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喇曼分光计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彦[1](2016)在《光子晶体光纤中自陡效应对孤子俘获效应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于传统光纤,由于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特殊结构致使其拥有许多非常优异的光学特性,比如可控色散特性、高阶非线性、无截止单模特性等,也为非线性光学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传输在非线性介质中的高阶孤子由于受到了色散以及高阶非线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会分裂出一系列基阶孤子,在此过程中会向外辐射出色散波。在PCF中,色散波的生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位于正常色散区的色散波能极大展宽输出频谱,它是超连续谱生成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色散波的产生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基于广义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本文使用数值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具有双零色散波点的PCF中孤子俘获现象。研究了自陡效应对色散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自陡效应对孤子捕获现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在PCF中传输的光脉冲需要遵循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我们通过分步傅里叶算法数值模拟了在具有双零色散点PCF中,色散波的生成和自陡效应对色散波造成的影响。本文利用了窗口傅里叶变换方法模拟并实现了交叉相关频率分辨光学开关(X-FROG)的技术,研究了自陡效应对色散波的影响。首先,通过数值分析自陡效应对色散波的影响,发现由于红、蓝移色散波的生成机制有所差异,导致自陡效应对红、蓝移色散波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当考虑自陡效应时,红移色散波的强度随之明显减弱而蓝移色散波的强度随之增强。第二,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中自陡效应对孤子俘获色散波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发现,当考虑自陡效应时,改变入射脉冲的初始宽度,自陡系数会随之改变,随着自陡系数的增加,俘获的红移色散波强度削弱,而俘获的蓝移色散波强度有所增强。这对优化超连续谱光源,控制超连续谱的宽度和平坦度具有重要意义。
钟奇润[2](2016)在《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模块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简称SRS)效应的拉曼光纤放大器(Raman Fiber Amplifier,简称RFA)由于具有低噪声、分布式放大、可实现宽带放大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光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设计、实现了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模块,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介绍拉曼放大器的背景与意义,并综述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器在国内外的发展、研究现状与优秀产品。(2)阐述拉曼放大器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整理、总结出拉曼泵浦模块中需要被监控的对象。(3)对拉曼泵浦模块进行系统结构与模块电路设计,重点对激光器程控恒流源、光电二极管电流监测、温度控制等电路进行设计。(4)设计基于串口通信的拉曼泵浦模块远程监控系统,并完成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设计,实现多路激光器的实时监控。(5)测试表明,拉曼泵浦模块的驱动电流精度为0.1%,72小时温度稳定度达0.556%。(6)利用拉曼泵浦模块搭建拉曼放大器,进行开关增益测试与平坦放大实验,仅用两路泵浦激光器实现C波段信号光的平坦放大,在光纤长度为25、50、75km分别得到0.52、0.90、0.67dB的信号平坦度,相应平均开关增益为5.16、8.04、9.45dB。本文研制的拉曼泵浦模块能适用于不同光纤长度、入纤功率、放大增益要求的拉曼光纤放大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李国林[3](2015)在《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能源对煤矿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障矿产的生产安全已经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由于煤矿爆炸而引起的煤矿灾害逐年增加,已经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然而,除了甲烷是引起煤矿爆炸的主要气体以外,CO这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也是引起煤矿爆炸和火灾的罪魁祸首。研制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低成本、可靠、快速响应的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已经刻不容缓。本论文来源于中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矿突水、火灾等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大课题,项目名称为:煤矿用红外CO检测仪(传感器)研发(项目编号:2013BAK06B04)。本论文利用自主研制的球面反射聚光气室,基于单光源双通道的检测结构,有效的消除了光源和光路的干扰,以锁相放大技术为信号处理的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了 ICD-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对样机的进行了标定,研究了样机的检测性能。该样机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 ppm;当检测气体浓度超过100 ppm时,该仪器的相对误差为-1.7%~+1.9%;对浓度为100 ppm和1000 ppm浓度的气体,长时间测量稳定性,其相对误差分别为0.9%和5.5%。该检测仪在保障煤矿安全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搭建了虚拟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设计了适合该检测系统的虚拟锁相放大器,有效的提高了该虚拟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针对研制的虚拟检测系统,我们开展了气体实验,分析了该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在一氧化碳浓度0~0.4%的范围内,相对检测误差小于4.1%。对于气体浓度0.1%和0.4%长达24小时的检测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分别小于9.8%和2.2%。综上所述,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对于检测CO浓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同时基于ICD-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我们通过时分复用的方法研究出了多气体检测系统的模型,为MEMS宽带热光源应用于多气体检测奠定了研究基础。创新点:1、根据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并制作了与之匹配的光路和聚光气室:(1)光源IR55的发散角为15度,制作了与之匹配的光程为40cm的球面反射镜聚光气室;(2)光源ReflectIR-P1S发出是平行光,制作了与之匹配的光程为80cm的平面反射镜聚光气室。2、将锁相放大技术应用于红外气体检测中,自主研制了一款4Hz数模混合的锁相放大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 ICD-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该样机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 ppm,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提高了仪器稳定性和灵敏度。3、依托ICD-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从电学系统和光学系统两方面做了延伸性研究:(1)利用虚拟软件平台LabVIEW的优秀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改进电学系统的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了虚拟锁相放大器,搭建了虚拟红外一氧化碳检测系统,将其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2)通过改进光学系统,利用分时复用的方法可以构建了多种气体的检测系统。
胡光冲[4](2014)在《基于等离子体激发的氧化锌基深紫外发光器件研究》文中认为发光波长在300nm以内的光源在食品消毒、临床诊断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可是目前主要的这类光源主要是以氙灯、汞灯等为主,它们一般工作寿命短、稳定性比较差。MgZnO材料除了具备ZnO的高的激子结合能,环境友好,原料丰富等优势外,还具备带隙大范围可调等优点,作为发光材料时,发光波长很容易调节到300nm以内。这使其在深紫外波段的发光方面有巨大潜在应用。针对目前MgZnO深紫外发光器件的不足的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MOCVD技术和MBE技术制备了MgZnO发光器件,并对其发光特性做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针对掺杂问题中随着禁带宽度增加而不断增长的受主激活能使有效p型掺杂越来越难等问题,本文利用等离子体激发立方相MgZnO实现了深紫外发光。首先利用金属气相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禁带宽度5.47eV的立方相MgZnO薄膜。当把样品放置于被高频强电场电离产生并加速的等离子体氛围中时,观测到了来自样品的276nm的深紫外发光。研究表明发光源自于被高频强电场电离空气产生并加速的激发态粒子对样品的激发。
计卓馨[5](2012)在《基于声光可调滤波器超光谱成像的实验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超光谱成像技术是新一代光电探测技术,由于持有的成像和光谱探测兼具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地理遥测、医疗光谱诊断、军事侦察、监视等多个领域。由于声光可调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AOTF)具有体积小、无移动部件、通光孔径和入射光孔径大、灵敏度高、衍射效率高等优点,所以本文主要围绕基于AOTF的超光谱成像技术展开研究。本文介绍了超光谱成像及AOTF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AOTF的工作原理,通过AOTF的主要性能指标明确AOTF的结构和主要参数。论文主要针对基于AOTF的超光谱成像实验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超光谱系统对同一目标成像时,AOTF在扫面不同的光波长时,由于波长不同其焦距也不同,会聚的像点位置也就不同。对于放置在一定位置探测器CCD要想获得来自不同波段的光谱图像,这就对光学设计提出了复消色差的要求。由于光学系统的谱段较宽(400~1000nm),所以选取了萤石(CaF2)对系统的二级光谱进行校正,其设计结果不仅实现了复消色差,而且在各波段光谱内均满足成像要求。
杨海波[6](2010)在《多孔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详述了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的原理、关键参数及研究现状,对器件结构及热敏材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多孔硅(PS)技术的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工艺流程,进行了器件的工艺流程设计,研究了绝热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热学和力学分析;对MEMS工艺中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工艺改进、优化探测器制备工艺及测辐射热计支撑结构的设计,进行工艺流程的调整。提出多孔硅作为微测辐射热计绝热层的新思路,在微热敏系统中采用多孔硅作为绝热层可以获得快速的温度变化响应和低的热损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对多孔硅的制备方法、孔隙率、厚度、硅片类型及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介绍了多孔硅材料纳米力学及热学测试的一些基本方法;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法研究了多孔硅绝热层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绝热性能的关系;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其硬度和杨氏模量,得到多孔硅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利用直流对靶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VOx),研究了基底条件对氧化钒薄膜微观结构、纳米力学性能及电阻温度性能的影响;对于VOx/PS/Si结构进行了制备和性能测试,研究了多孔硅基底的表面微结构对VOx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生长过程的影响,同时进行了VOx/PS/Si薄膜结构的纳米力学性能测试,并对其电阻温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于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结构进行了ANSYS结构设计及Intellisuite工艺模拟。实验通过对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结构设计中将会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理论分析,进而对各种设计思路进行实际建模分析,得到理想中的结构。同时进行了微测辐射热计的工艺流程和版图设计,并进行了工艺验证,并提出相应的工艺优化方案。利用MEMS微制造技术形成微桥结构得以实现微米量级化,进而满足制造非制冷阵列探测系统的需要,为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董维建[7](2010)在《直接探测激光雷达准直和调整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直接测风激光雷达是探测晴空风场精细结构的遥感工具,对于天气预报、大气动力学研究、航空风切变安全预警和国防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显着的应用前景。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相干和非相干(直接探测)两种。本文分析了测风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发散角的大小对鉴频精度的影响,并在实验中测量了几种不同发散角光束扫描F-P标准具的透过率曲线,结果表明当入射光斑大小相同时,发散角越小,其对应的精细度越高,鉴频精度越高,因此需要对光束发散角进行压缩。同时光斑越小对鉴频越有利。为了满足雷达系统测风精度,需要将回波信号发散角压缩到1mrad以下,同时在0-3m的工作距离内使光斑尺寸小于10mm。为了方便光路调整同时考虑到耦合效率,望远镜回波信号需要导入多模光纤后再进行准直。由于单透镜的准直区域要想有好的准直效果就要求透镜焦距f ’较大,用单透镜准直必然用长焦距透镜,同时还要满足入射束腰位于透镜的前焦点处,这必然导致准直系统尺寸太大。另外,单透镜的变换能力有限,一般不适用准直区域很大的变换。使用正负透镜组的离焦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信号光束进行离焦系统扩束前先用一个直径小,焦距短,便于集成的自聚焦透镜先进行一级准直,这样使光束进入离焦系统扩束时光斑尺寸不会太大,又减小了离焦系统扩束倍率,使得加工方便。雷达系统工作之前,首先要调整出射激光束与望远镜光轴的一致性,使得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最强。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自动准直系统,对调整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表明结果满足雷达系统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就可以很快调整好,且精度很高。由于当两轴重合时,回波信号关于望远镜标准轴中心对称,故该方法调整好了也适用于远距离的信号的测量。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别的一些雷达收发系统的调整。
李云红[8](2010)在《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红外热像测温技术是当今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已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准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并发挥着其它产品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掌握热像测温技术的发展进程、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启发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为热像仪的优化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支持。本论文结合红外热像测温原理,进行红外热像精确测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碳纤维织物的导热性能及服装材料的舒适性研究。总的来说,本文在红外热像温度建模及测量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影响,得到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吸收率,大气透过率,环境温度和大气温度对测温误差的影响。建立了红外热像测温物理模型。(2)结合物体表面对红外线的发射和反射作用以及红外线在大气中传输的物理过程,得到在不同精度及测量条件下的校准曲线,设计了BP神经网络算法,用于温度标定实验中的灰度与温度的特性曲线拟合,为红外热像仪的精确测温提供了保证。(3)通过研究被测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并结合红外物理中的三大辐射定律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有效辐射。建立了辐射测温方程及目标温度场和等效温度场(部分辐射温度)的转换模型。提出了红外热像仪外场精确测温方法,进行了大气透过率的二次标定,利用二次修正系数对未知辐射源测量值进行修正,准确测量出未知辐射源目标的辐射温度。(4)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碳纤维材料导热性能测试平台,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碳纤维材料进行温度场分析和测量,用温度对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和分析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碳纤维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异,为这类材料导热性能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实验验证了红外热像技术进行材料导热性能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5)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服装舒适性研究的测试平台,进行设定环境下的穿着实验测量。使用红外热像仪直接测量不同环境中服装在穿着状态下表面温度场的分布,通过直观判断的服装在真实穿着条件下衣内的实际温度变化情况,推出服装及服装面料的隔热性能。通过对紧贴皮肤部位的服装面料的最高温度比较服装面料的热阻大小,判断整个服装隔热值的相对大小。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红外热像精确测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张晓清[9](2009)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在现代分析科学中已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广泛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临床检验、药物分析、医药卫生和质量控制等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通常需要对复杂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进行分离分析,如中药分析中的某些有效成分的浓度测定、临床诊断中对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食品分析中对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出等。这就使得简便、快速、灵敏、低成本的分离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建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高效液相色谱-程序波长设计紫外检测法用于同时测定血浆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及其应用研究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程序波长设置紫外检测建立了血浆色氨酸和犬尿氨酸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在Agilent Hypersil ODS(125mm×4.0mm,5μm)柱上6分钟内即可完成血浆色氨酸和犬尿氨酸两种组分的同时分离测定。流出液通过紫外检测器程序波长设计检测,0到4分钟波长设置为360nm以检测犬尿氨酸,4到6分钟波长设置为278nm以检测色氨酸,这样可实现这两种组分在一次流动过程中的同时检测。该方法测定犬尿氨酸的线性范围是0.269到21.20μmol/L,色氨酸的线性范围是3.35到678.0μmol/L。犬尿氨酸和色氨酸的检出限分别是0.028μmol/L和0.053μ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都符合临床检验要求。该方法被用于分析川崎病、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儿童患者的血浆色氨酸和犬尿氨酸浓度。结果显示川崎病组各指标和对照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其它组疾病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2.功能化超顺磁性磁珠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利用超顺磁性磁珠,结合以丝网印刷电极(SPCE)为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利用磁场固定生物组分的免疫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CA199的分离检测。该传感器是通过在环氧基末端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表面结合上链酶亲和素,利用链酶亲和素和生物素反应,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体连接在磁珠表面,再加入经离线温育的样品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HRP-anti-CA199),这样酶标抗体被成功连接在超顺磁性磁珠表面,通过磁场将其固定在SPCE表面,加入邻苯二胺.过氧化氢体系进行电化学检测。电化学响应信号与CA199抗原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5.0~120U/mL。该方法无需固定化试剂,具有简单、灵敏、低成本等特点。3.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随着分析化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分析仪器和方法不断被应用于检验医学,使检验医学也相应地得到了快速发展。检验医学已逐步提出向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家庭检测或野外检测方向发展,以实现标本的快速方便的检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流控免疫分析在仪器的微型化和便携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使实现POCT的目标成为可能。微流控免疫分析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在芯片材料上构建出微米级的通道用于免疫分析。微流控免疫分析因其独特的性质,能大大改善常规免疫分析性能:(1)由于微通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能使免疫反应大大缩短,提高分析效率。微流控芯片分析多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内就能完成组分的分离检测。(2)由于通道的尺寸小,能大大节约贵重的免疫试剂消耗量,降低检测成本。微流控分析的进样量已降低至纳升级甚至更低的水平。(3)易于实现仪器便携化,微型化和操作自动化,有望用于POCT。本研究通过微流控通道中的免疫反应,将印刷电极整合在芯片上实现微流控芯片免疫分析电化学检测一体化装置用于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研究将微流控芯片电进样技术、免疫分析和微流控通道柱端电化学检测结合起来,试图构建一种集进样、分离、检测于一体的简便易携的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实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孙媛媛[10](2009)在《Nd:YAG晶体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晶体材料Nd:YAG在民用、军事、激光技术等诸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而特殊的用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硬脆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制备、加工技术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介绍激光晶体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的同时,重点分析了Nd:YAG光学晶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原料制备(原料烧结、称量配料、混料和压块成型等)及提拉法生长晶体的工艺过程。另外,在分析国内外脆性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激光晶体Nd:YAG加工的全过程,优化了加工中各项工艺参数,改善了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本文研究内容也将对激光晶体材料的生长制备、超精密加工及其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激光喇曼分光计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喇曼分光计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光子晶体光纤中自陡效应对孤子俘获效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子晶体光纤简介 |
1.2.1 光子晶体光纤的分类 |
1.2.2 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 |
1.3 研究进展及意义 |
1.3.1 色散波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2 孤子俘获现象的发现 |
1.3.3 超连续谱的应用 |
1.4 本文框架 |
第2章 PCF中光脉冲传输的基本理论 |
2.1 光脉冲在PCF中遵循的传输方程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2.1.3 归一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2.2 数值模拟算法 |
2.2.1 分步傅里叶方法 |
2.2.2 算法参数精度分析 |
2.3 交叉相关频率分辨光学开关(X-FROG)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PCF中色散波的生成机理及其与孤子间的相互作用 |
3.1 影响光脉冲传输的色散和主要非线性效应 |
3.1.1 色散波生成需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 |
3.1.2 SPM作用下对脉冲传输的影响 |
3.1.3 SRS作用下对脉冲传输的影响 |
3.1.4 自陡效应作用下对脉冲传输的影响 |
3.2 PCF中色散波的生成机理 |
3.2.1 理想状态下的高阶孤子传输 |
3.2.2 高阶色散与高阶非线性下高阶孤子分裂与色散波产生 |
3.2.3 色散波生成需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 |
3.3 PCF中孤子和色散波的相互作用 |
3.4 小结 |
第4章 自陡对孤子俘获色散波的影响及特点 |
4.1 自陡对双零色散点PCF中色散波的影响 |
4.1.1 自陡在时频域上对色散波的影响 |
4.1.2 不同自陡对色散波的影响 |
4.1.3 不同自陡对色散波能量的影响 |
4.2 自陡对双零色散点PCF中孤子俘获色散波的影响 |
4.2.1 自陡对孤子俘获色散波的影响 |
4.2.2 不同自陡对孤子俘获色散波的影响 |
4.2.3 孤子俘获色散波随光纤传输距离的演变 |
4.2.4 结论 |
4.3 孤子俘获现象潜在的应用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模块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器产品简介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其结构 |
2 拉曼放大的理论基础 |
2.1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2.1.1 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
2.1.2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
2.1.3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参数 |
2.2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2.2.1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原理 |
2.2.2 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结构 |
2.2.3 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
2.3 拉曼放大器泵浦模块监控对象 |
2.4 本章小结 |
3 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模块的设计 |
3.1 系统结构设计 |
3.2 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
3.2.1 供电电源 |
3.2.2 程控恒流源 |
3.2.3 激光器电流监测电路 |
3.2.4 硬件限流保护电路 |
3.2.5 激光器电压监测电路 |
3.2.6 光电二极管电流监测电路 |
3.3 其它辅助电路设计 |
3.3.1 温度控制电路 |
3.3.2 基准电压源 |
3.3.3 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 |
3.3.4 I/O扩展电路 |
3.3.5 液晶显示与按键控制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串口的泵浦模块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串口通信简介 |
4.1.1 RS232串口标准 |
4.1.2 串行通信协议 |
4.1.3 串口模块电路 |
4.1.4 串口通信下位机软件设计 |
4.2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设计 |
4.2.1 串口数据包的提取 |
4.2.2 数据包的解析与显示 |
4.2.3 实验数据的保存 |
4.2.4 程序前面板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泵浦模块电路性能测试 |
5.1.1 模拟测试对象 |
5.1.2 驱动电流测试与分析 |
5.1.3 温度长时间稳定度测试与分析 |
5.2 半导体激光器性能测试 |
5.2.1 输出光功率与监测电流测试 |
5.2.2 动态温控测试 |
5.3 拉曼放大实验 |
5.3.1 实验方案 |
5.3.2 C波段开关增益测试与分析 |
5.3.3 C波段信号平坦放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情况下的信号功率 |
附录2 不同情况下的驱动电流与信号平坦度 |
附录3 PCB布局与电路实物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的分类与特点 |
1.2.1 电化学型检测仪 |
1.2.2 半导体型检测仪 |
1.2.3 催化燃烧型检测仪 |
1.2.4 热导型检测仪 |
1.2.5 光干涉型检测仪 |
1.2.6 红外型检测仪 |
1.3 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研究进展 |
1.3.1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
1.3.2 光纤消逝波技术 |
1.3.3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 |
1.3.4 光声光谱技术 |
1.3.5 波长调制光谱技术 |
1.4 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红外气体检测原理与检测技术 |
2.1 分子红外光谱 |
2.1.1 分子能级结构 |
2.1.2 分子红外光谱的机理 |
2.1.3 红外光谱的特性 |
2.2 一氧化碳分子的吸收光谱 |
2.2.1 一氧化碳吸收特性 |
2.2.2 吸收谱线的选择 |
2.3 红外吸收原理 |
2.3.1 朗伯比尔朗伯定律 |
2.3.2 矿下环境朗伯比尔定律的修正 |
2.4 差分吸收检测技术 |
2.4.1 单波长双光路差分检测结构 |
2.4.2 双波长单光路差分检测结构 |
2.4.3 双波长双光路差分检测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3.1 红外光源 |
3.1.1 红外光源的类型以及特点 |
3.1.2 MEMS红外光源 |
3.1.3 脉冲调制红外光源 |
3.2 红外探测器 |
3.2.1 探测器的类型以及参数 |
3.2.2 探测器选取原则 |
3.2.3 热释电探测器LM242 |
3.3 气室类型与结构优化设计 |
3.3.1 气室分类及特点 |
3.3.2 球面反射镜气室优化设计 |
3.3.3 半椭球聚光镜气室优化设计 |
3.4 气室制作及聚光实验 |
3.4.1 椭球聚光镜气室制作与聚光实验 |
3.4.2 基于脉冲调制光源反射气室制作与聚光实验 |
3.4.3 球面反射镜气室制作与聚光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电学系统设计与调试分析 |
4.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4.1.1 系统组成 |
4.1.2 工作原理 |
4.2 光源及探测器驱动电路设计与调试分析 |
4.2.1 光源恒流驱动/调制模块 |
4.2.2 探测器隔离稳压驱动模块 |
4.3 信号处理、控制及电源电路的模块化设计与调试分析 |
4.3.1 差分电路 |
4.3.2 主放大电路 |
4.3.3 AD转换电路 |
4.3.4 控制电路 |
4.3.5 电源电路 |
4.4 锁相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
4.4.1 移相电路 |
4.4.2 相敏检波电路 |
4.4.3 低通滤波电路 |
4.4.4 锁相放大器的制作和信号调试 |
4.5 软件系统模块化设计与调试 |
4.5.1 LPC2132软件功能及流程 |
4.5.2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研制与气体检测实验 |
5.1 实验测试平台与配气方法 |
5.1.1 静态配气法 |
5.1.2 动态配气法 |
5.2 ICD-Ⅰ型样机及功能 |
5.2.1 ICD-Ⅰ型样机机械组成 |
5.2.2 ICD-Ⅰ型样机功能 |
5.3 ICD-Ⅰ型样机检测性能 |
5.3.1 ICD-Ⅰ型样机标定实验及结果 |
5.3.2 测量精度实验 |
5.3.3 稳定性实验 |
5.3.4 最低检测下限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ICD型样机的红外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研究 |
6.1 基于ICD型样机的虚拟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研制 |
6.1.1 LabVIEW软件 |
6.1.2 虚拟锁相放大器 |
6.1.3 虚拟一氧化碳检测系统 |
6.2 虚拟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性能 |
6.2.1 标定实验 |
6.2.2 测量精度实验 |
6.2.3 稳定性实验 |
6.3 基于ICD型样机的多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等离子体激发的氧化锌基深紫外发光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深紫外光及其应用 |
1.2 紫外光源 |
1.3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深紫外光源 |
1.4 ZnO 基材料特点及其在深紫外发光器件方面的进展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等离子体基本物理 |
2.1 等离子体 |
2.2 放电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gZnO 材料制备和表征方法 |
3.1 晶体生长物理概述 |
3.2 薄膜制备设备 |
3.3 样品分析与表征手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gZnO 材料的生长与表征 |
4.1 ZnO 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4.2 MgZnO 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离子体激发 MgZnO 深紫外发光 |
5.1 等离子体装置 |
5.2 等离子体激发 MgZnO 实现深紫外发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声光可调滤波器超光谱成像的实验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谱成像技术的种类 |
1.3 超光谱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4 AOTF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AOTF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声光作用的基础理论 |
2.3 反常布拉格衍射的几何关系——Dixon方程 |
2.4 AOTF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5 切线平行动量匹配关系 |
2.6 非共线AOTF的重要指标 |
2.7 AOTF在光谱分析上的应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在光谱成像上的声光可调滤波器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消色散设计 |
3.3 空间分辨率的分析 |
3.4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AOTF可见/近红外超光谱成像的实验系统设计 |
4.1 基于AOTF超光谱成像系统架构 |
4.2 超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技术指标 |
4.3 AOTF模块组成 |
4.4 超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
4.5 超光谱成像系统的总体设计优化结果 |
4.6 超光谱成像系统的像质评价 |
4.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多孔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MEMS 与红外探测技术 |
1.1 MEMS 技术概述 |
1.1.1 MEMS 技术特点 |
1.1.2 MEMS 技术分类 |
1.1.3 MEMS 技术的应用领域 |
1.1.4 MEMS 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前景 |
1.1.5 MEMS 技术中的瓶颈问题 |
1.2 红外探测技术概述 |
1.2.1 红外技术基本理论 |
1.2.2 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历史 |
1.2.3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优势 |
1.3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
1.3.1 微测辐射热计 |
1.3.2 热释电探测器 |
1.3.3 热电堆式红外探测器 |
1.3.4 器件性能比较 |
1.4 MEMS/多孔硅技术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 |
1.4.1 MEMS 技术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的优势 |
1.4.2 多孔硅作为微测辐射热计绝热层的优势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工作内容 |
第二章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原理、关键工艺和器件结构 |
2.1 微测辐射热计的原理与性能参数 |
2.1.1 微测辐射热计的原理 |
2.1.2 微测辐射热计的性能参数 |
2.1.3 微测辐射热计的研究瓶颈 |
2.2 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用热敏材料 |
2.2.1 热敏材料选择依据 |
2.2.2 微测辐射热计常用材料分类 |
2.2.3 新型热探测材料 |
2.3 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典型结构 |
2.3.1 平面式结构 |
2.3.2 悬浮式微桥结构 |
2.3.3 绝热层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硅绝热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和绝热性能 |
3.1 多孔硅概述 |
3.1.1 多孔硅的分类 |
3.1.2 多孔硅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3.2 多孔硅微观结构的研究 |
3.2.1 多孔硅的制备流程 |
3.2.2 多孔硅的微观结构与孔隙率的关系 |
3.2.3 多孔硅的微观结构与腐蚀电流密度j 的关系 |
3.2.4 多孔硅的微观结构与腐蚀时间T 的关系 |
3.2.5 多孔硅的微观结构与腐蚀液浓度c 的关系 |
3.3 多孔硅微观结构的建模仿真 |
3.3.1 多孔硅的生长模型 |
3.3.2 多孔硅生长的仿真建模 |
3.3.3 多孔硅的生长模拟和实验对比 |
3.4 多孔硅力学性能分析 |
3.4.1 纳米压痕测量方法的原理 |
3.4.2 多孔硅的硬度和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 |
3.4.3 多孔硅表面压痕三维拓扑分析图像 |
3.4.4 多孔硅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与压入深度的关系 |
3.4.5 多孔硅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与腐蚀电流密度的关系 |
3.5 多孔硅的绝热性能分析 |
3.5.1 多孔硅绝热性能的理论分析 |
3.5.2 微拉曼光谱法测量多孔硅热导率的原理 |
3.5.3 多孔硅的微观结构与热导率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力学性能及温度敏感特性 |
4.1 氧化钒薄膜的基本性能 |
4.1.1 氧化钒薄膜的热敏特性 |
4.1.2 氧化钒薄膜的多价态特性 |
4.1.3 氧化钒薄膜的相变特性 |
4.2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制备与微观结构 |
4.2.1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制备 |
4.2.2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微观结构 |
4.3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1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载荷-深度分析 |
4.3.2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硬度/杨氏模量分析 |
4.4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的温度敏感特性分析 |
4.4.1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电阻-温度测试结构 |
4.4.2 多孔硅基氧化钒薄膜的温度敏感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测辐射热计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模拟 |
5.1 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的结构设计原理 |
5.1.1 微测辐射热计MEMS 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 |
5.1.2 微测辐射热计的热学结构设计原理 |
5.2 微测辐射热计MEMS 器件结构的EDA 设计 |
5.2.1 MEMS 设计EDA 软件 |
5.2.2 悬浮式微桥结构的设计 |
5.3 微测辐射热计工艺流程的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 |
5.3.1 结构改良方案及ANSYS 验证实验 |
5.3.2 以优化后参数建立的IntellFAB 工艺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测辐射热计的关键工艺与实验结果 |
6.1 微测辐射热计的制作工艺流程 |
6.1.1 微测辐射热计阵列的工艺技术 |
6.1.2 悬空微桥结构工艺流程 |
6.2 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的版图设计 |
6.2.1 微测辐射热计的版图设计规则 |
6.2.2 微测辐射热计的工艺版图设计 |
6.3 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的制作工艺实施 |
6.3.1 微测辐射热计的工艺步骤实施 |
6.3.2 工艺优化分析 |
6.4 微测辐射热计的工艺制作结果 |
6.4.1 光刻工艺流程 |
6.4.2 多孔硅的图形化 |
6.4.3 氧化钒敏感薄膜的图形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直接探测激光雷达准直和调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测风激光雷达及其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接收光路的发散角对鉴频影响 |
2.1 引言 |
2.2 接收光路发散角对测风精度影响的理论基础 |
2.2.1 测风激光雷达多普勒测量原理 |
2.2.2 光束发散角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 |
2.3 回波信号光束发散角对鉴频影响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波信号准直分析验证 |
3.1 引言 |
3.2 多模光纤出射光准直的理论分析 |
3.2.1 透镜准直简介 |
3.2.2 自聚焦透镜简介 |
3.3 基于自聚焦透镜的耦合准直系统 |
3.4 用离焦系统进行第二级扩束 |
3.4.1 离焦系统扩束理论分析 |
3.4.2 离焦系统扩束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收发系统同轴性调整 |
4.1 引言 |
4.2 调整系统工作原理 |
4.3 硬件部分设计 |
4.3.1 CCD摄像机 |
4.3.2 图像采集卡 |
4.4 软件部分设计 |
4.4.1 Labview设计过程 |
4.4.2 LabVIEW中非配套图像采集卡的驱动 |
4.4.3 图像采集程序 |
4.5 图像采集处理分析 |
4.6 计算机控制算法 |
4.7 自动调整装置 |
4.8 调整结果实验验证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际上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我国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本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热像测温物理模型的建立 |
2.1 红外热像测温理论 |
2.1.1 辐射的基本定律 |
2.1.2 红外热像仪成像的物理机理 |
2.1.3 红外热像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红外热像测温物理模型的提出 |
2.2.1 红外热像测温物理模型的建立基础 |
2.2.2 图像灰度与黑体温度的校准曲线 |
2.3 红外热像测温模型 |
2.3.1 红外热像测温模型分析 |
2.3.2 红外热像仪的温度计算 |
2.3.3 热像仪测温误差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技术 |
3.1 红外热像测温技术概述 |
3.2 红外热像测温的影响因素 |
3.2.1 发射率的影响 |
3.2.2 背景噪声的影响 |
3.2.3 光路上的吸收的影响 |
3.2.4 热像仪的稳定性的影响 |
3.2.5 对热像仪本身所发出辐射的补偿 |
3.3 物体发射率的测量技术 |
3.3.1 发射率修正法 |
3.3.2 减小发射率影响法(或称逼近黑体法) |
3.3.3 辅助源法(或称测量反射率法) |
3.3.4 偏振光法 |
3.3.5 反射信息法 |
3.3.6 多光谱辐射测温法 |
3.4 发射率的计算方法 |
3.4.1 双参考体方法 |
3.4.2 双温度方法 |
3.4.3 双背景方法 |
3.5 红外热像技术测量发射率 |
3.5.1 物体发射率的一般性定义 |
3.5.2 红外热像技术精确测量的条件 |
3.5.3 ε_0 、T_(obj) 、T_(sur) 和测量精度e 之间的关系 |
3.5.4 ε_0 的测量步骤 |
3.6 物体表面温度的精确测量 |
3.6.1 高温测温原理 |
3.6.2 温度算法 |
3.7 大气透过率的二次标定 |
3.7.1 测温红外热像仪标定原理 |
3.7.2 红外热像仪外场精确测温原理 |
3.7.3 大气透过率二次标定系数实验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碳纤维材料导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外热像技术 |
4.2.1 红外热像技术的成像理论 |
4.2.2 试样导热性能参数测量的理论基础 |
4.3 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 |
4.3.1 试样 |
4.3.2 实验设备及装置 |
4.3.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3.4 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服装舒适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服装的舒适性研究 |
5.2.1 服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
5.2.2 服装舒适性的研究方法 |
5.3 红外热像技术的服装舒适性研究理论基础 |
5.3.1 人—服装—环境系统的热湿传递 |
5.3.2 服装隔热能力的测温评测原理 |
5.4 服装面料的红外测温实验 |
5.4.1 实验条件 |
5.4.2 实验数据 |
5.4.3 实验结果 |
5.5 服装面料热传递性能实验 |
5.5.1 面料 |
5.5.2 实验条件 |
5.5.3 实验结果 |
5.5.4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现状 |
1.1.1 HPLC技术概况 |
1.1.2 HPLC的特点 |
1.1.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1.1.4 HPLC的应用 |
1.1.5 展望 |
§1.2 免疫磁珠分离在电化学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 |
1.2.1 免疫分析概况 |
1.2.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3 免疫磁珠及应用 |
1.2.4 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检测意义 |
§1.3 微流控芯片分离及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1.3.1 微流控芯片概况 |
1.3.2 芯片制作与常用芯片材料 |
1.3.3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 |
1.3.4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程序波长设计紫外检测法用于同时测定血浆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及其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2.4 色谱条件 |
2.2.5 技术路线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检测条件 |
2.3.2 线性范围 |
2.3.3 准确性和精密度 |
2.3.4 回收率 |
2.3.5 临床应用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功能化超顺磁性磁珠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材料 |
3.2.3 试样的准备 |
3.2.4 免疫磁珠的制备 |
3.2.5 免疫分析过程 |
3.2.6 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PV参数选择 |
3.3.2 免疫反应条件选择 |
3.3.3 检测条件选择 |
3.3.4 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材料 |
4.2.3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参数选择 |
4.3.2 峰的归属考察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10)Nd:YAG晶体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精密研磨技术和抛光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激光晶体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d:YAG晶体及其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Nd:YAG晶体的结构 |
2.3 Nd:YAG晶体的性能 |
第三章 Nd:YAG晶体的生长制备 |
3.1 原料的制备 |
3.2 晶体的生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d:YAG晶体的加工技术 |
4.1 Nd:YAG晶体的选棒技术 |
4.2 晶体的切割技术 |
4.3 研磨技术 |
4.4 抛光技术 |
4.5 Nd:YAG晶体的性能检测 |
4.6 镀膜技术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激光喇曼分光计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子晶体光纤中自陡效应对孤子俘获效应影响研究[D]. 王博彦. 湖南大学, 2016(03)
- [2]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模块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钟奇润.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3]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制[D]. 李国林. 吉林大学, 2015(01)
- [4]基于等离子体激发的氧化锌基深紫外发光器件研究[D]. 胡光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05)
- [5]基于声光可调滤波器超光谱成像的实验系统设计[D]. 计卓馨. 长春理工大学, 2012(02)
- [6]多孔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与工艺研究[D]. 杨海波. 天津大学, 2010(07)
- [7]直接探测激光雷达准直和调整系统设计[D]. 董维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6)
- [8]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李云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4)
- [9]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 张晓清.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5)
- [10]Nd:YAG晶体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D]. 孙媛媛.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