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上海钢研四室热磁组[1](1975)在《热磁仪读数的非线性校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实验数据,证实热磁仪的读数与试样磁化强度4πJ之间远非线性关系;目前沿用的计算公式有根本性的缺点。因此在考虑了磁化强度向量对试样轴线的偏离后重新讨论了热磁仪的计算公式;测定了圆柱体试样的横向退磁因子Nn与纵向退磁因子Np之差N=Nn-Np。用修正后的公式和测得的N值计算出的曲线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上海钢铁研究所四室热磁组[2](1976)在《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文中指出 本实验证实,热磁仪的读数与试样磁化强度4αJ之间,远非线性关系。因此,目前沿用的计算公式,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本文在考虑了磁化强度向量对试样轴线的偏离后,重新讨论了热磁仪的计算公式;测定了圆柱体试样的横向退磁因子Nn与纵向退磁因子Np之差N=Nn-Np。修正后的公式和测得的N值计算后的曲线,与实验值相符合的情况良好。问题的来源所谓热磁仪读数的非线性,是指试样在磁场中的偏转角α或试样给予弹性系统的扭力矩(它们经光学或电学变换后在显示仪器的标尺上读出)与试样的磁化强度4αJ之间并非成正比关系。
上海钢铁研究所四室热磁组[3](1976)在《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实验证实,热磁仪的读数与试样磁化强度4αJ之间,远非线性关系。因此,目前沿用的计算公式,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本文在考虑了磁化强度向量对试样轴线的偏离后,重新讨论了热磁仪的计算公式;测定了圆柱体试样的横向退磁因子Nn与纵向退磁因子Np之差N=NNn-Np。修正后的公式和测得的N值计算后的曲线,与实验值相符合的情况良好。
上海钢研四室热磁组[4](1974)在《自动控温电子记录型热磁仪》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一种电子记录自动控温的热磁仪。试样在磁场中的偏转被应变规变换成电讯号后用X—Y仪记录;炉温波动引起的热电势起伏改变了光敏电阻的阻值,经过PID(比例、积分、微分)校正后,通过可控硅对炉温进行控制;并采用简易程序控制代替了部分操作。用此设备测定了五个钢种的C—曲线及Ms点,并对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进行了尝试。
陆兴荣[5](1984)在《用物性测试法研究金属材料中的相变过程》文中研究表明 一、前言 众所周知,钢铁材料是一种具有多型性转变的金属,其内部组织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组成相,钢铁材料的性能决定于这些相的组成。因此,分析钢铁材料内部的组织组成;研究各相之间的转变规律;掌握合金元素对相变规律的影响,在新材料的研制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物性测试是利用钢铁材料内部组织中各
夏梦婷[6](2020)在《空间惯性传感器的主要环境扰动影响分析 ——从LISA Pathfinder到LISA》文中认为激光干涉仪空间探测器LISA(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是一个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它将通过引力波来了解与研究宇宙,为开创引力波天文学建立基础。LISA计划要求每个航天器的检验质量TM(Test Mass)在引力波敏感自由度上的非引力加速度噪声在0.1m Hz到0.1Hz范围内低于3.0×10-15m/s2/Hz1/2。为了验证LISA中一些极具挑战的关键技术,欧空局发起了LISA Pathfinder(LPF)任务,该任务将LISA中相距数百万公里的检验质量放到一个航天器中,因此无法探测引力波。出于对环境干扰及飞船水平的保守估计,LISA Pathfinder计划的工作带宽稍有变化,对检验质量上的非引力加速度扰动要求也有所降低,最终设计指标为在3m Hz到0.1Hz范围内低于30×10-15m/s2/Hz1/2。LISA Pathfinder最终在2015年12月3日升空,并于2017年6月30日完成所有实验。其最终结果表明检验质量上的非引力扰动加速度远低于预期,完全达到了LISA的需求。本文首先针对LISA与LISA Pathfinder中的惯性传感器,总述了其惯性传感器中检验质量上的主要加速度噪声源,包括电路噪声、刚度扰动和环境扰动。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LISA Pathfinder中各种可能的环境扰动进行了详细的估计与计算,主要包括检验质量周围残余气体分子的随机碰撞产生的布朗噪声,宇宙射线引起的检验质量随机充电与平均杂散电势差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荷噪声以及检验质量周围的温度梯度波动引起的温度噪声。此外,本文还结合LISA Pathfinder的在轨实验结果以及部分地面验证实验对各项环境噪声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布朗噪声主要是与压强相关的力噪声,在轨测试的电荷管理系统基本满足LISA要求,预估了温度效应的贡献,LISA Pathfinder的最终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两个检验质量的残余加速度噪声在2m Hz到30m Hz范围内达到了(1.74±0.01)×10-15m/s2/Hz1/2水平。本文内容为LISA Pathfinder是否满足LISA需求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可为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如LISA、天琴计划)提出一定的参考。
刘德华[7](2019)在《航磁测量平台磁干扰补偿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航空磁异常探测(Magnetic Anomaly Detection)是地质勘探、海洋调查、国防军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在航空磁异常探测工程中,自身含有大量铁磁性物质的航磁测量平台会在航空作业时产生较大的干扰磁信号,该干扰磁信号可轻易将目标磁异常信号淹没。因此目标磁异常信号被准确识别的关键前提在于航磁测量平台测得信号中平台干扰磁场是否被精确补偿,该过程被称为航磁补偿技术。航磁补偿技术可以分为“硬补偿”与“软补偿”两大类,其中:“硬补偿”是利用线圈等电子硬件设备生成与干扰磁场反向的磁信号进行对消补偿;“软补偿”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利用信号处理算法来计算干扰磁场从而实现补偿。目前,精度高、灵活、可编程、自动化的“软补偿”技术正在逐渐替代通用性差、成本高的“硬补偿”技术,成为航磁补偿的首选方案。本文研究的航磁补偿技术是基于平台测得信号、姿态信息等数据对干扰磁场进行数学回归的建模手段,属于“软补偿”范畴。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Tolles-Lawson模型在飞行平台坐标系下建立机动性干扰磁场的数学方程表达式,然后对传统补偿方法存在的地磁时不变假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对背景地磁场信号做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建模以获得时间序列特征,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从总磁场中分离出地磁信号来构造基函数。从实验结果来看:基于卡尔曼滤波获得的背景磁场比总场均值求得补偿系数更准确,补偿效果也更好。第二,本文针对磁补偿中三轴磁通门精度较低这一特性应用校正方案。首先分析了误差因素种类,建立了理想与非理想磁通门三轴坐标系,推导了非正交性、灵敏度、零漂误差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提出使用高精度光泵磁力仪的测量数据结合置信域数值优化方法对磁通门三轴读数进行校正;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校准算法的鲁棒性以及校正前后的补偿效果,并且分析了误差系数矩阵各元素的大小对校正前后补偿效果的影响。第三,为了提高补偿模型的长时间通用性,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来训练补偿模型。首先使用普通全连接网络(DNN)验证了:三分量磁场和总磁场作为输入数据,干扰磁场作为输出数据的模型适用性,并对校准飞行过程采集数据量不足提出了加入高斯噪声的方法来扩充数据集,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数据增强手段的有效性。随后,在构造长时间跨度的补偿模型方面选择了深度循环神经网络,并且构造了时间变量函数用以解释地磁场周期性日变趋势,最后分析和比较了LSTM和GRU两个网络对训练各项指标的影响。最终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长时间泛化能力。
都长平[8](2015)在《机载弱磁信号检测平台的磁干扰补偿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航空磁异常探测中,飞机本身硬磁材料产生的固有磁场、软磁材料磁化产生的感应磁场以及飞机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涡流磁场,都会对磁力仪的测量产生干扰。要探测的目标在飞机飞行高度处所产生的信号磁场可能比飞机产生的干扰磁场小很多,因此对飞机平台进行磁干扰补偿是航空磁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的补偿算法是基于标量磁力仪测量的总磁场和矢量磁力仪测量的地磁场方向,是一种软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飞机产生的各种磁干扰类型和特性,建立了干扰磁场数学模型,并对特征干扰函数之间的复共线性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得求解补偿系数所需要的实测数据,设定了校准飞行路线,一般是一个沿顺时针方向飞行的四边形,飞机在四边形的每条边上飞行时,依次做摇摆、俯仰和偏航三组机动性动作,标量和矢量磁力仪同步采集数据。然后,提出了利用加权匹配法和岭估计技术求解补偿系数的算法,当加权函数选取为特征干扰函数时就是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或迦辽金法,而岭估计技术一般可以获得比最小二乘法更好的结果。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先对总场和特征干扰函数进行滤波处理,再同时求解补偿系数和背景磁场的循环迭代算法。大量仿真表明,这些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补偿效果最后,开展了大量的外场半实物仿真实验,利用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补偿算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补偿后的品质因数一般能达到100pT以下的水平,可满足一般的工程要求。论文阐述的磁补偿数学建模、补偿系数求解算法以及外场模拟实验方法和结论,对下一步开展实际的飞机平台磁干扰补偿试验有指导意义。
王蔚[9](2008)在《固相合成的多胺合钴配合物氧合及氧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载体是生物体内储存、运输氧气分子的一类蛋白质。多胺合钴配合物是一类氧载体模型化合物。本文采用低热固相法分别合成了以二乙三胺、三乙四胺、四乙五胺为配体,硝酸钴、醋酸钴提供钴中心离子的六个多胺合钴配合物。与液相合成的同种配合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吸氧能力,室温下每摩尔配合物可消耗2摩尔或2摩尔以上的O2。通过红外光谱、激光共振拉曼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吸氧后的变化,推测可能存在老化问题——首先形成了超氧配合物,进一步的吸氧使钴及配体发生了氧化。根据双氧配合物在密闭体系中释放氧气时,氮气的物质的量不变的特点,设计并验证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配合物放氧量的方法。它对样品顶部气体先进行了分离然后定量,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它们加酸释放出的气体不是O2,而是CO2,且氧化铝的加入促进了CO2的产生,同时还检测出了少量NO2。说明在酸性条件下,被钴活化的双氧使得多胺氧化分解;在氧化铝的协同催化作用下,配体氧化程度加深。
二、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6)空间惯性传感器的主要环境扰动影响分析 ——从LISA Pathfinder到LISA(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惯性传感器的主要加速度噪声源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惯性传感器布朗噪声分析:LPF到 LISA |
2.1 布朗噪声的耗散源 |
2.2 残余气体阻尼效应的理论计算 |
2.3 LPF对布朗噪声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惯性传感器电荷噪声分析:LPF到 LISA |
3.1 宇宙射线与检验质量的电荷积累 |
3.2 电荷效应与电荷管理方法 |
3.3 LPF对电荷管理系统的测试 |
3.4 电荷噪声:LPF与 LISA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惯性传感器温度噪声分析:LPF到 LISA |
4.1 惯性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简介 |
4.2 温度效应的调研情况 |
4.3 LPF航天器的温度稳定性水平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航磁测量平台磁干扰补偿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航磁补偿技术国内外研究历史 |
1.2.2 航磁补偿仪器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航磁补偿理论模型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航磁干扰的类型 |
2.2.1 非机动性干扰磁场 |
2.2.2 机动性干扰磁场 |
2.3 传统航磁补偿模型 |
2.3.1 Tolles-Lawson模型 |
2.3.2 航磁补偿理论与方法 |
2.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磁补偿方法与实验分析 |
2.4.1 卡尔曼滤波器 |
2.4.2 地磁总场背景下的卡尔曼滤波建模 |
2.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磁补偿中的磁通门校正 |
3.1 引言 |
3.2 研究理论 |
3.2.1 三轴磁通门误差因素 |
3.2.2 磁通门误差建模 |
3.2.3 置信域方法 |
3.2.4 基于磁通门校正的航磁补偿方法 |
3.2.5 评价指标 |
3.3 实验分析 |
3.3.1 校正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3.3.2 磁通门误差对补偿效果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磁补偿方法 |
4.1 引言 |
4.2 实验平台 |
4.3 应用于校准-补偿的普通深度神经网络 |
4.3.1 普通深度神经网络 |
4.3.2 数据增强 |
4.3.3 校准—补偿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
4.4.1 24小时制数据的编码 |
4.4.2 LSTM网络 |
4.4.3 GRU网络 |
4.4.4 实验数据预处理 |
4.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机载弱磁信号检测平台的磁干扰补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干扰补偿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磁干扰补偿的国内外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磁干扰补偿的国内外历史 |
1.2.2 磁补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1.4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建立磁干扰补偿模型 |
2.1 概述 |
2.2 机载平台上的磁性干扰 |
2.2.1 非机动性动作引起的干扰 |
2.2.2 飞机机动性动作引起的磁干扰 |
2.3 建立飞机干扰磁场的数学模型 |
2.3.1 永久磁场产生原因及其数学模型 |
2.3.2 感应磁场产生原因及其数学模型 |
2.3.3 涡流磁场的产生原因及其数学模型 |
2.3.4 建立补偿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补偿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补偿方案 |
3.2.1 总体的补偿方案 |
3.2.2 校准时飞机的飞行模式 |
3.2.3 校准时的实施方案 |
3.2.4 补偿时的实施方案 |
3.3 求解补偿系数 |
3.3.1 数学模型的复共线性问题 |
3.3.2 采用矩量法构建方程 |
3.3.3 解方程方法 |
3.4 实际飞行数据处理方法 |
3.5 MATLAB编程实现实时补偿 |
3.5.1 MATLAB介绍 |
3.5.2 实时补偿程序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仿真实验与半实物仿真实验 |
4.1 概述 |
4.2 光泵磁力仪 |
4.3 磁通门磁力仪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数字仿真实验 |
4.4.2 半实物仿真实验 |
4.5 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工作的主要贡献 |
5.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9)固相合成的多胺合钴配合物氧合及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双氧配合物的研究现状概述 |
2 氧载体的氧合与氧化作用 |
3 天然氧载体、人工氧载体与氧载体模型化合物 |
3.1 天然氧载体 |
3.2 人工氧载体(人造载氧血液) |
3.3 氧载体模型化合物 |
3.3.1 卟啉类金属配合物 |
3.3.2 席夫碱类金属配合物 |
3.3.3 双核铜双氧配合物 |
3.3.4 Vaska 型氧载体模型化合物 |
3.3.5 多胺类金属配合物 |
3.3.6 其他类型的氧载体模型化合物 |
4 氧分子的催化活化及选择性氧化 |
5 脂肪多胺合钴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6 双氧配合物中键合双氧测定的研究现状 |
6.1 气体容量法(奥氏分析) |
6.2 容量分析 |
6.3 光度法 |
6.4 光谱法 |
6.5 各种类型氧分析仪 |
6.6 碘量法测定混合气体中的氧气 |
7 本文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胺钴氧合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吸氧性能及表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惰性条件下多胺合钴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
2.3 吸氧性能研究 |
2.4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2.5 激光共振拉曼光谱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配合物的吸氧性能 |
3.1.1 多胺合钴配合物的吸氧量 |
3.1.2 多胺合钴配合物的吸氧曲线 |
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双氧配合物键合双氧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定量方法的设计与验证 |
2.2.1 定量方法 |
2.2.2 色谱条件 |
2.2.3 方法验证 |
2.3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氧载体的制备与载氧量测定 |
2.3.1 非活性配合物Co~(II) (salen)的制备 |
2.3.2 配合物 Co~(II)(salen)吸氧量的测定氧载体的制备 |
2.3.3 测定[Co~(II)(Salen)]_2(DMF)_2O_2 载氧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1.1 色谱柱的选择 |
3.1.2 柱温的选择 |
3.1.3 桥电流的选择 |
3.1.4 进样体积的选择 |
3.2 检测限与定量限的测定 |
3.3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3.4 测定氯酸钾放氧量 |
3.5 氧载体[Co~(II)(Salen)]_2(DMF)_2O_2 载氧量的测定 |
3.6 测定顶空相氧增加量的实验数据分析 |
3.7 实验方法讨论及误差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胺合钴配合物吸氧及老化机理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色谱分析条件 |
2.3 多胺合钴配合物的合成 |
2.4 检测配合物释放气体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1.1 色谱柱的选择 |
3.1.2 柱温的选择 |
3.1.3 检测器的选择及使用条件 |
3.1.4 进样体积的选择 |
3.2 多胺合钴配合物释放气体的鉴定 |
3.2.1 液相合成的配合物释放气体 |
3.2.2 固相合成的多胺合钴配合物释放气体 |
3.2.3 鉴定未知气体 |
3.3 多胺合钴配合物释放气体的检测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实验总结 |
2 展望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完成情况 |
致谢 |
四、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 [1]热磁仪读数的非线性校正[J]. 上海钢研四室热磁组. 上海钢研, 1975(02)
- [2]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J]. 上海钢铁研究所四室热磁组. 理化检验通讯(物理分册), 1976(03)
- [3]热磁仪读数非线性的校正[J]. 上海钢铁研究所四室热磁组.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76(03)
- [4]自动控温电子记录型热磁仪[J]. 上海钢研四室热磁组. 上海钢研, 1974(00)
- [5]用物性测试法研究金属材料中的相变过程[J]. 陆兴荣. 上海钢研, 1984(03)
- [6]空间惯性传感器的主要环境扰动影响分析 ——从LISA Pathfinder到LISA[D]. 夏梦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航磁测量平台磁干扰补偿算法研究[D]. 刘德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8]机载弱磁信号检测平台的磁干扰补偿方法[D]. 都长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9]固相合成的多胺合钴配合物氧合及氧化作用研究[D]. 王蔚. 新疆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