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后早期锻炼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池风旭,朱跃坤,朴大勋[1](2021)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约20%的结直肠癌患者伴有肠梗阻,其中2/3的患者肿瘤位于左半结肠。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肠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硬,且其肠腔内部压力较高,肠壁厚度较薄,细菌等微生物较多,故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便血等为主要表现。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陈志男,侯利民,马静[2](2021)在《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肠道灌洗套件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急诊手术中应用肠道灌洗套件进行逆行冲洗对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灌洗套件的应用和治疗效果。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Ⅰ期失功能性造口、Ⅱ期吻合的39例为对照组,两组术中均采用肠道灌洗套件进行逆行冲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和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1±0.9)d vs(5.9±1.3)d,P<0.01]、手术时间[(3.4±0.7)h vs(5.3±1.0)h,P<0.01]、住院时间[(16.3±2.1)d vs(24.5±2.0)d,P<0.01]短于对照组。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术中用肠道灌洗套件肠道逆行冲洗使得原需二次手术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成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王若愚[3](2021)在《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分析并比较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行结肠支架术后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术中及术后各个临床指标,探究明确此类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并完成结肠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并限期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支架术后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时间的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分为以下两个组:A组为结肠支架术后8-14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B组为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该两组患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肠管水肿的发生率,术中预防性造瘘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明确此类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结肠支架置入方法:患者局部麻醉后取左侧卧位,内镜医生由肛门口进镜,直至镜身无法通过肠腔肿物所致梗阻部位,取适量肿物活检后,再经内镜钳道置入斑马导丝,造影透视下体表标记肠道狭窄部位,经内镜钳道沿导丝置入一枚结肠金属支架,将金属支架中部放置于肠腔狭窄部位处,并释放支架,支架释放成功后可见肠内容物通过支架通畅,退出肠镜,可有肠内容物经肛门口排出。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1例,患者平均年龄73.61±9.20岁(54-91岁)。其中男性患者31人(60.78%),女性患者20人(39.22%)。51例患者中有26人为A组,肿瘤部位情况包括降结肠9人,乙状结肠12人,高位直肠5人,其余25人为B组,B组肿瘤部位情况为降结肠10人,乙状结肠9人,高位直肠6人。1.两组术中情况对比:A组(结肠支架术后8-14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虽然优于B组(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肠管水肿发生率,预防保护性造口率方面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后情况对比:A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均低于B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未有明显差异。研究结论A组患者(结肠支架术后8-14天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与B组患者(结肠支架术后15-21天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术中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长、出血量、肠管水肿率、预防性造口率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首次排便天数均小于B组患者,即A组患者的肠道及全身情况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本研究结果建议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伴梗阻的患者行结肠支架术后8-14内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效果较15-21天更优,更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何锦生,蔡伟勤,姚玉玲[4](2020)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Ⅰ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应用分期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和术后状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58±0.62) h vs(5.41±0.97) 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35±0.88) d vs (5.61±1.34) d]、总住院时间[(17.42±2.34) d vs (28.62±2.64) d]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64.15±5.57)分vs (52.64±4.82)分]、社会功能[(68.04±5.05)分vs (54.53±5.01)分]、物质生活[(66.03±6.14)分vs (53.62±5.06)分]和躯体功能[(62.35±4.46)分vs (48.24±3.75)分]得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蔡力山[5](2020)在《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10-2017.10收治的4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0例观察组采用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20例对照组采用近端造瘘术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显着较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00%)显着比对照组(30.00%)少(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测量量表(QOL)上,观察组显着比治疗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肠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展开一期治疗时,能显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曹钟仁[6](2020)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104例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结肠脾曲6例,降结肠21例,乙状结肠48例,直肠29例)合并肠梗阻给予手术治疗患者。104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研究组),其中31例患者术中进行结肠灌洗,23例患者术中选择单纯手工减压,有17例患者术前经肛放置肠减压导管;50例患者实施二期手术(对照组),其中13例行肿瘤切除吻合及回肠预防性造口,其余37例行Hartman术,术后3-6个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二期造口回纳术。统计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4例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完整地切除肿瘤及完成系膜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文献报道。术中结肠灌洗相较单纯手工减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会明显增加(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相比二期手术有诸多优势,合理选用减压、术中灌洗等辅助手段的前提下,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刘剑[7](2020)在《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中低位直肠癌造口与否及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是否行结肠灌洗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瘘后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术后造口还纳相关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率、死亡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来评估预防性肠造口与术中结肠灌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实践起借鉴作用。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及排除准则并设定检索年限为近10年,然后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来得到和研究相关的文献,然后从中提取所需的数据,最后使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二分类资料采用比值比(OR),并计算各效应量值及95%的可信区间(CI)。最后采用I2检验全部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当异质性较小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来分析。异质性较大时通过逐个剔除纳入的研究或分析亚组等方式分析其来源并处理,最后通过漏斗图来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一、左半结肠及中低位直肠癌造口与不造口组共纳入的16篇研究中有2篇随机对照研究,14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共纳入6326名患者。在这些研究中行预防性造口有3315名患者,非预防性造口3011名,结果显示预防性造口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OR=0.47,95%CI:0.38-0.59,P<0.00001),瘘后二次手术率明显下降(OR=0.45,95%CI:0.34-0.59,P<0.000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升高(OR=1.44,95%CI:1.03-2.00,P=0.03)。死亡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29-1.71,P=0.44),住院天数两组对比也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98-1.80,P=0.56)。二、梗阻性左半结肠及中低位直肠癌灌洗与不灌洗组纳入的16篇研究中有5篇随机对照研究,9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1175名。其中行术中结肠灌洗组596名,非灌洗组579名,结果显示结肠灌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OR=20.15,95%CI:4.23-36.070),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OR=0.27,95%CI:-0.18-0.71,P=0.24),住院时间明显下降(OR=-5.86,95%CI:-8.49至-3.23,P<0.0001)。并发症明显下降(OR=0.51,95%CI:0.29-0.90,P=0.02),死亡人数下降(OR=0.27,95%CI:O.08-0.94,P=0.04)。结论:第一部分:预防性造口可以显着降低中低位直肠及左半结肠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瘘后的二次手术率及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但会增加术后总体并发症率,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及住院时间长短与是否造口无关。因此临床上使用预防性造口是有益的。第二部分:术中结肠灌洗能降低梗阻性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但会增加手术时间,总体来说术中结肠灌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王云飞[8](2020)在《Ⅰ期切除手术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Ⅰ期切除手术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2019年5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59例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造口+Ⅱ期手术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Ⅰ期切除手术的2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CRP、D-二聚体、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Ⅰ期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吴海山[9](2020)在《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自膨型金属支架置入后限期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评估自膨型金属支架置入后限期行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并癌性梗阻的优劣,从而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起参考作用。方法: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斯普林格电子期刊(Springer Link)、PUBMED、OVI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从1991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于自扩张金属支架(SEMS)联合腹腔镜手术与自扩张金属支架联合开腹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中英文文献。严格按标准筛选目标文献,并评估文献质量,记录所需数据资料后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数据库总共检索到882篇文献,经过筛选后共纳入10篇中英文文献,总计624例患者(支架联合腹腔镜组299例,支架联合开腹325例)纳入本次研究。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组中年龄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支架联合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支架联合开腹组少[WMD=-33.22,95%CI(-61.52,-4.92),P=0.02],支架联合腹腔镜造瘘率小于支架联合开腹组[OR=0.18,95%CI(0.04,0.82),P=0.03],但术中操作时间[WMD=25.37,95%CI(-1.23,51.98),P=0.06]、淋巴结清扫数量[WMD=1.71,95%CI(-2.95,6.38),P=0.47]与支架联合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术后住院天数[WMD=-3.23,95%CI(-5.35,-1.11),P=0.003]、术后肠道排气时间[WMD=-0.99,95%CI(-1.07,-0.92),P<0.00001]均短于支架联合开腹组,支架联合腹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支架联合开腹组[WMD=-1.00,95%CI(-1.08,-0.92),P<0.00001];支架联合腹腔镜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少于支架联合开腹组[OR=0.38,95%CI(0.20,0.72),P=0.003],在术后切口感染明显少于支架联合开腹组[OR=0.43,95%CI(0.20,0.90),P=0.02],但支架联合腹腔镜组在术后肺部感染、术后炎性肠梗阻、吻合口瘘、围手术期死亡率与支架联合开腹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P=0.28、P=0.57、P=0.62)。结论:对治疗结直肠癌并癌性梗阻患者,支架联合腹腔镜组相对比支架联合开腹组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总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康复更快。自膨型金属支架置入后限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癌性梗阻是符合微创治疗理念的,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推荐临床使用。
李树贵[10](2019)在《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效果及防范再次手术的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和防范再次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分期结肠切除吻合术,观察组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治疗效果、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再次手术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2.34±0.86)d、引流管拔除时间(4.36±1.52)d、自主下床活动时间(3.81±1.17)d、住院时间(12.05±2.73)d,与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3.29±1.05)d、引流管拔除时间(6.17±1.84)d、自主下床活动时间(5.24±1.43)d、住院时间(15.76±3.69)d相比,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57、3.637、3.712、3.876,均P<0.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指标较手术前显着降低(P<0.05),而手术前、手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再次手术率分别为8.70%、4.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手术可达到与分期手术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解除肠梗阻、清扫淋巴结、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可靠,不会增加再次手术风险,且相比于分期手术,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加快术后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有利于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二、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后早期锻炼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后早期锻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膨式金属支架+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 |
2 经肛门肠梗阻导管+手术治疗 |
3 术中结肠冲洗+一期吻合术 |
4 Hartmann手术 |
5 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一期吻合术 |
6 不同术式比较 |
7 总结 |
(2)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肠道灌洗套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及术中处理 |
1.3 相关对比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数据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 论 |
(3)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排除及退出标准 |
3.治疗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恶性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研究现状 |
1.定义及分类 |
2.病理生理学 |
3.临床表现 |
4.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5.诊断要点 |
6.治疗 |
7.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观察组 |
1.2.2 对照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
2.3 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5)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手术各项指标 |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
2.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
3 讨论 |
(6)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一般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经肛门留置肠减压导管术前减压 |
2.2.3 手术方法 |
2.2.4 术中灌洗 |
2.2.5 术后处理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
3.2 研究组术中不同肠减压手段效果比较 |
3.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文献检索 |
2.3 文献筛选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数据提取 |
2.5 质量评价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3.1.1 随机对照研究的一般特征 |
3.1.2 非随机对照研究的一般特征 |
3.2 META分析结果 |
3.2.1 中低位直肠癌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吻合口瘘的分析 |
3.2.2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瘘后二次手术的分析 |
3.2.3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死亡率的分析 |
3.2.4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住院天数的分析 |
3.2.5 预防性造口与非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
3.2.6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手术时间的分析 |
3.2.7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排气时间的分析 |
3.2.8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住院天数的分析 |
3.2.9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
3.2.10 术中结肠灌洗与否术后死亡率的分析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偏倚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Ⅰ期切除手术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CRP、D-二聚体、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 |
3 讨论 |
(9)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检索和检索策略 |
1.5 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后早期锻炼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J]. 池风旭,朱跃坤,朴大勋. 中国医刊, 2021(10)
- [2]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肠道灌洗套件的应用[J]. 陈志男,侯利民,马静. 中国临床研究, 2021(05)
- [3]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伴梗阻的疗效比较[D]. 王若愚.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 何锦生,蔡伟勤,姚玉玲. 海南医学, 2020(15)
- [5]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 蔡力山. 名医, 2020(09)
- [6]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D]. 曹钟仁. 南昌大学, 2020(08)
- [7]预防性肠造口及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癌高风险瘘手术应用的Meta分析[D]. 刘剑. 南昌大学, 2020(08)
- [8]Ⅰ期切除手术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王云飞.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3)
- [9]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D]. 吴海山.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10]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效果及防范再次手术的价值分析[J]. 李树贵. 中国基层医药, 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