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C与“人类认知群体计划”

NBIC与“人类认知群体计划”

一、NBIC与“人类认知组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罗强,孙桂芹[1](2022)在《探索精神世界的轨迹:心理表型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表型组是人类表型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表型组的构建,就是将心理元素注入以物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型组研究。它将让我们能更形象更有效地认识心理轨迹,并给予更有效的干预。

冯凯,魏铃,田梅[2](2022)在《“数字化”人体的“可视化”:表型影像学》文中研究表明表型组作为生命体所有特征的组合,涉及整个生命过程中各种微观和宏观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表型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器官、体质、心理、影像等多种组学。表型影像学将研究对象的解剖结构、组织器官功能、细胞代谢与生物化学过程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特征,以二维或三维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它既是表型组学中全面贯穿宏观与微观表型的重要线索和纽带,也是表型组学中将人体精密测量"数字化"后,实现"可视化"的重要方法和目标。

祝喜梅,邓佳慧,林潇,闫薇,黄筱琳,常素华,陆林[3](2021)在《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影像学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潜在的影像学机制。方法:基于国际公开数据库人类连接组计划,共纳入1066名受试者,包括一般人口学数据、应激感受量表、认知功能测试及结构态核磁共振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流体认知功能及其他认知功能与心理应激之间的关系,并计算与心理应激及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结构。结果:研究发现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认知灵活性及工作记忆呈负相关,并且右侧额上回及左侧额中回尾部的皮层厚度与应激呈正相关,与流体认知功能及认知灵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个体中流体认知功能及认知灵活性水平较低,并且右侧额上回及左侧额中回尾部是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及认知灵活性之间的潜在神经机制。

吴苡婷[4](2021)在《测试几万个数据,为何可能破解生命之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最终完成。今天,人类表型组研究正成为生命科学新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是最早推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发起方之一。2017年,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组建,研究院承担了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

张剑锋[5](2021)在《功能磁共振全脑信号的功能分析和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局和部分如何相互影响是复杂系统相关学科中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近期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表明,大脑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亦存在着全局性的活动,即全脑信号(global signal),并且其亦可与局部相互影响,表现为特定的空间拓扑图。然而,以往的研究问题主要关注于全脑信号的回归与否在方法学上的意义,而对其本身生理意义的相关探索,目前却依然不足。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全脑信号自身相关的功能分析与临床应用的探索,具体研究以下四个问题:研究一为全脑信号在认知任务加工中的作用:由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息态,全脑信号是否与认知加工相关依然未知。通过分析Human Connectome Project(HCP)数据集中健康被试在静息态与任务态下的数据,本文结果表明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可随着认知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与认知任务无关的脑区,任务态下与全脑信号的关联将减弱;而相关的脑区,则其关联程度不变或升高。上述变化,其根源可追溯至全脑信号的峰值所关联的共同激活模式的切换。最后,上述认知状态的调控,不能被全脑信号中的其他生理噪声的贡献所解释。研究二为全脑信号与呼吸活动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呼吸活动在脑中所引发的空间模式与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高度相似,因此全脑信号一直被认为是呼吸活动的表征。本文比较了不同状态下两者空间拓扑图的异同。结果表明,在静息态下呼吸活动确实是全脑信号的一个主要来源,但两者间的关系并非静态不变的。在任务态下,两者在任务态下的变化模式相异。研究三为全脑信号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还通过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状态,探索了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其空间拓扑图可随着临床状态而变化。在抑郁态下,海马/海马旁回对全脑信号的贡献升高。而在躁狂态下,则运动皮层的贡献升高。此外,上述变化在行为上与临床量表相关。研究四为全脑信号的变化机制:本文最后研究了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与局部脑区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静息态,还是健康人群的任务态,空间拓扑图的变化均主要与脑区间同步程度,而非振幅的变化相关。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全脑信号及其空间拓扑图在静息态与任务态下的变化模式,相应的结果一方面支持了全脑信号具有特定的行为和生理意义的结论,另一方面亦为方法学层面上对其的处理方法提供了生理和功能层面的决策依据。

王家宁[6](202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微生物群落构建、演替及其生态功能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携带的泥沙中有30%-40%淤积在河口并逐步向海洋方向延伸,逐渐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近海河口湿地。近海河口湿地是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汇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微生物的研究对湿地的高效治理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本论文中,我们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宏转录组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和生态功能随植被定植的变化,然后分析了黄河河口过渡区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群落构建、来源性及环境适应性随盐度剧烈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将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因子缓慢变化和剧烈变化两种情况下微生物组成和生态功能的变化和规律。我们首先于2017年12月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沿着逐渐远离海洋的方向,采集了不同植被定植地(即无植被定植的裸地、稀疏翅碱蓬(Suaedasalsa)定植地、茂密翅碱蓬定植地和茂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定植地)的土壤样品。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随着植被的定植,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逐渐提高。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和聚类分析显示,裸地样品单独聚类成一组,而不同植被地样品聚类成另一组,这说明裸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显着区别于各类型植被定植地,裸地和植被地土壤细菌群落之间为“跳跃式”变化,而不同植被定植地土壤细菌群落之间则是“渐变式”变化。进一步的物种注释分析发现裸地具有高丰度的“单种(monospecies)”蓝细菌(Cyanobacteria),其中丰度最高的属为某未知蓝细菌属,其丰度占细菌总丰度的17.98%(其中单个蓝细菌OTU占总丰度的13.27%),而植被地则普遍具有高丰度的“多种(multispeci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丰度最高的属为某未知芽单胞菌属,其在不同的植被地土壤中的丰度在8.21%-10.58%之间。这些结果说明,裸地和植被地土壤中优势细菌的种类和组成模式都显着不同。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表明,在我们分析的9种环境因子中,pH、土壤含水量和盐度对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贡献最大。一般而言,群落的物种组成决定着群落的生态功能,因此我们进一步利用土壤宏转录组测序分析了裸地和植被地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裸地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明显高表达,这与其高丰度的蓝细菌相对应。而植被地中则是有机质代谢(如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以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和主要元素(如碳、氮、硫和磷)循环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同时这些植被地中高表达的基因也可在从宏基因组序列中利用binning获得的芽单胞菌的基因组(ydcontigbins.4)中鉴定到。此外,我们还利用非靶向代谢组从不同类型土壤提取液中鉴定到一系列与宏转录组中高表达基因相对应的关键化合物(如与嘌呤代谢有关的环化鸟嘌呤苷酸(2’,3’-cyclic GMP),与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有关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这些结果说明,可进行光合固碳的蓝细菌在无植被定植的贫瘠裸地中起着重要的碳汇作用,而芽单胞菌在各类植被地的主要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是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组成,植被定植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变化的决定因素。其后,我们于2019年夏季(5月)和冬季(11月)在黄河入海口附近,采集了跨越黄河到海洋的162个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其中水体样品的盐度变化范围为0.5 PSU(practical salinity unit,‰)到30.1 PSU,沉积物样品的盐度变化范围为0.4 g/kg到16.5 g/kg。我们将水体样品先后利用孔径为3.0 μm和0.22 μm的滤膜收集颗粒吸附类(particle-associated,PA)和自由生活类(free-living,FL)的浮游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底栖细菌(sediment,S)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水体中的浮游细菌PA(p<0.05),而后者又显着高于浮游细菌FL(p<0.05),但同一环境类型(PA、FL或S)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在夏季和冬季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PCoA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样品自成一组且与盐度变化无明显的对应关系,而水体中的浮游细菌则随盐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分组(淡水区、半咸水区和海洋区)。另外,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盐度对夏季/冬季 PA、FL 和 S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34.2%/43.7%、39.3%/37%和10.1%/8.6%,这些值远高于其他环境因子(包括总有机碳,总氮和pH)。Mantel检验还发现与底栖细菌相比,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与盐度变化的关系更密切(夏季/冬季PA和 FL:Pearson’s r=0.8978/0.9360 和 0.9273/0.8740,p<0.01;夏季/冬季 S:Pearson’s r=0.5805/0.5777,p<0.05)。物种注释分析显示底栖细菌和浮游细菌的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它们各自的优势类群随盐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丰度变化模式,浮游细菌某些优势类群随盐度变化呈现出明显消亡或繁盛,而底栖细菌优势类群这种现象则很不明显。朔源分析结果显示冬季浮游细菌极少来自夏季浮游细菌,但冬季底栖细菌有65.19%来自夏季底栖细菌。过渡区半咸水中浮游细菌主要来自海洋浮游细菌且这一结果得到实验室人工模拟实验的验证,而过渡区沉积物中底栖细菌则是海洋沉积物和淡水沉积物底栖细菌的混合。零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底栖细菌的群落构建以确定性过程为主,同质选择是其细菌群落构建最重要的生态过程,解释了群落差异的72.08%(夏季)和82.91%(冬季),其次是扩散限制,它们几乎不受盐度变化的影响。而水体中浮游细菌的群落构建以随机过程为主,且它们的主要生态过程随盐度变化而明显变化,淡水区以同质选择为主,海水区以生态漂变为主。这些结果说明,在我们分析的环境因子中,盐度是影响黄河河口区细菌组成和变化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且水体中的浮游细菌比沉积物中的底栖细菌更易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黄河河口过渡区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的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性,我们选择黄河河口过渡区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宏基因组(夏季9个样点的9份S、9份PA和9份FL)和宏转录组(夏季盐度变化最剧烈的水体样品,包括4份PA和4份FL)测序分析。我们利用宏基因组分析了不同环境类型中(S、PA和FL)与碳元素、硫元素和氮元素循环直接相关的代谢过程丰度(代谢潜力)随盐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氮同化(nitrogen assimilation)和硫矿化(sulfurmineralization)分别在碳元素、硫元素和氮元素循环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占比,分别达到了 55.60%、50.09%和70.83%。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个代谢过程的相对丰度均是在浮游细菌FL中最高。此外,我们利用宏基因组binning技术获得了 274个高质量非冗余的MAGs,其中包括168个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5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36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宏转录组显示细菌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在浮游细菌FL中比在浮游细菌PA具有更高的表达活性,且这些基因在半咸水中表达活性最高,这说明无论细菌从淡水进入半咸水或者从海水进入半咸水,这种胞外渗透压的快速变化均致使浮游细菌FL中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高表达。这些结果说明,浮游细菌FL、浮游细菌PA和底栖细菌具有显着不同的主要元素代谢潜力。随着盐度变化,浮游细菌FL比浮游细菌PA具有更明显的响应,特别是细菌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总之,我们揭示了淡水河入海这一重大自然过程中,浮游细菌FL,浮游细菌PA和底栖细菌面对盐度的变化,在群落构建、来源性、优势类群丰度变化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呈现出显着不同的响应模式。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环境因子变化剧烈的黄河三角洲近海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土壤细菌随植被定植的变化,揭示了植被定植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和生态功能的决定性作用;之后研究了水体中浮游细菌和沉积物中底栖细菌在黄河入海过程中随盐度变化的不同响应,发现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在群落构建、群落组成、来源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黄河三角洲相关微生物的认识,为黄河三角洲甚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蔡曙山[7](2021)在《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文中指出阳明心学不仅包含哲学的本体论(心即理)、认识论(格物致知)和实践观(知行合一),还包含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等人类认知的所有五个层级。可以说,阳明心学与当代认知科学目标一致、理论契合。阳明心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认知科学。我们可以从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和人类认知五层级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将阳明心学问题转变为当代认知科学的重大问题,并且用当代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阳明心学,进而把握认知科学的经验转向机遇,以阳明心学建立中国的文化自信,重建中华文化辉煌。

李磊[8](2020)在《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起源于何处?对意识本质的探究曾经一直是哲学家的专利。但是,最近的趋势表明科学界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对这个棘手而古老的问题的解决中。在很大程度上,意识的本质问题已经从一个哲学问题转变为一个科学问题。目前,在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之下,对哲学的需求不再是自明的。但是,通过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和本体论预设的批判性考察,我们认为哲学反思对于意识的科学研究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现代科学的分科化、专业化以及科学方法和技术工具的不断创新,意识问题逐渐被认为是一个科学能够处理的问题。意识的科学研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这些不同的意识研究方法都致力于探索出一个操作性的意识概念,从而克服意识概念的含糊不清。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会聚技术的兴起,意识的科学研究具有了典型的技术科学特征,或者说,意识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成为一种技术科学实践。一方面,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科学家们甚至能够通过“控制意识”来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会聚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等不同的研究取向,从而使作为科学数据的意识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有建构性和人工性。从一个先验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依赖于方法论程序的意识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离了认识着的人的实际经验,并且表明在其方法论程序的纷争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本体论预设和科学理解。虽然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对意识的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进路的分析表明,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和意识的计算模拟都有着不同的方法论特征和本体论预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进路采用了还原论方法,试图将意识现象还原或等同为物质(物理)现象;而意识的计算模拟的研究进路则采用了功能主义方法,主张一种状态或过程由于其在适当组织的系统中所起的功能作用而被认为是一种给定的心理或意识类型。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背后有着不同的预设,其中主要是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或者中立的本体论。因此,当前的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对意识问题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缺少一个解决关于意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争论的新视角。在意识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对有关的意识经验提供一个完整的抽象描述,因为从经验本身或生活的观点来看,抽象似乎是不充分的替代物。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表明,一方面,作为一种对待世界的理论态度,科学并不是此在的在世之在的基础的和优先的方式。因此,意识的科学研究是否最切近于我们自身的意识经验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意识在传统认识论中的先验构造性作用有着更深的存在论根源。从存在论视域来看,首先,存在论的科学观对于意识的科学研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意识的科学研究需要克服现代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和方法的优先性,走向一种“扩展的科学”;其次,海德格尔对实际生活经验或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为我们反思意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进而有助于形成一种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进路。这种存在论进路表明意识的科学研究既需要摆脱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提问和探究方式,转向对实际生活经验或此在的存在意义的关注,又需要探索适合于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基础的方法论原则,比如整体性原则、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互补性原则以及不同方法的会聚性原则等。另外,从存在论视域来看,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所开辟的新的技术可能性表明了人、技术与世界之间的深度关联。它们越来越深地嵌入到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我们的知觉和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并且使得自然与人工、自然与技术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这种趋向也改变了我们对意识、自我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进而改变了我们关于人是什么的构想。然而,意识科学中的人性构想的转变可能带来重大而深刻的伦理问题,我们亟需理解、反思和重塑人类自身及其自我理解。这也凸显了我们在这样一个高技术时代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蔡曙山[9](2020)在《认知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新解》文中认为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是哲学千年难题,两千年多来哲学科学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无非就是"心身问题"。唯物论是身心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唯心论是心身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二元论则是心身平衡模型的表现形式。"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认知组计划"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在当代科学与技术条件下,人心能够被识别,"他人之心"可知。通过从人类心智五个层级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的分析,为深入思考人类意识、自我意识和他人之心等重大问题、为心身问题这个千年难题提供新解。

张小寒[10](2019)在《会聚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会聚技术早在2001年提出之初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会聚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新阶段。会聚技术产生之后,对传统伦理观念产生了重大冲击,甚至可能彻底改变传统伦理观。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会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并将技术伦理运用到其研究发展和应用的各个阶段,防控会聚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人类自身安全。本文首先对会聚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会聚技术与单一技术相比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具有提升性、内部性、多样性和伦理性。从实现医学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增强人类能力、改变人类进化和自然选择三方面对会聚技术的应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次,从生命伦理问题、社会伦理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三方面对会聚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会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不适当可能会造成种属争议、侵犯人类自由、隐私和尊严、撼动道德谱系、破坏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侵犯自然神性、颠覆自然进化秩序和造成生态破坏不可逆等多方面问题。再次,从技术的本质及其异化、人对技术观念的转变与技术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会聚技术自身特点、政治和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会聚技术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针对会聚技术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政府层面要对会聚技术实行分级制度、建立和完善会聚技术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禁止无必要增强个人能力;企业层面要协调“经济人”和“道德人”、增强责任意识;社会层面要加强学科会聚,创新科研体制、改进与会聚技术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个人层面要树立正切的伦理观、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和参与意识。本文旨在指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构建和谐健康的技术社会,实现人和技术、人和自然健康有序发展,尽可能的减小会聚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二、NBIC与“人类认知组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BIC与“人类认知组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精神世界的轨迹:心理表型组(论文提纲范文)

心理表型组
    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传统医学与心理表型组
现代医学与心理表型组
结语

(2)“数字化”人体的“可视化”:表型影像学(论文提纲范文)

表型组学和表型影像学
表型影像的成像模态——透视神器
    光学成像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超声成像
    其他成像模态
    表型影像学的应用
    影像基因组学
    影像转录组学
    影像蛋白质组学
    影像免疫组学
    影像代谢组学
展望

(3)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影像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1.2.2 应激感受量表
        1.2.3 认知功能测试
        1.2.4 核磁共振影像数据采集
    1.3 分析方法
        1.3.1 多元线性回归
        1.3.2 结构态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及认知灵活性呈负相关
    2.3 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及认知灵活性共同相关的脑结构
3 讨论

(4)测试几万个数据,为何可能破解生命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基因组之外,为什么还要进行表型组研究?
串起生命接力棒,科学家想探寻什么?
2万个检测指标,志愿者需要提供哪些样本?
顶尖科学家领衔,云集国内一流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正在显现,表型组研究转化成果值得期待

(5)功能磁共振全脑信号的功能分析和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脑信号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1.1.1 全脑信号的生理意义
        1.1.2 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及其计算方法
        1.1.3 全脑信号与唤醒程度关系的研究现状
        1.1.4 全脑信号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1.5 全脑信号与生理信号关系的研究现状
    1.2 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2 全脑信号与认知任务的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采集
        2.2.2 实验流程以及扫描参数
        2.2.3 数据预处理
        2.2.4 全脑信号及其空间拓扑图的计算
        2.2.5 空间模式的相似性分析
        2.2.6 生理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2.2.7 生理信号回归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2.2.8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全脑信号在静息态和任务态下的静态空间拓扑图
        2.3.2 GSCORR拓扑图在特定任务下的变化
        2.3.3 全脑信号的动态拓扑图
        2.3.4 动态拓扑图的构成模式
        2.3.5 CAPs的成分数量对动态拓扑图分析的影响
        2.3.6 静息态与任务态间的交互与唤醒程度的关系
        2.3.7 生理信号的处理对全脑信号空间拓扑图的影响
        2.3.8 基于7T数据集的重测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全脑信号与呼吸活动的关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被试采集
        3.2.2 全脑信号与呼吸信号的互相关
        3.2.3 呼吸信号的空间拓扑图
        3.2.4 呼吸信号的空间拓扑图在静息态和任务态之间的交互
        3.2.5 CAPs的时间序列提取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呼吸信号与全脑信号的关系
        3.3.2 静息态下呼吸信号的空间拓扑图
        3.3.3 任务态下呼吸信号的空间拓扑图
        3.3.4 RVTCORR在静息和任务态下差异的空间模式
        3.3.5 呼吸信号在任务态下的响应
        3.3.6 呼吸信号与共同激活模式(CAPs)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全脑信号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模式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采集和临床评估
        4.2.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参数
        4.2.3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4.2.4 全脑信号及其拓扑图的计算
        4.2.5 用药负荷
        4.2.6 统计检验
    4.3 结果
        4.3.1 全脑信号方差的跨组比较
        4.3.2 全脑信号空间拓扑图的跨组比较
        4.3.3 生理噪声的处理对全脑信号空间拓扑图跨组比较的影响
        4.3.4 GSCORR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4.3.5 用药负荷对GSCORR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全脑信号的空间拓扑图在状态间变化的神经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全脑信号的功能连接(GSCORR)计算
        5.2.2 全局功能连接(GFC)的计算
        5.2.3 全脑信号的相位一致性(GSK)的计算
        5.2.4 低频振幅(ALFF)的计算
        5.2.5 神经活动标准差(SD)的计算
        5.2.6 统计检验
    5.3 结果
        5.3.1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GSCORR与振幅以及同步性的关系
        5.3.2 GSCORR,GFC与ALFF在双相情感障碍各状态下的异常
        5.3.3 健康被试在静息态与任务态之间的变化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6.2.1 全脑信号的双层模型
        6.2.2 双层模型的后续验证
        6.2.3 双层模型的后续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黄河三角洲湿地微生物群落构建、演替及其生态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组学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1.1.1 微生物组学的简介及发展
        1.1.2 微生物组学的主要技术方法
        1.1.3 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现状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境特点
    1.3 黄河三角洲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随植被定植的变化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2.2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3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总DNA提取和质检
        2.2.4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及分析
        2.2.5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宏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2.2.6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总RNA的提取和宏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2.2.7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代谢物提取及HPLC-MS/MS分析
        2.2.8 原始数据的上传与共享
    2.3 实验结果
        2.3.1 黄河三角洲裸地和植被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2.3.2 黄河三角洲裸地和植被地土壤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差异
        2.3.3 黄河三角洲裸地和植被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的差异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河口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群落构建、来源性和环境适应性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2.2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分析
        3.2.3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总DNA的提取和质检
        3.2.4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及分析
        3.2.5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宏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3.2.6 黄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总RNA的提取和宏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2.7 人工混合河水和海水验证河口过渡区微生物的来源性及适应性
        3.2.8 原始数据的上传与共享
    3.3 实验结果
        3.3.1 黄河河口浮游和底栖细菌群落的不同演替模式
        3.3.2 黄河河口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的来源性差异
        3.3.3 盐度对黄河河口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群落构建的影响差异
        3.3.4 黄河河口过渡区浮游细菌和底栖细菌的盐度适应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展望
附录
    附件一 全球原核生物基因组测序现状
    附件二 测序数据分析所用软件及参数
    附件三 其他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阳明心学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的考察
    (一)为何阳明心学会诞生在贵州
    (二)阳明心学在贵州的发扬光大
二、阳明心学与当代认知科学
    (一)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8]
        1.低阶认知决定高阶认知。
        2.高阶认知影响低阶认知。
        3.由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构成的高
        4.五个层级的认知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
        5.认知科学的科学标准和划分是基础,是第一性的,它决定认知科学的学科标准和划分。
    (二)阳明心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认知科学
        1.神经层级的认知。
        2.心理层级的认知。
        3.语言层级的认知。
        4.思维层级的认知。
        5.文化层级的认知。
三、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
    (一)正确理解阳明心学
        1.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格物致知。
        3.纯心、正心、诚心。
        4.知便是行,知行合一。
    (二)将阳明心学转变成中国当代的认知科学
        1.现代科学的两种重要品质。
        2.如何将阳明心学转变成中国当代的认知科学?
    (三)认知科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人的世纪
四、结论和讨论
    (一)阳明心学是当代中国的认知科学
    (二)以阳明心学确立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把握认知转向机遇,重建中华文化辉煌

(8)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意识的科学研究进展
        1.2.2 哲学视野中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意识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范式演变
    2.1 意识如何成为一个科学问题?
        2.1.1 哲学与科学交叉视野下的意识问题
        2.1.2 认知神经科学与意识的科学研究
    2.2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纷争
        2.2.1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内省的地位与局限
        2.2.2 神经生理学的方法——心理物理学实验
        2.2.3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计算机类比
        2.2.4 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整合的方法论
    2.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及其问题
        2.3.1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技术依赖性
        2.3.2 走向会聚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2.3.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的问题
    2.4 意识的哲学反思方法——一个先验的视角
        2.4.1 意识作为认识可能性的条件
        2.4.2 意识作为认识可能性的结构
        2.4.3 意识与“语言游戏”的规则
    2.5 本章小结
3 寻找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3.1 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
        3.1.1 状态意识和现象意识的区分
        3.1.2 关于意识状态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
        3.1.3 关于意识内容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
    3.2 意识的计算模拟
        3.2.1 意识的计算主义解释
        3.2.2 意识的认知架构
        3.2.3 意识的计算模型
    3.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及其本体论预设
        3.3.1 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3.2 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本体论预设
    3.4 本章小结
4 存在论视域下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4.1 走向存在论的科学观
        4.1.1 作为“研究”的科学——现代科学的本质
        4.1.2 作为实践的科学——科学观的转向
        4.1.3 作为生存方式的科学——现象学的科学观
    4.2 意识与此在的存在论奠基
        4.2.1 对意识哲学的批判
        4.2.2 实际生活经验的形式显示
        4.2.3 从实际生活经验到此在的在世存在
    4.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进路
        4.3.1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科学观
        4.3.2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基础
        4.3.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4.4 本章小结
5 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技术后果反思
    5.1 意识的神经基础及其可塑性
        5.1.1 神经调节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5.1.2 神经调节技术对人类意识的影响
        5.1.3 人类意识的技术干预及其问题
    5.2 意识的计算模拟与人工意识的可能性
        5.2.1 人工意识的可能性
        5.2.2 人工意识与人类意识的区分
        5.2.3 人工意识的建造及其问题
    5.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的问题
        5.3.1 人、技术与世界之间的深度关联
        5.3.2 人与技术、智能体的融合
        5.3.3 我们是谁?——意识科学中的人性构想及其伦理意蕴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认知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心身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当代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
从心智五层级认知自我与他人
结论和讨论

(10)会聚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价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会聚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
    2.1 会聚技术的产生
    2.2 会聚技术相关概念解析
        2.2.1 技术融合
        2.2.2 技术集成
        2.2.3 技术演化
        2.2.4 会聚技术
    2.3 会聚技术的突出特征
        2.3.1 提升性
        2.3.2 内部性
        2.3.3 多样性
        2.3.4 伦理性
    2.4 会聚技术的应用影响
        2.4.1 实现医学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2.4.2 增强人类能力
        2.4.3 改变人类进化和自然选择
第3章 会聚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3.1 生命伦理难题
        3.1.1 种属伦理问题
        3.1.2 生命伦理问题
    3.2 社会伦理秩序混乱
        3.2.1 伦理观念颠覆
        3.2.2 伦理规范的缺失
        3.2.3 伦理行为无序
        3.2.4 打破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
    3.3 生态伦理秩序解构
        3.3.1 自然神性消失
        3.3.2 自然进化秩序被破坏
        3.3.3 生态破坏不可逆
第4章 会聚技术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4.1 技术的本质及其异化
        4.1.1 关于技术本质的问题
        4.1.2 技术的异化
    4.2 会聚技术自身特点
        4.2.1 会聚技术的多样性
        4.2.2 会聚技术的不确定性
        4.2.3 会聚技术的提升性
    4.3 人的技术观念转变与技术发展不平衡
        4.3.1 人对技术应用观念的转变
        4.3.2 技术发展与伦理观念发展不平衡
    4.4 政治和制度因素
        4.4.1 政治因素和技术制度的影响
        4.4.2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4.5 经济因素
    4.6 文化因素
        4.6.1 教育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的不同步
        4.6.2 后人类主义冲击
第5章 会聚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政府层面
        5.1.1 对会聚技术实行级别划分
        5.1.2 建立、完善会聚技术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
        5.1.3 禁止无必要增强个人能力
    5.2 企业层面
        5.2.1 协调“经济人”和“道德人”
        5.2.2 增强责任意识
    5.3 社会层面
        5.3.1 加强学科会聚,创新科研体制
        5.3.2 改进与会聚技术相配套的教育模式
    5.4 个人层面
        5.4.1 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5.4.2 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和参与意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NBIC与“人类认知组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精神世界的轨迹:心理表型组[J]. 陈力,罗强,孙桂芹. 科学, 2022(01)
  • [2]“数字化”人体的“可视化”:表型影像学[J]. 冯凯,魏铃,田梅. 科学, 2022(01)
  • [3]心理应激与流体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影像学机制[J]. 祝喜梅,邓佳慧,林潇,闫薇,黄筱琳,常素华,陆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1(05)
  • [4]测试几万个数据,为何可能破解生命之谜?[N]. 吴苡婷. 上海科技报, 2021
  • [5]功能磁共振全脑信号的功能分析和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剑锋. 浙江大学, 2021(01)
  • [6]黄河三角洲湿地微生物群落构建、演替及其生态功能的分析[D]. 王家宁. 山东大学, 2021(11)
  • [7]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J]. 蔡曙山. 贵州社会科学, 2021(01)
  • [8]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D]. 李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认知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新解[J]. 蔡曙山.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9)
  • [10]会聚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 张小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NBIC与“人类认知群体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