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和完善我国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柏,王传会,王学伦,刘焕鹏[1](2019)在《银企关系重构与信贷市场有效竞争——基于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照市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新型主办银行制度。该制度在优化银企关系、缓解信息不对称、改进金融服务、防控信贷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利用2015—2018年357家主办银行签约企业的财务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新型主办银行制度具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显着效果,实现了提高金融配置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企业资金链非正常波动、防范金融风险等多重目标。
孙菲菲[2](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陈蕾[3](2019)在《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MOOC在我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和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迭新,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开放课程的形式被全社会所共享。在终身教育理念的背景影响下,人们使用MOOC这一高效便利的平台进行学习,能够体验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但伴随MOOC的逐步普及,也开始显现出一些新问题。本文针对MOOC学习者对于学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学分银行与MOOC平台的衔接发展还存在局限性的问题,以优化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为研究重点,提出优化对策,为学分银行与MOOC的衔接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MOOC及学分银行的文献梳理,利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分析学习者的诉求和发展的局限性,以此提出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优化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实践的政策查阅及MOOC当前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的研究背景,从四个角度阐明了问题所在。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学分银行和MOOC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明了本研究的价值和目的,并概括总结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对MOOC平台及学分银行的服务功能需求和看法。在此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运用案例分析法,阐释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及四川省学分银行的实施。通过对比目前国内几大MOOC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模式,剖析了彼此之间的优缺点。总结了当前MOOC、学分银行两者衔接的现有模式,及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问题和局限性。第三部分:对MOOC和学分银行相衔接模式的价值分析,通过已有模式的优化路径选择和可行性做了说明。从服务功能和制度机制两方面入手,提出优化建议来弥补当前MOOC平台发展的不足,创新发展模式,建构了多方联合衔接学分银行的模式。第四部分:从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的局限和所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实施、推进、保障三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和MOOC平台的发展,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徐莉[4](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吴德祖[5](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李岩柏,尚召强,王学伦[6](2016)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行主办银行制度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受宏观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量企业面临过度负债、效益下滑、资金短缺的困境,违约风险不断发酵,金融资产质量急剧下降,银企互信机制受损。本文运用博弈论对实施主办银行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主办银行制度的构建框架。
陈晨[7](2016)在《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占到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贡献六成以上的GDP。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融资困难问题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就业甚至社会稳定。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多处于企业发展初期,具有规模小、波动性大、信息披露不完全等特点,其融资困难问题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满足流动资金的需求,影响日常运转及企业存亡。根据调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在世界范围都普遍存在,且对各地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解决该问题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关系型融资被国内外学者提出。关系型融资区别于传统交易型融资,其依托于银企之间建立长期业务关系,并通过银企关系将企业非公开“软信息”转化为专有信息以获得未来租金。关系型融资理论很快被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关系型融资模式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高、缺乏监管、资金需求量少频高等特点导致的融资困境。纵观关系型融资理论发展历程,其影响因素包括银行业竞争、银行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政治关联、政策导向等方面。本文将着重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系型融资的理论基础;银行业竞争对于关系型融资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我国关系型融资问题现状分析;银行业竞争与关系型融资作用机制的实证性研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促进中小企业和银行业双向健康发展、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银行信贷市场环境为原则和目标,深入剖析关系型融资相关理论,从银、企视角分析关系型融资成本、收益及相互替代效应,推导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获取的影响作用机制,提出假设,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提出银行业竞争程度与关系型融资获取呈负相关的假设,以我国中小板136家上市企业2010年至2014年的关系型融资获取情况作为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来验证假设。得出实证结果。通过实证检验,得出银行业竞争程度与关系型融资获取呈负相关的结论。即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会使银行业整体收益降低,银企关系不稳定,同时增加企业的议价能力,银行获得企业完善“软信息”及预期高额租金的可能性降低,使银行选择增加传统交易型贷款,而减少关系型贷款的发放。基于研究结论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建议。应正确引导建立银企关系,在银行业市场由高集中度到竞争型的转变过程中,妥善合理建立与维护健康稳定的银企关系;应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使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规范化,防止由于竞争加剧下中小企业信息不完全披露而阻碍关系型融资的获取;应坚持银行业市场化取向,积极稳妥发展资本市场,继续保持利好的政策导向,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业市场转向有利竞争型市场,发挥信贷市场竞争的良性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达到良性竞争市场下的信贷资金优化配置。
王克馨[8](2015)在《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霾,至今仍未彻底消散,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显然也意味着当前所处的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既充满着较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也又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融结合”发展近年来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当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产业集团,也的确都正在或已经走上了产融结合发展的道路。回顾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申请设立“产业银行”,到后来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开始涉足金融板块,再到如今“央企挑大梁”掀起“产融结合巨浪”,产融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显然也应包括在内。例如,产融结合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帮助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资本增值与高额回报等。然而,有关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同样一直没有被各方所忽视,尤其是在2004年的“德隆事件”之后。2009年以来,随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对于“产融结合发展”态度的逐渐明朗化,以及后又传闻可能“设限”,国内以“央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型企业集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计划。例如,“中石油”打造了包含银行、信托、租赁、保险等在内的“昆仑系”金融帝国,并几乎拿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牌照;“宝钢集团”从1998年开始涉足金融业之后,旗下的华宝信托在其后的10年里创造了连续盈利的奇迹,并一直在致力于其金融版图的扩张。不过,在“央企”与“行业龙头”纷纷实施产融结合的背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产融结合绩效作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如何改善和加强对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有关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国内的产融结合发展究竟是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如何选择?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如何确保产融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于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正是带着这样一系列的疑问展开的。本文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主要以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与现实国情为背景,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导模式、利弊分析,以及政府在其中所应当发挥的作用等的分析,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作为基础条件的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防范与政府规制等,依次展开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归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交代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主要对产融结合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分析总结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产融结合的利弊等;第三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主要针对中国产融结合所走过的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与资本市场发展分析,这是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部分分别就两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选择,所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第六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研究,即依据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规划模式,着重分析如何进行相关风险的防范问题;第七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研究,即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第八部分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总结针对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所能够采取的推动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一个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产融结合的大量相关研究,要么侧重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要么侧重微观视角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本文在对当前的产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分析框架,以确定当前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导模式与利弊等等。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对全文研究范围的一个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第二,将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笔者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许多研究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分析,尽管实际上都是将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前提,甚至将银企关系视为“起点”,但是往往也都没有进行明确交代与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提出分析框架之后,首先对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真正将两者作为基础条件摆在重要位置;第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于当前与未来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与风险防范,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奠定了有力基础。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算作是创新,但是对于本文研究主题下产融结合发展当前与未来风险的防范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却是相对稀缺的,同时笔者也从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主要列举分析两个民营企业集团的例子。因此本文在这方面所运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种种制约,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就笔者自身而言,由于长期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尽管熟悉具体的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笔者对相关理论掌握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就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把握方面;另一方面,从客观的环境条件上来看,本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资料等方面的制约,时间上的紧迫使得有些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资料方面的限制则可能会导致在行文和阐释上说服力的欠缺。不过,对于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笔者今后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刘杰[9](2015)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文中认为公债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收入形式为中国近代政府所长期使用。晚清政府以“息借商款”形式为财政筹募资金开创了中国近代政府发行公债的滥觞。此后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更是多次以公债作为调节财政收支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近代政府公债的运行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由于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特别是完备的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政府大多数时候摒弃“公募法”,采取间接募集法由金融机构特别是华资银行业来负责公债的发行、承募及偿还。以近代金融史长时段演变轨迹来管窥近代公债的发行历程,银行业与公债演进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近代政府公债无论是对于政府财政本身功能的拓展还是对银行的经营与制度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是“公债”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就债论债”居多且多以政府层面和财政角度出发去阐释,对于“公债与金融”这一主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本文更加关注于近代公债“观念”——“行为实践”——“制度变迁”的演进轨迹,力图通过“经营公债”的视角窥视近代银行业在公债发行、整理、政策调整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的制度变迁。具体则是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分析,从银行业视角,来进一步观察公债政策乃至制度的建立与调适的过程。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角度继而审视近代银政关系以及近代国家信用构建的历史镜像。从“公债”知识传播与观念源流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债及其制度内涵自清末西学传播热潮之中传入中国。“公债”知识经历了古今词义转换与中外对接历史过程。公债知识在中国的引介、传播对晚清政商界人士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近代公债与金融演变轨迹上看,外债与外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均早于内债与华资银行。在这一独特背景下,清末政府举借外债进一步刺激了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随着晚清政府公债的实践与新式华资银行的成立,早期华资银行正式启动了对政府公债的经营。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的具体实践受到了国家公债政策、银政制度安排以及近代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公债制度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华资银行业在民国时期政府公债承销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债对银行业的影响可以从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作用角度进行考察。实证分析证明公债对近代银行业资力以及盈利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对银行数量的变动并不构成直接影响。在具体经营过程之中,华资银行在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之上与政府展开了复合型博弈。同时经营公债对其本身业务制度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与近代商业性质银行相对应的是,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发展与政府公债亦存在密切的关联。公债成为了国家创立中央银行重要的原始资本来源。中央银行亦获得政府授权经理公债、公开买卖公债以及参与对公债的保管等具体事务。受限于近代中国特殊的金融发展环境,从效应上看,近代中央银行以公债调控金融市场的具体实效较为有限。公债风险是近代华资银行经营公债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计量实证进一步表明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面临着市场与政治的双重风险。银行业对公债经营的风险应对主要是从投资的选择以及内控制度的构建着手。为合理规避公债风险,银行业在调整自身经营、对政府债务政策发声、谋求信用保障之余,其自身亦进行了多层组织搭建与制度设计。近代华资银行业在经营公债之中还积极参与了政府三次公债整理。其中银行公会是公债整理的重要力量,银行公会积极协助银行业与政府进行交涉、同时联络商人团体共同参与公债整理并谋划公债基金的稳固,在公债整理之中发挥着联动作用。从制度变迁角度看,近代华资银行在经营公债过程中直接促进了近代公债法制建设以及国家公债基金制度的建立与演进。银行与政府协商博弈建立了新的公债管理组织,在制度创新上集中体现在银政“债权共同体”的构建。从债权信用角度上看,银行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存在紧密关系,对推进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的构建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自始终在于对信用秩序的追求。而在其具体经营公债过程之中推进了中国近代国家信用的构建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王相东[10](2014)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国内融资市场的各项融资份额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健康、有效的运营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社会经济及金融的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贷制度安排。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不足。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首先,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其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涵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第3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分析。首先,按照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历程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三个阶段。其次,对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历程梳理,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外动力。再次,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点,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三个特点,即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最后,分析和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与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第4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首先,从信贷组织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即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信贷文化落后。最后,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产权制度、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部门利益博弈以及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第5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首先,从信贷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别对美、英、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内容进行简论。其次,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是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首先,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包括完善信贷组织制度、信贷决策制度、信贷审批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激励约束制度等。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包括完善信贷资产交易制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以及信贷资产退出制度等。再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相关的约束制度,包括完善信贷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贷监管制度,完善信贷市场监管制度等。最后,塑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二、推行和完善我国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行和完善我国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银企关系重构与信贷市场有效竞争——基于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总体情况 |
(一)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出台的背景 |
(二)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总体架构和特点 |
1. 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总体架构。 |
2. 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主要特点。 |
(三)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尊重市场规律和契约精神,构建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 |
2. 强化企业信息定向披露,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3. 实施联合授信管理,推动银行由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 |
4. 企业获得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是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现。 |
5. 行政主导是主办银行制度的基石,也是维护信贷市场运行规则的有效保证。 |
四、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新的制度变迁需求 |
(二)市场利益的有效均衡 |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
五、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 计量模型构建。 |
2. 变量与数据。 |
(二)实证分析 |
1. 基础回归结果分析。 |
2. 稳健性检验。 |
(三)企业问卷调查评价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2)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
4.1.1 OTCBB |
4.1.2 OTC Markets |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
4.2.1 分层体系 |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
4.2.4 信息披露 |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
5.1.1 新三板 |
5.1.2 四板市场 |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
5.2.1 分层体系 |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
5.2.4 信息披露 |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
6.3.2 数理模型构建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MOOC平台发展研究 |
1.3.2 学分银行研究 |
1.4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学分银行 |
2.1.2 MOOC及MOOC平台 |
2.2 相关理论及启示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后天需求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第3章 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模式分析 |
3.1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现状问卷调查-以四川省部分高校为例 |
3.1.1 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
3.1.2 调查数据分析 |
3.2 学分银行在国内实践的案例分析 |
3.2.1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 |
3.2.2 四川省学分银行建设 |
3.3 MOOC平台之间对比分析 |
3.3.1 中国大学MOOC |
3.3.2 学堂在线 |
3.3.3 好大学在线 |
3.4 MOOC与学分银行的衔接模式分析—以学银在线平台为例 |
3.4.1 学银在线平台的模块规划及运行机制分析 |
3.4.2 服务对象分析 |
3.4.3 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的优势分析 |
3.5 MOOC与学分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1 高校对MOOC和学分银行的重视度不够 |
3.5.2 学分银行的实施存在政策上的障碍 |
3.5.3 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实施操作困难 |
第4章 优化构建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 |
4.1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的局限性 |
4.1.1 学分银行的局限性 |
4.1.2 MOOC平台的局限性 |
4.2 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的价值体现 |
4.2.1 社会价值 |
4.2.2 经济价值 |
4.2.3 教育价值 |
4.3 优化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模式的路径选择及其可行性 |
4.3.1 优化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模式的路径选择 |
4.3.2 优化MOOC与学分银行衔接路径的可行性 |
4.4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服务功能优化 |
4.4.1 升级信息平台 |
4.4.2 设立沟通交互平台 |
4.4.3 开发建设MOOCAP(慕课大学先修课)扩展功能 |
4.4.4 扩大资源共享范围 |
4.5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实现多方衔接的模式构建 |
4.5.1 创设多方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 |
4.5.2 多方衔接的模式构建 |
第5章 优化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的策略 |
5.1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优化的实施策略 |
5.1.1 调整MOOC平台及学分银行的运作流程 |
5.1.2 完善MOOC平台与学分银行衔接的制度设计 |
5.1.3 出台学分认证环节指导性的相关文件 |
5.2 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模式优化的推进策略 |
5.2.1 国家层面 |
5.2.2 高校层面 |
5.2.3 平台层面 |
5.2.4 学习者层面 |
5.3 优化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的保障策略 |
5.3.1 创新及完善平台服务功能 |
5.3.2 加入市场机制调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5)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
一、栏目设计情况 |
二、文献统计 |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7)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与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文献简述 |
1.4.2 国内研究文献简述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况 |
2.1.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2.1.3 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
2.2 关系型融资理论 |
2.2.1 关系型融资理论概述 |
2.2.2 关系型融资特征与比较优势 |
2.3 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影响的理论回顾 |
第3章 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的作用机制 |
3.1 关系型融资范畴的区别 |
3.1.1 关系型贷款和关系贷款 |
3.1.2 关系型贷款和交易型贷款 |
3.2 关系型贷款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
3.2.1 关系型融资对银行的收益成本分析 |
3.2.2 关系型融资对企业的收益成本分析 |
3.3 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的影响作用机制 |
3.3.1 银行业竞争影响银行贷款方式选择的作用机制 |
3.3.2 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借款方式选择的作用机制 |
3.3.3 研究假设提出 |
第4章 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与关系型融资现状分析 |
4.1 我国银行业竞争现状 |
4.1.1 行业规模 |
4.1.2 市场结构分布 |
4.1.3 我国信贷市场集中度与竞争度分析 |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及关系型融资现状 |
4.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
4.2.2 我国关系型融资发展现状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获得 |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
5.2.1 变量的选择 |
5.2.2 模型的构建 |
5.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
1.4.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 |
1.4.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 |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2.1.3 政府规制理论 |
2.2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
2.2.1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2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3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4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
2.3.1 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效应 |
2.3.2 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 |
2.3.3 产融结合的先导示范效应 |
3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7-1992) |
3.1.2 治理阶段(1993-2003) |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 |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
3.2.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 |
3.2.2 基于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3.2.3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 |
4.1 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发展 |
4.1.1 中国银企关系及其发展 |
4.1.2 产融结合发展中的银企关系 |
4.1.3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构建 |
4.2 资本市场与产融结合发展 |
4.2.1 中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发展 |
4.2.2 资本市场对产融结合发展的影响路径 |
4.2.3 资本市场产融结合推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4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资本市场改革 |
5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
5.1.1 服务型模式:以集团财务公司为平台提供内部服务 |
5.1.2 投资型模式:以参/控股形式投资金融板块谋求回报 |
5.1.3 发展型模式:以多个金融平台的设立实现独立发展 |
5.1.4 当前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现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2.1 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
5.2.2 理智选择适应自身条件和实际的发展路径 |
5.2.3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 |
5.3 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团 |
5.3.1 新希望集团发展概况 |
5.3.2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布局 |
5.3.3 新希望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分析 |
6 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 |
6.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面临的四大风险 |
6.1.1 风险之一:经营与财务杠杆风险 |
6.1.2 风险之二:内部交易与管理风险 |
6.1.3 风险之三:市场投机与系统风险 |
6.1.4 风险之四:金融政策与监管风险 |
6.2 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6.2.1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的方法基础 |
6.2.2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3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
6.3 防范和控制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主要对策 |
6.3.1 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
6.3.3 制定合理产融战略,实施整体风险管理 |
6.3.4 创新产融监管体系,推动有效产融结合 |
6.4 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复星集团 |
6.4.1 复星集团发展概况 |
6.4.2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 |
6.4.3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 |
7 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 |
7.1 发达的国家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1 美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2 德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3 日本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2 产融结合中政府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 |
7.2.1 营造有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环境 |
7.2.2 规划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
7.2.3 控制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水平 |
7.2.4 提升产融结合发展的竞争能力 |
7.3 政府规制视角下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
7.3.1 明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定位与具体路径 |
7.3.2 健全符合实际的产融结合风险控制体系 |
7.3.3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
7.3.4 通过合理布局与平衡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三、本文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近代公债知识的引介、传播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公债”新知的引介与传播 |
(一) 近代以前“公债”涵义及其存在形态 |
(二) 清末西学中“公债”概念的输入与对接 |
二、清末民国政商界对公债与金融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
(一) 早期洋务派倡导“国际金融市场举债观” |
(二) 盛宣怀等谋划建立国内公债经理机构 |
(三) 民国时期新式银行家公债经营理念 |
三、晚清国内公债的肇始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 晚清政府外债与外资银行业在华的发展 |
(二) 清末民初华资银行的建立与公债经营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政府公债的实践 |
一、近代银行经营政府公债的环境 |
(一) 国家公债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环境 |
(二) 近代公债市场的发展及交易网络的构建 |
二、民国前期政府公债发行及银行业承购(1912-1937) |
(一) 北京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三、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影响 |
(一) 扩大了国家财政募债方式及其募债范围 |
(二) 促进近代国家财政信用的构建与演进 |
(三) 推进华商证券市场发展及其制度演进 |
第三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与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发展效应的计量实证分析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数量与资力概况 |
(二) 基于公债与银行关系的回归分析及历史解释 |
二、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复合型博弈: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分析 |
(一) 丰富银行业务范围与扩大获利渠道 |
(二) 行业利益与政治的互动与博弈:以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债运行为中心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银行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 公债与近代银行发钞、领券制度 |
(二)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抵押放款制度 |
(三)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储蓄、公债贴现制度 |
第四章 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经营及其影响 |
一、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与政府公债的关系 |
二、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的经营 |
(一) 中央银行获得授权经理政府公债 |
(二) 中央银行参与买卖政府公债 |
(三) 中央银行参与公债的保管、调换以及还本付息 |
三、近代中央银行经营公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近代银行业对公债风险的规避与内控制度初步构建 |
一、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认识 |
(一)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风险的计量分析 |
(二) 对公债风险认识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
二、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规避 |
(一) 调整投资方向,分散公债风险 |
(二) 反对借新债还旧债,协商公债承销 |
(三) 谋求政府信用承诺与保证,筹划公债基金的建立及稳固 |
三、多层组织网络的搭建与风险控制制度设计 |
(一) 银行同业协同经营公债,组织规避风险的联合 |
(二) 搭建银政共管公债基金管理制度 |
第六章 近代银行业与政府公债整理及制度演进 |
一、近代政府三次公债整理与银行业的互动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与北京政府公债整理 |
(二) 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两次公债整理 |
二、近代银行业同业组织与政府公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
(一) 积极谋划、参与三次公债整理 |
(二) 多方谋求整理公债基金稳固 |
(三) 搭建各界与行业公债整理互信渠道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制度的演进 |
(一)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法制建设 |
(二)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基金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近代国家与民间债权共同体的构建 |
结语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变迁的历史性审视 |
二、国家信用、债信秩序与制度变迁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2.1.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 |
2.1.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特征 |
2.1.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功能 |
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2.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释义 |
2.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2.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
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2.3.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 |
2.3.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收益 |
2.3.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成本与收益协调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2 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3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动力 |
3.2.1 信贷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 |
3.2.2 信贷制度变迁的外生动力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3.3.1 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制度变迁 |
3.3.2 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
3.3.3 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 |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趋势 |
3.4.1 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多级利益集团博弈 |
3.4.2 由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诱致性制度变迁崛起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现状分析 |
4.1.1 信贷组织制度分析 |
4.1.2 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分析 |
4.1.3 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制度分析 |
4.1.4 激励约束制度分析 |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 |
4.2.2 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 |
4.2.3 信贷文化落后 |
4.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非人格化的产权关系 |
4.3.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4.3.3 内部部门利益博弈 |
4.3.4 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 |
第5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 |
5.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1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2 英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3 日本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启示 |
5.2.1 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机构 |
5.2.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2.3 建立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
5.2.4 塑造银行信贷文化 |
第6章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 |
6.1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 |
6.1.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组织制度 |
6.1.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制度 |
6.1.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6.1.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
6.1.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激励约束制度 |
6.2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 |
6.2.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交易制度 |
6.2.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 |
6.2.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退出制度 |
6.3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约束制度 |
6.3.1 完善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
6.3.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监管制度 |
6.3.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制度 |
6.4 塑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
6.4.1 树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
6.4.2 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 |
6.4.3 创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推行和完善我国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银企关系重构与信贷市场有效竞争——基于日照市新型主办银行制度的实证研究[J]. 李岩柏,王传会,王学伦,刘焕鹏. 金融发展评论, 2019(09)
- [2]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3]基于MOOC的学分银行优化策略研究[D]. 陈蕾.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6]经济新常态下推行主办银行制度的若干思考[J]. 李岩柏,尚召强,王学伦. 时代金融, 2016(32)
- [7]银行业竞争对关系型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D]. 陈晨. 西南大学, 2016(02)
- [8]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D]. 王克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9]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D].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10]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 王相东. 吉林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