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岩市的矿山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丹[1](2018)在《九龙江北溪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指出由于九龙江北溪流域山高坡陡、土壤抗蚀能力差,降水充沛,加上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813.4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4%。本文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问题,提出强化规划指导、严抓项目建设、推行分区施治、开展分项施治等防治对策。
陈晃[2](2018)在《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综合效益评估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国际化和市场化不断演变发展,一方面,矿产品价格的波动、矿业领域内以及与矿产品替代行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矿山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挑战;另一方面,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相关法律政策也在不断健全,矿山企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将不容回避。如何统筹考虑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矿山企业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环保投资的现状入手,在仔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环保投资和综合效益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进行总结。进而,完成了对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概念的定义,特别是对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界定。同时,基于环保投资既具备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般特点也具备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对环保投资的理论与内容进行具体描述。接着探讨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政策法规、文献研究,基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描述、构建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确定模糊关系矩阵,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完成评价工作。基于以上理论方法,文章对紫金山金铜矿环保投资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保投资项目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可观,值得企业思考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同时,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评判模型是合理可行的,也适用于其他相关环保投资项目的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或能帮助深入了解和认识矿山环保投资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同时对现有矿山企业的环保投资提供参考标准和决策依据,有助于矿山企业在环境保护与企业效益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王汭[3](2014)在《水对大型堆积体滑坡治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堆积体边坡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地形地貌,通常处于临界状态,一遇开挖和降雨即可能发生开裂、解体和滑坡,给人员安全和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以K2768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对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岩土体结构特征、滑坡变形破坏产生的原因等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滑坡变形监测,对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成果和深部变形监测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PLAXIS数值计算的方法,对K2768滑坡Ⅲ-Ⅲ断面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认为该滑坡基本稳定,水是影响滑坡的稳定性主要诱导因素。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K2768滑坡开展了深部变形监测和地表位移监测,2012年监测成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受雨季影响仍相对较大,主要表现在雨季期间东滑坡深层滑面(带)及明洞靠山侧附近坡体挤压变形为主,局部出现较明显位移,位移量分别为1.211mm、38mm。抗滑明洞洞顶的位移变形,反映出抗滑明洞结构受到侧向滑坡推力仍持续增加,结构安全度持续降低;滑体深层滑动面本年度出现的位移变形,反映出滑体受深层地下水长期作用,仍存在潜在的滑动复活可能,严重威胁线路的长期稳定安全。(2)运用PLAXIS软件对滑坡地下水含量不同情况下渗流场进行模拟可知,当K2768滑坡的地下水含量越高时,形成的渗流力对滑坡的影响就愈大;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评价结果可知,水的渗流作用会降低滑坡的稳定性,而且由剪应力增量图可推断出滑坡的潜在滑移面在碎石土层与全分化花岗岩交界处,这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3)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滑坡在天然、暴雨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场特征,评价其稳定性状况,并与监测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4)通过多年的监测、数值模拟和对K2768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和其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制定确定了对该滑坡以治水为主的防治策略。
黄界颍[4](2013)在《秸秆还田对铜陵矿区土壤Cd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文中指出土壤镉污染对生态系统、粮食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秸秆资源丰富,通过秸秆还田降低污染土壤Cd危害,既可以消除Cd污染影响,又解决了秸秆难以无害化处置的普遍难题,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在对铜陵地区地质背景和地理及生态环境特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铜陵有色金属矿区的农田土壤,开展了静态吸附、动力学吸附、土壤培养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不仅对寻求有效的控制土壤中Cd的环境行为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实现秸秆循环利用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动力学吸附及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粉碎处理的水稻、油菜秸秆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其吸附过程可能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秸秆投加量的增加,2种秸秆对Cd2+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量逐渐减小,本次试验的秸秆最佳投加量为10g/L;2种秸秆在初始pH2.0-7.0的范围内,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在pH值为6.0时,水稻和油菜秸秆吸附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3.30mg/g和13.64mg/g;秸秆对Cd2+的吸附试验中,最佳振荡速率为150rmp。因此,把秸秆用作吸附材料处理废水重金属Cd2+时,可控制废水pH值为6.0,振荡速率为150rmp,秸秆投加量为10g/L,将获得最佳处理效果,且油菜秸秆对Cd2+的去除效果优于水稻秸秆。利用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镉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Langmuir模型拟合土壤上Cd2+的吸附特征效果最佳,而添加秸秆后,水稻土的Cd2+吸附特征以Temkin模型拟合效果更佳。秸秆还田促进土壤Cd2+的吸附,降低了土壤Cd2+的解吸量,水稻秸秆处理对土壤解吸Cd2+的影响大于油菜秸秆处理。因此,在高浓度Cd污染的土壤上施用秸秆可以有效地降低Cd的生态风险性。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未腐熟秸秆对土壤性质及镉形态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培养与旱作培养模式下,秸秆还田均提高了红壤和水稻土的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Eh值、提高了土壤DOC浓度。内源Cd污染土壤中,土壤Cd主要以残渣态Cd形式存在,当土壤添加外源Cd时,土壤Cd形态以交换态Cd最高,残渣态Cd的比例随外源加入Cd的增加而显着降低。与对照相比,添加秸秆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水溶态Cd、EDTA结合态Cd含量及残渣态Cd含量,而降低了交换态Cd含量,且在前30d内变化比较剧烈。秸秆提取的DOM富含羧基、醛基、酮基等不饱和度高的物质,经过土壤腐解后,提取的DOM脂族性降低,芳香性趋于升高和增强。应是导致土壤EDTA结合态Cd及残渣态Cd含量增加的原因。在模拟污染的土壤上,秸秆还田引起土壤pH、Eh和DOC的变化与各形态Cd变化间达到显着相关。利用油菜和水稻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粉碎的油菜秸秆或水稻秸秆还田后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油菜、水稻生长受抑制程度相应增加(P<0.05),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对植物生长的毒害,但是在生物量、经济性状、光合作用、生理性状各指标间并未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油菜、水稻各器官Cd浓度亦随着土壤Cd污染程度的增加相应增加(P<0.05),秸秆还田后,显着降低了油菜、水稻各部位中的Cd浓度及其生物富集系数,尤其以高浓度Cd污染的土壤上效果最显着,且全量秸秆还田处理有较好的降低Cd吸收的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改变土壤Cd形态分布情况来影响植株Cd吸收。在外源添加Cd的情况下,植物体内的Cd含量主要与交换态Cd含量有关(P<0.05),秸秆还田促进土壤Cd由活性大的交换态向活性较弱的EDTA结合态及残渣态转化,降低了Cd的生物有效性。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可有效促进污染土壤Cd2+吸附,降低土壤Cd2+解吸,通过降低土壤交换态Cd含量,显着降低了作物各部位的生物富集系数及Cd浓度,减少了Cd向环境中的迁移和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在红壤区水旱轮作体制下,推荐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可以较好地钝化土壤Cd,减少水稻吸收,避免镉米的生产。
李文良[5](2010)在《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滨海地区不仅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及各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一个地带。随着我国滨海地区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营。本文依托河北省交通厅项目“滨海公路交通灾害初探”课题的研究,对滨海地区主要的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做了系统的研究。(1)论文归纳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特点:空间分布差异大、灾害成因复杂、成灾率高、影响面广、工程引发灾害多;针对公路地质灾害问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确定了滨海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砂土液化、滑坡(806处)、泥石流(65处)及崩塌(276处),分析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震、植被覆盖及人类活动等。(2)分析了滨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地面沉降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和大河三角洲地区,发生的时间长、范围广,在时序上与地下水的开采时间基本对应;海岸侵蚀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滑坡以中小型、土质滑坡为主;泥石流以中小型、山坡性泥石流为主;崩塌以工程崩塌、中小型、土质崩塌为主。(3)以河北省滨海地区为例,对河北省滨海地区的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灾害及典型性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包括典型性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特点,并进行了危险等级划分,针对不同危险等级地区提出了公路防灾措施及灾害应急规划的建议。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愿同行们在现有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继续探索创新,使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管理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公路地质灾害减灾更有成效。
叶林春[6](2010)在《改良剂对玉米Ⅱ大豆、玉米Ⅱ豇豆植株锌铬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场紫色土为供试土壤,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二级标准(旱地)加入重金属锌和铬平衡后,再加入石灰和过磷酸钙两种改良剂,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这两种改良剂及作物(玉米(Zea maysL.)、大豆(Glyline Max)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e Linn.))单作和间作(玉米‖大豆和玉米‖豇豆)共同作用下,土壤(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的锌、铬有效性及其养分有效性、pH变化、各作物植株体的锌、铬积累量及其养分(氮、磷、钾)吸收、作物生物量等。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改良剂、作物不同种类和不同种植方式对锌铬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锌、铬复合污染土壤上作物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土壤锌、铬有效态含量比较,呈现为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在同一种植方式(单作或间作),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锌、铬有效态含量均显着小于对照,其含量大小均为对照>石灰(低浓度)>石灰(高浓度);对照>过磷酸钙(高浓度)>过磷酸钙(低浓度),并都在石灰(高浓度)处理和过磷酸钙(低浓度)处理上达到最小值,这表明土壤锌、铬的有效性与土壤pH密切相关,维持土壤高pH值,更有利于降低土壤锌、铬的有效性。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同一改良剂相同浓度处理间的土壤锌、铬有效态含量为单作>间作。说明作物间作比单作更有利于促进改良剂降低土壤锌、铬有效性,从而降低了作物植株体对锌、铬的积累。2、两种改良剂都显着抑制了作物对土壤中锌、铬的吸收。同一种植方式下不同改良剂浓度处理间,不论是单作还是间作的玉米、大豆和豇豆,其根、茎、叶中的锌、铬含量大小均为:对照>石灰(低浓度)>石灰(高浓度),对照>过磷酸钙(高浓度)>过磷酸钙(低浓度)。这与土壤锌、铬有效态含量大小排序一致,说明作物对锌、铬的吸收与土壤中的锌、铬有效态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土壤锌、铬有效性的降低,从而降低了作物对锌、铬的积累。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同一改良剂浓度处理间玉米、大豆和豇豆的根、茎及叶的铬、锌含量均表现为单作>间作,说明间作对降低作物的锌、铬积累更有利。3、施加改良剂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同时,改良剂还明显提高了作物对土壤养分(氮、磷、钾)的吸收,植株体内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都较对照均有所提高,过磷酸钙的提高效果较石灰好。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同一改良剂浓度处理间玉米、大豆和豇豆中的根、茎、叶全磷、全钾含量均为间作>单作,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全氮则为间作中的玉米高于单作玉米、间作中的大豆或豇豆低于单作大豆或豇豆。4、改良剂促进了作物生长,作物生物量大小排序均为过磷酸钙处理>石灰处理。在相同改良剂浓度处理下,间作玉米的生物量均大于单作玉米的生物量,间作的大豆(或豇豆)的生物量则均小于单作大豆(或豇豆)的生物量。玉米表现出间作优势,大豆(或豇豆)表现出间作弱势。5、改良剂有效降低了锌、铬在作物地上部分和籽实中的转移。玉米、大豆和豇豆的籽实锌、铬含量均表现为:石灰处理>过磷酸钙处理、单作>间作。根据食品卫生标准,从试验中得到的玉米、大豆和豇豆,其籽实铬含量均未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而锌含量在单作和间作中的大豆和豇豆籽实中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此外单作和间作中的玉米在过磷酸钙处理下,籽实中的锌含量也均达到了食品卫生标准。6、土壤pH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石灰处理>过磷酸钙处理。在同一种植方式下,不同改良剂浓度处理间的土壤pH值大小依次为石灰(高浓度)>石灰(低浓度)>对照>过磷酸钙(低浓度)>过磷酸钙(高浓度),从不同种植方式来看,石灰处理的玉米‖大豆、玉米‖豇豆中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介于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豇豆)之间;而过磷酸钙处理的土壤pH值均呈现为:间作>单作。以上结果表明,在锌铬复合污染土壤上,通过施加石灰和过磷酸钙来调节土壤pH值,从而降低了土壤的锌、铬有效性,进而又降低了玉米、大豆和豇豆对锌、铬的积累,放缓了锌、铬在土壤-根系-作物系统的迁移和转运能力。就改良效果而言,石灰(高)的改良效果最好,过磷酸钙(高)的效果最差;就种植方式而言,间作优于单作。同时,改良剂还明显提高了土壤养分(氮、磷、钾)的有效性,从而明显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利于作物稳产增产。就两种改良剂比较,养分的提高效果为过磷酸钙优于石灰。就种植方式而言,间作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较单作效果好。因此在锌铬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上,可推荐所选改良剂和作物间作这一修复方式,这对其它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林敬兰,黄炎和[7](2008)在《福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保育途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占82.39%、25度以上坡度占30.77%的山多坡陡的地形环境存在自然内生性脆弱,多季风暴雨和台风雨造成的强降水侵蚀力、落差大呈格子状的冲刷力强的水系、抗蚀力弱的花岗岩及紫色页砂岩母质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自然脆弱性,而对地带性原生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森林植被结构、山地农业开发和开发建设项目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自然脆弱性与人为影响加剧的脆弱性相互叠加作用,共同影响福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地带性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同时加强表土保护工作,进一步培肥地力,在进行山地开发时应做好全面规划并加强水土保持,还应该加强开发项目的监督和监测工作,通过这几条途径,有效地保育福建省的脆弱生境。
段勇[8](2008)在《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汀江流域是福建省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水质、水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分析汀江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畜禽养殖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的基础上,通过常规监测数据,并结合野外调查和采样实验分析,对汀江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主要污染物进行估算,明确了影响流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进一步分析了矿山开采过程中汀江水环境重金属的主要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模糊物元法对汀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支流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水文情势、水生生物以及地表覆盖等方面综合探讨梯级开发对流域水质、水量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运用GIS技术,综合农田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矿山重金属污染和梯级开发等各单项指标的安全指数,对流域水环境安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汀江水环境大部分处于2级警戒限的水平,部分地区的水环境安全超过警戒限,达到3级甚至4级,处于中度污染地区分布于长汀县境内(长汀县大同镇、三州乡的部分地区),且面积较小,占全流域面积的0.4%;流域水环境处于污染状态的地区面积占到全流域面积的24%,而全流域处于安全水平的地区才占到全流域的13%左右,总个流域的水环境有受到污染的趋势。
姜德文[9](2007)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人均GDP 1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向人均GDP 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跨越阶段,既是快速发展具备基础条件的阶段,但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徘徊,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深入研究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损益,探索建立水土保持损益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定量、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收益与损失,为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论证、行政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应用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系统论等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法(KPI)、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等分析方法。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概念,并以此为目标层,建立了包括土地资源影响、水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周边及下游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周边土地与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成本等7个评价准则层、29个指标层、51个变量层构成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并按此理论与方法,对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火电、核电、输变电、露天矿、井采矿、机场、输油输气管线、农林开发等12个行业、500多个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为各地、各有关机构开展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提供了方法和例证。在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基础上,本项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Ⅱ)的概念,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关键指标和变量拟合为一个数学模型,准确、定量的计算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的大小,为科学论证、评价、评判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了量化、简捷、可操作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并对12个行业类别的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进行了测算,总结出了带有规律性的结果,同时也为设计与研究机构、咨询评估机构、各级行政决策部门提供了计算、分析、评判的方法与例证。本项研究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的定义和方法,并作了开发建设项目的实例计算、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公路、铁路、水利、水电、采矿等行业、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较大,与实际情况相符,本项研究成果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
杨娟[10](2007)在《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是大陆与海洋的接触地带,各种地理过程频繁活跃。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灾害类型多,是陆地与海洋各种自然灾害叠合发展的区域。泉州市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海陆灾害频发,潜在威胁巨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泉州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据系统学和灾害学理论,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GIS方法,对泉州市海岸带灾害系统的组成、灾害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海岸带灾害危险度和易损度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地貌类型和灾害类型组合的原则进行综合区划,将泉州分为四个自然灾害区,并提出构建防灾减灾的有效监测系统及预警系统。全文分成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水、土地、矿产、海洋生物等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交通通讯、旅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第三部分论述的是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1.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本文主要是从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平面上升等)和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形成了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理论框架图。2.本文分析了泉州海岸带的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功率谱方法分析各灾害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以集中度集中期方法分析各灾害年内分布规律;同时结合各灾害实际情况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Arcgis的相关功能生成相应的图件。结果表明:(1)台风具有2.5a、高温具有2.8 a、寒害具有4.67 a、暴雨、干旱以及气象总灾具有3.5 a、风暴潮和地质灾害具有14 a的变化周期。(2)除干旱外的其它灾害均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且台风、风暴潮、暴雨、高温主要集中在7—8月,寒害主要集中在3—4月。(3)影响泉州的台风路径主要包括五大类(42个亚类);风暴潮增水受台风路径和海岸地形等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各气象灾害则体现为集中度、集中期和年均灾害持续天数的空间变化规律。(4)地质灾害主要是以年均1500mm等降雨量线为界,以西以北分布较以东以南为多等规律。3.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巨系统,各种灾害表现出不均匀性、多样性、差异性、随机性、突变性、迟缓性、重现性以及无序性等复杂性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定性上,以系统论为指导,探讨其存在和演化上的复杂性,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及其与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4.泉州海岸带灾害易损度和危险度分析与区划。(1)本文以泉州海岸带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因子组成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泉州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进行综合评判,运用Arcgis软件生成泉州市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等级分布图,并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综合评判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自然灾害的易损性总体偏高,海岸带易损性等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岸带内易损性等级总体上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内部还呈现中部地区较其他区域易损性等级偏低的情况。(2)本文在对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识别之后,采用灾害发生频次和灾害持续大数来表征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采用致灾因子多度来表征可能灾情,将危险性作为致灾因子的评价因素,以危险度作为危险性的衡量标准,得到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值后,采用对称不等分间隔的五级分割法划分自然灾害风险度等级,得到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值,同时生成泉州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分布区。(3)本文按照“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结合Arcgis软件等对泉州海岸带灾害进行综合区划,最终将泉州分为四个自然灾害区,依据地貌类型和灾害类型组合的原则,将四个灾害区依次命名为北部中山丘陵地质灾害、暴雨灾害区;西部中低山丘陵高温、暴雨、地质灾害区;中部低山丘陵暴雨、高温、海洋灾害区;东部滨海平原、晋江中下游海洋灾害、旱涝灾害区。第四部分构建泉州海岸带灾害的防灾减灾系统,实现泉州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与思考。
二、龙岩市的矿山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岩市的矿山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九龙江北溪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水土流失状况 |
2.1 水土流失现状 |
2.2 水土流失主要原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人为活动 |
3 防治对策 |
3.1 强化规划指导 |
3.2 严抓项目建设 |
3.3 推行分区施治 |
3.4 开展分项施治 |
4 小结 |
(2)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综合效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保投资的相关研究 |
1.2.2 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理论研究 |
2.1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理论基础 |
2.1.1 环保投资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理论基础 |
2.2 金属矿山开发污染分析与环保投资支出项目 |
2.2.1 金属矿山开发污染分析 |
2.2.2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支出项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综合效益评估研究 |
3.1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内容 |
3.1.1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 |
3.1.2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环境效益 |
3.1.3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社会效益 |
3.1.4 环保投资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
3.2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构成 |
3.2.3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3.2.4 指标标准的等级划分 |
3.3 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福建紫金山金铜矿为例 |
4.1 项目背景 |
4.2 环保投资项目与运行费用 |
4.3 环保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估 |
4.4 环保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设计 |
4.4.1 层次结构模型设计思路 |
4.4.2 建立判断矩阵及确定权重 |
4.4.3 确定评价因素集合 |
4.4.4 模糊关系矩阵及运算 |
4.4.5 评价结果与结论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水对大型堆积体滑坡治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堆积体滑坡防治中水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K2768 滑坡工程基本特征 |
2.1 K2768 滑坡工程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6 不良地质现象 |
2.2 滑坡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 |
2.2.1 滑坡规模及性质 |
2.2.2 滑坡的分级分块 |
2.2.3 滑坡产生的原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2768 滑坡监测与监测成果分析 |
3.1 K2768 滑坡监测目的 |
3.2 K2768 主要监测方法和工作原理 |
3.2.1 地表位移监测 |
3.2.2 深部位移监测 |
3.3 K2768 滑坡监测系统布置 |
3.3.1 深部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测量 |
3.3.2 地面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测量 |
3.3.3 水文孔监测点的布设及测量 |
3.4 监测完成工作量 |
3.4.1 地面及建筑物变形监测 |
3.4.2 深部位移监测 |
3.5 K2768 监测成果分析 |
3.5.1 地面及建筑物变形监测 |
3.5.2 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5.3 降雨量、排水孔流量及地下水水位数据分析 |
3.5.4 2012 年监测情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2768 滑坡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4.1.1 强度折减法岩土体破坏判据 |
4.1.2 PLAXIS 软件介绍 |
4.2 滑坡模型的建立 |
4.3 计算参数的选择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不考虑地下水状态分析 |
4.4.2 天然状态分析 |
4.4.3 暴雨状态分析 |
4.5 安全系数分析 |
4.6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2768 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
5.1 滑坡治理概述 |
5.1.1 滑坡治理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
5.1.2 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案 |
5.1.3 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 |
5.2 K2768 滑坡排水治理方案及效果评价 |
5.2.1 地下水分布概况 |
5.2.2 排水隧洞工程布置及结构设计 |
5.2.3 排水隧洞工程的测水方法及排水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秸秆还田对铜陵矿区土壤Cd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表格清单 |
插图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镉来源及其污染现状 |
1.1.1 土壤镉来源 |
1.1.2 土壤镉污染现状 |
1.2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
1.2.1 镉对植物的影响 |
1.2.2 镉对人和动物的影响 |
1.2.3 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 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
1.3.1 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 |
1.3.2 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 |
1.3.3 影响土壤镉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
1.4 秸秆还田应用及其对镉污染土壤防治研究现状 |
1.4.1 秸秆还田应用现状 |
1.4.2 秸秆还田对镉污染土壤防治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 |
1.6 工作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7.1 完成工作量 |
1.7.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地理农业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
2.1.1 地质背景 |
2.1.2 地球化学背景 |
2.2 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条件 |
2.3 农业概况 |
2.3.1 土壤类型 |
2.3.2 农作物种类 |
第三章 秸秆对镉离子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设置 |
3.1.4 样品分析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秸秆吸附镉动力学行为 |
3.2.2 秸秆对镉的等温吸附 |
3.2.3 影响秸秆吸附镉的因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吸附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设置 |
4.1.4 样品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镉的等温吸附 |
4.2.2 添加秸秆土壤对镉的吸附 |
4.2.3 土壤和添加秸秆土壤吸附镉的解吸 |
4.3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设置 |
5.1.4 样品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秸秆还田对土壤pH的影响 |
5.2.2 秸秆还田对土壤Eh的影响 |
5.2.3 秸秆还田对土壤DOC的影响 |
5.2.4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溶出的影响 |
5.2.5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主要仪器 |
6.1.3 试验设置 |
6.1.4 样品分析方法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秸秆还田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6.2.2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6.2.3 秸秆还田对油菜镉浓度及生物富集系数的影响 |
6.2.4 秸秆还田对水稻镉浓度及生物富集系数的影响 |
6.2.5 镉形态分布与镉生物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海地区交通概况 |
1.1.2 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1.2 研究的意义、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2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特点与危害 |
2.1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
2.2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危害 |
2.2.1 地面沉降危害 |
2.2.2 海岸侵蚀危害 |
2.2.3 砂土液化危害 |
2.2.4 滑坡 崩塌危害 |
2.2.5 泥石流危害 |
2.3 小结 |
3 滨海地区地质灾害源分析 |
3.1 地面沉降 |
3.1.1 地面沉降概况 |
3.1.2 地面沉降分布 |
3.1.3 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 |
3.2 侵蚀海岸 |
3.2.1 海岸侵蚀概况 |
3.2.2 海岸侵蚀分布 |
3.2.3 影响海岸侵蚀的因素 |
3.3 砂土液化 |
3.3.1 砂土液化概况 |
3.3.2 砂土液化分布 |
3.3.3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
3.4 滑坡 |
3.4.1 滑坡的形成条件 |
3.4.2 滨海地区滑坡发育特征 |
3.4.3 滨海地区滑坡分布特征 |
3.5 泥石流 |
3.5.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5.2 滨海地区泥石流发育特征 |
3.5.3 滨海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
3.6 崩塌 |
3.6.1 崩塌形成条件 |
3.6.2 滨海地区崩塌发育特征 |
3.6.3 滨海地区崩塌分布特征 |
3.7 小结 |
4.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1.1 河北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4.1.2 河北省滨海地区公路交通概况 |
4.2 河北省滨海地区灾害分析 |
4.2.1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
4.2.2 河北省地面沉降现状 |
4.2.3 河北省滨海典型性地质灾害分析 |
4.3 河北省滨海地区地质危险性评价 |
4.3.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2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3 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
4.4 公路地质灾害非工程防治措施 |
4.4.1 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报 |
4.4.2 防治地面沉降的管理 |
4.4.3 典型地质灾害的监测 |
4.4.4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
4.4.5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防 |
4.5 公路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1 地面沉降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2 滑坡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3 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4 崩塌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6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措施 |
4.7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建议 |
4.8 小结 |
5 总结与不足 |
5.1 总结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改良剂对玉米Ⅱ大豆、玉米Ⅱ豇豆植株锌铬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项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2 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的富集与分布 |
1.2.3 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其养分的影响 |
1.2.4 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5 作物间作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及养分吸收影响 |
1.2.6 改良剂结合间作方式对土壤、作物体内重金属及养分吸收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土壤部分 |
2.2.2 植株部分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改良剂对土壤pH、锌铬有效性及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3.1.1 改良剂对土壤pH的影响 |
3.1.2 改良剂对土壤锌、铬有效性的影响 |
3.1.3 改良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3.2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土壤pH、锌、铬有效性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土壤pH的影响 |
3.2.2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土壤锌、铬有效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3.3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作物锌、铬含量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作物锌、铬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盛花期生物量的影响 |
3.5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成熟期籽实锌、铬含量的影响 |
3.5.1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成熟期籽实铬含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成熟期籽实锌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成熟期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锌铬复合污染土壤pH值的影响 |
4.2 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锌铬复合污染土壤锌铬有效性的影响 |
4.3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锌铬复合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4.4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锌、铬积累的影响 |
4.5 在锌铬复合污染条件下,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4.6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籽实锌、铬积累的影响 |
4.7 不同改良剂及作物种植方式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环境安全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汀江流域概况 |
2.1 汀江流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汀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状况 |
2.2.2 经济状况 |
2.2.3 土地利用现状 |
2.2.4 矿产资源 |
2.3 汀江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
2.3.1 水资源总量及其特点 |
2.3.2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
2.3.3 用水量统计分析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2.4 汀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安全隐患 |
2.4.1 养殖业与农业污染问题 |
2.4.2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
2.4.3 工矿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
2.4.4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 |
2.4.5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
第3章 汀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
3.1 水环境现状分析 |
3.1.1 汀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 |
3.1.2 汀江常规断面水质监测分析 |
3.1.3 基于主分量方法对断面水质安全等级划分 |
3.1.4 汀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分析 |
3.2 汀江流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 |
3.2.1 工业点源现状调查 |
3.2.2 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 |
3.2.3 污染源总体评价 |
第4章 基于TOPSISFS的汀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汀江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与趋势分析 |
4.1.1 汀江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
4.1.2 汀江径流量演变的阶段性 |
4.2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步骤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距离的测算 |
4.2.3 建立加权距离复合模糊物元 |
4.2.4 计算步骤 |
4.3 基于逼近理想解法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
4.4 汀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
第5章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
5.1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情况 |
5.2 梯级开发对汀江水环境影响的特征 |
5.2.1 水文情势发生改变 |
5.2.2 水生生物减少 |
5.3 汀江流域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
5.3.1 汀江干流梯级开发分析 |
5.3.2 长汀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3 濯田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4 桃溪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5 旧县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6 黄潭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7 永定河梯级开发分析 |
5.4 水电梯级开发主要环境影响评价 |
5.4.1 水环境容量影响评价 |
5.4.2 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第6章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分析 |
6.1 水环境安全单因素分析 |
6.2 水环境安全评价原理 |
6.2.1 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方法 |
6.2.2 水环境安全影响因子 |
6.3 水环境安全评价 |
6.3.1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标准的来源 |
6.3.2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等级 |
6.4 水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6.4.1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
6.4.2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
(二) 我国水、土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
(三) 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四) 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意义深远 |
(五)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科学性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2.1.2 绿色GDP统计与核算 |
1.2.1.3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 |
1.2.1.4 水土保持相关损益分析 |
1.1.2 国外研究情况 |
1.2 存在问题 |
1.3 发展趋势 |
1.4 小结 |
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途径 |
2.1 研究目标和作用 |
2.2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主要内容 |
2.3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研究重点 |
2.4 研究的技术途径 |
2.4.1 以损益分析理论建立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概念与方法 |
2.4.2 以水土保持学理论建立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内容构架 |
2.4.3 以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 |
2.4.4 以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法(KPI)选定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关键因子 |
2.4.5 以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拟合建立影响指数综合评价函数 |
2.5 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与准确性 |
2.5.1 项目的覆盖面及代表性 |
2.5.2 研究基础数据项的选择 |
2.5.3 数据可信度分析 |
2.6 小结 |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
3.1 全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 |
3.2 开发建设项目界定 |
3.2.1 建设项目概念 |
3.2.2 建设项目分类 |
3.2.3 与水土保持关系密切的开发建设项目 |
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
3.3.1 侵蚀强度的剧变性 |
3.3.2 水土流失强度的不均衡性 |
3.3.2.1 不同项目水土流失强度的差异性 |
3.3.2.2 同一项目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不均衡性 |
3.3.3 项目分布的不确定性及水土流失规律的差异性 |
3.3.4 扰动区域的不完整性和治理技术措施体系的差异性 |
3.3.5 水土流失危害的突发性和潜在性 |
3.3.5.1 水土流失危害的突发性 |
3.3.5.2 水土流失危害的巨大性 |
3.2.5.3 水土流失危害的潜在性 |
3.4 小结 |
4 损益分析与层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
4.1 损益分析的理论与应用 |
4.2 层次分析法理论与应用 |
4.3 小结 |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 |
5.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范畴 |
5.1.1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范畴 |
5.1.2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的主要内容 |
5.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2.1.1 全面系统原则 |
5.2.1.2 科学合理原则 |
5.2.1.3 实用可行原则 |
5.2.1.4 定性定量结合原则 |
5.2.1.5 独立与可比原则 |
5.2.2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5.3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结构 |
5.3.1 指标体系构架 |
5.3.2 指标体系及指标变量测度 |
5.3.2.1 土地资源消耗与占用准则层 |
5.3.2.2 水资源消耗与占用准则层 |
5.3.2.3 生态环境准则层 |
5.3.2.4 水土保持功能准则层 |
5.3.2.5 对周边和下游水土流失影响准则层 |
5.3.2.6 对周边社会发展影响准则层 |
5.3.2.7 水土保持成本准则层 |
5.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 |
5.5 小结 |
6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评价方法 |
6.1 经济损益分析的评价准则 |
6.2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应用途径与评价准则 |
6.2.1 应用途径 |
6.2.2 评价准则 |
6.3 小结 |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实例分析 |
7.1 土地资源消耗和占用准则层分析 |
7.1.1 不同行业建设项目土地占用变量分析 |
7.1.1.1 公路建设项目 |
7.1.1.2 铁路建设项目 |
7.1.1.3 水利工程项目 |
7.1.1.4 水电工程项目 |
7.1.1.5 火电建设项目 |
7.1.1.6 核电站项目 |
7.1.1.7 输变电项目 |
7.1.1.8 井采矿项目 |
7.1.1.9 露天矿项目 |
7.1.1.10 油气开采存储及化工建材项目 |
7.1.1.11 输油输气管线项目 |
7.1.1.12 机场及城镇建设项目 |
7.1.1.13 农林开发类项目 |
7.1.2 综合分析与评价 |
7.2 水资源消耗与占用准则层分析 |
7.2.1 火电项目水资源使用影响分析 |
7.2.2 核电项目水资源使用影响分析 |
7.2.3 井采矿项目水资源使用影响分析 |
7.2.4 露天矿项目水资源使用影响分析 |
7.2.5 煤化工项目水资源使用影响分析 |
7.3 生态环境影响准则层分析 |
7.3.1 有一定影响的项目 |
7.3.2 影响较轻的项目 |
7.3.3 综合分析 |
7.4 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准则层分析 |
7.4.1 各类项目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及恢复能力分析 |
7.4.2 综合评价 |
7.5 对周边和下游水土流失影响准则层分析 |
7.5.1 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 |
7.5.2 水土流失危害影响 |
7.5.3 重要敏感区的影响 |
7.5.4 人居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 |
7.6 周边社会影响准则层分析 |
7.6.1 土地承载力影响 |
7.6.2 生态环境承载力影响 |
7.6.3 拆迁与移民安置影响 |
7.7 水土保持成本准则层分析 |
7.7.1 水土保持总投资 |
7.7.2 单位治理措施面积的水土保持投资强度 |
7.7.3 单位水土流失量的水土保持投资强度 |
7.8 小结 |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与水土流失影响指数 |
8.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概念 |
8.2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与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关系 |
8.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方法 |
8.3.1 评价应用途径 |
8.3.2 评价准则 |
8.4 小结 |
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 |
9.1 关键绩效指标(KPI)评价法的引入 |
9.2 KPI方法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中的应用 |
9.3 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关键指标(KPI)确定及其测度 |
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方法 |
9.4.1 数据标准化(归一化)处理(Normalization Method) |
9.4.2 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9.5 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测评方法 |
9.6 不同行业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测评 |
9.6.1 公路项目 |
9.6.2 铁路项目 |
9.6.3 输油输气管线项目 |
9.6.4 输变电项目 |
9.6.5 水利项目 |
9.6.6 水电项目 |
9.6.7 核电站项目 |
9.6.8 火电站项目 |
9.6.9 井采矿项目 |
9.6.10 露天矿项目 |
9.6.11 油气化工项目 |
9.6.12 机场项目 |
9.6.13 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汇总 |
9.7 不同行业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比较分析 |
9.8 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实例及对工程的改进指导 |
9.9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致谢 |
(10)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泉州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
2.1 泉州市自然环境 |
2.1.1 自然环境 |
2.1.2 自然资源 |
2.2 泉州市社会经济 |
2.2.1 人口 |
2.2.2 经济 |
2.2.3 交通通信 |
2.2.4 旅游 |
3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 |
3.1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构成 |
3.1.1 泉州海岸带灾害的孕灾环境 |
3.1.2 泉州海岸带灾害的致灾因子 |
3.1.3 泉州海岸带灾害的承灾体 |
3.1.4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 |
3.2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复杂性 |
3.3.1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复杂性 |
3.3.2 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3.4 泉州海岸带灾害易损度和危险度的分析与区划 |
3.4.1 泉州海岸带灾害承灾体的易损度分析 |
3.4.2 泉州海岸带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度分析 |
3.4.3 泉州海岸带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
4 泉州海岸带灾害防灾减灾系统工程 |
4.1 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2 构建三个预警系统 |
4.2.1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
4.2.2 海洋灾害预警系统 |
4.2.3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
4.3 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反应系统 |
4.3.1 成立灾害应急反应指挥机构 |
4.3.2 组建应急反应队伍 |
4.3.3 制定应急处理程序 |
4.3.4 配备应急快速反应设备 |
4.4 完成三项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建设 |
4.4.1 植树造林、防风和水土保持工程 |
4.4.2 防洪抗旱工程 |
4.4.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4.5 非工程措施 |
4.5.1 行政管理措施 |
4.5.2 资金保障措施 |
4.5.3 技术保障措施 |
5 结论与思考 |
5.1 结论 |
5.2 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龙岩市的矿山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九龙江北溪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 黄文丹.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3)
- [2]金属矿山环保投资的综合效益评估研究[D]. 陈晃. 福州大学, 2018(03)
- [3]水对大型堆积体滑坡治理的影响[D]. 王汭.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4(12)
- [4]秸秆还田对铜陵矿区土壤Cd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D]. 黄界颍.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5]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 李文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6]改良剂对玉米Ⅱ大豆、玉米Ⅱ豇豆植株锌铬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叶林春.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7]福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保育途径探讨[A]. 林敬兰,黄炎和. 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 2008
- [8]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 段勇.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D]. 姜德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D]. 杨娟. 西南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