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RODUCTION TO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论文文献综述)
杜雅君[1](2020)在《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文中提出认知现象学以认知经验为研究对象,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热点问题。在对意识本质的纵深挖掘以及心灵哲学与现象学的融合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解释意识经验就成为题中之义。与知觉经验的广受重视相比,对意识经验的分析往往忽视了认知经验,而认知现象学则强调对认知经验及其现象方面的分析,特别关注认知层面是否具有现象特征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一讨论主要由三个核心问题构成,分别是认知是否具有独特现象学的存在问题、认知现象学能否还原为知觉现象学的还原问题以及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如何相关的意向性问题。其中,还原问题是使得认知现象学得以凸显的关键。按照对现象特征范围的不同界定,限制论赋予知觉及其现象特征以原初性,并由此构成了独特的知觉现象学;扩展论则将现象特征从知觉延伸到认知,肯定认知经验的现象特征。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从认知现象学到知觉现象学的还原之争。不可还原解释重新反思有意识思维与现象特征、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的关系,围绕现象意识、现象特征、现象意向性三个方面,推进认知现象学的研究。不可还原解释首先通过引入内省的直接自明解释认知经验的独特性、专有性和个别性,但内省自身的不可靠性削弱了其确证认知现象学的说服力。其次,现象对比论证以排除现象差异的方式,分别设想了纯粹的、假设的、注释的三种情形的现象对比,比较意识经验中的现象差别。鉴于知觉现象学无法说明相同知觉经验之间的现象差异,现象对比进一步从逻辑上为认知现象学了开辟解释空间。再次,从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相融合的现象意向性角度,说明意向内容凭借现象特征进入认知经验之中。最后,提出解释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基于传统现象学中意向性、内省的概念以及第一人称的审视,联合具身认知中的现象身体,通过朝向生活世界的方法克服认知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局面,从而展现不可还原的认知现象学。认知现象学作为统一性的意识研究,在提升认知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展现出其多重意蕴。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对意识难问题、符号入场问题、身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显现出一定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在注意的现象学和情绪的现象学中有进一步施展的可能。
陈守湖[2](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吴宏妮[3](2020)在《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社会转型期中所发生的变化,使得我国成为了外国记者进行“非虚构写作”的富矿。以彼得·海斯勒为代表的驻华记者来到中国后,以底层的平凡人物为主人公创作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均广受欢迎和好评的非虚构类作品,增加海外读者对中国了解窗口的同时,也让国内读者多了一个了解祖国的视角。相对于国内同时期的非虚构类作品,出自于外国人笔下的以中国普通人生活为主题的非虚构类作品引起的反响更为巨大。全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理论这四个方面展开叙述;第二个部分将围绕“中国纪实三部曲”作者彼得·海斯勒的个人概况以及对“中国纪实三部曲”进行分析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说明选题的原因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将运用归纳演绎、内容分析、个案分析方法对作品的“叙述者”、“叙述聚焦”、“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策略”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三部曲”在叙事方面的特点、经验。第四个部分将结合“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经验和我国现下的“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具体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李可文[4](2018)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域下今敏动画研究》文中认为今敏是日本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动画导演之一,今敏的动画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他的创作以虚幻与现实为主题,充满了对人类潜意识内容的表现,并以现代都市为背景,刻画了大量人格异化的角色。今敏动画建立在日本地域文化以及宗教的基础上,剖析了现代都市人的内在本质,揭露了日本当下的社会问题以及人的精神处境。今敏在创造幻象世界的同时又揭露沉溺其中的危险性,旨在以一种救赎性的披露给予现代社会人群一定启示。本文将今敏置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下,在对作品深入观赏及解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深入解析今敏个人与动画角色之间思维上的互通性,并以其画面为承载,形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整体把握今敏动画的特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理论、梦的解析理论、人格结构说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能一定程度上把握今敏动画中的本质以及成因,诠释今敏动画的现实意义,实现对其动画文本中蕴意的深入发掘,也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成为动画批评展开的另一视角。文章首先从整体上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以及今敏动画艺术的特点进行梳理,并总结今敏动画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关系。今敏作为其创作主体,其作品必然表现出动画艺术具有的一般性以及特殊性,本文对其特殊性分析主要分为其个体与个体成长相关的生长语境,生长语境主要从日本社会文化及宗教横向进行分析,从创作个体则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为理论支撑,从本我、自我以及超我层面,纵向分析今敏个体从儿时、漫画家、动画导演三个社会身份在创作层面的影响。对今敏动画艺术本体层面的研究则分为了具体人物塑造以及表现形式两个层面,从人物角色出发,主要从创伤与人格分裂、压抑与精神焦虑以及力比多的范式结构,解读今敏动画作品中人物的具体心理范式。从表现形式层面,则主要以今敏动画中的无意识叙事表现展开,主要从叙事结构、视觉构图、镜头语言以及声音四个方面,结合今敏动画作品实例进行具体剖析,总结今敏动画中对无意识的视觉化及听觉化表现。文章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今敏个体以及今敏动画本体在精神分析层面的研究,最后结合受众接受心理,概括了今敏动画在视觉、制作以及主题的艺术特点及考虑因素,并总结出今敏动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启示。
张明[5](2020)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空间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诠释和解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空间既是文学叙事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基本要素,它在很长的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早期的叙事学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空间理论,有关空间问题的讨论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其他相关课题之中。传统的研究,不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批评,都将时间视为比空间更重要的因素,极少有关于文学空间的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空间形式被单独提出,现代文学叙事空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且大有可为的课题。(2)现代主义小说内部发生了空间转向。传统的文学更加注重叙事的逻辑关系,注重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场景、环境等空间因素处于从属的位置。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索,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逻辑,拥有一种新的时空形式。空间问题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不是一个边缘问题,而是叙事的核心问题。当前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研究丰富但散乱,局部的研究较充分,而总体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必要且缺乏的。(3)后现代地理学开拓了空间理论的视域和边界,同时激发了文学空间问题研究的热潮。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列斐伏尔的生产空间理论、索雅的地理空间理论、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空间理论的内涵,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部形成了大局面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学术话题。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研究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小说内部空间问题的凸显,另一方面是理论的繁杂。如何从文学现象本身出发来解读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特征和关系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回应的问题。现代主义小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通过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能够透视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空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长期未受重视,却在最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热点话题。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凸显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形式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十分充分。当前学界对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受到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呈现为多种样态,但由于一部分研究过于注重理论对于现象的阐发,使得文学空间本身的文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学的空间现象本身出发,来探讨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同时将现代主义小说置于西方文学史的坐标系中,从空间的角度审视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以及文学形式变革在空间问题上的体现,阐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形式及诸要素空间关系的内在逻辑。绪论部分从价值定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三个部分介绍了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指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小说在美学、技巧、风格、思想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颠覆。现代主义小说在情节、场景、人物、语言、叙事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特征,这些先锋与实验特征进而催生了新的文艺批评模式和话语。空间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得以凸显。正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空间概念的整理”:通过对欧洲历史上的空间概念演变的梳理和评价,辨析当前的几种主要空间理论并对空间问题进行引申和评述,进而提出西方历史上空间理论的三个阶段:“局域性”“非几何化”的空间观;“背景化”“几何化”“无限化”的空间观;“主-客”相融合和统一空间观。并指出后者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空间现象有着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理解。这一类理论认为空间既不是一种纯粹和抽象的形式,也不是一种自足、孤立的客观对象,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主体在通过自身的活动组建并生产着空间,而空间也在这种活动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第二章“文学的空间”:探讨更为具体的文学的空间,意图对文学的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指出文学空间形成的基础和文学空间的特点。提出意象是文学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文学空间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空间体验的基础之上。文学作为一种承续性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产生一种空间式的审美效果,乃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结果,因此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具有同质性,文学的空间也和现实空间一样,具有身体性,其与人物及叙述主体的意识与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分别从理论和现象角度审视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空间转向,进而提出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有其自身的演进逻辑,现代小说空间转向与空间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层的联系。就现代主义小说内部而言,空间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既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局面的“空间转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又与其形成了某种对话和联动:它一方面受到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第四章“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对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问题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将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类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指出文学的空间问题与空间概念的发展的呼应关系。提出空间问题的凸显与20世纪初反理性思潮有密切的联系,其背后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的革新。第五、六、七、八章是对几部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小说的空间问题做出具体的解答,对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第九章“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根据个案的分析,总结现代主义小说中空间与时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特点。指出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文学原有的时空特点在人物、时间、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现代主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破了原有的均衡与统一,呈现出多元形态;人物与空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主客交融之中,人物思想和意识弥散在空间之中,空间反应着主体的情感和思维,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组建着空间,空间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中。结语部分从“生成”与“隐喻”两个方面总结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逻辑,在本体论层面评价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特点,并指出这些特征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石冠辉[6](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龙迪勇[7](2008)在《空间叙事学》文中研究说明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然而,把叙事这一重要现象正式纳入研究的视野,却是非常晚近的事。20世纪60年代末,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正式诞生。应该承认,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建立的理论模式,使人们能够对叙事作品复杂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准确的解析,而不至像以前那样因缺乏分析工具而只能流于对情节、人物等大范畴作粗糙的描写。当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也相当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研究对象仅限于叙事虚构作品,而放逐了历史、传记乃至图像叙事作品等;二、它在不同程度上隔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性。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旨在超越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后经典叙事学”又开始在西方兴起。“后经典叙事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在分析文本时,更为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二、重新审视或者解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概念;三、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跨媒介研究。但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偏重的都是时间维度上的研究,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正是有感于这方面研究的贫乏,我才试图在本论文中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导论)、与叙事文本有关的空间问题(第一、二、三章)以及作为空间艺术的图像作品的叙事问题(第四、五章)。在导论中,本文指出: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但在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者。现在,叙事学是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时候了。事实上,叙事学研究在今天确实面临一个“空间转向”问题,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创作实践层面。如果再不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既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完整与自洽,更无法解释并解决20世纪以来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空间叙事学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导论还从叙事活动、叙事文本、阅读活动、图像叙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论文的前面三章都是对由语言文字这一时间性叙事媒介构成的叙事文本所涉及到的空间问题的探讨。应该承认,媒介对于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可以用来叙事的媒介多种多样、变化莫测,但无可否认,语言文字仍是主要的,也是最好、最适用的叙事媒介。然而,语言文字是时间性媒介,它不适合表现空间。可人类的创造性冲动之一,即是要突破媒介表现的天然缺陷,用时间性媒介去表现空间。第一章主要论及时间性叙事媒介空间表现现象出现的内在心理机制,并从语言的符号性本质这一角度分析了空间表现的类型及其特质。第一章着重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接下来的两章则分别结合文本,对主要在现代小说中出现的作为“技巧”的“空间叙事”与作为“结构”的“空间形式”分别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二章指出:在很多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家那里,“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或手段,他们不仅仅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第三章则对作为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空间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具体分析了现代小说中几种主要的空间形式类型:套盒式、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空间并不是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那样的空间,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这种“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正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论文的最后两章涉及图像叙事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图像叙事的本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单幅图像叙事的三种模式。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都有着一定的时间脉络。但摄影家、画家等将事物以图像的形式从生活之流中移出,这就造成了图像的“去语境化”存在。由于去语境化(失去和上下文中其他事件的联系),由于在时间链条中的断裂,图像的意义开始变得漂浮和不确定起来。我们只有给图像恢复或重建一个语境,只有把空间性的图像重新纳入到时间的流程之中,才能达到“摹仿”动作,也即达到叙事的目的。因此,空间的时间化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对单独一幅图像来说,根据其各自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可以概括出它们叙事的三种模式: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五章通过具体考察故事画,探讨了叙事图像与叙事文本之间那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图像对文本的模仿或再现问题。故事画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性图像,即:其叙述对象不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件,而是存在于其他文本中的“故事”。如果说故事画模仿的文本是对现实或想像中发生的事件的叙述的话,那么故事画本身则是对已在文本中叙述过的“故事”的叙述——叙述中的叙述。西方艺术史上这种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叙事史简直就是图像模仿文本的历史。这是一种彻底的文本中心主义,是由古希腊肇其端的理性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
刘霞云[8](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王春[9](2014)在《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文中认为翻译家李文俊(1930-),译述成果丰富,所译介的代表作家阵容壮观,如卡夫卡、福克纳、海明威、塞林格、麦卡勒斯、艾略特、艾丽斯·门罗等,尤其对威廉·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引导了几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就其译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而言,理应被当作一个重量级翻译家进行专门研究,但截至目前,却罕有专门的深度评述。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憾,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影响研究,以及翻译家的当代翻译文学史地位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成果也将为学界的进一步穷其精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翻译家李文俊成长于文化碰撞衍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思想、方法论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有机会从中国现代“文艺复兴”的成果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并受教于那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先行者们,多元的文化影响与沉淀,契合了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艺术最大限度的用另一种语言等值再现的文学翻译工作。作为译者,李文俊功力深厚,中英文俱佳,在各种文体的翻译中均有所优异表现,尤长于翻译美国作家的作品,其所译福克纳的作品,均为上乘之作,被奉为经典,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当代中国文学不仅仅“创造新词和新的表达模式”,更在创作思想、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11年因其卓越的翻译成就,李文俊获中国译协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比较文学和翻译社会学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描述和挖掘当代中国文学不断变换的语境下,翻译家李文俊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不同时期的文学译介活动和翻译思想,尝试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做理论层面上的升华。换言之,一方面,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给翻译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译者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捕捉其生存心态影响下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有助于全面考察其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的“互文”视角,将外来文学影响、当代文化语境以及民族文学传统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以期在影响研究中对翻译家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研究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李译福克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生产,并在文学传播、文学评论、比较文学、审美文化等方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李译福克纳的研究,是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2)文学意义:福克纳等作家及作品的译介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映射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诸多发展特征,李文俊的翻译为国内学界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等进行探讨,是洞察、把握美国文学的价值观、创作理念、艺术手段最新变化的有效途径。3)实践意义:注重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通过对译者的深度访谈、译者“副文本”的分析,以及译者影响力的文献计量研究,考察李文俊文学翻译行为和思想策略;此外,当下学界对尚且健在、翻译工作活跃、译著较多的翻译家鲜见关注,翻译家的研究不应沦为一种形式上的“考古学”,应突破那种“盖棺”方可“定论”的惯性思维。本文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横向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背景,共时描写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征,揭示其受时代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活动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纵向以时间为坐标(1958-2012),以李文俊不同时期的福克纳翻译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将李译福克纳的经典建构和演变轨迹置于一个“互文性”参照之中,以形成一个由多视角、多层面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在比较文学层面上,本文以描写研究为基础,在尽可能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后,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成熟的实证研究方式,辅以译本个案研究、翻译家影响力研究等实证方法。在翻译社会学层面上,切入社会学主要概念的视角,廓清研究范围;深化惯习、场域等社会学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厘清其与翻译家研究的相互关系;从李文俊翻译活动的梳理上升至其翻译思想的理论高度,共时比较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点,揭示他们受时代社会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学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当下意义做逻辑递归,尝试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提出参考性意见,从研究方向和内容方法上做实践基础上的前瞻。
林莺[10](2010)在《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 ——隐喻的范畴化与心理机制》文中提出在世界文坛上,张爱玲无疑是集生命感与艺术感于一身,才思敏捷、语言形式变幻莫测的女作家。张爱玲作品的突出特点不仅是情节演绎的生活化,更具备有独树一帜的清丽奇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是思想的外显和表达,而由于隐喻从本质上更多地涉及语言深层的思维,反映个体的认知经验,在表达上兼有形式上和逻辑上的严密性,所以隐喻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适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理想语言材料。语言无论行走于何处总是带有文化的印记,因此解析语言、解析隐喻就是还原作家的文学思维、还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语言是复杂心理机制的外显,隐喻剖析将开启这一通往“心”的历程。范畴化是将原本纷乱复杂的现象进行有效归类的过程。本文试图将范畴化理论引入隐喻,以“隐喻是连续的、不完全的范畴化的过程”的全新理念重新建构隐喻,使原本静止的、单一的隐喻分析转化为对作家作品的整体隐喻形式的动态分析。除此之外,本文还将建构隐喻的个体心理机制的模型,并通过这个模型解读张爱玲运用隐喻的心理机制。本文的全文构架是以个体隐喻机制模型中影响个体隐喻生成的五个要素(自然万象,人体、性格因素、性别人生观以及感官体验)为框架,以范畴化理论下的隐喻分析为方法,全面解析张爱玲作品的隐喻特征。全文以语言材料的考证为依据,以具体统计结果量化作品风格,再现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魅力。一、全文建构的突出特点(一)文化语言学的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语言学界兴起了文化语言学思潮。语言学家强调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文化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本体学科。从符号学的观点看,文化实质上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出的一个意义系统。文化对作者的影响包括作者所属时代的环境、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作为强大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记载着当时的文化。语言是一种工具,传达思想,记录人生一个社会的文化匹配于任何能产生意义的行为,当然也包括语言行为。文化语言学的建构是将语言的分析由静态、孤立转变为与作者相关、与文本语境相关,进而与作者所处的文化大背景相关,创造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分析方法。对这一点,语言学家Lakoff也有所提及。他认为,隐喻性的映射有所不同,有些是普遍性的,有些是范围较广的,有些则似乎是带有文化特色的。本文对张爱玲作品全集中所出现的隐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是将文化与语言分析融合的一种尝试。文化的概念具体到个体的作者,是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作者童年的生活记忆会形成其相应的人生观、性格和性别特征。这些因素都会左右个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尤其是隐喻的表达方式。因此,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该对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所含蕴的语言形式深入解析。这种结合文化与文本分析的综合分析模式是对单纯语言形式分析的拓展和理论演进,是十分必要的尝试。(二)从范畴化视角拓展隐喻理论隐喻范畴化理论是将范畴化理论融入隐喻分析,总结作者隐喻构型中和隐喻结果中所出现的范畴化特征,从范畴化角度解读作家隐喻形成规律的一种方法。(注:本文第一章、第二章中重要理论的构建,主要包括“隐喻范畴化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中的“弗洛伊德主过程和二次过程”一节中的理论观点,是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为教授的指点和共同商讨中逐渐将理论成型的,在此对刘大为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本文之所以引用这个方法,是因为隐喻研究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它都被归类在语言修辞的研究范畴内。中国古时虽然有隐喻的用法,但是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概念系统,隐喻一直是作为一种修辞形式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20世纪80年代,George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知隐喻的路径。Lakoff提出,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于人们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是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Lakoff的隐喻理论拓宽了隐喻原有的概念和理解,使隐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为隐喻的解读提供了崭新视角,是隐喻研究理论的一次全面革新。然而,Lakoff的隐喻理论仅限于对隐喻共性的总结,而没有深入谈及隐喻的个性;且对隐喻的分析也更多关注独立句型的认知理解,而非个体整体隐喻规律的总结。深入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本体、喻体的选择性方面有自身的规律和倾向性,仅用莱考夫的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理论进行隐喻分析,显然不能全面阐释作者隐喻选择的倾向和作者风格形成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对隐喻理论进行一个全新拓展和必要补充,以突出隐喻是个体思维的再现,是带有文化符号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第一章中,范畴化概念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完善这一思想的理论突破口。隐喻的范畴化解读包含三大部分:1.古今中外隐喻概念和发展的梳理;2.范畴化概念的理论回顾;3.隐喻范畴化理论的建构和详解。隐喻研究经历了从隐喻的修辞性定位到隐喻的语言学定位的过程,其发展也经过替代说、比较说、相互作用说之后走向认知视角的隐喻考察。范畴化详解中包括范畴及范畴化的概念,范畴化所包含的两个理论——经典范畴论和原型范畴论,原型范畴内的主要要素,即原型、好样本、坏样本、边缘性成员以及本文将要提出的“特征性样本”、上位范畴、原型范畴、下位范畴等概念。本文中我们提出“隐喻的实质是重新范畴化”的理论,并进一步做出论证:隐喻是连续的、不完全的范畴化。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自有自己相应的范畴,隐喻投射的过程是从喻体范畴向本体范畴进行的单向的、不可逆的投射过程。在范畴化投射的过程中,原范畴(即本体范畴)在保存了原有范畴特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来自于喻体范畴的新的特征集束,从而形成新的本体范畴;喻体范畴在投射的过程中选取出有代表性的特征集束投射给本体,但是这种投射的过程永远是不完全的、连续的投射,也只有这种情况才是建构隐喻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投射的过程是完全的,就会引起本体范畴的非范畴化,亦称去范畴化。本文同时引用非范畴化的概念,提出隐喻区别于非范畴化,是不完全的范畴化。非范畴化则是词性完全改变的投射,即非范畴化中喻体如果完全投射后,原有喻体范畴消失,原有本体完全接受喻体的所有特征集束,隐喻过程变成了一个词从词性到含义完全改变的过程,隐喻也就随之失去其构型方式和存在条件,不能称之为隐喻了。除了隐喻的范畴化理论建构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隐喻范畴化的两大类型:范畴间的隐喻,范畴内的隐喻。在范畴内的隐喻当中,本文首次将以往修辞学中认为是“类推”、“比较”等句型归入隐喻的范围,并给予其范畴化理论的合理解释和归类动因。范畴内隐喻的设立扩大了隐喻原有的范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和尝试。隐喻范畴化理论的构建,包括以下理论:隐喻范畴化过程中本体、喻体的原型特征、边缘样本、特征性样本(首创)等概念的建立和解读,范畴内隐喻(首创)和范畴间隐喻的解读与区别,范畴化与非范畴化之间的区别(即隐喻的不完全范畴化和非隐喻的去范畴化过程的解读)针对隐喻的范畴化理论,本项目为了方便理解和叙述,创建了相应的示意图: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其目的是将其用于文学作品隐喻的分析,具体的做法如下:将隐喻所有语言材料归类后进行范畴化的研究,以研究不同作者在隐喻选择上的共性、倾向性和特异性。例如,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或者一个喻体多个本体,其本体和喻体的选择对象通过范畴化理论进行分析,即可得出作者的隐喻规律。这种隐喻规律包括隐喻范畴选词规律、;隐喻句型建构规律、隐喻范畴产生结果的倾向性、范畴问隐喻和范畴内隐喻所占的比例、本体喻体建构位置的关系,以及本体喻体自身属性和隐喻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范畴反映作者不同的个性和生活记忆的沉淀。这就是通过隐喻范畴化后结果的统计数据来进行阐述,是通过数据来量化作者的隐喻风格的最直接方法。(三)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建构隐喻既是语言表达形式,又是思维方式,要研究隐喻认知的生成机制,首先要弄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个体隐喻在形成过程中,本体喻体的选择倾向构成隐喻风格之间的差别。语言是人们赖以从事复杂思维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在隐喻生成机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脑是思维的原发地。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理论很好地揭示了隐喻形成的思维过程。隐喻思维模式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思维主过程的直接思维与二次过程的整合思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思维的形象性、方向性、创造性俱备的隐喻思维模式。隐喻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帮助人们认识新生事物,标志着人类智慧水平的提高。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选择、匹配形式和选择范畴的迥异确定了作者的风格。而这一选择的关键是认知沉淀的存在,即性格因素、性别差异以及文化浸染和瞬间感官体验对作者大脑思维的作用。个体隐喻心理机制的建构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影响连接触发过程的五个因素的设定。连接触发过程是隐喻形成的第一步。连接触发过程在开始运作之前,会受到个体认知沉淀的影响,而个人认知沉淀有五个关键因素即性格特点、性别人生观、自然万象,人体考查和隐喻生成的瞬间感官体验。这五个关键因素因人而异,也是隐喻个体呈现不同的隐喻效果以至于最终产生不同的隐喻范畴和隐喻风格的体现。本文中张爱玲作品的所有隐喻现象分析均采用以上五个因素作为分类的框架。(2)以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理论作为个体隐喻生成机制的理论主干部分。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是理论的关键。弗洛伊德认为主过程是抽象的、自发的过程,是不顾忌时空规范,以融汇、移换和象征为特点,以在睡眠时满足欲念的幻觉来缓解本能的冲动的过程;二次过程则是理性的过程,严格遵循语法和形式逻辑,遵守时空规范,并且以世故而得体的举止来缓解本能的冲动的过程。主过程先于二次过程,主过程和二次过程之间一为“抽象”、一为“具体”;一为“本能的冲动”、一为“客观的整合”。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的完成在人脑中是瞬间完成的,但是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不可分割。也就是说,隐喻的生成本质是由“无意识的选择”和“有意识的理智整合”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在以往的隐喻心理机制研究中,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理解一直倾向于使用诸如“联想”等一次性的思维过程建构隐喻的思维。但是本文认为隐喻的建构应该是以两次过程的相互作用在大脑中的成型,即抽象的主过程和理性的二次过程的整合。在“主过程”中,主要强调概念的原发态、无意识性和不自觉性。在“二次”过程中,更强调理智的整合、隐喻范式的遵守和思维的有意识。本文认为这样来建构隐喻更加符合隐喻的形成规律和人类的认知特点。隐喻的二次整合过程,包括回响、筛选、注模成型等几个分解过程。语境映衬过程中语境对隐喻的影响,包括对有助于理解的正面影响和改变隐喻原有思维的负面影响的考察。(3)新显结构语境映衬一节是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建构中隐喻心理机制形成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使隐喻解释更为合理的一个阶段。新显结构的语境映衬是将二次过程整合后,放入文本语境中,并结合文本语境和作者自身的生存“语境”进行考察,使隐喻范畴化后的结果更加客观、可信,更具说服力。语境映衬过程中语境对隐喻的影响,包括对有助于理解的正面影响和改变隐喻原有思维的负面影响的考察。关于个体隐喻心理机制的建构如图所示,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包括由隐喻的输入空间(喻体)向输出空间(本体)的投射过程。在两个空间之内,隐喻经过了:1.连接触发(弗洛伊德主过程);2.语言的二次整合过程(即弗洛伊德的二次过程);3.新显结构的语境映衬过程,最后,流向输出空间形成隐喻。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的生理结构上的隐喻思维构造的研究。(四)张爱玲隐喻风格分析方法的创新在张爱玲隐喻风格的构建上,提出以下三个论证方向:1.隐喻形式本身的风格考察,即张爱玲采用何种隐喻构成形式来构成隐喻以及张爱玲专属的特殊隐喻形式,2.张爱玲隐喻结果所呈现的风格体现,3.文学风格和语言学风格之间的异同。从隐喻结果体现风格是总结的重要部分。张爱玲的隐喻风格。如果从隐喻结果的角度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设置出上位范畴的“遗世独立”,而在上位范畴“遗世独立”之下,分为以下四个有代表性的范畴:“遗”、“世”、“独”、“立”。1.范畴“遗”中,主要关注张爱玲对传统生活的留恋在隐喻中的再现。2.范畴“世”中,主要关注张爱玲的隐喻构成中所体现出的“深入俗世生活”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她诸多的隐喻中得以体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以生活取材来构成隐喻等等。3.范畴“独”中,主要体现张爱玲独有的隐喻思维习惯,这些思维的习惯来源于她的认知沉淀,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和独特的思维形式,使她的隐喻与其他作者有明显的区别,构成独特的“张氏”结构。4.范畴“立”中,主要通过张爱玲的隐喻结果显现出张爱玲隐喻的“立”之根本——即哪些风格最终成为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体现。二、全文建构的主要步骤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构建,第二部分是实例解析,第三部分是结果分析和风格呈现。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隐喻的范畴化解读;第二章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以及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构建。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共五章内容,主要是张爱玲隐喻语言特点分析。在张爱玲隐喻特点的分析中,本文力图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相结合,以这两个新视角重新建构隐喻,解析张爱玲的隐喻样本。主要分类框架是采用第二章所给出的影响隐喻生成的五个因素:性格因素、性别世界观、自然万象,人体考查和瞬间感官体验等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人认知沉淀来建构。在分析的方法上,则采用第一章隐喻范畴化理论进行解读。本文的第三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一:自然万象。自然万象是张爱玲隐喻中多次采用的隐喻。在这一项的分析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太阳”的隐喻;(2)有关“月亮”的隐喻;(3)有关“雨”的隐喻。本章通过张爱玲对以上隐喻的建构,分析张爱玲隐喻受到自然万象启示后显示的主要特征。本文的第四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二:人体考查。张爱玲是个有自恋情结的人,对于人体器官的考察是张爱玲隐喻考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一项的分析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心”的隐喻;(2)有关“眼睛”的隐喻;(3)有关“面”的隐喻。本文第五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三:性别人生观。张爱玲是女性,所以本章主要是对张爱玲作为女性的人生观的解读。本章设置了五个参考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张爱玲的“婚姻”隐喻、“人生”隐喻、“家”的隐喻、“女性”隐喻以及“孩子”隐喻。通过对这五类隐喻的范畴化解读,总结出张爱玲对婚姻、女性、人生的独特观念,总结出张爱玲的人生观对其隐喻构成的影响。本文的第六章是张爱玲的性格因素解读。此章中所提出的隐喻采取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从隐喻的抽象结果来归类解读隐喻。本文列出了五个隐喻考察项来对张爱玲的性格进行考察:“封住”隐喻,“割裂”隐喻、“隔断”隐喻、“隔世”隐喻和“通道”隐喻。这五类隐喻是张爱玲特有的描述方式和描述风格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以上五个抽象隐喻的考察并结合心理学理论,分析出张爱玲性格中潜藏的性格构成元素,以对张爱玲性格进行独辟蹊径的分析。本文第七章是分析瞬间感官体验在隐喻构成中的影响。这里主要分析了两个关键因素,视觉域中的颜色和听觉域中的声音。在这一章中,首先回顾了颜色的生成,然后在视觉域中,按照张爱玲隐喻中检出的颜色所占数量的多寡选择白色、红色和蓝色作为样本,并将此颜色和传统感官中的颜色逐一比较,提出张爱玲的颜色概念。张爱玲在日常写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对于颜色的感官体验,并自觉的将这种感官体验糅合到写作心情当中,使读者“闻色知心”。在听觉域(声音)一节的分析中,主要分析了以实词构成的声音和以象声词构成的声音所组成的声音隐喻的应用和归类,总结出张爱玲对声音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规律。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提出的理论,对张爱玲隐喻结果做一个理论的总结,得出语言学视角下张爱玲的隐喻风格的具体结论。质言之,隐喻的范畴化解读和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建构为隐喻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全新的视角,是分析张爱玲作品隐喻的工具和理论依据。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解开了作者隐喻选择的心理动因,借助影响隐喻建构的心理因素,来解析张爱玲作品中的所有隐喻,从详实的数据和材料最终呈现出张爱玲的语言风格。三、存在问题当然,本文的研究因个体力量的有限,还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在研究当中也会有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进程中正如大树枝桠一般扩展,成为新的谜团。1.隐喻的范畴化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两大理论,由于本人的理论知识和时间所限,目前只能做到相对的合理,还有很多需要理论创新、完善和再修改的地方。2.目前隐喻范畴化的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比较适应于新鲜隐喻(活隐喻)的解读。原因是隐喻的心理机制模型中比较强调瞬间思维的触发和整合。但是对于规约性隐喻以及处于演变中间阶段的隐喻,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拓展。3.本文是跨学科的研究,所以在许多学科的研究上,本人还需要对理论进行完善和再纵深。4.本文是将隐喻的范畴化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两大理论的创新应用于张爱玲作品的研究,这两种理论是否完全适合于所有作家作品以及在运用于其他作品研究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新的状况,从而产生新的改进,是以后要继续做下去的工作。学术研究本身是无止境的,学术研究本身也是快乐的,是创造的快乐,也是印证的快乐。
二、INTRODUCTION TO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RODUCTION TO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认知现象学问题的形成背景 |
1.1 认知现象学的扩展论源泉:意识与认知的统一性 |
1.2 认知现象学的限制论源泉:意识的知觉性 |
1.3 认知现象学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与核心问题 |
2.1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 |
2.2 认知现象学的核心问题 |
2.3 认知现象学作为现象意识的基础要件 |
第三章 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论证 |
3.1 基于内省的论证 |
3.2 基于现象对比的论证 |
3.3 基于意向性的论证 |
第四章 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 |
4.1 基于传统现象学的认知现象学 |
4.2 基于具身认知的认知现象学 |
4.3 基于方法论整合的认知现象学 |
第五章 认知现象学的启示与拓展 |
5.1 启示:认知现象学与意识理论 |
5.2 拓展:作为一种广义的现象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创新点和意义 |
1.3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 |
1.4 “非虚构写作”国外发展概况 |
1.5 “非虚构写作”国内发展概况 |
1.5.1 “非虚构写作”的局限和意义 |
1.5.2 “非虚构写作”写作技巧和实践探究 |
1.6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6.1 叙事学 |
1.6.2 新闻叙事学 |
1.6.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彼得·海斯勒个人概况及进行叙事分析的必要性 |
2.1 个人概况及主要作品 |
2.2 “中国纪实三部曲”简介及创作背景 |
2.3 进行叙事分析的可行性 |
2.4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影响力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叙事学理论下对“中国纪实三部曲”叙事方式的分析 |
3.1 叙述者 |
3.1.1 叙事学中的叙述者 |
3.1.2 新闻叙述者 |
3.1.3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叙述者 |
3.2 叙述聚焦 |
3.2.1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零聚焦——叙述者大于人物 |
3.2.2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内聚焦——叙述者等于人物 |
3.2.3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外聚焦——叙述者小于人物 |
3.3 叙述时间 |
3.3.1 叙述时序 |
3.3.2 叙述时长 |
3.3.3 叙述频率 |
3.4 叙事结构 |
3.4.1 以人物为线索的连接 |
3.4.2 空间转换的连接 |
3.4.3 “意识流叙事”穿插内容之中 |
第四章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策略分析 |
4.1 新闻故事化 |
4.1.1 细节刻画 |
4.1.2 聚焦人物 |
4.1.3 场景策略 |
4.2 戏剧化展现 |
4.2.1 对立 |
4.2.2 冲突 |
4.3 平民化叙事 |
4.3.1 报道方式平民化 |
4.3.2 语言表达平民化 |
第五章“中国纪实三部曲”特点总结及对国内同行的启示 |
5.1 特点总结 |
5.2 “中国纪实三部曲”对国内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启示 |
5.2.1 媒体行业 |
5.2.2 记者个人层面 |
5.2.3 学校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域下今敏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今敏动画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今敏动画的现状 |
1.2.3 问题及对策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今敏动画的相关概述 |
2.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2.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艺术领域的延展 |
2.3 今敏动画的艺术特点 |
2.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关键词与今敏动画 |
第3章 今敏动画创作的心理动因 |
3.1 生长语境对今敏动画的影响 |
3.1.1 日本社会环境对今敏动画创作的影响 |
3.1.2 日本文化对今敏动画创作的心理启示 |
3.2 主体创作的人格投射 |
3.2.1 本我宣泄达成 |
3.2.2 自我现实化的达成 |
3.2.3 超我理想化的形成 |
第4章 今敏影视作品人物的心理范式 |
4.1 创伤与人格分裂 |
4.1.1 未麻创伤记忆下的人格错乱 |
4.1.2 虚假与真实的对峙-鹭月子对童年创伤的抑制 |
4.2 压抑与精神焦虑 |
4.2.1 缺陷与道德性焦虑-理事长科技与文明的冲突 |
4.2.2 危机与现实性焦虑-留美潜意识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
4.2.3 逃避与持续性焦虑-敦子的自我客体化 |
4.2.4 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粉川本能的自我防御 |
4.3 力比多演绎 |
4.3.1 阿花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
4.3.2 千代子力比多的本能释放 |
4.3.3 小山内力比多的极端宣泄 |
第5章 今敏动画作品中的意识流叙事表现 |
5.1 叙事结构的意识流特质 |
5.1.1 叙事结构中的对位法 |
5.1.2 叙事结构中的奏鸣曲式 |
5.1.3 叙事结构中的主导动机 |
5.2 梦境假定空间的构筑 |
5.2.1 镜像空间 |
5.2.2 网络空间 |
5.2.3 元电影空间 |
5.3 意识流的视觉化 |
5.3.1 静态视觉符号的心理象征 |
5.3.2 蒙太奇语言的心理隐喻 |
5.3.3 风格化匹配剪辑下的心理凝缩 |
5.4 意识流的听觉化 |
5.4.1 平泽进音乐的无意识 |
5.4.2 对白的意识流翻译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今敏年表 |
附录 B 今敏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价值定位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空间概念的整理 |
第一节 古希腊至近代欧洲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空间观念的辨析 |
第三节 空间问题的引申 |
第二章 文学的空间 |
第一节 文学意象的空间性 |
第二节 多重意象的视域融合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身体性 |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 |
第一节 文学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陷阱 |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空间转向的美学解读 |
第四章 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 |
第一节 古典式的空间 |
第二节 近代与早期现代文学的空间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空间 |
第五章 逝去的空间:《追忆似水年华》的空间解读 |
第一节 内心化的空间 |
第二节 衍生的空间 |
第三节 聚合的空间 |
第六章 混乱宇宙:《尤利西斯》的空间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陌生化的空间 |
第二节 碎片化的空间 |
第三节 主观化的空间 |
第七章 心与物的交融:伍尔夫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 |
第二节 意象的空间内涵 |
第三节 意义关联的空间 |
第八章 为空间立法:卡夫卡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现实与幻想的双重空间——以《一次战斗纪实》为例 |
第二节 难以跨越的空间——以《城堡》为例 |
第三节 自我的迷宫——以《地洞》为例 |
第九章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 |
第一节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空间叙事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
一、国外叙事与空间问题研究综述 |
二、叙事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 |
三、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 |
四、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
第一章 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 |
一、“六根互用”:感觉世界的整体性 |
二、“意识剧院”:经验的共存性与相继性 |
三、“出位之思”:时间性媒介如何表现空间 |
第二章 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
一、《故园》:神圣空间 |
二、《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空间作为时间的标识物 |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空间变易与叙事进程 |
四、《墙上的斑点》:意识的流动与叙事的支点 |
第三章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
一、叙事的困境 |
二、叙事与空间形式 |
三、空间形式的类型 |
第四章 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 |
一、图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
二、图像叙事的本质 |
三、图像叙事的模式 |
第五章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 |
一、叙事:语词与图像 |
二、故事画:图像对文本的模仿 |
三、叙述中的叙述:故事画的符号学分析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和论文有关的成果 |
后记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李文俊及其对文学翻译的贡献 |
1.1.1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分期及成就 |
1.1.2 李文俊的外国文学研究成就 |
1.1.3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
1.2 比较文学与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家研究 |
1.2.1 比较文学的视角 |
1.2.2 翻译社会学的视角 |
1.3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和文学翻译观 |
2.1 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
2.1.1 几个重要观念的厘清 |
2.1.2 新时期译者的集体翻译观 |
2.2 李文俊的“世界文学”眼光与中国文学意识 |
2.2.1 “世界文学”与文学翻译 |
2.2.2 《世界文学》与李文俊 |
2.2.3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 |
2.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观 |
2.3.1 李文俊翻译观形成的外来影响 |
2.3.2 李文俊的翻译文本选择观 |
2.3.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追求 |
第三章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策略——以福克纳的译介为例 |
3.1 “阶段式”译介策略 |
3.1.1 初期:以“介”带“译”(1958-1977) |
3.1.2 中期:“译”与“介”的同步、互文(1978-1999) |
3.1.3 高潮期:以“著”佐“译”(2000-2012) |
3.2 “掘一井而汲泉式”深度译介:李译“副文本”分析 |
3.2.1 “深度翻译”: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显现 |
3.2.2 “副文本”:译者主体的阐释空间 |
3.2.3 李译福克纳的“脚注”语用分析 |
3.2.4 《福克纳评论集》“前言”和李译三部长篇“译序”的分析 |
3.3 “内容与技巧剥离”式阐释策略 |
3.3.1 “意识流”在中国的译介 |
3.3.2 福克纳“意识流”成功译介的意义 |
第四章 李文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以福克纳译介的接受与影响为例 |
4.1 新时期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
4.1.1 新时期翻译文学的接受土壤 |
4.1.2 新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择取特点和传播渠道 |
4.2 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李文俊影响 |
4.2.1 翻译文学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师承 |
4.2.2 福克纳文学的译介对当代作家的影响 |
4.3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文俊因素 |
4.3.1 国内的“福学”研究略述 |
4.3.2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译因素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果 |
5.2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翻译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缺位与匡正 |
5.3 研究局限与拓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寻找与寻见(后记) |
附录 1 2012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一次采访 |
附录 2 2013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二次采访 |
附录 3 李文俊著译主要情况表 |
(10)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 ——隐喻的范畴化与心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爱玲隐喻研究综述 |
(一) 张爱玲作品研究现状 |
(二) 张爱玲作品语言研究现状评议 |
二、隐喻研究综述(见第一章第二节) |
三、范畴化研究综述(见第一章第二节) |
四、隐喻的生成机制综述(见第二章第一节) |
五、选题价值 |
六、研究特点 |
七、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隐喻的范畴化研究 |
第一节 隐喻研究回顾 |
一、西方隐喻发展史 |
二、传统隐喻观 |
三、认知隐喻观 |
第二节 范畴化研究 |
一、范畴 |
二、范畴化 |
三、范畴化的两大类型 |
第三节 隐喻的实质是重新范畴化 |
一、投射过程中的范畴内的变化 |
二、隐喻构成的上位范畴是子范畴的总和 |
三、重新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四、隐喻重新范畴化的两种类型 |
第二章 隐喻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
第二节 隐喻认知的心理机制 |
一、隐喻生成的生理机制回顾 |
二、隐喻理解心理机制回顾 |
第三节 隐喻认知模型的回顾 |
第四节 隐喻认知模型的构建 |
第三章 影响个体隐喻生成因素之一——自然万象 |
第一节、张爱玲隐喻中的"太阳"隐喻 |
第二节、张爱玲隐喻中的"月亮"隐喻 |
第三节、张爱玲隐喻中的"雨"隐喻 |
第四节、张爱玲隐喻中的其他"自然万象"隐喻 |
第四章 影响个体隐喻生成因素之二——人体隐喻 |
第一节、张爱玲隐喻中的"心"隐喻 |
第二节、张爱玲隐喻中的"眼睛"隐喻 |
第三节、张爱玲隐喻中的"面"隐喻 |
第四节、张爱玲隐喻中的其他"人体"隐喻 |
第五章 影响个体隐喻生成因素之三——性别人生观 |
第一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婚姻"隐喻 |
第二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人生"隐喻 |
第三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女性"隐喻 |
第四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孩子"隐喻 |
第五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家"隐喻 |
第六章 个体隐喻生成机制之五—性格映照 |
第一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封住"隐喻 |
第二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割裂"隐喻 |
第三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隔断"隐喻 |
第四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隔世"隐喻 |
第五节 张爱玲隐喻中的"通道"隐喻 |
第七章 个体隐喻生成机制之五—感官体验 |
第一节 视觉域——张爱玲隐喻中的"颜色"隐喻 |
一、颜色综述 |
二、张爱玲隐喻中的"白色"隐喻 |
三、张爱玲隐喻中的"蓝色"隐喻 |
四、张爱玲隐喻中的"红色"隐喻 |
五、张爱玲的其他"颜色"隐喻 |
第二节 听觉域——张爱玲隐喻中的"声音"隐喻 |
第八章 张爱玲隐喻风格的量化和形成 |
第一节 张爱玲隐喻结构中体现出的规律 |
第二节 张爱玲隐喻结果中体现的风格 |
一、张爱玲隐喻结果综述 |
二、张爱玲隐喻风格阐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INTRODUCTION TO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D]. 杜雅君. 山西大学, 2020(12)
- [2]“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3]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D]. 吴宏妮. 广西大学, 2020(02)
-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域下今敏动画研究[D]. 李可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D]. 张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7]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 王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8)
- [10]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 ——隐喻的范畴化与心理机制[D]. 林莺. 复旦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