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八讲 谈谈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和二晴[1](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刘恋[2](2014)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 ——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实践同步发展,却在现代教育语境中凝定。文学理论的要义通过在课堂“讲”的方式得以呈现,这些“讲义”是对文学的一般概括。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原初形式。这些讲义烙印着时代、社会、文化的痕迹,汇聚、呈现出文学理论学科的原初形态,也反映了讲者个人的思想风貌、知识文化结构,更能呈现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的参差面貌:中西文化的冲撞和交融、古今理念的对峙与汇通、文学创作与理论宣讲的呼应与背离、知识分子的时代选择和理论思考等。而这些都对我们把握以“文学概论”为主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的状况,及其理论来源、知识结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循此思路整合与剖析诸家的讲义。绪论是论文展开的端绪与基础。论文题目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的三十年——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略述其中关键词的重心:“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是定性的工作,意在阐释这“十三部讲义”的理论的现代性;“建构”意在阐明这“十三部讲义”是中国文艺学学科得以成形的基础性论述;“三十年”是一个历时性发展,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参差对话,恰恰说明中国现代的文学是以理论为先导的;而这“十三部讲义”,上起1914年姚永朴在北京大学开讲的《文学研究法》、下讫1942年程千帆在金陵大学讲授的《文论十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未被意识形态笼罩、未走进体制化话语体系之前,最自觉、自由、精彩纷呈的一段。我在充分尊重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空白点,力图解决一些未明的有关文学理论发展的问题。论文的思路是在以讲义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各个节点上,标识其阶段性特征。这些点的贯串,又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轨迹。所以,我的方法是以论带史,这一方法与概念的演绎、归纳、系统建构相辅而行。因此,论中含史是本论文的特点之一。讲义与大学体制提供的理论接受空间之关系的阐述,是本论文特点之二。此一阶段的理论多元空间(所谓“多元”,是指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羁绊的自觉自主形态),是特点之三。我将这三个特点贯穿在下面三章的论述中。第一章“多元的理论形态”。这十三部讲义的理论多元特质,与讲者的主体认知、知识结构,以及传统文论的延续、西方文论(包括经由日本之中介渠道)的舶来,有多重相关。它们各自的侧重点,自主地形成差异。为阐述这种多元特征,首先要对十三部讲义进行理论细读,包括字面的阅读、理路的梳理、理论背景的解析、知识点的掌握等,以“述”为主,间有“析”与“论”。有此基础,得以明确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生态,并进而明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二章“理论个性的书写”。这十三部讲义的撰者,除了作为大、中学的教师/教授的一致身份外,他们的知识背景、学术经历、理论认知和其他身份(如作家、学术研究者)的差异性,使得他们的论述内容呈现突出的个性。明确它们的各自理论个性,是本章要旨。这一要旨,与继起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又一“三十年”(20世纪50-80年代文学理论的统一性与单一性,恰成对照。第三章“理论通识”。因为是讲义,再艰深的论述都必须从基本常识开始。这十三部讲义在文学定义、思潮/流派/主义/倾向、文学之“情”、真实与摹仿/模拟、文学批评、文学与革命等基础认知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通识特征。另外,它们从个性化生命到普遍人生、到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中国知识界的“苦闷”主题,均有浓墨重彩的理论发挥。本论文以十三部院校讲义为具体对象,于进入二十世纪的“三十年”的时间内,在理论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隐括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凝练出属于不同知识背景、话语结构的讲义各自的理论个性,并通过学术体系、文学流派间的打通,时代特征、知识分子群体共时性感受与认知的揭示,概括出普遍之“人生”与时代之“苦闷”的理论主题。论文旨在通过对这十三部讲义的解读、对这三十年文学理论着述情况的述评,重回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之期的历史场域,借前人自觉自主、个性突出、融合古今的理论书写,对当下及今后的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有一些启示。
林安军[3](2020)在《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讲述法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进行讲述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知识传递效率高、教师课堂把控强等优点。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讲述法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作用大、地位低的异常现象。通过调查问卷得知,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运用讲述法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教师想讲不敢讲、该讲不会讲的矛盾,以及学生想讲不能讲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讲述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实现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实施策略包括如下五点:一是对知识进行分类,依据知识类型选择正确的讲述方法;二是在讲述法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讲”进行问题引导,通过创设情景来“重建”历史,同时辅以历史教师的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加强讲述法教学的启发性;三是通过提升历史教师的讲述技巧,将冰冷的历史知识讲出深度、讲出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讲述法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四是将讲述法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优势,也要避免“机灌”问题的出现。同时,历史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注重史料的价值,将教师情感融入于讲述法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斯卡拉皮罗[4](1985)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着名东南亚问题专家斯卡拉皮罗教授应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邀请于今年四月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北京大学讲学,内容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及过程、美国对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苏联、东南亚、南亚的政策等十一讲。斯卡拉皮罗教授的讲课内容较为丰富,观点鲜明,这对我们了解美国外交政策是有帮助的。他在讲课中明显地为美国外交政策辩护。教授有关问题的某些观点我们是有意见的,并且在讲过程中有过争论。现根据讲课录音整理付印,未经本人审阅,仅供教师教学及专业工作者参考,请勿公开引用。
石伟[5](2014)在《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的现状与反思——透过学术论着的审视》文中提出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一般研究、民族区域自治研究、杂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重点人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建设基本范畴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建设具体范畴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建设其他范畴研究、各地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各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九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数量、深度不够;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相对忽略了杂散居少数民族的法制建设;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语义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而历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运用较少。
周进[6](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符传丰[7](2007)在《老舍短篇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老舍短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老舍笔下的各种人物系列为出发点,揭示了各层小市民的生活遭遇及其内心世界,体现出老舍对待人物的温和与宽容态度。接着从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角度,探讨老舍受到东西方文化思想熏陶后,如何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方面,则说明老舍如何在吸取中西文学艺术要素后,以非常精湛的技巧将中西技巧融合一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进一步说明老舍是一位能够结合文学创作与创作理论的研究型作家。另外,论文也特别提出老舍与新加坡的密切关系,论证其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独特意义。本论文总结出老舍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身上肩负着岗位知识分子的重任,在安稳的生活中,一心为文学、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将短篇小说创作心得与教学经验,整理成为专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不少作品,是值得敬佩的。
张真[8](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提出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陈旭光,鲁晓鹏,王一川,李道新,车琳[9](2015)在《跨国华语电影研究:术语、现状、问题与未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对话实录》文中研究表明时间:2014年12月18日地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434会议室【主旨演讲】陈旭光(以下简称陈):今天是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的第八讲。"八"是一个好的数字,恰逢学术盛会,高手如云。今天做报告的主角是"华语电影"这个术语的主要提出者和阐释者之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较文学系的鲁晓鹏教授。另外应邀参加这次沙龙的还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李道新教授。这一次无疑是"批评家周末"开始以来最有分量,阵容最强大的一次。在平等自由、各抒己见的学理探讨的基础上,在
王真[10](2016)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哲学理念的发展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峰。中国共产党从理论薄弱走向理论成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党的领袖群体和理论工作者从哲学高度对中国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智慧提升,共同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并将其转化为党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本文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相关历史条件进行梳理,提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诉求,认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迫切性。客观必然性在于延安时期的时代召唤,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及延安相对稳定的特殊环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历史条件。主观迫切性有两个:第一,思想战线理论批判需要。通过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旧哲学、国民党党治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等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揭露和批判,解决思想混乱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地位。第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打破教条主义束缚,进行思想建设;摆脱理论贫困,进行理论建设;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文化建设,都迫切需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和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在当时成为必然趋势。理论创新是在对既有优秀理论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逻辑推演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是通过一定的思想平台搭建起来的,具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渊源: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以及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直接来源。第二,中国传统哲学精华是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逻辑和认知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历史观等具体领域具有契合之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的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合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综合创新。第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探索是创新平台。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早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实现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换,是依靠主体系统的力量推动和完成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体系统,他们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学理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进行深化和发展;一方面结合现实,从人民大众的实践经验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新的哲学理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核心与引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特有的理论创新方式,创造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创新过程中呈现出这一主体群的特征;以李达、艾思奇、沈志远、胡绳、陈唯实、张如心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理论创新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的重任,是学者型与战士型兼备的理论创新主体。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等学理性层面,推进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深度。党的领袖群体领导和规范着理论工作者理论研究与创新活动,理论工作者配合和启迪领袖群体,共同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在主体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贡献和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哲学、唯物史观等具体领域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辩证唯物论领域创新。对唯物论基本概念与特征作出了深化与发展,确立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第二,唯物辩证法领域创新。一方面从学理上构建唯物辩证法体系、发展了辩证矛盾观;另一方面在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提升的基础上创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战略、党的建设等中国革命辩证法理论。第三,认识论领域创新。从实践观、真理观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第四,人生价值哲学领域创新。树立了共产主义的新道德观、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新人生观、人民利益与革命利益相结合的新利益观。其五,唯物史观领域创新。在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群众史观、阶级斗争及国家学说、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理论等问题的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建构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理念成为引领人民大众的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有:第一,创新道路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二,创新思路上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第三,创新内核上的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第四,创新方式上的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第五,创新路径上的逻辑型与现实型相结合。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些现实问题和理论困境,同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经验对新时期、新阶段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第一,重视理论学习建设哲学研究风气;第二,立足现实问题创新哲学理论体系;第三,结合民族特色创新哲学话语形式;第四,主体系统互动构建哲学创新路径。
二、第八讲 谈谈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八讲 谈谈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
(一)出版概况 |
(二)刊物栏目 |
(三)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
致谢 |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 ——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和论述范围 |
二、文献综述 |
三、思路、方法和目标 |
四、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性结构 |
第一章 多元的理论形态 |
第一节 亦旧亦新:姚永朴与程千帆 |
一、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
二、程千帆《文论十笺》 |
第二节 新旧交融:刘永济、马宗霍、姜亮夫、赵景深 |
一、刘永济《文学论》 |
二、马宗霍《文学概论》 |
三、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 |
四、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 |
第三节 作家文论:郁达夫、舒舍予、孙俍工、许钦文 |
一、郁达夫《文学概说》 |
二、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 |
三、孙俍工《文学概论》 |
四、许钦文《文学概论》 |
第四节 新人文主义的“中西结合”:梅光迪、吴宓 |
一、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 |
二、吴宓《文学与人生》 |
第五节 应时演讲:潘梓年《文学概论》 |
第二章 个性的理论书写 |
第一节 姚永朴、程千帆:怀“旧”迎“新”和守“旧”拒“新” |
一、姚永朴的时代意识与责任担当 |
二、程千帆现代性视域中的文史汇通 |
第二节 刘永济、马宗霍、姜亮夫、赵景深一样的传统学者,不一样的新旧见解 |
一、刘永济的率先交融 |
二、马宗霍的传统学术本色 |
三、姜亮夫的“四不主义” |
四、赵景深的“译”中有“异” |
第三节 郁达夫、老舍、孙俍工、许钦文:作家的理论与践行 |
一、郁达夫的“人”之“生” |
二、老舍的“写家”之“生命” |
三、孙恨工比较视域中的国族意识 |
四、许钦文理论偏见的执着与演绎 |
第四节 梅光迪、吴宓:人文主义的“派”中有“别” |
一、梅光迪用文学担道义 |
二、吴宓的文学“如恒”与人生“两难” |
第五节 潘梓年:人生关系的辩证分析 |
第三章 理论通识 |
第一节 常识关注: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
一、文学之“定义” |
二、文学之“思潮/流派/主义/倾向” |
三、文学之“情” |
四、文学之“真实”与文学之“摹仿/模拟” |
五、文学“批评” |
六、文学“革命” |
第二节 时代主题一:“文学与人生” |
第三节 时代主题二:文学之“苦闷” |
一、鲁迅与“苦闷”:东亚现代性互动 |
二、“苦闷”的小说“风景” |
三、“苦闷”的理论共鸣与精神指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讲述法概述 |
2.1 讲述法的概念及分类 |
2.2 讲述法的优势及局限 |
3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
3.1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卷调查 |
3.2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3.3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不足 |
4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讲述法的基本策略 |
4.1 依据知识类型合理选择讲述方法 |
4.2 注意讲述法教学中的问题引导 |
4.3 提升教师的讲述技巧 |
4.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述法教学 |
5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讲述法应注意的问题 |
5.1 更新教学理念 |
5.2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
5.3 重视史料在讲述法教学中的价值 |
5.4 注重教师情感在讲述法教学中的渗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
注释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着论述陈列设计 |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着作 |
2.2.2 我国学者撰写着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着填补空白 |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着不断涌现 |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老舍短篇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第一节:研究现状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四节:本论文内容 |
第五节:小结 |
第二章:短篇小说人物篇:民间立场下的人物群像 |
第一节:底层人物:斑驳灰暗 |
第二节:知识分子系列:游戏人间与儒侠兼具 |
第三节:妇女系列:贤淑与堕落的二重奏 |
第四节:其他人物系列:被吞噬与被毁灭 |
第五节:小结 |
第三章:思想内容篇: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
第一节:亦褒亦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
第二节:睁开另一只眼睛看中国:西方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小结 |
第四章:艺术技巧篇:中西文学因素的融合 |
第一节:东方与西方文学对老舍的影响 |
第二节:表现手法上中西因素的交融 |
■ 白描与勾勒手法的融合 |
■ 象征手法与意境结合 |
■ 幽默与中国式喜剧 |
带笑的讽刺 |
含笑的嘲笑 |
笑人笑己 |
第三节:叙述方式上中西因素的结合 |
■ 中国传奇与康拉德叙述故事方式 |
■ 以环境景物描写手法叙述故事 |
第四节:现代汉语艺术之典范 |
■ 浅白语言 |
■ 方言、口语的巧用 |
■ 西方语言因素的融入 |
第五节:小结 |
第五章:创作与理论篇:短篇小说创作与理论的结合 |
第一节:《文学理论概论》及其他文论 |
第二节:小说理论观 |
■ 短篇小说的定义 |
■ 短篇小说创作目的 |
■ 创作的旧记忆心理 |
■ 题材来自现实生活 |
■ 结构精简、故事完整 |
■ 重视人物描写 |
第三节:小结 |
第六章:老舍与新加坡篇:老舍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意义 |
第一节:老舍与新加坡 |
第二节:老舍短篇小说在新加坡 |
第三节:小结 |
第七章:结语 |
附录一:老舍短篇小说篇名 |
附录二:老舍小说创作理论篇名 |
附录三:老舍短篇小说内容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
第二节 南戏研究 |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跨国华语电影研究:术语、现状、问题与未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对话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主旨演讲】 |
【嘉宾对话】 |
【互动环节】 |
(10)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主要观点综述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相关问题的说明 |
1.3.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2 相关问题的说明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诉求 |
2.1 延安时期的时代召唤 |
2.1.1 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
2.1.2 延安自身环境的特殊性 |
2.2 思想战线的批判斗争 |
2.2.1 论战旧哲学 |
2.2.2 批判国民党党治哲学 |
2.2.3 批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
2.3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要求 |
2.3.1 思想建设 |
2.3.2 理论建设 |
2.3.3 文化建设 |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点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原生形态哲学观 |
3.1.2 列宁主义哲学观 |
3.2 中国传统哲学精华是学脉渊承 |
3.2.1 唯物主义自然观 |
3.2.2 朴素的矛盾辩证法 |
3.2.3 知行认识观 |
3.2.4 民本论和大同说 |
3.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探索是创新平台 |
3.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尝试 |
3.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启蒙 |
3.3.3 对唯心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反思 |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体系统 |
4.1 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是理论创新的引导者 |
4.1.1 理论创新的贡献 |
4.1.2 理论创新的路径 |
4.1.3 理论创新的特征 |
4.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是理论创新的骨干力量 |
4.2.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概况 |
4.2.2 理论创新的学理性贡献 |
4.2.3 理论创新的特质 |
4.3 主体系统良性互动形成理论创新合力 |
4.3.1 党的领袖群体指导和引领理论工作者 |
4.3.2 党的理论工作者推动和启迪领袖群体 |
4.3.3 共同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 |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
5.1 辩证唯物论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1.1 唯物论概念与特征的中国化转换 |
5.1.2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确立 |
5.2 唯物辩证法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2.1 构建系统化的唯物辩证法体系 |
5.2.2 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
5.2.3 提出中国革命辩证法的新理论 |
5.3 认识论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3.1 创立“知行统一论”的认识观 |
5.3.2 概括真理发展规律 |
5.4 人生价值哲学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4.1 树立共产主义的新道德观 |
5.4.2 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新人生观 |
5.4.3 人民利益与革命利益相结合的新利益观 |
5.5 唯物史观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5.1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中国化 |
5.5.2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史观 |
5.5.3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 |
5.5.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 |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6.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
6.1.1 创新道路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6.1.2 创新思路上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 |
6.1.3 创新内核上的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
6.1.4 创新方式上的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
6.1.5 创新路径上的逻辑型与现实型相结合 |
6.2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启示 |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第八讲 谈谈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 ——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D]. 刘恋. 扬州大学, 2014(12)
- [3]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林安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J]. 斯卡拉皮罗. 政治研究, 1985(04)
- [5]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研究的现状与反思——透过学术论着的审视[J]. 石伟. 社会中的法理, 2014(01)
- [6]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 [7]老舍短篇小说论[D]. 符传丰. 复旦大学, 2007(06)
-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9]跨国华语电影研究:术语、现状、问题与未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对话实录[J]. 陈旭光,鲁晓鹏,王一川,李道新,车琳. 当代电影, 2015(02)
- [10]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D]. 王真. 西北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