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大纲及样卷(论文文献综述)
孙玥[1](2021)在《“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必然会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此背景下,在线教学资源将成为“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了当前“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二、三章对“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随后展开调查研究。本文将在线教学资源分为在线课程资源、教辅资源和学生课内外学习资源三大类,三类资源涉及到了汉语在线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备课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通过对汉语教学的三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尽量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其中在线课程资源又可根据当前存在的汉语在线学习方式分为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和基于B2C的在线课程;教辅资源可分为微课程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和试题库;课内外学习资源可分为学习类APP、电子词典、数字图书和影视动漫资源。因此,在第四章调查研究阶段本文将根据以上分类方式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搜集、筛选和研究。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从三方面给出未来“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开发着力点:第一,在线课程建设方面首先以国内高校为依托,开展MOOC和SPOC课程建设;其次,转变机制,助力在线汉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平台运营模式创新,助推基于B2C模式的直播课程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第二,教辅资源建设方面以教研项目为依托,分类开展教辅资料库建设;第三,学习资源建设方面以“专家+互联网教育企业”合作的模式,研发汉语学习资源。
阿尤娜(Tsydenova Ayuna)[2](2021)在《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俄罗斯将汉语列为国家统一考试(即高考)外语考试选考科目,2019年开始正式实行,这意味着汉语成为继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之后,俄罗斯高考外语科目可以选考的第五种语言。汉语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大学设立了汉语专业,就是一些中学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开设。目前汉语作为俄罗斯高考选考科目,在我撰写论文之前,只在2019年和2020年实施过两次考试,而且两次考试试题题型完全一致、难易度基本相同,因为它是新生事物,还不成熟,我们能发现其命题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以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论文的撰写,之所以选取HSK四级作为比较对象,就是因为二者在测试分类上属于同一种类型,而且试题难易度比较接近。另外,HSK是比较成熟的汉语水平考试,可供借鉴的东西很多,对俄罗斯高考命题具有指导意义。在梳理整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以2020年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和2020年HSK四级真题为例,分别对考试概况及试题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二者题型、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对比。此外,我们还对学生和汉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调查来了解师生对俄罗斯汉语高考与HSK四级的不同感受和意见建议。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分别针对俄罗斯教育部门、汉语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学习建议。本论文的撰写旨在改善俄罗斯汉语教学现状,提高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汉语教师教学水平,完善学生学习策略,以适应未来的俄罗斯高考。
马荧钐[3](2021)在《BCT商务汉语测试阅读试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深入推进,沿线双边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商务汉语的使用将成为一种趋势,BCT商务汉语考试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阅读理解不仅在BCT考试的试题数量和试题时间上都占据着较大比例,而且作为“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巧之一,阅读能力也为商务汉语学习者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有效交际提供了保障。本文试通过专门用途语言及语言测试相关理论,对BCT商务汉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试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其特点与需要改进之处,为商务汉语阅读测试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本论文包括绪论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针对BCT商务汉语测试,尤其是针对其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通过语言测试相关理论对BCT测试的阅读部分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之后的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第二部分简要概括了BCT商务汉语考试的具体情况,通过对考试大纲和教材的梳理,分析出BCT阅读理解在题量、分值、考试时间等方面在BCT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及考试相关教材存在数量少、更新慢、针对性练习不足等问题。第三部分任务特征框架着重分析了BCT(A)和BCT(B)两种不同等级的阅读试题,结合所得考试真题在环境、文本材料和测试规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之后认为BCT考试的阅读部分基本符合语言测试的任务特征框架。第四部分通过将BCT阅读试题分别与商务英语考试(BEC)与汉语水平测试(HSK)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其试题特点与需要改进之处。通过对比发现BCT作为专门用途语言测试,在文本真实性方面BCT阅读题略有不足,而作为语言水平测试,BCT阅读试题的题型和考查技能也过于单一。第五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最后根据前文所提相关语言测试理论,在附录中附上BCT(A)、BCT(B)阅读理解试编试题各一套。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为今后的BCT考试研究有所启发,并对商务汉语的阅读测试与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曾琴[4](2020)在《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绩测试是评估学生汉语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质量、有效的成绩测试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教学的发展。综合课作为泰国初中汉语教学中开设最多的课型,教学过程中的成绩测试环节值得关注。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从研发到实施整个过程的情况,对测试现状进行一个整体描述。之后以三所学校为具体案例,收集了学校初一至初三的汉语综合课期末试卷,对试卷内容和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泰国初中的汉语教学目前在成绩测试环节存在较多问题:第一,参与测试的主体对成绩测试不重视,很多泰国学校规定汉语课程的最低分,成绩测试的分量不足;第二,编制试题的教师缺乏测试相关理论,导致试题的有效性不高;第三,测试的各个主体对测试结果的使用不够,未能发挥出成绩测试的后效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提高大家对成绩测试的重视程度,解决其中的问题,使得成绩测试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推动汉语教学在泰国的进一步发展。
陈颖[5](2020)在《《HSK考试大纲》动名兼类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HSK考试大纲》中收录的动名兼类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将其与《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所收录的动名兼类词进行对比分析,并基于语料库进行词频和义频的统计,从数量、等级分布和词性标注等角度就《HSK考试大纲》动名兼类词的收词合理性进行探讨;然后考察《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2018版)所收录的HSK1-6级总计30套真题中大纲动名兼类词的使用情况,从等级分布、词频和义频等角度探究大纲动名兼类词与HSK考试的配合度;最后,基于以上探讨结果就《HSK考试大纲》中动名兼类词收词和HSK考试中大纲动名兼类词的应用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动名兼类词教学提出一定的参考。
潘鸣威,邹申[6](2020)在《新时代我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挑战、对策与展望》文中认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标准参照检查类考试已经历了三十年的健康发展,并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文章从考试的发展和现状出发,指出其在考试构念、试题内容、施考模式、评阅方式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考试如何以考生为本,以及结合语言测试的前沿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最后,文章展望了该考试如何在新时代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刘涛[7](2019)在《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学术界对于汉语词汇的理据性已经有所共识,但是汉语词汇理据哪些可以为教学所用,特别是针对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留学生,却是鲜有研究。本文以教学是否有效为评判标准,以《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中词汇为研究范围,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本科生预科教育的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预科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梳理汉语词汇理据的类别。根据教学应用情况,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汇理据是有利于预科生理解和识记汉语词汇的理由和根据,全面分析《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中的理据因素。以词汇课的形式,在非汉字圈零起点的外国预科生中进行教学实践,并以实践数据证明汉语词汇理据在教学中是否行之有效。全文共包括六章:第一章,梳理相关文献,对语言理据、词汇理据、词汇理据类别、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指明本文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要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确定汉语词汇理据的定义与范畴;认为汉语词汇理据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方便学习、记忆汉语词汇的根据或理由,并将汉语词汇理据分为文字理据和语义理据。第三章,从汉语词汇文字理据出发,对《新HSK四级词汇大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用汉字来记录汉语的特点,分析1200个词汇的文字理据因素。第四章,从汉语词汇语义理据出发,对《新HSK四级词汇大纲》的1200个词汇的语义理据进行分析。第五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详细阐述汉语词汇理据在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范围中的实践过程。努力做到具体教学结合调查问卷、随堂检测,揭示词汇理据应用数据。第六章,总结前面研究结果,并从词汇、汉语成绩与预科结业统一考试成绩相关性以及预科生词汇学习观念变化的角度,证明我们提出的词汇理据的应用是有效的。总之,本文希望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将汉语词汇教学置于高效教学模式之下,打破“词本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汉语词汇理据,为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教学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希望为来华留学预科教育以及汉语国际传播尽些绵薄之力!
孟伟[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分析》文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政策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大学英语的内涵和地位,更关系到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与评价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前后经历了五次调整。其政策变革的动力机制、深层结构为何?政策调整与变迁有是否有某种内在规律?若是,则规律为何?以及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变迁模式为何?这些问题的探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理论研究的丰富、政策创新的推动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以改革开放至今为时间轴,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根据各个时期的社会深层结构背景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政策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将其历史变迁划为四个阶段,复苏调整期(1978—1984年),稳定发展期(1985—1993年),加速发展期(1994—2000年),多元发展期(2001—2018年)。剖视其历次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规律,对其变迁模式进行了梳理。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历次变迁深受其特定时期社会深层结构影响,变迁呈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变迁模式包含断裂式变迁与渐进性变迁,其中又包括渐进性变迁中的制度微调、制度置换以及制度转化,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的理性选择会影响政策的制定与政策意志的落实,造成一定程度的政策实施偏离。路径依赖有助于延续和继承政策既有的稳定性,但阻碍其改革与创新。如何突破亦或扬弃路径依赖,关键在于从意识和思维上打破思维定式,同时,政策的借鉴与创新要考虑政策的“地域性”与“时间性”,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当下的客观现实情况,考虑其政策土壤的历史性与文化性,以及制定配套政策,保障和激励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落实。
杨阳[9](2019)在《新HSK五级阅读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基于《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建立的国际标准化考试,2009年11月正式实施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面推行。笔者研究生在读期间,曾在海外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教学中发现,新HSK五级报考人数占比最大,学生又普遍反映新HSK五级中的阅读部分难度最大。受限于新HSK真题的保密性,目前被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细致研究的仅为2010-2014年的部分真题。2015年之后的阅读真题研究仍处于空白。鉴于此,笔者以2013-2018年间的21套新HSK五级阅读真题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统计法从文本话题、语段结构、考查词语、设问类型、干扰项类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彻底分析,总结真题特点,探究其命题趋势;另采用课堂观摩法和比较法,对海内外两所学院的新HSK五级辅导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针对真题特性及学生薄弱部分提出解题策略;并对解题策略进行实验反馈,证实解题策略对学生阅读成绩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弥补了2015年之后的新HSK五级阅读真题的研究空白,为新HSK五级辅导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备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司亚琦[10](2019)在《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一二部分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旧HSK考试还是新HSK考试,阅读理解题型都是传统考试项目。在高级别的新HSK考试中,除了书写题以外,考生们普遍认为阅读理解是最有难度的。通过对考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阅读理解第一、二部分是最令学生有畏难情绪的,那么,更有针对性地对考生们进行应试策略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应试策略指的是汉语学习者在解题时为了保证速度和正确率而采用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掌握并灵活运用应试策略,对考生做题大有助益。本文的研究重点将放在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查找病句”和第二部分“选词填空”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新HSK六级和旧HSK高等阅读理解题型进行概述并对比,找出新HSK六级阅读理解题型变化的意义。第二章将收集到的27套真题进行详细的统计,并把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找出考察的重难点和规律。第三章设计调查问卷,对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已有的应试策略进行调查,以便在第四章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应试策略,帮助考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之后再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应试策略提出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不足之处。总体来看,阅读理解一二部分作为考生普遍认为较难的部分,备考和考试时都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在查找病句时和选词填空时运用适当的策略有助于解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将应试策略讲解应当与提升学生水平相结合,专项练习与模拟考试结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大纲及样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大纲及样卷(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
2.1 全球网络基础设施逐步成熟,过半人口卷入移动互联网 |
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实现了3G网络覆盖 |
2.3 大部分网民已经培养了移动学习的习惯 |
2.4 线上语言教学平台搭建技术日趋成熟 |
第三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
3.1 有利于缓解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 |
3.2 有利于缓解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
3.3 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
3.4 有利于缓解国际范围内汉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
第四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调研 |
4.1 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1 MOOC平台建设现状 |
4.1.2 课程建设现状 |
4.2 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和基于 B2C 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2.1 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 |
4.2.2 基于B2C模式的在线课程 |
4.3 网络教辅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3.1 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教学类视频 |
4.3.2 数字化教材 |
4.3.3 教学课件 |
4.3.4 试题库 |
4.4 学生课内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4.1 学习类APP |
4.4.2 电子词典 |
4.4.3 影视动漫资源 |
第五章 未来“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开发着力点分析 |
5.1 以高校为依托、转变机制开展在线课程建设 |
5.2 以教研项目为依托,分类开展教辅资源库建设 |
5.3 以“专家+互联网教育企业”合作的模式,研发汉语学习资源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俄罗斯高考总体概况及汉语考试的研究 |
(二)关于HSK总体情况及HSK四级的研究 |
第二章 俄罗斯高考汉语考试简介及汉语试题分析 |
一、俄罗斯高考汉语考试简介 |
二、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总体结构分析 |
三、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具体题型分析 |
(一)听力部分题型分析 |
(二)阅读部分题型分析 |
(三)语法、词汇、汉字部分题型分析 |
(四)写作部分题型分析 |
(五)口试部分题型分析 |
第三章 HSK简介及HSK四级试题分析 |
一、HSK简介 |
二、HSK四级试题分析 |
(一)听力部分试题分析 |
(二)阅读部分试题分析 |
(三)书写部分试题分析 |
第四章 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对比分析 |
一、题型方面对比分析 |
二、词汇方面对比分析 |
三、语法方面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关于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一、学生调查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二、教师调查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三、调查结果反映岀的俄罗斯汉语教学问题 |
第六章 对俄罗斯汉语教学及高考汉语考试的建议 |
一、针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建议 |
(一)加强顶层设计,多与中方教育合作 |
(二)加强教材建设,编写规范的本土教材 |
(三)规划教师发展方向,提高语言及教学能力 |
(四)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改变学习策略 |
二、针对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改进的建议 |
(一)借鉴HSK四级命题思路和理念 |
(二)适当调整测试方式和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试卷 |
致谢 |
(3)BCT商务汉语测试阅读试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商务汉语考试内容概说 |
第一节 商务汉语考试概述 |
第二节 商务汉语考试大纲分析 |
第三节 商务汉语考试相关教材 |
第二章 BCT考试阅读试题任务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语言使用任务特征框架 |
第二节 阅读试题任务特征分析 |
第三章 BCT与 BEC、HSK阅读试题对比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试题选择 |
第二节 BCT与 BEC阅读试题对比 |
第三节 BCT与 HSK试题对比 |
第四节 BCT考试阅读部分现存问题 |
第四章 改进策略与备考建议 |
第一节 BCT阅读试题改进策略 |
第二节 BCT阅读备考相关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BCT(A)阅读试题试编 |
附录2 BCT(B)阅读试题试编 |
致谢 |
(4)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对外汉语成绩测试相关研究 |
二、泰国汉语成绩测试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理论概述及研发实施 |
第一节 成绩测试的定义及重要作用 |
一、成绩测试的定义 |
二、成绩测试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成绩测试的特点 |
第三节 成绩测试的研发与实施 |
一、成绩测试的研发 |
二、成绩测试的实施 |
第四节 成绩测试的质量评估 |
一、测试成绩的分析 |
二、试卷质量的分析 |
第二章 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情况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内容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
三、问卷调查的内容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操作与实施 |
第三节 问卷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
二、问卷结果具体分析 |
第三章 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试卷分析 |
第一节 试卷收集基本情况说明 |
第二节 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试卷内容分析 |
一、试卷总体构成 |
二、题型分析 |
第三节 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试卷质量分析 |
一、难易度(facility value) |
二、信度(reliability) |
三、效度(validity)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成绩测试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一节 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现存问题 |
一、泰国教育部方面 |
二、泰国学校方面 |
三、汉语教师方面 |
四、泰国学生方面 |
五、成绩测试试题方面 |
第二节 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提高对汉语成绩测试的重视程度 |
二、加强汉语教师的测试理论知识储备 |
三、提高汉语成绩测试试题的有效性 |
四、合作建立汉语成绩测试题库 |
结语 |
附录一: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二:汉语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HSK考试大纲》动名兼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兼类词及动名兼类词本体研究 |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兼类词及动名兼类词研究 |
1.2.3 关于《HSK考试大纲》的研究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2.《HSK考试大纲》动名兼类词分布及收词情况 |
2.1 《考试大纲》中的动名兼类词 |
2.2 《等级大纲》中的动名兼类词 |
2.3 《考试大纲》与《等级大纲》动名兼类词收词比较 |
2.3.1 《考试大纲》与《等级大纲》重合词汇 |
2.3.2 《考试大纲》新增词汇 |
2.3.3 《考试大纲》删减词汇 |
2.4 小结 |
3.新HSK考试真题中大纲动名兼类使用情况研究 |
3.1 新HSK考试简介 |
3.2 HSK真题中的大纲动名兼类词 |
3.2.1 大纲一、二级动名兼类词 |
3.2.2 大纲三、四级动名兼类词 |
3.2.3 大纲五、六级动名兼类词 |
3.3 小结 |
4.针对动名兼类词教学建议 |
4.1 参照大纲词性标注进行教学 |
4.2 结合话题大纲进行教学 |
4.3 重视单音节动名兼类词的教学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新时代我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挑战、对策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TEM的简介与回顾 |
2.1 TEM的历史发展 |
第一,摸索阶段(1990—1999年)。 |
第二,发展阶段(2000—2009年)。 |
第三,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
2.2 TEM的相关研究 |
3 TEM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3.1 TEM的考生人数(3)与结构 |
3.2 考试形式与内容 |
第一,考试形式。 |
第二,考试内容。 |
第三,答题过程。 |
第四,育人功能。 |
3.3 施考与评卷模式 |
第一,机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二,机考对考试效度、信度和评卷的意义。 |
4 结语 |
(7)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语言理据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关于词汇理据研究综述 |
1.2.3 词汇理据类型研究综述 |
1.2.4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定义与选择 |
2.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的定义与选择标准 |
2.1.1 词汇理据选择要兼顾教学的实际与研究对象 |
2.1.2 词汇理据选择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 |
2.1.3 词汇理据选择要考虑汉语词汇的特点 |
2.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的选择 |
2.2.1 文字理据 |
2.2.2 语义理据 |
第3章 《大纲》词汇文字理据统计分析 |
3.1 《大纲》词汇基本数据分析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三音节词 |
3.1.4 四音节词 |
3.1.5 关联结构 |
3.2 《大纲》词汇所用汉字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大纲》词汇汉字等级分析 |
3.2.2 《大纲》中多音节词汇汉字数量 |
3.2.3 《大纲》中单多音节词汇中重复的汉字的数量 |
3.2.4 《大纲》词汇使用的汉字总数 |
3.2.5 《大纲》词汇所用汉字等级分布情况 |
3.3 《大纲》词汇造字理据统计分析 |
3.3.1 象形理据字 |
3.3.2 指事理据字 |
3.3.3 会意理据字 |
3.3.4 形声理据字 |
3.4 《大纲》词汇结构理据因素统计分析 |
3.4.1 左右结构理据字 |
3.4.2 上下结构理据字 |
3.4.3 包围结构理据字 |
第4章 《大纲》词汇语义理据统计分析 |
4.1 《大纲》词汇语义透明度理据因素分析 |
4.1.1 完全透明词 |
4.1.2 比较透明词 |
4.1.3 比较隐晦词 |
4.1.4 完全隐晦词 |
4.2 《大纲》词汇义类理据分析 |
4.2.1 《大纲》词汇义类分类与分析 |
4.2.2 《义类词典》分类问题 |
第5章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 |
5.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文字理据应用 |
5.1.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文字理据——造字理据教学应用 |
5.1.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文字理据——书写理据教学应用 |
5.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语义理据教学应用 |
5.2.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语义透明度理据因素教学应用 |
5.2.2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义类理据教学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教学汉语词汇理据类别 |
6.2 为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词汇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
6.3 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应用词汇理据教学效果数据分析 |
6.4 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的变化 |
6.5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尝试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尝试创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观点 |
2.1.2 历史制度主义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制度、政策、教育政策、课程政策 |
2.2.2 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2.3 文献综述 |
2.3.1 分类说明 |
2.3.2 “知识论”述评 |
2.3.3 “方法论”述评 |
2.3.4 总结与评价 |
第三章 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历史演进 |
3.1 1978—1984年复苏调整期 |
3.1.1 1978—1984年的宏观背景 |
3.1.2 1978—198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3.1.3 主要内容 |
3.2 1985—1993年稳定发展期 |
3.2.1 1985—1993年的宏观背景 |
3.2.2 1985—1993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3.2.3 主要内容 |
3.3 1994—2000年加速发展期 |
3.3.1 1994—2000年的宏观背景 |
3.3.2 1994—2000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3.3.3 主要内容 |
3.4 2001—2018年多元发展期 |
3.4.1 2001—2018年的宏观背景 |
3.4.2 2001—2018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3.4.3 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变革的分析 |
4.1 深层结构: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变迁结构 |
4.1.1 中央管理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4.1.2 经济体制与大学英语课程政策 |
4.1.3 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与大学英语 |
4.2 路径依赖: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变迁的历史继承与自我强化 |
4.2.1 高昂设置成本 |
4.2.2 学习效应 |
4.2.3 协同效应 |
4.2.4 适应性预期 |
4.3 制度变迁: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变迁模式 |
4.3.1 断裂性变迁 |
4.3.2 渐进性变迁 |
4.4 行为选择:大学英语课程政策中政策主体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偏好 |
4.4.1 政策制定者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偏好 |
4.4.2 政策实施者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偏好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1.1 大学英语课程政策深受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深层结构影响 |
5.1.2 大学英语课程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 |
5.1.3 大学英语课程政策总体上经历了断裂性与渐进性变迁 |
5.1.4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施行受政策主体“行为选择” |
5.2 制度创新: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的路径选择 |
5.2.1 打破思维定势扬弃路径依赖 |
5.2.2 审思地域区别虑及历史特性 |
5.2.3 考量主体选择供给配套政策 |
5.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5.3.1 不足之处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教学大纲/要求)对比表 |
致谢 |
(9)新HSK五级阅读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1、关于HSK的对比研究 |
2、关于新HSK建设的研究 |
3、关于新HSK真题的研究 |
一、新HSK五级阅读部分题型分析 |
(一)完形填空 |
1、文本话题分类 |
2、选项分析 |
(二)语段理解 |
1、语段结构分析 |
2、干扰项类型 |
(三)短文阅读 |
1、短文话题分析 |
2、设问方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二、新HSK五级辅导课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
(一)新HSK五级辅导课教学现状分析 |
(二)新HSK五级辅导课存在的不足 |
(三)新HSK五级辅导课的改进策略 |
1、优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 |
2、平衡知识输入和技能讲解比例 |
3、加强背景知识的输入 |
4、加强课堂练习的管理 |
5、建立新HSK真题库 |
6、顺应新HSK考试形式的转变 |
7、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 |
本章小结 |
三、新HSK五级阅读部分解题策略 |
(一)完形填空解题策略 |
1、词语看搭配 |
2、抽取主干,分析细节 |
3、近义词辨析 |
4、掌握猜词技能 |
5、语感审读 |
6、重视关联词 |
(二)语段理解解题策略 |
1、定位语义中心 |
2、匹配选项 |
3、积累敏感词 |
4、围绕语段升华主题 |
(三)短文阅读解题策略 |
1、细节题 |
2、判断、推理和原因题 |
3、主旨、标题题 |
4、释义题 |
5、配图辅助理解 |
6、了解热点词汇 |
本章小结 |
四、新HSK五级阅读能力分析及解题策略反馈 |
(一)新HSK五级测试卷的反馈和分析 |
1、完形填空题的反馈与分析 |
2、语段理解题的反馈与分析 |
3、短文阅读题的反馈和分析 |
4、阅读部分的整体反馈及分析 |
(二)新HSK五级阅读部分解题策略反馈 |
1、对解题策略的处理 |
2、对试卷及学生的分析 |
3、对测试成绩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一二部分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意义 |
研究内容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HSK六级与旧HSK高等阅读理解题对比分析 |
1.1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题概述 |
1.2 旧HSK高等阅读理解题概述 |
1.3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题题型变化及意义 |
1.3.1 题量和时间的变化 |
1.3.2 题型变化 |
1.3.3 考查目的和要求变化 |
1.3.4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题型变化的意义 |
第二章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一二部分题型分析 |
2.1 第一部分查找病句 |
2.1.1 题型综述 |
2.1.2 病句的界定与常见错误类型 |
2.1.3 新HSK六级真题病句分析 |
2.1.3.1 词法错误 |
2.1.3.2 句法错误 |
2.1.4 新HSK六级真题病句错误类型统计 |
2.2 第二部分选词填空 |
2.2.1 题型综述 |
2.2.2 备选词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针对新HSK六级一二部分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3.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针对新HSK六级一二部分的应试策略及教学建议 |
4.1 新HSK六级一二部分应试策略及教学建议 |
4.1.1 查找病句应试策略 |
4.1.2 选词填空应试策略 |
4.2 针对新HSK六级一二部分的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大纲及样卷(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D]. 孙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俄罗斯高考汉语试题与HSK四级试题对比研究[D]. 阿尤娜(Tsydenova Ayun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BCT商务汉语测试阅读试题分析[D]. 马荧钐.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泰国初中汉语综合课成绩测试现状调查与研究[D]. 曾琴. 广西大学, 2020(07)
- [5]《HSK考试大纲》动名兼类词研究[D]. 陈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时代我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挑战、对策与展望[J]. 潘鸣威,邹申. 外语电化教学, 2020(02)
- [7]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D]. 刘涛. 吉林大学, 2019(10)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分析[D]. 孟伟.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9]新HSK五级阅读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D]. 杨阳. 新疆大学, 2019(10)
- [10]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一二部分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D]. 司亚琦.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