 |
2.1 粮食主产区社会贡献巨大 |
2.2 粮食具有正外部效应 |
2.3 粮食产销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显着 |
3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导向 |
3.1 制定面向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 |
3.2 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 |
3.3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 |
3.4 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 |
3.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
(5)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粮食安全的国内形势 |
1.2.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户种粮行为相关研究 |
1.2.3 粮食补贴政策 |
1.2.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相关研究 |
1.2.5 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研究 |
1.2.6 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1.2.7 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研究 |
1.2.8 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
1.2.9 对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农业补贴 |
2.1.3 农户 |
2.1.4 生态友好型农业 |
2.1.5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 |
2.1.6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 |
2.2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研究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户行为研究 |
3.1 粮食主产区自然概况 |
3.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
3.2.1 粮食主产区主产县划分 |
3.2.2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变动 |
3.2.3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变动 |
3.2.4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变动 |
3.3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要素消耗 |
3.3.1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化肥消耗量 |
3.3.2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药消耗量 |
3.3.3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业薄膜消耗量 |
3.4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3.4.1 调研地点与数据获得 |
3.4.2 粮食主产区受访农户自身特征 |
3.4.3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环境降级认知 |
3.4.4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施药行为 |
3.4.5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及废弃农膜处理行为 |
3.5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要素转化效率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指标选择和模型阐述 |
3.5.3 粮食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DEA分析 |
3.5.4 粮食生产要素Malmquist指数分析 |
3.6 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生产要素转化效率 |
3.6.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3.6.2 粮食生产要素技术效率分析 |
3.6.3 粮食生产要素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3.6.4 各省粮食生产要素残余情况 |
3.6.5 粮食生产要素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 |
3.7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及结构变动 |
3.7.1 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
3.7.2 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结构 |
3.7.3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区域差异 |
3.7.4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结构聚类 |
3.8 粮食主产区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收入影响 |
3.9 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及影响因素 |
3.9.1 粮食主产区结构变化 |
3.9.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3.9.3 模型设定 |
3.9.4 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3.9.5 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1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综合影响因素 |
3.10.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3.10.2 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3.10.3 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效果评价 |
4.1 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内涵 |
4.2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概述 |
4.3 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
4.4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效果 |
4.4.1 调研地点与数据获得 |
4.4.2 粮食主产区受访农户自身特征 |
4.4.3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环境降级认知 |
4.4.4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施药行为 |
4.4.5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及废弃农膜处理行为 |
4.4.6 2015 年粮食出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实践 |
4.5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利用效率评价 |
4.5.1 指标选择与模型阐述 |
4.5.2 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DEA分析 |
4.5.3 小麦生产交叉效率分析 |
4.5.4 小麦生产的经济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生态友好型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采纳决策影响因素 |
5.1.1 受访农户特征信息 |
5.1.2 模型理论与假设 |
5.1.3 Logit模型结果 |
5.2 关键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采纳决策影响因素 |
5.2.1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
5.2.2 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
5.3 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与种粮意愿描述分析 |
5.4 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意愿Logit分析 |
5.4.1 研究假设与变量说明 |
5.4.2 模型构建 |
5.4.3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
5.5 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5.5.1 研究假设 |
5.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5.3 模型结果 |
5.6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的市场驱动分析 |
5.6.1 数据来源 |
5.6.2 消费者基本特征、环境认知及支付意愿 |
5.6.3 Log-logit模型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政策分析及标准评价 |
6.1 粮食主产区农业支持政策评价 |
6.1.1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
6.1.2 粮食补贴政策 |
6.1.3 产粮大县财政奖励政策 |
6.1.4 农业环保补贴 |
6.1.5 一般支持服务措施(环保相关) |
6.1.6 农业补贴政策绩效评价及问题讨论 |
6.2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化肥为例) |
6.2.1 化肥需求量与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6.2.2 农业补贴对化肥需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小麦为例) |
6.3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补贴标准 |
6.3.1 帕累托最优 |
6.3.2 外部性 |
6.3.3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帕累托最优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政策设计及国际经验启示 |
7.1 美国 |
7.2 欧盟 |
7.3 日本 |
7.4 韩国 |
7.5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特点与经验 |
7.6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经验对我国启示 |
7.7 我国农业补贴路径构建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相关政策建议 |
8.3 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一 |
附录B: 调查问卷二 |
附录C: 调查问卷三 |
附录D: 附表 |
附录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 |
(一) 对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 |
(二) 对粮食主产地的利益补偿 |
(三) 产销区之间粮食产销合作 |
二、现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
(一) 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的特殊性 |
(二) 政策指向性不强、精准性不高 |
(三) 针对新型经营主体补偿不足 |
(四) 利益补偿政策效果下降 |
(五) 尚未建立起粮食主产省利益补偿机制 |
(六) 产粮大县粮财倒挂困境难破解 |
(七) 未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 |
(八) 缺乏产销区横向补偿机制 |
三、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思路与建议 |
(一) 完善对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 |
(二) 健全对粮食主产省的利益补偿 |
(三) 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 |
(四) 建立产销区横向利益协调机制 |
(五)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六) 建立境外商品粮生产基地补偿机制 |
(7)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其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的现状 |
(二)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有力的相关支持政策。 |
2. 支持粮食补偿的财政结构不合理, 政策性补贴支出过高。 |
3. 粮食补偿的方式和标准执行难度大。 |
4. 缺乏双向驱动机制。 |
(三)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建立动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1. 有效的动态补偿机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2.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需要建立动态补偿机制。 |
3. 动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对粮食生产外部性的合理补偿。 |
4. 保障种粮农户的收益需要建立动态补偿机制。 |
二、黑龙江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
三、完善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8)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粮食流通情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现状 |
2.1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情况介绍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
2.1.3 目前全国及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概况 |
2.2 黑龙江省粮食收购现状 |
2.2.1 黑龙江省粮食收购情况 |
2.2.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收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省粮食销售现状 |
2.3.1 黑龙江省粮食销售情况 |
2.3.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储存及物流运输现状 |
2.4.1 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储存情况 |
2.4.2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运输情况 |
2.4.3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在储存及运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问题原因分析 |
3.1 粮食产业发展仍需依赖宏观调控政策支持 |
3.1.1 粮食发展政策依附性突出 |
3.1.2 粮食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
3.1.3 政策执行主体与责任主体相分离导致监管难 |
3.2 粮食销售渠道仍不通畅 |
3.2.1 农民余粮集中销售与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突出 |
3.2.2 粮食购销衔接仍不通畅 |
3.2.3 粮食产销区合作利益关系不均衡 |
3.3 安全储粮能力偏弱 |
3.3.1 农民储粮损耗较大 |
3.3.2 粮食企业仓储能力不强 |
3.4 运输不畅制约粮食顺畅流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政策建议 |
4.1 完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 |
4.1.1 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 |
4.1.2 建立健全农民卖粮收入增长保障机制 |
4.1.3 完善政策性粮收购执行方式 |
4.1.4 健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 |
4.2 建立稳定长效的粮食调销机制 |
4.2.1 引入风险基金机制构建稳固购销协作关系 |
4.2.2 完善粮食加工业发展支持政策 |
4.2.3 建立商品粮调销利益补偿机制 |
4.3 建立和完善粮食基础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
4.3.1 继续稳定实施强农惠农及粮食基础性支持政策 |
4.3.2 建立健全“北粮南运”仓储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保障机制 |
4.3.3 加快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
4.4 优化粮食投融资环境 |
4.4.1 加快粮食银行及配套政策建设 |
4.4.2 加强粮油期货市场监管 |
4.4.3 优化粮食信贷支持 |
4.4.4 国家财政资金扶持 |
4.5 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网络建设 |
4.5.1 强化粮情监测预警 |
4.5.2 推进粮食应急体系的构建 |
4.5.3 监管粮食流通市场顺畅运行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基于AHP方法的黑龙江粮食主产县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粮食主产县经济发展落后 |
1.2粮食主产县财政收入匮乏 |
1.3粮食主产县农民增收迟缓 |
1.4粮食主产县经济结构有待改善 |
1.5粮食主产县后续产业发展滞后 |
2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发展策略的层次分析 |
2.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原则 |
2.2目标因子的选取 |
2.3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2.4模型结果分析 |
3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发展对策建议 |
3.1构建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机制 |
3.2突破土地制约并拓展域外农业 |
3.3积极发展粮食主产县第二、三产业 |
3.4继续巩固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4结论 |
5讨论 |
(10)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1.1 粮食概念的界定 |
1.1.2 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 |
1.1.3 关于粮农的概念界定 |
1.1.4 粮食主产区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和研究展望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 |
2.1 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1 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分析 |
2.1.2 粮食价格弹性分析 |
2.1.3 粮食安全的成本分析 |
2.1.4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分析 |
2.1.5 收入分配理论 |
2.2 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思考 |
2.2.1 基于供需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分析 |
2.2.2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及路径战略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现状分析 |
3.1.1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总量现状分析 |
3.1.2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增量现状分析 |
3.1.3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结构现状分析 |
3.2 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关系的回顾与分析 |
3.2.1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同阶段:1978-1984 |
3.2.2 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负相关阶段:1985-1989 |
3.2.3 粮食生产低速发展与农民收入徘徊阶段:1990-1995 |
3.2.4 粮食波动与粮农增收幅度下滑阶段:1996-2002 |
3.2.5 粮食生产与粮农增收再度协同阶段:2002-2011 |
3.3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的问题分析 |
3.3.1 粮食交易不活跃,流通不畅通 |
3.3.2 粮食生产竞争力低下 |
3.3.3 水资源和耕地短缺 |
3.3.4 分配失衡,利益流失 |
3.3.5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融合度低 |
3.3.6 农业产业集群发育滞后,运行效率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政策与技术支持因素分析 |
4.1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政策因素分析 |
4.1.1 政策因素对现实粮农收入的影响 |
4.1.2 增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技术因素分析 |
4.2.1 农业技术进步对粮农增收的现实影响 |
4.2.2 技术进步与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的实证研究 |
5.1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1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测算 |
5.1.3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指标体系测算过程 |
5.1.4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粮农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市场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收入弹性模型 |
5.2.2 模型结果 |
5.3 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
5.3.2 农村家庭规模经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收入增长的路径分析 |
6.1 构建粮食供应链 |
6.1.1 粮食供应链的基本模式与环节 |
6.1.2 基于生产购销环节的粮食供应链优化 |
6.1.3 基于流通渠道的粮食供应链优化 |
6.1.4 基于资产专用性的粮食产业链优化 |
6.1.5 基于农业散户订单的粮食供应链优化 |
6.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6.2.1 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新框架 |
6.2.2 发展中国家粮食扶持政策的经验 |
6.2.3 国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黑龙江垦区与粮食主销区合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2]基于灰色模型技术的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卫明.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D]. 赵和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判断与政策导向[J]. 吴玲,刘腾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7)
- [5]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D]. 王娜. 江南大学, 2016(02)
- [6]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J]. 赵勤. 经济论坛, 2016(01)
- [7]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动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其保障[J]. 焦晋鹏. 学术交流, 2014(10)
- [8]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D]. 苗丽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5)
- [9]基于AHP方法的黑龙江粮食主产县发展策略研究[J]. 王有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2)
- [10]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D]. 杨彩虹.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