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风林绿洲(三期)(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13)在《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广告语言由于受媒体功能和媒体形式特殊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汇运用标准、句法结构特征和修辞风格,并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多元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效果。受众需要在对这些多元化符号的解码过程中来领会广告传递的信息。因此,本论文提出多模态视角的广告语言研究,把广告语言本体和应用研究扩大到新媒体多模态的广域视角,超越了以往将多模态平等看待、对比分析的研究范式。立足多模态对广告语言的补充和强化功能和原因的解析,探讨新媒体时代广告语言学理论创新的方向。通过收集、转录多模态广告,建设“广告语言资源库”和“音频资源库”,作为研究广告语音模态的基础素材。对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传播效果的广告语言进行充分描写和对比分析,探讨多模态广告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广告语言的组织结构和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特点。同时,在广告语言创意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借鉴语用学、传播学、统计学、社会学以及消费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典型广告语言文案的定量、定性分析,总结归纳多模态广告语言的特点和社会效应,构建多模态广告语言分析模型,为多模态广告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模式。论文共分七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导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梳理广告语言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及产生背景,阐述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并界定广告语言相关概念和广告多模态的构成。第二章为广告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模态研究,本部分首先对广告语音模态进行界定,进而分析认为,广告语音模态具有声调平仄相间、韵部和谐统一、音节整齐对称等特点,同时具有扩展叙事、转化态度、传递信息等作用。通过建立有声广告语料,探讨不同广告中的声音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第三章为广告语言系统中的文本模态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在语料库基础上对文本模态中的文字、词汇、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规律。第四章为主要考察广告语言与其他模态间的互补。本部分研究认为,语言模态是广告的核心,画面和声音是对广告语言模态的补充和强化。第五章构建多模态视角下广告语言研究模型并依据模型做案例分析。余论将全文几个部分贯穿起来,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课题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建议和期许。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不仅涉及到各种语言学理论的运用,而且涉及到广告学、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本论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大量广告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广告语言模态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功效。构建多模态广告语言分析模型,运用于广告语言创意实践与效果分析,为多模态广告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模式。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一定创新性与实用性。
颜晶[2](2012)在《基于流域分水的干旱区绿洲景观变化及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额济纳绿洲位于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的下游,它是额济纳荒漠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生态防线。本文以额济纳绿洲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绿洲核心区河岸景观,以该地区1987年、2001年和2009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评价方法原理,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调水前后的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深入探讨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问题,从而为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表明:1)水资源条件是决定干旱区植被发展演化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因而植被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距离河道近的地方,植被覆盖度较大,分布有更多的乔灌林植被,且年际变化幅度往往较大,对输水响应敏感;在远离河道的地区,以荒漠化植被为主,景观斑块更加破碎,景观格局对输水效果的响应存在滞后性。2)在调水前后,额济纳绿洲景观具有明显的时间演变特征。1987年到2001年,全区荒漠化程度加深,地区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2001年实施调水后,植被得到明显的恢复,且随着水域面积扩大绿洲向着积极的方向演变,不仅植被面积扩大,而且植被覆盖度增大。3)从景观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安全四方面,共计25个指标构建了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到2009年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SI为0.6556,基本位于较好级别。说明经过近10年的调水,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程度已经从恶化逐步转好,但要想达到良好的生态安全水平仍需要更加科学的生态规划。
王惟[3](2006)在《澳林春天商业楼市场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的现代化,使我国商业地产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商业地产业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却不令人乐观,特别是社区周边的商业配套地产,出现了存量大、闲置多、经营差的局面,很多项目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知道客户在哪里,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不能正确的做好市场定位等基础工作,这些严重影响了商业地产的成功运营。本论文拟就澳林春天商业楼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来探讨商业地产如何开展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商业地产能否成功招商和运营的关键,本文运用“钻石图定位法”来确定商业楼到底为谁服务、以什么样的业态来服务、如何服务等市场定位方面的问题;“钻石图定位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找到目标市场并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对产品、价格、分销、沟通等方面的需求特征;其次,细分目标客户利益并找出他们最为关注的若干利益点,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确定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利益点,然后将该利益点确定为定位点,根据这个利益点确定属性定位点和价值定位点,定位点的选择范围包括3Ps+C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进行营销要素的组合实现已经确定的定位。本论文首先是找位——明确本项目的目标消费群,在对本项目的消费人群按照商圈和消费特征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吸引力和公司适应性的评估,在公司自身战略的指导下,最终确定本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为:核心、次级商圈的生活型消费群及跨区域的休闲消费人群;接着进行选位——项目细分市场的目标定位,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目标客户群的利益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研究,在客户群最需要的四个目标市场中,分析了市场饱和度和市场竞争对手状况、竞争激烈程度和本项目的优劣势,确定出本项目自身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利益点,从而确定出本项目的相关市场定位,即属性定位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living Central,利益定位是享受全面满足的便利休闲生活,价值定位是令人尊敬。本论文的最后是到位—根据市场定位的营销组合研究,制定了商业楼业态的功能组合、招商价格组合、招商渠道组合、招商沟通组合四个方面的营销策略组合。
李子青[4](2006)在《造型和功能的统一——论风林绿洲三期工程小学校建筑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风林绿洲三期工程(风林西奥中心和十八班小学校)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公司提供的概念设计基础上,完成了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章通过对小学校建筑设计的介绍,探索新颖的建筑造型与合理的功能布局并重的设计理念。
宋柑霖[5](2005)在《过渡地区高层节能居住建筑的立面表现》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行动纲领。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成为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逐步发展为世界性的大潮流。 建筑节能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物业管理、使用方法等环节密切相关。环境艺术设计师如果能在建筑立面设计时就能预先考虑到建筑的节能问题,就能使创作意图及艺术效果得到充分表现。 环境艺术受到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和各种规范章程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如果把环境艺术设计师比喻为一个舞者,那么这些制约就是捆在舞者身上的锁链,而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工作就可以比喻为戴着锁链跳舞,如果把一个设计看作一段从起点到终点的行程,那么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就是一个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完成这段距离的“锁链舞者”。这就是环境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制约中展现艺术的魅力。 建筑立面作为环境艺术关注的对象,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学,同样它还需要技术。正如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不可能超越生理需求直接达到自我实现需求。同样,居住建筑首先必须满足其舒适性要求,然后才会有更高的审美需求。而居住建筑也不能仅仅为了节能而节能,单纯为了满足节能标准而做出丑陋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是不受欢迎的,要在满足节能条件下,追求更好的艺术表现,将美学与节能技术完美结合起来。 因此,本文就过渡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高层居住建筑能耗的基本特点,已有的立面形式以及过渡地区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在参考传统建筑立面和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节能建筑的立面表现,提出节能居住建筑立面艺术表现的方法。借此推动节能居住建筑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张新月[6](2004)在《奥运商圈:中小企业国际化狂想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如果说奥运把中国带向了世界,那么对正在发展壮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在未来的奥运商圈办公无疑是他们的一个国际化的梦想!
陈鸿莉[7](2004)在《周伟峰 市场空白宣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其实,开发商也挺惨的,一辈子也做不了几个项目。"1997年从万科出来的周伟峰自杀入京地产后,就一头扎在了"风林绿洲",如今在奥运村已蛰伏6年之久
楚先锋[8](2002)在《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但是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又受到“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城市住宅的设计也受到职务级别以及住房分配的面积指标的种种限制,我国城市住房的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居民的住房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1998年实行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一下子将人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压抑情绪释放了出来,住房的商品化使居民的购房热情很高,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在住房商品化的初始阶段,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混乱:房地产开发商热衷于引进各种居住理念,居民在掌握了购房主动权的同时,却被各种概念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计者一定要保持清醒,负起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本论文以设计者的眼光对中国城市住房商品化时期住宅开发与设计的观念及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了一下论文工作的背景——中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及房地产开发与设计的现状,然后在第二章详细剖析了目前商品住宅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新概念的起源、特点、利弊,并对它们的设计方法加以总结,如SOHO居住办公模式、CBD内的居住、联排别墅TOWNHOUSE、“藏酷房”(仓库房)LOFT、新型复合型商业和居住形态MALL、亲水住宅、DINK一族和CEO家庭的居住理念等,同时也分析了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如社区会所、社区商业、社区园林等。第三章则以第二章的内容为基础,对我国住宅商品化时期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归纳为“五性和五化”,即:健康性、生态性、经济性、适应性、文化性、智能化、无障碍化、郊区化、个性化、产业化。最后,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无论是第二章里的哪一种概念,也无论是第三章里的哪一种发展趋势,它们的要旨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为了人住得舒适、为了每一个人也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以人为本”的概念扩展为“广义的人文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居住。文后还附了两个我曾经参与设计的实例——兰州康乐花园和烟台锦绣新城A区,以为佐证。
钱剑勇[9](2005)在《金陵之都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本项目进行投资前,为了避免和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开发项目综合效益,对拟建项目在条件上是否允许,财务上是否盈利、建设上是否可能等进行综合论证,通过可行性研究来对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本文以“金陵之都”项目为可行性研究对象,首先从项目背景、规划条件及外部条件对项目的概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南京市房地产宏观和区域环境、房地产市场及竞争性的分析,使得对项目投资的外部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分别从有效客户及潜在客户两个方面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综合分析为后面的项目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然后研究了项目开发的优劣势、威胁和机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项目的定位并制定出了项目开发方案。最后通过投资估算、销售收入预测、资金筹措及财务评价的系统分析,得出该项目开发有一定风险,但回报率较高,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的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这是一个投资利润率较高,值得投资的项目并推断出售价及建安成本是构成影响本项目利润率的两大敏感性因素。
宋晓[10](2005)在《观念人生:近看35位青年楼市精英》文中研究表明 一个结论是无须调查也能自然得出的,"70年代"不仅是中国房地产事业最有影响力的消费力量之一,更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主力军。《安家》杂志随访了35位正当年的地产青年俊杰,以下附录的问答基本保持原生状态,一问一答,充满了活力和灵气。
二、北京风林绿洲(三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风林绿洲(三期)(论文提纲范文)
(1)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一节 多模态话语分析 |
一 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
二 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广告语言相关概念 |
一 语言与广告语言 |
二 广告与广告语言 |
第三节 广告的多模态构成 |
第二章 广告语言中的语音模态 |
第一节 广告的语音模态构成 |
第二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韵律特点 |
一 平仄相间 |
二 韵部和谐 |
三 音节对称 |
第三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选择 |
一 开口度音效差异 |
二 性别音效差异 |
第四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作用 |
一 扩展叙事唤起联想 |
二 转化态度吸引注意 |
三 传递信息超越画面 |
第三章 广告语言的文本模态 |
第一节 广告文字模态 |
一 文字模态的构成 |
二 文字模态的作用 |
第二节 广告语言文本语料库的建设 |
一 选材抽样 |
二 加工与校对 |
三 基本数据 |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广告词汇研究 |
一 词汇密度 |
二 词频分类统计分析 |
三 广告词汇语用效果 |
四 广告词汇超常搭配 |
第四节 广告句型 |
一 句型统计与分析 |
二 情态句型的应用 |
第四章 广告语言与其他模态间的互补 |
第一节 语言模态是广告的核心 |
一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 |
二 语言是创意的媒介 |
三 语用是广告的核心 |
第二节 图像模态的功效 |
一 图像对广告语言的补充 |
二 图像对广告语言的强化 |
第三节 非语言声音模态的功效 |
一 现场音效对广告语言的补充 |
二 音乐对广告语言的强化 |
第五章 模型构建与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多模态视角下广告语言研究模型构建 |
一 模型的理论支撑 |
二 模型的结构 |
第二节 多模态分析模型的应用 |
一 步骤1广告全景分析 |
二 步骤2广告创意的主客体因素分析 |
三 步骤3广告多模态协同分析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表 |
(2)基于流域分水的干旱区绿洲景观变化及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景观生态学和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1 景观生态学 |
1.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1 生态安全概念界定 |
1.3.2 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 |
1.3.3 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
1.3.4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质与地貌 |
2.2.3 土壤条件 |
2.2.4 水文状况 |
2.2.5 植被状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额济纳绿洲河岸景观核心区 |
3.1.2 额济纳绿洲区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数据 |
3.3.2 研究方法 |
3.3.3 数据处理平台 |
3.4 技术路线 |
4 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河岸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4.1 绿洲景观生态类型时间演变分析 |
4.2 绿洲景观生态类型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河岸植被 |
4.2.2 荒漠植被 |
4.2.3 戈壁滩 |
4.2.4 水域 |
4.3 绿洲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 |
4.3.1 斑块密度 |
4.3.2 斑块形状 |
4.3.3 景观蔓延度 |
4.4 绿洲景观NDVI指数分析 |
4.5 小结 |
5 额济纳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5.1 研究基础 |
5.2 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5.2.1 面积大小变化 |
5.2.2 面积转移过程 |
5.3 景观斑块类型间动态变化分析 |
5.3.1 1987年至2001年额济纳绿洲生态景观变化分析 |
5.3.2 2001年至2009年额济纳绿洲生态景观变化分析 |
5.4 植被覆盖等级变化分析 |
5.4.1 总体变化特征 |
5.4.2 不同覆盖等级植被面积变化 |
5.4.3 不同覆盖等级植被空间格局变化 |
5.5 小结 |
6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
6.1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1.1 景观安全指标(L) |
6.1.2 水资源安全指标(W) |
6.1.3 环境安全指标(E) |
6.1.4 社会经济安全指标(S) |
6.2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标准 |
6.3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6.4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杈重赋值 |
6.5 额济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澳林春天商业楼市场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市场定位 |
1.2.2 关于商业地产定位研究方面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背景情况 |
2.1 澳林春天商业楼项目简介 |
2.1.1 项目位置 |
2.1.2 交通状况 |
2.1.3 项目建筑及设施 |
2.1.4 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
2.2 北京市商业地产的基本状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找位——目标消费人群分析 |
3.1 市场细分目的和细分市场变量选择 |
3.2 本项目的商圈分析 |
3.3 不同商圈的消费群分析 |
3.4 细分市场的评估 |
3.4.1 市场吸引力评估 |
3.4.2 公司适应性评估 |
3.5 目标消费人群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选位——项目市场定位的选择 |
4.1 对本项目市场定位的相关调查 |
4.1.1 关于社区餐馆的调查 |
4.1.2 关于社区超市调查 |
4.1.3 关于周边健身娱乐商业的调查 |
4.1.4 小结 |
4.2 各细分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 |
4.2.1 目标市场的分类 |
4.2.2 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
4.3 细分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
4.3.1 竞争对象情况说明 |
4.3.2 市场饱和度及竞争优劣势评价 |
4.4 市场定位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到位——项目市场定位的营销组合策略 |
5.1 整体营销组合策略 |
5.2 营销要素内部的自我组合 |
5.2.1 产品部分的组合 |
5.2.2 招商价格组合策略 |
5.2.3 招商渠道组合 |
5.2.4 招商沟通组合策略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房地产经纪业务的营销管理突破探讨 |
附录B 澳林商业楼市场定位及战略发展规划 |
附录C 惠普的知识与经验分享之道 |
个人简历 |
(5)过渡地区高层节能居住建筑的立面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建筑 |
1.1 永无止境的建筑艺术形式 |
1.2 永无止境的建筑材料与技术 |
1.3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 |
第二节 节能建筑是世界潮流所趋 |
2.1 建筑节能与气候 |
2.2 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 |
2.3 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2.4 节能建筑是世界潮流所趋 |
2.5 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导致建筑立面处理发生了变化 |
第三节 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状况 |
3.1 我国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
3.2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与不足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高层居住建筑的立面形式与构造 |
第一节 窗户的形式 |
1.1 窗户的分类 |
1.2 窗户造型的手法 |
1.3 传统窗户的构造与所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二节 外遮阳的形式 |
2.1 固定式遮阳设施 |
2.2 活动式遮阳设施 |
2.3 传统外遮阳处理所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三节 阳台及类似的挑板式构架和空调机位的形式 |
3.1 阳台的形式 |
3.2 构架的艺术表现 |
3.3 空调机位的美化处理 |
3.4 传统阳台、构架和空调机位的构造与所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四节 墙面细部 |
4.1 墙面细部—分割线条与装饰线脚的艺术表现 |
4.2 墙面细部的构造与所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五节 顶部形式 |
5.1 顶部处理方式 |
5.2 顶部的构造与所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六节 底层基面 |
6.1 底层基面形式 |
6.2 底层基面的节能问题 |
第三章 过渡地区高层节能居住建筑立面表现方法 |
第一节 建筑居住热舒适标准 |
第二节 过渡地区建筑的物理环境 |
2.1 过渡地区的建筑气候特点 |
2.2 过渡地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 |
第三节 节能建筑的体形、平面与立面的关系 |
3.1 建筑体形与立面的关系 |
3.2 建筑平面与立面的关系 |
第四节 节能建筑外立面的材料选择与构造处理 |
4.1 窗的形式选择与构造处理 |
4.2 外遮阳形式的选择与构造处理 |
4.3 外墙的形式选择与构造处理 |
4.4 阳台、构架、空调机位和底层基面的形式选择与构造 |
4.5 屋面的形式选择与构造处理 |
4.6 色彩选择与表现 |
第五节 高层节能住宅外立面设计方法 |
第六节 创作实践的探索—实例简介 |
第四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中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及房地产开发与设计的现状 |
1.1 中国原有的住房制度及住房建设 |
1.2 中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 |
1.3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与设计现状 |
1.3.1 房地产的概念 |
1.3.2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现状 |
1.3.3. 中国的住宅产业 |
第二章 中国城市商品住宅开发与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浅析 |
2.1 SOHO:居住办公模式 |
2.1.1. SOHO的涵义 |
2.1.2. 居家办公 |
2.1.3. SOHO的社会影响 |
2.1.4. SOHO的设计 |
2.1.5. 北京SOHO现代城 |
2.1.6. 对SOHO的反思 |
2.2 CBD:中心商务区内的居住概念 |
2.2.1. CBD的发展史 |
2.2.2. CBD项目的开发 |
2.2.3. 北京的CBD |
2.2.4. CBD内的住宅建设 |
2.2.5. CBD内住宅实例 |
2.2.6. 相关概念:CLD |
2.3 TOWNHOUSE:中产阶级的“别墅”梦 |
2.3.1. TOWNHOUSE概念解析 |
2.3.2. TOWNHOUSE在欧美的发展 |
2.3.3. TOWNHOUSE在中国 |
2.3.4. TOWNHOUSE的规划设计 |
2.3.4.1 Townhouse规划与设计的客观条件 |
2.3.4.2 Townhouse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
2.3.5. 康城TownHouse |
2.3.6. 关于TOWNHOUSE可居住性、便利性、经济性和适应性的探讨 |
2.3.6.1 可居住性 |
2.3.6.2 便利性 |
2.3.6.3 经济性 |
2.3.6.4 适应性 |
2.3.7. 结束语 |
2.4 LOFT:给你一个个性空间 |
2.4.1. 西方的LOFT——“藏酷房”(仓库房 |
2.4.2. LOFT常见的设计手法及实例 |
2.4.3. LOFT、SOHO以及MORE |
2.4.4. LOFT房地产项目实例:北京远洋天地 |
2.5 MALL:一种新型复合型商业和居住形态,兼论社区商业模式 |
2.5.1. 关于MALL |
2.5.2. 国内的MALL |
2.5.3. 中国第一商城(THEGREATMALL |
2.5.4. 社区商业的出现 |
2.5.5. 社区商业的形式 |
2.5.6. 社区商业形式的更新 |
2.6 社区会所:社区大客厅 |
2.6.1. 会所的起源 |
2.6.2. 会所有哪些功能? |
2.6.3. 会所的适用性问题 |
2.6.4. 会所的管理 |
2.6.5. 各种各样的社区会所 |
2.6.5.1 LOFT形式的“远洋艺术中心” |
2.6.5.2 华远房地产的连锁商务会所 |
2.6.5.3 都会华庭“儿童IT会所” |
2.6.5.4 万科星园的亮点——社区双会所 |
2.6.5.5 天创世缘“亲商主题社区会所”城市精英会 |
2.6.5.6 风林绿洲的泛会所,以外保内,只为业主收益 |
2.6.5.7 万泉新新家园的健康会所 |
2.7 社区园林: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创造 |
2.7.1. 我国风水学中的居住环境 |
2.7.2. 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 |
2.7.3. 居住区的绿化与社区园林 |
2.7.4. 风林绿洲的景观环境设计 |
2.7.5 北京华腾园:都市居住公园(ResidentalPark |
2.7.6. 北京阳春光华家园:加拿大居住文化主题公园(CanadaCommunity |
2.8 亲水住宅:满足人的天性 |
2.8.1. 亲水:人的天性 |
2.8.2. 亲水住宅和水景住宅 |
2.8.3. 亲水住宅和水景住宅实例 |
2.8.3.1 德国科隆贝多芬园 |
2.8.3.2 北京天兆家园:半岛新生活 |
2.8.3.3 上海阳光爱琴海:阳光水景 |
2.8.3.4 北京当代万国城:第三代水景住宅 |
2.8.4. 建亲水住宅、水景住宅应慎重 |
2.9 从DINK一族和CEO家庭的居住理念看人们居住需求的变化 |
2.9.1. DINK一族的居住理念 |
2.9.2. CEO家庭的居住理念 |
2.9.3. 楼市呈现贫富分化 |
2.9.4. 家庭模式和结构的变化 |
2.9.5. 家庭模式和结构的变化对人们居住需求的影响 |
2.9.5.1 购房者趋向年轻化 |
2.9.5.2 家庭结构核心化,住房理念趋于理性化 |
2.9.5.3 老龄化社区的需求增长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商品住宅开发与设计观念的发展趋势探讨 |
3.1 健康性 |
3.1.1. 住宅的健康性 |
3.1.2. 健康住宅的开发与建设 |
3.1.3. 健康住宅:考克斯一林德西宅邸 |
3.1.4. 崇尚新时代“健康社区生活”的光大花园 |
3.1.5.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的制定 |
3.2 生态性 |
3.2.1. 当代城市问题 |
3.2.2. 生态住宅概念的内涵 |
3.2.3. 生态住宅的营造 |
3.2.3.1 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引导 |
3.2.3.2 发展商和规划设计部门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
3.2.3.3节 能的途径 |
3.2.4.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实例:北京北潞园绿色生态居住区 |
3.3 经济性 |
3.3.1. 低造价住宅,使人人都有适当的住房 |
3.3.2. 低造价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
3.3.3. 适宜技术的应用 |
3.4 适应性 |
3.4.1. 住宅适应性的重要性 |
3.4.2.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 |
3.4.3. 开放性的住宅概念 |
3.4.4. 被动适应性住宅和主动适应性住宅 |
3.4.4.1 被动适应式住宅 |
3.4.4.2 主动适应式住宅 |
3.4.5.一 生的家 |
3.5 文化性 |
3.5.1 社区及社区文化的概念 |
3.5.2 社区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
3.5.2.1 物质环境方面 |
3.5.2.2 人文环境方面 |
3.5.3 塑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意识 |
3.6 智能化 |
3.6.1. 智能化小区 |
3.6.2. 网络化住宅 |
3.6.3. 电脑管家 |
3.6.4. 网络社区实例:美国的庆典市 |
3.7 无障碍化 |
3.7.1. 无障碍设计及其必要性 |
3.7.2. 我国无障碍设计的现状 |
3.7.3. 无障碍建筑设计 |
3.7.4. 普适设计 |
3.7.5. 老年居住建筑 |
3.7.6. 国外老年居住社区实例 |
3.7.6.1 美国太阳城中心 |
3.7.6.2 新加坡的乐龄公寓 |
3.8 郊区化 |
3.8.1. 城市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
3.8.2. 住宅郊区化与造镇运动 |
3.8.3. 住宅郊区化造成的问题与新都市主义的兴起 |
3.8.4. 中国的住宅郊区化与造镇运动 |
3.8.5. 北京新新小镇(龙山新新家园 |
3.9 个性化 |
3.9.1. 住宅的个性化 |
3.9.2. 住宅的“多样性” |
3.9.3. “概念”炒作的误区 |
3.9.4. 住宅“DIY” |
3.9.5. 关于装修的个性化 |
3.9.5.1 商品房的发展:从毛胚房到全装修房 |
3.9.5.2 住宅全装修势在必行 |
3.9.5.3 居室陈设与装饰 |
3.9.6. ”阳光100”及其”米娅计划” |
3.10 产业化 |
3.10.1. 住宅产业的概念 |
3.10.2. 国外的住宅产业化 |
3.10.3. 国内的住宅产业化 |
3.10.4. 天津太平洋村 |
第四章 结论:创造广义的“人文主义”住宅 |
4.1. 人文主义建筑思想的概念 |
4.2. 全过程的住宅设计创造住宅的人文价值 |
4.3. 广泛的居民参与保证住宅的人文内涵 |
4.4. 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体现住宅的人文精神 |
4.5. 创造新时代广义的人文主义住宅——《住宅指南》 |
第五章 实例 |
5.1 康居示范工程——兰州康乐花园规划设计方案 |
5.1.1. 设计目标 |
5.1.2. 规划设计特点 |
5.1.2.1 规划结构 |
5.1.2.2 道路结构和交通组织 |
5.1.2.3 公建配置 |
5.1.2.4 绿化系统 |
5.1.2.5 环境设计 |
5.1.3. 建筑设计说明 |
5.1.4. 小区智能化系统 |
5.1.5. 附表与附图 |
5.2. 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烟台锦绣新城A区规划设计方案 |
5.2.1. 用地综述 |
5.2.2. 设计理念 |
5.2.3. 规划设计 |
5.2.3.1 总体布局 |
5.2.3.2 景观绿化系统 |
5.2.3.3 交通系统 |
5.2.4. 建筑设计 |
5.2.4.1 住宅设计新思路 |
5.2.4.2 户型设计 |
5.2.4.3 立面设计 |
5.2.4.4 剖面设计 |
5.2.4.5 配套公建设计 |
5.2.5 附表与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论文工作期间的相关活动 |
二、 作者简历 |
(9)金陵之都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1.1 项目背景 |
1.2 规划条件 |
1.3 外部条件 |
第二章 项目开发环境和市场分析 |
2.1 项目宏观环境分析 |
2.2 项目区域环境 |
2.3 房地产市场分析 |
2.4 项目市场竞争性分析 |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分析 |
3.1 住宅需求分析 |
3.2 办公、商业需求分析 |
第四章 项目定位与开发方案策划 |
4.1 项目 SWOT 分析 |
4.2 项目定位 |
4.3 项目开发方案 |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
5.1 项目投资估算 |
5.2 销售收入的预测 |
5.3 资金筹措计划 |
5.4 财务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北京风林绿洲(三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 刘佳. 山东大学, 2013(10)
- [2]基于流域分水的干旱区绿洲景观变化及区域生态安全评价[D]. 颜晶. 浙江大学, 2012(01)
- [3]澳林春天商业楼市场定位研究[D]. 王惟. 清华大学, 2006(12)
- [4]造型和功能的统一——论风林绿洲三期工程小学校建筑设计[J]. 李子青. 建筑科学, 2006(03)
- [5]过渡地区高层节能居住建筑的立面表现[D]. 宋柑霖. 南昌大学, 2005(04)
- [6]奥运商圈:中小企业国际化狂想曲[J]. 张新月. 安家, 2004(10)
- [7]周伟峰 市场空白宣言[J]. 陈鸿莉. 安家, 2004(09)
- [8]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D]. 楚先锋. 清华大学, 2002(02)
- [9]金陵之都项目可行性研究[D]. 钱剑勇. 东南大学, 2005(02)
- [10]观念人生:近看35位青年楼市精英[J]. 宋晓. 安家,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