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价水平高位运行时如何做好高校伙食工作

浅谈物价水平高位运行时如何做好高校伙食工作

一、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孙日蒸[1](1995)在《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文中研究表明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各地物价涨势过猛,今年入夏以来,各类生活物资价格更是暴涨。这次物价上涨的共同特点是:物价上涨幅度起点高,并一直在高位上运行,居高不下。以笔者所在的青海省为例:“今年上半年平均零售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2.9%”“食品类价格上涨25.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

柳丽娜[2](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傅端香[3](2011)在《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低工资制度是用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持一定的社会购买力和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最低工资是政府对劳动力价格的一种干预。有关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存在大量的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规制不完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进行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持,对提高就业质量与促进经济和就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建立了二元劳动力市场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模型,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提出最低工资和就业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构建了理论平台。2.本文从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现实基础。3.本文在社会调研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和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建立实证计量研究模型,以北京和焦作地区为例,利用相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最低工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中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存在的差别及存在差别的原因。4.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机制、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和加强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等促进最低工资和就业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是构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模型,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对合理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最优尺度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理论参考;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地区和行业性质”的最低工资标准分类制定机制。

王晓飞[4](2012)在《中国自然失业率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但是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导致我国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均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同时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一直在较高的位置上运行,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率与减少失业之间取得平衡就成为考验我国政府面对复杂经济情况能力的一个难题。菲利普斯曲线是联系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桥梁,由它衍生出来的自然失业率则是研究经济体系内部效率以及平衡就业与通胀关系的关键概念。因此,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和自然失业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和估计自然失业率的取值,并且探清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主要因素,最终以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政策工具,以自然失业率作为政策支点,以影响自然失业率因素分析作为政策依据,探究何种政策可以使我国在中国特色菲利普斯曲线机制作用下,可以在保持可容忍的通货膨胀率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目标。本文通过以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信息方程,以自然失业率自相关遵循随机游走假设为状态方程,构建了估算曲线本身具体形式以及自然失业率的空间状态模型。利用我国1978-2009年之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空间状态模型进行了估计,得出了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以及自然失业率的取值及变化趋势。然后对自然失业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确定了这些因素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影响,并根据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有:第一,中国经济存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第二,验证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第三,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显示了理性预期的特征;第四,我国自然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大致呈U型,即先下降后上升,可以分为1978-1989、1990-2004以及2005-2009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显示了不同的变化特点。第五,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检验,并探清了它们与自然失业率变动之间的正反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乡村人口比例以及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且两者均与自然失业率变动呈反向关系;第六,城镇化的加速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在近十年中逐步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农村和农业中剥离出的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产生的大量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本文的创新是:第一,收集了最新的(1978-2009年)统计数据对菲利普斯与自然失业率进行了估计;第二,估算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目前存在的“高增长、高通胀、低就业”现象;第三,根据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验证了供给冲击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初步确定了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式与形成机制;第四,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自然失业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最后确定城镇化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在最近十年不断升高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本文的主要不足是:第一,数据的收集不够全面;第二,受条件限制,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对于影响自然失业率因素选取相对单一;第三,主成分分析只能对选取的经济变量与自然失业率变动之间进行定性分析,而不能定量的估算选取变量对自然失业率变动的影响;第四,由于时间和篇幅限制,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和自然失业率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实际经济数据的调研,政策建议部分在实践性上有所欠缺。

耿仲钟[5](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曹令军[6](2012)在《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恰似一条割不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自晚清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被动、屈辱的对外经济开放进程。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成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外经济开放历时170多年,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国家演变成全方位开放的国家。对外经济开放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赢得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回顾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和优化对外经济开放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1章是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有关对外经济开放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进而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简单概括。第2章至第3章研究晚清对外经济开放。第4章至第7章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第8章至第10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经济开放。第11章分析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对中国从1840年到201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并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在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进行全景式勾勒和概括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坚持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一个国家抓住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清政府因为历史眼光的局限性,错失重大历史机遇,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只能黯然淡出历史舞台。1978年实行的对外经济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国的发展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赞叹。(2)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是: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3)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文化氛围、军事因素、技术因素、法律因素等等。(4)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5)对外经济开放必须与国内改革同步。如果只有对外开放,没有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既难以深入,也不可能持久。清政府向欧美派出留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留学生只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结果当留学生开始剪辫子、穿西装时,清政府认为留学生政治上已经不可靠,将留学生全部撤回。清政府甚至对百日维新运动镇压,拒绝进行改革,开历史的倒车,最终被历史无情淘汰。1978年开始的对外开放,具有留学经历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既要改革也要开放。可以说,对外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国内的配套经济和政治改革,是难以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6)对外经济开放要注重技术学习和制度学习的协调发展。技术的长远发展必须有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南京国民政府和清政府一样喜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过分注重技术的模仿,惰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建立了西方的宪政制度,但是本质上还是独裁统治,而这注定南京国民政府逃脱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中国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既有技术层面的学习,也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学习。在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说,保证了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又好又快发展。(7)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就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通过对外经济开放,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就中国来说,都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外经济开放的领域和路径设计。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逐步从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向分工合作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渡,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不断迈进,中国制造誉满全球。通过对外经济开放,中国真正摆脱了贫穷落后,避免了落后挨打的悲剧。实际上,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也是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与之相适应。中国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开放也必然需要扩大和深化。以传统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客观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西方国家一直在对其不断调整和优化。对中国来说,粗放型和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就中国来说,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主动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本文力图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创新:(1)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历史和进程进行全景式描述和概括。根据时间顺序,把对外经济开放分为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重要阶段。对这170年对外经济开放进程和历史进行概括,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有益的探索。(2)对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开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外开放的研究,当前最重要的是梳理基本历程,要从整体上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既需要研究时间更需要新的研究视角。(3)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政策建议。(4)对中国向外国派遣留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全文对留学生派出的类别、留学生如何管理服务、留学生学习专业、留学生本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服务提供建议。

熊祖辕[7](2004)在《中国失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失业是一个最具政治意义的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失业大潮,已成为考验我国政府的最大难题。本文紧紧围绕失业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首先是研究了失业“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了失业产生的技术前提和社会条件,我国失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和治理失业的重大意义,对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状况作了考察。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判断我国的失业状况,在对现行失业统计制度的利弊进行了评价分析之后,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我国的失业率和失业人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其次是研究了“为什么”失业的问题。在对西方失业理论进行“一分为二”评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失业的总量性成因、结构性成因、技术性成因、市场性成因、体制性成因和周期性成因,还对我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和构成失业承受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是研究了失业“怎么办”的问题。为了借鉴世界各国在治理失业方面的经验,对其较有成效的做法进行了概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建议“促进就业应当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系列相互配合的战略。对在二十一世纪前期的我国治理失业的总体目标作了概括,提出了分三阶段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的思路,提出了多方面的失业治理对策。阐述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和措施。对我国的失业统计的定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已经实施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更规范更健全的失业统计调查制度的思路。

唐兵[8](2010)在《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基本上处于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从总体上讲属于供给约束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整个国民经济在支撑其发展的三个轮子——投资、消费和外贸的拉动下逐渐呈现有序、平稳的发展态势。然而,进入“九五”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不足开始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1998年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方略。之后,国家连续几年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手段对于有效地抑制经济的下滑趋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成为制约目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研究经济现象关键在于捕捉那只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消费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种行为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性和外部性。从消费者主体意识看,消费者行为存在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之分;从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看,消费者行为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中国消费问题研究应以中国消费者行为作为逻辑起点。本文认为,20世纪后50年的中国,不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最后的20年余间,又开启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制度变迁中,中国消费者行为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立足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镶嵌于中国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这一基本事实,本文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变迁历程及阶段性特征,描述了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状况,并基于制度、结构、心理建立起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选择机制,为进行政策研究奠定基础。全文分为九章:(1)第一章:导论。着重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和研究内容。(2)第二章:对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进行综述。通过对国内学者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西方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局限性,旨在为建立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做好铺垫。(3)第三章:系统地总结中国消费者行为特征与变迁状况。指出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特殊状况,即变迁的影响因素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变迁的速度幅度由慢浅到快深;变迁内驱力由强转弱;变迁周期呈现长一短一长波动特征。(4)第四章:基于制度、结构、心理的视角,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机制。指出消费者行为有内因决定论,外因决定论,内、外因决定论三种决策方式,不同的人性假设前提下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决策特征;消费者需要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它是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内部动力。此外,经济结构演进是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外部动力。外部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周期与居民消费支出变迁的互动机制、产业结构演进与消费结构变迁的联动机制、和投资结构演进与消费结构变迁的牵制机制;制度及制度变迁是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根本原因。制度推动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实现途径有三种选择模式,即自然演化模式、政府强制模式、制度适应模式。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经历了政府强制模式、制度适应模式等两种模式。(5)第五章:主要是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作出制度上的解释。指出,尽管有文化变迁引发消费观念变革的线索、有“生产决定消费”的逻辑下引致的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线索,另外还有消费需求自身的变化等因素,但体制改革引发的一系列制度变迁是导致中国消费者行为发生特殊变迁的根本性原因。(6)第六章:主要从心理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着重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内在心理机制和非正式制度约束。指出,非正式制度诸如盲从心理、过度节俭心理、悲观预期心理、逆反心理以及信任危机在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不同阶段都有所表现。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变迁都起到消极阻碍作用,是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疲软”的原因之一。(7)第七章:主要从结构方面,展开论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动力机制,着重对经济周期波动、投资波动、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第一,建国以来至2005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周期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并不呈现规律性。就波动形态而言,消费波动发生频率略高于经济周期波动,就波动强度而言,在改革之前,消费周期的波动剧烈程度弱于经济周期波动,改革后,消费波动的剧烈程度强于经济周期的波动;第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总体上超前于居民消费增长率波动,并且波动幅度大于消费周期波动。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投资增长率周期波动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上以消费周期推动;第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消费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几乎不存在引导作用。到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需求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诱导效应增强。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不断高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结构的失衡,使中国消费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导致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受阻。(8)第八章:主要运用制度、结构、心理等理论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在消费者行为现状分析基础上,预测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六大趋势。这六大趋势体现了四个显着特征,即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成熟稳定、消费内容崇尚个性品位、消费方式追求便捷舒适。(9)第九章:全文的结论和观点,并结合现阶段中国消费者行为特征和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从增强消费者信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消费者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四个方面提出引导消费者走出“低消费陷阱”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与分析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1.从微观机理研究宏观问题,并以制度、结构、心理的视角构建起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2.描述了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状况。3.从人性、外部环境和经济形态的演进逻辑,分析了消费者需要的动态演化机理。4.概括了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两种选择模式,即政府强制模式和制度适应模式。5.论证了制度变迁通过“防御心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作用机制,指出了阻碍消费者行为变迁的非正式制度因素。6.提出了引导消费者走出“低消费陷阱”的政策建议。主要不足之处有:1.在本文的数据采集方面,某些数据的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检验。2.缺乏对正式制度变迁以及非正式制度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变迁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3.对于消费者行为变迁表现出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少中外消费者行为决策的比较研究。4.对策措施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化。

董大伟[9](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叶兵[10](2008)在《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运用西方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传导渠道、调节措施、传导机制的障碍和调节效应等问题。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改进和优化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机制,使企业能够正确解读和追随货币政策信号,从而实现较为理想的货币政策效应。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五章,约11万字。第1章,货币政策与投资规模调节的关系探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探讨货币政策调节与投资规模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是实施宏观经济调节、实施投资调节的重要政策工具,强调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指出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结合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分析了投资规模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从而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也成为货币政策的重点调节对象。本章是论文展开分析研究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投资规模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所以各方面对投资规模投入更多的关注,宏观调节措施围绕投资规模调节进行。投资规模是货币政策的重点调节对象,货币政策又是调节投资规模的主要手段,因此,货币政策和投资规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机制及效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2章,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概要性地归纳了主要货币政策理论流派的观点,突出主要货币政策流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观点,分析了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着重分析了西方货币政策理论关于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的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讨论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时滞问题,并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经验教训,为实证分析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好理论准备。第3章,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传导机制分析。实证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的传导机制。指出由于我国金融结构的固有特点,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沿着这一逻辑脉络,论文进而指出商业银行行为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还分析了近年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指出随着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开始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4章,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2003-2006)。本章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本轮宏观调节的背景,本轮宏观调控始于2003年,2003年前后我国经济运行表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投资增长非常强劲。其次,分析本轮宏观调节中采取的主要货币政策措施,并研究了系列调节措施的主要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分析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节,论文还专门以房地产投资为例,分析了货币政策调节对房地产投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最后,本章客观评价了本轮货币政策调节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效果,认为调控收效比较小,调节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第5章,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障碍与对策分析。本章在第4章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本轮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效果甚微的7个方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轮宏观调节中,货币政策实施了小幅度、高密度、高组合性的调节,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收效较小。本轮经济过热有着很强的地方政府推动背景,投资增长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推动,这方面的投资主要是体现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由于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对货币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货币政策不能按照本来的轨迹运作。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的机制逐步建立,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博弈的动机更加强烈,博弈的行为特征非常鲜明。从企业层面看,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理财意识的淡薄,科学投资决策方法的缺失等是企业不能正确解读、主动追随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利率市场改革未完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等都是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调节微效的原因。正是针对这7个方面的问题,论文在结束部分提出了政策建议,目的是想进一步通过改革增强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效果。二、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西方财务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企业动态投资决策方法比静态投资决策方法对货币政策敏感性更强的特点,进而从企业投资决策方法的层面解释了货币政策调节投资在我国的传导效率比较低的问题,为增强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2、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股份制改革后商业银行的行为变化,指出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后,利润目标进一步强化,经营机制、经营行为的进一步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目标存在潜在冲突,这种冲突会影响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的调节效果,因此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商业银行博弈带来的影响,以提高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3、突破了以往学者更多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效果的传统,提出宏观调控部门应重视与微观主体的交流沟通,更多关注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政策的反应和行为调整,从而改进宏观政策调节实施方式的观点。4、分析了本轮投资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指出在前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后,国有企业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新的改革,合理界定和约束地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市场化机制的确立和运行。5、根据全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与操作性都较强的改善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对策建议。

二、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
        (二) 乡村小学校
        (三) 现代教育
        (四) 教育现代转型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术界对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争议
        1.1.2 中国低收入群体的大量存在
        1.1.3 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
        1.1.4 中国劳动力市场规制的不完善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阐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2.1.1 国外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2.1.2 国外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
    2.2 国内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2.2.1 国内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2.2.2 国内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
3 中国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现实基础
    3.1 中国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3.1.1 提升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的保障
        3.1.2 弥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不健全
        3.1.3 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1.4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1.5 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3.1.6 实现体面劳动的现实要求
    3.2 中国实施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3.2.1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创造了客观经济条件
        3.2.2 民生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其提供了政治基础
        3.2.3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为其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市场条件
4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分析
        4.1.1 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力量悬殊
        4.1.2 劳动力市场呈现双重"二元性"
        4.1.3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4.2 供需理论下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4.2.1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
        4.2.2 最低工资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4.2.3 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4.3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模型
        4.3.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概述
        4.3.2 模型的假定条件
        4.3.3 模型的建立
        4.3.4 模型的进一步修正
        4.3.5 模型的进一步解释和经济含义
5 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现状分析
        5.1.1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及其增长率
        5.1.2 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GDP
        5.1.3 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
    5.2 北京市和焦作市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说明
        5.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因素分析
        5.2.4 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优尺度分析
    5.3 北京市和焦作市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宏观实证分析
        5.3.1 北京和焦作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分析
        5.3.2 模型、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5.3.3 北京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计量分析
        5.3.4 焦作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计量分析
        5.3.5 北京和焦作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比较分析
    5.4 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实证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6 国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分析研究
    6.1 发达国家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分析研究
        6.1.1 美国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1.2 英国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1.3 法国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2 发展中国家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研究
        6.2.1 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2.2 印度尼西亚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2.3 巴西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6.3 国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总结与启示
    6.4 中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实证研究结果的比较
7 中国最低工资和就业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
    7.1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机制
    7.2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7.3 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
    7.4 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7.5 完善促进最低工资和就业协调的配套制度
8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自然失业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
        二、 论文框架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一、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二、 预期(Expectation)
        三、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菲利普斯曲线文献综述
        一、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演进
        二、 国内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综述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自然失业率文献综述
        一、 自然失业率理论的演进
        二、国内关于自然失业率研究综述
        三、 NAIRU 与自然失业率的对比
        四、 影响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充分就业理论回顾
第三章 模型的构建与计算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数理模型演进
        一、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 附加的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 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二节 自然失业率估算方法概述
        一、 HPMV 滤波方法
        二、 卡尔曼滤波方法
    第三节 数学模型的构建
        一、 相关数学概念介绍
        二、 状态空间模型的基本组成成分
        三、 模型方程的选择与困难
        四、 构建状态空间模型
    第四节 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
        一、 数据的收集
        二、 数据的检验
        三、 第一次估计
        四、 调节数据和模型——第二次估计
第四章 自然失业率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第一节 二维分析
        一、 劳动力的数量
        二、 人民生活水平
        三、 科技水平
        四、 城镇化水平
        五、 对外开放水平
        六、 产业结构
        七、 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
        一、 主成分分析简述(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二、 数据处理
        三、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明确主成分个数
        四、 明确主成分在原变量上的系数
        五、 计算历年得分
        六、 小结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
        一、 通货膨胀预期
        二、 失业率缺口
        三、 供给冲击
        四、 小结
    第二节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
    第三节 影响自然失业率主要因素分析
        一、 城镇化水平
        二、 产业结构
        三、 科学技术进步
        四、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五、 对外开放水平
        六、 小结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完善失业统计体系,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一、 建立完善的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
        二、 加强对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与应用
        三、 完善失业率统计方法
        四、 加强对隐性失业的统计
        五、 建立和完善失业预警系统
    第二节 调整经济和就业结构,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 挖掘农业就业潜力
        二、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链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 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 推进城乡和区域平衡发展
    第三节 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一、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二、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三、 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能力
        四、 提高企业在职人员的就业能力
    第四节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第五节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形成综合政策体系
    第六节 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改进再就业保障体系
        一、 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二、 改进失业保险管理制度
        三、 完善其他保障方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6)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整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与主要创新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内容安排
        1.3.3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40—1894 年)
    2.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2.1.1 国际局势
        2.1.2 国内局势
    2.2 对外贸易由顺差转逆差
        2.2.1 西方列强的特权
        2.2.2 对外贸易形势逆转
    2.3 对外资金交流日益频繁
        2.3.1 银行业
        2.3.2 保险业
        2.3.3 商业
        2.3.4 航运业
        2.3.5 工业
        2.3.6 外债
    2.4 技术引进方兴未艾
        2.4.1 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
        2.4.2 矿冶技术的引进
        2.4.3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引进
        2.4.4 科技人才的引进
        2.4.5 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2.5 “苦力贸易”规模空前(1840—1911 年)
        2.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2.5.2 “苦力贸易”的输出方式
        2.5.3 “苦力贸易”的运输过程
        2.5.4 “苦力贸易”的输出范围
        2.5.5 “苦力贸易”的影响和后果
    2.6 对外经济开放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2.6.1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6.2 民族资本企业的步履维艰
        2.6.3 农产品商品化逐渐加速
        2.6.4 工商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6.5 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壮大
        2.6.6 对外经济开放在屈辱中起步
第3章 甲午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95-1911 年)
    3.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概述
        3.1.1 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3.1.2 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3.2 主权矮化下的对外贸易
        3.2.1 对外贸易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3.2.2 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
        3.2.3 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3.3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3.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
        3.3.2 清政府外债
    3.4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
        3.4.1 技术引进
        3.4.2 管理方法的引进
        3.4.3 科技人才的引进
        3.4.4 向日本和美国派遣留学生
    3.5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影响
        3.5.1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3.5.2 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提速
        3.5.3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3.5.4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3.5.5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变本加厉
        3.5.6 清政府实行主动性对外经济开放
第4章 北洋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12-1927 年)
    4.1 国内外局势扫描
        4.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1.2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4.2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4.2.1 增开商埠
        4.2.2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
        4.2.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2.4 力争关税自主权
        4.2.5 收回对外贸易主权的努力
        4.2.6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4.3 利用外资反被外资利用
        4.3.1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快速增长
        4.3.2 北洋政府的外债
    4.4 对外技术交流蓬勃发展
        4.4.1 技术引进全面展开
        4.4.2 引进泰罗制管理方法
        4.4.3 中国留学生成为引进人才的重点
        4.4.4 技术出口势单力薄
        4.4.5 继续派遣留学生
    4.5 人口外迁波浪式前进
        4.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4.5.2 人口外迁的输出方式
        4.5.3 人口外迁的运输过程
        4.5.4 人口外迁的范围
        4.5.5 人口外迁的影响和后果
    4.6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评价
        4.6.1 农产品商品化继续发展
        4.6.2 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4.6.3 催生了行业革命
        4.6.4 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28-1936 年)
    5.1 国内外环境鸟瞰
        5.1.1 “产业合理化运动”和经济大危机
        5.1.2 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2 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5.2.1 废除协定关税,实现关税自主
        5.2.2 废除领事裁判权
        5.2.3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5.2.4 对外国商品恶意倾销进行限制
        5.2.5 易货偿债政策和出口贸易管制
        5.2.6 对外贸易曲折中前进
    5.3 西方列强用金融大棒施加影响
        5.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快速增长
        5.3.2 南京国民政府重树国家信用
    5.4 高度重视对外技术交流
        5.4.1 技术引进力度大
        5.4.2 管理方法引进不尽人意
        5.4.3 人才引进走向正规化
        5.4.4 继续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5.5 对外经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5.5.1 经济在曲折前进
        5.5.2 农村经济波动发展
        5.5.3 民族工业发展受限
        5.5.4 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
        5.5.5 重技术模仿轻制度学习
第6章 抗战时期对外经济开放(1937-1945 年)
    6.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6.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6.1.2 日本侵华压缩国内市场
    6.2 实行战时对外贸易管制政策
        6.2.1 实施对外贸易管制
        6.2.2 执行易货偿债政策
        6.2.3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6.2.4 对外贸易一波三折
    6.3 西方列强扩大在华影响力
        6.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6.3.2 巨额外债购买武器
    6.4 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发明
        6.4.1 克服困难引进技术
        6.4.2 推广成本会计制度和行政三联制
        6.4.3 人才引进更加规范
        6.4.4 放宽条件鼓励留学
    6.5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点和影响
        6.5.1 战时贸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6.5.2 美国加强对华控制
        6.5.3 对外贸易垄断加速官僚资本膨胀
        6.5.4 民族工业衰退明显
        6.5.5 对外经济开放受限于战争也服务于战争
第7章 内战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6-1948 年)
    7.1 国内外环境分析
        7.1.1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7.1.2 国共两党开始打内战
    7.2 对外贸易纳入世界贸易体系
        7.2.1 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2.2 实行贸易管制政策
        7.2.3 出口贸易相对繁荣
    7.3 美国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7.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7.3.2 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债权国
    7.4 对外技术交流继续进行
        7.4.1 技术引进满足于低水平模仿
        7.4.2 管理方法引进缺乏动力
        7.4.3 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7.5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特征
        7.5.1 战争制约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
        7.5.2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7.5.3 美国霸占中国市场
        7.5.4 对外经济开放大起大落
第8章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9-1956 年)
    8.1 国内外局势的综合比较
        8.1.1 两大敌对阵营的形成
        8.1.2 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8.2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8.2.1 建立新型外贸体制和机构
        8.2.2 外贸重点发生转变
        8.2.3 外贸由长期逆差转变为顺差
        8.2.4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8.3 对外资金交流形式多样
        8.3.1 从苏联和东欧引进大量外资
        8.3.2 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界限模糊
        8.3.3 举借外债缓解资金不足压力
    8.4 对外技术交流更加深入
        8.4.1 大量引进成套设备
        8.4.2 从苏联引进管理方法
        8.4.3 引进大批科技人才
        8.4.4 技术出口极其微弱
        8.4.5 派遣留学生工作的起步
    8.5 对外劳务交流走上正常化
        8.5.1 从对外移民到劳务输出
        8.5.2 劳务输出成为外援的一部分
    8.6 对外经济开放走进新时代
        8.6.1 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8.6.2 对外贸易起点很低
        8.6.3 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8.6.4 工业部门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8.6.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8.6.6 对外经济开放开创新纪元
第9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开放(1957-1977 年)
    9.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综合考察
        9.1.1 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9.1.2 国内政治环境恶劣
    9.2 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
        9.2.1 对外贸易重点发生转移
        9.2.2 提出“大进大出”口号
        9.2.3 实行“以进养出”战略
        9.2.4 对外贸易遭受冲击
        9.2.5 建立基地扩大出口
    9.3 对外资金交流速度下降
        9.3.1 引进外资进展缓慢
        9.3.2 利用外债从重视到抛弃
        9.3.3 对外援助作用巨大教训深刻
    9.4 技术引进工作重点转向西方国家
        9.4.1 技术引进曲折发展
        9.4.2 形成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
        9.4.3 留学生工作的恢复与摸索
    9.5 印尼华侨回迁和“伊塔事件”
        9.5.1 印尼排华导致华侨回迁
        9.5.2 中苏边境“伊塔事件”
    9.6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反思
        9.6.1 加速了经济发展速度
        9.6.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9.6.3 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9.6.4 经济开放与国内政治稳定相辅相成
        9.6.5 外债规模要保持合适比例
        9.6.6 对外援助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第10章 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78-2010 年)
    10.1 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
        10.1.1 苏联解体和 WTO 成立
        10.1.2 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
    10.2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10.2.1 积极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0.2.2 不断创新对外贸易方式
        10.2.3 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10.2.4 实行鼓励出口政策
        10.2.5 商品结构日趋合理
        10.2.6 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10.3 对外资金交流前所未有
        10.3.1 大规模引进外资
        10.3.2 大手笔对外投资
        10.3.3 充分利用外债
        10.3.4 对外援助增强了中国的辐射力
    10.4 对外技术交流走上快车道
        10.4.1 技术引进前所未有
        10.4.2 技术出口规模大增
        10.4.3 管理方法从引进到创新
        10.4.4 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
        10.4.5 留学生派遣规模化、常态化
    10.5 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旅游蓬勃发展
        10.5.1 对外劳务输出增长惊人
        10.5.2 移民主体发生改变
        10.5.3 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10.6 对外经济开放的历史进程划分
        10.6.1 主动探索期
        10.6.2 高速发展期
        10.6.3 全面提升期
    10.7 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成就
        10.7.1 成就中国 30 多年经济发展奇迹
        10.7.2 对外贸易的作用日益凸显
        10.7.3 对外援助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10.7.4 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10.7.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0.7.6 技术引进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10.7.7 对外经济开放的路径和模式
第11章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
    11.1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
        11.1.1 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
        11.1.2 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
        11.1.3 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
        11.1.4 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
        11.1.5 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
    11.2 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
        11.2.1 国际环境
        11.2.2 国内环境
        11.2.3 文化氛围
        11.2.4 军事因素
        11.2.5 技术因素
        11.2.6 法律因素
    11.3 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
        11.3.1 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
        11.3.2 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
        11.3.3 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
        11.3.4 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
        11.3.5 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目录

(7)中国失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论文结构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失业的普遍性和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第一节 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
        一、世界失业问题的由来
        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失业状况
        三、世界失业状况对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一、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
        二、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下降
        三、新的就业矛盾继续产生
    第三节 中国失业问题治理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意义
        二、政治意义
        三、社会意义
第二章 失业理论评析
    第一节 西方失业理论评析
        一、“古典”学派的工资调节劳动需求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从供给方面提出的失业理论
        四、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
        六、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理论
        七、马尔萨斯等人的“人口增长过快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出现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失业理论
        一、前苏联对待失业问题的认识
        二、前苏联对于失业问题认识的缺陷和错误
    第四节 中国的失业就业理论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就业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失业就业理论
第三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第一次失业突出期
        一、发生的背景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第二次失业突出期
        一、经济调整的背景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第三节 第三次失业突出期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情况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第四节 第四次失业突出期
        一、就业矛盾突出
        二、就业制度开始改革
    第五节 第五次失业突出期
        一、进人治理整顿时期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
    第六节 第六次失业突出期
        一、失业高峰的新特点
        二、失业成因复杂,类型多样
    第七节 主要经验和教训
        主要经验
        主要教训
第四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测度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失业人数、失业率的测算
        一、城镇失业测算与分析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
        三、中国失业状况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中国失业成因分析
        一、总量性成因分析
        二、结构性成因分析
        三、技术性成因分析
        四、市场性成因分析
        五、体制性成因分析
        六、周期性成因分析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及其取决因素
        一、失业时间长短
        二、社会保障水平
        三、失业者和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比较
        四、历史生活水平
        五、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储蓄的增长
        六、家庭抚养系数
        七、物价水平
        八、失业预期
        九、城乡结构
        十、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
第五章 国内外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一、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施政的纲领
        二、世界性组织对就业的重视
    第二节 扩大劳动力需求
        一、以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二、扩大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
        四、扶持中小企业
        五、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增加贫困和落后地区就业机会
    第三节 调节劳动力供给
        一、控制人口增长
        二、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
        三、减少劳动时间
        四、实施分享就业机会的社会政策
        五、调整工资水平,控制劳动力成本
    第四节 加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和搞好促进就业的服务
        一、制定劳动法律法规
        二、改革管理体制
        三、健全社会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四、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第五节 注重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一、保证再就业经费投人
        二、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三、加强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
        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第六节 鼓励雇佣失业人员,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一、鼓励雇佣失业人员
        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第七节 改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一、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
        二、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第六章 中国失业治理战略与阶段性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促进就业具有基本国策的性质和特征
        二、促进就业作为基本国策的体现
    第二节 中国失业治理目标和战略
        一、失业治理目标
        二、失业治理战略
    第三节 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一、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
        二、中国失业治理的阶段性
第七章 中国失业治理对策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有利于失业治理的人口政策
        一、我国的人口控制目标
        二、人口控制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第二节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一、我国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第三节 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环境
        一、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二、以经济增长促就业增长
    第四节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增长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二、调整城乡结构
        三、调整产业结构
        四、调整企业规模结构
    第五节 构建统一和有效率的劳动力市场
        一、破除劳动力市场分割,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二、完善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机制的调节作用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四、建立社会化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第六节 扩大就业的激励政策与失业释放的适当控制
        一、实施严格的责任制
        二、充分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落实金融支持措施
        四、简化有关手续
        五、进行积极的财政扶持
        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
        七、提供必要的经营场地等条件
        八、实行以工代贩
        九、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失业释放
    第七节 调整劳动制度
        一、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二、实行工作分享制度
        三、实行灵活就业方式
    第八节 支持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一、重点安置4050人员就业
        二、把促进大龄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三、通过培训提高4050人员的就业转换能力
        四、增加资金投人,为扩大4050人员就业创造条件
        五、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吸纳4050人员就业
第八章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第一节 失业保险的特征与功能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失业保险的地位与功能
    第二节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一、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措施
第九章 健全中国失业统计监测制度
    第一节 加强失业统计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就业的重要性和失业的严峻性要求加强失业统计监测
        二、在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中,失业率缺失
        三、在失业统计上存在着与国际统计调查制度接轨的需要
        四、失业信息披露必须准确、及时和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
    第二节 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一、我国失业概念界定上的模糊
        二、确定我国失业统计概念所应遵循的原则
        三、我国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健全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一、建立独立的就业失业调查制度
        二、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8)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层面的困境
        1.1.2 理论层面的缺陷
        1.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消费者行为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1 马克思关于消费者行为的论述
        2.1.1 关于个人消费与消费者行为
        2.1.2 消费者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1.3 马克思关于消费者行为思想理论的当代价值
    2.2 国外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多学科视角
        2.2.1 经济学视野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2.2 其他学科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2.3 国内消费者行为研究现状
    2.4 文献简评
        2.4.1 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演变特点
        2.4.2 对国内研究的评述
        2.4.3 构建中国本土化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思考
3.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轨迹
    3.1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历史背景——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回顾
        3.1.1 1949-1977: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实践
        3.1.2 1978-199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试验与探索
        3.1.3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实践与完善
    3.2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阶段性特征
        3.2.1 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消费者行为特征
        3.2.2 1978-1992: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下的中国消费者行为特征
        3.2.3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
    3.3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轨迹及其特征
        3.3.1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一般规律
        3.3.2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特征
        3.3.3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状况
4.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机制——基于制度、结构、心理的分析框架
    4.1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决策机制
        4.1.1 消费者行为的决策理论
        4.1.2 消费者人性假设及其决策特征
    4.2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动力机制
        4.2.1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内部动力机制
        4.2.2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外部动力机制
    4.3 消费者行为变迁的选择机制
        4.3.1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4.3.2 制度及制度变迁作用消费者行为变迁的机理分析
        4.3.3 制度推动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实现途径
        4.3.4 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5. 制度变迁与消费者行为变迁
    5.1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中国消费者行为
        5.1.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回顾
        5.1.2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消费者收入效应评价
        5.1.3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影响
    5.2 价格制度变迁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
        5.2.1 价格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路径分析
        5.2.2 中国价格制度的变迁过程
        5.2.3 价格制度变迁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影响
    5.3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
        5.3.1 社会保障制度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5.3.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分析
        5.3.3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影响
6. 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变迁
    6.1 消费心理作用消费者行为的机理分析
        6.1.1 消费者行为目标分析
        6.1.2 消费者认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6.1.3 消费者情绪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6.2 非理性消费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6.2.1 盲从心理
        6.2.2 过度节俭心理
        6.2.3 悲观预期心理
        6.2.4 信任危机
    6.3 非理性消费心理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影响分析
        6.3.1 盲从心理使消费者行为发生"突变"和"同质化"
        6.3.2 过度节俭形成观念上的流动性约束,限制消费者的合理需求
        6.3.3 悲观预期使消费者过度敏感性增强,缺乏对自身消费能力的正确认知
        6.3.4 信任危机使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某些政策措施失灵
7. 经济周期与消费者行为变迁
    7.1 消费周期与经济周期关系的一般理论
        7.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费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理论解释
        7.1.2 凯思斯以来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理论解释
        7.1.3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轨迹及总体特征
        7.1.4 建国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7.2 产业结构演进与居民消费波动
        7.2.1 产业结构理论
        7.2.2 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消费结构变迁的相关性分析
    7.3 投资波动与居民消费波动
        7.3.1 建国以来中国投资波动的基本特征
        7.3.2 建国以来中国投资波动与居民消费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8. 中国消费者行为趋势
    8.1 中国消费者行为现状分析
        8.1.1 对当前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与判断
        8.1.2 消费者行为现实矛盾的因素分析
    8.2 影响现阶段中国消费者行为的有利因素
        8.2.1 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为消费空间的扩大和消费潜力的释放提供有力支撑
        8.2.2 一揽子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提振了消费信心
        8.2.3 中国消费者具有消费增长潜力
        8.2.4 新经济时代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8.3 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趋势预测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分析结论
        9.1.1 关于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特征及状况的研究
        9.1.2 关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机制的研究
        9.1.3 关于非正式制度对消费者行为变迁影响的研究
        9.1.4 关于经济周期与消费者行为变迁的研究
    9.2 政策建议
        9.2.1 科学决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消费者信心
        9.2.2 调整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9.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9.2.4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
        9.2.5 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个人消费行为走向理性化
    9.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
    0.2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0.3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
    0.4 主要理论工具与基本研究方法
1. 货币政策与投资规模调节的关系探讨
    1.1 货币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
        1.1.1 货币政策概论
        1.1.2 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比较
        1.1.3 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1.2 投资规模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分析
        1.2.1 投资的地位与作用
        1.2.2 投资规模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
        1.2.3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后企业成为投资规模调节的主要对象
    1.3 投资规模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着力点
        1.3.1 投资规模调节在宏观调节中的重要地位
        1.3.2 投资规模调节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2.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货币政策理论文献综述
        2.1.1 主要货币政策理论的观点
        2.1.2 主要货币政策理论学派的发展脉络
    2.2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主要工具分析
        2.2.1 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
        2.2.2 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2.3 西方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主要渠道
        2.3.1 传统的利率渠道
        2.3.2 信贷渠道
        2.3.3 资产价格渠道
        2.3.4 对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观点的评价
    2.4 货币政策时滞对投资规模调节的影响
        2.4.1 货币政策时滞的产生
        2.4.2 货币政策时滞的分类
        2.4.3 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影响
    2.5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国际经验
        2.5.1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实践
        2.5.2 英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经验
        2.5.3 德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经验
        2.5.4 日本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经验教训
        2.5.5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经验的启示
3.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传导机制分析
    3.1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政策工具
    3.2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利率传导机制
        3.2.1 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货币市场利率
        3.2.2 投资规模调节中的利率传导机制分析
    3.3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信贷传导机制
        3.3.1 银行信贷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3.3.2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传导
        3.3.3 投资规模调节中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3.4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3.4.1 我国资本市场的q 效应
        3.4.2 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
        3.4.3 投资规模调节中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4.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2003-2006)
    4.1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背景分析
        4.1.1 我国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4.1.2 我国经济运行的新课题:流动性过剩
        4.1.3 投资规模过大成为本轮经济增长的潜在隐患
    4.2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措施与特点
        4.2.1 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主要措施
        4.2.2 本轮货币政策调节的特点分析
    4.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企业投资调节的实证分析
        4.3.1 房地产价格变化与货币政策调节
        4.3.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的影响
        4.3.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
        4.3.4 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4.4 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效果的评价
        4.4.1 货币政策效应评价方法
        4.4.2 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调节效应分析
5.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5.1 我国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障碍分析
        5.1.1 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扩张意愿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
        5.1.2 汇率政策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运用空间
        5.1.3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5.1.4 商业银业经营行为的变化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5.1.5 利率市场化改革仍未完成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5.1.6 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
        5.1.7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落后使其对货币政策调节反应迟钝
    5.2 完善有利于调节投资规模的货币政策体系
        5.2.1 建立相互协调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在稳定币值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5.2.2 适度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缓解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5.2.3 增强央行货币政策运作的独立性,保证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5.3 继续深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
        5.3.1 继续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5.3.2 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5.3.3 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4 积极培育金融宏观调节的微观基础
        5.4.1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培育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主体
        5.4.2 继续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增强企业投资决策能力
        5.4.3 加强与微观主体的政策信息交流,合理引导企业预期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物价水平在高位上运行如何搞好高校伙食工作[J]. 孙日蒸.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D]. 傅端香.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4]中国自然失业率实证研究[D]. 王晓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2)
  • [5]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D]. 曹令军. 湖南大学, 2012(11)
  • [7]中国失业治理研究[D]. 熊祖辕. 四川大学, 2004(02)
  • [8]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D]. 唐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叶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浅谈物价水平高位运行时如何做好高校伙食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