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齐欢[1](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颜俊[2](2011)在《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拉美等地区的快速人口城市化及其伴随的城市人口膨胀和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成了世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至于有学者惊呼警惕人口城市化中的“拉美陷阱”。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和国土面积都居世界第五位,GDP排列世界第七位。巴西的城市起源于16世纪的殖民地时期,而人口城市化开始于20世纪初期,直到1920年城市化率才缓缓达到25%,但此后仅花了近70年的时间就增加到了70%,也就是说,巴西从1532年第一个城市圣维森特的建成至今不足500年的时间,城市化率达到了目前的84%,远快于欧美发达国家。本文的主旨就是鉴于巴西快速城市化的史实,通过文献梳理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巴西快速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的特点,进而解析“拉美化”的实质。论文首先研究的是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巴西虽为发展中国家而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缘由和特点。其次是巴西人口迁移的原因及特点。在巴西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从1960年以后,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下降。由此看出,巴西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农村人口的大举迁入造成的,但是,巴西是世界大豆、咖啡、蔗糖和可可等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这就出现了农村既需要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又有如此多数的迁移人口的矛盾现象。从人口迁移与人口城市化关系的视角研究其根源,进一步分析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然后是巴西的城市增长与城市体系。快速城市化既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从城市体系的理论研究巴西城市的增长及空间结构特征。另外是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巴西和美国都是美洲的国家,曾经都是欧洲人的殖民地,尤其在18世纪,巴西的产品出口量是北美总和的3倍还多,但是国家独立后,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美国发展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巴西则成了发展中国家,试从城市化的视角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是“拉美化”内涵的解析。一提起人口城市化,不免会想起“拉美化”、“拉美陷阱”等命题,以巴西城市化为例,解析“拉美化”内涵的实质,说明“拉美化”说法的偏颇。研究认为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主要特点是:时间上人口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初期、快速发展是在二战以后;空间上是人口1城市化进程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城市化水平最高,而北部最低,二者相差近25个百分点,处在中间的是中西部、南部和东北部;速度上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展速度缓慢,40-80年代发展速度较快,80年代以后趋于缓慢;城乡流动人口和国际移民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快速城市化既加快了巴西现代化的进程,也带来了贫富分化、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巴西人口城市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从城市化的基础上看,城市发展起源于殖民时期,人口城市化也明显带有殖民地印记;从城市化机制上看,产业结构演进和农村现代化共同推动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而人工城市加速了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主体是乡城的流动人口和国际移民,属于外激模式的城市化;在空间结构上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由国家级城市向地区中心、区域中心和地方中心网络体系化发展,另外,全国多中心城市体系和单个城市的空间碎片化与封闭社区发展突出。拉美化的实质也就是严重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持续的经济低迷以及其他过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等,但拉美化现象并非是拉美地区所特有,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相似的发展状况。传统人口城市化主要指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工业化的伴生产物。巴西的城市发展摆脱不了殖民时期的影响,早期的城市化是农业发展的推动,是先于工业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土地制度造成了大量农村迁移人口,而移民政策又吸引了大量外国移民,这些共同加快了巴西城市化的步伐。可以说,巴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而迅速城市化的,也说明人口城市化的模式具有区域性和多样性,农村人口不脱离农村的职业或居住也有达到城市化的可能。城市化要向深度城市化发展,不仅需要数量,更追求的是质量。中国已进入人口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了尽量避免大批人口向城镇集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人口城市化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借鉴国外的人口城市化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也会出现各种新情况,各项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化、详尽。本文用历史的视角分析巴西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及模式,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来分析城市增长的因素,用辩证的观点研究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城市化问题,以期对人口城市化理论做发展性的研究和对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有所启示。
卢熙芳,尹玲玲[3](1998)在《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文中提出 W.zelinSky先生指出,任何社会现代化的开端,都必定要加速产生大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移民。而后,农村向城市的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放慢速度。当社会进入高级的发展阶段,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地位就让给城市之间的移民而退居第二位,城市内部的移民最终成为最重要的移民形式。
卢熙芳,尹玲玲[4](1998)在《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文中研究表明 W.zelinSky先生指出,任何社会现代化的开端,都必定要加速产生大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移民。而后,农村向城市的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放慢速度。当社会进入高级的发展阶段,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地位就让给城市之间的移民而退居第二位,城市内部的移民最终成为最重要的移民形式。
高姝君[5](2013)在《韩国城市化历程及其经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程,其伴随着人们集体生活的出现、文化思想的进化、秩序规则的构建以及具有城市性质的物质财富的创收等。无论是处于世界体系上层的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边缘的欠发达国家,今后都将会成为全球化、世界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历程及其存在问题,对其他文化、地理邻近的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可借鉴的珍贵资料。本文先对韩国城市化历程进行概括叙述,将过程中人口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主要城市化阶段典型特征,最后梳理经历过快城市化后韩国对其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对策与今后要继续面临的课题。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身处当今全球城市化深刻影响的所有个体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我们从韩国的矛盾与困惑中总结有利经验并找寻自己的前进道路。
何志扬[6](2009)在《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全球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联合国也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然而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过程和结果却迥然不同。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言,“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也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①当前,个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关系到其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探寻正确的城市化发道路,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集中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部分,重点概括了国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研究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在国内部分,侧重于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进行了梳理概述。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理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重视市场机制在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基本模式和类型的探讨,且普遍重视政府在城市化道路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章对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并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八种方面的选择,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产业关系、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协调性、动力机制、资源环境关系和社会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城市化道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制度体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化道路的分类,本文主张采用多层分类法,即在第一层次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在第二层次上再分别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道路的差别。第四章研究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并具备宽松、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从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环境由乱到治、城市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的动态均衡的发展道路。从动力机制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化,同时也重视政府的规划和调控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城市化道路。从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从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导向以非农产业和城市人口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并且在经济发达的前提下基本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因而其城市化道路也是一条健康的、比较成功的道路。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别,如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第五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速度迅猛,城市过度膨胀,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特征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布局过度集中、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失灵”和“政策失当”并存。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即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第六章讨论了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通过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应当由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情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决定,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一般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认识和把握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问题是正确定制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自由放任的城市化政策会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之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中国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城市化道路的重大转变,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进一步调整,其方向在于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治理型。
丁成日,段霞,牛毅[7](2015)在《世界巨型城市:增长、挑战和再认识》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巨型城市(1 000万人口规模以上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以巨型城市所在的国家作为参照系。数据分析显示,巨型城市的增长比所在国家主要城市(75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增长更为突出,从而使主要城市(包括巨型城市)呈现发散的增长趋势。然后,本文概括并重新审视巨型城市面临的城市问题和挑战,指出这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交通拥堵、住房、环境污染、供水等)都难以阻挡其增长的趋势。最后,本文概述了世界上成功应对巨型城市问题和挑战的案例。
吉黎[8](2015)在《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截止到2011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达到51.27%,统计上城镇人口首次多于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过程所涉及的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规模,可以称为是一项波澜壮阔的奇迹。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表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城镇化进程远没有结束,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在2001年——2012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4万平方公里增至4.6万平方公里,年均扩张速度达到了6.2%,而同期城镇人口数从4.8亿人增至7.1亿人,年均增长率只有3.6%。在人口城镇化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低,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也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城市规模分布不均,人口过度向一些大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病”问题频出。反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强势的市场环境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背景,那些城镇化的先发国家从工业革命开始便进入城镇化过程,实现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公有制度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典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政府行为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政府行为的理解离不开财政分权理论。“市场维持型联邦主义”认为分权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激励和自由,地方政府能够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好处,更加愿意去推动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在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分权激励调动了这些地区“为增长而竞争”。城镇化被地方政府视为可以长期拉动内需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地方政府纷纷热衷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的根本性变革,对以后中央与地方的政府间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分税制改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划分税种,中央从地方集中的收入不断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得到了显着提高,1993年还仅为22%,到了2013年已经上升到46.6%。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财政支出责任仍然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出现严重的不匹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分税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纵向上回顾了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城镇化与财政体制安排,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1993年的城镇化恢复阶段与财政包干制,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横向上对城镇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使用世界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含二次项、三次项的多项式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可以拟合为一条“S”曲线,在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之后,城镇化的拐点将会到来,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减慢。其次,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分析了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原因,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我们从外部动力地方政府间的地区竞争、内部动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需要、内部压力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的动机三个方面对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数理模型,经过推导以后得出结论,在现实情况中地方政府会提高人力资本获得户籍的门槛k k*,使得用于保障性财政支出的资金更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会扩大城市半径x x?,这样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可以支持经济发展,而且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更加充裕。然后,从央地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视角分析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根源。本文选取了央地关系中财政收入分配的视角进行分析,首次从初次收入分配——分税、再次收入分配——转移支付这两个方面实证研究其对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城镇化速度的影响。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划分税种的方式分配收入,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财力增强。地方政府在痛失重要税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地方的支出需要,开始积极寻求预算外收入,大量征用土地,储存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市空间。本文使用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内收入绝对值、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人均税收收入、税收结构、税收损失、财政自给率的滞后项,采用固定效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一般预算内收入绝对值、人均税收收入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的脱节程度是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增值税占比与营业税占比作用相反,前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税收损失和财政自给率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的脱节程度都是正向影响。说明分税制以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集权,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城镇化的偏爱,使得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二次收入分配,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最初为了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转移支付主要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90年代末期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并开始真正发挥作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弥补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间的缺口,增加地方政府财力。针对我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样本,本文研究了转移支付占比、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脱节程度的影响,转移支付占比显着降低了脱节程度,并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遏制了了土地城镇化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口城镇化速度。在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里,税收返还对脱节程度是正向影响,而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作用相反,是负向影响,说明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缓解了这种脱节现象。而在不同地区起主要作用的转移支付项目不同,东部地区税收返还的作用较强,中部地区依靠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则对西部地区帮助最大。最后,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空间规模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体系的分布和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伴随着分税制以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增加,政府规模也开始逐渐地膨胀。政府规模扩张对城市规模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正面讲政府规模越大,政府能够掌控的经济资源越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发挥经济的集聚效应,引起城市规模的扩大。从反面讲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甚至会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损害经济效率。政府规模扩大的正面影响相当于对城市发展的“向心力”作用,反面影响则造成了对城市规模的“离心力”作用,研究哪种作用占主导地位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使用我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规模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发现政府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规模都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并进一步从地区差距上进行了解释。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适应了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却无法很好地适应城镇化程度更高的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加大以均衡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实现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以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以使其更加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戴雄赐[9](2016)在《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王效云[10](2020)在《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用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解读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曾是最有希望实现对发达国家赶超的发展中国家,然而,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似乎证明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危机扭转了之前良好的赶超势头,并促成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型。人们因危机爆发而否定之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寄希望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然而,新自由主义没能将拉美国家重新拉回到赶超轨道上,反而使拉美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且危机和动荡不断,拉美国家随之落入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之中。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出现了倒退,贫困和两级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不满于新自由主义的失败,21世纪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以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这一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将矛头指向积怨已深的社会矛盾,试图通过再分配领域的改革缓和社会矛盾,减少贫困,在经济领域则实行国有化,将重要部门的私有产权变为国有产权,以便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21世纪最初十年展现出颇具希望的势头之后,很快归于沉寂了,这些国家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拉美国家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对有可能改变落后现状的理论和模式抱有极大地热情,拉美国家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试验田。然而,拉美国家至今仍没有找到那条真正能使其实现赶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自进口替代工业化以来的所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都失败了?如何看待拉美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摆脱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出路在哪里?本文以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较长时期的历史视角,针对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抽取演化发展经济学市场、技术与制度的三个关键考察角度,进行经济发展的长历史纵向分析和对比东亚经济发展的横向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生产结构是拉美国家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源。经济发展是生产结构特定的,只有报酬递增的高质量生产活动才能带来发展,而拉美国家生产结构却专业化于低端的、远离技术中心的、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生产结构,使得拉美国家缺乏对知识、技术和创新的内在需求,无法启动技术和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的特质,意味着产品市场基本都是完全竞争的,难以为国民福利的增加提供基础;低端的生产活动生产环节少、产业链条短,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也难以形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造成这种生产结构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前,就放弃对高端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不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的选择和干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所,政府干预是实现赶超和发展的前提,而是因为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方向出现偏差,没有遵循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其营造有序运转的大规模市场和建立相应的内生技术能力。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要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就要在生产领域谋求大变革,综合借助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利于生产和创新的工具,建立和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活动,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
二、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难点 |
1.4 创新和不足 |
2 巴西概况及人口城市化研究现状 |
2.1 巴西发展简史 |
2.2 巴西人口地理 |
2.2.1 人口数量 |
2.2.2 人口结构 |
2.2.3 人口分布 |
2.3 巴西人口城市化研究综述 |
2.3.1 人口城市化理论简述 |
2.3.2 国内对巴西人口城市化研究的现状 |
2.3.3 国外对巴西人口城市化研究的现状 |
3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3.1 巴西的城市起源与发展 |
3.1.1 16世纪的沿海城市的建立(1500-1600) |
3.1.2 17世纪的内地城市的发展(1600-1700) |
3.1.3 巴西金矿时期的城市发展(1700-1800) |
3.1.4 巴西帝国时期的城市发展(1807-1822) |
3.1.5 君主立宪制时期的城市发展(1822-1889) |
3.2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
3.2.1 咖啡种植和大量移民推动了人口城市化的起步(1880-1940) |
3.2.2 工业化带动人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940-1980) |
3.2.3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城市化的深度发展(1980年以后) |
3.3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 |
4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
4.1 巴西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
4.1.1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
4.1.2 工业化与城市化 |
4.1.3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 |
4.1.4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发展 |
4.1.5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
4.2 巴西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
4.2.1 巴西人口迁移的现状 |
4.2.2 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 |
4.2.3 人口的迁移与城市集聚 |
4.2.4 人口再分布与城市扩散 |
4.3 巴西的土地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
4.3.1 土地制度的沿革 |
4.3.2 土地制度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4.3.3 土地制度与城市化 |
4.4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特征 |
4.4.1 人口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初期,快速发展是在在二战以后 |
4.4.2 1940年代以前进程缓慢,40-80年代发展迅速,80年代以后趋于稳定 |
4.4.3 乡城迁移人口和外国移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
4.4.4 人口城市化进程地域差异明显,东南部最高、北部最低 |
4.4.5 城市病日趋严重 |
5 巴西人口城市化的模式 |
5.1 巴西农村城市化 |
5.2 巴西城市增长 |
5.2.1 城市增长概念简析 |
5.2.2 巴西城市增长的测度 |
5.2.3 巴西城市增长现状及模式 |
5.3 巴西城市体系 |
5.3.1 城市体系理论 |
5.3.2 巴西城市体系特征 |
5.4 巴西城市政策 |
5.5 巴西城市化模式特征 |
5.5.1 城市起源于殖民时期,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明显带有殖民地印记 |
5.5.2 人口城市化在地域上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发展 |
5.5.3 新兴城市加速人口城市化 |
5.5.4 人口城市化在空间结构上是网络化发展 |
6 巴西人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
6.1 过度城市化 |
6.1.1 基本现状 |
6.1.2 带来的问题 |
6.2 贫富差距问题 |
6.3 城市环境问题 |
6.3.1 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 |
6.3.2 巴西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
6.4 公共服务问题 |
6.5 住房问题 |
7 从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解析拉美化的内涵 |
7.1 拉美化概念问题研究 |
7.1.1 拉美化的概念 |
7.1.2 拉美化的理论实质 |
7.1.3 拉美化问题的影响 |
7.2 有关中国“拉美化”问题 |
7.2.1 何谓中国“拉美化” |
7.2.2 中国应借鉴“拉美化”什么 |
8 巴西人口城市化现理论义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意义 |
8.1.1 人口城市化与现代化 |
8.1.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
8.1.3 城市化与收入分配 |
8.1.4 城市化与环境问题 |
8.2 巴西人口城市化对中国的启示 |
8.2.1 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
8.2.2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 |
8.2.3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
8.2.4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城市化向纵深推进 |
8.2.5 城市化应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之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民构成 |
二影响从农村到城市移民的主要因素 |
三移民流 |
(一)移民流的方向 |
(二)移民流的相对规模 |
(5)韩国城市化历程及其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与城市化 |
1.1.2 城市化一般阶段 |
1.1.3 世界城市化历程 |
1.2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韩国城市化历程 |
2.1 城市化发展历程 |
2.1.1 近代以前的城市与城市化——1876年以前 |
2.1.2 被动的城市化时期——1876年-1940年代中期(1945年) |
2.1.3 过度的假城市化——1940年代后期-1960年代初期(1962年) |
2.1.4 真正的产业化时期 |
2.2 总结 |
第三章 人口移动和城市化 |
3.1 殖民地城市化 |
3.2 混乱期城市化 |
3.3 近代城市化的开始:1960年代 |
3.4 发展与城市化:1970年代 |
3.5 城市支配社会下的城市化:1980年代 |
3.6 成熟阶段的城市化:1990年代 |
第四章 韩国城市化特征 |
4.1 “殖民地城市化”与近代国土空间的扭曲 |
4.2 “资本主义”的产业化和“压缩”的城市化 |
4.3 韩国的后期城市化 |
4.4 首都圈超广域化和地方的“内部殖民地化” |
第五章 韩国城市化经验(对策与课题) |
5.1 大城市集中问题及应对 |
5.1.1 韩国城市规模分布 |
5.1.2 首尔与首都圈人口集中状况 |
5.1.3 首都圈集中遏制与国土均衡开发政策 |
5.2 土地问题及应对 |
5.2.1 韩国地价趋势与决定因素 |
5.2.2 土地利用规定与私有土地的供给 |
5.2.3 土地所有与资本增值分配的偏重 |
5.2.4 土地投机与泡沫 |
5.2.5 关于土地的税收 |
5.2.6 土地政策的争论与课题 |
5.3 住宅问题及应对 |
5.3.1 住宅市场与住宅问题 |
5.3.2 住宅现状与课题 |
5.4 城市与地方财政问题及应对 |
5.4.1 地方财政的结构 |
5.4.2 城市与地方财政的现状与问题 |
5.4.3 城市与地方财政的课题 |
5.5 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应对 |
5.5.1 道路交通的现状与问题 |
5.5.2 大众交通的现状与问题 |
5.5.3 大城市交通改善方向 |
5.6 城市环境问题及应对 |
5.6.1 城市环境污染现状与韩国国民的认识 |
5.6.2 城市环境政策现状与课题 |
第六章 韩国城市的未来 |
6.1 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分散 |
6.2 朝鲜半岛统一与城市化 |
6.3 信息化、世界化与城市化 |
6.4 生态城市的展望 |
6.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相关标准的说明 |
(一) 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 相关标准的说明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 |
(一) 论文的研究框架 |
(二) 论文的内容安排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理论研究述评 |
一、国外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
(一) 国外对城市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
(二) 国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理论学说 |
(三) 国外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
二、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
(一) 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 |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
(一) 对国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
(二) 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
第三章 城市化道路: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城市化道路的涵义与内容 |
(一) 城市化道路的涵义及其演进 |
(二) 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
二、城市化道路的影响因素 |
(一) 自然地理因素 |
(二) 经济发展因素 |
(三) 体制制度因素 |
(四) 社会文化因素 |
(五) 国际环境因素 |
三、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类型 |
(一) 城市化类型与城市化道路类型的关系 |
(二)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多层分类法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比较 |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
(一)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概况 |
(二)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
(三) 法国的城市化进程 |
(四) 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
(五)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
(六)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同步的城市化道路 |
(二) 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 |
(三) 从城乡差别扩大到逐渐缩小的城市化道路 |
(四)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积极干预城市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
三、发达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
(一) 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
(二) 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 |
(三) 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比较 |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
(一)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概况 |
(二)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
(三) 墨西哥的城市化进程 |
(四)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总体特征 |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的城市化道路 |
(二) 城市人口空间布局过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 |
(三) 城乡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的城市化道路 |
(四)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当”并存的城市化道路 |
三、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
(一) 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 |
(二) 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 |
(三) 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 |
第六章 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 |
(一)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二)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简要回顾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转变 |
三、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及城市化道路调整的方向 |
(一)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基本判断 |
(二)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的问题和挑战 |
(三) 中国城市化道路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8)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2 城镇化现状的相关研究 |
1.3.3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1.3.4 财政分权对城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结构和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城镇化背后的财政力量:历史回顾 |
2.1 引言 |
2.2 计划经济年代的城镇化与财政体制安排 |
2.2.1 1949年——1957年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和城镇化恢复 |
2.2.2 1958年——1977年财政分权调整期和城镇化的停滞 |
2.3 改革开放到1993年的城镇化恢复阶段与财政包干制 |
2.3.1 财政包干制下乡镇企业的繁荣 |
2.3.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沿海城市发展 |
2.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 |
2.4.1 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受到的激励 |
2.4.2 财政收入中央集权引致的土地扩张 |
2.4.3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导致公共服务滞后 |
2.4.4 城镇化现状背后的财政逻辑 |
2.5 总结 |
第3章 城镇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国际经验与比较 |
3.1 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文献回顾 |
3.2 城镇化的理论辨析 |
3.2.1 人.集聚: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3.2.2 空间集聚: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和中心-外围模型 |
3.3 国际城镇化的模式 |
3.3.1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2 东亚新兴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3 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4 俄罗斯、印度的城镇化模式 |
3.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 |
3.4.1 数据、指标和模型 |
3.4.2 基本的计量回归结果 |
3.4.3 稳健性检验 |
3.4.4 对中国的检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户籍、土地制度的分析 |
4.1 户籍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4.1.1 户籍制度的发展历史 |
4.1.2 城市户籍的附着利益 |
4.1.3 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
4.2 我国土地征用的发展与现状 |
4.3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4.4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的理论模型 |
4.4.1 理论分析 |
4.4.2 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数理模型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地、人.城镇化脱节与财政收入集权 |
5.1 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收入集权 |
5.2 财政收入集权与城市土地扩张 |
5.3 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
5.3.1 土地城镇化与人.城镇化的度量 |
5.3.2 计量模型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绝对值 |
5.4.2 人均税收收入 |
5.4.3 分税种讨论 |
5.4.4 税收损失的影响 |
5.4.5 财政自给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土地、人.城镇化脱节与转移支付 |
6.1 引言 |
6.2 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过程 |
6.3 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
6.3.1 变量与数据 |
6.3.2 计量模型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转移支付所占比例 |
6.4.2 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 |
6.4.3 分地区的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城市空间、人.规模与地方政府规模 |
7.1 引言 |
7.2 政府规模与城市规模的文献回顾 |
7.3 数据、变量和计量方法 |
7.3.1 变量与数据 |
7.3.2 计量模型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以城市非农业人.衡量的城市人.规模 |
7.4.2 以市辖区人.衡量的城市人.规模 |
7.4.3 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空间规模 |
7.5 地区差距的解释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划分 |
8.2.2 加大以均衡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力度 |
8.2.3 实现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 |
8.3 本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主题 |
1.1.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1.2 美国、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城市蔓延 |
1.1.3 中西城市蔓延现象、机制、治理与内涵差异 |
1.1.4 中西蔓延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横向比较 |
1.2 研究背景 |
1.2.1 北京市区摊大饼与郊区蔓延 |
1.2.2 快速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借鉴意义 |
1.4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 |
1.4.1 蔓延机制视角 |
1.4.2 社会制度视角 |
1.4.3 京津冀视角 |
1.4.4 国内相关研究 |
1.4.5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研究回顾 |
1.6.1 城市蔓延测度 |
1.6.2 蔓延机制解释 |
1.6.3 土地集约利用 |
1.6.4 紧凑城市内涵与应用 |
第2章 城市蔓延研究与紧凑城市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密度 |
2.1.2 紧凑度 |
2.1.3 直观感觉 |
2.1.4 可达性与机动力 |
2.2 城市蔓延研究 |
2.2.1 定义、历程、测度 |
2.2.2 蔓延机制解释 |
2.2.3 蔓延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2.2.4 蔓延治理的政策工具效益分析 |
2.2.5 蔓延治理中的反政府干预 |
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1 紧凑城市概念、目标与形态 |
2.3.2 土地与能源消耗 |
2.3.3 社会公平与环境质量 |
2.3.4 交通量与交通能耗 |
2.4 紧凑城市政策 |
2.4.1 紧凑城市与精明增长政策差异 |
2.4.2 市场接受度 |
2.4.3 政治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2.5.1 再城市化研究兴起 |
2.5.2 “紧凑新城”还是“紧凑旧城”? |
第3章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政策、策略与实施 |
3.1 城市蔓延历程 |
3.1.1 西进运动(1801-1920 年) |
3.1.2 蔓延前导期(1870-1920 年) |
3.1.3 第一次大蔓延(1920-1940 年) |
3.1.4 第二次大蔓延(1960-1990 年) |
3.1.5 1990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
3.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3.2.1 制度性因素 |
3.2.2 政策性因素 |
3.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3.3 精明增长政策实践 |
3.3.1 政府管制或自由放任 |
3.3.2 精明增长政策实施的四种导向 |
3.3.3 区域管制 |
3.3.4 公共交通 |
3.3.5 城市设计 |
3.3.6 公共治理 |
3.4 增长管理技术工具 |
3.4.1 城市增长边界 |
3.4.2 城市服务边界 |
3.4.3 房产税、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3.4.4 发展权移转 |
3.4.5 区划法调整 |
3.4.6 实施效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3.5.1 美国城市蔓延机制、社会经济贡献、再城市化 |
3.5.2 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借鉴 |
第4章 英国城市蔓延与紧凑城市政策 |
4.1 城市蔓延历程 |
4.1.1 圈地运动、早期工业城市 |
4.1.2 伦敦第一次与第二次蔓延 |
4.1.3 伦敦第三次蔓延 |
4.1.4 伦敦再城市化 |
4.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4.2.1 制度性因素 |
4.2.2 政策性因素 |
4.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4.3 紧凑政策与实践 |
4.3.1 1990 年代以来的紧凑城市政策 |
4.3.2 紧凑城市政策实施的三个策略 |
4.3.3 区域与城市规划法案、城市管理与财税条例 |
4.4 本章小结 |
4.4.1 政党轮替背景下的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实施 |
4.4.2 英国新城政策实施对北京新城规划的借鉴 |
第5章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政策 |
5.1 城市化历程 |
5.1.1 二战后的台湾城市扩张 |
5.1.2 城市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 |
5.2 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与影响 |
5.2.1 制度性因素 |
5.2.2 政策性因素 |
5.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5.3 都市发展管制与引导政策 |
5.3.1 城市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治理 |
5.3.2 都市更新与容积移转 |
5.4 本章小结 |
5.4.1 农村土地改革的借鉴 |
5.4.2 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
5.4.3 城乡规划法与建筑法规的借鉴 |
5.4.4 基础设施建设的借鉴 |
第6章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测度与问题 |
6.1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
6.1.1 地域概念 |
6.1.2 中心城建成区扩张历程 |
6.1.3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 |
6.2 北京城市蔓延测度 |
6.2.1 蔓延测度与空间特征 |
6.2.2 空间扩展特征 |
6.2.3 土地利用变更 |
6.2.4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
6.3 北京蔓延正向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3.1 正向贡献 |
6.3.2 负外部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北京摊大饼是“蔓延”还是“紧凑”? |
6.4.2 中心城“摊大饼”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4.3 城市蔓延的经济贡献与副外部作用 |
6.4.4 北京与英美城市蔓延特征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性因素 |
7.1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性因素 |
7.1.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
7.1.2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水平 |
7.1.3 就业区位 |
7.1.4 商业购物空间 |
7.1.5 房地产建设 |
7.2 北京蔓延的政策性因素 |
7.2.1 土地有偿使用 |
7.2.2 房屋货币化 |
7.3 北京蔓延的制度性因素 |
7.3.1 土地制度 |
7.3.2 财税制度 |
7.3.3 治理制度 |
7.3.4 规划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7.4.1 英美与北京蔓延机制的国际比较 |
7.4.2 北京蔓延机制中的制度性因素 |
第8章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建议与通州区的实证研究 |
8.1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回顾 |
8.1.1 中心城发展规模控制目标与成效 |
8.1.2 第一道与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
8.2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制度改革与紧凑新城规划 |
8.2.1 政策工具选择 |
8.2.2 城市增长边界 |
8.2.3 城市服务边界 |
8.2.4 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8.2.5 发展权移转 |
8.2.6 土地产权与变更制度改革 |
8.2.7 公共与社区治理制度改革 |
8.2.8 紧凑新城组团、环线TOD、楔形绿地系统规划 |
8.3 通州蔓延历程、问题与紧凑发展对策 |
8.3.1 城镇发展政策与历程 |
8.3.2 通州城市蔓延指标 |
8.3.3 通州城市蔓延问题 |
8.3.4 通州紧凑新城规划与蔓延治理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8.4.1 英美城市蔓延治理政策对北京蔓延的借鉴 |
8.4.2 北京新城的政策制度完善建议 |
第9章 结论 |
9.1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城市蔓延 |
9.1.1 紧凑城市理论的效用与实施 |
9.1.2 紧凑城市理念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差异 |
9.1.3 北京蔓延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9.1.4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借鉴意义 |
9.2 蔓延动力机制 |
9.2.1 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 |
9.2.2 土地移转机制与政府规划管理模式 |
9.3 北京蔓延治理 |
9.3.1 政策性工具 |
9.3.2 制度性改革 |
9.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述评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节 市场发育和创造理论 |
第四节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机制和逻辑 |
第二节 市场的创造、培育和保护——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
第三节 知识、创新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第四节 制度与政策——发展的保障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市场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国家的市场特征 |
第二节 制约市场扩张的背后因素——土改的延误与失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综述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政策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简要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需求侧的考察 |
第三节 供给侧的考察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困境的总结 |
第二节 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2]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D]. 颜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3]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J]. 卢熙芳,尹玲玲. 韩国研究论丛, 1998(S1)
- [4]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J]. 卢熙芳,尹玲玲. 韩国研究论丛, 1998(S1)
- [5]韩国城市化历程及其经验分析[D]. 高姝君. 兰州大学, 2013(11)
- [6]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D]. 何志扬. 武汉大学, 2009(09)
- [7]世界巨型城市:增长、挑战和再认识[J]. 丁成日,段霞,牛毅.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3)
- [8]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D]. 吉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9]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 戴雄赐. 清华大学, 2016(08)
- [10]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D]. 王效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