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钢[1](2017)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癌是危及人体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作为中晚期肺癌的姑息性局部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作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段而得到广泛开展。现在已经有一些针对125I放射性粒子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疗效研究,但是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选择共识不多,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处理原则研究较少,且植入方法各样,作为一种适形放疗技术,缺乏严格的剂量学保证,导致该技术的推广及使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8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评价125Ⅰ粒子植入术在肿瘤局部控制及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粒子植入术后病例,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信息;利用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进行了术前计划和术后验证,探讨组织间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有效剂量,以期实现肿瘤的最佳适形放射治疗。第一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1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材料和方法:研究包括45名男性和35名女性确诊的肺癌患者,年龄范围52-85岁(平均72岁),其中鳞癌38例,腺癌29例,小细胞肺癌2例,转移性肺癌11例。将CT图像输入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计算出125Ⅰ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设定处方剂量为110Gy,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00-130 Gy。,术后2、4、6个月,即每2个月进行CT随访观察,观察疗效、局部控制率及手术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病人随访成功,无操作相关死亡发生。随访时间共6个月,肿瘤完全缓解(CR)38例(47.5%),部分缓解(PR)27例(33.75%),无变化(SD)10例(12.5%),进展(PD)5 例(6.25%),局部控制率(CR+PR+SD)93.75%,2、4、6个月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8%、83%、8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作为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病人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第二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后气胸和出血发生率的风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后与气胸和出血相关的风险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患者资料,统计术后气胸和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人基本信息、病灶特征及穿刺步骤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找出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出血是经皮肺穿刺粒子植入术主要的并发症(80%,64例/80例),其次是气胸(33.8%,27例/80例),气胸发生率高与肺内穿刺路径较浅(1-2cm)或较深(>4cm)有关,出血风险高低与病灶大小(0.5-2cm)和肺内穿刺路径较深(>4cm)有关。结论:气胸和出血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气胸。导致出血发生率高的风险因素是病灶大小和病灶深度,导致气胸发生率高的风险因素是病灶深度。第三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剂量学研究目的:在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过程中,使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对该手术进行术前计划、术中指导及术后验证,分析TPS计划系统对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剂量学意义及临床疗效评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研究包括80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其中鳞癌38例,腺癌29例,小细胞肺癌2例,转移性肺癌11例。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肿瘤三维立体图像重建,接受TPS系统监测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计算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计划靶区匹配周边剂量(MPD)为100-130Gy,术中TPS实时引导,术后1周内验证计划,比较术前及术后80%、90%、100%肿瘤体积接受的处方剂量(D80,D90,D100)、计划靶区接受90%、100%、15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平均吸收剂量(Dmean)及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各组数据差异。结果:术前、术后D80、D90、V150、MPD、Dmean和P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1.73、1.59、0.80、-0.21 和 1.73,P>0.05),D100、V90、V100 有统计学意义(t=3.32、3.52、3.29,P<0.05);治疗后每2个月随访,平均术后7-14d癌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率56.8%;肿瘤完全缓解(CR)38例(47.5%),部分缓解(PR)27 例(33.75%),无变化(NC)10 例(12.5%),进展(PD)5 例(6.25%),局部控制率(CR+PR+SD)93.75%,2、4、6个月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8%、83%、81%。术后1例3月后死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于6月后死于全身广泛转移;10例病人出现发热,1例出现2级皮肤反应。结论:通过TPS系统,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可以实现预期的剂量分布,保证术后剂量分布均匀,术中计划可以更好的避免低剂量区和高剂量区的出现,使靶区剂量适形度更好,但部分患者因骨骼和危及器官限制,导致靶区周边剂量偏低。
杨天宇[2](2012)在《参赭培气汤对食管癌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将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中药汤药和西药化疗疗法治疗。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结果改变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中医药和西医化疗方案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采用望京医院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患者的资料。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胃镜,肿瘤卡氏评分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6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参赭培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四周,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加顺铂加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即紫杉醇(PTX),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DDP),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Fu),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治疗一疗程。停药两周后复查胃镜及疗效。追访六个月,调查患者离院后生存质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1、入组六十名患者无年龄、性别、分期差别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CR(全部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至少维持四周)0人,PR(肿瘤最长径和直径缩小30%以上,并至少维持四周)12人,SD(肿瘤最长径和直径缩小未达PR,但增大未达PD)15人,PD(肿瘤最大径增大>=20%,并出现新病灶,但原病灶分裂并未算在内)3人,有效率为40.0%,对照组CR0人,PR11人,SD14人,PD5人,有效率为36,6%,经X2检验,χ2=0.587,p=0.749>0.05,即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3、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卡氏评分为56.55±14.94,治疗后三个月为67.93±11.76,治疗后65.86±11.80,治疗前和治疗后经配对T检验,T=-4.69,P<0.001,与治疗后六个月比较,T=-3.657,P<0.001,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并保持稳定。对照组治疗前卡氏评分为60.34±11.48,治疗后三个月为65.44±12.03,治疗前和治疗后经配对T检验,T=-1.9,P>0.05,无明显改变,治疗后六个月经配对T检验,T=2.427,P>0.05,统计学上无明显改变。4、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中药汤药“参赭培气汤”治疗食道癌PR率为40.0%,对照组化疗PR率为36.6%,两组无明显差别。而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中药有明显优势。
谭敏[3](2012)在《溃疡油加甘露饮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成上升趋势,放射治疗是与手术、化疗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食管是剂量限制性器官,当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时,很多患者会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cute Radiation Esophagitis, ARE),影响放疗的继续进行,而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所以研究进一步治疗ARE的方法。方法:①在放疗中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时开始口服甘露饮(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天门冬10g、麦门冬10g、石斛10g、黄芩10g、枇杷叶10g、茵陈10g、枳壳10g、甘草10g),院内中药房制取200m1/袋,1袋/次,2次/d,服药后半小时禁饮水。如疼痛较剧烈者,加元胡15g;伴便秘者,加大黄6g,厚朴15g;吞咽困难较严重者,可加全瓜蒌30g,浙贝10g。②另服科内制剂溃疡油(主要成分为:大黄、当归、红花、紫草):3次/d,10mml/次,徐徐含咽,服药后半小时内禁饮水。若疼痛明显者可将剂量增大至4次/d,20m1/次,待症状缓解后可减至原量,直至显效。对照组:在放疗中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症状时服用康复新液10mL/次,3次/d常规治疗,徐徐含咽,服药后半小时内禁饮水。结果:治疗3周后,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吞咽疼痛缓解率评价,治疗组8人全部缓解,而对照组有1人未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694>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考虑原因可能与观察例数较少,样本量不足有一定关系;而吞咽困难缓解率评价,治疗组吞咽困难10例,3周后9例达到显效,仅有1例无效;对照组吞咽困难共10例,3周内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165>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考虑原因可能与观察例数较少,样本量不足有一定关系。经治疗3周后,治疗组舌质由红舌转为淡红舌3例,而对照组仅1例;治疗组舌苔由腻苔转为薄黄苔的有7例,而对照组仅2例。脉象上,经治疗3周后,治疗组细脉消失,滑脉多见,弦、数脉仍明显;对照组细脉较治疗前减少2例,余脉象变化不大。结论:用溃疡油加甘露饮后,患者体内的湿热症状得到部分缓解。甘露饮和溃疡油能更好的恢复津液,减轻火热毒邪的危害。两组患者仍有明显弦脉,说明体内的痰瘀未得到根本消除;故溃疡油加甘露饮能改善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能改善放疗期间的热象,改善放疗期间的阴虚症状。
韩琳[4](2012)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对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移植瘤的杀伤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ALA-PDT)对裸鼠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移植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裸鼠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移植瘤模型,在肿瘤局部应用5~氨基酮戊酸溶液,3小时后用波长为630nm的氮氖激光照射肿瘤10min,照射剂量为90J/Cm2。辐照后,每天观察肿瘤变化情况,记录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并设单用5-ALA,单用PDT,阴性对照组,观察处理后的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原位杂交、TUNEL检测、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喉乳头状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HPV6/11含量。结果:成功建立幼年型喉乳头状瘤手术标本组织块移植瘤模型。5-ALA-PDT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均可使肿瘤显着缩小,肿瘤表面可见坏死,TUNEL检测及透射电镜均见肿瘤组织有广泛凋亡及坏死,24h及48h的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是11.6%和17.2%,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含量明显减少。生理盐水对照组、5-ALA组、PDT组对肿瘤无显着作用。结论:5-ALA-PDT对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的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杨莉,付波[5](2011)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化疗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2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放疗总量为64~68 Gy(6~7周),且在放疗d1、d29予以2次FP方案化疗,为DDP 20 mg·m-2,d1~4和5-FU 500 mg·m-2,d1~5。试验组在上述给药基础上再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d1~10、d29~39。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81%,对照组为75%,2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放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减轻,2组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可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治疗组[6](1976)在《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食管癌是多发病,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消化道癌肿的50%。它危害人民的健康很大。解放后,尤其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党对人民健康的关怀,已做了很多防治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钴60防治食管癌效果比较好,并发症少,不但近期有姑息疗效,同时长期也有控制作用。为了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疗效,现将我院自1964年至1973年用钴60治疗食管癌资料较完整的121例进行分析讨
二、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后气胸和出血发生率的风险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的剂量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参赭培气汤对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食管癌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食管癌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溃疡油加甘露饮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1. 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
1.1 外照射的剂量 |
1.2 食管腔内放疗 |
1.3 放疗分割方式 |
1.4 不同射线的差异 |
1.5 同步放化疗 |
1.6 淋巴结N分期 |
1.7 食管受照剂量 |
2. 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
2.1 发病机制 |
2.2 病理分期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 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措施 |
4. 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 |
4.1 西医治疗 |
4.2 中医治疗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内容 |
2.3 疗效判断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主要症状变化 |
3.3 舌象 |
3.4 脉象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健康状况自我评分标准(KPS评分标准) |
放疗后吞咽困难或疼痛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对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移植瘤的杀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幼年型喉乳头状瘤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诱导人喉乳头状瘤移植瘤组织凋亡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 |
2.2 放化疗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 蒋钢. 青岛大学, 2017(12)
- [2]参赭培气汤对食管癌的疗效观察[D]. 杨天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3]溃疡油加甘露饮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谭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对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移植瘤的杀伤作用的研究[D]. 韩琳.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J]. 杨莉,付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02)
- [6]钴60远距离治疗食管癌121例分析[J]. 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治疗组. 皖南医学, 1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