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论文文献综述)
傅梅珍[1](2015)在《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是一种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浇筑混凝土刚性基层然后铺筑沥青铺装层的组合桥面体系。该组合桥面体系能同时改善钢桥面板静力和疲劳性能,且能解决钢桥面铺装脱粘、开裂等病害,是一种性能优越、发展空间大的新型桥面结构体系。本文通过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的静力性能,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该组合桥面系设计参数分析和拟合,并进行了刚性基层影响分析,最后进行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比较了组合桥面结构和组合(复合)铺装结构间的异同,总结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构造要求,并在收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和钢桥面铺装病害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6个控制指标,包括混凝土刚性基层最大拉应力σct、沥青铺装层最大拉应力σat、刚性基层与钢顶板界面最大剪应力τ1、刚性基层与沥青铺装层界面最大剪应力τ2、钢顶板最大mises应力σd、过焊孔最大mises应力σh。(2)进行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分别测试了裸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设轻质混凝土刚性基层后的钢-混组合桥面板以及铺设沥青铺装层后的钢-混-沥青组合桥面系三个阶段在不同荷载荷位工况下结构各部位应力值,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3)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单参数和多参数分析,分别研究了各设计参数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控制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理论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并对各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各控制指标与6个设计参数间的线性回归公式,进行了各设计参数对各控制指标影响的显着性和主次影响分析。(4)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刚性基层对闭口和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位移及几个应力关注点应力的影响,并采用子模型法,进行了刚性基层对闭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关注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同时探讨了刚性基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影响。(5)进行了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理论分析,分别推导了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纵横向承载能力和界面剪应力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典型桥例对比分析和参数分析。
陈学东[2](2004)在《湿H2S及硝酸盐环境中低合金高强度钢制压力容器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条件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介质环境作用下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是影响压力容器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96-918-02-04)及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题基金(043GS)的支持下,本文在试验研究、失效机理与工程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压力容器用钢07MnCrMoVR系列钢,15MnNbR钢及16MnR钢及其焊接接头在湿H2S环境的应力腐蚀开裂现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其产生机理、敏感性条件,导出了临界条件下衡量典型钢种应力腐蚀的开裂状态的力学参量KI(ISCC)与动力学参量da/dt的估算工程表达式,揭示了典型压力容器开裂本质原因,提出了预防湿H2S应力腐蚀开裂的工程化方法与建议。此外本文还针对石化系统催化再生器开裂现象,模拟再生器介质条件进行了硝酸盐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研究,提出了安全保障工程技术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07MnCrMoVR系列钢、15MnNbR钢、16MnR钢及其焊接接头在湿H2S环境下较为系统地进行慢拉伸(SSRT)试验、改进WOL试样的KISCC与da/dt测试试验和抗HIC的浸泡试验。试验分析了介质中H2S浓度与PH值、焊接接头及热处理状态、材料纯净度及表面涂层等对应力腐蚀开裂宏观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并测试了三种材料及焊接接头的KISCC下限值和平台裂纹扩展速率da/dt的范围,对三种材料的抗HIC与HB的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其中考虑焊接接头热处理状态影响,系统地进行07MnCrMoVR和15MnNbR的KISCC与da/dt的测试在国内还是首次。 (2)从氢的来源,扩散富集过程详细地分析湿H2S环境下压力容器用钢的“氢脆”型开裂机制,针对H2S低合金钢的两大失效模式的机理不同,结合断裂力学模型分别推导了三种材料在HIC和HB情况下的临界门槛值Cth估算表达式及在SSCC情况下KISCC表达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应关系较好,可作为工程估算方法。 (3)利用Gerberich模型推导了以扩散过程为主要控制过程的应力腐蚀开裂三个阶段的daldt表达式,给出了16MnR、15MnNbR、07MnCrMoVR三种材料的平台da/dt估算式,与高H2S浓度下的试验值基本吻合,可作为高浓度H2S下的近似工程估算方法。 (4)从“开裂”机理出发,结合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湿H2S开裂的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所谓绝对不发生SSCC的“极限浓度”概念,提出了只要有足够大应力梯度存在,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即使浓度再小,也会发生H2S应力腐蚀开裂的新观点,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并在试验与工程实例中得到证实。 (5)作为一个特例,本文还从冷裂纹敏感性与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了07Mnc产龙勿vR系列钢由于再热裂纹与消除应力热处理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得大量裂纹先天存在,并由于现行制造安装标准规范的漏洞而保留到使用环节。这些会裂纹形成许多应力梯度区,在湿HZS条件下使裂纹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并进一步扩展,从而首次揭示了国内07人如C护龙白VR系列钢球罐频繁开裂的本质原因。本文提出的关于07人力,Cr人fovR容器的检验时机与方法及限制使用厚度的建议已逐渐被有关标准规范采纳。 (6)本文在试验研究、机理分析及工程实践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避免月万(月兀))、SOH兀了及SSCC一般准则,对三种材料在设计、制造、安装及在役使用环节上分别提出了避免湿HZS开裂的详细而具体的建议,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7)本文还在模拟再生器介质条件下的硝酸盐介质中进行了16山加R钢及焊接接头55尺T试验,并用不弘口乙试样测试了16MnR钢Klsc。值与平台裂纹扩展速率da/dt的范围,分析了再生器开裂的机理,提出了实际结构的安全保障条件。
本刊编辑部[3](1990)在《《发电设备》1990年度索引》文中指出
邵富宝[4](1990)在《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文中指出20g锅炉钢板埋弧自动焊焊接接头冷弯开裂是近几年来在锅炉、压力容器和电站辅机制造行业中出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又被认为是一个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现由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负责并组织有关制造厂共13个单位建立的课题组,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研究,弄清了冷弯开裂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止措施,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
二、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常见病害 |
1.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铺装常见病害 |
1.1.3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及疲劳细节优化研究现状 |
1.2.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材料和典型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板研究现状 |
1.2.4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体系研究现状 |
1.2.5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体系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构造要求及控制指标 |
2.1 组合桥面结构和组合(复合)铺装结构 |
2.1.1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 |
2.1.2 组合(复合)铺装结构 |
2.2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构造要求 |
2.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要求 |
2.2.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构造要求 |
2.2.3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构造要求 |
2.3 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控制指标 |
2.3.1 混凝土刚性基层最大拉应力 σ_(ct) |
2.3.2 沥青铺装层最大拉应力 σ_(at) |
2.3.3 混凝土刚性基层与钢顶板间界面最大剪应力 τ1 |
2.3.4 混凝土刚性基层与沥青铺装层间界面最大剪应力 τ2 |
2.3.5 钢顶板与纵肋焊缝最大mises应力 σ_d |
2.3.6 过焊孔最大mises应力 σ_h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3.1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足尺模型试验 |
3.1.1 试验概况 |
3.1.2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 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 |
3.2.2 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1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性能控制指标单参数分析 |
4.1.1 有限元模型 |
4.1.2 加载及加载工况 |
4.1.3 最不利荷位确定 |
4.1.4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性能单参数分析 |
4.2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力学控制指标多参数回归分析 |
4.2.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2.2 线性回归及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
4.2.3 控制指标多参数线性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影响 |
5.1 概述 |
5.1.1 依托工程概况 |
5.1.2 计算模型 |
5.1.3 应力关注部位 |
5.1.4 轮压荷载 |
5.1.5 加载荷位工况 |
5.2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1 刚性基层对闭口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2 刚性基层对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3 刚性基层厚度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5.2.4 刚性基层弹性模量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5.3 刚性基层对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
5.3.1 热点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 |
5.3.2 结构建模 |
5.3.3 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
5.3.4 刚性基层厚度对关注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 |
5.3.5 刚性基层弹性模量对关注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理论分析 |
6.1 概述 |
6.2 正弯矩区组合桥面系解析分析 |
6.2.1 组合桥面系纵向分析 |
6.2.2 组合桥面系横向分析 |
6.3 负弯矩区组合桥面系解析分析 |
6.3.1 组合桥面系纵向分析 |
6.3.2 组合桥面系横向分析 |
6.4 组合桥面系纵横向承载能力和界面剪应力分析探讨 |
6.4.1 典型桥例分析 |
6.4.2 参数分析 |
6.5 组合桥面系局部刚度分析 |
6.5.1 参数设置 |
6.5.2 规范计算局部挠度 |
6.5.3 承载能力状态局部挠度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湿H2S及硝酸盐环境中低合金高强度钢制压力容器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条件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低合金高强钢应力腐蚀开裂的一般讨论 |
1.2.2 关于湿H_2S环境下低合金高强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 |
1.2.3 关于硝酸盐应力腐蚀开裂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关键 |
1.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07MnCrMoVR系列钢在湿H_2S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07MnCrMoVR在湿H_2S中的SSRT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的设计 |
2.2.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2.2.4 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
2.2.5 试验结果 |
2.2.6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2.3 07MnCrMoVR钢在湿H_2S介质中的KISSCC与da/dt测试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设计 |
2.3.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2.3.4 测试结果 |
2.3.5 测试结果分析 |
2.4 抗HIC的浸泡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设计 |
2.4.3 试验条件及试验过程 |
2.4.4 测试结果 |
2.4.5 结果的分析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5MnNbR钢在湿H_2S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15MnNbR钢在湿H_2S中的SSRT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的设计 |
3.2.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3.2.4 试验结果的评定分析 |
3.2.5 试验结果 |
3.2.6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3 15MnNbR钢在湿H_2S介质中的KISSCC与da/dt测试 |
3.3.1 试验目的 |
3.3.2 试验设计 |
3.3.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3.3.4 测试结果 |
3.3.5 测试结果分析 |
3.4 抗H/C的浸泡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试验设计 |
3.4.3 试验条件及试验过程 |
3.4.4 测试结果 |
3.4.5 结果的分析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6MnR钢在湿H_2S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16MnR钢在湿H_2S中的SSRT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4.2.4 试验结果的评定分析 |
4.2.5 试验结果 |
4.2.6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3 16MnR钢在湿H_2S介质中的KISSCC与da/dt测试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设计 |
4.3.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4.3.4 测试结果 |
4.3.5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16MnR钢抗HIC的浸泡试验 |
4.4.1 试验目的 |
4.4.2 试验设计 |
4.4.3 试验条件及试验过程 |
4.4.4 测试结果 |
4.4.5 结果的分析讨论 |
4.5 带涂层试样抗湿H_2S应力腐蚀的SSRT试验 |
4.5.1 试验目的 |
4.5.2 试验设计 |
4.5.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4.5.4 试验结果的评定 |
4.5.5 试验结果 |
4.5.6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典型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高强钢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开裂机理分析及失效预防对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低合金高强钢在湿H_2S环境中开裂机理 |
5.2.1 钢在硫化氢水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与氢的来源 |
5.2.2 氢在钢中的溶解与氢陷阱 |
5.2.3 氢在中的扩散与富集 |
5.2.4 湿H_2S环境下低合金高强钢压力容器开裂机理 |
5.2.5 湿H_2S环境中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σ_C与门槛应力强度因子KISCC(K_(IH))表达式 |
5.2.6 湿H_2S环境下裂纹扩展速率da/dt |
5.2.7 断口形貌观察 |
5.3 影响湿H_2S应力腐蚀开裂的因素 |
5.3.1 影响HB及HIC的因素 |
5.3.2 影响SOHIC与SSCC滞后断裂因素 |
5.4 失效准则的讨论 |
5.4.1 关于湿H_2S环境的界定值的分析 |
5.4.2 关于设计选材的准则 |
5.5 压力容器避免湿H_2S开裂的建议 |
5.5.1 避免湿H_2S开裂的一般准则 |
5.5.2 关于07MnCrMoVR系列钢制压力容器应用若干建议 |
5.5.3 对15MnNbR与16MnR钢制容器的建议 |
5.6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讨论 |
5.6.1 16MnR液化石油气贮罐的HB与HIC |
5.6.2 07MnCrMoVR系列钢的SSCC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16MnR在硝酸盐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拟催化再生器介质条件的确定 |
6.2.1 催化再生器的介质条件 |
6.2.2 模拟条件的确定 |
6.3 16MnR钢在硝酸盐中的SSRT试验 |
6.3.1 试验目的 |
6.3.2 试验设计 |
6.3.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6.3.4 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
6.3.5 试验结果 |
6.3.6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6.4 16MnR在硝酸盐中的KISSCC与da/dt测试 |
6.4.1 试验目的 |
6.4.2 试验设计 |
6.4.3 试验条件与试验过程 |
6.5 硝酸盐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6.6 再生器开裂的预防对策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铺装一体化的正交异性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D]. 傅梅珍. 长安大学, 2015(02)
- [2]湿H2S及硝酸盐环境中低合金高强度钢制压力容器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条件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 陈学东. 浙江大学, 2004(04)
- [3]《发电设备》1990年度索引[J]. 本刊编辑部. 发电设备, 1990(12)
- [4]20g钢板焊接接头冷弯开裂研究成果总结评定与交流会[J]. 邵富宝. 发电设备,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