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庄树峰[1](2017)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TDRSS),简称中继卫星系统,由地面测控站、用户航天器以及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中继卫星组成。中继卫星系统作为天基测控网的核心,不仅能够解决卫星通信中测控和通信高覆盖率的难题,还能够满足高数据率传输以及多目标测控等技术需求,在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继卫星资源调度是中继卫星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用户航天器数量不断地增大,但是系统中的中继卫星数量有限,相应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和功率资源并不充足,用户航天器提出的各种任务、数据传输请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在包含多个用户航天器的中继卫星系统中,研究中继卫星资源调度技术,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中继卫星的测控、跟踪功能,保障中继卫星系统高效率地运作。因此,本文对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技术展开了研究,包括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和多址链路中继卫星资源调度三部分内容。首先,对单址链路情况下的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单址链路情况,中继卫星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用户航天器提出的任务请求。在对调度问题的特点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建立了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多个可见时间窗口的情况。在静态资源调度的求解中,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的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算法。仿真中把基于人工蜂群的静态资源调度算法与其它三种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综合考虑优化能力和迭代速度,提出的算法能够以较快的收敛速度获得更大的调度收益。然后,研究了单址链路情况下的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问题。中继卫星系统从静态调度方案生成完毕到调度方案被中继卫星执行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动态扰动,导致初始静态方案无法适用于扰动后的调度模型。动态资源调度问题不仅要满足任务优先原则,而且要保证动态调度方案与初始方案之间的变更最小。因此,相应的资源调度模型为多准则决策问题。给出了方案变化幅度的数学定义,把动态资源调度问题归为多准则决策问题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属性分级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动态资源调度算法,并引入了调度方案代价系数来统一衡量总优先级和方案变化幅度两种属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优良的性能,得到的动态调度方案以较小的方案变化幅度为代价获得了较高的总优先级,适合用于解决中继卫星动态调度问题。最后,研究了多址链路情况下的中继卫星资源调度问题。分析了中继卫星系统在传统的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体制下的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并行约束检测的调度算法。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把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体制引入到中继卫星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航天器对传输速率的需求,给每个用户航天器分配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和功率资源。在速率自适应和比例公平性准则下,建立了相应的资源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蚁群优化子载波分配和次优功率分配的联合调度算法。参考蚁群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蚁群优化的子载波分配算法,并把平滑指数表征的比例公平性系数引入到蚁群算法的启发式信息中。为了能够严格满足用户的比例公平性,提出了一种次优功率分配原则。通过仿真实验与另外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相同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系统和速率,并且实现了用户的比例公平性。
翟政安[2](2016)在《下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思考》文中认为通过系统阐述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过程,给出了主要国家和组织的中继卫星系统技术体制和现状。再结合卫星、载人航天器和深空探索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下一代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从体系结构、卫星平台、链路调制体制、网络协议等方面,探讨并给出了下一代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途径。为满足未来近地、深空航天任务,以及临近、低空快速移动用户的不同要求,节约系统成本,下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将向专业化和与其他系统融合的方向发展:星间链路将增加激光链路,数据速率可达到10Gbit/s以上;多址业务成为主用,同时支持用户数能力将极大提高;对于链路调制体制,在采用CR(Cognitive Radio,认知无线电)和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可实现实时自适应调整和根据需求加载配置;数据传输将采用网络化方式,天地间构成一体化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容延迟网络)。
饶浩[3](2020)在《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海洋探测活动日益频繁,从深远海到陆基间利用卫星通信实现数据中继通信的信息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卫星通信终端需要在恶劣的海洋动态环境下将水下载荷获取的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岸基,目前不足10 kbps的通信速率已经满足不了诸如图像、视频等观测数据的传输需求。同时,复杂海况下卫星通信终端面临对星跟踪困难的问题,传统“动中通”无法满足高动态下的卫星快速跟踪需求。因此,探究海上高速率卫星通信终端系统和海上卫星快速捕获跟踪技术对我国海洋探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开展应用于海上浮标的高速率卫星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快速组合导航、高精度卫星载波闭环跟踪、扩频信号快速捕获等技术。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用于海上浮标的高速率卫星中继通信技术研究。首先,针对海上浮标高速率通信需求,综合考虑卫星通信链路资源、通信体制、链路预算,分别基于我国中继卫星和天通一号卫星链路资源设计了轻小型化卫星通信终端系统。该终端在国内首次实现海上浮标→空中卫星→地面岸基间2 Mbps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其次,为实现终端的轻小型化,提出了一种零中频结构的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设计思路,采用射频和数字自动增益控制、高Q值基带低通和数字带通滤波处理,接收机接收扩频带宽为6 MHz,灵敏度为-118 d Bm。最后,终端采用自适应海况条件的码率可变技术和基于大容量存储的时分重传机制,消除复杂海况下链路信噪比恶化,甚至中断带来的数据丢失隐患,确保了海上卫星通信链路的可靠性。2.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精度载波闭环跟踪辅助快速组合导航跟踪方案,四级以内海况条件下,终端能稳定跟踪卫星信号,解决了终端和卫星之间快速建立大回路通信链路的难题。该GNSS/SIN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紧组合导航系统利用GNSS和SINS伪距和伪距率的冗余参数误差对各自系统误差进行闭环修正,导航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动态性均优于传统“动中通”采用的松组合导航系统。终端根据卫星载波信号强度对卫星信号进行闭环圆锥扫描跟踪,将卫星通信终端跟踪精度进一步提高到2°,跟踪响应速度降低到20 ms,优于传统“动中通”采用的信标步进跟踪方案。3.提出了一种四路并行PMF-FFT(partial matched filters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捕获算法,用于快速捕获卫星扩频载波信号,给卫星信号闭环跟踪提供信号强度值。相比于传统伪码FFT算法,该算法的捕获时间和最大计算量更小,分别为传统伪码FFT算法的26.5%和46.9%。相比于PMF-FFT算法,该算法将频率分辨率提高了4倍,接收灵敏度提高了1.6d B。并行PMF-FFT算法大幅降低了扇贝损耗,确保了捕获灵敏度。这种算法适应剧烈摇晃的天线在20 ms内快速稳定跟踪卫星信号,确保卫星通信终端在四级海况下快速闭环跟踪卫星。4.完成了通信、跟踪算法及卫星通信终端功能、性能验证分析系统的研究。其中,算法验证平台利用一套FPGA硬件电路实现了并行高速处理基带信号调制解调、编解码、组帧解帧、相控阵波束控制、大容量存储控制等功能。采用基于ARM架构体系的处理环境,实现了高效处理紧组合导航算法、网络协议等功能。算法验证平台集成度高,保证了测试调试工作的便捷。其次,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用于在性能调试、系统联试和试验现场环节,快速检测S波段海上卫星通信终端关键特性的便携式测试系统。最后,根据卫星通信终端海上大回路通信试验结果,分综合析了湖上和海上试验结果和数据,为优化系统奠定了基础。论文研究的卫星通信终端突破低成本、高精度、快速捕获跟踪技术,能支持海上浮标或其他海洋载体实现与岸基间2 Mbps高速率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在军民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黄浩[4](2019)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捕获和跟踪仿真分析》文中提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中、低轨卫星通信受到地域限制以及卫星间信源信息不能直达到信宿的问题,因此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卫星通信的研究热点。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通过与中、低轨卫星建立星间链路,或者中继卫星之间建立多跳中继链路,这两个过程中星间链路的建立都需要星间完成信号捕获和跟踪两个过程。星间链路的捕获过程指的是中继卫星按照一定的扫描轨迹对不确定区域进行扫描,当目标星与中继卫星的两者的波束相互覆盖,标志着捕获过程成功;星间链路的跟踪过程是指中继卫星完成对目标卫星的捕获之后双方通过波束精细调整,最终实现波束精确对准,并能实现长时间保持的过程。本文主要对星间链路的捕获和跟踪过程进行了信号特性分析及仿真实现,在研究星间链路的捕获过程时主要对捕获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并对目标的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进行了计算;在研究星间链路的跟踪过程时主要分析了角跟踪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过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了采用不同调制方式情况下对解调结果的影响。首先,论文在概述了中继卫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星间链路的捕获方式和建立流程;通过不同坐标系下捕获过程的模型建立及分析,并借助业界优秀的STK软件,构建了捕获过程数学建模的基础;中继卫星系统的跟踪过程、单脉冲角跟踪接收天线的原理和调制方式,均对跟踪的速度和跟踪精度有重要影响,论文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仿真。其次,本文对星间链路的捕获过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捕获过程的关键参数分析和仿真。捕获过程中,捕获不确定区域的确定是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不确定区域受到初始偏置角,轨道估计误差,执行机构执行误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初始偏置角等的四个误差的特性,结合误差的分布论文推导得到了初始偏置角的分布和捕获不确定区域的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相关结果;接下来,论文研究了捕获概率的计算模型,对捕获不确定区域对目标的覆盖率和扫描波束对捕获不确定区域的覆盖率进行推导和计算;不同的扫描方式对捕获时间及执行机构的运转复杂性均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对此,最终确定采用等距等线速的扫描方式,并结合平台抖动等实际影响因素推导了优化的扫描步长;基于以上的分析,综合STK分析卫星间的相对运动和捕获概率的计算模型推导得到捕获概率,同时结合扫描方式计算得到了平均捕获时间。最后,本文对跟踪过程使用的单脉冲角跟踪机的信号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和仿真,其中主要分析和对比了在不同的调制方式下角跟踪系统的性能。通过研究和比较二相调制和四相调制技术的解调原理及特性,确定了基带信号处理所采取的方案;接下来通过对基带信号的处理过程的研究,着重对基带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带通采样模块、载波提取模块、载波跟踪模块、包络检波模块和相参累加模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然后,对接收机接收信号的频率不确定性和信噪比进行了分析,确定系统的仿真参数;最后,对二相调制和四相调制角跟踪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比较两种调制方式的角误差解调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闵士权[5](2013)在《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文中认为阐述了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定义、组成和特征;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天基综合信息网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体系架构,其中包含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和临近空间各种飞行器,以及地面系统。分析了该网络的特点和可用的网络协议结构;探讨了该网络的组网结构、网络协议、服务质量(QoS)路由、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防护、激光通信和星载处理交换等多项关键技术。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此构想采用双层(地球静止轨道和低地球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和导航卫星星座,实现全球全时覆盖空间层航天器、临近空间层飞行器和地面层各种用户终端,通过星间链路、星地链路和地面线路组成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信息网络。在国外不设地球站的情况下,该网络可实现:国内测控站测控我国全球运行的卫星;国内遥感站实时接收我国全球遥感卫星发送的信息;国内关口站管理我国授权的全球用户站之间的互通信息。最后,提出了开展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可行性研究建议。
刘向南,赵卓,李晓亮,冷涛,谌明[6](2019)在《星间链路技术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星间链路作为联通航天器的重要桥梁,是天基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顾星间链路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星间链路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发展星间链路应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最后国外星间链路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星间链路技术的发展建议。
王家胜[7](2013)在《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及其应用拓展》文中认为论述了中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历程和特点、应用实践和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贡献。对中国未来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在大系统层面(包括优化顶层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扩大覆盖区等)和卫星层面(包括相关的先进有效载荷和平台技术)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今后应用领域的拓展(如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地球静止轨道(GEO)用户航天器、再入通信、深空通信和特殊卫星星座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赵静,赵尚弘,李勇军,赵卫虎,韩磊,李轩[8](2013)在《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高性能激光链路构建高速安全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为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对地观测卫星和用户航天器提供大容量、无缝隙的数据中继服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星上演示验证,并启动了相应的工程验证计划。综述了国内外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几种典型激光链路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着重研究了系统结构、激光终端及模拟验证实验。最后,分析了数据中继卫星激光链路组网中着重关注的几个方向。
王家胜,齐鑫[9](2014)在《为载人航天服务的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论述数据中继卫星(以下简称中继卫星)突出优点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其研制的难点和必须攻克的重大关键技术(包括高速飞行航天器之间的精密捕获跟踪技术、极大电尺寸展开式双频带跟踪天线技术、卫星姿态和天线指向的复合控制技术等).介绍了我国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的研制历程,该系统具有中国特色,只在国内设置管控站,实现了对我国中低轨用户航天器100%的轨道覆盖.它的成功运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2个具有这一系统的国家.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在神七至神十、天宫一号等飞行任务中的成功实践,说明了天基信息传输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红俊[10](2016)在《国外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文中指出作为天基测控系统,数据中继卫星大大提高了对用户星的覆盖率,减少了地面布站的数量,节约了成本,是各主要航天国家重点建设的航天系统之一。目前,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均发展了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在对空间和地面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以小卫星星座、搭载载荷等灵活的形式,采用激光通信、软件无线电、组网等先进技术积极研发和部署下一带卫星系统,并谋划与行星中继卫星一起构建跨太阳系的中继卫星体系。总结了国外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综合分析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并对中国中继卫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中继卫星资源调度概述 |
2.2.1 中继卫星系统描述 |
2.2.2 中继卫星资源调度特点分析 |
2.2.3 中继卫星资源调度约束条件 |
2.2.4 中继卫星资源分配原则与调度收益评价 |
2.3 多准则决策问题 |
2.4 OFDMA系统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 |
3.1 引言 |
3.2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问题分析 |
3.3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模型 |
3.4 基于人工蜂群的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 |
3.5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静态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 |
4.1 引言 |
4.2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概述 |
4.2.1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问题分析 |
4.2.2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原则与收益评价 |
4.3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模型 |
4.4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 |
4.4.1 多属性决策问题求解过程 |
4.4.2 简单线性加权法 |
4.4.3 基于属性分级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动态资源调度算法 |
4.5 单址链路中继卫星动态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址链路中继卫星资源调度 |
5.1 引言 |
5.2 CDMA体制中继卫星资源调度 |
5.3 OFDMA体制中继卫星资源调度 |
5.3.1 基于RA准则的OFDMA体制资源调度 |
5.3.2 基于RA准则的资源调度模型求解 |
5.3.3 基于比例公平性准则的OFDMA体制中继卫星资源调度 |
5.4 基于蚁群优化子载波分配和次优功率分配的联合调度算法 |
5.5 OFDMA体制中继卫星资源调度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下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继卫星系统发展过程及现状 |
1.1 美国TDRSS中继卫星系统 |
1.2 俄罗斯“波束”中继卫星系统 |
1.3 ESA中继卫星系统 |
1.4 日本DTRS中继卫星系统 |
2 中继卫星系统未来应用需求分析 |
3 下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发展趋势和技术途径 |
3.1 体系结构 |
3.2 卫星平台 |
3.3 中继链路调制体制 |
3.4 网络协议 |
4 结论 |
(3)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2.1 海上卫星通信资源 |
1.2.2 海上卫星通信终端 |
1.2.3 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
第2章 浮标端卫星通信终端系统设计 |
2.1 通信体制分析 |
2.2 卫星通信终端系统 |
2.2.1 移动卫星通信终端设计分析 |
2.2.2 GEO卫星链路预算 |
2.2.3 轻小型化卫星通信终端设计 |
2.3 S波段通信机关键技术研究 |
2.3.1 高灵敏度低中频接收机 |
2.3.2 自适应海况码率可变技术 |
2.3.3 基于大容量存储的时分重传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上浮标端卫星快速跟踪技术 |
3.1 组合导航卫星跟踪 |
3.1.1 GNSS/SINS紧组合导航 |
3.1.2 卡尔曼信息融合 |
3.1.3 天线波束指向 |
3.2 载波闭环跟踪 |
3.2.1 卫星跟踪技术 |
3.2.2 快速闭环跟踪 |
3.2.3 圆锥扫描跟踪 |
3.3 波束指向控制实现 |
3.3.1 机械伺服控制 |
3.3.2 相控阵波束控制 |
3.3.3 终端波束控制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卫星信号快速捕获算法 |
4.1 扩频解扩 |
4.2 并行捕获算法 |
4.2.1 伪码FFT并行捕获 |
4.2.2 PMF-FFT算法 |
4.2.3 并行PMF-FFT算法 |
4.3 性能分析 |
4.3.1 接收灵敏度 |
4.3.2 计算复杂度 |
4.3.3 捕获时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法验证、终端测试及试验验证 |
5.1 算法验证 |
5.2 快速测试系统 |
5.2.1 系统方案设计 |
5.2.2 终端链路测试 |
5.2.3 开发应用 |
5.2.4 现场应用 |
5.3 试验验证分析 |
5.3.1 外场试验 |
5.3.2 快速捕获跟踪性能 |
5.3.3 前向链路性能 |
5.3.4 返向链路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捕获和跟踪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捕获过程研究现状 |
1.2.2 跟踪过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星间链路概述 |
2.1 星间链路基础 |
2.1.1 中继卫星系统的组成 |
2.1.2 星载天线系统 |
2.2 星间链路的捕获过程 |
2.2.1 中继卫星捕获方式的研究 |
2.2.2 星间链路的建立流程 |
2.2.3 STK软件与卫星间的运动分析 |
2.3 单脉冲单通道天线技术基础 |
2.3.1 基于二相调制的单脉冲单通道技术 |
2.3.2 基于四相调制的单脉冲单通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星间链路的捕获技术研究 |
3.1 中继卫星扫描不确定区域的研究 |
3.1.1 扫描初始偏置角的确定 |
3.1.2 扫描不确定区域的确定 |
3.2 中继卫星捕获概率的研究 |
3.2.1 捕获不确定区域对目标的覆盖 |
3.2.2 扫描波束对捕获不确定区域的覆盖 |
3.3 中继卫星扫描方法的研究 |
3.3.1 中继卫星扫描方法的对比 |
3.3.2 等线速等螺距扫描方法研究 |
3.4 中继卫星扫描步长研究 |
3.4.1 伸缩因子 |
3.4.2 附加重叠因子 |
3.5 中继卫星的捕获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星间链路的跟踪技术研究 |
4.1 单脉冲角跟踪接收机信号处理 |
4.1.1 信号的采样 |
4.1.2 载波频偏估计 |
4.1.3 单通道信号的Costas环路设计 |
4.1.4 角误差解调模块的设计 |
4.1.5 移位一点相关算法 |
4.1.6 相参积累 |
4.2 二相调制系统的仿真 |
4.2.1 二相调制系统角误差解调过程 |
4.2.2 二相调制系统仿真结果 |
4.3 四相调制系统仿真分析 |
4.3.1 四相调制系统角误差解调过程 |
4.3.2 信标信号四相调制的仿真结果 |
4.3.3 BPSK信号四相调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基综合信息网概念及发展 |
2.1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定义、组成和特征 |
2.2 国外天基综合信息网研发概况 |
2.2.1 转型通信体系[5] |
2.2.2“面向全球通信的综合空间基础设施”[6] |
3 天基综合信息网体系架构 |
3.1 空间层 |
3.2 地面层 |
4 天基综合信息网网络协议 |
4.1 天基综合信息网网络特点 |
4.2 天基综合信息网协议结构 |
5 天基综合信息网关键技术 |
6 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设计思想 |
7 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空间层构想 |
7.1 空间层通信网 |
7.1.1 星座覆盖和链路选择 |
7.1.2 GEO卫星星座 |
7.1.3 LEO卫星星座 |
7.2 空间层航天器 |
7.3 临近空间层飞行器 |
7.4 空间层时空基准 |
8 结束语 |
(6)星间链路技术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星间链路的发展现状 |
1.1 小规模试验研究阶段 |
1.2 大规模工程应用阶段 |
2星间链路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
3 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分析 |
4 思考与建议 |
5 结束语 |
(7)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及其应用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历程及其特点 |
2.1 建设历程 |
2.2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准全球覆盖能力GEO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 |
2.3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的特点 |
3 中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 |
4 对未来中继卫星系统技术和卫星技术发展的建议 |
4.1 对大系统技术发展的建议 |
4.2 对卫星研制技术发展的建议 |
5 中继卫星系统应用领域若干可能的拓展 |
6 结束语 |
(8)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现状和发展 |
1.1 激光链路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1.1.1 转型卫星通信系统TSAT |
1.1.2 Alpha星计划(Alpha SAT) |
1.1.3 欧洲数据中继卫星(EDRS)系统 |
1.1.4 下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1.2 激光通信终端 |
1.2.1 Tesat相干激光通信终端 |
1.2.2 JAXA高级激光通信终端LUCE |
1.3 地面模拟实验 |
1.4 星上演示验证 |
2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
2.1 关键技术 |
(1)微波/激光混合的节点信息处理机制 |
(2)多用户接入控制策略 |
(3)高可靠性网络数据传输协议 |
2.2 发展趋势 |
(9)为载人航天服务的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 |
2.1 中继卫星系统的主要优点 |
2.2 研制中继卫星的难点和必须攻克的关键技术 |
2.2.1 星载闭环捕获跟踪技术 |
2.2.2 极大电尺寸D/λ (天线直径/工作波长)的可展开、双频带跟踪天线技术 |
2.2.3 卫星姿态和天线指向的复合控制技术 |
2.2.4 外热流变化巨大的高频箱热控设计技术 |
2.2.5 极宽带Ka频段转发器技术 |
2.2.6 长寿命高精度天线驱动机构技术 |
2.3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的研制历程 |
2.4 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覆盖中继卫星系统 |
2.5 用户航天器和中继终端 |
3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为载人航天服务的实践 |
4 结语 |
(10)国外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现状 |
2. 1 美国 |
2. 1. 1 第三代中继卫星 |
2. 1. 2 升级和改造地面系统 |
2. 1. 3 增加“TDRS卫星增强业务”[4] |
2. 1. 4 研究下一代( 第四代) 卫星方案 |
( 1) 用户需求和业务性能 |
( 2) 技术/物理结构 |
( 3) 采购及管理方式 |
2. 2 欧洲发展第二代卫星———EDRS系统 |
2. 3 俄罗斯发展第二代“射线”卫星 |
2. 4 日本 |
3 关键技术发展 |
3. 1 激光通信技术 |
3. 2 软件无线电及组网技术 |
3. 3 多址技术与组阵技术 |
3. 4 网络安全技术 |
4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4. 1 采用激光通信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
4. 2 卫星平台多样化 |
4. 3 利用组网技术构建卫星网络 |
5 结束语 |
四、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技术研究[D]. 庄树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2]下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思考[J]. 翟政安.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16(02)
- [3]应用于海上浮标的卫星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D]. 饶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 [4]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捕获和跟踪仿真分析[D]. 黄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J]. 闵士权. 航天器工程, 2013(05)
- [6]星间链路技术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 刘向南,赵卓,李晓亮,冷涛,谌明. 遥测遥控, 2019(04)
- [7]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及其应用拓展[J]. 王家胜. 航天器工程, 2013(01)
- [8]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研究进展[J]. 赵静,赵尚弘,李勇军,赵卫虎,韩磊,李轩.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11)
- [9]为载人航天服务的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J]. 王家胜,齐鑫.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03)
- [10]国外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J]. 杨红俊. 电讯技术,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