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铜镉电镀废液中金的回收(论文文献综述)
易秉智,陈剑峰,姚田田,孙玉娇,彭金鑫[1](2021)在《碱性氯化法破氰-碲共沉淀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氰化退镀液中金含量》文中指出采用碱性氯化法氧化分解样品中氰化物,碲共沉淀法分离富集破氰溶液中的金,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退镀液中金的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使用次氯酸钠氧化分解退镀液中的氰化物,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使用亚硫酸钠溶液中和破氰溶液中的余氯,消除氧化物对氰化物测试包的影响,可以简便快速判断退镀溶液破氰效果.在3.6 mol/L盐酸介质中,12.5 mL碲溶液(2.5 g/L)和11.0 mL氯化亚锡溶液(1 mol/L)可定量沉淀5~500μg金,50倍量的杂质元素不干扰测定.金的质量浓度在0.05~25.00 mg/L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46.487x+0.343,相关系数r大于0.999 9,检出限为0.004 4 mg/L.对实际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7)低于1.0%,加标回收率为96.9%~103.1%,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火试金法的对照结果一致性好.
赵明虎[2](2021)在《壳聚糖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金离子的研究》文中指出黄金在首饰加工、精密电子、化工催化和医疗航空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何高效地从低品位矿和二次资源中分离金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改性壳聚糖制备了新型吸附剂用于金离子的分离。并研究了这三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制备了三种新型壳聚糖基吸附剂,分别为脒基硫脲改性的壳聚糖(CS-GTU),胱胺二盐酸盐改性的磁性壳聚糖(CS-CDF)和包覆不同比例Mo S2的壳聚糖(CS-Mo S2)。采用SEM-EDS、FT-IR、XRD、VSM和XPS等对三种吸附剂进行了表征。(2)考察了溶液p H、吸附时间、离子浓度、吸附温度、共存离子和循环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吸附剂的最佳吸附p H均为5.0;CS-GTU对金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690.28 mg/g;CS-CDF对金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478.47 mg/g;CS-Mo S2-1,2,3对金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12.46、2611.32和3108.79 mg/g。以及这三种壳聚糖基材料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3)通过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金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S-GTU,CS-CDF和CS-Mo S2三种吸附剂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均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对金离子的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ir和Pseudo-second-order模型,因此吸附过程属于单层均匀的化学吸附。(4)通过SEM-EDS,Zeta和XPS表征研究了三种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GTU,CS-CDF和CS-Mo S2对金离子的吸附机理均为螯合与静电作用。总之,由于具有高的分离能力,简单的制备流程,快速的吸附动力学,出色的选择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三种壳聚糖吸附剂在金离子分离利用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赵玲玲[3](2020)在《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氰化废水的循环利用与达标外排是黄金冶炼行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沉淀-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对某黄金冶炼厂的高铁氰化提金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主要研究了沉淀、电解氧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相关基础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沉淀-电解氧化联合处理氰化废水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常温下向100mL含氰废水中加入3.0gCuCl2并搅拌40min后,CNT、CN-及Fe(CN)64-的沉淀率分别可达到95.29%、98.00%与100%。随着CuCl2加入量的增大,氰化废水中各主要离子的沉淀率逐步增加,沉淀物的形成次序为CuCN、Cu2Fe(CN)6、CuSCN。以钛板为阴阳极,采用一阴两阳电极体系对沉淀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当电解溶液体积分数为60%,电解时间为5h,外加电压为6V,极板间距为15mm时,氰化废水中CNT与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6%与99.90%。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残留于废水中的Zn(CN)42-、Cu(CN)32-、CN-、SCN-及Cl-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定向迁移,迁移至阳极表面的Cl-发生阳极氧化反应,生成的Cl2/ClO-将氰化物氧化为N2和CO2,释放出的Cu、Zn阳离子定向迁移至阴极,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从而使废水中残存的游离氰与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动力学研究表明铁离子和游离氰的沉淀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速率常数分别为2.923dm3/(mol·min)和0.797dm3/(mol·min),总氰电解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梁育林[4](2020)在《功能化UHMWPE纤维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采、冶炼和使用,使大量的工业废水被排到环境中,污染了水源和土壤,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日益加剧。另外,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日趋匮乏,从废水中提取回收金属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含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不仅能够保护环境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吸附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从废水中提取金属离子的方法,其关键在于研发合适的吸附材料。高分子吸附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其具有机械性能好、耐磨、耐腐蚀、易再生等特点,在处理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应用方面日益受到关注。开发和制备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选择性高且稳定性好的高性能纤维是当前的研究目标。本论文选择典型废水中的金、铬和铀离子作为处理对象,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作为基材,通过辐射接枝技术制备成含有功能基团的纤维吸附材料。采用静态吸附法,评估了溶液pH值、初始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纤维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光谱、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SR-FTIR)光谱等分析方法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研究了吸附过程中纤维材料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分子吸附材料设计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了含铀及其它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辐射接枝技术制备偕胺肟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g-PAO)和4-氨基-1,2,4-三氮唑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g-(GMA-ATZ)),探讨了两种纤维对水溶液中A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溶液pH值对Au离子的吸附影响很大。pH值为14时,UHMWPE-g-PAO纤维对Au(Ⅲ)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在pH=3时,吸附效率达到了98.7%,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对比UHMWPE-g-(GMA-ATZ)纤维吸附Au(Ⅲ)的研究结果表明,UHMWPE-g-PAO在更大pH值范围内取得较高的吸附效率,在最佳pH值下,UHMWPE-g-PAO纤维能够对更高浓度Au(III)取得相同的吸附效率。XANES和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对Au(Ⅲ)的吸附机制是基于吸附过程中Au(Ⅲ)与还原性基团反应,被还原成金单质,并负载在纤维上。通过纤维烧结,实现了金的回收。采用UHMWPE-g-PAO纤维对溶液中的Cr(Ⅵ)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强酸性条件下,UHMWPE-g-PAO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pH=2时,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了246 mg/g。纤维对废水中的铬展现出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几乎没有受到Ni(II)、Cu(II)和Zn(II)等金属阳离子的影响。XANES分析结果显示,UHMWPE-g-PAO对Cr(Ⅵ)有较好的还原能力,铬在纤维上的形态主要为Cr(Ⅲ)。EXAFS和FTIR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Cr(Ⅵ)与纤维上的偕胺肟基团中的氨基反应,被还原成Cr(Ⅲ)后,Cr(III)与两个偕胺肟基团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络合形成了八面体结构。采用UHMWPE-g-PAO纤维对硝酸铀酰(UO2(NO3)2·6H2O)溶液中的U(Ⅵ)进行吸附研究,结果显示,吸附效率与溶液pH值相关性强,U(VI)随pH值的变化,其配位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在pH=4时,纤维对U(Ⅵ)的吸附性能最好,最大的吸附容量约为186.7 mg/g。纤维对铀矿废水中的铀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基本不受铁、钛、铝、铬、金、锰等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XANES、EXAFS和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U(VI)以UO22+的形式与偕胺肟基团中的氨基的N和羟基的O及水分子络合,形成稳定结构。
徐洪傲[5](2020)在《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精炼锌产量逐年增加,湿法炼锌副产物铜镉渣量也随之不断增大,铜镉渣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必须对其加以回收处理。此外,铜镉渣为铜含量较高的含铜废料,相对于贫铜矿具有更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本文针对湿法炼锌行业副产物铜镉渣的成分及结构特性,结合旋流电积技术对存在析出电位差异的复杂多金属离子溶液分离与提取的优势,以云南某湿法炼锌厂副产物铜镉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氧化酸浸-旋流电积的方式回收铜镉渣中的有价金属铜。浸出过程是从铜镉渣中综合回收利用其中有价金属的关键步骤,研究了常压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对铜镉渣氧化酸浸浸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浓度为150g/L、液固比为4:1、过氧化氢用量为理论计算值的4倍、浸出时间为60min、浸出温度为30℃、原料粒径为-75μm、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铜和镉的浸出率均可达97%以上,由于渣中部分锌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因此锌的浸出率较低。根据铜镉渣浸出液中铜离子的浓度,设计了三段旋流电积从铜镉渣模拟浸出液中回收金属铜的研究方案,并考察了不同电流密度和循环流量对每段电积过程相关技术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为18g/L-20g/L,当电流密度为300A/m2,电解液循环流量为400L/h时,阴极铜纯度可达99.996%以上,电流效率可达98.75%;第二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为7g/L-10g/L,当电流密度为400A/m2,循环流量为700L/h时,阴极铜的纯度可达99.99%以上,电流效率可达到98.93%;第三阶段控制溶液中终点铜离子浓度在0.5g/L以下,当电流密度为200A/m2,循环流量为500L/h时,可得到纯度大于99.9%的阴极铜,电流效率可达到93.37%。采用三段旋流电积的方式可使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至0.1g/L以下,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达99%以上。为探究不同的旋流电积工艺对电流效率、铜离子电沉积率、阴极铜品质及电积过程中杂质离子迁移规律等的影响,对铜镉渣浸出液在不除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一段旋流电积、两段旋流电积和三段旋流电积等三种方式进行电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电积工艺下浸出液中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分别达到96.78%、99.20%和99.08%;采用分段旋流电积时的电流效率可明显从90.52%提高至98%以上;当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到10g/L以下时,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浓度开始出现较大波动;采用分段旋流电积获得的阴极铜产品表面光泽度更好,产品表面光滑,结晶、凸瘤等较少。采用分段电积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溶液中铜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沉积率和获得更好的阴极铜产品形貌品质。
贾继珍[6](2019)在《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有毒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从受污染的水体中消除这些重金属离子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与其它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环保、高效、可循环再生、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制约吸附法的关键问题是低成本、高效率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本文以通过简单方法合成低成本吸附剂、用以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为目标,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两种改性吸附剂。一种是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WEPS)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有机溶剂和交联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反应和磺化反应制备了磺化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剂(SHCP);另一种是以棉纱为改性基底材料,通过紫外辐照和氧化还原方法在棉纱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聚合物刷,然后通过胺化反应接枝二乙烯三胺(DETA),制得胺化改性棉纱(C-PGMA(DETA))吸附剂。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成功制备了SHCP吸附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对材料化学构成进行表征。探究了制备过程的条件优化,包括交联时间和WEPS的用量;探究了不同p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静态吸附性能,SHCP吸附剂对镉离子的静态吸附量可以达到0.7mmol/g;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包括初始镉离子浓度、竞争离子强度和不同H/d,并使用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模拟吸附量介于64.3587.57mg/g,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436-0.9971;利用硝酸作为脱附剂对SHCP固定床饱和吸附柱进行脱附再生,进行了四次吸附-解吸循环,吸附剂的解吸效率均高于86%,说明SHCP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成功制备了C-PGMA(DETA)吸附剂,并利用SEM、FTIR、XPS等对材料化学构成进行表征。探究了制备过程的条件优化,包括紫外辐照时间、KPS加入量、GMA/DMF比值和胺化时间;探究了不同p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静态吸附性能,CPGMA(DETA)吸附剂对铜离子的静态吸附量可以达到1.4mmol/g;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包括初始铜离子浓度、不同H/d和不同的流速。并使用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模拟吸附量介于68.0085.53mg/g,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7163-0.9839;探究了不通条件下的固定床选择性吸附铜离子性能,包括初始铜、镉离子浓度、不同H/d和不同的流速。C-PGMA(DETA)固定床吸附柱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系数在10-30分钟的时间内,介于20-280;硝酸作为脱附剂对C-PGMA(DETA)固定床饱和吸附柱具备良好的脱附再生性能,说明C-PGMA(DETA)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
王永姣[7](2019)在《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对铜和镉的萃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铜、镉、锌、钴、镍等,这些重金属的过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对高纯度金属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寻找一种高效的分离提纯回收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必要的。溶剂萃取法具有高效、适应性强、设备简单和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已经成为分离提纯单一金属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金属提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了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II)和镉(II),初步研究了萃取机理,为溶剂萃取的发展丰富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比较两种萃取剂对铜(II)的萃取能力,选择了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Cextrant 230)在盐酸介质中对铜(II)进行萃取。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以及温度对萃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析剂存在的条件下,该萃取剂对铜(II)有很强的萃取能力。采用了斜率法推测出萃合物的组分,萃取机理为溶剂化机理。研究了该萃取剂对铜(II)的负载能力和反萃性能。将该萃取剂用于钕铁硼磁体回收稀土后得到的萃余液中回收铜,得到的铜产品纯度达到99.5%,产率为98.0%。2.研究了Cextrant 230在盐酸介质中对镉(II)的萃取能力、反应机理、负载能力和反萃效果。结果表明该萃取剂对镉(II)具有很强的萃取能力,30%(v/v)该萃取剂对镉(II)的饱和容量为26.42 g/L。硝酸能有效的将镉(II)从有机相中反萃下来,反萃率达到95.63%。探讨了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计算得到相应的热力学常数,发现该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将该萃取剂用于模拟废水料液中,经过3级错流萃取可将镉(II)完全富集。3.将Cextrant 230进行水解得到酸性萃取剂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研究了该酸性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铜(II)和镉(II)的萃取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extrant 230更有利于铜(II)和镉(II)的萃取。在此基础上,为拓展该酸性萃取剂的应用,将该萃取剂分别在硫酸、盐酸和硝酸介质中对钴镍混合溶液进行萃取,计算得到分离系数。当平衡pH值大于4.5时,发现该萃取剂在三种体系中,都可以对钴镍进行分离。
徐添妍[8](2019)在《旋流电沉积分步提取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文中研究表明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在废旧电子废弃物中的含量最大。印刷线路板中的金属可以采用生物法或化学法浸出。一般采用萃取法或电解法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属。在电解法中,传统电沉积需要保证电解液的成分较为纯净,且目标离子浓度较高,才能实现电沉积。而旋流电沉积可以减少电沉积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实现低浓度金属的沉积。同时整个旋流电沉积设备是密闭的,在电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对人体的伤害。本文以印刷线路板中的铜、镍、锌、锡、铅这五种主要金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旋流电沉积法进行碱性浸出体系锌、锡、铅和酸性浸出体系铜、镍的分步提取。本文研究了碱性体系下,锌、锡、铅三种金属的分步提取。首先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含量、温度、电流密度、锌离子浓度、碱浓度、转速条件下锌的电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锌离子浓度为20g/L,碱浓度为5mol/L,温度为30℃,电流密度为300A/m2,转速为50r/min,加入明胶0.3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0.4g/L、二季戊四醇(DPE)0.3g/L和黄色氧化铅0.14g/L这四种添加剂的情况下,锌的电沉积效率可以达到98%,并且得到的锌片光滑平整。在碱性体系中,根据循环伏安曲线分析,铅的析出电位相对于锌和锡较正,铅会最先沉积出来,同时因在碱浓度较高(5mol/L)的情况下,锡无法电沉积,当浸出液中铅离子浓度降到0.14g/L以下时,锌可先于锡沉积出来。随后,当溶液中锌离子浓度电沉积至浓度为0.1g/L以下,可通过降低浸出液的碱度至2mol/L以下使溶液中的锡得以电沉积析出。从而可实现碱性浸出体系中按铅、锌、锡顺序的分步沉积。本文在酸性体系中提取铜时,用机械搅拌模拟旋流电沉积设备中液体的流动状态,研究不同搅拌速度、铜离子浓度、温度、电流密度等条件下铜的电沉积效率,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定电沉积产品的微观形态和组成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铜的电沉积效率在一定范围内(50-150r/min)能有显着的提高,最高能达到99%。但转速超过150r/min后,铜的电沉积效率有所下降。机械搅拌能够使溶液形成一定的液流,实现低浓度铜离子的片状电沉积。本文同时研究了酸性体系条件下,铁离子、镍离子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转速、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离子会对铜电沉积有较大的干扰,当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不超过0.3时,一定的转速(不超过100r/min)有利于减少铁离子的干扰,这样可以减少前期的提纯处理。当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超过0.3时,转速的升高会加剧铁离子与亚铁离子之间的转化,影响铜的电沉积效率。镍离子在氢离子浓度为2.5mol/L(硫酸浓度为1.25mol/L)的条件下对铜沉积不存在干扰,沉积产品光滑平整,且产品成分全部为铜元素。氢离子浓度为2.5mol/L(硫酸浓度为1.25mol/L)的浸出液中铜离子经过电沉积,浓度降低到0.2g/L时,调整浸出液的pH至23,并在电沉积过程中保持浸出液pH稳定在23,即可沉积出光滑平整的镍片。从而实现酸性体系下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铜和镍的分步提取。最后,本文利用旋流电沉积小试设备对机械搅拌实验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碱性体系含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明胶0.3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0.4g/L、二季戊四醇(DPE)0.3g/L和黄色氧化铅0.14g/L),电流密度为120A/m2时,在不同的循环流量下,锌都能实现片状沉积。综合产品质量和电沉积效率,锌沉积过程中循环流量为400L/h,电流密度为120A/m2时,效果最佳。当铜离子浓度为23g/L时,循环流量达到200L/h就可实现片状铜沉积;铜离子浓度为1g/L时,循环流量达到700L/h时可以得到片状铜。当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比为0.6,电流为3.8A,循环流量为700L/h时,铜的电沉积效率依旧能够维持在70%以上。
汪涵[9](2019)在《双极电化学反应器的构建及空间分离电沉积贵重金属的研究》文中提出从电子工业废料中回收贵重金属是为满足环境和资源需求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双极电化学原理和流动电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新颖的双极电化学流动微反应器,旨在将混合金属离子分别沉积在单一电极的不同位置。通过在两个驱动电极上施加电压,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一个电势梯度;双极电极板水平置于电解槽液中,在双极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一个梯度电势差。采用微流注射泵以一定的流速在双极电极阴极板上游端注入混合离子溶液并流向下游端。通过调节驱动电压、混合液流速、阴极板长度、混合液组成和浓度等,可实现不同离子在双极电极阴极板不同位置发生电沉积分离,以达到回收废弃溶液中贵金属离子的目的。研究了电极表面电势梯度随驱动电压、背景溶液浓度、溶液厚度和连接软管长度的变化规律。FESEM-EDX分析表明,在0.125 mM AuCl4-和20mm Cu2+溶液中,可同时回收金铜合金(约含80%Au原子)和纯铜。在超电势沉积的金原子层上,铜原子易于发生欠电势沉积,这是导致金铜合金形成的原因。这项工作为从废弃电子材料中回收贵重金属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途径。此外,对沉积的金铜合金微纳粒子可能具有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将其制作成工作电极,在碱性电解液中测量了甲醇电氧化反应的电化学动力学。
刘锦[10](2019)在《湿法炼锌高钴渣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用原料为湿法炼锌流程中采用置换法得到的高钴渣,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因成分复杂,常送回转窑只回收锌,造成渣中钴、镍等资源的浪费。因此,论文提出一段硫酸浸出-二段高钴渣中和-过氧化氢氧化除铁-锌粉置换除镉-新型活性硫化剂(简称除镍试剂)除镍-过硫酸钠选择性氧化除锰-过硫酸钠氧化沉钴的湿法冶金工艺,实现渣中钴和镍的分离回收。经实验探究,得出较优的实验效果,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基础,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硫酸浸出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在液固比10:1、硫酸浓度150 g/L、浸出时间120 min、温度85℃。在此较优的条件下得钴的浸出率为96.14%。锌、镍、镉、铁、锰的浸出率均大于99%。酸性浸出液在温度85℃的条件下,加入原料高钴渣中和至pH在5.0左右。(2)过氧化氢氧化沉铁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加入量为理论量1.0倍、氧化温度80℃、氧化时间15min,反应完成后加入CaCO3调节pH至4.0-4.5,铁的沉淀率大于99.98%。(3)对于除锰过程,在起始酸度3 g/L、过硫酸钠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0倍、氧化时间1 h、氧化温度85°。在此较优条件下,Mn由起初的897.3 mg/L降到0.13 mg/L,沉淀率达99.98%以上,而Co的沉淀率小于0.13%。(4)在使用过硫酸钠氧化沉钴过程中,过硫酸钠加入量为钴摩尔量的2.2倍、絮凝剂CH-2813加入量为0.8 mg/L、氧化时间120 min、氧化温度85℃。在此较优条件下,Co的沉淀率达99.99%以上,得到的氧化钴渣中钴含量为49.62%,锌含量为 24.11%。采用上述方法处理湿法炼锌流程中产出的净化渣,工艺流程简单易行,用本研究得出的相应实验条件,可将高钴渣中的钴、镍、镉、铁和锰分别得到回收处理,最后的沉钴后液返回系统回收金属锌。
二、金铜镉电镀废液中金的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铜镉电镀废液中金的回收(论文提纲范文)
(1)碱性氯化法破氰-碲共沉淀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氰化退镀液中金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 1 仪器和主要试剂 |
1. 2 样品破氰 |
1. 3 碲共沉淀分离富集 |
1. 4 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氰化液的破氰预处理 |
2. 2 破氰后溶液余氯处理 |
2. 3 金的分离富集效果与共存元素影响 |
2. 3. 1 碲用量的选择 |
2. 3. 2 SnCl2用量的选择 |
2. 3. 3 杂质元素对共沉淀的影响 |
2. 4 校准曲线与检出限 |
2. 5 精密度试验 |
2. 6 加标回收试验 |
2. 7 方法对比试验 |
3 结论 |
(2)壳聚糖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金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的性质及用途 |
1.2 金的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 |
1.3 金的分离方法 |
1.3.1 金属置换法 |
1.3.2 电解分离法 |
1.3.3 溶剂萃金法 |
1.3.4 膜分离法 |
1.3.5 离子交换法 |
1.3.6 吸附法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简介 |
1.4.2 壳聚糖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4.3 壳聚糖用作吸附剂的优缺点 |
1.5 选题意义及本文内容 |
第二章 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的合成 |
2.2.1 脒基硫脲改性壳聚糖(CS-GTU) |
2.2.2 胱胺二盐酸盐改性磁性壳聚糖(CS-CDF) |
2.2.3 壳聚糖包覆不同比例MoS_2复合剂(CS-MoS_2) |
2.3 表征方法 |
2.4 吸附剂的表征 |
2.4.1 脒基硫脲改性壳聚糖(CS-GTU)的表征 |
2.4.2 胱胺二盐酸盐改性磁性壳聚糖(CS-CDF)的表征 |
2.4.3 壳聚糖包覆MoS_2复合材料(CS-MoS_2)的表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吸附性能研究 |
3.1 溶液pH对吸附金离子的影响 |
3.1.1 溶液pH对 CS-GTU吸附Au(III)的影响 |
3.1.2 溶液pH对 CS-CDF吸附Au(III)的影响 |
3.1.3 溶液pH对 CS-MoS_2吸附Au(III)的影响 |
3.2 反应时间对吸附金离子的影响 |
3.2.1 反应时间对CS-GTU吸附Au(III)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CS-CDF吸附Au(III)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CS-MoS_2吸附Au(III)的影响 |
3.3 初始浓度对吸附金离子的影响 |
3.3.1 初始浓度对CS-GTU吸附Au(III)的影响 |
3.3.2 初始浓度对CS-CDF吸附Au(III)的影响 |
3.3.3 初始浓度对CS-MoS_2吸附Au(III)的影响 |
3.4 反应温度对吸附金离子的影响 |
3.4.1 反应温度对CS-GTU吸附Au(III)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CS-CDF吸附Au(III)的影响 |
3.4.3 反应温度对CS-MoS_2吸附Au(III)的影响 |
3.5 选择性和重复性研究 |
3.5.1 CS-GTU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
3.5.2 CS-CDF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
3.5.3 CS-MoS_2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
3.6 吸附性能的比较 |
3.7 小结 |
第四章 吸附行为的研究 |
4.1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1.1 CS-GTU吸附金离子的热力学研究 |
4.1.2 CS-CDF吸附金离子的热力学研究 |
4.1.3 CS-MoS_2吸附金离子的热力学研究 |
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1 CS-GTU吸附金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
4.2.2 CS-CDF吸附金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
4.2.3 CS-MoS_2吸附金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
4.3 吸附等温线研究 |
4.3.1 CS-GTU吸附金离子的等温线研究 |
4.3.2 CS-CDF吸附金离子的等温线研究 |
4.3.3 CS-MoS_2吸附金离子的等温线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吸附机理研究 |
5.1 CS-GTU吸附金离子的机理 |
5.2 CS-CDF吸附金离子的机理 |
5.3 CS-MoS_2吸附金离子的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在校期间受理专利 |
附录 C 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及荣誉 |
(3)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氰化废水概况 |
1.1.1 氰化废水来源 |
1.1.2 氰化废水的组成 |
1.1.3 氰化废水的特点 |
1.2 氰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
1.2.1 氰化物的综合回收 |
1.2.2 氰化物的破除 |
1.3 高浓度含铁氰化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4 含铁氰化废水的处理进展 |
1.4.1 化学沉淀法 |
1.4.2 光催化氧化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实验程序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试剂及设备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沉淀法处理氰化废水 |
2.3.2 电解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 |
2.3.3 总氰、游离氰的动力学实验 |
2.3.4 电位-pH图的相关计算及绘制 |
2.4 分析与表征 |
2.4.1 离子去除率计算 |
2.4.2 离子浓度的测定 |
2.4.3 沉淀物的物相分析 |
3.含铁氰化废水除铁降氰实验研究 |
3.1 沉淀剂的影响 |
3.2 CuCl2添加量的影响 |
3.3 沉淀时间的影响 |
3.4 沉淀温度的影响 |
3.5 外加电压的影响 |
3.6 电解时间的影响 |
3.7 废水浓度的影响 |
3.8 极板间距的影响 |
3.9 验证实验 |
3.10 机理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沉淀电解氧化的动力学与热力学 |
4.1 沉淀-电解反应动力学 |
4.1.1 沉淀过程的动力学 |
4.1.2 电解过程中总氰的动力学 |
4.2 沉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4.2.1 氰化废水中主要物质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
4.2.2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4.2.3 Cu(Fe)-CN-H_2O系的ε-pH图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功能化UHMWPE纤维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含铀及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 |
1.3 高分子纤维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现状 |
1.3.1 高分子纤维吸附材料 |
1.3.2 分析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主要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
2.1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谱学 |
2.1.1 XAFS基本理论 |
2.1.2 XAFS实验方法 |
2.1.3 XAFS数据处理 |
2.2 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SR-FTIR)光谱技术 |
2.2.1 红外光谱基本理论 |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 |
第3章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Au(III)的吸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功能化UHMWPE纤维制备 |
3.1.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3.1.3 偕胺肟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吸附Au(III)的实验方法 |
3.1.4 UHMWPE-g-(GMA-ATZ)纤维对Au(III)的吸附实验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偕胺肟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Au(III)的吸附性能及机制 |
3.2.2 UHMWPE-g-(GMA-ATZ)对Au(III)的吸附性能及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偕胺肟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Cr(VI)的吸附研究 |
4.1 UHMWPE-g-PAO纤维对Cr(VI)的吸附实验条件 |
4.2 吸附Cr的 UHMWPE-g-PAO纤维样品实验测量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HMWPE-g-PAO纤维对Cr(VI)吸附条件及吸附性能 |
4.3.2 UHMWPE-g-PAO纤维对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性能评估 |
4.3.3 UHMWPE-g-PAO纤维对Cr(VI)的吸附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偕胺肟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U(VI)的吸附研究 |
5.1 UHMWPE-g-PAO纤维对U(VI)吸附的实验条件 |
5.2 吸附U的 UHMWPE-g-PAO纤维样品实验测量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UHMWPE-g-PAO纤维对配制U(VI)溶液的吸附研究 |
5.3.2 UHMWPE-g-PAO纤维对铀矿废水的处理研究 |
5.3.3 UHMWPE-g-PAO纤维对U(VI)吸附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铜镉渣简介 |
1.2.1 铜镉渣来源 |
1.2.2 铜镉渣中主要有价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
1.3 铜镉渣回收处理现状 |
1.3.1 浸出法 |
1.3.2 萃取法 |
1.3.3 置换法 |
1.3.4 结晶法 |
1.3.5 电积法 |
1.4 旋(湍)流电积技术简介 |
1.4.1 旋(湍)流电积技术 |
1.4.2 影响旋流电积过程的因素 |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铜镉渣常压氧化酸浸研究 |
3.1 氧化酸浸理论基础 |
3.1.1 热力学分析 |
3.1.2 动力学分析 |
3.2 氧化酸浸实验 |
3.2.1 实验步骤 |
3.2.2 酸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3 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4 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5 液固比浸出率的影响 |
3.2.6 氧化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7 搅拌速率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8 浸出条件优化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浸出液旋流电积提取金属铜的研究 |
4.1 电沉积原理 |
4.2 实验步骤及工艺流程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工艺流程 |
4.2.3 电积过程技术指标及计算 |
4.3 模拟浸出液三段旋流电积研究 |
4.3.1 一段旋流电积 |
4.3.2 二段湍流电积 |
4.3.3 三段旋流电积 |
4.3.4 阴极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镉渣浸出液旋流电积提铜对比实验研究 |
5.1 实验现象对比分析 |
5.2 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
5.3 铜、氢离子浓度变化对比分析 |
5.4 杂质离子迁移对比分析 |
5.5 阴极铜品质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6)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体重金属的来源 |
1.1.2 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3 水体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
1.1.3.1 化学沉淀法 |
1.1.3.2 电化学法 |
1.1.3.3 膜分离法 |
1.1.3.4 生物法 |
1.1.3.5 离子交换法 |
1.1.3.6 吸附法 |
1.2 废塑料 |
1.3 棉材料 |
1.4 傅克反应 |
1.5 紫外辐照接枝法 |
1.6 氧化还原接枝法 |
1.7 吸附模型 |
1.7.1 吸附等温线模型 |
1.7.1.1 Langmuir模型 |
1.7.1.2 Freundlich模型 |
1.7.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2.1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2.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3 吸附热力学模型 |
1.7.4 动态吸附模型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SHCP的制备及其对水体重金属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2 SHCP的制备 |
2.2.3 SHCP材料的表征 |
2.2.3.1 SEM |
2.2.3.2 FTIR |
2.2.3.3 XPS |
2.2.4 SHCP对 Cd~(2+)的吸附性能实验 |
2.2.5 脱附实验 |
2.2.6 SHCP对 Cd~(2+)的吸附量计算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HCP的制备路线与条件优化 |
2.3.1.1 制备路线 |
2.3.1.2 交联时间的影响 |
2.3.1.3 WEPS用量的影响 |
2.3.2 SHCP的表征结果 |
2.3.2.1 SEM |
2.3.2.2 FTIR |
2.3.2.3 XPS |
2.3.3 SHCP对 Cd~(2+)的静态吸附性能 |
2.3.3.1 PH值对SHCP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3.2 吸附等温线 |
2.3.3.3 吸附动力学 |
2.3.4 SHCP对 Cd~(2+)的动态吸附性能 |
2.3.4.1 初始Cd~(2+)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2 背景离子存在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3 不同柱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4 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的拟合参数 |
2.3.4.5 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参数 |
2.3.4.6 竞争离子存在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5 吸附-脱附循环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PGMA(DETA)的制备及其对水体重金属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C-PGMA(DETA)的制备 |
3.2.3 C-PGMA(DETA)的表征 |
3.2.4 C-PGMA(DETA)对Cu~(2+)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 |
3.2.4.1 溶液p H对改性棉纱吸附的影响 |
3.2.4.2 吸附动力学 |
3.2.4.3 吸附等温线 |
3.2.5 C-PGMA(DETA)对Cu~(2+)的动态吸附性能实验 |
3.2.6 C-PGMA(DETA)对Cu~(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验 |
3.2.7 固定床的脱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GMA(DETA)的制备路线 |
3.3.2 C-PGMA(DETA)的制备条件优化 |
3.3.2.1 紫外辐照时间的影响 |
3.3.2.2 KPS加入量的影响 |
3.3.2.3 GMA与 DMF比例的影响 |
3.3.2.4 胺化时间的影响 |
3.3.3 C-PGMA(DETA)的表征结果 |
3.3.3.1 SEM |
3.3.3.2 FTIR |
3.3.3.3 XPS |
3.3.4 C-PGMA(DETA)对Cu~(2+)的吸附性能 |
3.3.4.1 PH值对C-PGMA(DETA)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4.2 吸附等温线 |
3.3.4.3 吸附动力学 |
3.3.5 C-PGMA(DETA)对Cu~(2+)的吸附性能 |
3.3.5.1 初始铜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柱的影响 |
3.3.5.2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3.5.3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3.5.4 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
3.3.5.5 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
3.3.5.6吸附-脱附循环实验 |
3.3.6 C-PGMA(DETA)对Cu~(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
3.3.6.1 初始铜、镉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6.2 不同柱径比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6.3 不同流速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7 混合离子饱和固定床的脱附 |
3.3.8 C-PGMA(DETA)对低浓度Cu~(2+)的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7)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对铜和镉的萃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的萃取剂及应用 |
1.2.1 中性磷(膦)类萃取剂 |
1.2.2 酸性磷(膦)类萃取剂 |
1.2.3 羧酸类萃取剂 |
1.2.4 有机胺类萃取剂 |
1.2.5 螯合萃取剂 |
1.2.6 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 |
1.3 回收金属铜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废水除镉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Cextrant230 的制备及其在盐酸介质中对铜(Ⅱ)的萃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萃取剂的选择及制备 |
2.3.1 萃取剂的选择 |
2.3.2 萃取剂Cextrant230 的制备 |
2.4 萃取剂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Ⅱ) |
2.4.1 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Ⅱ)实验方法 |
2.4.2 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Ⅱ)的反应机理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平衡酸度对萃取铜(Ⅱ)的影响 |
2.5.2 Cextrant230 对铜(Ⅱ)的萃取机理的研究 |
2.5.3 Cextrant230 以及铜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2.5.4 温度对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Ⅱ)的影响 |
2.5.5 Cextrant230 的饱和容量以及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实验 |
2.5.6 从含铜/钴/钙的萃余液中选择性提取和回收铜(Ⅱ)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镉(Ⅱ)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相酸度对萃取镉(Ⅱ)的影响 |
3.3.2 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镉(Ⅱ)的反应机理 |
3.3.3 Cextrant230 以及镉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3.3.4 Cextrant 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镉(Ⅱ)的温度实验 |
3.3.5 Cextrant230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镉(Ⅱ)的饱和容量测试 |
3.3.6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实验 |
3.3.7 Cextrant230 富集模拟废水中的镉(Ⅱ)和锌(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extrant230 水解物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萃取剂Cextrant230 水解的实验步骤 |
4.3 萃取剂HEHAMP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Ⅱ)和镉(Ⅱ) |
4.4 萃取剂HEHAMP在钴镍分离中的应用 |
4.4.1 三种萃取剂对比实验 |
4.4.2 萃取剂HEHAMP在硫酸、盐酸以及硝酸介质中萃取分离钴镍 |
4.4.3 萃取剂 HEHAMP 的循环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旋流电沉积分步提取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特点 |
1.2.1 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的回收方法 |
1.2.2 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的浸出情况 |
1.3 电沉积回收金属的国内外现状 |
1.3.1 传统电沉积方法 |
1.3.2 旋流电沉积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碱性体系下锌、锡、铅电沉积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电极配置及其预处理 |
2.2.2 电解液的配置 |
2.2.3 搅拌条件及添加剂选择的原理 |
2.2.4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添加剂含量对锌沉积产品的影响 |
2.3.2 锌离子浓度对锌沉积效率的影响 |
2.3.3 碱浓度对锌沉积效率的影响 |
2.3.4 电流密度对锌沉积的影响 |
2.3.5 温度对锌沉积的影响 |
2.3.6 转速对锌沉积的影响 |
2.3.7 锌、锡、铅三种金属的循环伏安曲线 |
2.3.8 锌与铅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
2.3.9 锡与铅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
2.3.10 锌与锡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酸性体系下铜、镍电沉积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电极配置及其预处理 |
3.2.2 电解液的配置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纯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 |
3.3.2 机械搅拌速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 |
3.3.3 机械搅拌速度对铜产品形态的影响 |
3.3.4 机械搅拌速度对铜电沉积效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5 杂质铁离子浓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 |
3.3.6 含杂质铁离子时转速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 |
3.3.7 含杂质铁离子时温度对铜电沉积效率的影响 |
3.3.8 杂质铁离子对铜沉积影响的正交实验 |
3.3.9 镍离子对铜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3.10 铜离子对镍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旋流电沉积提取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的效果 |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旋流电沉积设备中锌的电沉积效果 |
4.3.2 旋流电沉积设备中铜的电沉积效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双极电化学反应器的构建及空间分离电沉积贵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极电化学概述 |
1.1.1 双极电化学的工作原理 |
1.1.2 双极电极的类型 |
1.2 双极电化学方法的应用 |
1.2.1 不对称/梯度材料的制备 |
1.2.2 双极电分析检测 |
1.2.3 双极电化学驱动导电粒子 |
1.2.4 分离富集 |
1.3 流动电解技术 |
1.3.1 流动电解在材料合成领域的应用 |
1.3.2 流动电解在工业分离领域的应用 |
1.3.3 流动电解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 |
1.4 薄层电解技术 |
1.4.1 薄层电解在光谱电化学中的应用 |
1.4.2 薄层电解检测器的应用 |
1.4.3 薄层电解在COD传感器上的应用 |
1.5 贵金属的回收 |
1.5.1 贵金属的机械回收 |
1.5.2 常见的贵金属的提取技术 |
1.5.3 贵金属回收新技术 |
1.5.4 电子产品废弃物中贵金属的回收 |
1.6 本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 |
1.6.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双极电化学流动微反应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反应器的两种设计方案 |
2.4.1 设计方案一 |
2.4.2 设计方案二 |
2.4.3 设计方案二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极电化学分离沉积金和铜金属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电化学测试 |
3.2.3 双极流动电沉积 |
3.2.4 沉积物形貌和组成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伏安法 |
3.3.2 电势梯度 |
3.3.3 沉积物的形貌和组成表征 |
3.3.4 沉积物的电催化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湿法炼锌高钴渣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使用 |
1.2.1 钴的物理性质 |
1.2.2 钴的化学性质 |
1.2.3 钴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
1.2.4 钴资源分布及生产消费情况 |
1.3 镍的性质及其用途 |
1.3.1 镍的物理性质 |
1.3.2 镍的化学性质 |
1.3.3 镍的主要用途 |
1.3.4 镍的资源分布及生产消费情况 |
1.4 硫酸锌溶液中钴的净化及电解锌的生产工艺 |
1.4.1 黄药净化法 |
1.4.2 β-萘酚法 |
1.4.3 锌粉置换法 |
1.5 硫酸锌溶液中镍的净化方法 |
1.6 钴渣或高钴原料回收钴的方法 |
1.6.1 氧化沉淀法沉淀钴 |
1.6.2 溶剂萃取法萃取钴 |
1.6.3 离子交换法富集钴 |
1.6.4 吸附法吸附钴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E-pH图 |
2.1.1 Zn-H_2O系E-pH图 |
2.1.2 Fe-H_2O系E-pH图 |
2.1.3 Cd-H_2O系E-pH图 |
2.1.4 Ni-H_2O系E-pH图 |
2.1.5 Mn-H_2O系E-pH图 |
2.1.6 Co-H_2O系E-pH图 |
2.1.7 不同氧化剂E-pH图比较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原料 |
3.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5 实验设备 |
3.6 元素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
3.6.1 元素分析仪器 |
3.6.2 Fe~(2+)的检测方法 |
3.6.3 高浓度Co~(2+)和Ni~(2+)的检测方法 |
3.6.4 Mn~(2+)的检测方法 |
3.6.5 低浓度Ni~(2+)和Cd~(2+)的检测方法 |
3.6.6 H~2O~2浓度的测定 |
3.6.7 过硫酸根的测定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一段酸性浸出实验 |
4.1.1 硫酸浓度对钴浸出率的影响 |
4.1.2 反应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4.2 小结 |
4.3 二段中性浸出 |
4.4 实验室浸出扩大实验 |
4.5 过氧化氢除Fe~(2+)实验 |
4.5.1 过氧化氢用量对纯硫酸亚铁氧化率实验 |
4.5.2 氧化温度对纯硫酸亚铁氧化率实验 |
4.5.3 氧化时间对纯硫酸亚铁氧化率实验 |
4.6 实际液除铁实验 |
4.7 锌粉置换镉 |
4.8 除镍试剂除镍 |
4.9 过硫酸钠氧化沉Mn~(2+) |
4.10 过硫酸钠氧化除纯体系硫酸锰中Mn~(2+)实验 |
4.10.1 过硫酸钠用量对纯硫酸锰溶液沉锰的影响 |
4.10.2 氧化温度对纯硫酸锰沉锰的影响 |
4.10.3 氧化时间对纯硫酸锰沉锰的影响 |
4.10.4 起始硫酸浓度对纯硫酸锰沉锰的影响 |
4.11 CO~(2+)与Mn~(2+)混合体系 |
4.12 实际液氧化沉锰 |
4.13 过硫酸钠氧化沉淀回收钴实验 |
4.13.1 过硫酸钠用量对纯硫酸钴溶液沉钴的影响 |
4.13.2 絮凝剂浓度对纯硫酸溶液沉钴的影响 |
4.13.3 反应温度对纯硫酸钴溶液沉钴的影响 |
4.13.4 氧化时间对纯硫酸钴溶液沉钴的影响 |
4.14 实际液沉钴 |
4.15 全流程综合试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金铜镉电镀废液中金的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碱性氯化法破氰-碲共沉淀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氰化退镀液中金含量[J]. 易秉智,陈剑峰,姚田田,孙玉娇,彭金鑫.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21(04)
- [2]壳聚糖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金离子的研究[D]. 赵明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D]. 赵玲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功能化UHMWPE纤维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研究[D]. 梁育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氧化酸浸-旋流电积回收铜镉渣中有价金属铜的研究[D]. 徐洪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 贾继珍. 深圳大学, 2019(01)
- [7]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对铜和镉的萃取研究[D]. 王永姣.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8]旋流电沉积分步提取印刷线路板浸出液中的有价金属[D]. 徐添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9(12)
- [9]双极电化学反应器的构建及空间分离电沉积贵重金属的研究[D]. 汪涵.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10]湿法炼锌高钴渣处理工艺研究[D]. 刘锦.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