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在“促产增收”中积极发挥税收作用的经验

广东省在“促产增收”中积极发挥税收作用的经验

一、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耿正洁[1](1989)在《税收论文篇目辑览》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固有特性(徐佑立)财会审1985,6,47“税收”概论辩析(蒋大鸣)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58浅谈税收抵制问题: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流(廖世忠)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6,23社会主义税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王绍飞)税务研究1985,2,15社会主义税收征纳关系的探讨(李大明)

宋一峰[2](1992)在《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文中研究表明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产增收”广东省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壮大了税收后劲,为税收提供了稳定和广泛的税源。广东从1981年至1990年——社会总产值(当年价)由534.04亿增长到3052.52亿元,增长4.7倍,平均年递增15.7%

杨森平[3](2009)在《社会正义视角下的税务管理目标研究》文中认为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对于一个社会至关重要,其是现代社会制度设计的基石。一个社会若要正常运转其必须有一整套系统化的规则,否则整个社会就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之中,也必然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所有行为缺乏制度层面的支撑。在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规则体系则谓之制度。所谓制度按照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定义则是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其设计与安排的最基本价值理念应是社会的正义。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必然以此为依据。由此推而广之,税务管理目标和制度设计与安排理应亦然。自有税收以来税务管理便随即产生。为了保障国家行使职能之需要,及时、足额地取得税收收入,发挥税收职能的作用,则要依靠税务管理,否则再好的税收制度也难以有效地实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探求合适或者理想的税务管理方法、措施或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时期实践了各种类型的税务管理模式和制度。长期以来但凡研究税务管理则更多侧重于对具体征管措施和方法的研究,对于税务管理的目标则重视不够,对于税务管理目标也只沿用前辈学者已有的观点,且只局限于在经济、管理领域,鲜有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因而,在此目标下所制定的税收制度难免会出现与客观现实社会不符的情况,也难以发挥税收的职能,甚至有悖社会公平、正义之原则。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提出,也势必要求对税务管理的目标重新梳理和定位。这不仅有利于使人们认清税务管理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在此目标下的税收制度设计与安排符合社会客观经济发展之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税收的职能、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特别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研究社会正义视角下税务管理目标与制度设计就成为财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使命。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探索。在对社会正义视角下税务管理目标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系统分析和历史归纳、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等方法。以公共产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契约论(新、旧)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在收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情况的最新研究资料,在查阅了大量阅读与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归纳与总结。从税收产生的本质说开,论述税收、税务管理与国家的关系。指出税务管理的目标在不同时期其目标是不同的,或者说税务管理之目标有着不同的级(层)次性,认为只有把税务管理目标级(层)次的分析放在主要位置上,才能阐明税务管理各级(层)目标,也才能弄清楚其演进的过程和取向,从而为制度设计与安排提供依据。于是将税务管理之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层),即初级(基本)、中级(阶段性)、终级,相应的三个层次目标可概括为:初级(基本)目标——秩序;中级(阶段性)目标——公平;终极目标——正义。并结合中国当下税务管理的目标和税收制度、税务管理制度的现状,具体剖析我国现行税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偏差与税收制度、税务管理制度的不足。提出在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如何重新定位我国现行税务管理目标;如何进行税收制度设计与税务管理措施安排,以确保税务管理正义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应倡导“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另外、还要考虑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国家税务局、中国税务学会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评选委员会[4](1990)在《税务系统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获奖着作》文中认为

正洁[5](1992)在《税务科研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1年10—12月)●正洁一、税收理论论税收负担杨元伟税务研究1991.11.1关于税负量限的分析与思考强税务研究1991.11 20运用协同理论强化税收调节功能张金根中国税务报1991.12.19③

王曙光[6](1989)在《偷漏税的分析与税收治理》文中提出 从近几年我国税收财务大检查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偷漏税非但没有减少,相反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我国如此,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同样存在。可以说逃避国家税款等违章违法行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通病,只是体现的程度、偷漏的技术、涉及的范围、情节的轻重等方面有所差别。当前,我国的偷漏税问题已相当普遍,成为

周冬一[7](2010)在《基于电子税务下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以XX市国税局为例》文中认为电子税务,是税务机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建成一个超越时空、部门分割局限的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税务运作模式。基于电子税务下的纳税服务,一方面可以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服务平台向互联网转移,进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另一方面,又将创造出新的适合于互联网特点和纳税人多元化需求的个性服务。通过建设电子税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纳税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税收发展的潮流。近年来各地的纳税服务实践也证明了电子纳税服务的有效性。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纳税服务水平,推动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构建起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本文以XX市国税局推广电子纳税服务的工作实践为例,通过对背景、做法、成效、不足的归纳分析,结合电子税务、纳税服务的相关理论和国外经验,提出了建设我国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框架以及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视角涉及信息科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采用了案例研究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电子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第二部分,电子税务对纳税服务的影响。通过阐述电子税务和纳税服务的概念、内涵,论证了电子纳税服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了电子税务对纳税服务各应用领域的影响方式,为下文以实例来验证电子纳税服务的效果并据此构建电子纳税服务体系框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电子纳税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通过介绍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德国的电子纳税服务做法,归纳总结了各国在规划、运行、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并以此为我国建设电子纳税服务体系提供借鉴。第四部分,XX市国税局电子纳税服务的实例。通过XX市国税局实施电子纳税服务的背景和主要做法的介绍,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从宏观层面构建电子纳税服务体系提供了思路和例证。第五部分,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思路。结合管理学理论,从原则、方式、路径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搭建起了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即:要围绕建设一站式电子纳税服务平台,完善电子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决策机制、技术支撑、人力保障、社会监督和协作。第六部分,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议。围绕着体系框架,对如何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议:要更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电子纳税服务理念、建立健全规范的电子纳税服务法律体系、创建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纳税服务运行机制、搭建规划统一的立体式电子纳税服务平台、构建为纳税人服务的安全可靠的电子纳税服务环境以及完善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绩效考核的电子纳税服务持续改善机制,同时提出了关于加快国家电子政府建设和纳税服务社会化的配套措施,完善了整个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内容。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电子税务为切入点,对前人研究中关于借助信息化建设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内容进行了深化,并提出了电子纳税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二是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对XX市国税局的电子纳税服务实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设框架,对电子纳税服务在税务机关的推广有借鉴价值。三是研究重点比较突出,结构比较清晰,时效性较好。结合了国家税务总局新颁布的《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构建纳税服务体系框架时突出了电子税务的特点。

黄艳[8](2001)在《涉外税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一、 论文所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投资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全面的、多层次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对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增加投资、提升国内技术水平,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涉外税收政策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而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缺陷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涉外税收不仅是制度上而且在管理上都影响了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同时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对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涉外税收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二、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层层推进的方法。首先是归纳整理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涉外税收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指出了涉外税收优惠对体制缺陷的弥补作用,充分肯定了涉外税收优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通过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全面优惠的税收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指出全面优惠政策的时过境迁。然后从管理角度来剖析了当前我国的涉外税收政策中存在的管理缺位问题,指出管理上的目标错位、结构失衡、信息不畅严重影响了征管效率的提高。最后提出了调整我国的涉外税收政策的对策。因此,按照写作思路,本文的逻辑结构分为四部份:第一章是介绍我国涉外税收的现状。包括我国涉外税收发展历程及当前全面优惠的税收政策的介绍。并进行了税收优惠的效率分析。指出了改革初期实行全面优惠的涉外税收政策所带来的丰硕回报。第二章是对涉外税收制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涉外税收全面优<WP=3>惠政策的失衡和优惠方式单一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挑战不相适应。过度的税收优惠损害了效率,对社会公平、税制、生产、资本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第三章是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涉外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包括从税收征管的共性和涉外税收的个性分别着手分析了管理的不科学所带来的经济效率的低下。第四章从制度上、管理上提出了完善涉外税收的对策。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我国的涉外税收制度从建立之日起,就实行了宽泛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税收优惠政策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 对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增加投资、提升国内技术水平,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涉外税收存在的制度上和管理上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一)涉外税收全面优惠政策过时和优惠方式的单一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全面税收优惠政策,政策导向明显倾向于外资企业,不利于为内外资企业营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人为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的不公平,也有悖于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并由此引起了一些负效应。另外,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优惠方式过于初级、单一,既使得外资质量低下、也刺激了外商的投机心理,刺激他们投资于投资少、见效快、有盈利、盈利大的项目。这与我国对外税收优惠的初衷不一致。(二)涉外税收优惠面临国际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在很多方面与中性原则相悖,并且存在一些违反WTO一般原则的做法。1、非国民待遇。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国外产品和外资企业的进入和经营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是非税壁垒,未能享受到国民待遇。2、"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享受了比内资企业优惠得多的税收政策。据有关资料显示,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在8%左右,而<WP=4>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综合负担率竟高达28%,法定税率虽同为33%而实际税率相差达20个百分点。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远远超过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不利于内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外资企业平等竞争,不利于国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3、税制结构差异下的税负失衡。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税收收入中来自商品课税的收入占主要地位,所得税收入不高,商品课税会给商品自由流通带来不利影响,是不具效率优势的。特别是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从而影响了外资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高投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4、我们必须对现行涉外税收政策中累退的区域性优惠进行改革和调整,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尽量平衡,从而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涉外税种设计的不合理。我国现行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个人的税种共有11个。其中,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税仅对外资企业使用,显然违反了WTO协议中的无歧视原则,同时也有悖于我国的"税种优化、税制统一"的目标。另外,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免征,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三)过度的税收优惠造成效率损失。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尽管税收优惠可能被用来改善所得分配,弥补市场之不足,提高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但它还是会扭曲税收的公平性。同时虽然政府行使经济职能对经济的干预已是现?

广东省佛山市税务局[9](1992)在《管理与搞活同步 促产与征收并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税收收入连续13年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了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回顾我市近年来税收工作路子,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体会。一、处理好"征"与"促"的关系,实现管理与搞活同步。我们依据促产与征收并重,管理与搞活同步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其一,加强部门配合,搞好投资管理,按照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其二,积极支持企业走内涵发展生产的道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将税收优惠落实到设备更新改造上来。例如,对用新增利润还贷的项目,我们一般都规定其当年税利要增长一定幅度

吕静宜[10](2009)在《税收文化视角下的税收遵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我国近十几年的税收实践情况来看,税收不遵从现象相当严重。毫无疑问,税收不遵从行为将直接导致税款流失,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因此,堵塞税收漏洞,减少税款流失,提高税收遵从度,成为我国税收领域里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此的研究大多从单纯地依靠税收法律、税收制度、征管水平等强制性手段去思考,这种“法制”思维只能治标而不治本。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这种税收制度运行中产生的一系列税收不遵从行为,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与滞后的税收文化之间产生的磨擦而引起的。基于此,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税收不遵从问题有必要引入“税收文化”概念。通过建立良好的税收文化氛围,营造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染缸效应,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改变税务关系主体的文化观念,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他治”转向“自治”,使涉税主体遵从税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文章在界定税收文化和税收遵从的定义后,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文化所体现的税收遵从行为、中西方不同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特点这两个角度论证了税收文化与税收遵从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如何从税收文化的角度提升税收遵从度。

二、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3)社会正义视角下的税务管理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结构
    1.4 创新点、重点、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的重点
        1.4.3 研究的难点
2 税务管理:秩序、公平与正义
    2.1 概念界定与阐述
        2.1.1 税务管理
        2.1.2 秩序
        2.1.3 公平
        2.1.4 正义
        2.1.5 社会正义
    2.2 概念辨析
        2.2.1 公平与正义
        2.2.2 效率与公平
        2.2.3 效率与正义
        2.2.4 秩序、公平与正义
    2.3 税务管里中的正义
        2.3.1 观念依据
        2.3.2 理论依据
    2.4 小结
3 税务管理目标:传统与变迁
    3.1 国家与税务管理:从税收产生的本质谈起
    3.2 最初的税务管理目标:寻求秩序
    3.3 重估税务管理目标:现代意识的觉醒
        3.3.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3.2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3.4 小结
4 税务管理制度目标变迁的中国语境
    4.1 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务管理目标
    4.2 经济转型期的税务管理困境
        4.2.1 目标方面
        4.2.2 征管制度方面
    4.3 经济转型期税务管理中的制度困境
        4.3.1 制度设计上
        4.3.2 制度运行上
    4.4 经济周期与税务管理
        4.4.1 通货紧缩与税务管理
        4.4.2 通货膨胀与税务管理
    4.5 小结
5 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中国之路
    5.1 近期:"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恰逢其时
        5.1.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税务管理目标的检讨
        5.1.2 制度安排
    5.2 中期:强调公平的税务管理目标
        5.2.1 原因与依据
        5.2.2 制度安排
    5.3 小结
6 中国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超越:走向正义
    6.1 超越理由:源于和谐的追求
    6.2 走向正义: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构想
        6.2.1 税收制度设计
        6.2.2 税务管理的措施设计
    6.3 走向正义:内部途径
        6.3.1 "以德治税":税务管理走向正义的必然选择
        6.3.2 "以德治税"的具体内容
        6.3.3 实现"以德治税"的具体途径
    6.4 走向正义:环境因素
        6.4.1 政治因素
        6.4.2 经济因素
        6.4.3 社会因素
        6.4.4 文化因素
    6.5 小结
7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7.2 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基于电子税务下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以XX市国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成果
        0.2.2 国内研究成果
    0.3 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的不足
1. 电子税务对纳税服务的影响
    1.1 电子税务与纳税服务的概述
        1.1.1 电子税务的概述
        1.1.2 纳税服务的内涵
    1.2 电子税务对纳税服务的影响分析
        1.2.1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1.2.2 电子税务对纳税服务的影响分析
2. 电子纳税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2.1 电子纳税服务的国际经验
        2.1.1 美国
        2.1.2 澳大利亚
        2.1.3 新加坡
        2.1.4 日本
        2.1.5 德国
    2.2 电子纳税服务的借鉴
3. XX市国税局电子纳税服务的实例
    3.1 XX市国税局的基本情况介绍
        3.1.1 纳税人、税源构成和税收收入情况
        3.1.2 纳税服务资源情况
    3.2 XX市国税局电子纳税服务介绍
    3.3 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3.3.1 取得的成效
        3.3.2 存在的不足
4. 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思路
    4.1 思路
    4.2 电子纳税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4.2.1 一站式的电子纳税服务平台
        4.2.2 完善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
        4.2.3 科学的决策机制
        4.2.4 强大的技术支撑
        4.2.5 高素质的人力保障
        4.2.6 社会化的监督协作
5. 建立健全电子纳税服务体系的建议
    5.1 建议
        5.1.1 更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电子纳税服务理念
        5.1.2 建立健全规范的电子纳税服务法律体系
        5.1.3 创建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纳税服务运行机制
        5.1.4 搭建规划统一的立体式电子纳税服务平台
        5.1.5 构建为纳税人服务的安全可靠的电子纳税服务环境
        5.1.6 完善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绩效考核的电子纳税服务持续改善机制
    5.2 配套措施
        5.2.1 加快国家电子政府建设,提升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5.2.2 引入社会化协作,构建"税务主导、中介参与"的立体纳税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涉外税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与回报
    第一节 我国涉外税收历程
    第二节 全面优惠的税收政策
    第三节 优惠效率分析--体制缺陷弥补
    第四节 涉外税收优惠的丰硕回报
第二章 涉外税收制度分析:效率损失和国际挑战
    第一节 全面优惠政策失衡
    第二节 全面优惠的过时与优惠方式的单一
    第三节 WTO--涉外税收优惠面临国际挑战
    第四节 过度的税收优惠损害效率
第三章 涉外税收管理分析:经济效率源自管理的科学
    第一节 体制问题剖析
    第二节 转让定价管理--更多技术问题
    第三节 涉外税务管理范围的扩展
    第四节 信息时代的新课题
第四章 对策思考
    第一节 税收效率--老话题的再思考
    第二节 制度完善对策
    第三节 完善涉外税收管理

(10)税收文化视角下的税收遵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2. 税收文化与税收遵从概念的界定
    2.1 税收文化概念的界定
    2.2 税收遵从概念的界定
    2.3 分层税收文化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 不同税收文化背景下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1 我国封建时期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2 民国时期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3 解放初期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4 改革开放时期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3.5 中西方税收文化背景下的税收遵从行为分析
4. 税收文化视角下提升税收遵从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纳税文化建设提升纳税遵从
    4.2 加强征税文化建设提升征税遵从
    4.3 加强用税文化建设提升用税遵从
5.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论文篇目辑览[J]. 耿正洁. 税收纵横, 1989(Z1)
  • [2]广东省积极发挥税收作用“促产增收”的经验[J]. 宋一峰. 计划经济研究, 1992(01)
  • [3]社会正义视角下的税务管理目标研究[D]. 杨森平. 暨南大学, 2009(04)
  • [4]税务系统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获奖着作[J]. 国家税务局、中国税务学会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评选委员会. 税务研究, 1990(01)
  • [5]税务科研论文索引[J]. 正洁. 税收纵横, 1992(02)
  • [6]偷漏税的分析与税收治理[J]. 王曙光. 黑龙江财专学报, 1989(04)
  • [7]基于电子税务下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以XX市国税局为例[D]. 周冬一.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8]涉外税收问题研究[D]. 黄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01(01)
  • [9]管理与搞活同步 促产与征收并重[J]. 广东省佛山市税务局. 中国税务, 1992(10)
  • [10]税收文化视角下的税收遵从问题研究[D]. 吕静宜. 暨南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广东省在“促产增收”中积极发挥税收作用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