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庞志纯[1](2019)在《采用纳米技术的新型定碳仪》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定碳仪是试验室常用设备,虽然采用单板机和传感器可实现自动测量,但故障率高,消耗助溶剂、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数量大,尤其进入维修阶段后,故障层出不穷。经过数年的研究改进,彻底消除了高速定碳定硫仪在进入维修阶段后所存在的故障率太高、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的问题。测试过程严格依据国标GB/T 223,从原理上实现了碳含量检测,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
贝五洋[2](1968)在《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 我室购置的一台国产高速定碳仪(DDG10型),在碳吸收瓶中没有配制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管。为了使二氧化碳气体通过Ba(Oh)2溶液时产生更多的小气泡,增加其接触的总面积,从而达到更完全吸收的目的
朱纯[3](2019)在《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较难消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可在生态系统中进行长距离输运和循环,对环境产生持久性污染,而且具有不可逆的生物神经毒性,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引起全球日益广泛的关注。煤的燃烧是大气人为汞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因此在汞污染物的防治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从脱除效率、设备改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吸附剂喷射技术是最具竞争力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其中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但其运行成本较高。研发价廉高效的新型脱汞吸附剂仍然是当前燃煤汞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通过热解、活化和卤化铵盐改性制备具有高效脱汞性能的生物质焦基吸附剂。遵循从实验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路,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结构的演化行为以及汞在生物质焦表面吸附的形态转化机制,定量评估生物质焦吸附剂在实际燃煤烟气条件下的喷射脱汞性能,运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和计算量子化学方法,揭示卤化铵盐改性提效机理,并构建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以期对生物质焦基脱汞吸附剂和脱汞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工业应用参考。以稻壳、椰壳、杏壳等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基于热重分析探究生物质的热解成焦特性,并运用遗传算法建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分布活化能模型;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表面官能团、微晶生长、孔隙分布等理化特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度研究。通过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脱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生物质焦脱汞性能与其理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以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三种生物质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为参照,建立了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与天然生物质理化特性和热解演化行为的本构关系。生物质焦表面含氧官能团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递减的变化趋势表明其对汞的吸附作用可能被高估。较高热解温度下逐渐生长的局部有序石墨微晶结构一方面提供了以边缘不饱和碳原子为特征的汞吸附活性位,另一方面由脱氧反应所形成的单/多重空穴缺陷也对汞在固相表面的吸附产生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附势的微孔结构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脱汞性能起主导作用,在600 ℃热解温度下各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达到较高水平,起吸附扩散通道作用的中孔和大孔孔径则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从而有效降低浸渍过程活性组分和脱汞过程吸附质在颗粒内的传质阻力。木质素对生物质热解焦炭产率的贡献程度较高,而半纤维素则有利于生物质热解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孔径更小的微孔结构。多峰分布活化能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和区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高分子裂解致挥发性产物生成、通过芳构化和缩合作用致焦炭生成等多种反应机制。由于生物质热解焦对汞的吸附脱除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卤化铵盐化学浸渍改性和H3PO4/CO2活化的脱汞提效思路。在固定床装置上对改性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多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对比。结合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表征技术,探究了物理孔隙结构和表面元素分布特性对改性前后生物质焦和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机制。使用汞在线分析设备和安大略湿化学法对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汞吸附过程中吸附态汞Hgads、逸出的气相元素态汞Hg0(g)和气相氧化态汞Hg2+(g)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程序升温脱附对吸附态汞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的吸附构型及热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手段,建立了汞在吸附过程中的形态转化模型。经较低质量分数NH4Cl/NH4Br溶液浸渍改性后,生物质焦的脱汞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汞吸附效率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8090%,与商业活性炭脱汞性能相当。H3PO4和CO2活化主要通过改善通道孔的孔隙结构以利于改性组分在颗粒深层担载,从而进一步提高汞的吸附效率。未改性样品对汞的脱除以物理吸附为主,超细微孔的缺乏显著限制其物理吸附能力,改性后样品对汞的脱除以化学吸附为主。在一定温度和O2浓度条件下,NH4Br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固化的吸附态汞达80%,逸出的Hg0(g)和Hg2+(g)则分别为10%左右。汞在O2作用下经HgO、HO-Hg-Br等中间产物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形成稳定的HgBr吸附构型,逸出的Hg2+(g)主要由HgBr的歧化反应产生。降低吸附温度或减少O2浓度均可增加汞的吸附并降低逸出气相汞中Hg2+(g)的份额,O2浓度较高时,与汞的竞争吸附以及对表面溴分子的消耗可造成脱汞效率的降低。为进一步验证改性生物质焦在实际燃煤烟气环境中的脱汞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小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装置,并进行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的试验研究;基于安大略湿化学法建立和完善了烟气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分析和评估机制;对烟气喷射脱汞的运行参数展开优化,同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对SO2、NO及有害痕量元素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特性。NH4Br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效率达80%,与改性活性炭90%的脱汞效率相近;延长停留时间可显著提升吸附剂的喷射脱汞效率;两种吸附剂对SO2的脱除效率均为35%左右,改性生物质焦对NO的脱除效率约为改性活性炭的40%,体现了SO2和NO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不同脱除机制。有害痕量元素在灰相中的分配特性以及在飞灰和吸附剂表面的富集特性主要受其赋存形态、热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吸附剂喷入后烟气中颗粒相表面富集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提高了20%360%,半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普遍高于非挥发性痕量元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计算量子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碳簇分子模型和吸附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并从电子结构的角度系统探究了汞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机制。通过分子平面二维自旋布居分析对比了不同自旋多重度限制下电子自旋结构的差异性,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直观地展示了原子壳层结构、化学键、孤对电子等特征,通过静电场分析和范德华表面相互穿透距离对弱相互作用展开定量分析。结合分子轨道成分分析、键级分析和原子电荷分析,明确了汞与“锯齿”型碳边缘的共价键合作用以及与“扶手椅”型碳边缘的弱相互作用本质。首次构建了汞在碳簇模型上的多原子吸附路径,揭示了“σ空穴”的产生对汞的持续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卤素原子通过改变其同环邻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以提高该位点的脱汞活性。吸附能的显著提高与改性实现碳基吸附剂脱汞性能增效的实验现象相互印证。以碳正离子和氯自由基为中间产物,建立和完善了卤化物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对汞的氧化和吸附机制。基于微晶结构表征结果,合理构建了含缺陷和杂原子修饰的碳簇基体模型,并对汞吸附作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
冯雪岩[4](2020)在《基于CO2低氧稀释的铁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积碳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氧体(OC)是实现化学链燃烧技术(CLC)中氧迁移的载体,对化学链燃烧循环和运行效率有非常重重要的作用。载氧体上碳黑的沉积是制约载氧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在铁基载氧体(Fe2O3/Al2O3)的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CO2气体的通入流量、煤的组分结构及载氧体循环使用次数对烟气中积碳前驱物多环芳烃(PAHs)和载氧体上积碳的生成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以期得到最佳积碳抑制方法,改善载氧体的性能。结果显示:(1)对比新鲜、还原反应后和再氧化后的载氧体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图谱特征发现,新鲜载氧体疏松多孔、表面孔径均匀,主要晶相为Fe2O3和Al2O3。还原反应后载氧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团聚烧结现象,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载氧体表面孔径不断增大、孔隙减少,烧结现象越来越明显;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载氧体还原程度不断加深,Fe2O3晶相被还原为Fe Al2O4。再氧化后的载氧体表面孔隙部分恢复,但与新鲜载氧体相比其孔隙结构仍有明显减少,氧化后的载氧体晶相恢复为Fe2O3和Al2O3,但较新鲜载氧体相比衍射峰强减弱,5次循环使用后载氧体的Fe2O3晶相在2θ=33.2°处的衍射峰强减弱了69%。CO2回流减缓了载氧体上孔隙消失速率及Fe2O3的失活速度,5次循环使用后载氧体Fe2O3晶相在2θ=33.2°处的衍射峰强较新鲜载氧体降低了50%。(2)煤的化学链燃烧研究中,随着煤含碳量的增加,载氧体上碳焦的生长量呈增加趋势,而烟气中PAHs生成总量和载氧体上碳黑的积累量逐渐降低。通入20 ml/min CO2后不改变PAHs和碳焦生成的整体趋势,含碳量较高的煤化学链燃烧产生较少的PAHs,但增加了PAHs生成总量,同时使得相同条件下载氧体上碳黑的产量减少了25%~68%。(3)挥发分含量愈高,煤化学链燃烧产生的PAHs浓度愈高,载氧体上碳黑的生成量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加而逐渐较少。(4)不通CO2时,煤化学链燃烧生成的PAHs主要以低环芳烃为主;通入CO2后,燃烧产生的16种PAHs中,中环芳烃的占比较高。(5)随着载氧体循环次数的增加,烟气中PAHs浓度和载氧体上碳黑、碳焦的生成量均呈增加趋势。载氧体上碳黑的生成量随煤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通入CO2后,同等条件下碳黑的生长量减少,挥发分含量越高的煤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仍趋向于产生更多的PAHs,但载氧体上碳黑的堆积量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少。CO2的引入不改变这一趋势,但明显降低了载氧体上碳黑和碳焦的沉积量,且对循环使用次数较少时,载氧体上碳黑和碳焦抑制作用较好。通入CO2对载氧体上的碳黑和碳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CO2的引入使铁基载氧体的物理特征表现良好,有益于载氧体的循环使用。同时有效降低了载氧体上碳黑、碳焦等积碳的沉积,对增加载氧体的反应活性和生命周期研究有望做出一定贡献。
孙敬知[5](2019)在《埃洛石负载M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波热解甲醛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及制造业发展迅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在工业及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的排放量逐年上升;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绝大多数的VOCs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对环境和人体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高效地净化处理工业及制造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对我国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常见处理VOCs废气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生物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等离子体技术等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其中,催化燃烧法具有过程工艺简单、可彻底除去废气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在催化燃烧法中,最为重要的是催化剂,α-MnO2催化剂是催化燃烧法中比较常用的催化剂,但α-MnO2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会出现自团聚现象,从而降低了α-Mn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埃洛石(HNTs)材料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可以很好的将α-MnO2催化剂进行分散,提高α-MnO2催化剂比表面,增大催化活性。本文通过水热氧化还原法制备催化甲醛活性较高的α-MnO2催化剂,通过向其加入不同质量的埃洛石(HNTs)材料,研究埃洛石(HNTs)材料负载对α-MnO2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runauer Emmett Teller(BET)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进一步采用管式炉加热方式和微波加热的方式考察不同加热条件下,分析α-MnO2催化剂及α-MnO2/HNTs复合材料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影响;以及甲醛初始浓度和进气速度的改变,对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催化甲醛的性能影响。(1)埃洛石(HNTs)材料负载α-MnO2催化剂后,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对甲醛催化氧化的性能影响。埃洛石(HNTs)材料是多孔结构物质,发现适量埃洛石(HNTs)负载能够显著提高α-Mn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催化活性。a、HNTs/α-MnO2(0:1),b、HNTs/α-MnO2(1:0),c、α-MnO2/HNTs(1:1),d、α-MnO2/HNTs(1:2),e、α-MnO2/HNTs(2:1)五种复合材料催化剂;随着埃洛石(HNTs)材料的添加,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其中样品c、α-MnO2/HNTs(1:1)比表面积最高,达到82.63 m2/g,是α-MnO2催化剂的1.74倍。在催化氧化甲醛实验中,使用管式炉加热方式,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催化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催化活性,其中催化活性最高的α-MnO2/HNTs(1:1)相比α-MnO2催化剂的完全转化甲醛的温度(T100)降低50℃,同时α-MnO2/HNTs(1:1)的热稳定性能更好。(2)在微波装置加热和管式炉加热两种不同加热方式下,研究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对甲醛催化氧化的性能影响。大部分相关研究是采用管式炉加热方式,相对于其他实验,本实验还将采用微波装置加热的方式。微波加热具有升温速率高、耗能小等特点;同时,微波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反应中的活化能,进而降低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对甲醛完全转化温度。相比于管式炉加热方式,在微波装置加热方式下,α-MnO2催化剂和α-MnO2/HNTs(1:1)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完全转化甲醛的温度(T100)分别降低35℃、40℃。微波装置加热方式下,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要明显优于传统管式炉加热方式。(3)在微波装置加热和管式炉加热两种不同加热方式下,甲醛初始浓度和进气速度的改变对α-MnO2催化剂及α-MnO2/HNTs复合材料催化剂对催化氧化甲醛活性的影响。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甲醛的转化率随着甲醛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醛进气速度的增加,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甲醛的转化率随着甲醛的进气速度增加而降低,所制备复合材料催化剂能够适应初始浓度的增加和进气速度的提升,保持较高的转化率。
方磊[6](2006)在《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在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大力开展以煤代油和以煤造油技术,保证能源安全,是我国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1997年神华集团提出建设煤炭液化项目的设想。2001年3月,国家批准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建议书。2002年9月,国家批准项目可行报告。该项目首条生产线将于2007年7月建成,2010年左右建成第二条生产线。 与此同时,煤液化工艺产生的液化残渣是一种高炭、高灰和高硫的物质,在某些工艺中占到液化原煤总量的30%左右,如此多的煤液化残渣对液化过程的热效率和经济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处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的考虑,本文对煤液化残渣的清洁利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本文以神华煤液化残渣为研究依据,详细进行了煤液化残渣燃料特性、制浆特性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神华煤液化残渣和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热解特性、燃烧特性以及燃烧过程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研究,最后对液化残渣水煤浆锅炉的动力和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为煤液化残渣的清洁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首先,在对三种煤样的岩相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的微观组分,并利用沉降法和旋转式粘度计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浓度和粘度特性。 燃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都必须以燃料的自身特性为基础,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和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热解以及燃烧特性。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燃烧在低温段非常强烈,在150℃区间内迅速挥发完毕,试验样品的质量迅速下降,燃烧产物的50%以上是在这个阶段进行,说明神华煤液化残渣前期燃烧反应能力很强。在高温段,由于神华煤液化残渣含碳量较高,神华煤液化残渣的工业分析固定碳的含量为37.69%,其在高温段的分解量较高,占总重量的70%左右,但是相对于低温段的燃烧速率相对较低,半峰宽较大,燃烧不够集中。 其次,在失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硫化物的排放特性,着重从分析化学的角度对煤液化残渣及固硫添加剂的煅烧和烧结进行了XRD晶相组成分析及SEM表面形态分析,深入探讨了温度、时间及气氛变化对其燃烧及烧结特性的影响规律。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燃烧时的硫析出量及析出速率均低于液化残渣燃烧时的析出量,添加6%电石馇配制而成的脱硫型水煤浆在1100℃和1200℃时的燃烧固硫效果分别可达65%和35%。当炉温由1100℃升高到1300℃时,神华煤液化残渣与液化残渣水煤浆及脱硫型水煤浆的硫析出量以及析出速率都相应的提高,但三者之间的差别很小。 对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燃料氮析出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温
高晓宁[7](2015)在《纳米铜载氧体煤直接化学链燃烧中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同时有效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由燃煤造成的例如全球变暖等环境污染问题,文中重点介绍了煤直接化学链燃烧技术,即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质的方法,且由于其清洁、高效的技术特点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实验主要分析了煤化学链燃烧技术范围内的基础性问题,即为解决载氧体的积炭问题,优化煤化学链燃烧燃烧技术,创新性的采用纳米氧化铜作为载氧体的活性成分,探讨煤化学链燃烧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环芳烃的生成状况,从而分析载氧体表面积炭的生成情况。实验模拟了的化学链燃烧的还原反应装置,通过制备纳米级氧化铜载氧体,对比不同煤型(无烟煤、烟煤1、2和3)、不同载氧体制备比例(6:4、7:3以及8:2)、不同燃烧温度(600-1000℃)以及不同载氧体/煤比例(2.4、2.8、3.2、3.6以及4.0)四种情况下烟气及煤渣中多环芳烃的生成分布规律,得出最终实验结论:不同载氧体在形貌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与非纳米Cu0系载氧体相比,纳米系载氧体具备更加高效的催化转化特性;不同煤种对多环芳烃的生成有很大影响,且PAHs,总量的生成不仅和煤炭中挥发份的含量相关,还与煤炭中的碳含量有关;载氧体制备过程中的惰性成分含量对载氧体结构的影响较大;具备相同活性成分的载氧体生成的PAHs类物质环数分布差别越不明显,这是因为当载氧体中的惰性成分变少时,活性成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影响煤炭燃烧效果:与载氧体类型无关,煤渣中生成的三环类物质生成量均呈现6:4<7:3<8:2的规律,这是因为活性成分的升高会提供PAHs生成的适氧条件;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CuO/Al2O3系载氧体烟气中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先减少后增加,且在800℃时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最少,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与之生成规律完全相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900℃时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最多。但总体来说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生成的PAHs总量少,其具备更强的催化转化效能;随着载氧体/煤这一燃烧比例的不断增加,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与纳米CuO/Al2O3系载氧体烟气中多环芳烃的生成总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这是因为过量的反应物质形成了空间上的堆叠,抑制燃烧反应中活性位点和燃料的接触,从而限制了其彻底反应。
王娟[8](2013)在《基于催化氧化—吸附于一体的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命必需、高毒的微量重金属元素,是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类活动所导致汞排放的研究发现:燃煤烟气排放的汞是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国际上对我国燃煤的汞排放量十分关注,并且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汞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2%。从排放行业来看,电厂及供热的烟气汞排放贡献最大,约占中国汞排放量的47%。为了客观地认识我国汞排放和汞污染的现状,特别是燃煤烟气汞的排放,首先需要建立可靠的测定方法。本论文在前期吸附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集催化氧化—吸附于一体的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几个电厂的测定。并在电厂测定结果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燃煤电厂的汞排放量。同时,还尝试利用此法在垃圾焚烧、炼铁、焦化、汞回收等行业进行了烟气汞的初步测定。论文主要的研究及其结论如下:1、采用催化氧化吸附剂建立的烟气汞的测定方法如下:烟气汞采样时,吸附剂的最佳温度为120℃,最佳流量为0.3-0.5 L/min,现场采样时间以2小时为宜。吸附汞后的吸附剂用4 mol/L HCl-饱和KCl溶液淋洗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汞回收率,且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高。Cu-Co-Al类吸附剂稳定性较Mn-Co-Al类高,更适合用来吸附燃煤烟气中的汞。吸附剂经活化再生后,吸附性能有所下降。与GB13223-2011中的HJ543方法、安大略方法以及30B方法比较来看,本方法具有安全、便宜且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等优点;与Tekran3300系列汞排放连续监测系统(hg-cem)进行测定结果的初步对比显示,两种方法之间的平均偏差小于20%。2、用xafs和aas等技术表征吸附汞前后的吸附剂结构表明:cu-co-cl-al吸附剂上的co和cu都与o发生配位,键长分别为1.50-1.53?和1.41?,晶体对称性均处于四面体和八面体之间,吸hg后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表明co、cu氧化物对hg进行催化氧化后能迅速恢复,继续参与反应。mn-co-br-al吸附剂上的mn与o和br都发生配位,键长分别为1.32?和2.21?,吸hg后有部分mn与hg发生了反应。表明其性质不太稳定,mn氧化物对hg进行催化氧化后不能恢复,无法继续起到催化氧化作用。这也是该吸附剂吸附性能低于cu-co-cl-al的原因。因此,cu-co-cl-al更适宜作为汞的催化氧化吸附剂。cu-co-cl-al再生后吸附剂上hg的价态比原吸附剂上低,且吸附的汞量也低。据推测,其可能与o发生配位,而原吸附剂吸附的汞与卤素发生配位。3、对我国6家电厂进行现场汞排放测定,表明原煤燃烧后,其中的汞在底渣中的分布为0-2.5%,在esp中的分布范围为0-23.4%,在fgd中的分布范围为2.21%-87.1%,在烟囱中的分布范围为21.8%-72.7%,最终排入大气的汞的浓度范围为1.56-8.47μg/m3。esp和fgd对烟气中的汞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esp+fgd的平均除汞效率为44.2%。6个电厂原煤经各工序后,汞的质量平衡处于74.32%-118.68%之间,在可接受范围(70%-130%)内。6个电厂在烟气净化装置之前的平均汞排放因子为0.162g/t,在esp之后的平均汞排放因子为0.115g/t,在烟气净化装置之后的平均汞排放因子为0.071g/t。4、根据汞排放因子初步估算的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量表明: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的排放量为59.33吨,2010年增长到134.61吨,以2005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量约占全球电厂汞排放量的21.7%。电厂除尘、脱硫装置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去除有效,2000至2010年间,我国燃煤电厂除尘装置累计脱汞518.64吨,脱硫装置累计脱汞230.42吨。5、对其它多种烟气中汞浓度的初步测量表明,应重视其他排汞行业的汞污染现状,加强对其汞排放的管理。医疗废物焚烧厂未经处理的烟气中汞含量高达214.92μg/m3,经旋风除尘器、石灰粉、活性炭喷射装置及布袋除尘器后,汞含量降低至4.20μg/m3,汞去除率达96%。两家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烟气中的汞浓度平均为3.94μg/m3。工业垃圾焚烧厂排放烟气中的平均汞含量为1.17μg/m3。某钢铁企业铁矿石冶炼厂排放烟气中的汞平均浓度为8.16μg/m3。某焦化厂排放烟气中的汞平均浓度为13.90μg/m3。某汞回收厂排放烟气中的汞含量高达34.9 mg/m3,烟囱附近土壤和植物叶片中的汞含量值也非常高,分别为41.5 mg/kg和1.57g/kg,表明烟气汞的长期排放使汞在周边土壤和植物体内进行了富集。综上所述,本论文的方法和应用研究对了解我国烟气汞排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现场烟气及工矿的复杂性,仍需做更多的研究。
李庶峰[9](2007)在《载焦剂存在下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具有加氢与脱碳特点用于处理劣质重油的工艺。反应器壁不可避免存在结焦问题。以克拉玛依常渣为原料,添加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颗粒作为载焦剂,在高压釜中反应,研究载焦剂作为焦炭沉积场所,减少反应器结焦的规律性。实验采用时间序列法考察载焦剂对渣油加氢裂化行为的影响,建立载焦剂负载焦炭效果的评价方法。考察不同载焦剂效果,进行表面焦炭沉积吸附效果与反应物料、表面物性的关系研究。(1)载焦剂影响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历程。抑制生焦前驱物的融并及聚集,生成芳香度更高的物质,随反应进程逐渐碳化。延长生焦诱导期,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焦。为反应体系的焦炭提供分散质点,减小焦炭的颗粒度。较多地吸附含有杂原子烃类。(2)选定条件下,采用挂片法表征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器壁结焦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揭示反应器壁表面的结焦规律。载焦剂的加入量、比表面积及不同载焦剂活性、溶剂存在与否对负其效果存在影响。(3)反应类型、条件及物料性质、表面性质影响载焦剂表面焦炭的沉积率。物料组成中饱和分对结焦率贡献为负值,而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为正值。残炭值宏观表征物料性质对焦炭在载焦剂表面负载的趋势。
李许生[10](2015)在《甘蔗渣黑液热解及气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甘蔗渣黑液是甘蔗渣制浆过程产生的副产物,具有高硅含量和高粘度的特点,导致碱回收成本高和污染严重。黑液气化技术的发展为甘蔗渣黑液高效清洁化处理提供了新的出路。为了给甘蔗渣黑液气化开发新的工艺和设计新的气化炉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持,进行了甘蔗渣黑液热解及气化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对甘蔗渣黑液慢速升温热解研究发现:甘蔗渣黑液热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热解温度小于550℃,最大转化率可达37.22%;第二阶段热解温度为550~750℃,最大转化率可达61.50%;第三阶段热解温度超过750℃,最大转化率可达69.91%。热解温度在600 ℃之前绝大部分的H、60%的C和40%的O被释放,释放气相产物以CH4、H2、CO2和CO为主;在750℃以上时释放的气相产物主要是Na和CO。在N2气氛中添加CO,黑液热解被明显抑制。抑制程度与[CO]和热解温度有关,[CO]越高抑制程度越大,热解温度越低抑制程度越大。对甘蔗渣黑液热解过程中硫化物转化研究发现:甘蔗渣黑液热解过程中有88.2%的硫进入气相,还有12.8%的硫存在于残渣中。甘蔗渣黑液有机质硫在热解过程中的转化率为95.4%,其中92.7%以H2S、CH3SH、 CH3SCH3和CH3S2CH3的形式进入气相,2.7%转化为Na2S。无机硫的转化率为75.3%,其中Na2S2O3转化率为92.7%,Na2SO4转化率为53.6%,Na2S转化率为95.2%。采用兰格缪尔-修斯伍德吸附动力学模型对甘蔗渣黑液焦CO:气化动力学研究发现:黑液焦CO2气化的表观气化速率的倒数与[CO]和1/[C0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与[CO]/[CO2]无线性相关性。因此,黑液焦CO2气化动力学描述宜采用兰格缪尔-修斯伍德非催化动力学方程,而不是催化动力学方程。通过兰格缪尔-修斯伍德吸附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可得,CO吸附常数为-1.0487 m3·mol-1,CO2吸附常数为-0.3238 m3·mol-1,吻合于动力学模型对其为常数的假设。但是速率常数却如同银行存款具有加息效应,相悖于动力学模型对其为常数的假设。原因是黑液焦活性点位数作为M/C摩尔比值的函数,而不是作为常数。当黑液焦气化1%的碳黑液焦表面的M损失为1.044%时,气化反应速率常数为0.1589 m3·mol-1·min-1,吻合于动力学模型对其为常数的假设。通过对气氛为(95%[CO2]+5%[CO])不同气化温度(750℃、800℃和850℃)下黑液焦表观气化速率对数值与1/T进行直线拟合获得甘蔗渣黑液焦CO2气化不同转化率下平均活化能为153.5kJ·mol-1。该活化能被认为是催化后的“活性分子”(碳基碱金属化合)对CO2气化反应的活化能。甘蔗渣黑液焦CO2气化兰格缪尔-修斯伍德吸附动力学方程表达式为:。通过该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直线拟合良好。采用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对甘蔗渣黑液焦CO2气化及动力学研究发现:黑液焦CO2气化表观气化速率是黑液焦表面M/C摩尔比值、[CO]的指数和[C02]的指数的函数。通过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可得,[C02]对气化反应的级数为0.3287,[CO]对气化反应的级数为-0.5634,吻合于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对其为常数的假设。通过对气氛为(95%[CO2]+5%[CO])不同气化温度(750℃、800℃和850℃)下黑液焦气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值与1/T进行直线拟合获得甘蔗渣黑液焦CO2气化表观活化能为186.42kJ·mol-1。该活化能是固定碳对CO2气化的表观活化能。黑液焦CO2气化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表达式为:通过该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直线拟合良好。对甘蔗渣黑液等离子体气化研究发现:黑液在等离子体气化炉内热解可以生产以CO和H2为主的合成气,其体积含量可高达98%以上。黑液等离子体气化与工作气体及用量、等离子体功率及其物料输入量之间配置非常重要,是获得高品质合成气的关键。对甘蔗渣黑液气化平衡模型研究发现:黑液完全气化边界点冷煤气效率和化学(?)效率有最大值。黑液完全气化边界点与气化最终温度和气化剂种类有关。在1173 K时黑液气化完全气化边界线冷煤气效率和化学(?)效率有最大值,且合成气燃气质量也接近最大值。升高温度对提升燃气质量有益,但冷煤气效率和化学(?)效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增加了对电能的需求量。在1173 K黑液完全气化边界线上从H2O(g)气化边界点到CO2气化边界点,化学(?)效率不断提高,合成气低位热值不断增加。因此,1173K时黑液完全气化边界点是甘蔗渣黑液CO2气化热力学最佳控制点。
二、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纳米技术的新型定碳仪(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来源 |
2 含碳量测定原理 |
3 改造方案 |
4 关键技术的研发 |
4.1 电弧式燃烧炉的改进 |
4.2 快速读取液位高度的辅助装置 |
4.3 甲基橙褪色、大阀门漏气等故障的解决 |
4.4 关于氧气在水中不断溶解问题的研究 |
5 提高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新技术 |
6 结语 |
(3)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汞的性质与危害 |
1.1.2 燃煤汞污染现状 |
1.1.3 燃煤汞污染防治法规 |
1.1.4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
1.2 汞污染防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煤中汞的分布和赋存状态 |
1.2.3 燃煤汞的迁移和转化 |
1.3 燃煤脱汞技术进展 |
1.3.1 煤炭提质协同脱汞技术 |
1.3.2 炉内添加剂脱汞技术 |
1.3.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脱汞技术 |
1.3.4 烟气调质脱汞技术 |
1.3.5 吸附剂脱汞技术 |
1.4 计算量子化学汞吸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汞与金属/合金的相互作用 |
1.4.2 汞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催化氧化 |
1.4.3 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焦的结构演化行为及其脱汞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 |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2 固定床汞吸附实验系统 |
2.2.3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2.3 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 |
2.3.1 热重分析 |
2.3.2 生物质的组分解析 |
2.3.3 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2.4 生物质焦的结构演化特性 |
2.4.1 元素分析 |
2.4.2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4.3 微晶结构分析 |
2.4.4 孔隙结构分析 |
2.5 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脱汞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2 固定床实验系统 |
3.2.3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系统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理化特性 |
3.3.1 粒径分析 |
3.3.2 孔隙结构分析 |
3.3.3 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
3.4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特性 |
3.4.1 生物质热解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2 生物质活化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3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5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机理 |
3.5.1 孔隙结构作用机制 |
3.5.2 卤化铵盐改性机制 |
3.5.3 固定床汞吸附过程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烟气改性生物质焦喷射脱汞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燃煤流化床及吸附剂管道喷射脱汞装置 |
4.2.2 燃煤流化床的调试与运行 |
4.2.3 烟气汞取样和分析方法 |
4.2.4 实验工况及参数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煤质分析 |
4.3.2 燃烧特性 |
4.3.3 吸附剂烟气喷射脱汞特性 |
4.3.4 吸附剂烟气喷射协同脱硫脱硝特性 |
4.3.5 有害痕量元素在吸附剂和飞灰表面的富集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基吸附剂脱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分析方法和碳基吸附剂模型构建 |
5.2.1 计算分析方法 |
5.2.2 碳基吸附剂模型的构建 |
5.3 汞在未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3.1 基态的选择 |
5.3.2 分子尺寸和边缘结构的影响 |
5.3.3 电子的定域性分析 |
5.3.4 分子轨道成分分析 |
5.3.5 弱相互作用分析 |
5.3.6 汞在碳表面的多原子吸附 |
5.4 汞在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4.1 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
5.4.2 氯化氢自由基氧化机制 |
5.4.3 表面吸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基于CO2低氧稀释的铁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积碳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我国能源概况 |
1.1.3 碳减排现状 |
1.2 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2.1 化学链燃烧技术 |
1.2.2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化学链燃烧中载氧体研究现状 |
1.3 化学链燃烧过程中PAHs生成和载氧体碳沉积现象 |
1.3.1 煤热解过程中PAHs的形成 |
1.3.2 化学链燃烧中载氧体上积碳的形成原理 |
1.3.3 抑制积碳的手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实验方案 |
2.1.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载氧体的制备 |
2.3.2 样品预处理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X射线衍射(XRD) |
2.3.5 多环芳烃的分析 |
2.3.6 积碳组分的分离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铁基载氧体的物理表征 |
3.1 载氧体的SEM分析 |
3.1.1 新鲜载氧体的SEM分析 |
3.1.2 还原反应后载氧体的SEM分析 |
3.1.3 氧化反应后载氧体的SEM分析 |
3.2 载氧体的XRD分析 |
3.2.1 新鲜载氧体的XRD分析 |
3.2.2 还原反应后载氧体的XRD分析 |
3.2.3 氧化反应后载氧体的XRD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铁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PAHs生成研究 |
4.1 煤结构对PAHs生成的影响 |
4.1.1 含碳量对PAHs生成的影响 |
4.1.2 挥发分含量对PAHs生成的影响 |
4.2 循环次数对PAHs生成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铁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积碳生成研究 |
5.1 煤基化学链的燃烧中载氧体上碳黑生成的研究 |
5.1.1 含碳量对碳黑生成的影响 |
5.1.2 挥发分含量对碳黑生成的影响 |
5.1.3 循环次数对碳黑生成的影响 |
5.2 煤基化学链的燃烧中载氧体上碳焦生成的研究 |
5.2.1 含碳量对碳焦生成的影响 |
5.2.2 循环次数对碳焦生成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埃洛石负载M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波热解甲醛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锰材料概述 |
1.2.2 埃洛石材料概述 |
1.2.3 甲醛概述 |
1.2.4 微波技术概述 |
1.3 选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比表面积(BET)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 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催化性能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在管式炉加热方式下对甲醛催化氧化 |
3.1 引言 |
3.2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性能及结构分析 |
3.2.1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3.2.2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2.3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BET表征 |
3.2.4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3.3 催化剂及初始条件的不同对甲醛的催化性能评价 |
3.3.1 五种复合材料催化剂在管式炉加热方式对甲醛的催化性能评价 |
3.3.2 甲醛初始浓度的影响 |
3.3.3 进气速度的影响 |
3.3.4 管式炉加热方式下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MnO_2和α-MnO_2/HNTs复合材料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对甲醛催化氧化 |
4.1 引言 |
4.2 在微波装置及管式炉加热方式的条件下对甲醛催化氧化 |
4.2.1 微波对甲醛的直接降解作用 |
4.2.2 两种加热方式下催化氧化甲醛活性的对比 |
4.2.3 微波装置加热方式下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4.3 微波装置加热方式下,初始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影响 |
4.3.1 甲醛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2 进气速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化技术发展过程 |
1.2.1 煤间接液化 |
1.2.2 直接液化 |
1.2.3 共同液化 |
1.3 煤液化工艺原理对比分析 |
1.3.1 F-T合成 |
1.3.2 加氢液化 |
1.4 煤液化残渣的研究现状 |
1.4.1 煤液化残渣的形成和性质 |
1.4.2 煤直接液化残渣气化制氢 |
1.4.3 集成的煤液化过程 |
1.4.4 煤液化残渣中残留催化剂对其挥发分测定的影响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的燃料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种国外煤液化残渣岩相对比研究的综述 |
2.2.1 试验的介绍 |
2.2.2 制备液化残渣的方法 |
2.2.3 Beulah-Zap煤样的结果和分析 |
2.2.4 Stockton煤样的结果与分析 |
2.2.5 Pocahontas No.3煤样的结果和分析 |
2.3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特性研究 |
2.3.1 制备水煤浆的可行性分析 |
2.3.2 水煤浆的制备 |
2.3.3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稳定性实验研究 |
2.3.4 水煤浆流变特性概述 |
2.3.5 流体按流变学特性的分类 |
2.3.6 流变特性的测量方法 |
2.3.7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测量 |
2.3.8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2.3.9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
2.3.10 剪切速率对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11 神华煤液化残渣渣浆的流体类型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的热解及燃烧特性 |
3.1 引言 |
3.2 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 |
3.3 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研究 |
3.3.1 燃料的选取 |
3.3.2 热天平试验 |
3.3.3 热重试验参数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燃烧特性 |
3.5 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
3.5.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3.5.2 TGA试验仪器和实验参数 |
3.5.3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3.6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热解特性 |
3.6.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3.6.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3.7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燃烧特性 |
3.7.1 试验工况与结果 |
3.7.2 加热速率的影响 |
3.7.3 浆浓度的影响 |
3.8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硫化物排放特性 |
4.1 引言 |
4.2 煤液化残渣燃烧过程中硫化物排放特性研究 |
4.2.1 实验装置和煤种 |
4.2.2 神华煤液化残渣硫动态析出量 |
4.2.3 神华煤液化残渣硫动态析出速率 |
4.2.4 添加剂粒径对神华煤液化残渣硫析出的影响 |
4.3 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燃烧过程中硫化物排放特性研究 |
4.3.1 实验装置和煤种 |
4.3.2 单煤及混煤燃烧时硫的动态排放特性 |
4.3.3 炉温对混煤燃烧时硫动态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4 掺混比对混煤燃烧时硫动态特性的影响 |
4.4 神华煤液化残渣自身同硫的微观特性分析 |
4.4.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4.2 神华煤液化残渣灰的自身固硫特性 |
4.4.3 自身固硫渣样的晶相分 |
4.4.4 自身固硫渣样的孔隙分析 |
4.4.5 自身固硫渣样的表面形态分析 |
4.5 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硫化物排放特性研究 |
4.5.1 炉温的影响 |
4.5.2 水分的影响 |
4.5.3 添加剂配方的影响 |
4.5.4 添加剂钙硫比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和水煤浆燃料氮热解特性 |
5.1 引言 |
5.2 燃料氮的生成机理 |
5.3 煤中燃料氮的析出及存在形态的研究概况 |
5.3.1 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 |
5.3.2 煤燃料氮析出时氮的分布 |
5.3.3 燃料氮析出过程中氮与NO_x生成的关系 |
5.4 神华煤液化残渣燃料氮析出特性的实验研究 |
5.4.1 燃料氮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5.4.2 硝酸银滴定法(氰化物的测定) |
5.4.3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 |
5.5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燃料氮析出特性的实验研究 |
5.5.1 焦氮析出特性 |
5.5.2 HCN-N析出特性 |
5.5.3 NH_3-N析出特性 |
5.5.4 加热速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燃料氮分布神经网络模型及燃料NO_x生成特性 |
6.1 挥发份析出动力模型 |
6.1.1 单方程模型 |
6.1.2 两个平行的反应模型 |
6.1.3 无限个平行反应模型 |
6.1.4 多组分单方程模型 |
6.1.5 FLASHCHAIN模型 |
6.1.6 FG-DVC模型 |
6.1.7 煤粒热解通用模型 |
6.1.8 神经网络模型 |
6.2 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模型和算法 |
6.2.1 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描述 |
6.2.2 误差反播(BP)算法介绍 |
6.2.3 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神华煤液化残渣燃料氮的析出分布 |
6.3 神华煤液化残渣燃料型NO_x生成特性研究 |
6.3.1 试验装置介绍 |
6.3.2 检测方法与试验煤种 |
6.3.3 燃烧时燃料氮的转化率 |
6.3.4 温度对燃料氮转化的影响 |
6.3.5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料氮转化率的影响 |
6.4 焦燃烧时燃料氮的转化率 |
6.4.1 温度对焦炭氮转化的影响 |
6.4.2 过量空气系数对焦炭氮转化率的影响 |
6.5 挥发份燃烧时燃料氮的转化率 |
6.5.1 温度对挥发份氮转化率的影响 |
6.5.2 过量空气系数对挥发份氮转化率的影响 |
6.6 焦炭氮和挥发份氮对NO_x生成贡献的对比 |
6.7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的燃料型NO_x生成特性 |
6.7.1 神华煤液化残渣燃料氮转化率 |
6.7.2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焦炭氮的转化率 |
6.7.3 神华煤液化残渣水煤浆挥发份氮的转化率 |
6.8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灰样烧结熔融特性 |
7.1 烧结概述 |
7.1.1 烧结机理及过程 |
7.1.2 烧结过程中物质的迁移途径 |
7.1.3 灰渣的烧结 |
7.1.4 与沾污结渣的Na、Fe、Ca化合物 |
7.2 灰渣烧结特性研究实验 |
7.2.1 灰样粒径选取与烧结率的定义 |
7.2.2 实验燃料特性 |
7.2.3 烧结率及初始烧结温度的测定 |
7.2.4 灰渣烧结率与烧结时间的关系 |
7.2.5 烧结前后灰样特性分析 |
7.3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410T/h电站锅炉渣浆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
8.1 引言 |
8.2 燃烧数值计算基本模型 |
8.2.1 热辐射模型简介 |
8.2.2 挥发份析出模型简介 |
8.2.3 焦炭燃烧模型简介 |
8.2.4 湍流燃烧模型简介 |
8.2.5 NO_x生成模型简介 |
8.3 410T/h电站锅炉水煤浆燃烧数值模拟概况 |
8.3.1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 |
8.3.2 水煤浆水分蒸发的处理 |
8.3.3 数值模拟对象 |
8.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8.4.1 六角切向水煤浆燃烧锅炉炉内流场分析 |
8.4.2 水煤浆电站锅炉炉内温度场分析 |
8.4.3 410T/h电站锅炉水煤浆燃烧分析 |
8.4.4 水煤浆电站锅炉炉内组分场分析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进一步工作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1.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
附录3: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7)纳米铜载氧体煤直接化学链燃烧中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及中国能源消耗分析 |
1.1.2 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现状 |
1.2 燃煤机理与燃煤污染控制 |
1.2.1 燃煤机理 |
1.2.2 燃煤CO_2的排放与捕集技术 |
1.2.3 燃煤SO_x的产生、危害及脱除技术 |
1.2.4 NO_x的产生、危害及消除技术 |
1.2.5 燃煤烟尘中PM_(2.5)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
1.2.6 多环芳烃的危害 |
1.3 燃煤污染物与化学链燃烧技术 |
1.4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化学链燃烧技术原理简介 |
1.4.2 化学链燃烧技术现状 |
1.4.3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研究现状 |
1.5 煤直接化学链燃烧技术 |
1.6 载氧体相关研究进展 |
1.6.1 载氧体特性及研究现状分析 |
1.6.2 载氧体积炭的形成 |
1.6.3 纳米氧化铜的特性与化学链燃烧 |
1.7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构想 |
2.1.2 实验内容 |
2.1.3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
2.2 实验药品及装置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器材 |
2.2.3 实验辅助装置 |
2.3 工况条件 |
2.4 载氧体的制备 |
2.4.1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
2.4.2 纳米载氧体的制备-机械混合法 |
2.5 实验准备 |
2.5.1 玻璃仪器的净化 |
2.5.2 玻璃棉的净化 |
2.5.3 树脂的净化 |
2.5.4 层析硅胶和氧化铝的准备 |
2.6 实验操作 |
2.7 多环芳烃的测试 |
2.7.1 多环芳烃的提取 |
2.7.2 多环芳烃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 |
3.1 载氧体物理特性分析 |
3.2 纳米与非纳米CuO/SiO_2系载氧体PAHs生成特性比较 |
3.3 不同煤种对多环芳烃的生成影响 |
3.4 载氧体制备不同配比对多环芳烃生成影响 |
3.5 不同温度条件对多环芳烃生成影响 |
3.6 不同载氧体/煤比例对多环芳烃生成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论 |
4.1 实验结果 |
4.2 实验结论 |
4.3 总结 |
4.4 不足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催化氧化—吸附于一体的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汞污染的来源 |
1.1.1 天然源 |
1.1.2 人为源 |
1.2 煤燃烧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 |
1.2.1 汞在燃煤过程中的形态转化 |
1.2.2 汞的排放特性 |
1.3 中国大气中的汞污染及燃煤汞的排放 |
1.3.1 中国大气中的汞污染 |
1.3.2 中国燃煤汞的排放量 |
1.3.3 汞排放因子 |
1.4 全球对汞污染问题的关注 |
1.4.1 联合国汞公约政府间的谈判 |
1.4.2 国外对烟气汞的管理与控制 |
1.4.3 中国应对燃煤汞污染的举措 |
1.5 燃煤烟气中汞的测量方法 |
1.5.1 中国GB13223-2011中汞的测定方法 |
1.5.2 安大略(Ontario Hydro Method)方法 |
1.5.3 EPA法 30B |
1.5.4 实时监测分析法 |
1.5.5 各种方法的比较 |
1.6 本论文的前期研究基础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2.1 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2.2.2 原煤、煤渣的消解 |
2.2.3 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
2.2.4 实验室小型燃煤烟气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5 现场烟气中汞的采样方法 |
2.2.6 汞的测定 |
2.2.7 实验所用煤样分析结果 |
第三章 燃煤烟气中汞的测量方法研究 |
3.1 燃煤烟气中汞的吸附条件研究 |
3.1.1 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2 烟气流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3 现场采样时间的确定 |
3.2 吸附剂所捕集汞的解吸方法优选 |
3.2.1 高温热解—液体吸收法 |
3.2.2 V_2O_5-HNO_3-H_2SO_4消解法 |
3.2.3 SnCl_2-HCl溶液浸渍法 |
3.2.4 KCl-HCl溶液浸渍法 |
3.2.5 KCl-HCl溶液淋洗法 |
3.3 吸附剂性能的比较 |
3.4 方法的QA/QC研究 |
3.4.1 采样仪器的校准 |
3.4.2 测定过程的校准 |
3.4.3 平行样品结果的一致性 |
3.4.4 吸附剂的穿透及注入汞的回收测试 |
3.5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
3.6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3.7 燃煤电厂烟气中总汞的测定方法草案 |
3.8 与在线监测方法的初步比对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基催化氧化吸附剂微观结构特征与吸附机理的探讨 |
4.1 XAFS技术简介 |
4.1.1 XAFS的定义及应用 |
4.1.2 XAFS原理 |
4.1.3 EXAFS数据分析 |
4.1.4 XAFS实验技术 |
4.1.5 上海光源XAFS光束线站 |
4.2 铝基催化氧化吸附剂的XAFS表征 |
4.2.1 XAFS测定方法及参数 |
4.2.2 EXAFS数据处理 |
4.3 吸附剂中CO的结构分析 |
4.3.1 Co-K边的XANES谱分析 |
4.3.2 Co-K边的EXAFS谱分析 |
4.4 吸附剂中CU的结构分析 |
4.4.1 Cu-K边的XANES谱分析 |
4.4.2 Cu-K边的EXAFS谱分析 |
4.5 吸附剂中MN的结构分析 |
4.5.1 Mn-K边的XANES谱分析 |
4.5.2 Mn-K边的EXAFS谱分析 |
4.6 吸附剂中HG的结构分析 |
4.6.1 Hg-L_Ⅲ边的XANES谱 |
4.6.2 Hg-L_Ⅲ边的EXAFS谱 |
4.7 铝基催化氧化吸附剂的原子吸收结果分析 |
4.8 吸附机理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中汞的归趋 |
5.1 电厂及燃煤概况 |
5.2 电厂燃煤过程汞的质量平衡 |
5.3 燃烧及其后过程中煤中汞的迁移转化与分布 |
5.3.1 煤中汞的释放及底渣中的汞 |
5.3.2 飞灰上的汞及其影响因素 |
5.3.3 脱硫塔中的汞以及影响汞氧化的因素 |
5.3.4 烟囱中的汞 |
5.4 烟气净化装置的除汞效率 |
5.5 汞的排放因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量估算 |
6.1 燃煤汞排放量的计算 |
6.1.1 以往学者的计算方法 |
6.1.2 本论文的计算方法 |
6.2 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量的估算(2000-2010年) |
6.3 电厂烟气净化装置对大气汞排放量的影响 |
6.3.1 除尘、脱硫装置对大气汞排放量的影响 |
6.3.2 除尘、脱硫装置脱除汞量估算 |
6.4 燃煤电厂汞排放的控制对策 |
6.4.1 燃烧前脱汞 |
6.4.2 燃烧中脱汞 |
6.4.3 燃烧后脱汞 |
6.5 不确定性分析 |
6.5.1 煤种的不确定性 |
6.5.2 锅炉类型的不确定性 |
6.5.3 烟气净化装置的不确定性 |
6.5.4 电厂规模的不确定性 |
6.5.5 污染物排放监管力度的不确定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垃圾焚烧行业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7.1 医疗废物焚烧行业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7.1.1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来源 |
7.1.2 某医疗废物焚烧厂烟气中汞的测定 |
7.2 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7.2.1 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其中的汞 |
7.2.2 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对汞的去除 |
7.2.3 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中汞的测定 |
7.3 工业垃圾焚烧行业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7.3.1 工业垃圾的组成及燃烧特性 |
7.3.2 工业垃圾中的汞及焚烧烟气中汞的测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其他行业现场烟气中汞的测定 |
8.1 钢铁行业现场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8.1.1 钢铁行业的汞污染 |
8.1.2 铁矿石冶炼厂烟气中汞含量的测定 |
8.2 焦化行业现场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 |
8.2.1 焦化行业的汞污染 |
8.2.2 焦化厂烟气中汞含量的测定 |
8.3 汞回收行业实际烟气中汞的测定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及铝基催化氧化吸附剂吸附机理的深入研究 |
9.1.2 燃煤电厂现场烟气中汞的测定及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
9.1.3 焚烧及其他行业烟气中汞的初步测定研究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9)载焦剂存在下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工作方案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重油加工的重要性 |
2.2 重油加工路线比较 |
2.3 悬浮床加氢工艺特点 |
2.4 添加固体颗粒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工艺 |
2.5 重油生焦过程的中间相及第二液相的描述 |
2.6 重油中固体颗粒对热反应的影响 |
2.7 不同测焦的模拟模式及生焦型貌的描述 |
2.8 固体颗粒对沥青质等的吸附以及表面上焦的沉积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及其有关添加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高压釜反应实验流程 |
3.4 工作方案及内容 |
3.5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载焦剂对于渣油悬浮床加氢过程的影响 |
4.1.1 添加载焦剂与否对反应物料组成变化的影响 |
4.1.2 不同反应时刻液相生焦的显微照片 |
4.1.3 添加碳黑对于渣油裂化生焦诱导期的影响 |
4.1.4 反应60min 生成焦的性质分析 |
4.1.5 小结 |
4.2 载焦剂载焦效果评价方法及不同载焦剂考察 |
4.2.1 挂片结焦实验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
4.2.2 挂片结焦型貌与性质测定 |
4.2.3 不同载焦剂使用效果及对裂化反应的影响 |
4.2.4 本节小结 |
4.3 载焦剂表面结焦行为的考察 |
4.3.1 不同反应类型中载焦剂上焦沉积情况 |
4.3.2 反应条件对于载焦剂上焦沉积的影响 |
4.3.3 反应物料性质与载焦剂载焦量的关系 |
4.3.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甘蔗渣黑液热解及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黑液综合治理 |
1.2.1 黑液资源化利用 |
1.2.2 黑液燃烧 |
1.2.3 黑液气化 |
1.3 黑液气化技术发展优势与机遇 |
1.3.1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客观要求 |
1.3.2 提高电热比输出的客观要求 |
1.3.3 多元化的能源输出方案 |
1.3.4 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显著 |
1.3.5 日渐老化的碱回收炉急需清洁高效的替代方案 |
1.4 黑液气化技术进展 |
1.4.1 流化床气化 |
1.4.2 吹氧加压气化 |
1.4.3 超临界水热催化气化 |
1.5 等离子体气化 |
1.5.1 等离子体 |
1.5.2 等离子体气化与传统焚烧 |
1.5.3 等离子体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
1.5.4 黑液等离子体气化研究进展 |
1.6 甘蔗渣制浆及黑液特性 |
1.6.1 甘蔗渣制浆潜力 |
1.6.2 黑液特性 |
1.7 课题立项背景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1 立项背景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甘蔗渣黑液慢速升温热解规律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原料与制备 |
2.2.2 实验装置 |
2.2.3 方法与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黑液热解的影响 |
2.3.2 一氧化碳对黑液热解的影响 |
2.3.3 黑液热解气体成分分析 |
2.3.4 黑液热解固体残焦的分析 |
2.3.5 黑液热解残焦水溶性物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蔗渣黑液热解过程中硫化物转化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原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热解实验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甘蔗黑液热解硫化物分析 |
3.3.2 甘蔗渣黑液碱木素热解硫化物分析 |
3.3.3 硫化物在甘蔗渣黑液热解过程中的转化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蔗渣黑液焦CO_2气化及动力学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黑液焦制备 |
4.2.2 试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黑液焦CO_2气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兰格缪尔-修斯伍德吸附动力学模型验证 |
4.3.3 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动力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蔗渣黑液等离子体热解及气化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等离子体气化实验装置 |
5.2.3 分析与检测 |
5.2.4 气化炉的启动与试验 |
5.2.5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等离子电弧的温度预测 |
5.3.2 黑液供料对平衡温度的影响 |
5.3.3 黑液等离子体热解 |
5.3.4 黑液等离子体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液气化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 |
6.1 概述 |
6.2 黑液气化平衡模型 |
6.2.1 黑液气化平衡 |
6.2.2 平衡反应与独立方程 |
6.2.3 平衡常数的计算 |
6.2.5 质量守恒 |
6.2.6 能量守恒 |
6.3 模型求解及热力学计算 |
6.3.1 平衡模型求解 |
6.3.2 热力学计算 |
6.4 平衡模型验证 |
6.5 烟灰的形成与黑液完全气化边界 |
6.6 气化剂用量对黑液气化的影响 |
6.6.1 合成气产量 |
6.6.2 热值 |
6.6.3 (?) |
6.6.4 效率 |
6.6.5 合成气品质分析 |
6.7 黑液完全气化边界点 |
6.7.1 气化剂的需求 |
6.7.2 合成气各组成的产量 |
6.7.3 能量 |
6.7.4 效率 |
6.7.5 合成气质量 |
6.8 参数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 |
四、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纳米技术的新型定碳仪[J]. 庞志纯. 新技术新工艺, 2019(11)
- [2]高速定碳仪吸收瓶的改进[J]. 贝五洋. 理化检验通讯, 1968(06)
- [3]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D]. 朱纯. 东南大学, 2019
- [4]基于CO2低氧稀释的铁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积碳生成研究[D]. 冯雪岩. 内蒙古大学, 2020(05)
- [5]埃洛石负载M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波热解甲醛的性能研究[D]. 孙敬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神华煤液化残渣及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D]. 方磊. 浙江大学, 2006(01)
- [7]纳米铜载氧体煤直接化学链燃烧中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研究[D]. 高晓宁. 内蒙古大学, 2015(12)
- [8]基于催化氧化—吸附于一体的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王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9]载焦剂存在下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行为研究[D]. 李庶峰.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10]甘蔗渣黑液热解及气化机理研究[D]. 李许生. 广西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