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疹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华,Nathalie,J.Schmidt[1](1979)在《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进展》文中提出 前言 在过去十年,不论在大规模的调查中,还是在较小的诊断实验室诊断中,由于微量技术的发展,某些血清学程序的自动化,试验程序的标准化以及更有效的更敏感的病毒抗原和抗血清的广泛应用,都使得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更加可靠和有效。在病毒血清学试验中应用了采集滤纸圆片上的微量血液,简化了样品的收集和保存,特别是对于野外试验,更是如此。(但是已经证明,采样的滤纸片法不适合于IgM抗体的保存)。
石晓玲[2](2020)在《小反刍兽疫病毒Ⅴ蛋白抑制RLRs介导的Ⅰ型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病毒使用不同的策略逃避包括诱导免疫抑制在内的免疫监视,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生存、复制和传播机会,对宿主产生严重临床后果,并引起继发性感染。因此,了解诱导免疫抑制机制对控制人和动物病毒感染至关重要。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的重要传染病,因其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养羊业,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列为必须报告的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PPRV非结构蛋白V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了V基因在转录水平对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I like receptor,RLRs)信号通路中RIG-I介导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及其下游因子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了V蛋白在RLRs通路中的作用靶点;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进一步研究了V蛋白对内源、外源性IFN介导的抗病毒作用;WB研究了V蛋白对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磷酸化的影响。最后,构建了PPRV全长cDNA克隆及V基因突变全长cDNA克隆。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PPRV V蛋白抑制RLRs信号通路介导的INF-β的生成及其下游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共转染pRK-Flag-RIG-IN和pcDNA3.1-HA-V至HEK293T细胞,qPCR检测表明PPRV V蛋白极显着抑制RLRs信号通路介导的INF-β的生成及其下游因子干扰素诱导基因56(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ISG56)、ISG15、CXC趋化因子配体10基因(C-X-C motif chemokine 10 gene,CXCL10)在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p<0.001)。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表明PPRV V蛋白在细胞内的过表达极显着抑制RLRs通路中干扰素刺激反应原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s,ISRE)报告基因活性(p<0.001),表明V蛋白在RLRs通路中可抑制IFN的产生。3.PPRV V蛋白可显着减少内源、外源性IFN产生抑制HEV、PPRV和EMCV的抗病毒作用。共转染pcDNA3.1-HA-V和pRK-Flag-RIG-IN至HEK293T细胞和Huh7-p6细胞24 h后收集上清分别加入到新培养的细胞中继续培养24 h后,在HEK293T细胞中接种PPRV和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于12 h、24 h、36 h收取细胞,在Huh7-p6细胞中接种戊型肝炎病毒(Heptitis E virus,HEV)于18 h和36h收取细胞,qPCR检测表明PPRV V蛋白在18 h可以极显着增加HEV的复制(p<0.001),36 h时不影响病毒复制(p>0.05),V蛋白在三个时间段都显着促进PPRV和EMCV复制(p<0.01),表明PPRV V蛋白可显着抑制内源性IFN产生的抗病毒作用。共转染pcDNA3.1-HA-V和pRK-Flag-RIG-IN至HEK293T细胞和Huh7-p6细胞24 h后加入商品化IFN-β(1000 U/mL)和IFN-α-2b(1000 U/mL)处理细胞,在24 h后分别感染三种病毒,qPCR和WB检测表明V蛋白明显增加细胞中三种病毒mRNA的表达(p<0.05),说明PPRV V蛋白可显着抑制外源性IFN产生的抗病毒作用。4.PPRV V通过阻断JAK-STAT途径抑制IFN的抗病毒作用。WB检测表明HEK293T细胞中转染pRK-Flag-RIG-IN增强IRF3磷酸化,转染pcDNA3.1-HA-V降低p369-IRF3和p701-STAT1磷酸化,表明PPRV V蛋白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中IRF3和STAT1磷酸化减少IFN的产生。5.构建了PPRV 16153 bp全长cDNA克隆及V基因突变全长cDNA克隆。根据PPRV基因组序列的保守性,在基因组3’端引入锤头状核酶序列(the Hammerhead ribozyme sequence,HamRz),在5’端引入T7终止子和丁型肝炎核酶序列(the Hepatitis delta virus ribozyme sequence,HdvRz),运用RT-PCR扩增出病毒7个片段,互相连接获得了全长cDNA克隆(pBluescript SK-PPRV)和V基因突变全长cDNA克隆(pBluescript SK-PPRV△V)。本文研究了PPRV非结构蛋白V在宿主细胞内介导的天然免疫抑制机制,明确了V蛋白抑制RLRs通路中RIG-I介导的IFNs产生的基本分子机制,从而得出结论V蛋白在JAK-STAT途径中可抑制STAT1和IRF3磷酸化产生IFN的抗病毒作用,构建了PPRV全长cDNA克隆及V基因突变全长cDNA克隆,这些结果对进一步阐明PPRV非结构蛋白介导的天然免疫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胡淳玲[3](2004)在《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麻疹病毒侵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 protein,H)是介导麻疹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分子。CD46是被鉴定的麻疹病毒的第一个受体。我们从分离得到的麻疹病毒野毒株中发现了决定麻疹病毒血凝集性转变的关键位点,即和CD46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进一步研究了H蛋白对CD46的调控。人细胞表面的SLAM(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分子是2000年鉴定的麻疹病毒的第二受体。2001年,本室李凌云博士从绒猴B95a细胞cDNA文库中发现了与SLAM高度同源的蛋白BIP,并且验证了它也能作为麻疹病毒的受体,我们称为mSLAM。为了进一步研究麻疹病毒第二受体SLAM(或mSLAM)在麻疹病毒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着重分析了麻疹病毒H蛋白和SLAM的相互作用。在本文研究结果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麻疹病毒侵染宿主的可能机制。 首先我们确定了决定麻疹病毒血凝集性转变的关键位点:将来源于B95a细胞系、血凝集性为阴性的麻疹病毒株H基因进行位点专一性突变(即专一性的将H基因的第1441位的A突变为T、相应于H蛋白的第481位由Asn突变为Tyr;第1636位的A突变为G,相应于H蛋白的第546位由Ser突变为Gly),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含单点突变的H基因。在COS-7细胞表面表达的突变H蛋白能够凝集非洲绿猴红细胞(AGM-RBC),且这种凝集作用可以被CD46分子的特异性抗体M75完全阻断,从而证实这种凝集作用是通过突变H蛋白与CD46的相互结合实现的,即单点突变的H蛋白(氨基酸第481位为Tyr或第546位为Gly)能够与CD46受体结合,并导致AGM-RBC的凝集。证明H蛋白第481位和第546位氨基酸是决定其与CD46结合及血凝集性的重要位点,该位点的突变能够改变H蛋白与CD46受体结合的能力,并导致血凝集性表型的改变。 文献报道指出,麻疹病毒H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及被麻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未感染细胞的直接接触能够引起其受体CD46的表达下调。这里我们应用实时定量Rl飞PCR的方法检测了CD46的mRNA水平在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内的变化,发现其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为了进一步研究CD46在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我们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CD46蛋白表达。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用麻疹疫苗株S一191感染HeLa细胞后,CD46的表达在mRNA水平和细胞表面的蛋白水平均未被下调。以往的研究之所以提出CD46分子被麻疹病毒的感染所“下调”,我们认为是由于H蛋白在和CD46分子结合后,封闭了CD46抗体与CD46的结合位点,从而导致了CD46分子被“下调”的假象。 采用PCR技术,我们构建了一系列缺失突变的SLAM分子:缺失跨膜区和胞内区;缺失N端信号肤;缺失C端;缺失N端。将这一系列缺失突变体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AD424中,同时将麻疹病毒H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Tg中。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缺失突变的SLAM和H蛋白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LAM分子上与H蛋白起关键作用的部位是N端27一135位氨基酸;SLAM分子N端信号肤的缺失不影响其与H蛋白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SLAM分子的胞内区和跨膜区对其与H蛋白的结合没有贡献;SLAM分子C端(136一227位氨基酸)的缺失不影响其与H蛋白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 在初步确定SLAM分子上的27一135位氨基酸序列是与H蛋白作用的主要部位后,我们将该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中进行表达纯化。用纯化后的SLAM多肤27一135筛选噬菌体展示文库,得到了6个与该多肤有高度亲合力的短肤。对这些短肤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有2个短肤的氨基酸序列与H蛋白429一438位氨基酸序列很相似。由于这些短肤既与SLAM有高度亲和力,又与H蛋白有序列上的相似性,提示H蛋白429一438位氨基酸序列可能在H蛋白与SLAM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进一步证实这些短肤能与H蛋白竞争结合SLAM,并且能够阻止麻疹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结果显示:一方面这些短肤有望开发成麻疹病毒侵染阻断剂,另一方面H蛋白429438位氨基酸序列可能是介导H和SLAM相互作用的关键部位,为进一步研究H蛋白与SLAM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 采用位点特异性突变技术,我们对H蛋白429一438位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单点突变和多点突变,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了突变后的H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以及突变后的H蛋白与SLAM在真核细胞内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H蛋白上的429位Ser突变为Ala以及436位Thr和437位His突变为Ala后,H蛋白丧失了与SLAM在真核细胞中结合的能力。提示H蛋白上的429位Ser、436位Thr和437位HIS是H蛋白与SLAM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位点,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氨基酸的作用是因为其本身的理化性质改变影响了H蛋白的结构还是由于其直接参与构成了H上与SLAM结合的活性部位。
闫飞虎[4](2016)在《PPRV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又被称为小反刍兽假性牛瘟,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The 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7月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出现了中国首例小反刍兽疫,2014年我国大面积爆发小反刍兽疫,波及20余省份,给当地养羊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此外,小反刍兽疫经空气传播,最易感的是小反刍动物,尤其野生小反刍动物不受国界限制,很容易造成全球性蔓延,所以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弱毒疫苗是OIE规定的唯一允许使用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然而PPRV对热非常敏感,疫苗在保护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冷链状态相对较为困难。此外,减毒活疫苗还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这就限制了PPR弱毒疫苗的大规模田间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热稳定性好的疫苗候选。相比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成为安全稳定的疫苗候选者之一,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自行装配而成的高度结构化的空心蛋白颗粒。在形态上,VLPs类似于真实的病毒粒子,但是由于缺乏具有感染性的核酸,故无复制和感染能力。虽然病毒样颗粒不具有感染性,但VLPs具有类似于天然病毒的理化性质,能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提呈,激发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安全性高和免疫原性好的优点。流感VLPs疫苗、乙型肝炎VLPs疫苗及猪圆环病毒2型VLPs疫苗都已进入临床试验或者已被比准上市。但目前为止,有关小反刍兽疫病毒病毒样颗粒(PPRV VLPs)构建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构建生产不同毒株的PPRV VLPs,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比较,选取免疫原性好的毒株的病毒样颗粒进行本动物免疫,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样颗粒候选疫苗奠定基础。第1章:小反刍兽疫M、F和H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本研究以PPRV疫苗株Nigeria 75/1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其M、F和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设计克隆引物,通过RT-PCR扩增去除跨膜区和信号肽序列而保留主要抗原表位区片段,将编码序列大小分别为1005 bp PPRV M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将编码序列大小分别为1653 bp和1245 bp的PPRV F、H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中,构建重组质粒p ET-30a(+)-M、p GEX-4T-1-F和p GEX-4T-1-H。将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Transetta(DE3),表达条件经优化后最终确定为0.4m M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表达4h,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 ET-30a(+)-M、p GEX-4T-1-F和p GEX-4T-1-H在大肠埃希菌中分别诱导表达出分子质量为61 k D、66 k D和60 k D的重组蛋白,大小与预期相符,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M、F、H重组蛋白均能被绵阳抗PPRV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以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M、F和H重组蛋白分别免疫昆明鼠,经3次免疫后采血,分离血清,制备鼠抗PPRV M、F和H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后期鉴定重组杆状病毒奠定了基础。第2章: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 75/1株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本研究扩增了Nigeria 75/1株M、F和H基因,构建了含有双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p FB-2M、rp FB-2F和rp FB-2H。以鼠抗M、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与绵羊抗PPRV阳性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可见特异性荧光;以三种重组杆状病毒共感染昆虫细胞Sf9的方式组装病毒样颗粒,放大培养后进行病毒样颗粒纯化。电镜下可以到80-100nm左右的病毒样粒子,且表面纤突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样品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38k D,59k D和68k D左右的条带,表明基质膜蛋白与两种囊膜糖蛋白成功组装出病毒样颗粒,且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第3章:China/tibet/geg/07-30株PPRV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本研究扩增了PPRV China/tibet/geg/07-30株(Gen Bank Access No.FJ905304.1)M、F、H和N基因,构建了含有双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p FB-2M、rp FB-2F、rp FB-2H和rp FB-2N。以鼠抗M、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与绵羊抗PPRV阳性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可见特异性荧光;以四种重组杆状病毒共感染昆虫细胞Sf9的方式组装病毒样颗粒,放大培养后进行病毒样颗粒纯化。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样品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38k D,59k D,68k D和58k D左右的条带,表明基质膜蛋白、核衣壳蛋白与两种囊膜糖蛋白成功组装出病毒样颗粒,且免疫小鼠和山羊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免疫VLPs的小鼠触发显着增多的分泌IFN-γ或IL-4的CD4+T和CD8+T细胞;免疫PPRV弱毒的小鼠触发显着增多的分泌IL-4的CD4+T和CD8+T细胞;VLPs诱导产生强大的特异性Ig G2a抗体反应,倾向于Th1型免疫应答;与之相反,PPRV诱导产生更多的Ig G1抗体反应,倾向于Th2型免疫应答;VLPs促进B细胞和DC募集和/或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因此,PPRV VLPs具有开发成为安全有效的新型动物疫苗的潜能。第4章:China/tibet/geg/07-30株PPRV病毒样颗粒在High5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以期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比较病毒样颗粒在High5细胞和Sf9细胞中的表达量,本研究扩增了PPRV China/tibet/geg/07-30株(Gen Bank Access No.FJ905304.1)M、F和H基因,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p FB-M-F-H。以鼠抗M、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与绵羊抗PPRV阳性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都可见特异性荧光,表明基质膜蛋白与两种囊膜糖蛋白在两种细胞中得到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及血凝试验试验结果总体表明High5细胞更能高效的包装病毒样颗粒,产量要高于Sf9细胞。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High5细胞和Sf9细胞组装病毒样颗粒,放大培养后进行病毒样颗粒纯化。后期将High5细胞生产的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和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
张慧敏[5](2017)在《新疆部分地区野鸭源禽1型和4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禽副黏病毒(Avain Paramyxovirus,APM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禽腮腺炎病毒属(Avulavirus),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将APMVs分为14个血清型(APMV-114)。其中,禽1型副黏病毒(Avain Paramyxovirus type 1,APMV-1),又名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可引起禽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家禽业的主要威胁;人工感染禽4型副黏病毒(Avain Paramyxovirus type 4,APMV-4)可导致鸡轻度间质性肺炎和卡他性气管炎。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来源于新疆焉耆县和福海县健康野鸭的泄殖腔拭子和咽拭子样品,接种SPF鸡胚,进行血凝(Hemagglutination,HA)和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F基因的测序以及毒力测定,分离鉴定APMV-1和APMV-4。结果分离到1株APMV-1和4株APMV-4,分别将其命名为NDV/Pintail/CH(XJ)/01/2016、APMV-4/Red-crested Pochard/CH(XJ)/02/2016、APMV-4/Pintail/CH(XJ)/04/2016、APMV-4/Wigeon/CH(XJ)/05/2016和APMV-4/Gadwall/CH(XJ)/06/2016;其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分别为102 h和0.3、120 h和0、120 h和0、120 h和0、120 h和0,表明NDV/Pintail/CH(XJ)/01/2016为弱毒株,其余4株APMV-4无毒。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APMV-1和APMV-4基因组相关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对分离株基因组进行扩增。通过克隆、测序和序列拼接,绘制各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APMV-1、APMV-4分离株全长分别为15186 nt和15054 nt,基因组结构顺序均为3’-N-P-M-F-HN-L-5’,符合副黏病毒科的病毒基因组“六碱基原则”,基因组3’端均存在55 nt的前导序列(Leader sequence),5’端分别存在114 nt和17 nt的尾随序列(Trailer sequence),各基因间分别具有147 nt和942 nt的基因间序列(Intergenic sequence),F蛋白裂解位点分别为112G-R-Q-G-R-L117和116D-I-Q-P-R-F121,与弱毒株特征相符。遗传进化分析表明,APMV-1分离株属于NDV Class II基因II型,与NDV疫苗毒Lasota核苷酸相似性高达99%;APMV-4分离株与APMV-4/mallard/15129/07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介于96.7%97.7%之间。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野鸭源禽1型和4型副黏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及遗传特性,为阐明禽副黏病毒遗传变异规律提供实验数据。
胡筱莛[6](2012)在《云南省麻疹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及控制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呈周期性流行,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疾病。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2009年~2010年全省麻疹平均发病率8.721/100万,16个州市除迪庆州外,均有麻疹病例报告。近几年云南省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麻疹报告发病率一直小幅波动在2/100万左右:2005-2008年,云南省分州市的0~20岁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最低的州市仅为59.6%,麻疹发病的隐患极大;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公共卫生人员的合理配置尚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尤其是在基层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其学历结构、知识层次均与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适应,但目前尚无对云南省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置状况的系统研究。因此急需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探索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了解当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基层预防接种服务状况,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为尽早达到消除麻疹的控制目标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云南省2011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儿童、成人麻疹发病的自然、社会因素、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分析,探索影响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云南省2011年麻疹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观察可能造成麻疹高发的危险因素;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麻疹高发的相关因素;采用横断而研究的方法,描述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近年来麻疹抗体水平的现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云南省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情况。研究结论云南省2011年麻疹高发于0-1.5岁儿童59例(50.43%)及20-49岁成人30例(25.64%);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共73例(62%);冬春季为麻疹高发季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丽江市、版纳州、普洱市的边境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其中丽江市发病率>20/100万;病例中有30例(25.64%)有确切免疫史;全省含麻疹组分疫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病例发病与有无接种证(OR=9.128)、发病7-21天到医院就诊史(OR=0.008)、是否接种麻疹疫苗(OR=0.012)有关,无接种证、有医院暴露史及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越易感染麻疹。成人麻疹发病与接种麻疹疫苗(OR=4.326)有关,说明未接种麻疹疫苗是成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的86例病例中,对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认知的人仅有26人(43.33%)。发病前7-21天到过医院的成人和儿童发病有统计学差异,医院感染对儿童患麻疹的影响更大。云南省3年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显示,2010年抗体阳性率>95%,2009、2011年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7.31%、88.83%;分年龄段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提示:<1岁组、>15岁组抗体阳性率<90%,其余年龄组均>90%。云南省公共卫生人员以大中专学历为主,占48.5%;以公共卫生专业为主(41.9%),护理专业较少(7.0%);人员职称构成以中、初职为主,占61.6%。高职占16.7%,无职称人员占21.7%。建议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丽江、版纳、普洱)的麻疹基础免疫工作,达到并保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严格执行重点地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加强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合作,防止交叉感染;适时开展重点地区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加大麻疹等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麻疹疫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建立边境地区跨境麻疹控制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机构人员配置。
李丽杰[7](2013)在《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疫苗研制日益变得复杂,同样对佐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佐剂在生产制造技术上的改进创新,如延缓抗原释放速度,能延长疫苗的免疫有效期,使疫苗(人用与兽用)更有效更安全,这是全球各大疫苗厂商进行研究和开发的重点领域。因此,探讨研究不但能够发挥其增强免疫作用的功效,又可使其具有运载抗原,促进抗原活性提高的佐剂对于新型佐剂的研究进展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寻找具有高效、速效、低毒、无不良反应的新型免疫佐剂为主要目标,以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作为佐剂进行初步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前期MCT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的抗体变化规律、T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影响、免疫器官的变化以及对鸡的生长性能的影响的探讨,并与常规白油佐剂进行比较。然后较为系统的研究了MCT作为佐剂制备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ND-IB-AI)三联苗的安全性、毒理学和免疫效力等,最后初步研究了MCT中加入不同的免疫增效剂的免疫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MCT作为佐剂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为研究以MCT作为新型佐剂制备的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流感灭活疫苗在鸡体内的抗体效价以及对机体的免疫作用,拟免疫试验鸡后,分别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试验鸡免疫不同疫苗后机体的抗体效价,MTT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增殖变化,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料肉比检测对鸡的生长性能的影响。2、MCT为佐剂制备的ND-IB-AI三联苗的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分别为三联苗对最小使用日龄靶动物、各种接种途径的一次单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三联苗对靶动物非使用日龄的安全性试验;三联苗对靶动物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一次超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以及三联苗对鸡的免疫学影响及对鸡的急性毒性试验。3、MCT作为佐剂制备的ND-IB-AI三联苗的免疫效力的研究。包括三联苗免疫期试验;三联苗不同免疫途径接种对鸡的效力试验研究;三联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三联苗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结果相关性研究;三联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三联苗免疫种鸡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4、MCT作为佐剂分别加入鱼肝油萜和马尾藻多糖为增效剂的免疫作用的研究。试验拟分别用加入鱼肝油萜和马尾藻多糖的佐剂进行比较试验,对试验鸡分别免疫新城疫和流感(H5N1和H911)灭活疫苗后,分别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试验鸡免疫不同疫苗后机体的抗体效价,MTT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增殖变化,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料肉比检测对鸡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将MCT乳液体系应用于疫苗的佐剂系统,实现了疫苗免疫力产生迅速,免疫效力持久的理想目的,同时也可以天然油脂代替疫苗中矿物油,降低疫苗的毒副作用,改善肉质,可实际应用于蛋鸡和肉鸡的养殖中,从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MCT在动物佐剂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全[8](2017)在《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狂犬病毒三联多表位重组蛋白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enteritis)和狂犬病(Rabies)是三种主要的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犬科、猫科动物疫病。目前针对三种疫病唯一有效的防控办法就是疫苗免疫接种,但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常规疫苗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多表位疫苗是基于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而制备的一种新型疫苗,因其安全性好、保护力强和应答类型可调控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CDV、CPV和R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多表位重组蛋白,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进行表达,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新型免疫佐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了研究,为研制犬类CDV、CPV和RV病毒多表位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已报道的多个有价值的CDV、CPV和RV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选择了 13个不同的表位用于构建多表位重组蛋白。包括CDV的2个B细胞表位,2个Th细胞表位及1个CTL细胞表位;CPV的2个B细胞表位及1个Th细胞表位;RV的2个B细胞表位,1个模拟空间B细胞表位,2个Th细胞表位及1个CTL细胞表位。各候选表位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后通过连接子GGGGS或KK连接以保持各表位的独立构象。对这些重组蛋白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折叠性、表面可及性、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进行预测分析,最终优选出6个不易形成二级结构、不易组成新表位的重组蛋白序列rP1、rP2、rP3、rP4、rP5和rP6。编码这6个蛋白的基因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再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上,其中rP1、rP2和rP3克隆到pET-28a(+),rP4、rP5和rP6克隆到pET-30a(+)上。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上述重组质粒转化的BL-21(DE3)经IPTG诱导后均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证明,经镍柱纯化及蛋白复性操作,成功获得了 6个含有His标签的高纯度重组蛋白。6个重组蛋白和三个灭活病毒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4周龄BALB/c雌性小鼠,三免后14天采血制备鼠源多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显示,6个蛋白能够与各自免疫后的抗血清发生反应;同时也能和上述三种灭活病毒发生反应,证明这6个重组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同时,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还显示,3个灭活病毒免疫小鼠制备得到的抗血清也能与6个蛋白分别反应,即灭活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能够与6个重组蛋白反应,这表明重组蛋白中的B表位也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中和试验、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试验和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证明6个重组蛋白均能同时诱发小鼠产生针对CDV、CPV和RV的中和抗体。然而与CDV、CPV灭活病毒及RV的商业化疫苗组相比,6个重组蛋白产生的中和抗体的效价较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比较6个重组蛋白在小鼠中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4个蛋白,rP1和rP4能够产生更高效价的中和抗体,但rP1和rP4组之间无显着差异。为了研究不同佐剂对重组蛋白免疫增强效果的差异,本研究以rP4为免疫原分别与PEI佐剂、PEI + CpG佐剂、CpG佐剂、弗氏佐剂及铝佐剂配伍,免疫4周龄BALB/c雌性小鼠,以不加佐剂组为对照。在3免后第2、4、6和8周采血制备鼠源多抗血清。ELISA检测不同时期抗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表明五种佐剂均能增强rP4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与不使用佐剂组相比差异极显着。免疫增强效果为:弗氏佐剂>PEI + CpG>PEI>铝佐剂>CpG。各佐剂组特异性抗体均持续8周不消减,而不加佐剂组在第8周时降低。ELISA分别检测不同组3免后第2周抗血清中IgG1和IgG2a抗体亚型并计算其比值。通过比值分析可知,弗氏佐剂倾向于协助rP4诱导产生细胞免疫,铝佐剂倾向于协助rP4诱导产生体液免疫,而PEI倾向于诱导rP4产生平衡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与CpG联用时,PEI协助rP4诱导的免疫反应向细胞免疫倾斜。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成功构建、表达和纯化出了 6个含有CDV、CPV和RV病毒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重组表位蛋白,这6个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同时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三种病毒的中和抗体。同时本研究还证明,PEI+CpG作为多表位重组蛋白的佐剂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CDV、CPV和RV病毒多表位重组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国清[9](2019)在《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水貂、狐狸、貉子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毛皮动物。威海市毛皮动物养殖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本实验主要对威海地区的水貂、狐狸、貉子感染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及常发细菌病等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提出了微生态防控措施。1.对威海区域内毛皮动物养殖场,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掌握养殖、防疫、免疫以及主要疫病存在情况。结果表明,毛皮动物存栏量下降较大,存栏500只以上养殖场饲养量所占比重,水貂、狐狸比重约为50%,貉子比重约为20%。导致毛皮动物发病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毒、狐狸脑炎病毒等;细菌性病原主要是绿脓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魏氏梭菌等细菌。2.对存栏5000只以上的毛皮动物养殖场随机采集病料,共采集140份样品(分别采集肝、肺、肾、脾、肠、脑)。对样本分别进行病理解剖、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的感染率约27.14%,细小病毒的感染率为20.71%,阿留申病毒未检出,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21.42%,克雷伯氏菌的感染率为15%,沙门氏菌的感染率为10.7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率为2.14%,绿脓杆菌的感染率为11.42%。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绿脓杆菌7种病原的单纯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0%、30.71%、5.71%。水貂的致病菌感染率比狐狸、貉子更高。3.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88是主要的流行血清型,占检出血清型的33.3%;G型绿脓杆菌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检出血清型的3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感染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等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较高;比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三、四代头孢菌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4.对分离到的CDV和MEV株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分离到的2株C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与6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1%,分离到的病毒同属于Asia-I型;分离到的3株ME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3株毒株基因与28株参考毒株的基因同源性为97.3%99.1%,分离的细小病毒与CP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上。5.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选择60日龄雄性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益生菌制剂,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水貂的免疫功能。本调查揭示了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特性,找出了致病原的多重感染的发病规律,阐明了主要细菌病的病原耐药性,为威海地区毛皮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基础。
孔庆波[10](2005)在《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由T 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小,化学本质为小肽与寡聚核苷酸复合物。TF 能够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尤其是非特异性TF 能够提高受体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特性使其在人类和多种动物疾病防治中获得普遍应用。弄清TF 增强犬免疫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无疑将为TF 临床用于犬病尤其是犬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研究首先提取制备了研究所需要的猪、犬TF,然后选择杂种牧羊犬作为实验犬,用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MTT 法、流式细胞技术、ELISA、吞噬杀伤试验MTT 法,检测了实验犬注射猪TF、犬TF 前后不同时间的淋巴细胞增殖效果、T 细胞亚群的变化、在免疫应答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IL-2、IL-12、IL-4 和IFN-γ)分泌量的变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活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用猪TF 等联合治疗人工感染和自然发病的犬细小病毒病,对猪TF 的效果进行评估。试验获得如下结果: 1.制备的猪、犬TF 理化性质相似,所制备的TF 可供本研究使用。2.淋转试验中,PHA-P 在12.5μg/mL 时对犬淋巴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但t 检验分析表明,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并不显着。ConA 在浓度为0.5~2.5μg/mL 范围内均可以显着刺激T 细胞的增殖(P<0.05),且在浓度为2.5μg/mL 时刺激效果最佳。LPS在浓度为40μg/mL 时,能够显着刺激B 细胞增殖;同种、异种TF 均可以单独刺激犬淋巴细胞增殖,但同种TF 的作用效果要优于异种TF。在协同PHA-P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时,同种TF 的作用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0.097~12.5mg/mL)能够显着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异种TF 只在较小的浓度范围内(0.097~3.125mg/mL)能够显着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在协同ConA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时,同种TF 的作用却在较小的浓度范围内(0.097~0.78mg/mL)能够显着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异种TF 只在浓度范围0.78~3.125mg/mL 内能够显着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注射异种TF 后,在6~10d 内,犬淋巴细胞单独增殖的能力越来越强。注射了异种TF 的犬,其淋巴细胞再次受到TF 单独或协同丝裂原刺激时,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呈现早期(4~6d)下降趋势,后期(6d 后)受到抑制的现象。3.同种、异种TF 均可提高犬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CD4/CD8 比值变化分析证实,外周血增加的淋巴细胞中主要为CD4+ T 细胞。犬注射同种、异种TF 后在20d 内CD4+ T 细胞呈现持续增加的规律。同种TF 促进犬外周血CD4+ T 细胞上升的作用优于异种TF。4.犬注射同种、异种TF,均可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FN-γ。注射犬TF 后第10 天,犬
二、麻疹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疹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2)小反刍兽疫病毒Ⅴ蛋白抑制RLRs介导的Ⅰ型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绪论 |
1.1 PPRV生物学特性 |
1.1.1 PPRV的概述 |
1.1.2 PPRV的理化性质 |
1.1.3 PPRV的诊断 |
1.1.4 PPRV的预防 |
1.2 PPRV的结构与功能 |
1.2.1 PPRV结构蛋白特征与功能 |
1.2.2 PPRV非结构蛋白特征与功能 |
1.3 PPRV逃避宿主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反应 |
1.4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PPRV V蛋白抑制I型 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株、毒株及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2.2 PPRV毒株的培养与扩增 |
2.2.3 PPRVV基因的扩增 |
2.2.4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2.5 细胞瞬时转染和病毒感染 |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2.2.8 Western blot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重组质粒pc DNA3.1-HA-V的构建 |
2.3.2 PPRV V蛋白抑制IFN-β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 |
2.3.3 PPRV V蛋白抑制IFNs的产生 |
2.3.4 PPRV V蛋白可抑制内源性I型 IFN抗病毒 |
2.3.5 PPRV V蛋白可抑制外源性I型 IFN抗病毒 |
2.3.6 PPRV V蛋白通过阻断JAK-STAT通路抑制I型 IFN的抗病毒作用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PPRV全长c DNA克隆的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株、毒株及质粒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PPRV全长基因组的克隆 |
3.2.2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3.2.3 载体改造 |
3.2.4 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
3.2.5 PPRV V-M基因的扩增 |
3.2.6 重组质粒p3Flag-CMV-14-V-M的构建 |
3.2.7 重组质粒p3Flag-CMV-14-V-M过表达效果检测 |
3.2.8 V基因突变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
3.2.9 N、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3.2.10 重组质粒pc DNA3.1-N、pc DNA3.1-P、pc DNA3.1-L过表达效果检测 |
3.2.11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病毒全长基因组的克隆 |
3.3.2 病毒全长基因组的鉴定 |
3.3.3 PPRV全长c DNA克隆的鉴定 |
3.3.4 PPRV V-M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3.3.5 重组质粒p3Flag-CMV-14-V-M的表达鉴定 |
3.3.6 PPRV V-M全长c DNA克隆的鉴定 |
3.3.7 PPRV N、P和 L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3.3.8 重组质粒pc DNA3.1-N、pc DNA3.1-P、pc DNA3.1-L的表达鉴定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麻疹病毒侵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一章 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前言 |
1.1 麻疹病毒的基因组 |
1.1.1 麻疹病毒基因组结构 |
1.1.2 麻疹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功能 |
1.2 麻疹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
1.2.1 吸附和穿入 |
1.2.2 转录与翻译 |
1.2.3 RNA的复制 |
1.2.4 病毒粒子的装配和释放 |
1.3 麻疹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
1.3.1 麻疹病毒的体外培养 |
1.3.2 细胞致病变效应 |
1.3.3 动物模型 |
1.4 麻疹病毒的免疫病理 |
1.5 麻疹工程病毒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 |
第二章 病毒的细胞受体 |
前言 |
2.1 病毒受体的本质和特性 |
2.2 病毒受体的一般研究方法 |
2.3 病毒受体的鉴别 |
2.3.1 筛选易感细胞的cDNA文库鉴别受体蛋白 |
2.3.2 细胞膜上与病毒结合的蛋白的分析法 |
2.3.3 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受体 |
2.3.4 抗独特型抗体可模拟病毒结合从而识别病毒受体 |
2.3.5 根据既有知识的积累推测受体并经实验验证 |
2.4 麻疹病毒受体研究 |
2.4.1 CD46作为MV的细胞受体 |
2.4.2 SLAM作为MV的第二受体 |
第三章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前言 |
3.1 酶联免疫吸附法 |
3.2 免疫共沉淀法 |
3.3 噬菌体和细菌表面展示技术 |
3.3.1 噬菌体表面展示 |
3.3.2 细菌表面展示 |
3.3.3 抗体表面展示 |
3.4 酵母双杂交系统 |
3.4.1 检测已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3.4.2 检测蛋白质之间弱的相互作用,确定蛋白质作用的功能区域 |
3.4.3 确定未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克隆其编码基因 |
3.4.4 在蛋白质组学中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
3.4.5 基因治疗中,确定多肽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
3.5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BIA) |
3.5.1 配体垂钓(Ligand Fishing) |
3.5.2 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 |
3.5.3 BIA-ESI-MS/MS |
3.6 蛋白质芯片 |
3.7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二篇 材料与方法 |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1.1 质粒DNA的制备和纯化 |
1.1.1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1.1.2 质粒DNA的大量制备 |
1.1.3 Bacmid DNA(>100kb)的提取与制备 |
1.2 限制性酶消化 |
1.3 DNA片段回收 |
1.3.1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法 |
1.3.2 玻璃奶(Glass-milk)法 |
1.4 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 |
1.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5.1 冷氯化钙法制备新鲜感受态细胞 |
1.5.2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6 质粒DNA的转化 |
1.6.1 常规转化法 |
1.6.2 质粒的快速转化法 |
1.6.3 质粒的电转化法 |
1.7 菌种的保存 |
1.8 菌落PCR |
1.9 PCR定点诱变 |
1.10 实时定量PCR |
1.10.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10.2 逆转录 |
1.10.3 PCR程序 |
第二章 细胞学实验技术 |
2.1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
2.2 细胞传代培养 |
2.3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2.4 细胞转染 |
2.4.1 脂质体转染 |
2.4.2 电转染法 |
2.5 流式细胞术分析 |
2.6 细胞免疫化学实验 |
第三章 病毒学实验技术 |
3.1 病毒的增殖、纯化和空斑滴定 |
3.1.1 病毒的增殖 |
3.1.2 病毒粒子的纯化 |
3.1.3 空斑滴定 |
3.2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3.2.1 转座 |
3.2.2 重组Bacmid DNA的提取 |
3.2.3 重组Bacmid DNA转染Sf9细胞 |
3.2.4 重组病毒的收获及空斑纯化 |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实验技术 |
4.1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蛋白 |
4.2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质 |
4.3 抗体的制备 |
4.4 免疫共沉淀 |
4.5 Western blot |
4.6 酵母双杂交系统 |
4.6.1 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使用的溶液 |
4.6.2 酵母菌的转化 |
4.6.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滤膜法测定(Lac Z激活试验) |
4.7 噬菌体文库筛选 |
4.7.1 噬菌体十肽文库的扩增 |
4.7.2 噬菌体十肽文库的筛选 |
4.7.3 ELISA |
第三篇 麻疹病毒相关研究 |
第一章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与CD46作用的关键位点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细菌、细胞、基因及抗体 |
1.2.2 位点专一性突变 |
1.2.3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1.2.4 细胞的电转染 |
1.2.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1.2.6 凝集性试验 |
1.3 研究结果 |
1.3.1 H基因的定点突变 |
1.3.2 重组表达质粒pCD-H和pCD-muH的构建与鉴定 |
1.3.3 H蛋白及其突变体表达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1.3.4 麻疹毒株Fu/B、IMA/B、SMD/B血凝集性转变的重要位点 |
1.3.5 血凝集性转变的特异性抗原表位 |
1.4 讨论 |
第二章 麻疹病毒及其血凝素蛋白对CD46分子表达的调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细胞、病毒、质粒及抗体 |
2.2.2 可溶性H蛋白的制备 |
2.2.3 流式细胞术分析 |
2.2.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2.2.5 实时定量PCR |
2.2.6 PCR产物的定量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2.3.2 可溶性H蛋白及其抗体的制备 |
2.3.3 CD46的mRNA在HeLa细胞中的转录 |
2.3.4 H蛋白对HeLa细胞表面CD46表达的影响 |
2.3.5 不同浓度H蛋白孵育对HeLa细胞表面CD46表达的影响 |
2.3.6 H的瞬时转染对CHO细胞表面CD46的影响 |
2.3.7 感染性MV和灭活MV对HeLa细胞表面CD46表达的影响 |
2.3.8 MV感染与CD46分子的内化现象 |
2.4 讨论 |
第三章 麻疹病毒H蛋白与受体SLAM相互作用功能区的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细胞、质粒、试剂和病毒 |
3.2.2 酵母菌的转化-LiAC转化法 |
3.2.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滤膜实验 |
3.2.4 SLAM缺失突变体的PCR扩增及克隆 |
3.2.5 重组蛋白SLAM多肽27-135的表达和纯化 |
3.2.6 噬菌体文库筛选 |
3.2.7 ELISA |
3.2.8 MV感染细胞阻断实验 |
3.2.9 免疫细胞化学实验 |
3.2.10 位点特异性突变 |
3.2.11 免疫共沉淀实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酵母载体pGBT-th和SLAM系列缺失突变体的构建与鉴定 |
3.3.2 SLAM缺失突变体和H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3.3.3 原核表达载体pRSETBm2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slam的构建 |
3.3.4 SLAM多肽27-135片段的表达和纯化 |
3.3.5 与SLAM多肽27-135结合的短肽及其序列 |
3.3.6 短肽Ⅰ和短肽Ⅱ对H蛋白与SLAM多肽27-135结合的阻断 |
3.3.7 短肽Ⅰ和短肽Ⅱ对MV H蛋白与SLAM结合的阻断 |
3.3.8 短肽Ⅰ和短肽Ⅱ对MV感染CHO-SLAM细胞的阻断 |
3.3.9 H蛋白429-438位氨基酸特点分析 |
3.3.10 H蛋白突变体的获得和鉴定 |
3.3.11 H蛋白与SLAM相互作用的功能位点 |
3.4 讨论 |
第四章 总讨论:麻疹病毒侵染机制初探 |
4.1 MV的H蛋白及其细胞膜上两类受体蛋白 |
4.2 H蛋白与CD46的相互作用 |
4.3 H蛋白与SLAM的相互作用 |
4.4 关于Moesin的研究 |
4.5 F蛋白介导的病毒-细胞和细胞-细胞的融合 |
4.5.1 融合过程中F与H的相互作用 |
4.5.2 F介导的融合 |
4.6 MV侵染机制初探 |
4.6.1 H和F,哪一个在MV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
4.6.2 在MV感染时是否需要复合受体或其他分子? |
4.6.3 我们推测的MV感染机制 |
研究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4)PPRV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及小反刍兽疫病毒概述 |
1 小反刍兽疫病毒简论 |
2 病理学 |
3 流行病学 |
4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技术 |
5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
第二章 病毒样颗粒概述 |
1 病毒样颗粒的分类 |
2 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系统 |
3 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 |
4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M、F、H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PPRV M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 |
2.2 PPRV F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 |
2.3 PPRV H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 |
3 结果 |
3.1 PPRV M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2 PPRV F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3 PPRV H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 75/1 株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tibet/geg/07-30株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PPRV病毒样颗粒的高效表达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疆部分地区野鸭源禽1型和4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禽副黏病毒概述 |
1.2 禽副黏病毒的复制 |
1.3 禽副黏病毒对禽类的危害 |
1.4 APMV-1 研究进展 |
1.5 APMV-4 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新疆部分地区野鸭源APMV-1和APMV-4 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APMV-1 的基因组克隆测序及其序列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APMV-4 的基因组克隆测序及其序列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云南省麻疹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及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定义与术语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云南省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
3.2 云南省麻疹消除阶段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性研究 |
3.3 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现状描述 |
3.4 云南省各州(市)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现状描述 |
3.5 质量控制 |
3.6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云南省2011年麻疹流行特征 |
4.2 麻疹发病因素分析性研究 |
4.3 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现状描述 |
4.4 云南省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现状描述 |
5. 分析讨论 |
6. 结论 |
7. 建议 |
7.1 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丽江、版纳、普洱)麻疹基础免疫工作 |
7.2 严格执行重点地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
7.3 加强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合作,防止交叉感染 |
7.4 适时开展重点地区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
7.5 进一步加大麻疹等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力度 |
7.6 进一步加大麻疹疫情监测 |
7.7 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机构人员配置 |
8.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1 《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3—1995) |
附件2 研究因素分级与数量化方法 |
附件3 麻疹发病危险因素调查表 |
附件4 2011年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调查表 |
综述: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及控制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综述 |
1.1 佐剂的概述 |
1.2 佐剂的作用机理 |
1.2.1 形成抗原贮库 |
1.2.2 作用于抗原呈递细胞 |
1.2.3 诱导 T 细胞免疫应答 |
1.2.4 靶向作用 |
1.3 常见疫苗佐剂 |
1.3.1 铝佐剂 |
1.3.2 乳剂佐剂 |
1.3.3 脂质体 |
1.3.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
1.3.5 生物可降解多聚体 |
1.3.6 TLR4 激动剂 |
1.3.7 CpG ODN |
1.3.8 细胞因子 |
1.3.9 天然动植物来源佐剂 |
1.4 佐剂应用展望 |
2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研究综述 |
2.1 序论 |
2.2 MCT 的代谢特点 |
2.3 MCT 的安全性 |
2.4 MCT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
2.5 MCT 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研究 |
2.6 MCT 的免疫调节作用 |
2.7 发展动态 |
3 鱼肝油萜的研究综述 |
3.1 鱼肝油萜的抗肿瘤作用 |
3.2 鱼肝油萜的抗感染作用 |
3.3 鱼肝油萜的抗氧化作用 |
3.4 鱼肝油萜对胆固醇的代谢作用 |
3.5 鱼肝油萜的抗辐射作用 |
3.6 鱼肝油萜的皮肤护理作用 |
3.7 鱼肝油萜的药物载体作用 |
3.8 鱼肝油萜的解毒作用 |
3.9 鱼肝油萜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马尾藻多糖的研究综述 |
4.1 抗肿瘤作用 |
4.2 抗凝血作用 |
4.3 抗病毒、抗菌作用 |
4.4 抗氧化作用 |
4.5 免疫调节作用 |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的初探 |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种 |
1.3 佐剂、疫苗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1.6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1.6.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6.2 ND 抗体检测 |
1.6.3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6.4 对细胞因子 IL-2,IL-6,IFN-γ分泌的影响 |
1.6.5 免疫器官变化 |
1.6.6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1.7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1.7.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7.2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7.3 对细胞因子 IL-2,IL-6,IFN-γ分泌的影响 |
1.8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1.8.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8.2 AI 抗体检测 |
1.8.3 免疫器官变化 |
1.8.4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2.1.1 ND 抗体检测结果与讨论 |
2.1.2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
2.1.3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2,IL-6,IFN-γ的测定结果 |
2.1.4 免疫器官变化 |
2.1.5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2.2.1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
2.2.2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2,IL-6,IFN-γ的测定结果 |
2.3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对鸡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2.3.1 AI 抗体检测结果与讨论 |
2.3.2 免疫器官变化 |
2.3.3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佐剂制备的三联苗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场所 |
1.2 毒种 |
1.3 佐剂 |
1.4 疫苗 |
1.5 三联苗对最小使用日龄靶动物的一次单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 |
1.6 三联苗对靶动物非使用日龄的安全试验 |
1.7 三联苗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 |
1.7.1 单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 |
1.7.2 单剂量重复接种安全性试验 |
1.7.3 一次超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 |
1.8 对产蛋期蛋鸡安全性试验 |
1.9 三联苗对鸡的免疫学影响及对鸡的急性毒性试验 |
1.9.1 三联苗对鸡的免疫学功能影响 |
1.9.2 三联苗对鸡的急性毒性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三联苗对最小使用日龄靶动物的一次单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2.2 三联苗对靶动物非使用日龄的安全试验结果 |
2.3 三联苗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2.3.1 单剂量接种与单剂量重复接种安全性试验结果 |
2.3.2 一次超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结果 |
2.4 对产蛋期蛋鸡安全性试验结果 |
2.5 三联苗对鸡的免疫学影响及对鸡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5.1 三联苗对鸡的免疫学功能影响 |
2.5.2 三联苗对鸡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 小结 |
第四章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佐剂制备的三联苗的免疫效力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种 |
1.3 佐剂 |
1.4 疫苗 |
1.5 三联苗免疫期试验 |
1.5.1 SPF 鸡免疫期试验 |
1.5.2 易感雏鸡的免疫期试验 |
1.5.3 育成鸡的免疫期试验 |
1.5.4 开产前母鸡的免疫期试验 |
1.5.5 HI 抗体检测方法 |
1.5.6 攻毒剂量及方法 |
1.6 三联苗不同免疫途径接种对鸡的效力试验研究 |
1.6.1 鸡新城疫部分效力检验结果 |
1.6.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部分效力检验结果 |
1.6.3 鸡禽流感 H9 部分效力检验结果 |
1.6.4 抗体检测方法 |
1.6.5 攻击用强毒及剂量途径 |
1.7 三联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1.7.1 ND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1.7.2 IB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1.7.3 H9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1.7.4 HI 抗体检测 |
1.8 三联苗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结果相关性研究 |
1.8.1 鸡新城疫 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 |
1.8.2 传染性支气管炎 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 |
1.8.3 禽流感(H9 亚型)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 |
1.9 三联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
1.9.1 SPF 鸡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
1.9.2 易感雏鸡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
1.9.3 蛋鸡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
1.9.4 HI 抗体检测方法 |
1.10 三联苗免疫种鸡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 |
1.10.1 试验方法 |
1.10.2 抗体检测方法 |
1.10.3 攻击用强毒及剂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三联苗免疫期试验结果 |
2.1.1 SPF 鸡免疫期试验结果 |
2.1.2 易感雏鸡的免疫期试验结果 |
2.1.3 育成鸡的免疫期试验结果 |
2.1.4 开产前母鸡的免疫期试验结果 |
2.2 三联苗不同免疫途径接种对鸡的效力试验结果 |
2.3 三联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 |
2.4 三联苗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结果相关性研究结果 |
2.4.1 鸡新城疫 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结果 |
2.4.2 传染性支气管炎 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 |
2.4.3 禽流感(H9 亚型)HI 抗体与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研究 |
2.5 三联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
2.5.1 ND HI 抗体消长规律 |
2.5.2 IB HI 抗体消长规律 |
2.5.3 AI(H9 亚型) HI 抗体消长规律 |
2.6 三联苗免疫种鸡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 |
2.6.1 三联苗种鸡免疫后 1~2 个月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2.6.2 三联苗种鸡免疫后 3 个月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2.6.3 三联苗种鸡免疫后 4~4.5 个月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2.6.4 三联苗种鸡免疫后 5~6 个月的子代母源抗体测定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佐剂加入增效剂后的免疫作用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种 |
1.3 佐剂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1.6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与鱼肝油萜混合后的免疫作用的研究 |
1.6.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6.2 ND 抗体检测 |
1.6.3 H5N1 抗体检测 |
1.6.4 H911 抗体检测 |
1.6.5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6.6 对细胞因子 IL-2,IL-6,IFN-γ分泌的影响 |
1.7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与马尾藻多糖混合后的免疫作用的研究 |
1.7.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7.2 ND 抗体检测 |
1.7.3 IB 抗体检测 |
1.7.4 AI 抗体检测 |
1.7.5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7.6 淋巴细胞亚型的测定 |
1.7.7 免疫器官变化 |
1.7.8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与鱼肝油萜混合后的免疫作用的研究 |
2.1.1 ND 抗体检测结果 |
2.1.2 H5N1 抗体检测结果 |
2.1.3 H911 抗体检测结果 |
2.1.4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 |
2.1.5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2,IL-6,IFN-γ的测定结果 |
2.2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与马尾藻多糖混合后的免疫作用的研究 |
2.2.1 ND 抗体检测结果 |
2.2.2 IB 抗体检测结果 |
2.2.3 AI 抗体检测结果 |
2.2.4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
2.2.5 淋巴细胞亚型的测定结果 |
2.2.6 免疫器官变化 |
2.2.7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狂犬病毒三联多表位重组蛋白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犬瘟热病毒概述 |
1.1.1 犬瘟热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 |
1.1.2 犬瘟热病毒流行病学 |
1.1.3 犬瘟热病毒疫苗研究 |
1.2 犬细小病毒概述 |
1.2.1 犬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 |
1.2.2 犬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 |
1.2.3 犬细小病毒疫苗研究 |
1.3 狂犬病毒概述 |
1.3.1 狂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 |
1.3.2 狂犬病毒流行病学 |
1.3.3 狂犬病毒疫苗研究 |
1.4 重组表位疫苗研究进展 |
1.4.1 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 |
1.4.2 多表位疫苗的设计 |
1.4.3 多表位疫苗的应用 |
1.4.4 表位疫苗相关佐剂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和病毒 |
2.1.2 实验动物 |
2.1.3 质粒和菌株 |
2.1.4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2.1.5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_2法) |
2.3.2 克隆转化及质粒提取 |
2.3.3 常用PCR体系及条件 |
2.3.4 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
2.3.5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 |
2.3.6 免疫小鼠 |
2.3.7 血清样品的制备 |
2.3.8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
2.3.9 细胞培养 |
2.3.10 病毒繁殖 |
2.3.11 血凝实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
2.3.12 中和试验 |
2.3.13 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 |
2.3.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表位的筛选与合成 |
3.1.1 CDV、CPV及RV表位的筛选 |
3.1.2 CDV、CPV及RV表位的重组 |
3.1.3 重组表位蛋白的亲水性、抗原性、表面可及性、可折叠性分析 |
3.1.4 重组表位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3.1.5 重组表位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 |
3.1.6 重组表位序列的基因合成 |
3.2 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
3.2.1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
3.2.3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复性 |
3.3 重组蛋白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检测 |
3.3.1 重组蛋白抗原性的检测 |
3.3.2 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抗病毒血清的特异性反应 |
3.3.3 ELISA检测重组蛋白产生的抗体与三种病毒的特异性反应 |
3.4 鼠源抗血清抗体特异性检测 |
3.4.1 鼠源抗血清中CDV中和抗体检测 |
3.4.2 鼠源抗血清中CPV血凝抑制(HI)效价检测 |
3.4.3 鼠源抗血清中RV中和抗体检测 |
3.5 PEI的佐剂效果研究 |
3.5.1 PEI增强多表位重组蛋白免疫反应的研究 |
3.5.2 PEI对体抗体分型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各载体图谱 |
附录2 各表位在蛋白上的序列 |
个人简历 |
(9)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毛皮动物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
1.1.犬瘟热研究进展 |
1.1.1.C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
1.1.2.CD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1.1.3.CDV的流行病学 |
1.1.4.CDV的临床症状 |
1.1.5.CDV的诊断技术进展 |
1.1.6.CDV的防治研究进展 |
1.2.毛皮动物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
1.2.1.细小病毒的分类 |
1.2.2.生物学差异 |
1.2.3.MEV的研究进展 |
1.2.4.细小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水貂阿留申病研究进展 |
1.3.1.AM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
1.3.2.A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3.AMDV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
1.3.4.AMDV的检测技术进展 |
1.3.5.ADM的综合防治措施 |
第二章 毛皮动物主要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2.1.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2.1.1.病原学 |
2.1.2.流行病学 |
2.1.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1.4.防治措施 |
2.2.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研究进展 |
2.2.1.病原学 |
2.2.2.流行病学 |
2.2.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2.4.防治措施 |
2.3.绿脓杆菌病研究进展 |
2.3.1.病原学 |
2.3.2.流行病学 |
2.3.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3.4.防治措施 |
第三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情况调查 |
3.1.材料与方法 |
3.1.1.调查范围 |
3.1.2.调查内容 |
3.1.3.调查途径 |
3.2.结果 |
3.2.1.养殖概况 |
3.2.2.防疫情况 |
3.2.3.常见疫病免疫情况 |
3.2.4.养殖用药情况 |
3.2.5.主要发病情况 |
3.3.讨论 |
3.3.1.养殖数量与密度的影响 |
3.3.2.不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
3.3.3.防疫措施的影响 |
3.3.4.疫苗免疫的因素 |
3.3.5.畜牧管理体制变动的影响 |
3.3.6.主要疾病传播流行特点 |
3.4.小结 |
第四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常见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
4.1.材料与方法 |
4.1.1.样品采集 |
4.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3.样品的处理 |
4.1.4.核酸的提取 |
4.1.5.病毒性病原的检测 |
4.2.结果 |
4.2.1.病料剖检结果 |
4.2.2.CDV的检测结果 |
4.2.3.CDV的序列分析结果 |
4.2.4.MEV的检测结果 |
4.2.5.MEV的序列分析结果 |
4.2.6.AMDV的检测结果 |
4.2.7.感染统计结果 |
4.3.讨论 |
4.3.1.病毒性疾病持续流行 |
4.3.2.疫苗免疫保护出现漏洞 |
4.4.小结 |
第五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
5.1.材料与方法 |
5.1.1.样品来源 |
5.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3.样品剖检 |
5.1.4.细菌的分离培养 |
5.1.5.细菌的纯化与染色 |
5.1.6.生化鉴定与药敏试验 |
5.1.7.血清型鉴定 |
5.2.结果 |
5.2.1.病料剖检症状 |
5.2.2.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5.2.3.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
5.2.4.血清学分型统计结果 |
5.2.5.感染统计结果 |
5.3.讨论 |
5.3.1.病原种类多样,混合感染突出 |
5.3.2.条件性致病菌感染流行普遍 |
5.3.3.细菌耐药性需要加强关注 |
5.4.小结 |
第六章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 |
6.1.材料与方法 |
6.1.1.实验材料 |
6.1.2.实验动物及饲粮 |
6.1.3.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6.1.4.免疫指标的测定 |
6.1.5.疫苗抗体的测定 |
6.1.6.试验数据统计 |
6.2.结果 |
6.2.1.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指标的影响 |
6.2.2.益生菌制剂对水貂犬瘟热疫苗抗体的影响 |
6.3.讨论 |
6.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免疫佐剂研究概况 |
1.1 免疫佐剂类型及作用机理研究 |
1.1.1 免疫佐剂的类型 |
1.1.2 佐剂活性及作用机理 |
1.1.2.1 佐剂活性 |
1.1.2.2 佐剂作用方式 |
1.1.2.3 佐剂作用机理 |
1.2 部分类型免疫佐剂的研究概述 |
1.2.1 盐类佐剂 |
1.2.2 油乳佐剂 |
1.2.3 微生物及微生物来源的佐剂 |
1.2.4 脂质体作为佐剂 |
1.2.5 蜂胶的佐剂作用 |
1.2.6 植物来源的佐剂 |
1.2.7 中药免疫佐剂 |
1.2.8 人工合成佐剂 |
1.2.9 微量元素、维生素佐剂 |
1.2.10 细胞因子类免疫佐剂 |
1.2.11 其他类型的免疫佐剂 |
1.3 免疫佐剂的副作用和适应症 |
1.3.1 免疫佐剂的副作用 |
1.3.2 免疫佐剂的适应症 |
1.4 免疫佐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
第二章 转移因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1 TF 研究简史 |
2.2 TF 研究现状 |
2.2.1 TF 的种类 |
2.2.2 TF 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1 TF 的抗原特异性 |
2.2.2.2 TF 是非抗原物质 |
2.2.2.3 TF 的免疫学特性 |
2.2.2.4 TF 转移细胞免疫能力和种属差异 |
2.2.2.5 TF 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
2.2.3 TF 的理化特性 |
2.2.4 TF 的制备方法 |
2.2.4.1 TF 的原料来源和供体的选择 |
2.2.4.2 TF 制备方法 |
2.2.5 TF 的质量标准 |
2.2.6 TF 的活性测定 |
2.2.6.1 TF 活性体内测定法 |
2.2.6.2 TF 活性体外测定法 |
2.2.7 TF 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2.2.7.1 TF 的功能 |
2.2.7.2 TF 的作用机制 |
2.2.8 TF 的剂型 |
2.2.9 TF 的用量和用法研究 |
2.2.10 TF 的适应症 |
2.2.10.1 TF 在人医临床上的应用 |
2.2.10.2 TF 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
2.2.11 TF 的副作用 |
2.3 TF 在兽医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
2.3.1 不同动物TF 免疫活性研究 |
2.3.1.1 猪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
2.3.1.2 鸡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
2.3.1.3 牛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
2.3.1.4 其他动物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
2.3.2 不同动物TF 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 |
2.3.2.1 TF 在猪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2.3.2.2 TF 在家禽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2.3.2.3 TF 在牛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2.3.2.4 TF 在其他动物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2.4 动物TF 在兽医领域研究前景 |
第三章 犬病毒病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
3.1 犬机体免疫研究 |
3.1.1 犬机体免疫功能特点 |
3.1.2 新生幼犬的被动免疫特点 |
3.2 3 种常见的犬病毒病免疫防治研究 |
3.2.1 犬瘟热免疫预防研究 |
3.2.1.1 流行病学 |
3.2.1.2 发病机理 |
3.2.1.3 机体免疫 |
3.2.2 犬细小病毒病免疫预防研究 |
3.2.2.1 流行病学 |
3.2.2.2 发病机理 |
3.2.2.3 机体免疫 |
3.2.3 犬传染性肝炎免疫预防研究 |
3.2.3.1 流行病学 |
3.2.3.2 发病机理 |
3.2.3.3 机体免疫 |
3.3 犬病毒病免疫预防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3.3.1 免疫预防失败原因分析 |
3.3.1.1 年龄因素 |
3.3.1.2 遗传因素 |
3.3.1.3 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 |
3.3.1.4 潜在性感染 |
3.3.1.5 诱发感染的影响 |
3.3.1.6 多联苗的使用 |
3.3.1.7 异毒株的出现 |
3.3.1.8 药物因素 |
3.3.1.9 免疫次数不够或免疫剂量不足 |
3.3.1.10 免疫注射的时间间隔不当 |
3.3.1.11 营养条件的影响 |
3.3.1.12 其他因素 |
3.3.2 免疫失败应对策略 |
第四章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毒病防治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4.1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防治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防治研究及应用方面的依据 |
试验研究 |
第五章 猪、犬脾TF 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试验材料 |
5.1.1.2 试验动物 |
5.1.1.3 主要试验试剂 |
5.1.1.4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方法 |
5.1.2.1 猪、犬脾TF 的提取方法 |
5.1.2.2 猪、犬脾TF 理化性质分析内容及方法 |
5.1.2.3 猪、犬脾TF 生物学特性检验内容及方法 |
5.1.2.4 猪、犬脾TF 活性分析内容及方法 |
5.2 结果 |
5.2.1 理化性质 |
5.2.1.1 性状 |
5.2.1.2 化学分析结果 |
5.2.1.3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
5.2.1.4 透析液有关成分含量 |
5.2.1.5 氨基酸组分测定结果 |
5.2.2 生物学特性检验 |
5.2.2.1 无菌检验 |
5.2.2.2 安全试验 |
5.2.2.3 过敏试验 |
5.2.2.4 热原试验 |
5.2.2.5 抗原性检验 |
5.2.3 活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TF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试验动物 |
6.1.1.2 试验试剂 |
6.1.1.3 主要溶液 |
6.1.1.4 主要仪器设备 |
6.1.2 方法 |
6.1.2.1 犬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6.1.2.2 不同浓度的PHA-P、Con A、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1.2.3 TF 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测定 |
6.2 结果 |
6.2.1 不同浓度的PHA-P、Con A、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1.1 不同浓度的PHA-P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1.2 不同浓度的ConA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1.3 不同浓度的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2 TF 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 |
6.2.2.1 TF 对正常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2.2 体内注射猪TF 后不同因素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TF 对犬外周血T 细胞亚群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1.1 试验动物 |
7.1.1.2 试验试剂 |
7.1.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7.1.1.4 主要仪器设备 |
7.1.2 方法 |
7.1.2.1 动物试验 |
7.1.2.2 直接标记法测定T 细胞亚群 |
7.1.2.3 淋巴细胞数测定 |
7.2 结果 |
7.2.1 注射TF 后犬的T 细胞数量测定结果 |
7.2.2 注射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
7.2.2.1 注射猪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变化测定结果 |
7.2.2.2 注射犬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变化测定结果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TF 对几种调控犬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1.1 试验动物 |
8.1.1.2 试验试剂 |
8.1.1.3 主要溶液 |
8.1.1.4 主要仪器设备 |
8.1.2 方法 |
8.1.2.1 注射TF |
8.1.2.2 淋巴细胞培养 |
8.1.2.3 细胞因子的测定 |
8.1.2.4 细胞因子含量的计算 |
8.2 结果 |
8.2.1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FN-γ含量的变化 |
8.2.1.1 IFN-γ的标准曲线 |
8.2.1.2 淋巴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 |
8.2.2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2 含量的变化 |
8.2.2.1 IL-2 的标准曲线 |
8.2.2.2 淋巴细胞上清中IL-2 的含量 |
8.2.3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12 含量的变化 |
8.2.3.1 IL-12 的标准曲线 |
8.2.3.2 犬淋巴细胞上清中IL-12 的含量 |
8.2.4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4 含量的变化 |
8.2.4.1 IL-4 的标准曲线 |
8.2.4.2 犬淋巴细胞上清中IL-4 的含量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吞噬杀菌活性的影响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材料 |
9.1.1.1 试验动物 |
9.1.1.2 试验试剂 |
9.1.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9.1.1.4 主要仪器设备 |
9.1.2 方法 |
9.1.2.1 猪TF 的配制 |
9.1.2.2 大肠杆菌菌液的制备 |
9.1.2.3 犬中性粒细胞悬液的制备 |
9.1.2.4 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最优条件选择 |
9.1.2.5 猪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影响的测定 |
9.1.2.6 统计分析 |
9.2 结果 |
9.2.1 试验因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
9.2.2 猪TF 影响杀菌活性的最佳浓度选择 |
9.2.3 注射最佳浓度猪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 |
9.2.4 注射不同浓度猪TF 在不同时间对犬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 |
9.2.5 注射最佳浓度猪TF 在不同时间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
9.3 讨论 |
9.4 小结 |
第十章 猪TF 等联合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材料 |
10.1.1.1 猪脾TF |
10.1.1.2 犬细小病毒强毒 |
10.1.1.3 犬用五联血清 |
10.1.1.4 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 |
10.1.1.5 健康未免疫犬 |
10.1.1.6 自然发病的免疫犬 |
10.1.2 方法 |
10.1.2.1 人工感染健康未免疫犬 |
10.1.2.2 发病犬分组 |
10.1.2.3 治疗药物与方法 |
10.1.2.4 疗效判定标准 |
10.2 结果 |
10.2.1 人工感染发病的健康未免疫犬 |
10.2.2 自然发病的免疫犬 |
10.3 讨论 |
10.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麻疹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进展[J]. 陈伟华,Nathalie,J.Schmidt. 兽医科技资料, 1979(S1)
- [2]小反刍兽疫病毒Ⅴ蛋白抑制RLRs介导的Ⅰ型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D]. 石晓玲.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麻疹病毒侵染机制研究[D]. 胡淳玲. 武汉大学, 2004(04)
- [4]PPRV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D]. 闫飞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 [5]新疆部分地区野鸭源禽1型和4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特性分析[D]. 张慧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6]云南省麻疹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及控制策略[D]. 胡筱莛.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7]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的研究和应用[D]. 李丽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8]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狂犬病毒三联多表位重组蛋白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D]. 李全.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D]. 赵国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11)
- [10]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D]. 孔庆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