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3年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雨[2](2020)在《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纺织学报》研究》文中认为《纺织学报》作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会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一直持续至今,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权威的纺织科技期刊之一,也是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纺织进展的关键史料之一。文章以《纺织学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纺织学报》创刊于1979年改革开放之际这一社会背景,从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技术等角度对《纺织学报》进行分析,期望以新的视角来探讨改革开放迄今中国纺织学科的发展特点,从而为纺织学科的未来展望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存在的难点与问题。第二章基于改革开放的科学维度对《纺织学报》进行分析,该章分别从《纺织学报》的载量研究纺织学科发展的分期,基于基金论文比分析科技的支持力度以及从载文的学科结构分析纺织学科的转型变迁。第三章基于改革开放经济维度下对《纺织学报》进行分析,该章从纺织经济发展在《纺织学报》上的表现、《纺织学报》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两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基于纺织政策维度下对《纺织学报》进行分析,该章分别从《纺织学报》刊期和纺织管理机构的变迁、基于《纺织学报》看国家的纺织政策两方面进行例证。第五章是新形势下《纺织学报》发展趋势分析,该章从新形势下《纺织学报》对纺织业的作用、新科技生产影响下的《纺织学报》发展趋势、新经济模式下《纺织学报》的发展模式、新政策影响下《纺织学报》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是结论与启示,该章对全文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进行概述以及由此得出《纺织学报》的发展思考。研究认为:(1)从《纺织学报》不仅可窥其刊物的成长历程,也可发现整个中国当代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和问题。(1)可将中国当代纺织科学技术发展断代为四个时期。19791980年纺织学科在量上开始复苏;19811993年纺织学科在平稳发展19942004年是纺织学科发展迷茫时期;2004至今,市场转型期。(2)中国当代纺织学科从偏工厂实践到向理论型转变。(3)纺织学科的发展与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4)中国当代纺织科学技术的融创能力不高,这与我们的教改有着密切关系。(2)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学视角,研究发现: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化纤经济发展,再次降低了产品价格,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对《纺织学报》的支持更有力。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上看,《纺织学报的》广告有利于《纺织学报》刊行。另一方面,《纺织学报》中的相关论文对于纺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支持,如对于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件的反思、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等。(3)《纺织学报》与纺织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刊期的变化就是纺织管理机构由部级机构向行业协会逐步转型和不断市场化的过程。此外,每次纺织政策的变化都在《纺织学报》上都有体现。一部《纺织学报》分析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纺织政策史。(4)新的形势下《纺织学报》应该适应新的形势,走市场化道路,与时俱进。
高妍[3](2020)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群体的总称,国际上普遍将轻工业界定为制造消费资料的工业,纺织工业是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中国,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巨潮洗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全球纺织工业中的龙头,中国不仅是纺织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纺织工业除了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问题,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然而纺织工业作为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较严重的产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合当前国民经济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大、水污染严重的特点,在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及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当前发展方向。在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决定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的水资源消耗、污染及行业发展情况,在“水资源—行业发展”的视角下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水足迹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水足迹强度和水生产率,掌握纺织工业目前的水资源使用状态,根据核算结果对影响纺织工业发展的行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贡献量和贡献率)。其次,对比分析纺织工业的水足迹强度、水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掌握其相互影响规律,基于脱钩理论对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进行分析,优化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然后,分析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废水及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情况,并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脱钩理论判断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最后,总结前面的研究结果,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根据统计数据,核算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经分析,观察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 150%,而蓝水足迹降低了 19.1%,表明纺织工业整体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提高。同时,相关经济指标的增长也会导致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增长,然而,在观察期的后期,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都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说明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成效明显。通过对各子行业的分析,发现化纤业和纺织业的水足迹占据了整个纺织工业的比例超过95%,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子行业。通过水足迹的进一步计算,可获得水足迹的强度和水生产率,其作为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可更加直接的说明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经研究,纺织工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同时水污染情况在不断改善。但是后期变化趋势逐渐变缓,说明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手段遇到一定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需要根据当前时空背景重新调整相关措施。此外,基于水足迹的计算结果,通过因素分解分析,发现产业规模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恶化,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水资源消耗量并减小污染,两者的作用显着。相比之下,行业结构所产生的的影响作用较小,说明我国纺织工业缺乏充分的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瓶颈的背景下,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2)阐明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对比分析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及行业发展情况,发现整体上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稳步提高的,水足迹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呈现相反的趋势,而水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是一致的,表明纺织工业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在不断改善。但是,在表面发展良好的背后仍然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注意,在观察期的后期,纺织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约7万亿时,处于一个稳定状态,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没有持续提高,这说明发展过程遇到了阻碍,需要对目前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而调整的重点为纺织工业中水资源消耗严重的子行业及影响作用不明显的行业结构因素。基于脱钩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水资源使用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进行了判断,蓝水足迹只有四个年份处于最佳状态,即强脱钩状态,有一个年份属于发展过程中最差的状态,即强负脱钩状态,因此可以发现尽管表面上纺织工业的状态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提高,水资源消耗量不断下降,但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相比之下,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强脱钩状态年份更多,其发展状态更好,这表明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要稍好于水资源消耗方面,在后续发展应更加注意节水方面的管理。(3)实证分析了纺织工业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的变化分析纺织工业的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发现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废水排放量先小幅升高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峰值点,达到27.55亿吨,COD排放量逐年稳定下降的,COD的治理效果好于废水排放。从排放量来看,我国纺织工业的水污染治理效果显着。在主要产生水污染的子行业中,纺织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据整个纺织工业的绝大部分,比例超过90%,因此纺织业的废水排放影响着整个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变化趋势,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行业。根据水污染数据进行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显示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都是逐渐递减的,说明单位经济指标下产生的水污染是在下降的。基于弹性系数法建立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脱钩模型,计算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系数,判断其关联状态,结果表明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及COD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基本都呈现脱钩状态,其中强脱钩占据了大部分年份,说明我国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确实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后续发展过程中,在保持目前的治理效果外,需要更加关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4)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建议。首先,针对纺织工业目前存在的水资源消耗大的问题,通过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理论的综合分析,量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分析了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纺织工业各子行业的行业特点,提出了应对水资源消耗严重的措施和建议。其次,对于纺织工业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分析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技术方面包括纺织废水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模型,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强化监督体系。综合以上关于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的研究,从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出发进行纺织工业优化发展路径的分析。最后,提出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政策方面,其中技术方面从设备管理、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应用三方面入手,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技术革新,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同时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方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
王仰旭[4](2019)在《《纺织周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周刊》既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由私人创办发行的纺织行业期刊。中国纺织业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轻工业之一,关乎社会的衣被民生事业,纺织期刊刊载大量行业讯息和技术介绍,其对纺织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纺织周刊》创始人——钱贯一是热爱纺织事业人士,早年在华商纱厂联合会担任编辑一职,积累丰富的办刊经验。中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出版发行始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在钱贯一个人努力和30年代办刊热潮的双重作用下,《纺织周刊》应运而生。作为20世纪3、40年代我国纺织人士沟通纺织消息的“桥梁”和供给研究资料的“平台”,《纺织周刊》对我国纺织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为纺织业各界人士了解纺织技术、学习纺织知识经营纺织企业提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而且为研究纺织史和经济史的国内外学者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一手资料。本文以《纺织周刊》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从刊物的创办背景、出版者与发行过程、基本概况、刊物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及报道特点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要阐述《纺织周刊》的创办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期刊热”和中国纺织学会的成立,从时代背景和组织机构两个方面论证《纺织周刊》的创办。其次,《纺织周刊》由钱贯一离开华商纱厂联合会后创办,最初为了给中国纺织学会提供舆论平台,刊载技术文章,弥补《纺织时报》不足,其受众面主要是纺织技术群体。后来因为钱贯一个人独力难支、经费不足以及战争环境等原因,《纺织周刊》曾中途停刊十余年,但在纺织周刊社和中国纺织学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1946年重新复刊,并持续发行至1949年。《纺织周刊》的发行时间见证了20世纪3、4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生存和发展。再次,从发刊缘起与宗旨、经费来源、版面与栏目、稿件来源、发行量与受众等方面论述《纺织周刊》的基本概况,认为《纺织周刊》是中国纺织学会会员相互联络的媒介,以及纺织技术界用来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诉求的舆论工具。第四,从《纺织周刊》的文字内容及排版栏目分析其报道风格,该刊具有经济性、技术性等报道特点,继而与同时期同行业的纺织刊物——《纺织时报》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报道风格、侧重点与代表群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作比较,探讨《纺织周刊》的独特性。最后,通过《纺织周刊》对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1946年接收与复工日遗纱厂的历史事件及1947年‘纺建’式大牵伸发明的技术的报道,反映其行业立场,探析其对当下史学研究的文献价值。《纺织周刊》作为近代重要的行业刊物,对中国近代纺织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纺织业人士的行业信息流通,既为国内纺织生产提供大量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又为国内纺织界技术人员提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纺织周刊》的发展历程亦与中国纺织业的兴衰密切相关,符合中国近代工业成长的历史规律。此外,作为中国纺织学会的喉舌,《纺织周刊》在报道中体现的舆论导向,彰显中纺学会对纺织时政与纺织行业的观论,代表的是纺织技术团体的价值诉求。
黄伟丽[5](2019)在《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轻工大类中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重要产业。新中国成立至今,纺织产业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从吸纳就业人口近百万到上千万,从出口创汇1亿美元到2464亿美元,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格局与国际贸易秩序变化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产业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贸易顺差仍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却快速上升,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日益强化,中国纺织产业整体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期。但是,长期贴牌生产,自主创新和品牌营销能力不足,增长动力后劲乏力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纺织产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境,实现竞争力可持续提升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剖析中国纺织产业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为中国纺织产业实现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寻找全新的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也正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的研究视角是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主题为现阶段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问题实质是纺织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提升问题,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包括:一是在对纺织产业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产业结构主义观、全球价值链理论、产品质量阶梯理论均不能解释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中国,现阶段纺织产业面临的竞争力提升不可持续的现实困境。而产品空间理论的亮点就在于它捕捉到了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异质性意味着产品升级不连续,可能发生“断档”现象。从这一角度看,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中国纺织产业升级演化的轨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更具解释力度。与此同时,对产品空间理论的思想来源、核心观点、关键概念、政策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二是采用横向的国际对比法和纵向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自我比较法,深入描述了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障碍。三是产品空间理论框架下纺织产业升级是内部结构升级与附加价值提升协同推进的过程。从能力角度讲,是一国企业发现其擅长生产的纺织产品并在“干中学”掌握这种能力的过程,其升级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在呈“核心—边缘”结构的全球产品空间中则表现为从边缘向核心区域渐进式跳跃的过程。本文将“渐进式升级”拓展至“跨越式升级”,即纺织产业的升级是在外部条件(产业政策)和内部条件(遵循比较优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当生产能力和要素禀赋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引发“质”的跨越式升级。四是有机地将物理学领域的复杂网络分析法和经济学领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对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尤其,创新性地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检验了纺织产业升级的非线性特征。此外,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长期受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进一步研究了纺织产业政策的影响效应。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设计了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路径。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纺织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逐渐偏离了比较优势。利用中国1962~2018年98种纺织产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发现,产品密度对纺织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减弱,这表明中国纺织产业逐渐偏离比较优势。拓展的国别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同等水平的“低—中高收入类型”国家相比,中国纺织产业更加偏离比较优势,与国民收入水平增幅大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进一步对中国纺织产业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受市场经济规律和政府行为的共同影响。中国模仿发达国家追求赶超式发展战略的政策引导使得纺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比较优势。(2)中国纺织产业陷入“低端锁定”并非缘于路径依赖效应。门槛面板回归结果表明,产品技术复杂度抑制了纺织产业升级,且抑制的程度呈现先加剧后减弱的非线性趋势。机理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复杂度虽然支撑了纺织产品持续保持优势,却抑制了纺织产品升级,结果抑制了纺织产业升级。这意味着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既有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还未形成的尴尬局面。对产品密度与产品复杂度的交互项进行门槛面板回归,发现产品密度不仅有利于抑制产品复杂度对纺织产业升级的负向影响,而且随着产品密度水平的提高,产品复杂度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这表明中国纺织产业陷入“低端锁定”并非缘于路径依赖效应。进一步地纺织产业政策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纺织产业政策使得产品复杂度抑制了纺织产业升级。(3)中国纺织产业累积的生产能力和要素禀赋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跨越式升级。门槛面板回归结果表明,产品机会前景收益对纺织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在逐步减弱。机理检验结果表明,产品机会前景收益通过抑制产品升级和产品失势从而抑制纺织产业升级。这表明产品机会前景收益对纺织产业保持比较优势的支撑作用呈递减趋势,且不利于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密度与产品机会前景收益的交互项进行门槛面板回归发现,产品密度对产品机会前景收益的正向调节效应具有门槛效应,当产品密度处于低水平区间时,产品机会前景收益抑制纺织产业升级;只有当产品密度跨越低水平区间时,潜在机会价值的开发才有利于纺织产业升级。结合中国的纺织产业之所以仍然位居“低端锁定”的现实,可知纺织产业的产品密度仍然处于低水平区间,意味着中国纺织产业目前累积的生产能力和要素禀赋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跨越式”升级。(4)文末设计了适合中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路径。基于以上实证结论,在遵循三大原则即比较优势原则、优化纺织产品空间整体网络原则、依赖“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四条升级路径:一是沿着邻近产品进行升级;二是产品结构升级与产品价值升级协同推进;三是提升复杂度高的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挖掘升级潜力大的纺织产品的潜在机会价值。为保障纺织产业升级路径的顺利进行,从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渐进调整赶超式的纺织产业发展政策;二是依托“一带一路”转移出口主战场,维持纺织产业既有比较优势;三是提高纺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驱动力;四是培养高级纺织技术和管理人才,多措并举保障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顺利可持续进行。
门世恩[6](2019)在《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
杜伟伟[7](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双重挤压”,弱化并稀释了我国纺织业的要素红利、发展红利及市场红利,产业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弱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疲软,消费萎缩,纺织业发展逐步从增加出口转向拉动内需,但我国低端纺织品与多元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严重不匹配,导致低端产能过剩,而消费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传统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及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纺织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从国家层面上强调了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底色要求。纺织业作为我国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产业之一,绿色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实证与规范、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价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及目标达成度。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现状及绿色发展现状;其次,在借鉴绿色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纺织业发展现状的定性分析,构建一套适合纺织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增长三大维度定量测度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增长水平;再次,通过整理纺织业相关的政府文件,从目标出发,定量测度纺织业绿色发展指标目标达成度,并运用指数平滑法对绿色发展目标达成度进行短期预测,找出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的短板;最后,针对纺织业绿色发展存在的短板,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提出促进纺织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纺织业发展状况向好,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传统竞争优势虽有下降,但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动摇,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及创造外汇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态势良好,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增长对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力较大;纺织业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归功于产业减排能力的提高,产业污染治理能力是纺织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之一;纺织业创新成果数量增加但科技含量不高,对纺织业绿色发展拉动力较弱;纺织业经济效益在产业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社会效益水平呈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3)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和产业增长水平已完成目标值的70%以上,而科技创新水平的目标完成度不足40%,说明科技创新是纺织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2020年纺织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不能按时完成目标,分别距目标相差0.037、0.093,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增长水平超额完成目标;通过对7个未完成目标的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纺织业主要问题表现为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淡薄、污染治理能力低、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品附加值与区域结构优化不可持续等。(4)未来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还需要企业自身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高技术的应用率,保证我国在2020年按时完成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王毅[8](2019)在《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指出苏南是全国最古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1890年就有了由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近代工业。一战期间,苏南纺织工业初具规模。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并策动军阀混战,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行经济掠夺,民族纺织工业饱受摧残,民族资产阶级面对日军压力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与策略。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空虚,出现了短暂的“黄金时代”,接踵而至便是官僚资本集团对民族纺织工业的压榨。1949年2月至4月,江苏地区相继解放后,民族纺织工业面临着恢复生产的重重困难。原料不足、资金不足、销路呆滞、资本家消极观望是恢复纺织工业生产的四大阻碍,中共一方面向资本家宣传保护和扶持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人民银行和国营建中贸易公司进行资金、原料援助,同时鼓励植棉养蚕,纺织工业逐渐好转。为将私营纺织企业的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实现对私营企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苏南各地政府按中央指示,通过收购批购、加工订货、统购统销、联营联购等国家资本主义初中级形式对私营纺织企业进行了改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发展,资本家追求利润、反抗国营经济领导的行为愈加明显,并出现了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行为。为打击资本家的非法活动,中共领导工人群众开展限制与反限制斗争和“三反、五反”运动,进一步巩固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也使资本家深刻认识到自身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为公私合营打下了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后,苏南地区根据中央给予江苏地区纺织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指示,开始有计划地改造私营纺织企业。1954年苏南地区第一批共计11个大型私营纺织企业率先合营;1956年1月,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地推动下,苏南地区进入全行业合营的高潮,到4月,苏南地区基本完成了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苏南纺织工业合营过程中,公私企业之间存在着三个斗争焦点,第一个集中体现在对市场控制权的争夺上,第二个集中体现在产品质量问题的斗争上,第三个体现在以资本和利润为核心的工缴货价问题上。全行业合营后,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经济改组和生产改革、清产核资和定股定息、对资方人员安排和改造等对合营企业的双重改造政策。同时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企业管理上,废除搜身制;废除把头制度;进行工时改革,实行“三班制”;贯彻婚姻法;建立各级党、团、工会组织,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在企业生产上,从技术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四大方面进一步改革,形成了合理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使纺织企业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在工人物质文化生活上,从实施劳保条例、改革工人工资、开展集体文化活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四个方面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教育条件和劳动条件,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对私营纺织企业的全面改造。通过对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审视,可以看出民族资产阶级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迁,资本家与私营企业一样以“五反”运动为节点都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总体表现为对中共政策由“五反”前的动摇、应付和不满,到“五反”后的主动或被动的、积极或消极的配合和接纳。苏南纺织工业在改造过程中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由单个大型企业合营逐步过渡到纺织行业合营;二是合营准备工作分三步展开;三是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改造同时进行。苏南纺织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领导思想的急躁冒进和右倾畏难情绪并存;企业合营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对私方人员安排工作存在偏差等方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领导层将改造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争论上升为党内政治路线斗争,并一定程度上同社会阶级斗争混同一起;过度追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集中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基本制度上的不同,没有深化认识到两者在具体体制方面的相通性。
徐长杰,董正[9](2018)在《厘清历史逻辑 辨明时代潮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变化,对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进行了表彰,举行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研究(1880~2016)》新书首发式,并发布了2017~201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及服装百强企业名单。
季柳炎[10](2018)在《纺织产业变局:请回答1998》文中指出市场留给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毕竟前期已经给了34年的时间1前言进入8月后,全球贸易冲突再次升级。继7月下旬美国与欧美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达成意向性合作后,8月2日,美国向日本抛出橄榄枝,预示着美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提上日程。时隔一天后,8月3日晚,针对美方在此前公布对中方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清单的基础上,又提出要将征税税
二、1993年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3年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纺织学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纺织学报》的编辑学研究 |
1.2.2 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纺织行业的研究 |
1.3 资料说明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
2 改革开放纺织科技维度下的《纺织学报》分析 |
2.1 《纺织学报》载文量看纺织学科的宏观发展 |
2.1.1 基于《纺织学报》载文总量窥纺织学科发展的分期 |
2.1.2 基于载文量结构的纺织学科的转型变迁 |
2.2 基金论文比的情况突显科技的支持力度 |
2.2.1 统计表征 |
2.2.2 科技因素的分析 |
2.3 从载文学科结构看纺织科技融创能力 |
2.3.1 载文学科结构的表征 |
2.3.2 基于《纺织学报》的载文结构看中国纺织科技术的短板 |
2.4 小结 |
3 改革开放纺织经济维度下的《纺织学报》分析 |
3.1 纺织经济发展在《纺织学报》上的表现 |
3.1.1 宏观纺织经济在《纺织学报》上的表现 |
3.1.2 微观经济之广告对《纺织学报》发展的作用 |
3.2 《纺织学报》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
3.2.1 哈麻事件后《纺织学报》对纺织厂空调设备的研究 |
3.2.2 《纺织学报》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解困 |
3.3 小结 |
4 基于《纺织学报》的纺织政策分析 |
4.1 《纺织学报》刊期和纺织管理机构的变迁 |
4.1.1 《纺织学报》刊期与纺织管理机构对应关系 |
4.1.2 原因分析 |
4.2 基于《纺织学报》看国家的纺织政策 |
4.2.1 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
4.2.2 走出国门,打造纺织大国 |
4.2.3 压锭解困,纺织工业进入产业调整 |
4.2.4 转变发展方式,纺织大国向强国迈进 |
4.3 小结 |
5 新形势下《纺织学报》发展趋势分析 |
5.1 新形势下《纺织学报》对纺织业的作用 |
5.2 新科技生产影响下的《纺织学报》发展趋势 |
5.3 新经济模式下《纺织学报》的发展新模式 |
5.4 新政策影响下《纺织学报》的发展趋势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水足迹理论 |
2.1.1 水足迹的内涵 |
2.1.2 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
2.1.3 水足迹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
2.1.4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界定 |
2.1.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计算模型 |
2.2 脱钩理论 |
2.2.1 脱钩理论的内涵 |
2.2.2 脱钩理论的应用 |
2.3 研究进展 |
2.3.1 水足迹的研究进展 |
2.3.2 纺织工业中水足迹应用的研究进展 |
2.3.3 纺织工业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
2.3.4 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2.3.5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纺织工业发展概况与水资源问题 |
3.1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
3.1.1 行业定位 |
3.1.2 发展历程 |
3.1.3 子行业 |
3.2 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
3.2.1 水资源消耗问题 |
3.2.2 水污染问题 |
3.3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纺织工业水足迹核算 |
4.1 水足迹的核算与分析 |
4.1.1 蓝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3 初始灰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4 残余灰水足迹核算结果 |
4.2 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1 蓝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2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3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3 水足迹生产率分析 |
4.3.1 蓝水生产率分析 |
4.3.2 初始水生产率分析 |
4.3.3 残余灰水生产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分解分析法 |
5.2 蓝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2.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3 初始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3.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4 残余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4.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5 本章小结 |
6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1.1 蓝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1.2 蓝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2.1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2 初始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3.1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2 残余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4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6.4.1 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 |
6.4.2 环境压力分析 |
6.4.3 脱钩系数计算 |
6.5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6 本章小结 |
7 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取说明 |
7.2 水环境污染分析 |
7.2.1 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2 纺织工业的COD排放分析 |
7.2.3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4 子行业的COD排放分析 |
7.3 水污染强度及与行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7.3.1 水污染强度计算 |
7.3.2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3 纺织工业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4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5 子行业的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4 水污染压力分析 |
7.4.1 纺织工业水污染分析 |
7.4.2 子行业水污染分析 |
7.5 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1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2 纺织工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3 子行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4 子行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6 本章小结 |
8 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与建议 |
8.1 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8.2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节约的建议 |
8.2.1 纺织工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2.2 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3 纺织工业水污染防范的建议 |
8.3.1 技术方面 |
8.3.2 政策方面 |
8.4 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8.4.1 技术方面 |
8.4.2 政策方面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纺织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研究现状 |
(一)《纺织周刊》在已有论着成果的引用情况 |
(二)关于《纺织周刊》创办者钱贯一的研究 |
(三)关于纺织周刊社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纺织学会的研究 |
(五)中国近代纺织刊物的整体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史料与基本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史料构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局限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之处 |
第二章 《纺织周刊》出版者研究 |
第一节 创刊人:钱贯一 |
第二节 继办方:纺织周刊社 |
第三节 支配者:中国纺织学会 |
小结 |
第三章 《纺织周刊》概况 |
第一节 近代纺织刊物发展历程与《纺织周刊》创办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纺织周刊》发展概述 |
第三节 《纺织周刊》的创办 |
小结 |
第四章 《纺织周刊》的报道风格 |
第一节 《纺织周刊》的报道特点 |
第二节 《纺织周刊》的舆论导向性 |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周刊》与纺织行业 |
第一节 《纺织周刊》关于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的报道 |
第二节 《纺织周刊》关于1945年战后国民政府对日遗纺织企业的接收与复工的报道 |
第三节 《纺织周刊》关于“纺建”式大牵伸技术的报道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产品空间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产品空间理论 |
2.1.1 产品空间理论的基本内涵 |
2.1.2 产品空间结构的刻画 |
2.1.3 产品空间理论的核心指标及其测度 |
2.1.4 产品空间理论的政策涵义与政策主张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产品空间理论文献综述 |
2.2.2 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
2.2.3 纺织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
2.2.4 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相关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概况与问题 |
3.1 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概况 |
3.1.1 纺织产业在轻工大类中的地位 |
3.1.2 中国纺织产业自身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 |
3.1.3 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定位 |
3.2 中国纺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长期面临位居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境 |
3.2.2 纺织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面临较大挑战 |
3.2.3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3.3 本章小结 |
4 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理论解释 |
4.1 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产品空间中的演进逻辑 |
4.1.1 中国纺织产品空间的小世界特质验证 |
4.1.2 中国纺织产品空间结构测度 |
4.1.3 中国纺织产品空间演化图 |
4.2 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 |
4.3 市场主导假定下纺织产品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4.3.1 产品密度对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2 产品复杂度对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3 产品机会展望收益对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4 政府在纺织产品空间演化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
4.4.1 纺织产品创新活动存在马歇尔外部性 |
4.4.2 马歇尔外部性均衡下的政府适当引导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品密度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内生性讨论 |
5.1.3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5.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测试 |
5.2.1 统计描述 |
5.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产品密度影响纺织产业升级的机理检验 |
5.4 国别异质性 |
5.5 产业政策的影响效应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产品复杂度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内生性讨论 |
6.1.3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2 实证结果 |
6.2.1 统计描述 |
6.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产品复杂度影响纺织产业升级的机理检验 |
6.3.1 主效应机理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2 产品密度的调节效应机理检验结果与分析 |
6.4 产业政策的影响效应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产品机会前景收益对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模型设定 |
7.1.2 内生性讨论 |
7.1.3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7.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测试 |
7.2.1 统计描述 |
7.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产品机会前景收益影响纺织产业升级的机理检验 |
7.3.1 主效应机理检验结果与分析 |
7.3.2 产品密度的调节效应机理检验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升级路径设定 |
8.1 沿着邻近产品进行升级 |
8.2 产品结构升级与产品价值升级协同推进 |
8.3 提升复杂度高的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8.4 挖掘升级潜力大的纺织产品的潜在机会价值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纺织产品比较优势(1962-201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纺织业 |
2.1.2 产业绿色发展 |
2.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绿色发展理论 |
2.2.4 创新驱动理论 |
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
2.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绿色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
2.3.2 绿色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
第三章 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 |
3.1 中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1.1 纺织业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3.1.2 纺织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 |
3.1.3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额比重 |
3.2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
3.2.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
3.2.2 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3.2.3 经济效益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
3.3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现状 |
3.3.1 资源对产业发展约束力逐步减弱 |
3.3.2 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
3.3.3 产业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 |
3.3.4 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依据 |
4.1.3 指标选取 |
4.2 评价方法及数据说明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4.3.1 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分析与评价 |
4.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分析与评价 |
4.3.3 科技创新水平分析与评价 |
4.3.4 产业增长水平分析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目标达成度评价 |
5.1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目标达成度分析 |
5.1.1 目标导向下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指标选取 |
5.1.2 绿色发展目标的确定 |
5.1.3 数据处理 |
5.1.4 纺织业绿色发展目标达成情况 |
5.2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动态预测 |
5.2.1 预测模型 |
5.2.2 预测结果分析 |
5.3 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1 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淡薄,参与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 |
5.3.2 污染治理费用高昂,产业污染治理能力低 |
5.3.3 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不高 |
5.3.4 综合成本上升,产业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 |
5.3.5 区域结构优化不可持续,大多企业是奔着优惠政策去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纺织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绿色发展激励机制,提高企业自主环保意识 |
6.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环保成本 |
6.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创新驱动的支撑力 |
6.4 优化产业内部结构,重塑产业比较优势 |
6.5 大力实施“三品”战略,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前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苏南地区近代化纺织工业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南纺织工业 |
第二章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造 |
第一节 恢复生产的重重困难 |
第二节 中共恢复生产的措施与政策 |
第三节 对纺织工业的合理调整 |
第四节 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和“五反”运动的开展 |
第三章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基本完成 |
第一节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与贯彻 |
第二节 大型纺织企业的公私合营 |
第三节 纺织行业的公私合营 |
第四节 全行业合营过程中几项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社会生活的演变 |
第一节 企业的各项民主改革 |
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的演变 |
第三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演变 |
第五章 历史的审视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心理的变迁与重建 |
第二节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改造的特点 |
第三节 成就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9)厘清历史逻辑 辨明时代潮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回顾行业40年转变, 发布本年度竞争力测评结果 |
140名突出贡献人物受表彰,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研究》新书发布 |
明确强国建设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两方面 |
孙瑞哲:中国纺织服装工业开启壮阔征程 |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转变 |
二、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三、积极稳妥推进中纺联今后工作 |
(10)纺织产业变局:请回答1998(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 1998年的中国纺织产业变局 |
2.1改革背景及成果 |
2.2行政改革 |
2.3破产与兼并 |
2.4压锭与下岗 |
3对1998年纺织产业改革评述 |
4 1998年的改革对现今市场的启示 |
四、1993年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纺织学报》研究[D]. 王雨. 东华大学, 2020(01)
- [3]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D]. 高妍.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4]《纺织周刊》研究[D]. 王仰旭. 东华大学, 2019(01)
- [5]产品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路径研究[D]. 黄伟丽.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6]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D]. 门世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纺织业绿色发展研究[D]. 杜伟伟.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王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厘清历史逻辑 辨明时代潮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J]. 徐长杰,董正. 纺织服装周刊, 2018(39)
- [10]纺织产业变局:请回答1998[J]. 季柳炎. 纺织科学研究,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