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讲 建立教学常规的基本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来娟[2](2013)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文中研究指明评价,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指说话者/作者对待自己所言及的实体或者命题的态度。鉴于评价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学者们从各种视角、运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Martin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建立起来的评价理论。该理论有三大系统,分别为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在语篇语义层面表达人际意义。评价系统由于其可操作性高、系统性强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种语类的评价特征。英语学术讲座指演讲者以英语为媒介、就专业课或某个专题在大学校园内所进行的学术演讲。目前国内外有关该语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座理解过程、讲座话语和讲座输入变量。其中有关讲座话语的研究近年来很受重视,主要偏向于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的描写。话语是一种动态的意义协商过程,包括语篇的生产和理解。要了解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本质,就有必要考察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特征。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在评价系统的框架内研究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因此,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的问题:(1)评价资源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是什么?(2)评价资源是如何体现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的?(3)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及其评价特征是什么?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方法,所采用的语料是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六名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在北京几所高校中所作的30场讲座的录音转写稿。通过深入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从介入系统来看,对话性收缩资源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对话性扩展,表明英语学术讲座是主观性相对较强的语类,演讲者更愿意缩小对话空间,否定或者反对或者修正持不同意见者的观点,而主要不是扩展对话空间。在对话性扩展资源中,接纳远高于归属,说明演讲者更愿意为命题负责,他们多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达对命题的一种可能的立场,但较少引用来自外部声音的观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演讲者极少使用疏远资源,表明演讲者一般不愿将自已与所表述的命题之间的距离拉大,以免使其变得可疑。从态度系统来看,鉴赏资源远远多于判断和情感资源,其中判断资源最少。这种分布特征与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场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英语学术讲座都是认知语言学方向的,演讲者注重的是对语言现象或者观点的评价,通过使用鉴赏资源,可以使听众把握重点和难点;就判断而言,演讲者讨论的是语言的认知规律或者现象,一般不会对人类行为作出表扬或者谴责;就情感而言,由于讲座是为了传递语言科学信息,一般和演讲者的情感无关。态度资源在本研究语料中的分布规律表明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只有两种基调,即通讯员声音和评论员声音,没有记者声音。这同样证明英语学术讲座话语是一种相对主观的语类:演讲者扮演的不是一个客观的、不偏不倚的信息传递者,他们运用各种态度手段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争取听众的立场,和听众形成一致关系。在级差资源使用上,演讲者倾向于使用语势资源,其子系统强化资源往往被用来对态度意义进行调节,级上升强化资源可以增强演讲者对命题的投入程度,缩小对话空间,而级下降强化资源可以减少演讲者对命题的投入程度,扩展对话空间。同属于聚焦资源的锐化和柔化的评价功能分别和级上升和级下降强化资源类似。第二,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可表征为15个相,分布于3个片段之中。其中提出讲座分话题/研究问题和论述分话题/研究问题是必要成分,提出讲座主题和概述讲座主题两个相必须出现其中之一。从语类来看,每个阶段的目标都可以由相应的相去体现。每个相都体现着说话者/作者一定的意图或者目的,这种意图或目的对整个语篇来说是一种修辞效果。我们将这种修辞效果看成是语篇结构成分的评价意义,隶属于语类层面。该种评价制约语域层面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从语旨来看,演讲者和听众在15个相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主要表现为一致关系。每个相都充满了各种评价资源,这些评价资源使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一致关系得以实现。另外,演讲者通过策略性地使用评价资源可以使权力关系转化为一致关系。第三,演讲者和听众的互动方式表明,语旨的两个变量,即权力和一致关系,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主要通过调节对事物或者命题的投入得以实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理论来看,在上的层次制约在下的层次的意义选择,但是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表明,在一定语境下,在下的层次的选择会产生变异,这种变异可以影响在上的层次的系统关系。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可以为高校教学提供重要参考。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逐步推广,英语学术讲座必将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形式。目前由于教学设备和学生英语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术听力已不成为主要障碍。而如何说服听众,站到自己的学术立场应成为演讲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评价意义的配置方式及其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一些典型体现方式可以为演讲者使用评价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表达式可以为演讲者实现语类目的提供具体可行的步骤。第二,本研究是专门针对语言学学科的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评价意义的研究,其评价对象、评价者都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一些评价资源的判定和评价资源的配置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将评价理论的应用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评价理论。第三,本研究从评价的视角详细地探讨了语类层面的评价意义及其体现方式,将评价概念扩展到语类层,进一丰富了评价研究。另外,本研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思想作了一定的补充。
胡焯雅[3](2020)在《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斯洛伐克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对外汉语教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以斯洛伐克医科大学中医孔子课堂下设教学点——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习者特点,结合当地情况和两个学期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斯洛伐克幼儿汉语课堂进行了教学设计与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由来、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等。第二章从“如何学”的角度分析了马拉乔夫幼儿汉语课堂的教学主体——46岁的学前儿童。第三章分析了斯洛伐克、中医孔子课堂、马拉乔夫小学的汉语教学现状及实施主题式教学的可行性。第四、五章分别“教什么”“怎样教”的角度对幼儿汉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具体教学案例的实施与分析。在第六章对马拉乔夫幼儿园主题式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教学建议。最后第七章为结语,分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何建国[4](2011)在《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文中指出孙中山在致力于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长期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汲取成为其革命思想的源头,并逐渐沉淀、物化为文本,形成丰厚的著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因其是乱党的首领、讨伐的对象,他的著作涉嫌“邪说”、“赤化”及妨碍治安等只能秘密出版。孙中山逝世后,他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逐步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本人也由往日被通缉的要犯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同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使孙中山的思想逐渐由个体而群体进而被确立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为了实现建构意识形态这一目标,把孙中山的著作奉为“圣经”,对其大量编辑,并且逐步建立了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不仅把孙中山的原著改编成多种形式出版,而且还编印出版对其原著的阐述性著作。此外,还将孙中山著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对孙中山著作的编辑、出版与推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施政内容。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宣传部、三青团以“摊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征印《总理遗教》、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的运动。在政府的倡导下,孙中山著作成为图书市场中一个醒目的、具有巨大号召力的符号。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间机构顺势而为,迎合政府的意图,也大量出版孙中山的著作。官民交互之下的孙中山著作出版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从拒绝承印到主动承印再到被动捐印的过程。孙中山著作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出版机构多,持续时间长,版本种类繁、形式内容异。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充分施展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力量,通过编印书刊、散发传单、演讲宣传、艺术宣传、社会教育、读书运动、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及现代媒介等各种渠道来宣传孙中山的学说。特别是在教育界、学术界开展一系列对孙中山学说的植入与推广活动。它们或者以中性的和暗示性的语言,欲使其等同于普遍真理;或者向全社会导读孙中山的著作,提供当局所认可的“有用之学”,试图“说服”全体国民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它不仅在“加工”知识,而且也在“加工”人。在政治家、教育家、出版家及名流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所推广的意识形态逐步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日常生活与政治有机交叠,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孙中山生前精心修订的《三民主义》,竟然在日后的出版过程中错误百出,乃至鱼目混珠。国民党中宣部对孙中山著作的发行,也逐步由全部承担出版费用过渡到部分承担,最后发展为不承担费用。其次,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著作众说纷纭的解读,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对孙中山著作的阅读逐渐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自主性转变为强制性,从主动演变为被动,从积极发展为消极。再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费、组织、宣传技能以及具体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孙中山的著作在历史的时空中,被不断地扭曲和利用,简约为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符号等一系列的“他者”。南京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在使主义学术化的同时,也在使主义符号化、工具化、商品化。更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这种背驰使得中国国民党试图通过宣传孙中山的学说来“启蒙”大众,实现信仰三民主义的愿望,在实际的施政中却是在消解着这一构想。人们在对学说认知、期待实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反启蒙”的立场。孙中山著作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以统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宣传,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思想混乱,言论庞杂,以致于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最终使国民党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孙中山著作所背书的政府信用在文本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中丧失殆尽,使广大民众丧失了对三民主义的信仰。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它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是官方话语对大众话语的精神改造。它既是中国国民党再造知识权威的过程,也是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还是解构意识形态的过程。
陈瑞婷[5](2019)在《学习绩效视角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MOOC线上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被人们广为接受。不同的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和风格,也对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绩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选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一个典型的课程类型分支——教师教育类课程,对选择的三门课程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研究,并以此提出五类学习活动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影响假设,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这个前提下,从学习绩效的视角出发,对不同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研究,总结优质学习活动设计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优质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及平台支持策略。总结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特征,运用策略去改进在线课程的活动设计,将会同时提升MOOC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和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做了阐述,其次就本次研究的问题、对象、方法和意义等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通过文献阅读及梳理,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文章内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名词进行了界定,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绩效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是假设的提出和框架的建立,在这一章,笔者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建立了符合研究的在线学习活动类型框架和学习绩效评估框架,在对文献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研究相关的六个假设,即不同在线学习活动对学习绩效的影响假设。针对此,建立研究的假设模型。第四部分是课程概述及研究方法,首先对要研究的三门教师教育类慕课进行了初步介绍,针对研究内容进行问卷设计,并对三门课程第三期学习者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整理出问卷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依据。然后,将课程平台数据进行清洗与整合,为后期平台数据分析奠定基础。最后,总结和确定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阶段,利用在线学习活动量表和学习绩效量表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对在线学习活动和学习绩效模型进行拟合,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验证前期假设。以此为前提对三门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展望,依据前一章的分析得出相关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并且提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相关提升策略和MOOC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支持策略。最后总结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史佳科[6](2020)在《高中“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摄影通过摄影器材捕捉、记录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或人为设计的物理现象,呈现物理原理、表达物理观念,是物理科学之美与摄影艺术之美的融合过程,可以综合反映拍摄者的科学能力和艺术素养,是一种很好的物理教学策略。因此如何在物理校本课程中引入物理摄影的相关内容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聚焦于在高中开展物理摄影校本课程,根据物理摄影及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设计并预实施了物理摄影校本课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物理校本课程的观点与态度。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重点中学为调查对象,针对该学校、一线物理教师和部分2019级高一新生展开调查,了解以上三方对于物理校本课程的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开设前景的想法与理由。第二,根据物理摄影的相关内容和现代课程理论,编制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并制定课程目标,根据物理摄影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课程内容,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式和教学策略,最后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方法。第三,精简设计编制的物理摄影校本课程并开展课程预实施。选取该校高一某班级为实验组,实施四个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选取高一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物理摄影进行一个课时的简单介绍。之后通过完成一个相同的物理摄影作业来比较两组的摄影作品得分,从而判断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并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通过调查发现:(1)受限于浙江新的选考制度,学校整体的教学压力较大,因此安排传统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2)多数物理教师认同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但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需要对传统的校本课程进行一定的改进。(3)学生们希望有新颖的校本课程可供他们选择与学习,但又不希望该课程占据他们太多的时间与精力。通过课程预实施发现:(1)实验组的物理摄影作品成绩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学生在文字描述的全面性,图片本身的主题性、观察力或创造力,作业态度与摄影技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3)在主题选择方面,实验组的物理主题更加多元化,并应用一定的摄影技巧。综合来说,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在预实施的过程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对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1)摒弃传统的校本课程形式;(2)重视专题类物理摄影创作;(3)调整作业安排和考核方式。
苗翠翠[7](2020)在《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治理术”是福柯生命政治学理论的一个关键术语,他对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贯穿于生命政治学研究过程的始终。这意味着,对生命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立足于福柯对资本主义主义治理术研究这一理论视域。但学术界却鲜有专门从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角度研究生命政治学,以此视角剖析和关切当代人的生存境遇的著述也相对较少。资本主义治理术这一原初起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以“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为核心论题,并对此进行分析与阐释,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隐而不现的微观权力机制对生命主体的规训与管控、形塑与生产,进一步厘清资本主义治理策略与生命主体之间的真实关系。福柯从历史谱系学的研究视域对西方资本主义权力机制进行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机制的治理模式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君主权力的统治权模式相比,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就权力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看,与君主权力对肉体的专断致死不同,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呈现为对身体的提高。这种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表现在17世纪的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规范对个体性的身体即肉体进行规训与管控,这即为规训权力;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18世纪的西方国家,权力治理技术从规训权力升级转型为生命权力,生命权力通过安全机制对人口进行自由放任的调节,让所有人都开心地追逐财富。它激起每个人的自由,并每时每刻生产这种自由。从规训肉体到调节人口,资本主义提高生命的策略既表明资本主义自由治理术的诞生,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对生命主体的隐性干涉和全方位管控的形成。福柯不仅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历史独特性,而且集中阐明了当代主体的生命政治学和对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批判。福柯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的总的主题不是权力,而是主体。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把我们变成现在之所是的样子?”。要有效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某些具体实践出发,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深处。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有必要跳出生命政治学的原初框架,自觉回溯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中,揭示资本主义自由治理策略隐匿的逻辑前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性特征。由此才能批判性地分析和最有力的诠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形塑,从而切中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为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新的判定成为本文论证的关键环节。马克思赋予我们最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他以“资本”概念洞穿资本主义历史的深处。这昭示着我们要想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性特征的准确把握,最为根本、最为彻底的方式是建立在对“资本”术语理解的基础上。其一,作为经济权力的延伸,资本权力首先表现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货币购买力。其二,资本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意味着“货币占有者”对“劳动力占有者”的人身支配与管控的形成。同时,资本以财产权作为中介渗透到法律中,与法律相媾和现实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规训力。其三,资本不仅支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以“拜物教”“物化”“合理化”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意识领域和灵魂深处。资本具有的这种“同一性”意识形态的功能不仅遮蔽了人们的异质性、多元化,而且深层地塑造了人们的无意识。由此,论证了如下论断:在现代资本社会中,真正支配着我们的主导权力形式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作为政治权力的超验权威和暴力,而是作为社会力量对每个人都形成隐性的社会强制和抽象统治的资本权力。把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权力形式判定为资本权力,资本权力及相应的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形塑就构成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内涵逻辑。它集中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具体实践的维度。生产之维,不仅机器体系的资本主义应用不断规训和束缚工人的种生命和类生命,而且资本积累机制不断生产出剩余(产业后备军)、现代性废物。分配之维,工资机制调动人们“自愿”、“主动地”自我投资或自我提升,使人们为获得高工资而不断迎合高标准、高效率;社会保障机制在补偿社会最不利者的同时也标识了最不利者的身份。交换之维,人才市场机制刺激人们成为“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理性经济人”,并对自我进行投资,实现自我的不断增殖。消费之维,日益精巧的营销机制、广告机制、信贷机制不断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制造和生产大众的消费幻象,并使人们在消费中获得自我确证。在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视域中,四个向度的主体形塑一致性地呈现出以资本增殖为轴心的主体去主体化的生命政治后果。资本主义的自由治理并未真实地激发人们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潜能。即使主体的能力有所提高,也迥异于资本权力的筹划、塑造与管控。资本主义权力机制对主体的去主体化形塑,只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独特的治理方式。福柯直言我们并不拒斥治理和规范本身,而是要秉持不被这样治理、不以这样的代价被治理的批判态度。这意味着治理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探索并建构另一种类型的治理方式,它能真实地关切人们的生存境遇,并促成主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探讨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第一,制度性建构,即“资本的私人控制”转向“资本的社会控制”。施韦卡特十分推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中国是“资本由社会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不仅避免了拥有过量资本的资本家的出现,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并竭力基建构建完善的公共性服务体系。第二,伦理性建构,即贯彻“团结”原则,构建基于“共同性”的共产主义。奈格里、哈特把“共同性”建基于意大利居于主导地位的“非物质生产”,这种模式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凸显诸如情感、符码等产品的非物质维度或关系维度,它们很难被圈定为私有或公有,并以“共有”的形式置于新的实践形式之中。第三,主体性建构,变革资本主义劳动、以人的发展逻辑为轴心建构自身。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将劳动力视为商品,其中施韦卡特考察了西班牙蒙德拉贡联合公司,并认为该公司所采取的工人自我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劳动的西班牙模式。与资本主义企业创造剩余、创造失业不同,他们并未把劳动力当作与土地、资本等量齐观的另一种“资源”,而是以工人的发展为轴心,创造就业,并有效地应对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失业问题。这样看来,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并非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模式,而是可以结合各个国家的独特的内在经验、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切实以人的发展为轴心,推进新的治理方式的诞生和主体自我建构的生成。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既熔铸对当下资本主义权力运行机制的分析与反思,又表征对未来人类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与追求。资本主义权力机制的理性分析和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为切中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提供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为趋向生命潜能与自由个性的价值旨趣,指明了未来的走向。
杨婕[8](2016)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教育作为未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我国改革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学校公民教育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推动现代化民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落实公民教育需要专门的、规范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然而,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没有一门课程可以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是落实和深化公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尽快实现公民教育课程化,建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课程现状,清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阐明建构该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力求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的地位、属性、目标、内容以及课程的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本章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课程现状,诊断现实问题。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两个角度分析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对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及中小学教师对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进行调查研究、对品德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课程做内容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公民教育课程,教师对公民教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明显不足,在现有的德育课程框架中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开展,限制了公民教育的进程和水平,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任务十分紧迫。第二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梳理相关理论学说,为建构公民教育课程寻找理论依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结构合理、富有弹性和充满活力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公民"、"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课程建构"等核心概念,厘清了公民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差异;梳理多元文化公民教育思想、多向度公民教育理论和世界公民教育理论三种当代公民教育理论,并明确各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总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特点的相关理论学说作为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即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作为课程建构的核心理念。第三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属性及建构原则。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必须是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具有教育性、公共性、体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过程中必须遵循五点建构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的建构和内容的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建构要遵循三个原则:建构体系适应性原则、目标结构立体化原则和价值内涵动态平衡原则。具体目标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和公民行为维度,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公民的培养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公民行动上。课程的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道德与价值观、公民认同和公民行为能力四个方面。第六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组织。是对公民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设计。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结合活动课程,尤其是发挥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活动课程对公民行为培养的重要作用,并重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第七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走向实践的若干建议。公民教育课程要最终走向实践,必须要加强政府、学校、教师等各个层面对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视,并分阶段逐步推进公民教育课程,从准备阶段到启动阶段,实现最后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魏新哲[9](2020)在《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所呈现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致使越来越多的汉语爱好者选择来华学习汉语,切身感受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体现着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文化知识的教学。来华留学生与在本国学习汉语或自学汉语的学生相比,一方面要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约束,常常会出现语言混乱的情况。仅凭单纯的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无法解决留学生在交际中遇到的困惑。如何在不忽视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当前的综合课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更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提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发展,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讨论了体演文化教学法在中级汉语课堂上实施的可行性。其次,本文对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在结合本人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分析成果对课文《往事》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留学生建构文化语境,同时训练学习者在实际处理语言过程中的交际能力,旨在为综合课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周彤[10](2020)在《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加,如何高效地学习汉语、掌握汉语、应用汉语成为了对外汉语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课堂作为传授汉语的基本平台,使得高效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汉语的学习主要由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构成,而读写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读写课的内容涵盖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作文、语用、文化等方面,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必修课程。初级读写课所学习的笔画、笔顺、汉字的结构、标点符号、作文格式等内容奠定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础,是留学生通过HSK考试、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对初级读写课进行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做了系统的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背景和意义、选题依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对外汉语初级汉语读写课教学设计研究综述,包括初级读写课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探索,从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的总体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的创新点加以说明;第四部分是以《发展汉语初级读写Ⅰ》教材中的第八课—我们都是地球人和第十一课—我喜欢吃饺子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实践分析与总结,包括课堂教学实施分析、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反馈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指出不足。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出适用于初级读写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设计,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初级读写课堂有所帮助。
二、第一讲 建立教学常规的基本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讲 建立教学常规的基本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数据搜集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评价的称谓、定义、研究范围以及功能 |
2.2 评价的有关研究 |
2.2.1 语篇结构成分和小句关系研究 |
2.2.2 语料库研究 |
2.2.3 局部语法研究 |
2.2.4 自主平面和互动平面模式研究 |
2.2.5 国内对评价理论的有关研究 |
2.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有关研究 |
2.3.1 国外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研究 |
2.3.2 国内对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3.2.1 层次思想 |
3.2.2 人际功能 |
3.3 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 |
3.3.1 评价理论的发展历史 |
3.3.1.1 评价理论的创建 |
3.3.1.2 评价理论的成熟 |
3.3.1.3 评价理论的最新发展 |
3.3.2 评价系统 |
3.3.2.1 态度系统 |
3.3.2.2 介入系统 |
3.3.2.3 级差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 |
4.1 引言 |
4.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中的介入 |
4.2.1 单声和多声 |
4.2.2 多声分布特征 |
4.2.3 对话性收缩 |
4.2.3.1 否认 |
4.2.3.2 公告 |
4.2.4 对话性扩展 |
4.2.4.1 接纳 |
4.2.4.2 归属 |
4.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态度 |
4.3.1 态度分布特征 |
4.3.2 情感 |
4.3.3 判断 |
4.3.4 鉴赏 |
4.4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级差 |
4.4.1 级差分布特征 |
4.4.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级差的对话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 |
5.1 引言 |
5.2 语篇结构的研究路径 |
5.2.1 层级结构 |
5.2.2 相结构 |
5.2.3 整体结构 |
5.2.3.1 语类结构潜势 |
5.2.3.2 动态交互结构 |
5.2.3.3 图式结构 |
5.3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 |
5.3.1 语类结构分析 |
5.3.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表达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语类结构的评价 |
6.1 引言 |
6.2 讲座前言 |
6.2.1 开场社交辞令 |
6.2.2 提请注意 |
6.3 讲座主体 |
6.3.1 点明讲座目的 |
6.3.2 提出讲座主题 |
6.3.3 概述讲座主题 |
6.3.4 说明讲座背景 |
6.3.5 列出讲座提纲 |
6.3.6 提出讲座分话题/问题 |
6.3.7 论述分话题/解决问题 |
6.3.8 局部小结 |
6.4 讲座尾声 |
6.4.1 整体总结 |
6.4.2 提出研究展望/建议 |
6.4.3 宣告讲座结束 |
6.4.4 致谢 |
6.4.5 宣布互动开始 |
6.5 其他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1.1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模式 |
7.1.2 英语学术讲座话语语类目的实现过程 |
7.2 启示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语料库数据统计图表 |
附录2:语料举例——福康涅系列讲座之第一讲(录音原文) |
附录3:语料举例——福康涅系列讲座之第一讲(与附录2相对应的外研社转写稿) |
致谢 |
(3)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斯洛伐克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由来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由来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观察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汉语教学对象分析 |
2.1 幼儿语言习得特点 |
2.2 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
2.2.1 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
2.2.2 幼儿注意力发展特点 |
2.2.3 幼儿记忆力发展特点 |
2.3 幼儿心理情感特点 |
第三章 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汉语教学现状 |
3.1 斯洛伐克中医孔子课堂汉语教学现状 |
3.1.1 斯洛伐克当地语言环境特征 |
3.1.2 斯洛伐克医科大学中医孔子课堂汉语教学现状 |
3.2 马拉乔夫小学及幼儿汉语教学情况 |
3.2.1 马拉乔夫小学情况 |
3.2.2 幼儿汉语教学情况 |
3.3 马拉乔夫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汉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3.1 主题式教学与幼儿汉语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
3.3.2 主题式教学与幼儿汉语教学对象的契合度 |
3.3.3 主题式教学与幼儿汉语教学方法的适配性 |
第四章 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主题式汉语课堂教学研究 |
4.1 主题式幼儿汉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
4.2 主题式幼儿汉语课堂教学主题的选择 |
4.3 主题式幼儿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
4.4 主题式幼儿汉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
4.5 主题式幼儿汉语课堂教学评估与总结 |
第五章 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主题式汉语教学的应用与分析 |
5.1 “数字”主题教学案例实施与分析 |
5.1.1 教学案例分析 |
5.1.2 教学案例实施 |
5.1.3 教学案例反馈 |
5.2 “五官”主题教学案例实施分析 |
5.2.1 教学案例分析 |
5.2.2 教学案例实施 |
5.2.3 教学案例反馈 |
5.3 “颜色”主题教学案例实施分析 |
5.3.1 教学案例分析 |
5.3.2 教学案例实施 |
5.3.3 教学案例反馈 |
第六章 对马拉乔夫幼儿园主题式汉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
6.1 主题式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 |
6.2 主题式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
6.3 基于主题式教学模式对马拉乔夫幼儿园汉语教学的建议 |
6.3.1 提高汉语教师教学能力 |
6.3.2 加快配备教材及教辅资源 |
6.3.3 加快培养本土师资力量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美猴王汉语(幼儿)》(上)课本目录 |
附录 2 《美猴王汉语(幼儿)》(下)课本目录 |
附录 3 《汉语乐园-入门级-学生用书》课本目录 |
(4)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范围的说明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及资料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读书与著述:孙中山著作的形成 |
第一节 孙中山的阅读世界 |
一、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
二、在英国伦敦的读书生活 |
三、在日本旅居的读书生活 |
四、晚年的读书生活 |
五、孙中山的读书习惯与特点 |
六、孙中山的藏书 |
第二节 《建国方略》的成书 |
一、《孙文学说》成书考 |
二、《实业计划》成书考 |
三、《民权初步》的成书 |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成书 |
一、三民主义的名称由来 |
二、《三民主义》的成书 |
第四节 孙中山的其他著作 |
一、《总理遗嘱》与《建国大纲》 |
二、其他著作的成书 |
第二章 邪说与圣经:孙中山著作走向神圣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孙中山地位与形象的演变 |
一、"逆首"、"孙汶"与"孙大炮" |
二、"中山"与"国父" |
第二节 孙中山著作走向神圣 |
一、恭诵总理遗嘱 |
二、胡适与孙中山著作 |
第三节 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到时代 |
一、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的确立 |
二、孙中山思想由群体到时代的确立 |
第三章 编辑与发行:中国国民党官方对孙中山著作的出版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出版 |
一、孙中山著作的编译 |
二、孙中山著作的印刷与出版 |
三、孙中山著作的发行 |
第二节 征印总理遗教 |
一、征印总理遗教的缘起 |
二、征印工作的开展 |
三、征印工作的余波 |
第四章 形式与摊派:《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 |
第一节 征印运动的缘起 |
一、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 |
二、征印运动的发起 |
第二节 征印的过程与结果 |
一、征印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
二、版本的选择 |
三、各地的征印情况 |
四、收复区的征印情况 |
五、印刷与发行 |
六、征印结果 |
第三节 征印成果探析 |
一、三青团组织的松懈 |
二、征印与摊派 |
第五章 特色与差异:不同场域中的孙中山著作出版 |
第一节 官方视域下的孙中山著作 |
一、《三民主义》版本摭议 |
二、《总理全集》的编纂 |
第二节 文化市场中的孙中山著作 |
一、孙中山著作的秘密出版 |
二、孙中山与消费市场 |
三、民间机构对孙中山著作全集本的出版 |
四、主义商品化 |
第六章 学术与政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孙中山著作研究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义研究会 |
一、党义研究会的成立 |
二、党义研究会的成果 |
第二节 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
一、国民党对研究孙中山著作的重视 |
二、学术团体的建立 |
第三节 孙中山著作的研究成果 |
一、主义学术化 |
二、主义学术化成果探析 |
第七章 型塑与建构:孙中山著作与三民主义教育 |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
一、党化教育的缘起 |
二、党化教育在广东 |
三、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编纂及审查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科书的编纂 |
三、教科书的审查 |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效果 |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
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析 |
第八章 推广与宣传:孙中山著作的传播 |
第一节 孙中山著作的传播者 |
一、孙中山本人对其学说的宣传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三、基层国民党党员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五、国际友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第二节 孙中山著作的推广与宣传 |
一、建立宣传机构,培养宣传人才 |
二、宣传书刊的编印 |
三、传单的散发 |
四、宣传品的审查 |
五、演讲宣传 |
六、社会教育宣传 |
七、叛变人员现身说法 |
八、艺术宣传 |
九、读书运动 |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缺陷与弊端 |
一、经费的短缺 |
二、宣传工作执行的缺陷 |
三、宣传技能的低劣 |
四、渠道的阻塞与宣传的变异 |
第九章 阅读与信仰:孙中山著作的符号化 |
第一节 孙中山著作的阅读群体 |
一、青年、学者对孙中山著作的阅读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著作的阅读 |
三、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的阅读 |
四、孙中山著作的阅读态度 |
第二节 孙中山学说的信仰状况 |
一、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了解程度 |
二、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信仰 |
第三节 孙中山著作的符号化 |
一、孙中山著作的工具化 |
二、孙中山著作的标语化与口号化 |
结语 |
附录 |
孙中山著作出版大事记 |
总理遗教、总裁言论认印薄及缴费收据印制使用办法 |
中央宣传部奖励翻印总理遗教办法 |
中国国民党历任宣传部部长一览表 |
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教育部部长一览表 |
各级党部中山室筹设办法 |
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 |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推行"三民主义一万册运动"实施办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学习绩效视角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4.1 研究现状 |
1.4.2 理论意义 |
1.4.3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活动理论 |
2.1.2 网络协作学习理论 |
2.1.3 成效教学理论 |
2.1.4 绩效技术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MOOC |
2.2.2 在线学习活动 |
2.2.3 学习绩效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MOOC研究现状 |
2.3.2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 |
2.3.3 学习绩效研究现状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学习活动类型及学习绩效框架构建与假设模型 |
3.1 课程内容概述 |
3.2 在线课程学习活动类型框架 |
3.3 在线课程学习绩效评价的维度区分 |
3.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 调查问卷开发及假设验证 |
4.1 问卷设计过程 |
4.1.1 主要变量测量 |
4.1.2 问卷信度检验 |
4.1.3 问卷效度分析 |
4.2 数据收集情况 |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路径分析过程及结果 |
4.5 课程数据 |
4.5.1 课程考核数据总览 |
4.5.2 课程平台数据收集 |
4.6 分析方法 |
4.6.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4.6.2 信度与效度检验方法 |
4.6.3 层级回归分析 |
5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 |
5.1 学习指导类活动 |
5.1.1 活动设计特征 |
5.1.2 活动设计策略 |
5.2 理解创建类活动 |
5.2.1 活动设计特征 |
5.2.2 活动设计策略 |
5.3 交互分享类活动 |
5.3.1 活动设计特征 |
5.3.2 活动设计策略 |
5.4 反思评价类活动 |
5.4.1 活动设计特征 |
5.4.2 活动设计策略 |
5.5 学习支持类活动 |
5.5.1 活动设计特征 |
5.5.2 活动设计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活动类型影响学习绩效维度 |
6.1.2 学习活动设计影响学习绩效维度 |
6.1.3 MOOC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6)高中“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探讨 |
2.1 研究现状 |
2.1.1 物理摄影 |
2.1.2 校本课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力理论 |
2.2.2 现代课程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设的现状调查 |
3.1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展现状 |
3.2 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意见 |
3.3 针对校本课程的学生反馈 |
3.3.1 调查整体安排 |
3.3.2 学生反馈情况 |
3.4 调查情况总结 |
第4章 高中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开发 |
4.1 课程目标 |
4.1.1 课程目标的依据 |
4.1.2 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
4.2 课程内容 |
4.2.1 课程结构 |
4.2.2 教学内容 |
4.3 课程实施 |
4.4 课程评价 |
4.4.1 评价标准 |
4.4.2 量表制定 |
第5章 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实施探索 |
5.1 实施整体情况 |
5.1.1 实施对象 |
5.1.2 时间与地点 |
5.1.3 教学组织 |
5.2 实施案例分析 |
5.2.1 第一课时:物理摄影入门 |
5.2.2 第二课时:物理摄影指导 |
第6章 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评价情况 |
6.1 整体评价情况 |
6.2 物理摄影主题的选择 |
6.2.1 物理摄影主题的统计 |
6.2.2 统计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6.3 评价要素得分 |
6.3.1 各评价要素的成绩比较 |
6.3.2 各评价要素的得分情况 |
6.4 典型作品分析 |
6.4.1 作品的闪光点 |
6.4.2 作品的不足之处 |
6.4.3 作品的二次改进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开设物理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物理摄影作品评分表(高中生)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主题:主体形塑 |
一、“治理术”的概念阐释与原初语境 |
二、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三、资本主义治理术的逻辑架构与独特价值 |
第一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诞生 |
1.1 统治权模式: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专断致死权力 |
1.1.1 君主权力的独特性:刀刃的权力与司法-法律机制 |
1.1.2 君主权力的目标:强力塑造臣民 |
1.1.3 治理的实质:对领土的治理 |
1.2 治理术模式的转型:从君主权力转向规训权力 |
1.2.1 规训权力的治理工具:管治与规训机制 |
1.2.2 治理的目标:塑造驯顺的肉体 |
1.2.3 治理的实质:对身体的微观管控 |
1.3 治理技术的升级转型:从规训权力转向生命权力 |
1.3.1 生命权力的治理策略:放任与安全机制 |
1.3.2 治理的目标:人口的利益 |
1.3.3 治理的实质:对人口的自由调节 |
第二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前提:资本权力发生机制的衍生 |
2.1 当代权力形式溢出传统政治权力的理解框架 |
2.1.1 规训社会:监狱装置与规训权力 |
2.1.2 主权国家:集中营结构与至高权力 |
2.1.3 私人政府:工厂体系与资本权力 |
2.2 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
2.2.1 政治经济学脉络中“看不见的手” |
2.2.2 “看不见的手”的真正秘密 |
2.2.3 现代社会的“资本”范畴 |
2.3 当代权力的典型形式:资本权力 |
2.3.1 作为经济权力延伸的资本权力:货币购买力 |
2.3.2 与政治权力媾合的资本权力:资本支配力与规训力 |
2.3.3 具有文化权力功能的资本权力:“拜物教”与“同一性”意识形态 |
第三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内容:形塑主体 |
3.1 生产之维:“机器附属物”和“人才储备军” |
3.1.1 前资本主义社会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裂变:“片面器官”的形成 |
3.1.2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工人成为“机器附属物” |
3.1.3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机制:产业后备军的历史生成及当代的人才储备军形态 |
3.2 分配之维:“最不利者” |
3.2.1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机制:等级与特权 |
3.2.2 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机制:“雇佣劳动者”被塑造成“人才资源” |
3.2.3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机制:“被保障者”被标识为“最不利者” |
3.3 交换之维:理性经济人 |
3.3.1 前资本主义狭小市场的独特面向: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依赖关系 |
3.3.2 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
3.3.3 劳动力市场的当代形态:“理性经济人”之生命体的自我投资和自我增殖 |
3.4 消费之维:“消费符号” |
3.4.1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形式:节制消费、节俭消费 |
3.4.2 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意识形态机制:膨胀消费欲望 |
3.4.3 消费社会系列营销机制:消费幻象与符号消费 |
第四章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批判与超越 |
4.1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界限 |
4.1.1 治理理由的界限:政治民主与经济专制并置 |
4.1.2 治理方式的界限:自由的伎俩 |
4.1.3 治理旨趣的界限:权力生产性与主体去主体化 |
4.2 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根本症结 |
4.2.1 制度结构:财产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 |
4.2.2 内在逻辑:资本增殖逻辑和资本抽象统治 |
4.2.3 实践形式:资本主义劳动 |
4.3 资本主义治理术可能的替代方案 |
4.3.1 驯服资本:废除雇佣劳动制度、资本的社会控制和构建公共性服务 |
4.3.2 主体生产性:主体建构与人的发展逻辑 |
4.3.3 生命政治生产:构建基于“共同性”的共产主义 |
结语 资本主义治理术批判的价值旨趣:生命潜能与自由个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境外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研究 |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现实必要性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塑造现代公民人格的需要 |
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四、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
第三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紧迫性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相关文本分析 |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公民理论 |
一、公民的涵义 |
二、公民教育的涵义 |
三、公民教育课程的涵义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论学说 |
一、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理论 |
二、多向度公民教育理论 |
三、世界公民教育理论 |
四、对上述理论的分析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及道德发展的理论学说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
第四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学说 |
一、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属性及建构原则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 |
一、必修课程 |
二、核心课程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属性 |
一、教育性 |
二、公共性 |
三、体验性 |
四、开放性 |
五、时代性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建构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五、开放性原则 |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的建构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建构的原则 |
一、构建体系适应性原则 |
二、目标结构立体化原则 |
三、价值内涵动态平衡原则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课程总目标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课程四维目标体系 |
第五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建构 |
第一节 公民知识教育 |
一、法律知识教育 |
二、政治知识教育 |
三、环境知识教育 |
四、公民知识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二节 公民道德与价值观教育 |
一、社会公德教育 |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公民道德与价值观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三节 公民认同教育 |
一、个人认同 |
二、社会认同 |
三、国家认同 |
四、世界认同 |
五、多元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公民行为能力教育 |
一、公民"自治"能力 |
二、公共理性思维能力 |
三、批判思维能力 |
四、价值判断能力 |
五、社会参与能力 |
六、公民行为能力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六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学科课程 |
一、公民教育学科课程的重要性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学科课程结构与设计 |
第二节 活动课程:培养主动公民不可缺少的课程类型 |
一、公民教育"服务-学习"课程的意义 |
一、"服务-学习"课程的实施 |
三、"服务-学习"活动课程案例:以加拿大为例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潜在课程 |
一、潜在课程的涵义 |
二、公民教育潜在课程的设计 |
第七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走向实践的若干建议 |
一、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视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推进的步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及认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访谈记录(一) |
访谈记录(二) |
访谈记录(三) |
访谈记录(四) |
访谈记录(五) |
访谈记录(六) |
访谈记录(七) |
附录四: 课堂观察记录(部分) |
附录五: 《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内容分析编码记录表 |
附录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研究 |
(二)关于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 |
(三)关于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第二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概述及应用于中级综合课的可行性分析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概述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提出与发展 |
(二)“体演文化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一)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特点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中级综合课教学的优势 |
第三章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中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
一、教学设计总体分析 |
(一)教学目标分析 |
(二)教学原则分析 |
二、教学要素分析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二)使用教材分析 |
(三)教学计划安排 |
(四)教学评价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课堂教学实例展示——以《往事》为例 |
一、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课时安排 |
(五)具体教学过程 |
二、教学设计反思 |
(一)教学设计的优点 |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 |
(三)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
2.1 读写课相关理论研究 |
2.2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国外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探索 |
3.1 初级读写课总体设计前需明确 |
3.1.1 教材内容 |
3.1.2 课程设置 |
3.1.3 实际需求 |
3.1.4 课堂反馈 |
3.2 初级读写课教学流程 |
3.2.1 进行教学设计前的分析思考 |
3.2.2 明确教学目标 |
3.2.3 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
3.2.4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
3.2.5 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 |
3.2.6 教学可能用到的媒介 |
3.3 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的新型教学辅助手段 |
3.3.1 运用多媒体游戏进行教学 |
3.3.2 运用手机聊天软件进行操练 |
3.3.3 利用手机应用软件辅助教学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初级汉语读写课教学设计案例 |
4.1 课程简介 |
4.2 教学设计案例 |
4.2.1 教学设计一《第八课大家都是地球人》 |
4.2.2 教学设计二《第十一课我喜欢吃饺子》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实践分析与总结 |
5.1 课堂教学实施分析 |
5.1.1 教学设计一的实施分析 |
5.1.2 教学设计二的实施分析 |
5.2 教学反馈调查 |
5.2.1 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
5.2.2 问卷调查结果说明 |
5.3 教学反馈分析 |
5.4 教学实践总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四、第一讲 建立教学常规的基本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2]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D]. 徐来娟. 西南大学, 2013(06)
- [3]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斯洛伐克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拉乔夫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D]. 胡焯雅. 兰州大学, 2020(01)
- [4]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 何建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学习绩效视角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 陈瑞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高中“物理摄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史佳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主体形塑的生命政治学 ——资本主义治理术研究[D]. 苗翠翠. 吉林大学, 2020(08)
- [8]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 杨婕.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设计[D]. 魏新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对外汉语初级读写课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D]. 周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