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纤维的生长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刘常衡[1](2019)在《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乳酸(PLA)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它与其他可降解树脂相比,具有强度、模量高,成型加工性能好等优点。但是由于PLA价格较高、韧性低以及耐热性能差,限制了其在更广领域的应用。本文以两种植物纤维为增强材料,分别制备了椰壳纤维/PLA以及连续亚麻纤维/PLA(C-Flax/PLA)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首先选用椰壳纤维为增强材料,对其进行碱处理后,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了椰壳纤维/PLA复合材料。研究了加工温度、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椰壳纤维含量为30 wt%、加工温度为200℃时,椰壳纤维/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较PLA提高了20%。DMA的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椰壳纤维后PLA材料储能模量增加,材料的Tg向高温移动,预示着复合材料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提高。DSC结果与POM图像显示,加入椰壳纤维后,PLA材料的结晶能力提高,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起到促进作用。加入自制MAH-g-PLA相容剂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相容剂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佳,较PLA纯料提高了28%。SEM图像显示,加入相容剂后复合材料界面得以明显改善。通过熔融浸渍法制备了单向连续亚麻纤维增强PLA预浸带(C-Flax/PLA),对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相容剂含量预浸带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显示,当纤维含量为55 wt%时,预浸带拉伸强度达到235.75 MPa,较PLA提高了299.91%,已进入优质碳素结构钢的行列。DSC测试表明,加入亚麻纤维后,PLA材料的结晶能力明显提升,结晶度从PLA的9.69%最大提高至30.75%,这说明亚麻纤维在PLA材料中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通过力学性能、DMA及SEM图像证实,加入MAH-g-PLA相容剂后,预浸带的力学、动态力学性能及界面相容性明显改善,其中当相容剂含量为树脂重量的10%时,预浸带的拉伸强度最大,较不添加相容剂提高了75%。通过热压模塑工艺将编织后的C-Flax/PLA预浸带制成板材,并对C-Fla x/PLA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吸水性、亚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力学性能表明C-Flax/PLA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较预浸带有所降低,但远远高于PLA纯料,且其弯曲性能以及冲击性能较PLA纯料显著提升。吸水率测试表明,加入亚麻纤维后,PLA材料的吸水率明显提高,但相容剂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有所下降。亚微观形貌显示,加入相容剂后亚麻纤维与PLA基体之间界面粘结明显改进。通过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对连续亚麻纤维对PLA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可以较好的描述PLA及其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将拟合得到的数据与POM图像结合发现,亚麻纤维改善了PLA树脂结晶能力的主要原因为其促进了PLA材料的异相成核。最后通过堆肥法研究了C-Flax/PLA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特性,发现加入亚麻纤维后,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埋藏40天时,材料的失重率从PLA的1.03%提高至9.10%。一方面是由于亚麻纤维自身的水解以及生物降解能力比PLA树脂更快;另一方面是由于纤维与PLA基体之间部分存在间隙,使得水分子或者微生物更容易进入复合材料内部,进而加速了材料的降解。
刘灏[2](2020)在《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迫切需求,采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用以开发新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3D打印作为制造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在个性化及特殊复杂制品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为多元化以及高质化利用生物质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由于在成型时收缩率低且不易翘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耗材。本论文针对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和开发新型3D打印PLA材料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采用甘蔗渣纤维、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对PLA进行改性,系统研究了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与FDM 3D打印工艺之间的关系;同时,将PLA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进行物理共混,通过FDM制备了具备热响应形状记忆效应的功能化制品;在此基础上,对PLA/PCL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并在共混物中加入杂化纳米粒子,深入考察了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甘蔗渣既是榨糖产业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本论文首先采用氢氧化钠(Na OH)溶液和亚氯酸钠(Na Cl O2)/冰乙酸混合溶液对甘蔗渣(RSCB)进行连续的化学处理,从中提取得到甘蔗渣纤维(SCBF),并对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SCB的纤维素含量仅为45.7%,而SCBF的高达88.5%。与RSCB相比,SCBF呈现出明显的纤维状形貌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SCBF/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与RSCB/PLA复合材料相比,SCBF/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由于纤维填料的取向效果,SCB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不一样。当SCBF含量为6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优;而弯曲强度却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通过修改拉伸试样3D模型的G代码,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打印方式对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垂直法(Vertical)”外,通过其它三种打印方式“默认法(Default)”、“交叉法(Cross)”和“平行法(Parallel)”制备3D打印试样的最佳SCBF用量均为6wt%。由于纤维填料和PLA分子链在3D打印试样中的取向程度与其填充方式(光栅角度)有关,采用“Parallel”方式打印的完全取向的拉伸试样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此外,RSCB和SCBF具有足够高的热分解温度,均可以满足PLA复合材料熔融挤出加工的要求,并且SCBF可以明显促进PLA的结晶。采用硫酸水解法从针叶木浆中提取纤维素纳米晶(CNC),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利用静电自组装构建了一种新型的CNC-OMMT杂化纳米材料。微观形貌表明一维针状CNC吸附在二维片状OMMT的表面,从而构成了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在杂化纳米粒子中,CNC和OMMT仍然保持着原本的化学结构,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尺寸是由CNC和OMMT的初始尺寸所控制的。红外表征分析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CNC与OMMT之间不仅存在氢键作用,而且存在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水分散行为受静电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CNC与OMMT之间氢键与静电吸附的双重作用,OMMT的纳米片层结构可以有效屏蔽CNC表面的硫酸盐基团,并对CNC的热分解行为起到延缓效果,从而显著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分析了CNC、OMMT和CNC-OMMT三种纳米填料对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探究了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制备3D打印试样的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NC-OMMT在增强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上起到协同改性的效果。杂化纳米粒子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不仅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会对聚合物基体造成孔洞缺陷。在结晶性能方面,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成核助剂在结晶温度范围内大幅度提升PLA的结晶速率。根据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可知,PLA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的结晶速率不同,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耐热性能。由于在120℃下的结晶速率较快以及形成晶体结构更加有序的α晶型,在此温度下制备的3D打印试样具备较高的维卡软化温度(VST)。通过在3D打印的基础上引入第四维度——时间,3D打印制品的形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以实现4D打印,从而能够满足功能性3D打印的需求。采用拉伸模式下的应力控制动态力学分析对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结合PLA/PCL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详细阐明了形状记忆效应(SME)机理。结果表明,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固定性能都很优异,这是由于可逆相PCL能够迅速结晶使得临时形状得以及时固定;而它们的形状回复性能主要受两相界面间物理交联作用的影响,随着PCL含量的上升,界面物理交联作用限制PCL相产生不可逆滑移的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形状回复性能下降。此外,由于固定相PLA的玻璃化转变会对形状回复产生不利影响,形状记忆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变形温度(Td)应低于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D打印参数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层厚和光栅角度对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回复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填充密度的影响很小。通过优化FDM成型过程中所使用的3D打印参数可以实现对3D打印制品SME的调控。采用光栅角度为45°/-45°、填充密度为80%和层厚为0.05mm制备的3D打印制品在65℃的Td下表现出良好的热响应SME。为了进一步提高PLA/PCL共混物的热-机械循环性能、强度和模量,首先对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聚己内酯二元醇(PCL-diol)进行异氰酸酯基(-NCO)封端改性得到PCL-NCO,通过FDM 3D打印研究了PCL-NCO对PLA/PCL共混物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NCO可以改善PLA/PCL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当加入4%的PCL-NCO时,PLA/PCL共混物在三次热-机械循环中表现出较好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FDM技术考察了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化纳米粒子的用量小于1%时,并不会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它主要受共混物基体本身的热响应所影响。此外,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有增强效应,并且在不到1%的低含量情况下,即保留了原有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杂化纳米粒子也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刘一楠,郭文静[3](2013)在《天然植物纤维/结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研究现状与趋势》文中认为将天然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由于其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天然植物纤维/结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在近年来才受到重视。结晶聚合物的结晶过程对结晶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从等温与非等温结晶过程的研究理论基础、晶核形成与晶胞生长过程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天然植物纤维/结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邵悦婷[4](2020)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造纸术是古代重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宣纸作为造纸的最佳传承者,是中国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载体,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宣纸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防霉性能,因此获得了“纸中之王”的美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将宣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一般分为生宣纸和熟宣纸,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沁水性,纸面易晕染;熟宣纸制作时采用明矾等进行处理,降低其吸水和吸墨性能,纸质较硬,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易出现发黄、变脆等情况,导致其耐久性能降低,不利于书画作品的长时间保存。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且环境友好,在生物材料领域有着杰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本课题组发展了使用油酸钙为前驱体的溶剂热/水热法,合成出白度高,柔韧性高,耐高温,不燃烧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是新型耐火纸的理想构建原料。本论文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添加到传统宣纸中,制备出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含量可调控复合“宣纸”的各种性能。经过不同比例实验测试,综合其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能考虑,确定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在复合“宣纸”中的含量为35 wt.%。由于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特殊的结构,其具有高白度、优异的润墨性能和抗霉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白度随着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增加而提高。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在超亲水的同时,与墨汁的接触角可达55.58°。耐久性试验表明,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在加速热老化实验条件下,相当于自然条件下老化1500年后的白度从81%下降至70.7%,明显高于传统宣纸老化后的白度。采用三种霉菌(球毛壳霉菌、长枝木霉菌、黑曲霉菌)研究了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抗霉菌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宣纸相比,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防霉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对霉菌的生长具有更好的抑制能力。预期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有望应用于书画作品,有利于艺术作品长久安全保存,在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孟媛[5](2019)在《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麻地膜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纤维地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西瓜(Citrullus lanatus)是重要的水果型经济园艺作物,是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广受人们喜爱。为了探究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设施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本试验在大棚滴灌栽培条件下,设置两种地膜:黑色塑料地膜(F1)、白色麻地膜(F2),三种不同的水分处理:标准灌水量(W1)、2/3标准灌水量(W2)、1/2标准灌水量(W3);分别在西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膨瓜期进行处理,结合分析相关生长、生理生化和品质指标,获得适合生产实践的地膜+灌水量组合,为地膜覆盖西瓜的配套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不同的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春季西瓜植株的主蔓长、主茎粗和节间长的影响无显著规律,从苗期到伸蔓期、伸蔓期到开花坐果期各处理的主蔓长、主茎粗、节间长的生长速率最大;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开花坐果期西瓜叶面积大小与灌水量多少呈正相关;开花坐果期SPAD值最大;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灌水量越少,西瓜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越高,处理F1W3和F2W3最大;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春季西瓜果实单果重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处理F2W2的单果重最大,达到了 1382.78g,产量在139.37t/ha;所有处理的西瓜果形指数在1.17~1.24之间,果实近长圆形;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溉量对西瓜中心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秋季西瓜植株主蔓长、主茎粗、节间长的生长速率的影响与春季西瓜相似;开花坐果期SPAD值最高;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与灌水量的多少呈负相关,其中F1W2最小;开花坐果期西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F2W1最大。秋季西瓜单果重为处理F2W2单果重最大,达到了1403.33g,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秋季西瓜果实纵横径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处理F2W2的果实纵径和横径最大,所有处理的西瓜果形指数在1.26~1.45之间;在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相同灌水量处理的秋季西瓜中心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塑料地膜>麻地膜,即CK、F1W2和F1W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综合分析:F2W2:麻地膜+2/3标准灌水量,可作为武汉地区春季西瓜的栽培模式。F1W2:塑料地膜+2/3标准灌水量,F2W2:麻地膜+2/3标准灌水量可作为武汉地区秋季西瓜的栽培模式。
公昊[6](2019)在《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植物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多种聚糖组成。在以往的研究中,植物纤维通常作为载体和弱还原剂用于纳米银的制备,所制备的纳米银形貌单一,得率低,制备过程不可控,使用环境受限。为实现植物纤维高值化利用,本研究针对目前使用植物纤维制备纳米银存在的缺点,以纳米纤维素和纸浆纤维为还原剂,不使用分散剂和其他的还原剂,在不同条件下实现纳米银的高效绿色可控制备,并研究其应用性能,对推动纳米银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上述目的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为还原剂和分散剂,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绿色可控制备纳米银溶胶,纳米银粒子还原率最高可达96.26%。对不同条件下该溶胶的制备过程分别建立拟合曲线方程,其RSD绝对值均小于4.5%。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直径为2050 nm,长度为100300 nm。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较好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随光照时间由2 h增加至20 h,平均粒径由14.98 nm增大至62.61 nm,同时纳米纤维素表面存在大量的210 nm的纳米银粒子。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抑菌率均能达到100%,在15天内Ag+总释放量仅为11.95%。(2)以纸浆纤维为还原剂和载体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银粒子负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负载率最高可达28.12 wt%,直径为1050 nm,分布均匀。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在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中,单次催化时间仅为1.5 mins,经过50次循环后,催化效率仍可高达到95%。所使用的原位绿色制备方法对其他纤维素纤维(天丝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具有普适性,还原产物中纳米银粒子负载率高,粒径均匀。(3)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为还原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超长纳米银线,整个反应中无需加入还原剂和保护剂,绿色无污染。最佳反应条件为在氩气环境下纳米纤维素的含量为0.006 g,Ag+含量为0.01 mmo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 h。所制备的纳米银线为面心立方结构,长度主要分布在8001200μm之间,直径主要分布在100300 nm之间,长径比高达5000多,还原率高达89.36%。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银线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实际应用,当纳米银线含量为22.78 mg/m2时,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仅为11.90Ω/sq,透光率大于75%,其热稳定性高,连续弯曲500次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4)以纸浆纤维为还原剂,通过添加适量HCl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韧性较好的超长纳米银线。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下,纸浆纤维含量为0.0075 g,Ag+含量为0.02 mmo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 h,HCl含量为0.30.45 mmol时,可以较优地制备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银线。碳化后的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在8.212.4 GHz范围内具有22 dB以上的电磁屏蔽性能。
季更生[7](2004)在《树干毕赤酵母戊糖连续发酵及低pH值处理技术》文中认为当今人类社会主要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多种危机,其中能源问题尤为严峻。人类急需从这些危机中摆脱出来,进入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纤维原料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可再生资源,利用其作为廉价的糖源生产燃料酒精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了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生长和戊糖发酵的规律;通过建立酵母稳态连续培养进行了戊糖发酵时碳元素的物料衡算和代谢流向分析;在游离态酵母连续发酵植物纤维原料模拟水解液的基础上,结合固定化技术和低pH值处理技术来解决连续发酵中的染菌问题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硫酸铵和硝酸钾作为氮源增殖效果较差,而用尿素作唯一氮源增殖酵母时,酵母最终浓度与单独采用蛋白胨时相接近。分别以蛋白胨、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钾为氮源,以40.0g/L木糖为树干毕赤酵母的发酵底物,经过36h发酵,酒精浓度分别为17.29、15.07、13.76和13.46g/L;酒精得率与理论得率之比分别为97.30、94.79、78.03和84.84%。 研究了影响树干毕赤酵母生长和发酵两个重要因素温度和pH值,采用30.0g/L木糖和30.0g/L葡萄糖混合糖液为增殖碳源,研究表明,树干毕赤酵母在pH值3.0~4.0这一较低pH值范围仍能正常生长,但从酵母最终浓度和得率考虑,树干毕赤酵母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4.6~5.8;从酵母的生长速度考虑,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5℃。当采用40g/L木糖为发酵底物进行木糖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35℃,pH值3.8~5.0时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较高;而当发酵温度为25℃时,酒精浓度和木糖利用率较高的pH值范围为3.4~4.2。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树干毕赤酵母进行了两次不同稀释率的连续培养。在厌氧连续培养时以30.0g/L葡萄糖为碳源;在限制供氧连续培养时以30.0g/L葡萄糖和15.0g/L木糖的混合糖为碳源。两者相同的规律是,随着稀释率的升高,酵母浓度和酒精浓度不断下降,而残糖浓度逐渐升高;但酒精产率不同,厌氧连续培养在稀释率为0.14h-1时,酒精产率达到最大值1.110g/L·h;在限制供氧条件下当稀释率为0.06h-1时,酒精产率达到最大值0.790g/L·h。 实验还对树干毕赤酵母进行了4个阶段共400 h连续恒化培养,在不同阶段流加不同底物糖而形成4个“稳态”期,分别进行碳元素的物料衡算和代谢流向分析。结果表明,4个“稳态”期的碳元素回收率分别为118.03、105.59、113.51和94.72%。当底物为15.0g/L木糖和30.0g/L葡萄糖混合糖时,酵母发酵代谢后有41.19%的碳元素流向了酒精;当底物为30.0g/L木糖和30.0g/L葡萄糖混合糖吋,该值仅有34.46%。 研究了游离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在稀释率0.08 h-1下采用葡萄糖和木糖比例为2:1,总糖浓度不同的混合糖为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底物浓度不断上升,溢出液中残留的总还原糖浓度也不断上升,但酒精浓度的上升幅度并不大;特别是当底物浓度大于60.09几时,酒精浓度维持在14.5一巧.5终之间,酒精得率与理论得率之比在79.8一85.4%范围之内。 本文还研究了游离树干毕赤酵母二级串联连续发酵。结果表明,在底物流速约为60.0n1L小的第1轮发酵中,在稳定期(11一巧天),45.0 glL还原糖在罐1中平均被利用了32.35叭,罐1酒精平均浓度为12.36叭,余下的12.65叭还原糖在罐2中继续发酵了5.04叭,罐2中酒精浓度平均值为13.79叭;在底物流速为 45.Om功的第2轮连续发酵中,在稳定期(11一15天),45.0妙还原糖在罐1中平均被利用了34.379几,罐1中酒精浓度平均值为H .429几,余下的10.639几还原糖在罐2中平均继续发酵了6.319几,罐2中酒精浓度平均值为巧.41叭。 实验以游离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采用巧.0 g/L木糖和30.0 g/L葡萄糖混合物为发酵底物,共进行了22天二级连续发酵,期间对罐1共进行了3次不同低pH值的处理。结果表明,当底物流速为30 InL币时,尽管是游离酵母连续发酵,但经过1一2天的适应性发酵,罐1的各项发酵指标基本上都得以恢复。其中平均残糖浓度从最初的8.52 glL分别变为7.80、10.08和ro.02叭,相应地,酒精浓度、糖利用率、酒精得率都略有下降。 研究了海藻酸钙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的单级连续发酵,采用两个流速(O一6天:45.0m眺;7一12天:67.5 mL小)来流加45.0叭底物。研究表明,仅经过3天的波动,发酵罐中各种物质浓度已趋于恒定,此后3天游离酵母浓度、还原糖浓度、还原糖利用率、酒精浓度、酒精得率与理论之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09叭、7.89泌、82.47%、巧.75泌和84.84%。第7天,提高底物流速,发酵罐中各项发酵参数很快重新达到稳定状态。最后3天游离酵母浓度、还原糖浓度、还原糖利用率、酒精浓度、酒精得率与理论之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88叭、10.509/L、76.67%、14.34g/L和52.35%。 最后实验以游离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结合固定化和低pH值处理技术进行了混合糖二级串联连续发酵的研究,共进行
张柳莲,王庆福,黄清铧,张伟伟,陈盈盈,梁磊[8](2017)在《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测试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纳四种常用杀菌剂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链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对链孢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较差;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链孢霉菌丝、孢子以及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多菌灵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链孢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其中1000倍多菌灵对秀珍菇的抑制率9.87%,而对链孢霉孢子抑制率达到100%。
徐勇[9](2005)在《木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克隆及重组酵母菌株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生物乙醇作为一种清洁、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被纳入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廉价的原料和高效转化工艺是燃料乙醇商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利用可再生植物纤维资源生物转化制取乙醇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其中木糖的高效乙醇发酵是该技术工业化的基础和制约因素。迄今发现或构建的微生物和工程菌株的木糖发酵生产性能仍然不能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制取乙醇的产业化,寻求性能优良的木糖发酵菌株和研究微生物木糖代谢工程成为该领域的重点。本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能够发酵木糖或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的酵母菌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酵母的优良遗传性能进行基因重组,构建出不同类型的表达质粒及木糖发酵重组酵母菌株,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酵母木糖代谢工程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除1 株Saccharomycess cerervisiae(OB20)以外,其余的假丝酵母属、管囊酵母属、毕赤酵母属、酒香酵母属、裂殖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等共6 个属20 个酵母菌株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与酵母菌检索表(Lodder,1970)一致,从而鉴定了上述酵母菌株的种质。在所鉴定的酵母菌株中,部分酵母属间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差异比较明显,但种间的差异不明显,难以通过形态学和生理学进行酵母的种间分类鉴定。与传统的酵母菌分类鉴定方法相比,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phisic 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更精确简便,可直接或间接检测和鉴定遗传相对稳定的基因组DNA,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酵母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在酵母菌的分类鉴定上更具有优越性。共筛选出33 个RAPD引物,对6 个属21 株酵母菌株共扩增出498 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5.1 条谱带,其中多态位点高达90 %以上。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酵母属间的RAPD结果差异显著, Candida shehatae NL 05与C. shehatae NL 01为同一种酵母菌株,它们与C. shehatae NL 02 之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10。4 个酿酒酵母菌株的种间遗传距离低于0.100。2 个Candida sp. Berkh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20。2 个嗜单宁管囊酵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70。Pichia stipitis NL03 和P. stipitis NL03 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52。休哈塔假丝酵母与热带假丝酵母之间遗传距离为0.114,它们聚类后与毕赤树干酵母之间遗传距离为0.493;粟酒裂殖酵母与卡斯伯酒香酵母的遗传距离为0.322;嗜单宁管囊酵母与克鲁斯假丝酵母间的遗传距离为0.383,它们与酿酒酵母间的遗传距离达到0.443,与产朊丝酵母聚类的遗传距离是0.471; Candida sp Berkh与其它酵母菌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距离达到0.567。该研究成果充实了酵母菌分类鉴定的数据资料,尤其是为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制取乙醇的微生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PCR 扩增成功获得毕赤树干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 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 片段,它们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977 bp 和1910 bp,与GeneBank 公布的相关序列gi 3260 和gi 3262 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 和99%。序列分析表明,XYL1 和XYL2
王杏文[10](2007)在《游离及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制取乙醇》文中指出本文利用戊糖发酵效率较高的树干毕赤酵母,在小型中试规模上研究其间歇和连续发酵规律,并利用海藻酸钙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实现了固定化酵母三级连续发酵,同时探讨了在乙醇生产中利用低pH处理技术防治杂菌污染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以60g/L的纯木糖和混合糖(葡萄糖与木糖比率为2:1)为发酵底物,研究了树干毕赤酵母纯木糖和混合糖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树干毕赤酵母对于混合糖的代谢速率明显快于纯木糖,至发酵20h,总糖浓度仅为5.22g/L,并且葡萄糖总是先被利用,在发酵12h已经利用完全。以混合糖为发酵底物,在工作体积为7L的机械搅拌罐中研究了树干毕赤酵母间歇发酵规律,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初始碳源浓度为60g/L;较为适宜的接入酵母浓度为0.5~1.0%;较为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5.0~37.5℃:适宜的pH值范围为5.0~6.0之间;搅拌速度对溶解氧影响明显大于通气量,较为适宜的DO值范围为10~12%,即溶解氧浓度为0.80~0.96mg/L,此时乙醇得率可达0.422~0.434g/g。以混合糖为发酵底物,研究了游离态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规律,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稀释率在0.04~0.06h-1之间,此时糖利用率在75.51~87.38%之间,乙醇得率与理论得率之比在75%左右,而乙醇产率为0.586~0.754g/L·h之间;随流加糖浓提高,醪液残糖浓度不断增加,乙醇浓度增加则有一定限度,而酵母浓度变化不明显。在稀释率为0.06h-1时,较为适宜的流加糖浓是45g/L;初始酵母浓度不会对达到“稳态”的连续发酵产生影响;通过在两种稀释率下总共288h的单级连续发酵表明,连续发酵在40h后基本可达到“稳态”,此后各项参数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可稳定连续发酵约104h。以45g/L混合糖为发酵底物,对树干毕赤酵母进行了2轮共40天三级串联连续发酵的研究。底物流加速率分别为:第1轮约350ml/h,第2轮约420ml/h。实验结果表明:第1轮发酵中,在稳定期(15天~20天),45g/L还原糖在罐1中平均被利用了35.00g/L,余下10.00g/L还原糖,分别在罐2和罐3中被发酵了4.81g/L和2.84g/L,三级连续发酵平均总糖利用率为94.78%,平均总乙醇得率与理论得率之比为78.46%。在第2轮发酵中,45g/L还原糖在罐1、罐2和罐3中平均分别被利用了32.71g/L、4.18g/L和3.41g/L,,经过三级连续发酵,平均总糖利用率为89.56%,平均总乙醇得率与理论得率之比为76.00%。以明胶、卡拉胶、壳聚糖、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等几种常用固定化材料包埋树干毕赤酵母,以60g/L混合糖为发酵底物,进行10轮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轮发酵后,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包埋发酵性能并未下降,残糖浓度最终为0.28g/L和0.43g/L,而明胶和卡拉胶,经过几轮发酵后,珠体破裂,酵母严重流失,发酵性能大蝠下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海藻酸钙作为适宜的固定化载体材料。以海藻酸钙来包埋树干毕赤酵母,分别以葡萄糖、混合糖以及木糖为碳源进行了固定化酵母增殖实验并与游离酵母相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游离酵母还是固定化酵母增殖,三种底物最终利用率均为葡萄糖>混合糖>木糖,最终酵母浓度为葡萄糖≈混合糖>木糖,并且固定化酵母还原糖利用快于游离酵母;通过混合糖间歇发酵实验对比发现,固定化酵母发酵糖利用速率高,最终残糖浓度和乙醇浓度分别为3.11g/L、12.46g/L。固定化酵母由于凝胶的包裹作用,抵御发酵抑制物能力强于游离酵母。无论固定化还是游离酵母发酵,当外源性添加发酵抑制物时,其临界抑制浓度分别为:甲酸0.4%,乙酸0.4%,乳酸1.5%,乙醇4%;固定化酵母耐高糖渗透压的能力强于游离酵母,在初始糖浓超过60g/L情况下,经36h发酵,其最终乙醇浓度明显高于游离酵母发酵:固定化酵母耐受环境温度变化能力明显好于游离酵母,当环境温度为50℃时,游离酵母几乎不发酵,醪液中乙醇浓度仅为0.07g/L,而此时固定化酵母发酵乙醇浓度为3.75g/L。以海藻酸钙固定化的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种,在工作体积为7L发酵罐内分别进行两种稀释率和两种流加糖浓的单级连续发酵,结果表明,由于酵母流失较少,当稀释率由0.04h-1提高到0.06h-1时,并没有使“稳态”发酵指标下降,而乙醇产率却由0.647g/L·h提高至0.837g/L·h;当流加糖浓度由45.0g/L提高至60.0g/L时,乙醇浓度和乙醇产率分别由14.13g/L和0.868g/L·h提高至17.20g/L和1.032g/L·h。分别以游离和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60.0g/L混合糖(葡萄糖与木糖比率为2:1)为发酵底物,前后进行了29轮间歇发酵,其间共进行4次不同低pH值(2.4~3.6)处理,结果表明,低pH处理对酵母具有一定损害,但经过多轮处理驯化和恢复性发酵,酵母完全可以适应低pH环境,经过4轮处理后,其糖利用率几乎不再下降,而固定化酵母对低pH值适应能力明显强于游离酵母,pH值为3.6的环境并不能引起其发酵性能下降,经过3次处理后对pH值为2.4~3.2的环境就已完全适应。实验室条件下pH值为2.4~2.8的处理条件是适宜的。以游离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进行三级连续发酵,流加底物为45g/L混合糖(葡萄糖与木糖比率为2:1),稀释率为0.04h-1,总共进行24天连续发酵,期间共进行了3次低pH处理。结果表明,低pH值对游离酵母三级连续发酵的影响是逐级降低的,并且经过3次处理驯化和几轮恢复性发酵,低pH处理对游离酵母连续发酵影响已经很小,最终3个罐子的平均乙醇浓度和乙醇得率分别为13.73g/L和78.34%、15.67g/L和80.14%以及16.75g/L和81.94%,将低pH处理技术应用于游离酵母连续发酵中是可行的以海藻酸钙固定化的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种进行三级连续发酵,流加底物为45g/L混合糖(葡萄糖与木糖比率为2:1),稀释率为0.05h-1,总共进行了24天连续发酵,期间进行了3轮低pH处理。结果表明,低pH处理对固定化连续发酵影响小于游离酵母,并且对三级发酵影响是逐级降低的,第1轮处理使罐1的残糖浓度上升了9.81g/L,同时糖利用率、乙醇浓度、乙醇得率分别下降了21.80%、6.89g/L,23.72%,而罐2和罐3的发酵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罐1:第2轮处理使罐1各项参数变化幅度小于第1轮处理,罐2和罐3由于未进行任何处理,各项参数变化很小。第3轮处理时,由于固定化酵母已经适应此低pH值环境,处理几乎未对3个发酵罐的发酵参数造成影响,其波动完全来自于底物浓度变化。
二、植物纤维的生长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纤维的生长速率(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纤维 |
1.2.1 简介 |
1.2.2 结构与组成 |
1.2.3 性能及应用 |
1.3 聚乳酸 |
1.3.1 简介 |
1.3.2 合成 |
1.3.3 应用 |
1.4 绿色复合材料 |
1.4.1 概述 |
1.4.2 界面改性 |
1.4.3 研究进展 |
1.5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
1.5.1 制备工艺 |
1.5.2 研究进展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椰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材料 |
2.1.2 仪器及设备 |
2.1.3 材料制备 |
2.1.4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正交设计 |
2.2.2 相容剂组成 |
2.2.3 加工温度的影响 |
2.2.4 纤维含量的影响 |
2.2.5 相容剂含量的影响 |
2.2.6 亚微观形貌 |
2.2.7 熔融与结晶行为 |
2.2.8 结晶形态 |
2.2.9 动态力学行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亚麻纤维/聚乳酸预浸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材料制备 |
3.1.4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拉伸性能 |
3.2.2 亚微观形貌 |
3.2.3 动态力学行为 |
3.2.4 熔融与结晶行为 |
3.2.5 结晶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亚麻纤维/聚乳酸板材制备与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材料制备 |
4.1.4 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力学性能 |
4.2.2 亚微观形貌 |
4.2.3 吸水率 |
4.2.4 非等温冷结晶行为 |
4.2.5 二次升温对结晶能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降解特性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称重与埋样 |
5.1.4 测试与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表观形貌特征 |
5.2.2 失重率 |
5.2.3 拉伸性能 |
5.2.4 熔融与结晶行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3D打印技术 |
1.2.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2 3D打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
1.3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
1.3.1 聚乳酸概述 |
1.3.2 天然植物纤维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3 纳米纤维素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 4D打印技术 |
1.4.1 4D打印技术简介 |
1.4.2 基于4D打印的形状记忆效应 |
1.5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3D打印的甘蔗渣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 |
2.3.2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3.3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4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
2.3.5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2.3.6 打印方式对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悬浮液观察 |
3.3.2 微观形貌 |
3.3.3 表面元素分析 |
3.3.4 化学结构 |
3.3.5 杂化机理分析 |
3.3.6 热稳定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3D打印的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2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4.3.3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4.3.4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行为 |
4.3.5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4.3.6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3D打印的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
5.3.2 PLA/PCL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
5.3.3 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动态机械性能 |
5.3.4 PLA/PCL共混物打印线材及其3D打印试样的微观形貌 |
5.3.5 变形温度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5.3.6 编程应力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5.3.7 PLA/PCL共混体系的热响应SME机理 |
5.3.8 3D打印参数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5.3.9 成型方式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5.3.10 基于PLA/PCL50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形状记忆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杂化纳米粒子对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CL-diol的改性机理 |
6.3.2 PCL-NCO的结构表征 |
6.3.3 3D打印PCL-NCO改性PLA/PCL共混物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
6.3.4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6.3.5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6.3.6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 |
6.3.7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
6.3.8 基于PN4-0.5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循环形状记忆行为 |
6.3.9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天然植物纤维/结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晶动力学理论 |
1.1 等温结晶理论 |
1.2 非等温结晶理论 |
2 天然植物纤维对结晶性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影响 |
2.1 麻类纤维的影响 |
2.2 木、竹纤维材料的影响 |
2.3 纳米纤维素的影响 |
2.4 其他天然植物纤维的影响 |
3 研究展望 |
(4)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宣纸 |
1.1.1 宣纸及其文化历史意义 |
1.1.2 宣纸的性能和类别 |
1.1.3 传统生宣纸和熟宣纸润墨性和润墨机理 |
1.2 羟基磷灰石纳米线 |
1.2.1 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应用 |
1.2.2 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及合成方法 |
1.2.3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HAPNWs)耐火纸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第2章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制备及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性能的影响 |
2.0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所用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3 实验设备以及样品表征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含量对复合“宣纸”白度的影响 |
2.2.2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含量对复合“宣纸”抗张强度的影响 |
2.2.3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吸水和吸墨的影响 |
2.2.4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伸缩性(变形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润墨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3.0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所用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3 实验设备以及样品表征测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润墨性能的影响 |
3.2.2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含量对复合“宣纸”水和墨汁接触角的影响 |
3.2.3 复合“宣纸”中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配比优化及润墨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耐久性能研究 |
4.0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所用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3 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表征 |
4.2.2 老化时间对于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白度的影响 |
4.2.3 模拟老化时间对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抗张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防霉性能研究 |
5.0 引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所用原料与试剂 |
5.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A组实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防霉性能的影响 |
5.2.2 B组实验: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的含量对复合“宣纸”防霉性能的影响 |
5.2.3 无营养对照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含量对复合“宣纸”张防霉性能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地膜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地膜使用情况 |
1.1.2 地膜的特点 |
1.1.3 残留农膜的危害 |
1.2 可降解地膜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 |
1.2.2 可降解地膜的种类及特性 |
1.3 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麻地膜的研究进展 |
1.3.2 麻地膜的特点 |
1.3.3 麻地膜的应用研究 |
1.4 西瓜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4.1 西瓜生产现状 |
1.4.2 西瓜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
1.4.3 设施栽培西瓜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春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地栽培管理 |
2.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2.2.2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3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
2.2.4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形态的影响 |
2.2.5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6 小结 |
第三章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秋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地栽培管理 |
3.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3.2.2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3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
3.2.4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形态的影响 |
3.2.5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6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4.1.2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面积的影响 |
4.1.3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1.4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4.1.5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第五章 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
5.1 实践意义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纳米银的研究现状 |
1.1.1 纳米银 |
1.1.2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
1.1.2.1 化学法 |
1.1.2.2 物理法 |
1.1.2.3 生物法 |
1.1.3 纳米银的应用 |
1.1.3.1 生物领域 |
1.1.3.2 光学领域 |
1.1.3.3 电学领域 |
1.1.3.4 催化领域 |
1.2 植物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纤维 |
1.2.2 纸浆纤维 |
1.2.3 纳米纤维素 |
1.3 利用植物纤维制备纳米银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绿色可控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2.1.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制备 |
2.1.5 Ag~+还原率的测定 |
2.1.6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2.1.7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Ag~+释放性能测试 |
2.1.8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2.1.9 仪器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影响 |
2.2.1.1 Ag~+浓度的影响 |
2.2.1.2 纳米纤维素浓度的影响 |
2.2.1.3 紫外光照时间的影响 |
2.2.2 Ag~+还原率的标准曲线绘制及测定 |
2.2.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拟合曲线方程的准确性检验 |
2.2.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形貌及EDS分析 |
2.2.4.1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SEM分析 |
2.2.4.2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TEM分析 |
2.2.4.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EDS-Mapping分析 |
2.2.5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Zeta电位分析 |
2.2.6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胶体电荷分析 |
2.2.7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粒径分析 |
2.2.8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XRD分析 |
2.2.9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FTIR分析 |
2.2.10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TG和 DTG分析 |
2.2.11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XPS分析 |
2.2.12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分析 |
2.2.1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应用 |
2.2.1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
2.2.14.1 抑菌率 |
2.2.14.2 Ag~+释放性能 |
2.2.15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纸浆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 |
3.1.4 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性能测试 |
3.1.5 纤维素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 |
3.1.6 仪器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学照片和负载率 |
3.2.2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SEM和 EDS分析 |
3.2.3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2.4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3.2.5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分析 |
3.2.6 纸浆纤维和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TG和 DTG分析 |
3.2.7 纸浆纤维和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
3.2.8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UV-vis分析 |
3.2.9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性能的研究 |
3.2.9.1 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 |
3.2.9.2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回用性能 |
3.2.10 纳米银粒子的原位绿色制备方法在纤维素纤维中的应用 |
3.2.10.1 不用纤维素纤维原位制备纳米银粒子的SEM分析 |
3.2.10.2 不同纳米银粒子/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3.2.10.3 不同纳米银粒子/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超长纳米银线及其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4.1.4 纳米银线的制备 |
4.1.5 纳米银线还原率的测定 |
4.1.6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制备 |
4.1.7 仪器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1 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2 不同Ag~+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3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4 不同反应时间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5 不同反应气氛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6 反应前后纳米纤维素的SEM分析 |
4.2.2 不同反应时间下纳米银的TEM分析 |
4.2.3 纳米银线的EDS-Mapping分析 |
4.2.4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FTIR分析 |
4.2.5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pH分析 |
4.2.6 不同反应时间下糖和糖醛酸含量的分析 |
4.2.7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FTIR分析 |
4.2.8 纳米纤维素和纳米银线的XRD分析 |
4.2.9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XPS分析 |
4.2.10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TG-FTIR分析 |
4.2.11 纳米银线的还原率 |
4.2.12 纳米银线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研究 |
4.2.12.1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能 |
4.2.12.2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能 |
4.2.12.3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XRD分析 |
4.2.12.4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TG和 DTG分析 |
4.2.12.5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SEM分析 |
4.2.12.6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纸浆纤维一锅法制备超长纳米银线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纳米银线的制备 |
5.1.4 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5 仪器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1 不同纸浆纤维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2 不同Ag~+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3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4 不同HCl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5 不同反应气氛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6 纸浆纤维的SEM分析 |
5.2.1.7 纳米银线的韧性分析 |
5.2.2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纳米银线的EDS-Mapping分析 |
5.2.3 纳米银线的TEM分析 |
5.2.4 纸浆纤维质量分析 |
5.2.5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FTIR分析 |
5.2.6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5.2.7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2.8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
5.2.9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TG和 DTG分析 |
5.2.10 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
5.3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树干毕赤酵母戊糖连续发酵及低pH值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植物纤维原料 |
2.2 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的制备 |
2.3 戊糖发酵概述 |
2.3.1 戊糖发酵微生物 |
2.3.2 戊糖发酵机理 |
2.4 影响戊糖发酵的因素 |
2.4.1 温度和pH值 |
2.4.2 产物和底物的抑制作用 |
2.4.3 营养盐和氧气 |
2.5 连续发酵 |
2.5.1 连续发酵理论基础 |
2.5.1.1 单级连续发酵的理论基础 |
2.5.1.2 多级连续发酵的理论基础 |
2.5.2 常用连续发酵的方法 |
2.5.3 连续发酵的特点 |
2.5.4 连续发酵生产酒精 |
3 不同培养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的戊糖发酵及生长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发酵接种物的制备 |
3.1.4 发酵 |
3.1.4.1 摇瓶发酵 |
3.1.4.2 发酵罐发酵 |
3.1.5 测定方法 |
3.1.5.1 总还原糖浓度的测定 |
3.1.5.2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
3.1.5.3 酒精浓度的测定 |
3.1.5.4 酵母量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氮源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和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1.1 不同氮源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的影响 |
3.2.1.2 不同氮源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2 温度和pH值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和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2.1 发酵液pH值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的影响 |
3.2.2.2 温度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的影响 |
3.2.2.3 培养液pH值和温度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3 葡萄糖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木糖的影响 |
3.2.4 常见发酵抑制物对树干毕赤酵母生长和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4.1 醋酸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
3.2.4.2 甲酸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戊糖的影响 |
3.2.4.3 乙醇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戊糖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树干毕赤酵母连续培养的控制技术及碳衡算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 |
4.1.2 营养盐 |
4.1.3 主要试剂 |
4.1.4 接种物的制备 |
4.1.5 连续发酵培养装置 |
4.1.6 测定方法 |
4.1.6.1 总还原糖浓度测定方法 |
4.1.6.2 酵母浓度测定方法 |
4.1.6.3 发酵产物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连续培养设备可靠性的检验 |
4.2.2 不同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连续培养的控制 |
4.2.2.1 树干毕赤酵母的厌氧连续培养 |
4.2.2.1.1 厌氧连续培养的实验结果 |
4.2.2.1.2 稀释率对酵母产率和酒精产率的影响 |
4.2.2.1.3 稀释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和消耗速率的影响 |
4.2.2.2 树干毕赤酵母的限制供氧连续培养 |
4.2.2.2.1 限制供氧连续培养的实验结果 |
4.2.2.2.2 稀释率对酒精产率酵母产率和还原糖消耗速率的影响 |
4.2.3 树干毕赤酵母连续培养时稳定状态的建立和碳衡算 |
4.2.3.1 连续培养稳态的建立 |
4.2.3.2 连续培养四个稳态发酵液组分的液相色谱分析 |
4.2.3.3 四个稳态碳元素的物料衡算 |
4.2.3.4 不同稳态碳元素的代谢流向 |
4.3 本章小结 |
5 游离态树干毕赤酵母细胞戊糖己糖混合连续发酵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 |
5.1.2 发酵营养盐 |
5.1.3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 |
5.1.4 连续发酵装置 |
5.1.5 测定方法 |
5.1.6 符号与计算方法 |
5.1.6.1 符号说明 |
5.1.6.2 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相同稀释率不同底物浓度单级连续发酵 |
5.2.1.1 不同浓度葡萄糖木糖混合糖单级连续发酵的结果 |
5.2.1.2 酵母浓度的变化情况 |
5.2.1.3 还原糖浓度的变化情况 |
5.2.2 相同底物浓度不同稀释率二级连续发酵 |
5.2.2.1 两种稀释率下游离酵母二级连续发酵的实验结果 |
5.2.2.2 两种稀释率下还原糖浓度变化规律的比较 |
5.2.2.3 两种稀释率下酒精浓度变化规律 |
5.2.2.4 两种稀释率下酵母浓度的变化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6 固定化和低pH值处理技术在戊糖己糖连续发酵中的应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种 |
6.1.2 发酵营养盐 |
6.1.3 酵母细胞固定化 |
6.1.4 低pH值处理方法 |
6.1.4.1 低pH值处理游离酵母细胞 |
6.1.4.2 低pH值处理固定化酵母细胞 |
6.1.5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
6.1.6 分析测定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连续发酵中的杂菌污染和低pH值处理技术 |
6.2.1.1 典型的连续发酵杂菌污染 |
6.2.1.2 树干毕赤酵母对低pH值处理的适应过程 |
6.2.1.3 低pH值处理游离酵母细胞连续发酵 |
6.2.2 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连续发酵 |
6.2.2.1 海藻酸钙固定树干毕赤酵母的增殖 |
6.2.2.2 海藻酸钙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细胞单级连续发酵 |
6.2.3 低pH值处理技术在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中的应用 |
6.2.3.1 二级固定化连续发酵三轮低pH值处理的实验结果 |
6.2.3.2 低pH值处理后第一罐还原糖和酵母浓度的恢复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8)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药剂浓度梯度设置 |
1.2.2 培养板的准备 |
1.2.3 秀珍菇菌丝生长试验 |
1.2.4链孢霉菌丝生长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药剂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链孢霉菌丝平板抑菌试验结果 |
2.3 供试杀菌剂对链孢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木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克隆及重组酵母菌株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乙醇生产的意义 |
1.1.2 生物乙醇的发展前景 |
1.2 立论依据 |
1.2.1 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乙醇 |
1.2.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2. 文献综述 |
2.1 植物纤维原料中的木聚糖 |
2.2 自然界中的乙醇发酵微生物 |
2.2.1 可直接转化植物纤维原料生成乙醇的微生物 |
2.2.2 可发酵葡萄糖生成乙醇的微生物 |
2.2.3 可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微生物 |
2.3 微生物的木糖代谢途径 |
2.3.1 木糖的跨膜转运 |
2.3.2 木糖转化成 5-磷酸木酮糖 |
2.3.3 磷酸戊糖途径 |
2.3.4 乙醇生成 |
2.4 木糖乙醇发酵工程菌株的构建 |
2.4.1 大肠杆菌 |
2.4.2 运动发酵单胞菌 |
2.4.3 毕赤树干酵母 |
2.4.4 酿酒酵母 |
2.5 分子标记技术在酵母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2.5.1 传统的酵母菌分类鉴定 |
2.5.2 分子标记技术与分子进化研究 |
2.5.3 分子标记技术在酵母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主要参考文献 |
3. 酵母菌的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酵母菌的传统分类鉴定 |
3.1.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酵母菌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评价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酵母菌株 |
3.2.2 酵母菌的传统分类鉴定 |
3.2.3 酵母菌的基因组 DNA 提取 |
3.2.4 PCR 扩增反应及电泳分析 |
3.2.5 酵母菌的亲缘关系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酵母菌的传统分类鉴定 |
3.3.2 利用 RAPD分子标记对酵母菌株的分类鉴定 |
3.3.3 酵母菌的亲缘关系评价 |
3.3.4 RAPD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酵母分类鉴定研究的探讨 |
3.4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4. 木糖发酵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 |
4.1 实验设计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质粒 |
4.2.2 PCR 扩增反应 |
4.2.3 电泳分析及凝胶纯化 |
4.2.4 限制性酶切和酶连接反应 |
4.2.5 质粒转化 |
4.2.6 重组酵母菌株的生理学特性鉴定 |
4.2.7 DNA 测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YL1 和XYL2 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4.3.2 构建含有木糖代谢酶基因的系列表达质粒 |
4.3.3 构建含有木糖代谢酶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 |
4.4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5. 重组酵母菌株木糖发酵性能的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酵母菌株 |
5.2.2 重组酵母菌株液体发酵 |
5.2.3 发酵过程的分析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重组酵母菌株的好氧发酵性能 |
5.3.2 重组酵母菌株的兼气发酵性能 |
5.3.3 重组酵母菌株的厌氧发酵性能 |
5.3.4 重组酵母菌株的 XR 和 XDH 酶活力检测 |
5.3.5 重组酵母菌株的木糖代谢性能评价与分析 |
5.3.6 进一步优化木糖代谢重组酵母菌株的探讨 |
5.4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6. 结论 |
附页 |
详细摘要 |
(10)游离及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制取乙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燃料乙醇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2.2 植物纤维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
2.2.1 植物纤维原料 |
2.2.2 植物纤维原料生产乙醇过程 |
2.2.2.1 植物纤维原料的预处理 |
2.2.2.2 植物纤维原料的水解 |
2.2.2.3 植物纤维原料发酵工艺 |
2.3 戊糖发酵 |
2.3.1 戊糖发酵微生物 |
2.3.2 戊糖代谢机理 |
2.3.3 戊糖发酵重组菌 |
2.3.4 木糖发酵的影响因素 |
2.3.4.1 培养基成分、温度和pH值 |
2.3.4.2 溶解氧对木糖发酵影响 |
2.3.4.3 乙醇的抑制作用 |
2.4 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 |
2.4.1 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
2.4.1.1 吸附法 |
2.4.1.2 包埋法 |
2.4.1.3 交联法 |
2.4.1.4 膜截流固定化 |
2.4.2 固定化酵母制取乙醇 |
2.5 连续发酵 |
2.5.1 发酵工艺简介 |
2.5.2 连续发酵特点与优缺点 |
2.5.2.1 连续发酵的特点 |
2.5.2.2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
2.5.3 连续发酵系统与设备 |
2.5.3.1 开放式连续发酵系统 |
2.5.3.2 封闭式连续发酵 |
2.5.4 连续发酵稳态培养动力学 |
2.5.4.1 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动力学 |
2.5.4.2 多级恒化器连续培养动力学 |
3 游离态树干毕赤酵母混合糖间歇发酵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接种物制备 |
3.1.4 间歇发酵扩大培养流程 |
3.1.5 分析方法 |
3.1.5.1 总还原糖浓度 |
3.1.5.2 葡萄糖浓度 |
3.1.5.3 木糖浓度 |
3.1.5.4 酵母浓度 |
3.1.5.5 乙醇浓度 |
3.1.5.6 溶解氧浓度 |
3.1.5.7 pH值 |
3.1.6 符号说明与计算方法 |
3.1.6.1 符号说明 |
3.1.6.2 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碳源对树干毕赤酵母间歇发酵影响 |
3.2.1.1 碳源种类对树干毕赤酵母间歇发酵影响 |
3.2.1.2 碳源浓度对树干毕赤酵母混合糖间歇发酵影响 |
3.2.2 初始酵母浓度 |
3.2.3 不同温度下间歇发酵 |
3.2.4 不同pH值下间歇发酵 |
3.2.5 溶解氧对间歇发酵影响 |
3.2.5.1 搅拌速率对溶解氧及间歇发酵影响 |
3.2.5.2 通气量对溶解氧及间歇发酵影响 |
3.2.5.3 间歇发酵下适宜溶解氧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4 游离态树干毕赤酵母混合糖连续发酵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 |
4.1.2 培养基 |
4.1.3 营养盐 |
4.1.4 连续发酵流程及装置 |
4.1.4.1 连续发酵扩大培养流程 |
4.1.4.2 连续发酵装置 |
4.1.5 测定方法 |
4.1.5.1 总还原糖浓度 |
4.1.5.2 酵母浓度 |
4.1.5.3 乙醇浓度 |
4.1.5.4 pH值 |
4.1.6 符号说明与计算方法 |
4.1.6.1 符号说明 |
4.1.6.2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 |
4.2.1.1 稀释率对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影响 |
4.2.1.2 流加糖浓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影响 |
4.2.1.3 初始酵母浓度对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影响 |
4.2.1.4 两种稀释率下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 |
4.2.2 游离态树干毕赤酵母三级连续发酵 |
4.2.2.1 游离酵母两种稀释率下三级连续发酵 |
4.2.2.2 两种稀释率下三级连续发酵残糖浓度变化比较 |
4.2.2.3 两种稀释率下三级连续发酵酵母浓度变化比较 |
4.2.2.4 两种稀释率下三级连续发酵乙醇浓度变化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发酵性能比较及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 |
5.1.2 培养基 |
5.1.3 游离酵母培养 |
5.1.4 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培养 |
5.1.4.1 明胶包埋 |
5.1.4.2 壳聚糖包埋 |
5.1.4.3 海藻酸钙包埋 |
5.1.4.4 聚乙烯醇(PVA)包埋 |
5.1.4.5 固定化酵母培养 |
5.1.5 游离及固定化酵母间歇发酵 |
5.1.6 添加发酵抑制物的间歇发酵 |
5.1.7 高糖渗间歇发酵 |
5.1.8 不同温度间歇发酵 |
5.1.9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
5.1.10 分析方法 |
5.1.10.1 总还原糖浓度 |
5.1.10.2 葡萄糖浓度 |
5.1.10.3 木糖浓度 |
5.1.10.4 酵母浓度 |
5.1.10.5 乙醇浓度 |
5.1.10.6 pH值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固定化材料的选择 |
5.2.1.1 几种固定化包埋体发酵性能比较 |
5.2.1.2 综合性能比较 |
5.2.2 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增殖及发酵比较 |
5.2.2.1 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增殖曲线比较 |
5.2.2.2 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混合糖发酵比较 |
5.2.3 添加发酵抑制物及环境因子对游离及固定化酵母影响 |
5.2.3.1 添加抑制物对固定化和游离细胞发酵的影响 |
5.2.3.2 不同底物糖浓的影响 |
5.2.3.3 耐受高温的影响 |
5.2.4 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连续发酵 |
5.2.4.1 两种稀释率下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
5.2.4.2 两种流加糖浓下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
5.3 本章小结 |
6 低pH处理技术在树干毕赤酵母间歇及连续发酵中的应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种 |
6.1.2 发酵营养盐 |
6.1.3 酵母细胞固定化 |
6.1.4 低pH处理方法 |
6.1.4.1 低pH处理游离酵母细胞 |
6.1.4.2 低pH处理固定化酵母细胞 |
6.1.5 分析测定方法 |
6.1.5.1 还原糖浓度 |
6.1.5.2 酵母浓度 |
6.1.5.3 pH值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游离树干毕赤酵母对低pH处理的适应过程 |
6.2.2 固定化树干毕赤酵母对低pH处理的适应过程 |
6.2.3 低pH处理技术在游离酵母连续发酵中应用 |
6.2.4 低pH处理技术在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中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8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植物纤维的生长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 刘常衡.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2]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天然植物纤维/结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研究现状与趋势[J]. 刘一楠,郭文静. 林业科学, 2013(11)
- [4]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宣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邵悦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03)
- [5]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 赵孟媛. 云南大学, 2019(03)
- [6]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D]. 公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树干毕赤酵母戊糖连续发酵及低pH值处理技术[D]. 季更生.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8]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J]. 张柳莲,王庆福,黄清铧,张伟伟,陈盈盈,梁磊. 食用菌, 2017(02)
- [9]木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克隆及重组酵母菌株构建[D]. 徐勇.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3)
- [10]游离及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制取乙醇[D]. 王杏文. 南京林业大学,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