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曹梦彩[1](2018)在《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遭受各种危机困扰,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全球进入风险社会。就我国而言,近年来,2008年中国雪灾、汶川地震、7·19邢台暴雨等自然灾害,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等事故灾难,这些突发事件的接踵发生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之际讲到“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我国加强普通民众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提升人民应急技能知识储备,保证居民个人和社会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与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同样是自然灾害最爱“光顾”的国家。然而,尽管日本每年要经历和承受全世界20%的6级以上地震,以及其他台风、海啸、雪灾等自然灾害及核泄漏、海洋污染、交通事故等事故灾难,但由于日本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的民众的应急防灾意识培养工作常抓不懈,精细深入,建立了上至国家,下至居民个体的有效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使得日本在种种突发灾害和来临时,居民多能从容面对,灾后少见重大伤亡和财力损失,且能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因此,本研究以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建立作为探索方向,认真梳理日本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普及形式、普及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并分析了我国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中的不足,最终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日本经验的适用性基础上,得出应在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人力智力资源支撑、方式方法开拓创新、实战体验交相呼应等方面完善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网络和体系,切实提高应急防灾水平,最大化保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民众福祉。
许熙巍[2](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蒋积伟[3](2009)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救灾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及演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发展的历史启示、教训和理念的变化。按照救灾减灾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对传统救灾减灾工作模式的调整阶段(1978——1989)、现代救灾减灾工作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1989-1998)和对现代救灾减灾工作模式的改革完善阶段(1998年以来)。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着重介绍了本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创新点和难点、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1949—1976年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的回顾。分析了1949——1978年间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机体的破坏作用,及其对中共工业化战略、土改、剿匪、农业合作化等项工作的消极影响,简要回顾了这一阶段中国的救灾减灾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传统救灾体制之下中国救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二章1978——1989年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的调整——以“改变救灾款的使用办法”为中心。主要梳理和分析了1978——1989年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的调整及其背景,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调整作出评价。笔者认为,1978——1989年中国救灾减灾工作调整的着眼点是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调整的核心是实行部分救灾款有偿使用,围绕这一原则,衍生出了救灾合作保险、救灾款包干使用、救灾扶贫周转金、救灾扶贫经济实体、农村双储会等措施。这些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政府的救灾负担,调动了地方政府的救灾积极性,推动了救灾工作的社会化。但80年代对于救灾工作的改变,本质上没有跳出传统救灾体制的框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以国家拨款为主体的救灾经费管理体制,因此属于调整的范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第三章1989年后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为中心。主要介绍了1989——1998年间,即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历程。80年代末90年代初,体制转轨成为当时社会的显着特征,救灾减灾工作也因此步入了真正的改革范畴。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和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所形成的救灾减灾氛围为契机,以“实行分级管理”为中心,中国对传统的救灾工作模式进行了改革,基本上确立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现代救灾工作模式,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在救灾减灾中的责任,使得救灾工作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可以说,90年代救灾减灾工作改革的最大贡献就是搭建了一个现代救灾工作模式的框架,完成了从传统救灾工作到现代救灾工作的初步转变。但在救灾与救济的区分、灾情等级和救灾责任的划分、政策法规的建设、部门救灾减灾的协调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1998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设——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中心。主要介绍1998年以来中国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从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救灾减灾工作改革踏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即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中心,在现代救灾工作模式的框架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作用;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现代化的灾害信息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在救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等。通过改革,显着提高了中国救灾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能力、应急救助能力,以及救灾减灾工作的社会化水平。但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机制、救灾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第五章为结束语。概括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发展的总体历程、演进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以及30年来中国救灾减灾理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的经验启示。在力图全面、客观地展现中国救灾减灾工作历史演变全貌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本领域内研究较为薄弱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系统考察了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在国际救灾援助、合作和社会捐助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总结了其经验教训。
刘舒洁[4](2009)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受各种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灾害发生的频率、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给许多地方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已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灾害的发生、发展同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人口与科技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特性和规律。要减少灾害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必须掌握灾害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减灾体系,并把以人为本的减灾理念融入其中,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本文首先从灾害的概念、内涵入手,研究了灾害的性质与特征,分析了我国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及其严重危害。然后对减灾与减灾体系的概念、组成和特征以及减灾体系与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减灾体系和传统减灾体系的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古代减灾体系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以及传统减灾体系替代中国古代减灾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我国传统减灾体系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指出我国由传统减灾体系向科学减灾体系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我国物质基础的薄弱和科技水平的落后,建立科学减灾体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加之作为科学减灾体系支撑的科学技术本身存在着二重性,究竟是福还是祸,完全取决于由人生观与价值观所决定的人的主观态度。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人的生命与人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减灾工作唯一正确的选择。本文从防灾、抗灾与救灾三个环节分别涉及的减灾理念和原则、减灾主体队伍、减灾的组织管理、减灾的物资技术保障、减灾的法律法规、减灾的国内外交流合作等六方面构成因素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必须大力提升我国的科技减灾能力,努力增强公众以人为本的减灾理念,加强公民防救灾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建立全民参与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防救灾队伍体系,完善减灾的法律、法规、预案和机制,促进减灾全流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完善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体系,有效整合减灾的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国内外防救灾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从而全面构建与完善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抗震救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人为本、科学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抗震救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还很不完善,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必将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类的减灾事业做出贡献。
游志斌[5](2006)在《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恰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虽然唐山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属于人为技术灾害,但从对灾害的防范,到灾时的反应,再到灾后的救助,都存在着救灾反应迟钝、缺乏专业救灾设备、指挥调度混乱、灾害救助不及时等共同的问题和教训。时过境迁,印度洋海啸等灾害的教训却再次提醒人类,防灾救灾的意识亟待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亟待加强,救灾体系亟待完善。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还包括人为灾害,一些世界大国都在总结自身的一些教训,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的能力。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以促进其救灾过程全系统的优化;“9·11”后,美国政府成立了国土安全办公室,随后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将其负责救灾的主要部门联邦应急管理署归入旗下,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能力;2003年SARS之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还调整和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应急办等单位,以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提高各国防灾救灾的能力。目前,各国的救灾体系和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受灾种、经济发展程度、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可以在自身实际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救灾体系的概况总结,对各国应急机制、救助机制的比较,分析救灾的应急处置和灾害救助的特点和好的经验;通过对各国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和体系、科技保障、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完善救灾体系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的比较,加强救灾中的国际合作和协作,对于世界各国和民众都有裨益。总之,需要通过总结教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密切协作,完善各国、各大洲乃至全球的救灾体系,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国家救灾体系的建设需要注意综合风险管理,加强战略层面的全面考量,统一制定防灾救灾的国家战略规划,完善救灾的法律、法规、预案和机制,实现“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进一步推广防灾型社区和乡村的建设,加强公民救灾素质和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建立
胡巍[6](2005)在《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环境问题也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瞩目,并一跃成为世界政治议题的重点之一。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退化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保护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国际社会别无选择,只有立即行动,互相协商、互相合作,为全人类的利益共同携手,才能应对超越国界与地域的环境问题。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第一要任的联合国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担负起了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保护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环境问题的解决势必跨越传统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界限,并需要各种力量的参与。在新的国际行为体中,非政府组织异军突起,作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力量,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环境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处理环境问题的关键力量,它们的参与已经并将继续促进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国际整体层面上探讨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首先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主要活动出发,探询其兴起、发展的过程及原因。在阐述环境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法律、机制、人员等方面联系的同时,进一步分析环境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的影响及作用,并通过实例分析环境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环境保护框架下相关活动的影响力与推动力。本文还将指出目前二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预测未来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关系发展趋势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田中初[7](2005)在《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灾难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事件,因此,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类重要题材。观照当代中国的灾难新闻,有一个特征有别的流变过程,而主导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政府的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控制在不同时代的新闻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文以国家-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根据社会结构特征把当代中国分为总体性社会和分化性社会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政治控制和专业控制就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结果,因而灾难新闻也会有不同的表征。在总体性社会中,新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宣传,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的这种功能也经历了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过程。此外,出于政治合法性以及灾难应对模式的特点,灾难新闻的负面报道正面做也就成了一种越来越固定的模式,以致到文革时期甚至出现极端片面的灾难新闻,作为专业要求的客观性原则也就在灾难新闻中日渐式微。在分化性社会中,灾难应对的模式出现了变化,公众的知情权需求增长,新闻的功能出现了多元,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意识开始生长,政府的政治控制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在灾难新闻中开始出现专业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对政治控制的主动适应、客观报道的“局域”呈现、专业方法的追求、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强调等等。 梳理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流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与新闻媒体之间冲突的一面,但也同样可以看到相互依存的一面。这种对立和统一,是一切矛盾的事物共有的特征,而正是这种矛盾促成的运动,才会使事物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的正面临一个各种灾难事件的高发期,如何使灾难应对更加有序、有效,是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共同目标。基于此,政府和新闻媒体应该以公众利益为共同出发点,在灾难新闻实践中建构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即:政府给予新闻媒体制度化的新闻空间,新闻媒体给予政府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城市发展建设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8](2004)在《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建设科学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与对策(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城市文明历史悠久,而且在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康乾盛世,我国城市无论规模、数量、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组织性、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的理念与技术都曾长期领先,只是从清朝后期,特别是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除沿海少数通商口岸城市畸形发展外,多数地区城镇则随经济、政治、军事的落后而衰落或停滞。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陈双溪[9](1999)在《江西省减灾协会工作回顾与展望──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黄智权[10](1999)在《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目的及价值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
2.1.2 自然灾害与灾害防治 |
2.1.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社会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社会教育理论 |
3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做法与经验 |
3.1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主体 |
3.1.1 行政主体主导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1.2 新闻媒体参与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1.3 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知识普及 |
3.1.4 学校应急防灾教育与知识普及 |
3.2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形式 |
3.2.1 编写应急防灾教材、卡片和指南 |
3.2.2 设立和利用节日普及应急防灾知识 |
3.2.3 组织各种形式的应急防灾演习演练 |
3.2.4 借助各种馆所或基地普及应急防灾知识 |
3.2.5 依托新技术开展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3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保障 |
3.3.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法规与计划保障 |
3.3.2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人力和经费保障 |
3.3.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智力与成果保障 |
4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问题与困境 |
4.1.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覆盖面狭窄,体系不完善 |
4.1.2 社会民众的认识不到位,教育氛围严重缺失 |
4.1.3 政府公务人员危机意识薄弱,思想防线松懈 |
4.1.4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方法不科学,内容较陈旧 |
4.1.5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条件不完善,无持续保障 |
4.1.6 应急防灾的实战演练匮乏,民众自救能力低 |
4.2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我国的借鉴 |
4.2.1 加强研究,丰富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理论 |
4.2.2 提高认识,营造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氛围 |
4.2.3 明确主体和对象,推动全社会全员参与 |
4.2.4 确定知识普及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
4.2.5 整合普及教育资源,加强软硬条件建设 |
4.2.6 注重“三个结合”,开展系统的实战演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2)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
2.1.3 生态城市建设 |
2.1.4 安全的城市 |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
2.3.2 PSR评价模式 |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主要理论基础 |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
4.4.1 因子的分类 |
4.4.2 因子的分级 |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
5.3.2 优化耦合结果 |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
(3)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四、研究成果综合评价及关于今后研究的几点看法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1949——1976 年中国传统救灾工作的回顾 |
一、建国初期中国的救灾减灾工作 |
(一) 建国初期中国的灾情 |
(二) 1949——1956 年灾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三) 救治灾荒的政策和措施 |
二、1956——1976 年中国的救灾减灾工作 |
三、对1949——1976 年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反思 |
(一) 救灾款的发放使用与国家的财政状况不相适应 |
(二) 影响了灾民生产自救的效果 |
(三) 不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在救灾中的作用 |
(四) 救灾工作过于依赖行政手段 |
(五) 容易造成虚报灾情,多要救灾款的现象 |
(六) 救灾工作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 |
第二章 1978——1989 年中国传统救灾工作的调整——以“改变救灾款的使用办法”为中心 |
一、1978——1983 年救灾工作的恢复 |
二、1983——1989 年救灾减灾工作调整的背景 |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
(二) 农村救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三) 财政体制的改革 |
(四) 原有救灾政策与形势之间的矛盾 |
(五) 救灾工作方针的演变 |
三、1983——1989 年救灾减灾工作的调整 |
(一) 实行救灾经费包干 |
(二) 试行救灾保险 |
(三) 改革救灾款的发放使用办法 |
(四) 救灾与扶贫相结合 |
(五) 创办农村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 |
(六) 接受国际援助,加强国际合作 |
四、1978——1989 年救灾减灾工作调整的反思 |
(一) 灾情信息管理混乱 |
(二) 救灾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
(三) 在接受救灾国际援助问题上仍然受到“左”的桎梏 |
(四) 救灾款的筹集和使用没有摆脱传统救灾体制的影响 |
第三章 1989 年后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为中心 |
一、中国传统救灾减灾工作改革的背景 |
(一)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三) 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的召开 |
(四)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深入改革 |
(一) 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
(二) 实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救灾模式 |
三、深入推进救灾工作的社会化改革 |
(一) 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开展 |
(二) 整顿、规范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等群众互助组织 |
(三) 整顿救灾保险工作 |
四、对待救灾国际援助的态度 |
(一) 1991 年华东水灾 |
(二) 1991——1998 年间中国对待国际援助态度的新变化 |
(三) 减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五、1989——1998 年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的基本评价 |
(一) 救灾与社会救济没有有效的区分 |
(二) 灾情等级界定和各级政府救灾责任划分尚不明确 |
(三) 政策法规建设工作滞后 |
(四) 各部门减灾救灾缺乏协调性 |
第四章 1998 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设——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中心 |
一、1998 年以来救灾减灾工作改革的背景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 年)》的颁布 |
(二)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
(三)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
(四) 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
(五) 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 |
二、199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改革措施 |
(一) 改革机构,转变职能 |
(二) 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设 |
(三) 科学技术的充分运用 |
(四) 加强救灾减灾的法制化建设,依法救灾减灾 |
(五) 规范救灾捐赠工作 |
(六) 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创新与制度化建设 |
(七) 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局面 |
三、新形势下的救灾减灾工作 |
(一) 凸显、强化政府的救灾职能和责任 |
(二) 加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
(三) 进一步完善救灾捐赠管理政策 |
(四) 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
四、199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改革基本评价 |
(一) 199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基本特点 |
(二) 199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197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总体评述 |
一、1978 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发展脉络梳理 |
(一) 基本脉络 |
(二) 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评述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基本成就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三、改革开放以来救灾理念的转型 |
(一) 抗灾救灾为主转向减灾防灾为主 |
(二) 强化“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 |
(三) 从事后救济转向全面救助 |
(四) 从依靠行政人员的个体经验转向科学和应急预案 |
(五) 灾情管理从封闭和保密状态走向透明、开放 |
(六) 灾害救助的标准,从传统的低标准转向保证基本生活 |
(七) 灾害救助装备从人力和手工为主转向高科技装备的应用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 继续推进救灾减灾事业的社会化进程 |
(二) 在救灾模式的选择上要立足国情,凸现制度优势 |
(三)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救灾减灾工作 |
(五) 以救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内容与结构 |
2 关于灾害的研究 |
2.1 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成因 |
2.1.1 灾害的概念 |
2.1.2 灾害的分类及其成因 |
2.2 灾害的性质特征 |
2.3 中国灾害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
2.3.1 中国灾害的主要特点 |
2.3.2 中国灾害的发展趋势 |
3 关于减灾与减灾体系的研究 |
3.1 减灾与减灾体系的概念 |
3.1.1 减灾的概念 |
3.1.2 减灾体系的概念 |
3.2 减灾体系的结构与组成 |
3.3 中国传统减灾体系对古代减灾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
3.3.1 中国古代减灾体系 |
3.3.2 中国传统减灾体系 |
3.3.3 中国传统减灾体系替代古代减灾体系的历史必然性 |
3.4 中国传统减灾体系的成就、问题与改革 |
3.4.1 传统减灾体系取得的成就 |
3.4.2 传统减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3 八十年代对传统减灾体系的改革 |
4 关于科学减灾体系的研究 |
4.1 科学减灾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
4.2 科学减灾体系的组成和特点 |
4.3 科学减灾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
5 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研究 |
5.1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与内涵 |
5.1.1 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
5.1.2 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
5.1.3 “以人为本”的内涵 |
5.2 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
5.3 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的构建 |
5.3.1 以人为本的科学防灾体系的构建 |
5.3.2 以人为本的科学抗灾体系的构建 |
5.3.3 以人为本的科学救灾体系的构建 |
5.4 以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为例说明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的重要性 |
5.4.1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取得的伟大成就 |
5.4.2 四川汶川大地震凸显当前减灾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 |
5.4.3 四川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 |
6 中国当前减灾体系的现状与展望 |
6.1 中国当前减灾体系的现状 |
6.2 中国减灾体系的展望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当代国际救灾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研究流程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研究重点、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救灾体系概论及中国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灾害概念的内涵和定义 |
二、救灾的概念和当代救灾体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救灾体系概述 |
一、中国的灾害现况简介 |
二、当前的中国救灾体系 |
第三节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探讨 |
一、中央层级应急机制 |
二、省、市、自治区应急机制(以北京市为例) |
三、地、市、州、区一级的应急组织 |
第四节 中国灾害救助管理 |
一、灾害救助预案体系 |
二、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
三、灾害救助的物资储备和装备 |
四、灾害救助的应急响应系统 |
五、灾后救助的主要措施 |
六、非政府组织与灾害救助 |
第二章 美国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联邦政府对“灾害”的界定 |
二、主要灾害的种类 |
三、救灾的主要法律、法规 |
四、救灾的主要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美国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宣告程序 |
二、联邦层级的应急管理与设施 |
三、美国联邦应急营救行动步骤 |
第三节 美国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
一、联邦政府灾害救助管理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总统在灾害救助管理中的作用 |
三、联邦政府灾害救助计划的工作程序与内涵 |
四、地方政府的灾害救助机制──以加州为例 |
五、结语 |
第四节 城市应急救援和“防灾型社区” |
一、城市应急救援机制 |
二、建设“防灾型社区” |
第三章 日本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日本灾害概况及法律制度介绍 |
二、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灾时应急 |
二、消防、警察、自卫队间的紧密协调和分工合作 |
三、灾害现场的医疗应急处置 |
四、应急的信息、通信体制与规划 |
五、针对国外大规模灾害的应急救援 |
第三节 日本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
一、灾害救助管理的基本制度 |
二、日本灾害救助管理的内容 |
三、救灾的相关财政和金融问题 |
四、阪神·淡路大地震对日本救灾体系的影响 |
第四章 俄罗斯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救灾概况 |
一、俄罗斯灾害的概况 |
二、救灾的法律制度 |
三、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
第二节 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俄罗斯灾害处理模式 |
二、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俄罗斯的灾害科学研究和民防 |
一、俄罗斯的救灾科研单位 |
二、民防与救灾 |
三、俄罗斯救灾案例分析─以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为例 |
第五章 澳大利亚救灾体系 |
第一节 澳大利亚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一、灾害概况 |
二、澳大利亚灾害管理的原则和组织机构 |
三、澳大利亚防救灾技术系统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地方灾害管理 |
一、澳大利亚地方救灾管理原则 |
二、地方救灾机制──以昆士兰为例 |
三、澳大利亚首都区域(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简称 ACT)防救灾 |
第六章 跨国救灾组织及救灾活动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国际区域层次的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一、欧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二、亚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三、美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四、非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组织及活动 |
一、从“国际减灾十年”到“国际减灾战略” |
二、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机构 |
三、非政府组织 |
第七章 救灾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其它国家救灾机制比较与分析 |
一、救灾法律制度的比较 |
二、救灾组织机构比较 |
三、救灾应急机制比较 |
四、灾后救助机制比较 |
五、救灾科技保障比较 |
六、非政府组织参与方面比较 |
第二节 世界各大洲的救灾活动比较 |
一、欧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二、亚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三、非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四、美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
第八章 完善中国的救灾体系 |
第一节 由“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灾后经验型的救灾体系 |
二、战略规划型的救灾体系内涵和特点 |
三、关于建设“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二节 由“分割粗放型”向“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分割粗放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共享集约型的救灾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
三、关于建设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三节 由“环节断裂型”向“全流程控制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环节断裂型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特点及要求 |
三、关于建设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由“政府包办型”向“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政府包办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建设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三、关于建设全民参与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五节 由“区域封闭型”向“国际合作型”救灾体系转变 |
一、亚洲地区救灾组织活动的发展现状 |
二、关于建设国际合作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1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主要业务 |
附录 1.2 部分国家部委的救灾职能 |
附录 2.1 ICS部门简介和主要作用 |
附录 2.2 ICS的观念和原则 |
附录 3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基地在线调查的样本基准 |
附录 4 防灾、整备、复原阶段救灾资源登记 |
附录 5 与中国救灾体系相关的部分法规法条 |
附录 6 非洲自然灾害分析图 |
附录 7.1 基本情况介绍 |
附录 7.2 8小时前后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标准 |
附录 7.3 污水注入地下水体标准 |
附录 8 通州区果园西社区居委会下辖11个小区的社区安全的调查报告 |
后记 |
(6)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部分 举足轻重的环境非政府组织 |
一 日益活跃的环境非政府组织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活动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过程 |
四 环境非政府组织异军突起的原因 |
第二部分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法律联系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机制联系 |
(一)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非政府联络服务处 |
(四)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联络中心 |
(五)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
(六)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系统内的其他组织机构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人员联系 |
第三部分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的影响及作用 |
一 环境非政府组织影响联合国决策的途径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合作方式 |
(一) 间接合作方式 |
(二) 直接合作方式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
(一) 渠道作用 |
(二) 纽带作用 |
(三) 协调作用 |
(四) 监督作用 |
(五) 推动作用 |
四 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环境机制的影响 |
(一)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环境机制中的环境议题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环境机制的形成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环境机制的运行 |
(四)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现存环境机制的修改 |
(五)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有关环境的国际法 |
第四部分 实例分析: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京都议定书》 |
一 《京都议定书》的由来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签署 |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 |
四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京都议定书》的实施 |
第五部分 目前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环境非政府组织自身的问题 |
二 联合国机制的局限 |
结语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措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I 国际环境机构简称 |
附录II 部分重要的环境非政府组织 |
附录III 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团体与环境有关的活动 |
附录IV 世界环境日来历及历年主题 |
附录V 世界环境大事记 |
(7)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章 政治控制:灾难新闻的一种分析视角 |
引言 |
第一节 关键词的框定 |
一、灾难新闻:一组相关的概念 |
二、政治控制:在灾难新闻中的凸显 |
三、新闻实践:政治逻辑和专业逻辑的共生 |
第二节 国家-社会理论框架中的政治控制和新闻实践 |
一、政治控制的变动 |
二、新闻实践的变动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其他说明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企图 |
三、资料说明 |
第一章 总体性社会:灾难新闻的政治控制如何可能 |
第一节 政治合法性:控制灾难新闻的政治基础 |
一、作为体现公共管理和政治统治的“灾难 |
二、作为获取政治合法性的“灾难” |
三、作为体现全能政府的“灾难” |
第二节 党的新闻事业:政治控制灾难新闻的实现基础 |
一、党报理论:灾难新闻的观念指导 |
二、管理体系:新闻实践的控制方式 |
第三节 从认同到内化:新闻从业者对政治控制的反应 |
一、党的新闻队伍的整合 |
二、绝对政治控制与新闻主体意识的消逝 |
第二章 从正常到非常:总体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流变 |
第一节 正面控制:1957年之前的灾难新闻 |
一、正面报道为主模式的形成 |
二、正面报道为主与客观报道空间 |
三、灾难新闻批评报道的典型事例 |
第二节 暂时的负面控制:1957年之后的灾难新闻 |
一、三年困难时期:灾难信息的流动 |
二、指示何以失效:“广东大雨如实报道”的考实 |
三、文革时期:极端片面的灾难新闻报道 |
第三章 变与不变:分化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政治控制 |
第一节 灾难信息:公众的需要和可能 |
一、灾难信息:公众的一种主动需要 |
二、多元渠道:获得灾难信息的可能 |
三、灾难流言:公众传播与信息变异 |
第二节 主体回归:灾难新闻观念重构 |
一、新闻改革背景下的灾难新闻观念反思 |
二、灾难新闻与新闻从业者主体意识的成长 |
第三节 变与不变:分化性社会中的政治控制 |
一、控制变化:灾难事件中的政府和媒体 |
二、政治控制:继续强调的基础和理由 |
第四节 分层多元:灾难新闻政治控制的安排 |
一、控制对象上体现出层次的区别 |
二、法规和文件对灾难新闻的常态化控制 |
三、主管部门对灾难新闻的动态化控制 |
第四章 专业追求:分化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趋向 |
第一节 路径依赖:灾难新闻的惯性延续 |
一、地方政府控制灾难信息 |
二、对新闻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临场发挥:对政治控制的主动适应 |
一、新闻生产中的主动发挥 |
二、对政府官员的资源借用 |
第三节 客观报道:在灾难新闻中的“局域呈现” |
一、直面灾民:灾情的如实体现 |
二、监督官员:灾难的必要反思 |
第四节 专业方法:灾难新闻的深度呈现 |
一、灾难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
二、灾难新闻的调查性报道 |
三、灾难新闻的精确性报道 |
第五节 社会责任:面对灾难的角色认知 |
一、奉献品质的倡扬 |
二、伦理道德的警觉 |
结语 新合作:灾难事件中的政府和新闻媒体 |
第一节 合作:政府和媒体应对灾难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提供制度化的新闻空间 |
第三节 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新闻服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D]. 曹梦彩.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2]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 [3]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D]. 蒋积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09(09)
- [4]以人为本的科学减灾体系研究[D]. 刘舒洁. 重庆大学, 2009(12)
- [5]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 游志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6]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D]. 胡巍.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7]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D]. 田中初. 复旦大学, 2005(07)
- [8]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建设科学和技术研究[A]. 城市发展建设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9]江西省减灾协会工作回顾与展望──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J]. 陈双溪. 江西气象科技, 1999(S1)
- [10]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发展──在省直纪念1996年“国际减灾日”暨省减灾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 黄智权. 江西气象科技, 199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