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表面CO_2通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关系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表面CO_2通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关系

一、Relationship of soil surface CO_2 flux with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彭亚敏[1](2021)在《陇中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农田土壤碳库不仅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极易受到人为活动(如施肥)的干扰,也是最具固碳潜力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人为因素进行调节。陇中黄土高原土壤在“缺氮少磷”的特点下,施加氮磷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外源氮、磷添加对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没有较为明确的结论。为探明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本研究基于2017年设置在定西麻子川村的定位试验:氮、磷添加施肥(对照(CK)、单施氮(N)、单施磷(P)、氮磷配施(NP))的春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春小麦生长期,测定小麦田土壤呼吸及组分,环境因子(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磷(AP)、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OC)、硝态氮(NN)、铵态氮(AN)、pH、温度(SWT)、水分(SWC))。分析施肥对土壤呼吸组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环境因子的影响,结合PCA、线性回归分析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速率(RS)、异养呼吸速率(RH)的相关性,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模拟调控施肥对RS、RH的重要因子,以期为当地农业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呼吸速率(RS)变化范围为0.63~3.63μmol CO2·m-2·s-1,土壤异养呼吸速率(RH)变化范围为0.41~1.71μmol CO2·m-2·s-1。相较于对照,施肥显着促进了RS、RH,处理间变化顺序均为NP>N>P>CK;根系呼吸速率(RR)变化范围为0.20~1.91μmol CO2·m-2·s-1,整个生育期内,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贡献率为21.70%~52.76%,平均值是38.70%,处理间贡献率的顺序为N>NP>P>CK。小麦生育期内RS、RH呈双峰型变化趋势,均在6月10日达到最大、4月14日最小,根系呼吸速率、根系呼吸贡献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6月10日达到最大值。施肥对根系碳固定量、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根生物量、碳排放、碳固定量、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顺序均为NP>N>P>CK对根系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顺序为P>N>CK>NP,对土壤微生物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顺序为CK>NP>P>N。所有处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均为正值,表现为碳“汇”。(2)土壤温度(STP)可以解释31.48%~66.64%的RS变异,可以解释25.48%~43.64%的RH变异,对RS的拟合度高于RH;土壤水分(SWC)可以解释7.78%~63.99%的RS变异,可以解释1.74%~50.07%的RH变异。RS、RH与土壤0—25cm土层STP均呈显着正相关,与0—10cm土层SWC的相关性最高。各施肥处理下RS、RH温度敏感性Q10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32~1.80、1.21~1.38,小麦地除5cm、20cm P处理Q10最大,10cm、15cm、25cm CK处理Q10值最大,氮肥降低了Q10值。(3)小麦生育期内,除土壤pH,其它土壤环境因子含量表现为0—20cm>20—40cm;土壤AP、MBN、DOC含量在春小麦生育期均表现为小麦地>裸地,而土壤TP、AN、NN含量表现为小麦地<裸地,土壤MBC含量在播种期和拔节期20—40cm土层表现为小麦地<裸地,其余生育期各土层均表现为小麦地>裸地;土壤ROOC含量在播种期和收获期表现为小麦地<裸地,拔节期和开花期表现为小麦地>裸地。土壤AP、MBC、MBN、ROOC、DOC、AN、NN含量均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土壤pH值在开花期最低,收获期最高,土壤SOC、TN、TP含量在播种期和收获期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差异不显着;施N显着提高了AN和NN含量,显着降低了土壤pH值,施P显着提高了土壤TP和AP含量,对土壤pH值无显着影响,NP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SOC、TN、ROOC、DOC、MBC、MBN含量。(4)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RS、RH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土壤STP、DOC与RS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DOC、SWC、STP是影响RS的主要因子,DOC、STP、SWC、pH是影响RH的主要因子。由结构方程模型可知,DOC和pH是调控施肥对RS、RH产生影响的重要因子。综上所述,NP处理降低了根系碳排放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碳排放强度,增加了碳排放效率、作物碳固定量、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相较于其余处理,NP处理增产和固碳减排效应更好。DOC和pH是调控施肥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速率的重要因子。

郑维熙[2](2021)在《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有机碳含量还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及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不仅是土壤环境与大气环境和洞穴环境之间碳迁移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深入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机理、区域土壤演化、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理解,从而弄清楚土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土壤作为碳源还是碳汇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在基于该区域上覆土壤是研究喀斯特关键带上的重要环节,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双河洞系两个重要支洞大风洞、麻黄洞上覆选择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网格法挖掘土壤剖面,分别为撂荒地、退耕还林地、有林地、旱地、灌丛地、灌草地,依次对应SH1#、SH2#、SH3#、SH4#、SH5#、SH6#,按照表层、20cm、40cm、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同时结合室内实验和分析,系统的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有机碳表现出含量高、变异性强的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出夏季>冬季的变化规律。(2)空间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总体呈现为表层>底部,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储存空间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为:有林地(23286mg/kg)>退耕还林地(18334mg/kg)>灌丛地(18017mg/kg)>旱地(14132mg/kg)>灌草地(13885mg/kg)>撂荒地(11040mg/kg),且均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不同土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变幅为55.87-76.28%,呈中等强度的变异,变异性明显。(4)相关性分析显示出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CO2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土壤孔隙度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41.268%),其次是土壤温度(28.038%),两者占变异的7成。(5)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作为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作为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是影响双河洞上覆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其次是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

闫伟[3](2021)在《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区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与土壤侵蚀特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贵州省施秉县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区白云岩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则家山为例,通过修建径流小区,监测溶蚀试片的成土速率和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量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与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白云岩喀斯特区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土壤侵蚀特征与石漠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将为我国西南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成土速率与土壤侵蚀特征及石漠化发生发展趋势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其中试片和径流小区的监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为期一个完整水文年。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母质层(生土层)的成土速率均值为经果林地(3.71 t·km-2·a-1)>粮地(2.64 t·km-2·a-1)>撂荒地(2.23t·km-2·a-1)>经果林-草地(1.86 t·km-2·a-1)>经果林-粮地(1.48t·km-2·a-1)>草地(0.16 t·km-2·a-1)>林地(0.14 t·km-2·a-1)。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母质层(生土层)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土壤深度极显着负向影响土壤p H值、显着正向影响土壤含水量、显着负向影响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与土壤p H值之间存在负向显着性,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之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性(p<0.05)。土壤深度和土壤含水量与溶蚀量、溶蚀速率、成土速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 H值与溶蚀量、溶蚀速率、成土速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试片溶蚀量、溶蚀速率极显着正向影响成土速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故,取样深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溶蚀量、溶蚀速率、成土速率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 H值对溶蚀量、溶蚀速率、成土速率有抑制作用。(2)不同土地利用下水土流失总量为撂荒地(749.467 L)>粮地(556.613 L)>林地(418.2 L)>草地(403.748 L)>经果林地(381.65 L)>经果林-粮地(294.229 L)>经果林-草地(258.068L)。最大流失量为最小流失量的2.9倍,差异不是很大,相对较为集中。影响土壤侵蚀的气候因子主要为降雨量和温度,湿度对于土壤侵蚀几乎没有影响。降雨量的多少影响着水土流失总量的大小,而降雨强度的大小则影响着是否形成有效径流,进而影响着是否产生土壤的流失。温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土壤中植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活跃程度,进而影响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对水土流失总量有较大影响。经果林-草地和经果林-粮地的水土流失总量较少。相比林地、草地、经果林-草地、经果林-粮地,单独种植玉米的土地植被覆盖度更小,植株之间的空隙则更大,植株对于雨水的截留程度则相对更小。即在相同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情况下,会有更多的雨水直接作用在地表的土壤中,对土壤产生较大作用力,进而形成土壤侵蚀现象。为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人类每年经果林地都会松土、施肥等农事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降雨留在土壤中以保证经过林木的生长。即由于人类活动使得经果林地水土流失总量较小。撂荒地的水土流失总量最大,撂荒地为最近才撂荒的土地,以前为农业用地,土壤相对较松软。冬季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凋零后,降雨直接作用到地面上,产生较大的土壤侵蚀力,进而产生较大土壤侵蚀量。夏季,撂荒地中也只会零星长出一些草本植物,但由于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植株较小,对于降雨的吸收和截留能力有限,降雨主要降落到地面,进而形成有效坡面流,产生侵蚀力,进而产生较大的土壤流失量。(3)年形成土壤量为经果林地(3.71 t·km-2·a-1)>粮地(2.64t·km-2·a-1)>撂荒地(2.23 t·km-2·a-1)>经果林-草地(1.86 t·km-2·a-1)>经果林-粮地(1.48 t·km-2·a-1)>草地(0.16 t·km-2·a-1)>林地(0.14 t·km-2·a-1)。土壤流失量为撂荒地(274.628 t·km-2·a-1)>经果林地(178.461t·km-2·a-1)>粮地(48.419 t·km-2·a-1)>经果林-粮地(10.488 t·km-2·a-1)>经果林-草地(6.291 t·km-2·a-1)>林地(1.883 t·km-2·a-1)>草地(1.745 t·km-2·a-1)。(4)利用年土壤流失量减去年形成土壤量,得出每种土地利用的年土壤净流失量为撂荒地(272.398 t·km-2·a-1)>经果林地(174.751 t·km-2·a-1)>粮地(45.779 t·km-2·a-1)>经果林-粮地(9.008 t·km-2·a-1)>经果林-草地(4.431 t·km-2·a-1)>林地(1.743t·km-2·a-1)>草地(1.585 t·km-2·a-1),与不同土地利用下年土壤流失量变化趋势完全相同。即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年形成的土壤量没有改变土壤流失的趋势,只是减缓了土壤流失量的多少而已。且减缓的量与土壤流失量相比较小,减缓的作用不大,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土壤流失的问题。根据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中分级强度最小的标准,本次探讨的白云岩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为:林地、草地、经果林-草地和经果林-粮地的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粮地的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经果林地的土壤侵蚀强度为中度,撂荒地的土壤侵蚀强度为强度,无极强度和剧烈等级。(5)林地、草地、经果林-草地、经果林-粮地最不容易发生石漠化现象,粮地、经果林地、撂荒地发生石漠化现象的等级越来越高。即林草植被覆盖率越低,石漠化发生的几率就越大。建议在从事种植业的坡地和山顶部分,尽可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在坡度较缓的农业用地,尽可能采取套种的生产方式种植农作物,减少单一种植模式,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水土,提高生产力,保持土壤肥力。

范凯凯[4](2021)在《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提出全球变化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放牧、刈割和开垦是最主要的草原利用方式,强烈影响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和掌握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于准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草原生态系统碳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式法和气体井法对围封、放牧、刈割、开垦利用下的土壤表面和剖面温室气体进行观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O2通量具有显着的日、季动态特征,围封、放牧、刈割、开垦利用下的土壤CO2通量分别为254.47 mg m-2 h-1、329.38 mg m-2 h-1、275.13 mg m-2 h-1、490.07 mg m-2 h-1,与围封相比,放牧、刈割和开垦利用下的土壤CO2通量不同程度增加。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存在显着的指数回归关系(P<0.05),与土壤含水量间具有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土壤CO2排放的主导环境控制因子。2.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H4通量具有显着的季动态变化特征,围封、放牧、刈割、开垦利用下的土壤CH4通量分别为-73.24μg m-2 h-1、-78.21μg m-2 h-1、-83.63μg m-2 h-1、-24.00μg m-2 h-1,与围封相比,放牧和刈割利用下的土壤CH4吸收不同程度增加,开垦利用下的土壤CH4吸收减少。围封利用下土壤CH4通量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放牧和刈割利用下土壤CH4通量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而开垦利用下的土壤CH4通量的控制因子是土壤含水量。3.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N2O通量日、季动态特征不明显,围封、放牧、刈割、开垦利用下的土壤N2O通量分别为33.81μg m-2 h-1、27.48μg m-2 h-1、26.46μg m-2 h-1、34.70μg m-2 h-1,与围封相比,放牧和刈割利用下的土壤N2O排放不同程度减少,开垦利用下的土壤N2O排放增加。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N2O气体通量排放的主要因素,而土壤温度对土壤N2O气体排放无显着影响。4.春季消融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CO2和N2O气体通量累积量仅占了全年总排放量的1.74%-3.25%和9.25%-12.52%,土壤CH4气体通量累积量占全年总吸收量的3.58%-4.12%,本研究观测期冻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出现脉冲效应。5.围封和开垦利用下0-20cm土壤是地表CO2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贡献源,放牧和刈割利用下0-30cm土壤是地表CO2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贡献层。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CH4气体吸收通量主要来源于0-20cm土壤层,土壤N2O气体排放通量主要来源于0-30cm土壤剖面。

李隽永[5](2021)在《模拟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盐沼湿地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较低的土壤有机碳(SOC)分解速率,同时因其沉积效率极高,因而在捕获和埋藏有机碳方面具有极大潜力,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蓝色碳汇”。然而,在化肥大量生产和施用、化石燃料燃烧及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氮素(特别是硝态氮)通过地表径流和河流输入等途径进入近海生态系统,导致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加剧。径流和潮汐作用下大量氮素输入到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过程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输入野外控制试验、室内模拟氮输入和潮汐淹水耦合试验,并结合稳定碳同位素(13C)脉冲标记示踪技术,重点探讨不同氮输入水平梯度对盐沼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光合碳分配、土壤CO2和CH4排放、可溶性有机碳(DOC)流失等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氮输入水平和潮汐淹水频率对SOC流失过程的控制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氮输入增加显着增强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CO2吸收能力,使其提高84.06%-220.54%,这主要得益于生长季生态系统CO2吸收能力随氮输入升高而显着增强。氮输入提高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缓解了养分限制,进而提高了盐地碱蓬群落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株高及频度,最终增强了生态系统CO2吸收能力,其中植被盖度是影响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最重要生物因子。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的季节变化则主要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生态系统CO2吸收能力随土壤温度升高而显着增强,且氮输入强化了温度对盐沼湿地NEE的影响。(2)氮输入增加显着提高生态系统光合碳输入量和净同化量,其中+20 g N m-2 y-1氮输入水平导致生态系统光合13C净同化量超过200%。增加的光合碳主要以植物地上生物量和SOC的形式存在于植被-土壤体系中。随着氮输入水平升高,植被总生物量不断增大,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也不断增大,而植物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和根冠比则不断降低。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对氮输入量的响应效率低于5 g N m-2 y-1时快速降低。氮输入通过提高植物生物量,进而显着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特别是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等活性有机碳含量显着升高。(3)氮输入增加提高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土壤CO2和CH4的排放,其中CO2排放通量升高主要表现在生长季,而CH4排放通量升高主要表现在淹水期。氮输入主要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铵态氮、硝态氮等)刺激植物生长,从而向土壤中传输更多活性有机碳,如DOC等,进而刺激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以产生和排放更多CO2和CH4。土壤CO2排放通量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温度的控制,随土壤温度升高,土壤CO2排放通量呈指数升高,且氮输入显着抑制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温度敏感性Q10;土壤CH4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控制,随土壤含水量升高,土壤CH4排放通量呈指数升高。氮输入提高了土壤CH4排放通量对水分的响应敏感性。(4)淹水频率是控制盐沼湿地SOC流失的主要因素,而氮输入增加弱化了淹水频率对土壤CO2和CH4排放以及DOC流失的控制作用。提高淹水频率显着抑制盐沼湿地土壤CO2排放、刺激CH4排放。此外,淹水频率升高通过提高物理冲刷作用刺激土壤DOC流失。氮输入抑制了无植被生长的盐沼湿地SOC的流失,这与有植被的盐沼生态系统有所不同,主要归因于无植被输入活性有机碳。模拟月潮汐处理下SOC分解量与土壤DOC流失量呈线性正相关,而模拟半日潮处理下两者没有显着相关性,这是由于土壤DOC在不同淹水频率下的流失途径不同,低频淹水时DOC分别主要以分解形式流失,而高频淹水时DOC主要以淋溶形式流失。综上所述,氮输入增加显着改变了盐沼湿地碳输入、碳分配和碳排放等碳循环关键过程,同时氮输入还影响了上述碳循环过程与土壤温度、水分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评估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时,应考虑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对盐沼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强调周期性潮汐作用与氮输入的耦合作用对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这将有助于对未来全球变化过程中盐沼湿地“蓝色碳汇”功能进行预判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

任凤玲[6](2021)在《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文中提出农田土壤有机碳(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并与粮食高产稳产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我国农田不同施肥下SOC的时空差异特征及不同因素对SOC影响程度,仍是我国农田SOC循环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另外SOC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SOC组分结构和性质不同,其对SOC固定贡献率也存在差异。研究SOC组分的变化有利于明确农田SOC的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基于对己发表文献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数据的整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多点位的数据库综合分析,明确施肥对我国典型农田SOC含量变化的影响和固碳效率。与不施肥(C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31%±12%(95%置信区间,CI)和18%±2%。与施化肥处理(NP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29%±13%和9%±3%。此外,与CK和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后SOC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23~0.26和0.18~0.19 g kg-1 yr-1。(2)通过不同地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下SOC的区域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并且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与初始SOC含量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有机肥(M)处理下SOC含量分别提高了24~68%和24~74%。东北和西北地区,长期NPKM处理下的SOC含量最最高。起始SOC含量、容重、土壤全氮、土壤p H和气候是影响我国农田SOC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东北地区施用有机肥;西北地区NPKM配合施用;华北地区施用有机肥;南方地区有一些试验点SOC组分已经出现饱,因此南方地区需要适度施用有机肥。(3)通过多点位试验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土壤质地和试验年限条件下SOC组分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并阐明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SOC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相比CK处理,施肥能够提高SOC及其组分含量,但是施用NPK对矿物结合有机碳(MOC)无显着影响。总的来讲,NPKM处理对SOC组分的提升效果较好,且不同SOC组分增加幅度表现为:粗颗粒有机碳(cf POC),115%;游离颗粒有机碳(ff POC),85%;微团聚体颗粒有机碳(i POC),121%和MOC(26%)。cf POC和i POC是影响SOC变化的主要SOC组分。(4)通过我国典型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在更深层次上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SOC固定的保护机制。相比CK处理,施用NPK之后c POC和i POC提高幅度最大;施用NPKM之后物理保护有机碳库提高幅度最大。NPKM主要提高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粗颗粒有机碳组分和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组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与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和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SOC主要保护机制存在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有机碳主要保护机制: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为未保护和物理保护;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为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机制。未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外界碳投入量、起始SOC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而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土壤的化学性质以及粘粉粒含量的影响。系统开展了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固碳特征与驱动因素及其稳定机制研究,结果对于预测预警农田SOC的演变态势和提出SOC提升技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侯帅君[7](2021)在《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补饲是解决草原生态系统牧草供给与家畜需求这一根本性矛盾的主要措施。刈割是栽培草地的主要收获方式之一,通过刈割提升栽培草地的生产和生态效应,在青藏高原尤为迫切。为此,在兰州大学玛曲草地农业试验站,以一年生(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和多年生(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利用模式(多次刈割和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多次刈割下,2019年和2020年平均值,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产草量分别为10478 kg/ha、10418 kg/ha、9150 kg/ha、8700 kg/ha、9539 kg/ha、9011 kg/ha、7906 kg/ha、8377 kg/ha、6792 kg/ha、4939 kg/ha,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增加102.23%、113.24%、102.23%、89.37%、88.59%、104.21%、174.76%、365.46%、414.64%、154.03%;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45%、9.51%、21.81%、21.93%、22.36%、13.38%、12.38%、15.69%、12.37%、14.84%,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提高36.56%、43.86%、16.36%、6.86%、21.25%、145.15%、122.84%、194.86%、182.15%、264.94%;多年生牧草产草量和品质比一年生牧草对多次刈割的响应更敏感。两年中,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2号、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2月份分别为7.8%、7.7%、7.4%、7.3%、7.2%、7.0%,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增加25.24%、26.92%、28.81%、24.85%、25.56%、27.47%;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多次刈割导致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牧草生长期分别延长58天、59天、42天、40天、39天、51天、56天、52天、50天、50天;可能原因是多次刈割显着增加土壤表层(0-10 cm)的温度和提高栽培牧草抗寒物质的含量。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土壤表层温度在多次刈割下增加约1.2℃。2019年,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2号、青海中华羊茅、同德老芒麦、垂穗披碱草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264 g C/m2/year、3184 g C/m2/year、6659 g C/m2/year、23566 g C/m2/year、12184 g C/m2/year、9033 g C/m2/year,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降低24.57%、2.86%、22.18%、12.18%、6.86%、15.57%。多次刈割提高一年生草地CO2通量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生态效益优于收获干草。综上,多次刈割下,一年生牧草中黑麦产量最高、兰箭3号营养品质最好、燕麦生长期最长,多年生牧草中同德老芒麦产量最高、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最好、青海中华羊茅生长期最长。

李双[8](2021)在《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本文在关岭-贞丰石漠化高原峡谷综合治理示范区,选取玉米(Zea mays)地、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地、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地、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地、花椒火龙果混交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地、撂荒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圆柏(Sabina chinensis)林、圆柏-女贞(Ligustrum lucidum)混交林共11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0~5、5~10、10~20 cm土壤,探讨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估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植硅体碳储量,揭示影响土壤有机碳、植硅体碳的主导因素,阐明喀斯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植硅体碳的影响规律和驱动机制,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推进实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圆柏-女贞混交林及圆柏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余9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圆柏-女贞混交林次之,皇竹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表现为最低;所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加深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环境因子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中,TP及pH两个环境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未呈显着相关,与TN、>2 mm砾石含量、C:N、C:P、N:P、海拔、坡度及土壤容重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其中,>2 mm砾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和其余环境因子均存在显着相关性。土壤C、N、P计量比与有机碳储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坡度、海拔两个空间环境因子与有机碳含量、储量都存在显着相关性。由此表明11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有机碳含量、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存在较强相关性,>2 mm砾石含量和土壤有效硅含量是环境因子中的重要指标。(2)本研究中,玉米地在各个土层植硅体含量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圆柏-女贞混交林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植硅体含量与pH值存在显着相关,与其余环境因子未呈显着相关,与有效硅存在显着正相关性。皇竹草地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和植硅体碳储量在各土层均为最高,火龙果地与天然草地植硅体碳含量主要聚集在亚表层和底层,其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存在明显的表层聚集效应。相关分析表明,植硅体碳含量与植硅体、有效硅及坡度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而与其他环境因子未呈显着相关。植硅体碳储量与植硅体碳含量、有机碳含量、TN、土壤容重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相关性,与坡度、>2 mm砾石含量及C:N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表明了植硅体碳储量与有机碳之间的密切相关性,TN及土壤容重是植硅体碳积累的关键影响因子。坡度不仅与植硅体碳储量存在显着相关性,更与植硅体碳含量、有效硅、有机碳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是环境因素中的关键因子。(3)本研究中,TN、海拔、TP、植硅体、C:N、C:P、N:P均是土壤有机碳、植硅体碳的主要影响因子,特别是TP及C:N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植硅体碳含量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植硅体碳储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表明植硅体碳积累受土壤有机碳影响较大。(4)土壤PhytOC/SOC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土壤植硅体碳稳定性在增强。土壤PhytOC/SOC与TP、pH未呈显着相关性,而与其余环境因子均存在显着相关性,这说明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植硅体碳稳定性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总体而言,在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植硅体碳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之间密切相关。

王冰[9](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郭玉东[10](2021)在《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灌木林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多年来,库布齐沙漠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灌木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固碳功能。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地区四种人工灌木林(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以下简称柠条)、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同时采用生物量模型法构建了四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规律;对四种人工灌木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进行估算,分析不同层次碳库特征,为系统、准确估算库布齐沙漠四种灌木林生态系碳储量提供基础参考,同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重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灌木林生物量各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柳林(4.09 t·hm-2)>柠条林(2.29 t·hm-2)>沙棘林(1.61 t·hm-2)>杨柴林(0.59 t·hm-2);四种灌木平均全株生物量从大到小为沙柳(7.42 kg·株-1)>柠条(3.97 kg·株-1)>沙棘(2.31 kg·株-1)>杨柴(0.32 kg·株-1),四种灌木全株生物量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2)同种灌木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四种灌木的干质比介于0.23-0.30,枝质比介于0.22-0.28,叶质比介于0.15-0.17,根质比介于0.26-0.30,表明干、枝或根为全株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四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地上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重介于65%-75%,其中柠条地上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沙柳和沙棘,杨柴最小;四种灌木根冠比均小于1,表明并未将较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分。(3)不同灌木林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各不相同。草本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0.42 t·hm-2)>沙棘林(0.34 t·hm-2)>杨柴林(0.30 t·hm-2)>沙柳林(0.25 t·hm-2);凋落物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0.36 t·hm-2)>柠条林(0.24t·hm-2)>沙柳林(0.09 t·hm-2)=杨柴林(0.09 t·hm-2);不同灌木林间草本层、凋落物层差异均不显着(p>0.05)。(4)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遥感生物量最优估算模型,所有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柠条、沙棘、沙柳、杨柴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判别系数(R2)分别为0.49、0.51、0.47和0.41,预估精度分别为72.1%、62.5%、76.5%和72.2%,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各不相同,四种灌木全株碳含量依次为沙棘(0.4396)>沙柳(0.4352)>柠条(0.4329)>杨柴(0.4131),不同树种各器官中均为叶碳含量最大。凋落物层碳含量表现为沙棘林(0.4915)>沙柳林(0.4738)>柠条林(0.4586)>杨柴林(0.4229);草本层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杨柴林(0.4893)>沙柳林(0.4783)>沙棘林(0.4267)>柠条林(0.4072);不同灌木林不同深度土壤碳含量各异,柠条林随着土层厚度加深,土壤碳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沙柳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杨柴林和沙棘林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先上升,至60-100 cm深度后土壤碳含量剧减。(6)碳密度热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库布齐沙漠地区东北部,碳密度冷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表明库布齐沙漠地区碳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是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区域,中部为碳密度分布较低的区域。(7)四种灌木林中,灌木层碳密度分别为沙柳林(3.1519 t·hm-2)>柠条林(1.9011t·hm-2)>沙棘林(0.8890 t·hm-2>杨柴林(0.3768 t·hm-2);凋落物层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为沙棘林(0.1629 t·hm-2)>柠条林(0.1167 t·hm-2)>沙柳林(0.0436 t·hm-2)>杨柴林(0.0375 t·hm-2);草本层碳密度表现为柠条林(0.1729 t·hm-2)>沙棘林(0.1459t·hm-2)>杨柴林(0.1430 t·hm-2)>沙柳林(0.1189 t·hm-2)。(8)四种灌木林总碳密度中,柠条林最大(35.40 t·hm-2),其次为沙棘林(16.18t·hm-2)和沙柳林(13.64 t·hm-2),杨柴林最小(13.11 t·hm-2)。柠条林、沙柳林和杨柴林各层次碳密度所占比重均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沙棘林则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

二、Relationship of soil surface CO_2 flux with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lationship of soil surface CO_2 flux with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陇中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Abbriv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研究进展
        1.2.1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1.2.2 根系呼吸研究进展
        1.2.3 土壤异养呼吸研究进展
        1.2.4 根系呼吸测定方法
    1.3 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氮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3.2 磷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3.3 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4.2 土壤活性碳组分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4.3 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土壤温度
        1.5.2 土壤水分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土壤CO_2排放速率测定
        2.2.2 根系呼吸测定
        2.2.3 土壤温度、含水量测定
        2.2.4 土壤和植株指标测定方法
        2.2.5 土壤碳排放强度计算
        2.2.6 土壤碳排放量计算
        2.2.7 作物碳排放效率计算
        2.2.8 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计算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第三章 氮磷添加下春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3.1 氮磷添加下春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及组分变化特征
    3.2 氮磷添加对土壤平均呼吸速率的影响
    3.3 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关系
    3.4 氮磷添加下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
    3.5 氮磷添加对春小麦农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3.6 氮磷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效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3.6.1 氮磷添加对农田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3.6.2 氮磷添加对春小麦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氮磷添加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4.1 氮磷添加下土壤温度、水分的变化
        4.1.1 土壤温度
        4.1.2 土壤水分
    4.2 氮磷添加下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
        4.2.1 有机碳
        4.2.2 全氮
        4.2.3 全磷
        4.2.4 速效磷
        4.2.5 pH
        4.2.6 硝态氮
        4.2.7 铵态氮
        4.2.8 易氧化有机碳
        4.2.9 可溶性有机碳
        4.2.10 微生物量碳
        4.2.11 微生物量氮
    4.3 小结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的影响
    5.1 土壤温度、水分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之间的关系
        5.1.1 土壤温度
        5.1.2 土壤水分
    5.2 生育期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
        5.2.1 播种期
        5.2.2 拔节期
        5.2.3 开花期
        5.2.4 收获期
    5.3 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的影响
        5.3.1 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之间的相关关系
        5.3.2 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3.3 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氮磷添加对春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及根系呼吸贡献率的影响
        6.1.2 氮磷添加对春小麦农田碳排放效率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6.1.3 氮磷添加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6.1.4 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水分变异的响应
        6.1.5 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的影响
    6.2 结论
    6.3 展望
    6.4 创新点和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土壤有机碳研究
        1.2.2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土壤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2.1 监测点设置
        2.2.2 野外样本采集与室内实验
        2.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季节变化特征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分布特征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土壤环境因子特征
        4.1.1 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4.1.2 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
        4.1.3 土壤p H特征分析
        4.1.4 土壤容重特征分析
        4.1.5 土壤孔隙度特征分析
        4.1.6 土壤CO_2浓度特征分析
    4.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主成分分析
    4.4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节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
        5.1.2 土壤有机碳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5.2 展望
        5.2.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获奖情况

(3)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区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与土壤侵蚀特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溶蚀速率及成土速率的研究
        1.2.2 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1.2.3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研究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1 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3.2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3 不同土地利用下石漠化发生发展规律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背景概况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溶蚀速率、成土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2.2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2.3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成土速率、土壤侵蚀特征与石漠化发生发展的规律
    2.3 研究方法
        2.3.1 径流小区的布设和观测
        2.3.2 计算溶蚀速率和成土速率
        2.3.3 获取气象数据,测定产流产沙量
        2.3.4 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p H值、土壤有机质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
    3.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理化性质
        3.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
        3.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3.2 不同土地利用下溶蚀速率及成土速率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溶蚀速率及成土速率
        3.2.2 不同土壤环境值与溶蚀量、溶蚀速率、成土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3.3 成土速率的影响因素
        3.3.1 土壤母质层(生土层)深度与成土速率
        3.3.2 土壤含水量与成土速率
        3.3.3 土壤容重与成土速率
        3.3.4 土壤孔隙度与成土速率
        3.3.5 土壤有机质与成土速率
        3.3.6 土壤p H值与成土速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
    4.1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不同气候因子
        4.1.1 不同气候因子随时间变化过程
        4.1.2 气候因子逐月变化趋势
    4.2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侵蚀特征
        4.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土流失总量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各月份间土壤侵蚀特征
    4.3 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4.3.1 气候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石漠化发生发展规律
    5.1 不同土地利用下年形成土壤量
    5.2 不同土地利用下年土壤流失量
        5.2.1 不同土地利用下年土壤流失量
        5.2.2 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因素
    5.3 不同土地利用下石漠化发生发展规律
        5.3.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净流失量
        5.3.2 不同土地利用下石漠化发生发展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
        6.1.2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
        6.1.3 不同土地利用下石漠化发生发展规律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4)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草原土壤温室气体研究进展
        1.1.1 草原土壤CO_2通量研究进展
        1.1.2 草原土壤CH_4通量研究进展
        1.1.3 草原土壤N_2O通量研究进展
    1.2 人类活动对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1.2.1 放牧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1.2.2 刈割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1.2.3 开垦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1.3 土壤剖面温室气体研究进展
    1.4 冻融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和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括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环境因子的测定
        2.2.3 生物量的采集与测定
        2.2.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5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利用方式下植被和土壤特征
    3.1 研究区气温与降水
    3.2 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生物量差异性分析
        3.2.1 地上生物量
        3.2.2 地下生物量
    3.3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分析
        3.3.1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
        3.3.2 土壤理化性质
    3.4 讨论
        3.4.1 不同利用方式对生物量的影响
        3.4.2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4.3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特征
    4.1 土壤CO_2气体通量的日动态变化
    4.2 土壤CO_2气体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4.3 土壤CO_2气体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CH_4排放特征
    5.1 土壤CH_4气体通量的日动态变化
    5.2 土壤CH_4气体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5.3 土壤CH_4气体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特征
    6.1 土壤N_2O气体通量的日动态变化
    6.2 土壤N_2O气体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6.3 土壤N_2O气体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草原土壤剖面温室气体分布特征
    7.1 草原土壤剖面温室气体浓度分布
    7.2 草原土壤剖面温室气体扩散通量
    7.3 讨论与结论
        7.3.1 土壤剖面CO_2气体通量
        7.3.2 土壤剖面CH_4气体通量
        7.3.3 土壤剖面N_2O气体通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模拟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
        1.2.2 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研究方法
        1.2.3 外源氮输入对盐沼湿地植被生长和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1.2.4 外源氮输入对盐沼湿地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1.2.5 外源氮输入对盐沼湿地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1.2.6 研究设想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野外原位氮输入控制试验
        2.2.3 ~(13)C同位素脉冲标记试验
        2.2.4 氮输入水平和淹水频率耦合试验
第3章 模拟氮输入对盐沼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被生长对模拟氮输入的响应
        3.2.2 土壤性质对模拟氮输入的响应
        3.2.3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对模拟氮输入的响应
        3.2.4 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与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模拟氮输入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3.3.2 植被生长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3.3.3 环境因子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模拟氮输入对盐沼湿地碳分配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被光合碳分配的动态变化及对氮输入的响应
        4.2.2 植被生物量及生物量碳、氮分配对氮输入的响应
        4.2.3 植被生物量及其分配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模拟氮输入对植被光合碳输入和分配过程的影响
        4.3.2 模拟氮输入对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4.3.3 植被生物量及其分配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模拟氮输入对盐沼湿地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CO_2和CH_4排放对氮输入的响应
        5.2.2 土壤CO_2和CH_4排放与土壤温度、水盐的关系
        5.2.3 土壤CO_2和CH_4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2.4 土壤CO_2和CH_4排放与植被特征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土壤温度和水盐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5.3.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5.3.3 植被特征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模拟氮输入和淹水频率对盐沼湿地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CO_2和CH_4对氮输入和淹水频率的响应
        6.2.2 土壤DOC流失对氮输入和淹水频率的响应
        6.2.3 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速率与土壤水盐的关系
        6.2.4 土壤有机碳垂直流失量与DOC流失量的关系
    6.3 讨论
        6.3.1 氮输入和淹水频率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
        6.3.2 氮输入和淹水频率对土壤DOC流失的影响
        6.3.3 淹水频率对土壤SOC分解与DOC流失间关系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进展
        1.2.1 物理方法分组
        1.2.2 化学方法分组
        1.2.3 生物学方法分组
    1.3 土壤有机碳固定的驱动因素
        1.3.1 气候
        1.3.2 土壤理化性质
        1.3.3 土地利用方式
        1.3.4 施肥
    1.4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
        1.4.1 物理稳定机制
        1.4.2 化学稳定机制
        1.4.3 生物化学保护机制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2.1.2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2.1.3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2.1.4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2.2 技术路线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目标
第三章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效应大小指数的选择
        3.2.3 数据分析
        3.2.4 整合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和固碳效率
        3.3.2 不同条件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2 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
        3.4.3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述
        4.2.2 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计算方法
        4.2.3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速率计算方法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特征
        4.3.2 影响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4.4 讨论
        4.4.1 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空间异质性
        4.4.2 影响长期不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影响长期施用化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4 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5 影响长期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土壤取样
        5.2.3 土壤有机碳分组
        5.2.4 二氧化碳排放
        5.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5.3.2 不同条件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的响应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有机碳固碳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5.3.4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4 讨论
        5.4.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5.4.2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典型长期试验点概况
        6.2.2 实验设计
        6.2.3 土壤取样
        6.2.4 土壤有机碳分组
        6.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6.2.6 外源碳输入量计算方法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与外源碳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6.3.2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6.3.3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6.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之间的关系
        6.3.5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7)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栽培草地概述
        1.1.2 多次刈割对生产力的影响
        1.1.3 多次刈割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科学问题
    1.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指标测定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3.1.1 产草量
        3.1.2 牧草营养品质
    3.2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2.1 草地土壤CO_2排放日动态
        3.2.2 草地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
        3.2.3 草地土壤CO_2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1 土壤速效磷
        3.3.2 土壤硝态氮
    3.4 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3.4.1 一年生牧草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3.4.2 多年生牧草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4.1.1 产草量
        4.1.2 营养品质
    4.2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喀斯特与西南喀斯特石漠化
        1.2.2 土壤有机碳和植硅体碳
        1.2.3 土壤碳库
        1.2.4 土壤植硅体碳稳定性与植硅体碳积累
        1.2.5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植硅体碳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之处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样方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室内样品测定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
    3.2 小结
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储量
    4.2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1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2 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3 小结
5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的分布特征
    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植硅体碳分布特征
        5.1.1 土壤植硅体含量
        5.1.2 土壤植硅体碳含量
        5.1.3 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5.2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2.1 土壤植硅体碳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2.2 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2.3 土壤植硅体碳储量占有机碳储量比值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3 小结
6 主成分分析结果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7.1.2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7.1.3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分布特征
        7.1.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与植硅体碳的关系
        7.1.5 影响土壤有机碳及植硅体碳积累的主导因素分析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土壤样品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6 讨论与小结
        6.6.1 讨论
        6.6.2 小结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量研究方法
        1.2.2 植被生物量研究现状
        1.2.3 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4 基于遥感技术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1.2.5 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矿产资源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调查与分析
    3.1 生物量获取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品收集
        3.1.3 样品处理
    3.2 四种灌木林灌木层生物量
        3.2.1 灌木层生物量
        3.2.2 全株生物量分配
        3.2.3 不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指标
        3.2.4 各部分生物量之间相关关系
    3.3 草本层生物量
    3.4 凋落物生物量
    3.5 小结
4 四种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4.1 模型拟合方法
        4.1.1 自变量筛选
        4.1.2 模型选取
        4.1.3 最优方程选择
        4.1.4 模型检验
    4.2 模型建立
        4.2.1 四种灌木参数实测区间
        4.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
        4.2.3 生物量模型的拟合
        4.2.4 模型精度检验
    4.3 小结
5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5.1 数据来源
        5.1.1 遥感数据来源
        5.1.2 实测样地数据
        5.1.3 其他数据
    5.2 方法
        5.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5.2.2 遥感生物量自变量设置
        5.2.3 模型建立
        5.2.4 模型精度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量与各估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2 生物量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
    5.4 小结
6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配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品收集
        6.1.2 室内测定与分析
        6.1.3 碳密度计算方法
        6.1.4 空间分析方法
    6.2 各组分及各层次碳含量
        6.2.1 灌木层碳含量
        6.2.2 凋落物碳含量
        6.2.3 草本层碳含量
        6.2.4 土壤层碳含量
    6.3 灌木林各层次碳密度
        6.3.1 灌木层碳密度分析
        6.3.2 凋落物层碳密度
        6.3.3 草本层碳密度
        6.3.4 土壤层碳密度
    6.4 灌木林总碳密度分配
    6.5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规律
        7.1.2 生物量模型法方程建立
        7.1.3 基于遥感法生物量模型构建
        7.1.4 灌木林碳含量分析
        7.1.5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析
    7.2 结论
        7.2.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
        7.2.2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拟合
        7.2.3 四种灌木林遥感法生物量方程拟合
        7.2.4 灌木林各组分碳含量
        7.2.5 灌木林碳密度
    7.3 创新点
    7.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Relationship of soil surface CO_2 flux with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陇中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影响因素[D]. 彭亚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郑维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区不同土地利用下成土速率与土壤侵蚀特征模拟研究[D]. 闫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范凯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模拟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D]. 李隽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6]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D]. 任凤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侯帅君. 兰州大学, 2021(09)
  • [8]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李双.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9]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10]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D]. 郭玉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标签:;  ;  ;  ;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表面CO_2通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