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赵巧玲[1](1999)在《次线反对称矩阵的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给出了关于次线反对称矩阵的定义及几个基本性质,得出了反对称矩阵与次线反对称矩阵之间的关系的定理.任意n阶方阵可分解为次线对称矩阵与次线反对称矩阵的和等重要结果
秦建国[2](1991)在《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文中提出本文利用次线对称矩阵的定义,得到了关于次线对称矩阵的几个基本性质,得到了对称矩阵与次线对称矩阵之间的关系的定理、任意 A∈Mn(F)可分解为两个次线对称矩阵之积的定理。
张新敬,秦建国[3](2005)在《关于斜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矩阵的次转置共轭和翻转矩阵等技巧,给出关于斜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给出矩阵的斜对称部分与其逆之差是斜半正定的结论.
苏志龙[4](2019)在《基于特征识别的变形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形测量是物体力学行为表征与研究的基本方法,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与计算机视觉的现代光测技术因具有非接触、全场测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土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这些实际应用中非控制的测量条件对图像与视觉变形测量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性问题,本文基于图像特征识别对图像与视觉变形测量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1)研究了基于显着特征的阻尼反向组合Gauss-Newton方法,目的在于从自然纹理特征或者低质量散斑特征中计算可信的物体变形数据。该方法使用特征检测技术在参考图像中提取一组全场分布的显着图像特征作为计算点,然后使用带阻尼策略的反向组合Gauss-Newton子区匹配算法识别计算点在变形图像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各点的位移信息。显着特征和阻尼策略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灰度子区匹配的稳定性,使得在不依赖于种子点初值传递的情况下进行可靠亚像素位移估计成为了可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另外,基于域变换研究了位移场测量数据的优化方法,其不仅有助于抑制异常值和数据噪声对变形场的影响,还能够保持位移场固有的梯度属性。(2)通过使用尺度不变特征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无约束场景数据的立体视觉变形测量系统的全自动、高精度标定与矫正方法。为了实现高效的系统标定,在相机内参标定中引入了一种新的径向畸变模型,其可以直接将图像点从畸变图像映射到无畸变图像域,从而建立了具有解析形式的图像点反投影模型;考虑到场景特征的几何无约束性,在反投影模型中引入了逆深度参数化,使得标定参数的估计不再依赖于平面性等强几何约束;最后,通过在归一化图像域中度量重投影误差建立了用于系统内参和外参联合标定的光束调整模型。实验表明,该标定模型具有不亚于常用标定方法的性能。为了解决测量过程中系统外参扰动问题,从光束调整标定模型中导出了一种简明的实时外参矫正方法,并通过模拟和真实实验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性能。(3)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维视觉变形测量的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框架,目的在于解决动态或者非控制测量环境中立体变形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该模性基于反向组合子区匹配与几何光束调整算法而建立,具有对成像系统结构参数、特征点深度以及变形参数的联合优化能力,从而能够在系统外参不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体进行最优三维重构;通过引入相机姿态的李代数表示,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算法能够从运动图像序列中对相机姿态进行估计以保持参考坐标系的稳定。另外,针对具有固定光路结构的立体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高度并行的深度估计算法以实现快速的三维位移测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各算法在三维变形测量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以专业监督学习思想为指导,研究了用于变形图像特征识别的可学习深度网络模型,其可以在大噪声等不良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实现超鲁棒变形测量。首先基于散斑图模拟和数据增强策略提出了用于模型训练的专业数据集构建方法,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传统的图像子区匹配算法提出了可学习变形图像特征识别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性能,采用模拟的图像数据对其进行训练,并使用模拟散斑图和实际变形图进行测试。模拟测试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与传统方法一致的测量精度,而且预测结果几乎不受噪声的影响;实际测试证明了该模性在实际测量中的泛化能力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谭瑞梅,薛雪莉[5](2010)在《关于反中心对称矩阵的某些性质探讨》文中认为利用反中心对称矩阵的定义以及翻转矩阵等技巧,给出了反中心对称矩阵的伴随矩阵、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一些新结论.
周永安,秦韬[6](2007)在《关于中心对称矩阵的几个性质》文中认为利用中心对称矩阵定义及翻转矩阵Vn等技巧,给出中心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和O≠X∈Cn与VnX同为中心对称矩阵对应于同一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等结论.
张斐然[7](1999)在《初等矩阵与次初等矩阵》文中提出初等矩阵是高等代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求矩阵的秩及求逆矩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给出了初等矩阵的几个新的性质,初等矩阵与它的转置矩阵,伴随矩阵,幂矩阵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初等矩阵的性质,同时给出了次初等矩阵的概念以及初等矩阵与次初等矩阵的关系定理等一系列结果.
段淑娟,秦建国[8](2017)在《反中心自共轭矩阵的一些性质》文中指出引入反中心自共轭矩阵的定义和相关矩阵理论,证明了如下命题:1)反中心自共轭矩阵A的转置矩阵AT,逆矩阵A-1(A≠0)仍为反中心自共轭矩阵;2)任意两个反中心自共轭矩阵的直积为反中心自共轭矩阵;3)反中心自共轭矩阵A的伴随矩阵A*(当A的阶数为偶数时)和Am(当m为奇数时)仍为反中心自共轭矩阵;4)反中心自共轭矩阵A与-A有相同的特征值,且当0≠X0=(a1,a2,…,an)T∈Cn是属于反中心自共轭矩阵A∈Cn×n的特征值λ0的任一特征向量时,VX0=(an,an-1,…,a1)T是属于-A的特征值λ0的特征向量.
柴旭恒[9](2018)在《三种新型可重构空间过约束机构及其衍生机构》文中研究说明相比较于传统的只具备单一运动特性的机构,可重构机构的设计理念是仅使用一个机构或者一个集成的系统,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多种任务需求。本文基于对称性提出一种新的可重构机构设计思路,即在已有的Bennett-based单闭环空间过约束机构中插入Bricard线对称和面对称特性,而后详细分析了设计出来的新的可重构机构的分岔特性。基于Waldron单闭环过约束机构的构造方法,并整合Bricard线对称和面对称特性,同时运用Wohlhart同质异构化的机构构造方法,本文发现了一类新型可重构机构,称之为Waldron-Bricard家族。包括三种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及三种衍生的Waldron-Bricard同质异构化机构。基于Waldron-Bricard家族发现了另外两种新的可重构机构,包括衍生的面对称Bricard-Spherical机构及衍生的多自由度8R运动转向机构。基于两个全等的Bennett机构得到了线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具有一个Waldron分支,两个线对称Bricard分支,和三个特殊线对称Bricard分支。基于两个不同参数的等长Bennett机构得到了面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具有一个Waldron和面对称Bricard分支,一个一般面对称Bricard分支。基于两个全等的等长Bennett机构得到了线面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具有一个Waldron和面对称Bricard分支,一个线面对称Bricard分支,一个球面四杆分支,和三个特殊线对称Bricard分支。通过改变面对称WaldronBricard机构的某些DH参数,获得了衍生Bricard-Spherical机构,具有一个面对称Bricard分支和一个球面四杆分支。运用数值解方法和旋量理论对于这些设计出来的新的可重构机构做了详细的研究,揭示了其分岔运动分支之间的转换关系。借助所提出的构造方法,设计出了衍生的新型8R运动转向机构,具有三个运动分支。通过特殊的参数设计,从8R机构中导出了正八面体和偏方三八面体,建立起了机构和多面体之间的联系,也展现了艺术的美感。此外,还研究了此8R机构在适当参数下的四面体旋转环特性和可折叠的特性。因此,本文不仅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可重构机构设计思路,即利用对称特性和同质异构化的方法,并且建立起了Waldron双Bennett混合连杆机构,线对称Bricard机构和面对称Bricard机构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探寻Bennett-based机构和Bricard-based机构之间的关联也具有重要意义。
郑文彬[10](2005)在《盲信道辨识与盲均衡的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盲信道辨识与均衡在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已经受到普遍关注。本文的内容围绕着它的算法实现来展开。首先阐述了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接着详细地讨论了有关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盲反卷积的准则设计问题,然后又深入地研究了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的时域算法。应用通信信号过采样后所具有的循环平稳性,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模型等效成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模型,并据此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阶统计量的递推算法来完成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估计和辨识。首先分析了无噪声情况下该算法的实现,再利用子空间方法将其扩展到有噪声的情况。传统的盲均衡方法涉及到较多的奇异值分解(SVD),造成了算法过程复杂化、运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二通过构造一系列的矩阵将均衡信道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与自相关矩阵有关的特征向量的求解问题,可以逐个地推导出信道模糊尺度矩阵所有的特征矢量,最终得到了信道矩阵的解析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二阶统计量的非递推盲均衡算法相比,这种递推算法的估计性能与之相仿。然而它却有效地简化了算法过程,降低了运算量,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3)关于斜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 主要结果 |
(4)基于特征识别的变形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特征识别的变形测量技术 |
1.2.1 特征识别 |
1.2.2 相机标定 |
1.2.3 表面变形测量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特征识别与基于显着特征的位移估计 |
2.1 引言 |
2.2 图像子区特征匹配 |
2.2.1 图像子区表示 |
2.2.2 图像子区识别 |
2.2.3 亚像素优化匹配 |
2.3 图像特征检测 |
2.3.1 单尺度图像特征检测 |
2.3.2 多尺度图像特征检测 |
2.4 显着特征导向的位移测量及位移场优化 |
2.4.1 显着特征导向的位移测量 |
2.4.2 基于域变换的位移场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场景特征的立体视觉变形测量系统自动标定与外参矫正 |
3.1 引言 |
3.2 相关概念简介 |
3.3 相机内参标定 |
3.3.1 算法实现 |
3.3.2 实验验证 |
3.4 立体视觉变形测量系统自动标定 |
3.4.1 深度及逆深度参数化 |
3.4.2 几何光束调整法 |
3.4.3 基于无约束场景的立体视觉系统标定方法 |
3.4.4 非线性优化方法 |
3.4.5 实验验证 |
3.5 快速外参矫正 |
3.5.1 可行性分析 |
3.5.2 外参矫正方法 |
3.5.3 实验验证 |
3.6 关于系统自动标定的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于三维变形测量的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及相机姿态估计 |
4.1 引言 |
4.2 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 |
4.2.1 算法原理 |
4.2.2 线性化及初值估计 |
4.2.3 实现细节 |
4.3 相机姿态估计 |
4.3.1 问题分析 |
4.3.2 姿态估计 |
4.3.3 实验验证 |
4.4 单镜头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的实时深度估计 |
4.4.1 系统结构分析 |
4.4.2 实时深度估计 |
4.4.3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学习的变形图像特征识别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基础 |
5.2.1 神经网络结构 |
5.2.2 卷积神经网络 |
5.3 专业监督学习及数据集构建 |
5.4 变形特征识别网络 |
5.4.1 IDMNet |
5.4.2 模型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正则化 |
6.2.2 IMU增强的反向组合相关束调整 |
6.2.3 IDMNet网络结构优化及数据集完善 |
6.2.4 可学习三维变形识别模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关于反中心对称矩阵的某些性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主要结果 |
(6)关于中心对称矩阵的几个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 主要结果 |
(7)初等矩阵与次初等矩阵(论文提纲范文)
1 初等矩阵的性质 |
2 次初等矩阵[4] |
(8)反中心自共轭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命题证明 |
2 结论 |
(9)三种新型可重构空间过约束机构及其衍生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典型单闭环过约束机构的回顾 |
1.2.1 空间4R过约束机构 |
1.2.2 空间5R过约束机构 |
1.2.3 空间6R过约束机构 |
1.3 单闭环可重构机构的研究现状 |
1.4 旋量和互易旋量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线对称Waldron-Bricard 6R机构及其异构化机构 |
2.1 引言 |
2.2 Waldron 6R过约束机构的构造方法 |
2.2.1 经典DH变换法 |
2.2.2 Waldron 6R过约束机构的构造方法 |
2.2.3 旋量三角形 |
2.3 线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 |
2.3.1 分岔运动分支1: Waldron 6R连杆机构 |
2.3.2 分岔运动分支2: 特殊的线对称Bricard连杆机构 |
2.3.3 分岔运动分支3: 线对称Bricard连杆机构一 |
2.3.4 分岔运动分支4: 线对称Bricard连杆机构二 |
2.3.5 关节空间中的分岔行为 |
2.4 衍生的线对称Waldron-Bricard的异构化机构 |
2.4.1 分岔运动分支1: 异构化连杆机构一 |
2.4.2 分岔运动分支2: 特殊的两个分岔运动分支 |
2.4.3 分岔运动分支3: 退化的Bennett机构一 |
2.4.4 分岔运动分支4: 异构化连杆机构二 |
2.4.5 分岔运动分支5: 退化的Bennett机构二 |
2.4.6 关节空间中的分岔行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对称Waldron-Bricard 6R机构及其衍生机构 |
3.1 引言 |
3.2 面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
3.2.1 运动分析1: Waldron和面对称Bricard分岔运动分支 |
3.2.2 奇异位形下的运动分析 |
3.2.3 运动分析2: 一般面对称Bricard分岔运动分支 |
3.2.4 关节空间中的分岔变换 |
3.3 衍生的面对称Waldron-Bricard的异构化机构 |
3.4 衍生的可重构面对称Bricard-Spherical机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线面对称Waldron-Bricard机构及其异构化机构 |
4.1 引言 |
4.2 线面对称Waldron-Bricard 6R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
4.2.1 Waldron和面对称Bricard分岔运动分支 |
4.2.2 线面对称Bricard分岔运动分支 |
4.2.3 球面四杆分岔运动分支 |
4.2.4 特殊的线对称Bricard分岔运动分支 |
4.2.5 分岔运动分支间的转换关系 |
4.3 衍生的线面对称Waldron-Bricard的异构化机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衍生的多自由度8R运动转向机构 |
5.1 引言 |
5.2 衍生8R机构的分岔特性 |
5.2.1 面对称8R分支的运动分析 |
5.2.2 奇异位形下的运动分析 |
5.2.3 非对称8R分支的运动分析 |
5.3 衍生8R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5.4 导出的正八面体以及偏方三八面体 |
5.4.1 特殊参数的八杆机构 |
5.4.2 导出的正八面体 |
5.4.3 导出的偏方三八面体 |
5.5 继承自等长Bennett机构的特性 |
5.5.1 四面体旋转环运动特性 |
5.5.2 可折叠特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盲信道辨识与盲均衡的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盲信道辨识与均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 本文的简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前言 |
2.2 反卷积的基本考虑 |
2.3 通信信号的时间结构 |
2.4 盲均衡问题的数学描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有关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盲反卷积的准则设计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准则的设计 |
3.4 无限制的准则 |
3.5 附加噪声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的算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
4.3 信号过采样及等效模型的建立 |
4.4 盲信道辨识和均衡的时域算法一 |
4.5 盲信道辨识和均衡的时域算法二 |
4.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次线反对称矩阵的性质[J]. 赵巧玲. 商邱师专学报, 1999(02)
- [2]次线对称矩阵的一些性质[J]. 秦建国.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1(S4)
- [3]关于斜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J]. 张新敬,秦建国.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07)
- [4]基于特征识别的变形测量方法研究[D]. 苏志龙. 东南大学, 2019(01)
- [5]关于反中心对称矩阵的某些性质探讨[J]. 谭瑞梅,薛雪莉. 大学数学, 2010(04)
- [6]关于中心对称矩阵的几个性质[J]. 周永安,秦韬.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08)
- [7]初等矩阵与次初等矩阵[J]. 张斐然. 商丘师专学报, 1999(06)
- [8]反中心自共轭矩阵的一些性质[J]. 段淑娟,秦建国. 轻工学报, 2017(06)
- [9]三种新型可重构空间过约束机构及其衍生机构[D]. 柴旭恒. 天津大学, 2018(06)
- [10]盲信道辨识与盲均衡的算法研究[D]. 郑文彬. 四川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