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各地教育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闽政办[202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前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苏政办发[2021]6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31日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争当表率、
许入丹[3](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朱晓慧[4](2021)在《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中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中国的减贫事业并未停止,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亟需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需进一步缩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早在2015年底就提前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并于2016年起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开展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探索实践。本文通过对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探索研究,从江苏“十三五”时期,对江苏推进解决相对贫困工作的组织架构、具体做法、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对贫困相关概念、标准、测算方法和救助政策不统一、低收入农户稳定脱贫基础不稳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很大等问题,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判,并借鉴国内外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实践经验及有益探索,围绕加快构建解决相对贫困制度体系、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和统筹推进其他重点区域帮促四个大方面,从统一相对贫困相关概念、标准、测算方法和救助政策,建立健全部门之间互通共享的信息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做好新老政策过渡和衔接,激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强化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促进经济薄弱村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振兴,以及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率先崛起、加快重点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思路举措。
张凌风[5](2021)在《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为实现云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探索其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及保护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将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作为研究目标,分别从水土资源、社会人文、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等四个层面构建符合云南省的评价体系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历史评价及未来预测。时间方面,对云南省2011-2019年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纵向研究分析;空间方面,借助Arc GIS软件对云南省16个地州2011年、2015年、2019年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进行分等定级可视化制图从而直观比较各地州承载力空间差异。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限制因素和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计算云南省2021-2023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以此得出云南省未来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潜力。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时间演变特征方面。2011-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单项承载力指数起点值相差悬殊,如水土资源承载力当中的昭通市、文山州、怒江州指数均小于平均值;社会人文承载力中昭通市、怒江州的指数小于平均值;经济技术承载力中除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以外,其它地州的指数均小于0.2;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除昭通市、临沧市以外,其它地州差距较小。变化趋势方面,部分城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如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德宏州、大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丽江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部分城市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如怒江州、迪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昆明市的社会人文承载力指数;同时也存在部分城市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如大理州、楚雄州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等。第二,空间演变特征方面。通过观察2011年、2015年、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图,能够发现除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水土资源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均呈现滇中城市群高于滇西、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南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上呈现“西强东弱”特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强西弱”特征;从各项承载力分布上能够明显看出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良好辐射带动作用。第三,障碍度诊断及耦合性分析。通过障碍度诊断模型得出云南省各地州准则层、指标层障碍度并进行排序,进而分析2011-2019年各地州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准则层方面经济技术承载力障碍度及社会人文承载力障碍度占主导地位,指标层方面经济密度、公路通车里程、人均水资源量等为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云南省四个单项承载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子系统的耦合度、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其中耦合度方面,昆明市、玉溪市呈先增后减趋势,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且2019年各地州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较高水平。第四,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单项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对预测值进行精度检验得出经济技术承载力预测值最优,其次是社会人文承载力、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预测值随时间变化趋于平均值,单项承载力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幅相对较缓慢。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观察2021-2023年预测值空间分布,发现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历史研究期有明显变化,但依然存在滇中城市群优于其它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且整体呈“东强西弱”分布。
赵勇[6](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的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把握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工具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政策资料的文件类型、发布时间、颁布部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便达到从总体上了解政策文件内在特征的目的;此外,借鉴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思想,将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工具划分为供给性、环境性和需求性三个类别,试图通过对政策工具分布结构的研究来找出湖北省扶贫政策工具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并探讨优化路径,以期能对巩固湖北省脱贫攻坚成果,传好乡村振兴接力棒有所裨益。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前期通过在湖北省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网络期刊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政府官网和国内权威法律法规数据库收集政策文件等准备工作,为研究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工具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在研读湖北省2013-2020年精准扶贫政策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样本的文本单元整理编码,并将编码结果归类到前期建立的“政策工具—扶贫价值”二维分析框架之中,最终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归纳汇总,从而实现对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描述和分析。结果:通过对编码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湖北省政策工具应用总体上兼顾了环境性、供给性和需求性三个方面,这与湖北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但从政策工具应用结构上来看,湖北省在运用扶贫政策工具上表现出不均衡性:首先,在政策工具维度上,湖北省偏向于使用环境性政策工具,使用比重超过政策工具总量的一半以上;需求性政策工具使用严重不足,是未来湖北省扶贫政策工具应用调整提升的着力点。其次,在扶贫价值维度上,湖北省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出台的扶贫政策文本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能力开发两方面,但社会参与表现不足。结论:通过对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参考建议:均衡应用三方面政策,优化扶贫政策工具结构;适度减少环境性政策工具应用,提高税收优惠力度;改善供给性政策工具供给方式,提升发展效益和质量;全面提升需求性政策工具应用深度和广度;增强扶贫政策工具可操作性,避免政策“悬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既要注重政策工具使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扶贫政策工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惠民政策。
张飞[7](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田嫒[8](2021)在《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既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又使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逐渐扼喉的困境,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驱动转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四川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的研究,对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对AGTF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济—资源—环境”分析框架为起点,分析四川农业发展现状,并基于EBM-GML指数模型测算1999-2018年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指数,分析四川AGTF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识别相关因素对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四川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以及农业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峻的困境;(2)四川AGTFP年均增长1.10%,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4.77%,增长表现为技术进步单驱动型,相对技术效率恶化抑制其增长;AGTFP增长地区差异显着,成都平原经济区最快(1.94%),川东北经济区最慢(0.02%);AGTFP年均增速(1.10%)略高于传统ATFP年均增速(0.98%);(3)财政支农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及工业化水平对四川AGTFP增长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农效应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人力资本、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营规模产生了阻碍作用;各因素对四川AGTFP的影响效应主要源自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要提升四川AGTFP,必须以“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为抓手,以“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为保障,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原则推动各地构建协调、可持续、绿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同时纳入非期望产出,将水资源消耗纳入投入要素,并以农业用水量作为衡量指标,AGTFP测算指标选取更为精准;以综合考虑了径向和非径向的EBM模型定义方向性距离函数,以GML指数构建全局生产可能集,AGTFP测算方法更为精准。
郑琦[9](2021)在《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山西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目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旧突出,资源短缺、能源供给不匹配、人口过度增长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要优化、治理效率同时也要提升。基于此,从山西省实际状况出发,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城市环境治理研究的进展做出整理,同时结合了山西省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系统性地探讨了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的现状。选取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SBM超效率模型、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影响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2009-2018年,山西省11个地市之间差异较大,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虽然起伏略有波动,但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2009-2018年阳泉市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排在末尾,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急需要提升。(2)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模式: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低效率模式。其中阳泉市、朔州市处于高效率模式,除此之外的9个城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3)通过研究发现,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起积极作用的包括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治理投资、城市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起消极作用的是城市产业结构。最后,结合山西省具体情况,从制度、经济、产业结构、多方协同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助力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
曹俭[10](2021)在《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测度区域发展模式先进性及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因子与关键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湖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给湖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研读国内外生态环境竞争力文献和政策法规,界定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湖南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为指标层,选取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管理响应和发展潜力5个标准层,筛选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27个指标,构建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09年-2018年10年原始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然后利用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引导出图表,结合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分析各地州市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大,整体上有待增强;(2)从总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来看,排名序列两端的地州市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省会长沙市的综合生态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在湖南省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总体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3)就单项竞争力来看,多数地州市在各分项竞争力得分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水平集聚”现象明显。通过对提取的主成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10年时间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但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将湖南省14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整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借助反距离插值方法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湖南省地州市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扩展中心,但总体是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结构。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二、全省各地教育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省各地教育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4)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及贫困线 |
2.1.2 相对贫困及相对贫困人口 |
2.1.3 经济薄弱村及重点帮扶片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反贫困理论 |
2.2.2 收入贫困理论 |
2.2.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做法与成效 |
3.1 江苏推进解决相对贫困工作的组织架构 |
3.1.1 建立省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机制 |
3.1.2 建立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
3.1.3 引导协调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帮扶 |
3.2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具体做法 |
3.2.1 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
3.2.2 对低收入农户精准滴灌 |
3.2.3 对经济薄弱村精准发力 |
3.2.4 对重点片区精准施策 |
3.3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成效 |
3.3.1 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明显 |
3.3.2 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和省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 |
3.3.3 扶贫开发重点片区面貌得到显着改善 |
3.3.4 区域协调发展得到有效推进 |
3.3.5 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基层得到探索实践 |
第4章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相对贫困相关概念、标准、测算方法和救助政策不统一 |
4.1.2 低收入农户脱贫基础不稳固 |
4.1.3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平衡 |
4.1.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很大 |
4.2 江苏解决相对贫困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解决相对贫困工作制度不健全 |
4.2.2 低收入农户普遍存在内“输血”外“输出”现象 |
4.2.3 经济薄弱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
4.2.4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 |
第5章 国内外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际做法 |
5.1.1 相对贫困标准设定 |
5.1.2 相对贫困对象识别方式 |
5.1.3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政策设计 |
5.1.4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推进机制 |
5.2 国内做法 |
5.2.1 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新格局 |
5.2.2 开展农村扶贫到统筹城乡扶贫的探索 |
5.2.3 加快产业扶贫组织化发展 |
5.2.4 推动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两个赋权” |
5.3 主要启示 |
5.3.1 贫困标准设定以相对贫困为主 |
5.3.2 相对贫困识别以多维评价为主 |
5.3.3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重视社会保障作用 |
第6章 完善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路径的建议 |
6.1 加快构建解决相对贫困制度体系 |
6.1.1 统一相对贫困相关概念、标准、测算方法和救助政策 |
6.1.2 建立健全部门之间互通共享的信息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
6.1.3 做好新老政策的过渡和衔接 |
6.2 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长效机制 |
6.2.1 进一步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 |
6.2.2 加强帮扶项目资产收益管理和监督 |
6.2.3 健全兜底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
6.3 加快构建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 |
6.3.1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产业振兴发展 |
6.3.2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人才振兴发展 |
6.3.3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生态振兴发展 |
6.3.4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文化振兴发展 |
6.3.5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组织振兴发展 |
6.4 统筹推进其他重点区域帮促 |
6.4.1 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 |
6.4.2 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率先崛起 |
6.4.3 加快重点片区巩固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 |
三、限制因素分析 |
四、耦合协调性评价 |
五、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 |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 |
三、土地综合承载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地系统理论 |
二、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三、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自然环境概况 |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概况 |
一、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
二、云南省土地利用特点 |
第四章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评价体系框架 |
三、指标性质划分 |
四、评价体系构建 |
五、指标内涵 |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
一、数据标准化方法 |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三、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时间演化规律 |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规律 |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
第六章 障碍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度分析 |
一、障碍度诊断模型 |
二、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三、准则层障碍度排序 |
四、指标层障碍度分析 |
第二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性分析 |
一、耦合协调性模型 |
二、耦合协调性时间演变 |
三、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变 |
第七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一节 模型构建及检验方法 |
一、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
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第二节 单项承载力预测 |
一、单项承载力预测值计算 |
二、单项承载力预测值精度检验 |
第三节 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政策工具视角下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的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政策工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外政策工具内涵的研究 |
2.3.2 国内外政策工具分类的研究 |
2.3.3 国内外扶贫政策的研究 |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政策文本来源 |
3.2 政策工具选择 |
3.3 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
3.3.1 X维度: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
3.3.2 Y维度:扶贫价值维度 |
3.4 文本内容单元编码 |
3.5 信度效度评估 |
4 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数据分析 |
4.1 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描述性分析 |
4.1.1 政策文本类型分析 |
4.1.2 政策文本历时分析 |
4.1.3 政策文本颁布部门 |
4.2 扶贫政策XY维度分析 |
4.2.1 X维度频数统计与分析 |
4.2.2 Y维度频数统计与分析 |
5 政策工具视角下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文本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政策工具维度 |
5.1.2 扶贫价值维度 |
5.2 主要建议 |
5.2.1 均衡应用三方面政策,优化政策工具结构 |
5.2.2 增强扶贫政策工具可操作性,避免政策“悬空” |
5.2.3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大扶贫”格局 |
5.2.4 向巩固脱贫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倾斜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湖北省政策文本分析单元编码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与农村 |
1.3.2 城乡关系 |
1.3.3 城乡一体化 |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
1.4 理论基础 |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区域发展理论 |
1.4.4 教育公平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
4.3.1 高速发展区 |
4.3.2 中速发展区 |
4.3.3 中低速发展区 |
4.3.4 低速发展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8)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1.3.4 文献简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1.3 规模经济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2.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3 小结 |
3 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 |
3.1 农业经济增长现状 |
3.1.1 农业产值持续增加 |
3.1.2 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
3.2 农业资源约束现状 |
3.2.1 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乏力 |
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量居高不下 |
3.2.3 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整体素质不高 |
3.2.4 化肥、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 |
3.3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 |
3.3.1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
3.3.2 农业碳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
3.4 小结 |
4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
4.1 测算方法 |
4.1.1 建立环境生产技术边界 |
4.1.2 构建E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1.3 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4.2 测算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说明 |
4.3 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动分析 |
4.3.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小结 |
5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指标说明 |
5.1.1 人力资本 |
5.1.2 财政支农力度 |
5.1.3 农业结构调整 |
5.1.4 农业经营规模 |
5.1.5 农业基础设施 |
5.1.6 工业化水平 |
5.2 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2.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3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2.4 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 |
5.2.5 回归结果分析 |
5.2.6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6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
6.2.1 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 |
6.2.2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2.3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
6.2.4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
6.2.5 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治理效率 |
2.1.2 环境治理 |
2.1.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发展状况分析 |
3.1 自然地理状况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2.1 城镇化水平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产业结构 |
3.3 环境状况 |
3.3.1 大气环境状况 |
3.3.2 水环境状况 |
3.3.3 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
4.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 |
4.2.1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整体性分析 |
4.2.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比较分析 |
4.2.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模式分析 |
4.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 |
4.3.1 城市环境治理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4.3.2 城市环境治理的规模效率分析 |
4.3.3 城市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对策 |
6.1 完善法制政策建设 |
6.1.1 强化法律手段 |
6.1.2 优化政策制定 |
6.2 协调经济运行机制 |
6.2.1 充分发挥环境税费的作用 |
6.2.2 有效改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
6.3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
6.3.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6.3.2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6.4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 |
6.4.1 发挥党组织主体责任 |
6.4.2 引导公民参与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现状 |
2.1 竞争力理论 |
2.2 生态环境竞争力 |
2.3 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 |
2.4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
2.5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1.1 综合性原则 |
3.1.2 代表性原则 |
3.1.3 客观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2 构建步骤 |
3.2.1 评价指标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指标意义与处理 |
3.3.1 生态资源 |
3.3.2 环境状况 |
3.3.3 经济社会 |
3.3.4 管理响应 |
3.3.5 生态环保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
4.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基本步骤 |
4.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测算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 |
4.3.3 各地州市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时空演变 |
5.1 时间演变分析 |
5.1.1 总体竞争力变化特征 |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潜力演变特征 |
5.1.3 生态管理响应竞争力演变特征 |
5.1.4 生态环境主成分竞争力演变特征 |
5.2 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5.3 结果比较分析 |
5.3.1 长沙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2 株洲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3 湘潭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4 衡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5 邵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6 岳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7 常德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8 张家界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9 益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0 郴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1 永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2 怀化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3 娄底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4 湘西州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演变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分异演变 |
5.4.2 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扩散演变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2.2 协同“长江经济带”加强对内对外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 |
6.2.3 加快构建“以点带面”的区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体系 |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 |
6.2.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教育和培育生态环境潜力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全省各地教育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1)
- [2]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7)
-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江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研究[D]. 朱晓慧. 扬州大学, 2021(09)
- [5]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D]. 张凌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政策工具视角下湖北省精准扶贫政策的文本量化研究[D]. 赵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2)
- [7]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田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琦.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曹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