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MBBA的拉曼散射实验

液晶MBBA的拉曼散射实验

一、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肖[1](2020)在《微结构光纤的非线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结构光纤(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MOF)作为新一代优异的光学介质,具有很多传统光纤所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如可调色散、高非线性、大模场面积、高双折射等。而超短激光脉冲与MOF相结合的应用会产生丰富的光学非线性现象,成为目前非线性光学和光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在全光信号处理、光纤通信、光电子集成和光纤器件等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入研究了 MOF的色散和非线性特性,并开展了相关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第一,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高双折射和高非线性的V型MOF(V-shaped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VMOF),圆形空气孔和二氧化硅材料的设计使得VMOF的制备更加方便。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 VMOF的双折射、色散和非线性系数等参数;进一步优化得到其最佳结构参数,使其在通信窗口中具有较高的双折射、零色散波长和较强的非线性系数。另外,其零色散波长从1.15 μm增加到1.55 μm,且反常色散区的范围包含了钛宝石激光器的工作波长,这非常有利于进行非线性实验,从而可在非线性光学和生物光子学中得到重要应用。第二,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一种具有低色散和高非线性的掺镱V型MOF(Yb-doped V-shaped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Yb-VMOF)。通过将飞秒脉冲耦合到Yb-VMOF的基模,在可见光波段基于相位匹配的四波混频,有效生成了可调谐的反斯托克斯信号(Anti-Stokes Signal,ASS)。其ASS在562~477 nm的波长范围内,可调谐波长范围超过100nm。477 nm波长处的ASS光和830 nm波长处剩余泵浦光的最大功率比达到23.9:1,转换效率在80%以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展示了泵浦波长和功率对信号转换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在超快光电子和光谱学中超短脉冲光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第三,研究了超宽带的超连续谱(Supercontinuum,SC)产生。利用800nm波长附近的超短激光脉冲耦合进入二氧化硅MOF中,在其基模的零色散点附近的正常色散区,通过简并四波混频、交叉相位调制、和受激拉曼散射等非线性效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紫外到可见的SC。当泵浦输入脉冲的中心波长为800nm,平均功率为500 mW时,超过40%的入射泵浦光功率被转换到紫外至可见光的频谱区域。研究了在不同光纤长度下的SC频谱演化,进一步分析了其非线性传输机理。这种紫外到可见光的SC将在以紫外和可见光为基础的生物光子学和光谱学中有着重要应用。第四,实验研究了覆盖通信波段的近红外SC的产生。将波长为1550 nm的飞秒脉冲耦合到全正常色散(All-Normal Dispersion,ANDi)二氧化硅MOF中,其基模产生的SC覆盖通信波段,带宽达到435 nm。这是利用ANDi特性材料获得的宽带宽SC,其频谱产生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为自相位调制和光波分裂。这种宽带SC可作为光源在波分复用和光子网络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应用潜能。第五,实验研究了高非线性和低色散的MOF中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同时产生的现象。当泵浦波长为790 nm、功率为450 mW的飞秒激光脉冲在MOF中传输时,基于其基模和高阶模之间的相位匹配,在深紫外到可见光波段罕见地同时产生了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分别位于294 nm、502 nm和618nm波长处,且在294 nm到618 nm的谐波范围内总转换效率高达10.59%。这些谐波可作为多频光源将在超快光子学和共振喇曼散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第六,仿真分析了拉锥MOF和级联拉锥MOF的特性及SC的产生,并系统分析了初始脉冲宽度和峰值功率等参数对SC的影响,从而为拉锥和级联拉锥MOF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MOF的拉锥后处理技术,制备了级联拉锥MOF,并利用它实验研究了波长转换的产生,分析了泵浦输入光的功率和波长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越靠近锥腰区的零色散点,其转换效率越高;当泵浦输入光的波长为800 nm、功率为0.4 W时,产生的ASS光与剩余残余泵浦光的最大功率比为6.3:1。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超快光子学中新型光器件的研制和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张祥[2](2020)在《基于相位整形技术的光纤中非线性效应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纤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种非线性光纤被成功制备,促使了非线性光纤光学的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展。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调控是近些年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高阶线性和非线性效应的干扰,从而导致如喇曼孤子自频移、三次谐波产生、四波混频、色散波辐射等非线性现象,这些非线性现象为非线性频率转换、超连续谱产生、数模转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光学脉冲成形技术可以将超短脉冲调整为复杂的波形,以满足实际需要。谱相位调制法可以在不影响谱分布的前提下,对脉冲的时域波形进行调整,为调整和控制光纤内非线性效应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通过对初始输入脉冲进行谱相位调制,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解析的方法,对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展开了研究。首先,我们研究了光纤中喇曼散射效应对艾里与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艾里孤子相互作用后会融合在一起,且融合点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艾里的拖尾方向来控制。这种控制使我们能够产生具有不同减速度的艾里孤子。与两个孤子相互作用情况不同,当前沿孤子被加速艾里脉冲代替时,喇曼诱导的孤子自频移被显着增强,而对于减速艾里脉冲则被轻微抑制。这些特征归因于非对称艾里脉冲的拖尾的振荡方向可调。我们通过互相关频率分辨门技术明确的揭示了这些过程。我们还研究了艾里脉冲含有初始啁啾时其啁啾对喇曼诱导的孤子自频移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操控喇曼诱导的孤子自频移的方法,而且可能有助于改进超连续谱产生过程中孤子融合事件的控制,以及光学怪波和巨型色散波的形成。随后,我们研究了谱相位调制整形脉冲研激发色散波的规律。我们发现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激发的色散波可以通过调整初始输入脉冲的光谱相位来进行控制。同时,利用二阶和三阶谱相位调制得到的可调谐的非对称振荡脉冲,我们实现了一个多重激发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色散波的能量。在不对称脉冲的多个峰值与孤子的连续碰撞中,我们给出了相应的相位匹配条件推导出的色散波频率,可以发现理论与数值实验较好的吻合。我们的结果提供了一种控制光纤中色散波发射的新方法,这可能是开发用于光谱学应用的新型光源(宽带超连续谱产生或红外频率梳)的新策略。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梁春豪[4](2019)在《时域与空域部分相干光束调控、统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因其独特的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业、信息技术和国防等众多领域。通过对激光束固有属性进行适当地调控,可以产生许多新的物理特性。因此,近年来激光光场调控逐渐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前期的光场调控手段,主要局限于振幅、相位、偏振等。近期研究表明,降低激光相干性可获得部分相干光束。通过对其关联函数进行调控,可以引发一系列新颖有趣的物理特性,这在信息加密,光通讯和成像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中,我们将对空域与时域部分相干光束开展研究。首先我们对于标量和矢量空域部分相干光束的产生以及传输性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我们选取了相干度分布为非高斯型的部分相干光束,光源面光强分布包括了高斯型和非高斯型两类。研究了目标光束的光强、相干度和偏振态在自由空间以及经薄透镜聚焦系统传输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并详细地讨论了光源参数对光束传输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相干性条件下,光束传输到远场处的光强和偏振态由光源处相干度来决定,而远场相干度将由光源处光强来决定。随着相干性的增加,传输过程将会变得复杂,光束传输性质由光源光强和相干度共同决定。其次,我们对空域部分相干光束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利用相干度去检测涡旋光束的模式指数;提出了可产生各种可调控阵列光束的光学系统;以及通过调控照明光源的相干度,实现突破瑞利极限的成像分辨率。最后,我们研究了时域部分相干脉冲在非线性光放大器传输过程中的统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斯谢尔模脉冲,可以和完全相干高斯脉冲一样在放大器传输过程中产生抛物脉冲,并实现自相似。对于到达自相似区域的脉冲,我们研究了它在接收面处脉冲峰值的统计特性,发现其概率密度函数在传输过程中也具有自相似性,此外能产生光畸波。进一步研究光源相干性大小对统计特性和光畸波的影响,发现随着光源相干性的减小,脉冲峰值统计特性会发生改变,并且光畸波的概率和振幅都将会相应的减小。

靳志刚[5](2014)在《基于Mach-Zehnder与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管道运输由于其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已成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主要运输手段。随着管道运输的发展,管道安全问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种种自然或人为原因,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也致力于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在众多泄漏检测方法中,光纤传感器检测法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发展的一个热点。光纤传感器通常采用分布式检测,无需供电,在传感探测的同时,完成了信号的传输,且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用于长输油气管道的在线监测。所以,在管道泄漏检测方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有着其他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针对原基于Mach-Zehnder干涉原理的预警系统定位精度低,光缆断裂后无法正常工作的缺点,提出基于Mach-Zehnder和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出基于Mach-Zehnder和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当系统中Mach-Zehnder检测光路因光缆断裂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切换到OTDR检测光路继续检测管道运行状态,同时定位光缆断裂位置,便于系统的维护,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2、针对检测光路结合的需要,提出了混合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在原有光路的基础上,对光路进行了重新设计。3、根据混合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光电探测器、偏振控制器控制方式、数据采集卡接口电路和显示控制单元电路。4、编写了显示控制单元驱动程序,包括液晶显示、AD采集、光开光控制和调制脉冲信号。5、搭建了基于Mach-Zehnder和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邱桥飞[6](2011)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连续谱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超宽连续谱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是理论上分析超宽连续谱产生机理的很有效的方法。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方法很多,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分步傅里叶法,但由于其分步计算过程分离色散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做法会引入计算误差,所以本文拟采用快速数值差分递推算法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快速数值差分递推算法最大特点在于其能够同时考虑光传输媒质的色散效应和非线性效应。为模拟超宽连续谱现象,必须求解带自陡峭项和脉冲内喇曼散射项的更具广泛性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所以本文对原数值方法进行了改进,进而提出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通过将该方法与孤子解析解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计算上的精确性;进一步又将该方法与其它两种数值方法:分步傅里叶法和龙格库塔法作对比,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效率明显高于这两种数值方法。本文对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和分析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对两类光子晶体光纤:光子带隙光子晶体光纤和全内反射光子光纤的导光机理作了相应的讨论。高非线性是产生超宽连续谱的必要条件,所以本文使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作为超宽连续谱产生的光纤载体。为此,本文使用软件建立了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模型,并计算得出该光子晶体光纤模型的色散和非线性参数,为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提供了参数依据。最后,将模型中提取的光纤参数用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使用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并进一步讨论了超宽连续谱的产生机理。

秦哲[7](2009)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和老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和老化机制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对PLEDs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PLEDs中的缺陷、器件中的老化和器件光电性能三个方面。为了使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最终能真正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减少器件中的缺陷;其次是延缓器件的衰老,从而延长器件的工作寿命;此外,提高器件的整体发光性能,如降低开启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以及色度要求等,也一样不容忽视。因此对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老化和缺陷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从提高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和稳定性方面入手,从器件物理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各种光谱表征的手段,对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老化机理,器件电极层、载流子传输层以及发光层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以及怎样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效率和稳定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我们评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现状,半导体聚合物基本知识,聚合物器件的物理基础以及评价器件性能的各项参数,另外还分析了本论文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共焦显微喇曼光谱的原理和特点。其次,我们对新型共轭聚合物PFO-BT15发光二极管在电老化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验表明PFO-BT15是一种结构和光电性能比较的稳定的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短时间的强电流老化不能使得聚合物共轭结构发生明显得变化,它能在较大电流通过的情况下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此种有机聚合物结构对于提高材料发光的稳定性提供了很有帮助的信息,有助于其他发光材料的合成以及稳定性的提高;另外,我们也研究聚合物器件电老化过程中黑斑的形貌特征,以及黑斑产生机理。再次,研究了退火对有机聚合物器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首先对ITO透明导电玻璃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我们发现,400℃左右的退火可以明显的改善有机聚合物发光器件的性能;另外,我们通过对P-PPV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进行低于发光材料P-PPV玻璃化温度的临近温度的退火处理,可以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主要原因可能是退火处理后改善了发光层与阴极的界面特性,提高了电子的注入效率,这样就增大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增加。通过光谱手段我们证明,在此过程中器件发光层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此种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最后,利用喇曼光谱和红外测温仪为表征手段,本文研究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流密度的工作温度下器件内部热效应对器件老化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器件内层的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和反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强度的比值,代入波尔兹曼方程计算得到该层对应的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测量器件内部工作温度的目的。通过对器件施加从0mA/cm2到169mA/cm2的电流密度,发现器件内部工作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有机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后,发光层材料(EL)发生相变,变成游离状的液态,这种状态不稳定,造成发光层材料的局部缺陷,使得器件阴阳极短接导致器件短路,从而发光失败。实验表明喇曼光谱是一种探测薄膜器件内部工作层温度的有效手段。

廖乃镘[8](2009)在《氢化非晶硅薄膜制备及其微结构和光电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具有光吸收率较高、电阻温度系数较大、与Si半导体IC工艺兼容等特点,在微测辐射热计、太阳能电池、医疗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a-Si:H薄膜导电性及电学性能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而,当前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高品质、高稳定性a-Si:H薄膜制备技术及性能优化而开展。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磷(P)掺杂a-Si:H薄膜,借助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基片温度、硅烷气体温度、N掺杂等对a-Si:H薄膜微结构、光学、电学等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电子束辐照过程中辐照剂量和入射电子初始能量对P重掺杂a-Si: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薄膜微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取得的重要结论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当硅烷(SiH4)气体温度从室温升高到160℃,P掺杂a-Si:H薄膜非晶网络结构的有序程度逐步得到改善,薄膜中未成对电子自旋密度降低,薄膜暗电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当SiH4气体温度为160℃时,薄膜中以SiH键为主,暗电导率提高了2个数量级。尽管此时薄膜的TCR绝对值减小了约1.6%/℃,但仍然可以达到|TCR |≈2.0%/℃,表明加热硅烷气体可以制备出质量较优的P掺杂a-Si:H薄膜。经130℃长时间保温后,加热SiH4气体制备a-Si:H薄膜的电阻变化率ΔR/R与不加热相比小许多,表明加热SiH4气体温度可使a-Si:H薄膜的电学稳定性得到改善。(2)通过喇曼(Raman)光谱技术对a-Si:H薄膜纵向有序性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从a-Si:H薄膜内部到表面,薄膜非晶网络的短程和中程有序程度逐步提高。热处理可使薄膜内部的非晶网络结构短程和中程有序程度得到提高,但只能使薄膜表面非晶网络的中程有序程度得到提高。(3)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a-Si:H薄膜中H的键合方式及其演变过程,并讨论了其与薄膜性能的关系。当薄膜中H含量cH<16 at.%时,以SiH键为主;当cH>16 at.%时,则以聚集H原子为主。随着聚集H原子的增加,薄膜非晶网络有序程度降低,暗电导率随之降低。由于二氢硅化物(SiH2)和多氢硅化物(SiHn)比单氢硅化物(SiH)更容易在热作用下分解,因而,以SiH键为主的a-Si:H薄膜的热稳定性比SiH2或(SiHn)键含量较多的薄膜的热稳定性好。(4)当N元素掺杂浓度较低时,P掺杂a-Si:H薄膜中Si-N键很少,薄膜结构和电学性能变化很小。继续提高N元素掺杂浓度,薄膜中H含量减少,薄膜表面颗粒尺寸变大,非晶网络有序性明显降低,光学带隙明显变宽,电学性能恶化。(5)采用椭圆偏振(Ellipsometry)技术深入研究了a-Si:H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能。椭偏反射法与椭偏透射法测得a-Si:H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参数值相当,表明透射法也可用于准确测量a-Si:H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参数。(6)电子束辐照P重掺杂a-Si:H薄膜容易引起结构损伤和Si-H键断裂。然而,辐照引起的薄膜结构损伤和电学性能衰退最终趋于饱和,这是由于电子束辐照过程中存在退火作用。对辐照a-Si:H薄膜进行纵向分析后发现,薄膜表面电学性能衰退比内部更明显,且薄膜表面的短程和中程有序程度明显低于其内部,结构损伤和性能衰退主要集中在薄膜表面层。采用较低能量的入射电子进行辐照时,a-Si:H薄膜暗电导率衰退程度更大,非晶网络短程和中程有序程度更低。

刘国华[9](2007)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效率高、结构紧凑和散热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本论文利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1)根据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速率方程,推导出其近似解析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光纤中的激光和抽运光的分布特性,详细分析了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参量对输出特性的影响。(2)研究了LD尾纤与双包层光纤的侧面耦合,得到耦合效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斜角,使得耦合效率取极大值。(3)建立了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在多种抽运方式下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其近似解析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抽运方式对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多点抽运方式,可以使抽运光在光纤中的分布更加平坦,从而使激光在光纤轴向上均衡地增大。(4)从热传导方程出发,推导出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温度分布的表达式,并数值模拟了光纤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多点抽运方式,可以使温度在整个光纤长度上均衡分布,而输出功率没有明显下降。选择适当的抽运光数目、合理设置抽运光注入位置,优化抽运光功率,可以降低光纤的温度,使温度分布更平坦。(5)研究了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利用打靶算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减小光纤长度、增大纤芯直径和降低掺杂浓度,可以提高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抽运光功率,从而抑制非线性效应。(6)研究了以闪耀光栅为色散元件的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阵列的谱叠加技术,n个不同波长的激光束,经光栅衍射后在近场和远场重叠在一起,激光束的衍射效率>99%。(7)探讨了光热折变无机玻璃布拉格体光栅对宽谱、发散光束的衍射特性,研究了两束激光的体光栅谱叠加原理和技术,推导出衍射效率表达式,利用此式可以对体光栅的参量进行优化设计。(8)阐述了种子源主振荡放大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并借助行波放大的暂态方程,对种子源脉冲放大进行了数值分析。

张树霖,周赫田,容祖秀,刘丽玲[10](1983)在《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液晶的喇曼散射是研究液晶的一个有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喇曼散射的频率、强度、线型,可以得到液晶分子相互作用和结构的一些知识。通过退偏度的测量能得到液晶的有序参数,特别是如果用喇曼散射研究近晶相液晶将可以获得比向列相液晶多得多的信息,我们利用现有实验设备,组装了一台激光喇曼光谱仪。开展了液晶喇曼散射的研究,作为第一步,我们做了一些MBBA的喇曼散射的实验工作。

二、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微结构光纤的非线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MOF的研究现状
    1.3 拉锥MOF光纤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OF的非线性理论基础
    2.1 MOF中光脉冲非线性传输方程的推导
    2.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数值解法
    2.3 双零色散高非线性MOF中的SC产生
        2.3.1 双零色散高非线性MOF的结构及参数计算
        2.3.2 SC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非线性VMOF的特性及实验研究
    3.1 规则六边形MOF的特性研究
        3.1.1 MOF的特性分析
        3.1.2 影响MOF特性的因素
    3.2 高双折射高非线性VMOF的结构及特性研究
        3.2.1 高双折射高非线性VMOF的结构设计
        3.2.2 色散特性
        3.2.3 双折射特性
        3.2.4 非线性特性
    3.3 高非线性Yb-VMOF中可见光波段的ASS产生
        3.3.1 基于FWM的ASS
        3.3.2 Yb-VMOF的特性分析
        3.3.3 可见光波段ASS的高效产生实验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MOF中不同波段的频谱产生
    4.1 紫外至可见光波段SC的产生
        4.1.1 产生SC的MOF结构及特性分析
        4.1.2 紫外至可见光波段SC的产生实验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二氧化硅ANDi MOF中近红外波段SC的产生
        4.2.1 二氧化硅ANDi MOF的结构和特性分析
        4.2.2 近红外SC的产生实验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高非线性MOF中二次和三次谐波的产生
        4.3.1 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产生条件
        4.3.2 高非线性MOF的结构和特性分析
        4.3.3 二次和三次谐波的产生实验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拉锥与级联拉锥MOF的SC与波长转换研究
    5.1 基于拉锥与级联拉锥MOF的SC
        5.1.1 拉锥MOF中SC的产生及分析
        5.1.2 级联拉锥MOF中SC的产生及分析
    5.2 拉锥与级联拉锥MOF的制备
        5.2.1 MOF的几种后处理技术
        5.2.2 拉锥MOF的制备
        5.2.3 级联拉锥MOF的制备
    5.3 基于级联拉锥MOF的波长转换实验
        5.3.1 级联拉锥MOF的结构和特性分析
        5.3.2 波长转换的实验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
    6.2 不足与改进措施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发表专利

(2)基于相位整形技术的光纤中非线性效应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脉冲整形技术
        1.1.1 谱相位调制技术
    1.2 艾里脉冲
        1.2.1 艾里脉冲的产生
        1.2.2 艾里脉冲的性质
        1.2.3 艾里脉冲的应用
    1.3 光纤中非线性现象
        1.3.1 喇曼孤子自频移
        1.3.2 色散波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纤中脉冲传输的基本理论
    2.1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方程
    2.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方法
        2.2.1 解析方法
        2.2.2 数值方法
第3章 通过艾里孤子相互作用控制孤子自频移
    3.1 引言
    3.2 理论模型
    3.3 数值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时间整形脉冲控制色散波辐射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
    4.3 色散波辐射的控制
    4.4 定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时域与空域部分相干光束调控、统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部分相干光束的研究背景
    1.3 脉冲在光纤传输中的基本知识
    1.4 本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介绍
    2.1 部分相干光束的基本知识
    2.2 标准分步傅里叶方法介绍
    2.3 空域与时域随机复数屏介绍
    2.4 空域与时域模式分解法介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空域部分相干光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3.1 矢量部分相干激光器设计
    3.2 标量部分相干光束的产生与传输
        3.2.1 标准和完美高阶拉盖尔-高斯关联谢尔模光束
        3.2.2 光强和相干度为非高斯分布的部分相干谢尔模光束
        3.2.3 非高斯分布的相干阵列谢尔模光束
    3.3 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的产生与传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空域部分相干光束的应用
    4.1 涡旋光束模式指数检测
    4.2 阵列光束可调光学系统
    4.3 照明成像分辨率提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时域部分相干脉冲在非线性光纤放大器中的统计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基础
    5.3 数值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主持的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致谢

(5)基于Mach-Zehnder与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纤分布式传感器
        1.2.1 干涉型传感技术
        1.2.2 光纤光栅型传感技术
        1.2.3 光时域反射型传感技术
    1.3 分布式光纤管道预警系统简介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 Mach-Zehnder 和 OTDR 混合光路的系统总体方案
    2.1 混合系统结构设计
    2.2 混合系统光路设计
        2.2.1 Mach-Zehnder 检测光路
        2.2.2 混合光路的改进
    2.3 显示控制单元的软件整体设计
    2.4 混合系统机械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ach-Zehnder 和 OTDR 混合系统硬件设计
    3.1 Mach-Zehnder 检测光路光电探测器的设计
    3.2 OTDR 检测光路光电探测器的设计
    3.3 偏振控制器模块
    3.4 数据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3.5 显示控制单元
        3.5.1 单片机
        3.5.2 液晶屏
        3.5.3 光开关接口电路
    3.6 系统供电设计
    3.7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显示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1.1 开发环境介绍
        4.1.2 液晶屏控制指令
    4.2 数据传输协议的制定
    4.3 单片机主程序
    4.4 单片机子程序
        4.4.1 初始化子程序
        4.4.2 数据接收子程序
        4.4.3 AD 采集子程序
        4.4.4 光开关控制与 PWM 子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验证
    5.1 单片机实验
    5.2 现场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连续谱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子晶体光纤和超宽连续谱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子晶体光纤及其分析方法
    2.1 光子晶体光纤简介
        2.1.1 全内反射光子晶体光纤
        2.1.2 光子带隙光子晶体光纤
    2.2 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分析
        2.2.1 光子晶体光纤的无休止单模传输特性
        2.2.2 光子晶体光纤的异常色散特性
        2.2.3 光子晶体光纤的高双折射率特性
        2.2.4 光子晶体光纤的大有效面积特性
        2.2.5 光子晶体光纤高非线性特性
    2.3 分析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模型
        2.3.1 波束传播法
        2.3.2 平面波展开法
    2.4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及特性分析
        2.4.1 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参数和色散参数的确定
        2.4.2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模型设计
第三章 超宽连续谱
    3.1 超宽连续谱简介
    3.2 光纤中超宽连续谱的产生机理
        3.2.1 自相位调制导致脉冲频谱展宽
        3.2.2 群速度色散对脉冲频谱展宽的影响
        3.2.3 交叉相位调制对超宽连续谱的增强效应
        3.2.4 自陡峭效应和喇曼散射效应对超宽连续谱的影响
    3.3 超宽连续谱的应用简介
第四章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4.1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算法
    4.2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
        4.2.1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的理论推导
        4.2.2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的精度分析
        4.2.3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模拟超宽连续谱的可行性分析
    4.3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的计算效率分析
        4.3.1 龙格库塔算法应用于超宽连续谱模拟的递推公式推导
        4.3.2 分步傅里叶法应用于超宽连续谱模拟的递推公式推导
        4.3.3 快速数值差分递推改进算法计算效率分析
第五章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连续谱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超宽连续谱分析
    5.2 高阶非线性项对超宽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A 本论文使用Rsoft构建光子晶体光纤的主程序
附录B 本论文使用Matlab求解NLSE方程的源代码
致谢

(7)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和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 本学位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本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有机半导体聚合物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半导体聚合物物理
        2.1.1 半导体聚合物材料
        2.1.2 共轭聚合物的基本物理特性
        2.1.3 光电子器件中的共轭聚合物
        2.1.4 有机固体中的电子跃迁特性
    第二节 聚合物光电子器件
        2.2.1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2.2.2 聚合物激光二极管
    第三节 测量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参数
        2.3.1 发射光谱
        2.3.2 发光亮度
        2.3.3 发光效率
        2.3.4 发光色度
        2.3.5 发光寿命
        2.3.6 电流密度-电压关系
        2.3.7 亮度-电压曲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焦喇曼光谱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喇曼散射的原理
        3.2.1 喇曼散射的产生
        3.2.2 经典理论对喇曼散射的解释
        3.2.3 量子理论对喇曼散射的解释
        3.2.4 喇曼光谱参数
        3.2.5 共振喇曼散射原理
    第三节 显微共焦喇曼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3.3.1 共焦原理
        3.3.2 共焦显微喇曼光谱系统
    第四节 光致发光谱与喇曼光谱的关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共轭聚合物 PFO-BT15发光二极管的电老化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室环境下 PLED的电老化研究
        4.2.1 器件的制备
        4.2.2 器件各层之间的匹配
        4.2.3 样品的处理
        4.2.4 器件老化前后的光电特性
        4.2.5 器件老化前后的喇曼光谱
    第三节 PLEDs电老化过程中的黑斑研究
        4.3.1 PLEDs黑斑的形貌特征
        4.3.2 PLEDs黑斑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火对有机聚合物器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阳极 ITO层退火处理对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5.2.1 退火对ITO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5.2.2 退火对ITO薄膜电阻的影响
        5.2.3 ITO薄膜退火对OLEDs的发光效率的影响
        5.2.4 小结
    第三节 实验室环境下 PLEDs的退火研究
        5.3.1 样品制备
        5.3.2 样品的退火处理
        5.3.3 实验结果讨论
        5.3.4 器件退火前后PR谱和喇曼谱的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用喇曼光谱研究 PLEDs内部的温度老化机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喇曼效应测温的机理描述
    第三节 利用喇曼光谱研究器件内部工作温度
        6.3.1 器件的处理
        6.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8)氢化非晶硅薄膜制备及其微结构和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晶半导体概述
    1.2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研究现状
        1.2.1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发展简况
        1.2.2 氢化非晶硅的物理性能
        1.2.3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常用制备方法
        1.2.4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掺杂
        1.2.5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不稳定性
        1.2.6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薄膜制备及表征方法
    2.1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
    2.2 氢化非晶硅薄膜生长机理
    2.3 薄膜样品制备及处理
        2.3.1 PECVD法沉积氢化非晶硅薄膜
        2.3.2 蒸镀金属电极
        2.3.3 氢化非晶硅薄膜后处理
    2.4 薄膜性能表征方法
        2.4.1 原子力显微镜法
        2.4.2 激光喇曼光谱法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2.4.4 暗电导率测试法
        2.4.5 椭圆偏振光法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2.4.7 电子自旋共振分析法
        2.4.8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第三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基片温度对a-Si: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2.1 表面形貌
        3.2.2 喇曼光谱
        3.2.3 电学性能
        3.2.4 电子自旋共振
    3.3 气体温度对a-Si: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3.1 表面形貌
        3.3.2 喇曼光谱
        3.3.3 电学性能
        3.3.4 电子自旋共振
    3.4 氮掺杂对a-Si: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4.1 表面形貌
        3.4.2 薄膜成分
        3.4.3 喇曼光谱
        3.4.4 电学性能
    3.5 a-Si:H薄膜电学性能的不稳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H含量及Si-H组态研究
    4.1 引言
    4.2 H含量的计算
    4.3 基片温度对H含量和Si-H组态的影响
    4.4 气体温度对H含量和Si-H组态的影响
    4.5 N掺杂薄膜的FTIR表征
    4.6 热处理对H含量及Si-H组态的影响
    4.7 结构因子与H含量、键角偏移量及电学性能的关系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椭圆偏振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本原理
    5.3 物理模型
    5.4 反射法和透射法测量的比较研究
    5.5 a-Si:H薄膜微结构的椭偏法研究
        5.5.1 沉积速率
        5.5.2 薄膜微结构
        5.5.3 光学带隙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电子束辐照效应
    6.1 引言
    6.2 电子束辐照对a-Si:H薄膜结构的影响
        6.2.1 Si-H键断裂
        6.2.2 非晶网络有序程度变化
    6.3 电子束辐照对a-Si:H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6.4 电子束辐照a-Si:H薄膜的纵向深度剖析
        6.4.1 薄膜纵向电学性能的变化
        6.4.2 薄膜纵向非晶结构有序程度的变化
    6.5 入射电子能量对a-Si:H薄膜的影响
        6.5.1 对薄膜暗电导率的影响
        6.5.2 对薄膜非晶网络结构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1.1.1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1.2 光纤激光器分类
        1.1.3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技术
    1.2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1.3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的有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的有关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增益介质
    2.1 基质材料
    2.2 掺杂稀土离子及其光谱特性
    2.3 双包层结构
    2.4 双包层光纤的吸收特性
        2.4.1 圆对称双包层光纤的吸收特性
        2.4.2 偏心双包层光纤的吸收特性
        2.4.3 矩形内包层光纤的吸收特性
    2.5 光子晶体光纤
        2.5.1 光子晶体光纤导光原理
        2.5.2 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
    2.6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计算
        2.6.1 速率方程
        2.6.2 理论模型
        2.6.3 输出特性的数值分析
    2.7 小结
3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构造
    3.1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分类
        3.1.1 Fabry-Perot 腔
        3.1.2 光纤环形谐振腔
    3.2 光纤光栅的制备
        3.2.1 全息法
        3.2.2 相位掩模法
    3.3 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3.4 小结
4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抽运耦合系统
    4.1 抽运源
        4.1.1 抽运波长
        4.1.2 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4.1.3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4.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整形
        4.2.1 光束整形方法
        4.2.2 二维堆栈的光束整形
    4.3 耦合系统
        4.3.1 耦合原理
        4.3.2 整形光束的空间滤波
        4.3.3 耦合透镜设计
        4.3.4 光纤端面的处理
    4.4 抽运技术
        4.4.1 端面抽运
        4.4.2 侧面抽运
        4.4.3 锥形光纤耦合技术
    4.5 抽运数值分析
        4.5.1 多种抽运形式的理论模型
        4.5.2 抽运光波长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4.5.3 单点抽运模式下的激光输出特性
        4.5.4 两点抽运模式下的激光输出特性
        4.5.5 空间多点抽运模式下的激光输出特性
    4.6 小结
5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热效应和非线性效应
    5.1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热效应
        5.1.1 理论模型
        5.1.2 数值分析
    5.2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受激喇曼散射
        5.2.1 受激喇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5.2.2 受激喇曼散射的理论分析
    5.3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5.3.1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基本原理
        5.3.2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理论分析
    5.4 小结
6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光束合成
    6.1 引言
    6.2 激光束的非相干合成
        6.2.1 谱叠加技术
        6.2.2 光栅谱叠加技术
        6.2.3 光热折变无机玻璃布拉格体光栅谱叠加技术
    6.3 激光束的相干合成
        6.3.1 相干合成的技术方案
        6.3.2 锁相技术
    6.4 小结
7 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
    7.1 调Q 光纤激光器
        7.1.1 调Q 的基本原理
        7.1.2 光纤激光器的调Q 技术
        7.1.3 影响调Q 光纤激光器性能的因素
    7.2 锁模光纤激光器
        7.2.1 锁模的基本原理
        7.2.2 实现锁模的基本方法
    7.3 种子源主振荡放大光纤激光器
        7.3.1 理论模型
        7.3.2 数值分析
        7.3.3 MOPA 式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的技术分析
    7.4 小结
8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数值模拟计算程序目录

四、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结构光纤的非线性及其应用研究[D]. 李立肖.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基于相位整形技术的光纤中非线性效应调控研究[D]. 张祥. 深圳大学, 2020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时域与空域部分相干光束调控、统计及应用[D]. 梁春豪. 苏州大学, 2019(04)
  • [5]基于Mach-Zehnder与OTDR混合光路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D]. 靳志刚. 天津大学, 2014(05)
  • [6]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连续谱的理论研究[D]. 邱桥飞. 兰州大学, 2011(10)
  • [7]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和老化机理研究[D]. 秦哲. 南开大学, 2009(07)
  • [8]氢化非晶硅薄膜制备及其微结构和光电性能研究[D]. 廖乃镘.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D]. 刘国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液晶MBBA的喇曼散射实验[A]. 张树霖,周赫田,容祖秀,刘丽玲.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1983

标签:;  ;  ;  ;  ;  

液晶MBBA的拉曼散射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