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梯田的规划与测量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徐子棋,杨献坤,崔斌[1](2021)在《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典型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黑土区山地丘陵地带提高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的需要,本文选取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管护指标构建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典型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各类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地丘陵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生态因子、经济因子及管护因子在不同措施类型下差异性显着;从不同区域来看,除荣华小流域地埂植物带为适宜外,荣华小流域其他措施和其他流域各类措施适宜度均在中等适宜以下;从土层厚度来看,0~19.9 cm处的水平梯田和地埂植物带为较不适宜,20~39.9 cm处的水平梯田和地埂植物带、0~39.0 cm处的坡式梯田为中等适宜,40~70 cm的水平梯田和地埂植物带为较适宜;从坡度来看,3°~5.9°的坡式梯田为较不适宜,8.1°~15°的水平梯田、6°~8°和12.1°~15°的坡式梯田及6°~8°的地埂植物带为中等适宜,6°~8°的水平梯田为较适宜,3°~5.9°的地埂植物带为适宜;该区域小部分措施较不适宜,大部分措施为中等适宜和较适宜。本研究结果对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优选、技术优化和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为防治耕地水土流失和质量退化提供科学依据。
崔景学[2](2020)在《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主要阐述了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水平梯田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以及如何合理规划施工水平梯田,为有条件的地区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提供参考依据。
丽达[3](2020)在《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功能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梯田农业与乡村的生态生产密不可分,也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景观的典范,其内涵与我国提出的“美丽乡村”概念一脉相承。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转型发展和综合生态效益的提升,以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使梯田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之一。这对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角度多学科交融,分析了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及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特征,并以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生态性、可观赏性的旱作梯田农业观光园。理想的梯田景观是人地耦合的生命共同体,需要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梯田研究现状基础上,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硬质景观要素和景观形态格局等方面对国内外典型梯田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利用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对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项目区实际的土地利用类型,立足“山-水-林-田-人”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耦合原理,在实施综合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梯田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多渠道的产业链,本方案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性能,建设和发展增值化的现代农业,以及展示农业景观文化,对景观要素的设计和格局做合理化调整。通过对农业资源和景观游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展示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以“一轴,三带,六区,多点”布置结构,因地制宜对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建设创造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景观融合的梯田农业观光园。本研究成果对梯田生态景观的开发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不仅提升梯田观光审美性和生态效益,也为有效保持和维护梯田面貌并促进其可持续发挥提供思路。
郭晋伟[4](2020)在《基于CSLE的北洛河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及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60多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植被覆盖程度显着增加,有效抑制了土壤侵蚀的发展。北洛河流域(26905 km2)自西北向东南发育,跨越黄土高原主要植被、土壤、气候和地形类型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北洛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分析该区近50年降雨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基础上,结合工程措施及运行状况,评价并估算1971-2019年流域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分析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北洛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552.28 MJ×mm/(hm2×h×a),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递增,最小值为994.70 MJ×mm/(hm2×h×a),最大值为2051.06 MJ×mm/(hm2×h×a)。1961-2018年间,降雨侵蚀力总体上呈不显着上升趋势,倾向率19.147MJ×mm/(hm2×h×10a)。时段变化为由1980到2000年降低,2000年后显着增加。流域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比例明显呈单峰型特征,降雨侵蚀力集中分布在5-9月份,占年降雨侵蚀力的90.8%,7月份平均降雨侵蚀力达到最大,为481.03MJ×mm/(hm2×h),占全年的30.81%。降雨侵蚀力季节分配明显,遵循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规律。2、北洛河流域土壤种类以黄绵土为主,其次为褐土、灰褐土和新积土。流域K值范围为0-0.0174 t·hm2·h/(hm2·MJ·mm),平均为0.0129 t·hm2·h/(hm2·MJ·mm)。流域LS值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取值范围为0-22.478,平均为8.313。受土地利用变化极大影响,5个时期流域上游生物措施因子(B)值减小趋势明显;高塬沟壑区的B值表现出明显减小趋势;土石山林区和阶地平原区B值较为稳定。以影像数据为基础,人机交互解译,合理推演,获取系列流域水平梯田(工程措施因子E),精度达79.5%。流域内水平梯田主要分布在上游丘陵沟壑区、中下游高塬沟壑区,和阶地平原区。流域耕作措施因子T值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1980-2019年间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的T值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土石山林区和阶地平原区T值变化不明显。3、本次CSLE模型估算的时段土壤侵蚀模数与流域相应水文站输沙模数对比,空间分布上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也保持了一定的相关性,线性拟合精度R2为0.7147。1971-2019年间流域土壤侵蚀总体呈显着下降趋势,5个时段侵蚀面积(轻度侵蚀强度级别以上)占比分别为41.26%、42.49%、30.98%、18.47%、15.01%,2000年后降低幅度增大。1971-2019年间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丘陵沟壑区的变化最为剧烈,高塬沟壑区变化较为明显,土石山林区变化较为稳定,阶地平原区变化微弱。降幅最大的是上游丘陵沟壑区的志丹县(79.4%)、吴起县(76.3%),降幅较小的是土石山林区的华池县(50.0%)、黄龙县(39.7%)。不同时段平均侵蚀模数均呈现耕地>草地>林地的特征。耕地的侵蚀模数主要受到LS因子的影响,林地和草地的侵蚀模数主要受到B因子影响。与1971-1980年时期比,2001-2019年时期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了21%,林地、草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了62%、74%。空间上,耕地、草地平均侵蚀模数从西北到东南递减,中下游地区林地的侵蚀模数多年均处于微度侵蚀水平。
邓瑞[5](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文中认为梯田景观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资源,具有美学,生态,生产、文化等价值。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梯田景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污染、自然灾害等原因,梯田弃耕、撂荒问题日益凸显,给梯田农业生产,梯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梯田景观形态的维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梯田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梯田资源,挖掘梯田特色,兼顾其美学,生产,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规划设计出和谐共生,可持续性的梯田景观,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梯田景观为切入点,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梯田景观进行总体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明确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及原则,尝试性地提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为今后梯田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周边自然环境要素、梯田自身构成要素、梯田人文传承要素组成。通过从局部的构成要素分析到梯田整体分析,进而得出了梯田的景观特征。包括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游赏功能组成的功能性特征和由田埂、田坎线条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田面构成的色彩美,附作物变化的季相美,梯脊梯谷的空间美,农业生产的劳作美组成的美学特征。(2)通过对所选三个梯田案例的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梯田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具体如下:在自然条件和景观格局方面,充分利用梯田周边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殊的垂直空间结构;在功能特征方面,促进梯田生产、生活、生态和游赏多方面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在美学特征方面,依据梯田坡度的差异打造不同的梯田景观效果,陡坡梯田突出田埂线条美、梯脊梯谷空间美,缓坡梯田重视附作物生长变化的色彩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四个层面明确了规划目标,提出了梯田景观整体优化,保护优先,经济生产,文化延续,可持续性发展的六大规划原则。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和梯田农业生产策略。在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中,提出通过外“引”内“借”、显“山”露“水”、观景游览系统构建、旅游营销体系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观景条件。在梯田农业生产策略中,提出通过田坎系数合理化、田块分区治理、沟渠分级灌溉等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条件优化。
张雪倩[6](2020)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但受地形条件制约,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加之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较为尖锐。梯田建设是治理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激发农业生产潜力、实现耕地保土增产的主要措施,可有效改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坡耕地治理与梯田建设均离不开农用地整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用地整治目标不断更新,而土地平整工程仍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基于多目标规划法,针对丘陵地区开展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可以为新时期我国丘陵地区国土综合整治和耕地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本文选取重庆市北碚区具有代表性的20°25°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中国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演变历程、乡村发展战略和土地整治工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估各阶段的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探索土地整治工程目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未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用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并为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后针对丘陵地区复杂地形,借助3S技术,构建试验区高精度DEM,并对试验区耕地进行梯田田块重划,为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再从土地平整工程内容与目标入手,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农用地平整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计算出相关指标的评价参数,用于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择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更新缓慢,滞后于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区域特色不突出,导致地方土地整治工程缺乏导向性和针对性。为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优化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梳理未来一段时期农用地整治目标,为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方向。(2)协同无人机与3S技术,对试验区进行像控点布设和影像采集,利用PixDmapper软件对影像点云进行高精度匹配与分类约束,可构建出试验区完整的地形地貌与高精度DEM。本实验高程中误差为0.03m,满足1:500数字高程模型成图精度一级要求,可用于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在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参考值的约束下,通过自然间断点法、等距分类法和几何区间分类法分别将试验区梯田重划为2阶和3阶,以各阶田块的平均高程作为梯田的设计高程,实现试验区高精度DEM的重构。(3)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德尔菲法选取田面平均宽度、田块规模变异系数、田间高差、试验区平均坡度、单位面积工程量、景观破碎度和形状指数作为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构建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经计算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07、0.12、0.30、0.17、0.26、0.06、0.02,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择优提供比较依据。测算评价参数,对评价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得到多目标规划下6个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35、0.30、0.55、0.66、0.47、0.64,自然间断点法划分的3阶梯田方案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土地整治相关的建设规范更新缓慢且区域特色不突出,本研究为土地整治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在3S技术支持下可实现丘陵地区高精度DEM的构建和梯田重划,为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明确土地平整工程的目标,构建多目标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体系,可实现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择优。
李晓琴[7](2019)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索适宜于黄土丘陵区农牧交错带退化土地的评价与整治修复技术模式。本文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典型农牧交错带的台格斗村作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在研究区根据不同土地类型,选取立地条件相似的32个耕地、20个林地、23个草地,共计7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台格斗村土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台格斗村内的农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针对台格斗村内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和土地退化的原因,针对性地总结和提出适宜于当地的土地整治技术模式。结果如下:(1)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其面积分别占台格斗村土地总面积的47.42%、23.39%和23.24%。草地主要在坡度25°以下区域和阴坡、半阳坡分布;耕地在坡度小于15°的半阳坡分布面积最广;林地均匀分布在坡度小于15°的阴坡、阳坡。(2)台格斗村宜农用地按照适宜性评价原则和标准均分成四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宜农地质量较好,是较好的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分布较均匀,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70.97%。不适宜耕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为坡度,不适宜林地限制性因子为土壤养分,不适宜草地的限制性因子为表土质地。各类土地的限制性因子即为该类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3)黄土丘陵区的6种退化土地整治技术,分别为:等高耕作、水平梯田、乔灌混交林、针叶纯林、经济林和草地合理放牧技术。等高耕作、水平梯田、针叶林技术和经济林技术的治理效果明显,土壤质量与对照相比有所提升。草地经过放牧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或不明显,说明草地合理放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李春茂[8](2019)在《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西南地区,峰丛坡地的中下部较缓地带被开发为梯地用于农业生产的现象十分多见。坡地改造成梯地后,土壤水分在时空分布、降雨入渗等方面均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比分析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可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坡面的土壤水分特征差异。本文采用网格法测量峰丛坡地上旱季(12月)和雨季(5月)的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以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空间变异性;同时利用环刀法测定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060cm)的入渗过程,分析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最后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土壤含水量的长期(2018.03-2019.01)动态监测,以探讨自然坡地与人工梯地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与单一土地利用坡面相比,人为扰动强、土地利用多样的喀斯特峰丛坡地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上未被扰动的自然植被区明显高于坡下人为改造的梯田区。旱季时,坡地林地表层土壤平均含水量(32.8%)明显高于位于坡下的梯田空闲地(24.2%)、梯田橘园(20.0%)、梯田菜园(22.0%)、坡地裸地(23.5%);雨季时,坡地裸地(30.2%)和梯田橘园(32.1%)有了明显增大,梯田空闲地(17.8%)剧烈减小。旱、雨季整个坡面上空间结构比分别为21.0%、8.7%,表现为雨季的空间相关性更强;旱、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0.1%和31.7%,属中等程度变异;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程(77.5m)显着高于旱季(8.0m),雨季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结构。裸岩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随与裸岩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梯田石坎周围空间土壤含水量随与梯田石坎的距离增大而递减。(2)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着。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且一般对上层的拟合精度优于下层,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3)研究区大气降水线为δD=7.85δ18O+19.02,与全球大气降水线相比,斜率接近,截距偏大。研究区土壤水主要受到降雨的补给,优先流在水平梯田的土壤剖面的水分运移中占主导地位,降雨对自然坡地土壤水的驱替并不明显。坡改梯后土层的土壤结构均有所变化,修建梯田时上层覆土与下层沙土有混合,部分碎石深埋导致深层砂粒增多,粘粒含量比显着减小,碎石含量较高。水平梯田的表层饱和导水率显着高于自然坡地,随着土层加深饱和导水率降低。自然坡地表层与下层的含水量相对接近,人工梯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深层的有明显不同,表层(10cm)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下层(30cm-70cm)。水平梯田和自然坡地土壤含水量呈现大致相似的动态变化特征
蒋涛[9](2019)在《紫色土退化区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和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生态效应》文中指出由坡面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性质下降,土地肥力恶化,已成为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退化区具有水土流失面积广且集中、流失程度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使其在治理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性问题。本研究区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的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不同治理措施下的芒萁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治理措施下的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根际土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芒萁的减流减沙效应方面,分析紫色土退化区的生态效应,其主要成果有:(1)依据各治理措施的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分析,乔灌草+竹节沟的恢复效果要优于台地治理区,梯田治理措施较为理想,樱花+隔坡梯田效果最优,但是需要周期长。在生态恢复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一样,注意物种总数和个数之间的协调,前期以草本和灌木恢复为主,后期多以阔叶树恢复为主。(2)不同治理措施均会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同治理措施间恢复效果存在差异,CK样地可蚀性K值>0.35为高可侵蚀性土壤,而经过治理,土壤可蚀性K值均<0.35,降低为中高可侵蚀性土壤。不同治理措施及不同部位之间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显着,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仅与土壤理化性质的个别因素相关,如黏粒和含水率,说明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受到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是单一某种因素的作用。(3)芒萁各器官间总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差异(P<0.05),并且不同治理措施下无明显规律,芒萁全氮含量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且地上部分氮含量高于地下部分,芒萁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主要表现为芒萁叶与其它器官间的差异。芒萁各器官的N/P主要集中在地上叶和枯叶上,而叶柄和地下茎根相对较少。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C、N、P与根际土之间无明显相关,仅磷素的相关程度较高,说明在不同治理措施下限制芒萁各器官生长发育的主要源于土壤磷的作用。(4)不同芒萁盖度下的产流时间随着芒萁盖度的升高而延长,当芒萁盖度大于60%时,初始产流时间曲线斜率变缓,芒萁盖度在1050%时,初始产流时间变化幅度较小。紫色土坡面产流量随着芒萁盖度的增大而减小,二者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但芒萁盖度在50%以下时,对径流量减少没有显着的影响,当芒萁盖度>50%时,产流量减小显着且处于稳定状态。当芒萁盖度>50%时,坡面产沙量会达到稳定值,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在紫色土坡面芒萁覆盖度达到50%就能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而关于坡面入渗率方面,芒萁盖度在50%到60%间坡面入渗强度曲线较为接近,可能由于在50%60%间存在盖度的临界值。
任金来,李云峰,王玉喜,周润生[10](2019)在《小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以陕南丹凤大南沟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山区,坡耕地面积大,降雨形成的坡面径流是当地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当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坡面径流资源,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以陕南大南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当地多年的降雨资料,借助GIS及Surfer等相关软件对不同坡度的坡地资源进行划分和统计,利用流域内水土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及彼此约束性,基于线性规划理论,通过构建、求解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对小流域的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用单纯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中相关参数的不断优化、调节,最终得出"以人定水田""以水定田无旱无树""以水定田无旱有树"3种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通过优化配置即可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期土地规划等提供依据。
二、水平梯田的规划与测量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平梯田的规划与测量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典型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获取 |
2.1.1 指标测定 |
(1)地形因子 |
(2)土壤因子 |
(3)措施因子 |
2.1.2 层次分析权重体系 |
2.1.3 数据标准化 |
(1)升半梯函数: |
(2)降半梯函数: |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生态因子、经济因子及管护因子状况 |
3.2 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综合状况 |
3.2.1 吉林省山地丘陵区不同区域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综合状况 |
3.2.2 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土层厚度对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影响 |
3.2.3 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坡度对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2)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平梯田的设计原则 |
2 水平梯田的布置 |
3 水平梯田规格要求和设计标准 |
4 水平梯田的断面设计 |
5 水平梯田的施工要点 |
5.1 梯田定线 |
5.2 田坎清基和堆筑坝埂 |
5.3 修筑田埂和道路设计 |
6 总结 |
(3)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梯田研究动态 |
1.3.2 国内梯田研究动态 |
1.3.3 农业景观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认知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梯田 |
2.1.2 梯田农业 |
2.1.3 观光农业 |
2.1.4 梯田农业观光园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景观美学理论 |
2.3 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 |
2.3.1 自然景观要素 |
2.3.2 社会环境要素 |
2.3.3 景观设计要素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解析 |
3.1 国外梯田营造研究 |
3.1.1 古印加梯田营造分析 |
3.1.2 意大利五渔村梯田营造分析 |
3.2 国内梯田营造研究 |
3.2.1 太行山区土石梯田营造分析 |
3.2.2 黄土高原土坎梯田营造分析 |
3.2.3 南北水旱梯田营造对比分析 |
3.3 总结 |
第四章 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环境与空间布局解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背景与政策分析 |
4.1.2 区位与交通分析 |
4.2 前期分析 |
4.2.1 气候特征分析 |
4.2.2 地形与水文特征 |
4.2.3 自然资源特征 |
4.2.4 社会资源特征 |
4.3 王金庄梯田空间布局特征 |
4.3.1 梯田与聚落发展 |
4.3.2 梯田形态格局 |
4.4 SWOT分析 |
第五章 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
5.1 规划原则与设计策略 |
5.1.1 设计原则 |
5.1.2 设计理念 |
5.1.3 设计策略 |
5.1.4 规划目标 |
5.2 规划设计定位 |
5.2.1 总体定位 |
5.2.2 规划结构 |
5.2.3 功能分区规划 |
5.3 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设计 |
5.3.1 空间格局优化 |
5.3.2 景观廊道布局 |
5.3.3 道路交通规划 |
5.3.4 修复治理设计 |
5.3.5 植物景观设计 |
5.4 专项设计 |
5.4.1 视觉标识设计 |
5.4.2 生态构筑物设计 |
5.4.3 照明规划设计 |
5.4.4 梯田智慧设施设计 |
5.4.5 基础设施设计 |
5.4.6 产业与活动规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4)基于CSLE的北洛河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及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
1.2.2 黄土高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时空变化研究 |
1.2.3 研究区生态建设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降雨侵蚀力因子(R)计算 |
2.4.2 土壤可蚀性因子(K)计算 |
2.4.3 坡长坡度因子(LS)计算 |
2.4.4 生物措施因子(B)计算 |
2.4.5 工程措施因子(E)计算 |
2.4.6 耕作措施因子(T)计算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 |
3.1.1 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3.1.2 季节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3.2 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趋势 |
3.2.1 降雨侵蚀力的月际变化 |
3.2.2 降雨侵蚀力的季节变化 |
3.2.3 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 |
3.2.4 流域降雨侵蚀力年代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模型因子计算及时空变化 |
4.1 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K)计算及分析 |
4.2 流域坡度坡长因子(LS)计算及分析 |
4.3 流域生物措施因子(B)计算及时空分布 |
4.3.1 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
4.3.2 植被盖度月际分布 |
4.3.3 生物措施因子(B)值计算及时空变化 |
4.4 流域水平梯田制图及工程措施因子(E)确定 |
4.4.1 水平梯田数量确认及制图 |
4.4.2 流域水平梯田时空变化 |
4.4.3 工程措施因子(E)确定 |
4.5 耕作措施因子(T)值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
5.1 CSLE模型计算土壤侵蚀量合理性分析 |
5.2 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5.2.1 流域土壤侵蚀时间变化 |
5.2.2 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 |
5.3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5.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时间变化特征 |
5.3.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梯田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 梯田景观类型 |
2.2 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 小结 |
第3章 梯田景观功能与美学特征研究 |
3.1 梯田景观的功能性特征 |
3.2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典型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
4.2 自然条件与景观格局分析 |
4.3 梯田景观功能分析 |
4.4 梯田景观美学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梯田景观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 |
5.4 梯田景观农业生产设计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实践—酉阳花田梯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2 现状分析 |
6.3 景观资源分析 |
6.4 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
6.5 总体规划 |
6.6 专项规划设计 |
6.7 梯田修复设计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演变分析 |
2.1 农用地整治工程指导性文件与建设规范分析 |
2.2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的阶段特征 |
2.3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的区域特征 |
2.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用地整治需求分析 |
第3章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
3.1 试验区选择与数据采集 |
3.2 试验区DEM构建 |
3.3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方案设计 |
第4章 基于MOP的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
4.1 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
4.2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评价参数测算 |
4.3 基于MOP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择优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7)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土地退化 |
1.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1.2.3 土地整治技术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
4.1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结构 |
4.2 台格斗村土地空间分布 |
4.3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与地形等要素的关系 |
4.4 小结 |
5 台格斗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
5.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5.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
5.4 适宜性等级划分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5.1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
5.5.2 适宜性林地的分布 |
5.5.3 适宜性耕地的分布 |
5.5.4 适宜性草地的分布 |
5.6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原因及建议 |
5.6.1 台格斗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5.6.2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原因 |
5.6.3 台格斗村土地合理利用措施及建议 |
5.7 小结 |
6 台格斗村土地退化整治技术模式 |
6.1 土地整治措施体系 |
6.2 耕地整治技术 |
6.2.1 等高耕作 |
6.2.2 水平梯田 |
6.3 林地整治技术 |
6.3.1 造林地立地条件划分 |
6.3.2 林地整治技术 |
6.3.2.1 乔灌混交林 |
6.3.2.2 针叶纯林 |
6.3.2.3 经济林 |
6.4 草地合理放牧技术 |
6.4.1 技术要点 |
6.4.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6.5 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喀斯特坡面土壤水分研究 |
1.2.2 坡改梯工程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1.2.3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海洋乡观测点概况 |
2.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期观测样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试验方法与设计 |
2.3.1 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
2.3.2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入渗特征 |
2.3.3 喀斯特坡地与梯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运移特征 |
2.4 样品采集 |
2.5 室内分析与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 |
3.1.2 裸露岩石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 |
3.1.3 梯田石坎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入渗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
4.1.2 灌草地与梯田旱地的入渗特征 |
4.1.3 土壤入渗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4.1.4 土壤入渗的模型拟合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喀斯特坡地与梯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运移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坡地与梯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5.1.2 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的旱雨季统计特征 |
5.1.3 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 |
5.1.4 大气降水线及次降雨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
5.1.5 降雨、土壤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值的统计特征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紫色土退化区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和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紫色土生态退化区生态恢复效应研究 |
1.2.2 芒萁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
1.2.3 土壤-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1.2.4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侵姓产沙过程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
2.2.1 地质类型 |
2.2.2 气候类型 |
2.2.3 水文类型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3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 |
2.4 研究方法 |
2.4.1 样地设置与自然环境 |
2.4.2 调查样地治理措施 |
2.4.3 实验土壤理化性质 |
2.4.4 供试径流小区 |
2.4.5 供试变量 |
2.5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1 土壤样品 |
2.5.2 室内样品预处理 |
2.5.3 数据分析 |
2.5.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生物多样性 |
3.1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物多样性调查 |
3.2 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组成种类 |
3.3 不同治理措施下物种多样性变化分析 |
3.3.1 丰富度指数变化比较分析 |
3.4 多样性指数变化比较分析 |
3.5 均匀度指数变化分析 |
3.6 优势度指数变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物理特性 |
4.1.1 土壤物理特性分析 |
4.1.2 土壤机械组成 |
4.1.3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可蚀性K值分级 |
4.1.4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可蚀性K值变化因子相关性 |
4.2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4.2.1 土壤总碳分析 |
4.2.1.1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总碳分析 |
4.2.1.2 相同治理措施下不同部位土壤总碳分析 |
4.2.2 土壤全氮分析 |
4.2.2.1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全氮分析 |
4.2.2.2 相同治理措施下不同部位土壤全氮分析 |
4.2.3 土壤全磷分析 |
4.2.3.1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全磷分析 |
4.2.3.2 相同治理措施下不同部位土壤全磷分析 |
4.2.4 土壤全钾分析 |
4.3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化学计量比变化 |
4.3.1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C/N比 |
4.3.2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C/P比 |
4.3.3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N/P比 |
4.4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5.1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养分含量变化 |
5.1.1 芒萁各器官的总碳含量 |
5.1.2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全氮含量 |
5.2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 |
5.2.1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C/N |
5.2.2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C/P |
5.2.3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N/P |
5.3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与土壤的相关分析 |
5.3.1 不同治理措施下芒萁各器官碳氮磷与根际土相关分析 |
5.3.2 芒萁各器官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根际土的相关分析 |
第六章 不同芒萁盖度下的减流减沙效应 |
6.1 芒萁盖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 |
6.2 芒萁盖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6.3 芒萁盖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6.4 芒萁盖度对坡面径流入渗强度的影响 |
6.5 不同芒萁盖度下的减流减沙效益 |
6.6 径流量与泥沙量的相关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问题讨论 |
7.2.1 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多样性 |
7.2.2 芒萁的养分需求与环境适应特征 |
7.3 特色创新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小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以陕南丹凤大南沟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水土资源统计和计算 |
1.1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及坡面径流资源量计算 |
1.1.1 农田作物生长需水量计算 |
1.1.2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及坡面汇流量计算 |
1.2 坡地资源统计和划分 |
2 水土资源对比分析 |
2.1 水土资源宏观分析 |
2.2 水土资源优势分析 |
2.3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初步确定 |
2.3.1 以人定水田方案 |
2.3.2 以水定田方案 |
3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构建 |
3.1 决策变量及目标函数中价值系数的确定 |
3.1.1 决策变量的确定 |
3.1.2 小流域目标函数中价值系数的确定 |
(1) 水浇梯田的价值系数c1。 |
(2) 旱梯田的价值系数c2。 |
3.1.3 经果林的价值系数c3 |
3.1.4 林草地的价值系数c4 |
3.2 约束条件设置 |
3.2.1 大南沟小流域的总土地约束 |
3.2.2 坡面径流总量的约束 |
3.2.3 草地汇水区的土地约束 |
3.2.4 一、二类水平梯田的土地约束 |
3.2.5 一、二、三类水平梯田的土地约束 |
3.2.6 规划方案特殊要求的约束条件 |
3.3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构建及求解 |
3.3.1 以人定水田方案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
3.3.2 以水定田方案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
(1) 以水定田无旱无树方案。 |
(2) 以水定田无旱有树方案。 |
3.4 优化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四、水平梯田的规划与测量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山地丘陵区典型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J]. 张瑜,徐子棋,杨献坤,崔斌. 森林工程, 2021
- [2]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作用[J]. 崔景学. 现代农业, 2020(08)
- [3]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 丽达.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4]基于CSLE的北洛河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及时空变化研究[D]. 郭晋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D]. 邓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D]. 张雪倩. 西南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D]. 李晓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D]. 李春茂.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9]紫色土退化区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和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生态效应[D]. 蒋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10]小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以陕南丹凤大南沟小流域为例[J]. 任金来,李云峰,王玉喜,周润生. 地质学刊,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