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人易患胆结石和胆囊炎(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14)在《维吾尔族和汉族胆结石相关风险因素及ApoE、Apo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单中心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的患病率及可能的风险因素;(2)探讨ApoE基因标签SNP与胆结石之间的关系,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的可能风险基因型;(3)探讨ApoB基因标签SNP与胆结石之间的关系,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的可能风险基因型。方法:(1)收集我院体检中心资料齐全者共3288例,统计胆结石总患病率、不同民族患病率、不同性别患病率、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按患病率分层方法统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胆结石的风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者带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胆结石的风险因素,同时探讨胆结石患病风险因素在不同区组间的异同;(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对158名维吾尔胆结石患者及106名维吾尔族对照、110名汉族胆结石患者及106名汉族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内切酶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分型,分析基因型分布的民族间差异、疾病间差异、可能的易感基因型;(3)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对158名维吾尔胆结石患者及106名维吾尔族对照、110名汉族胆结石患者及106名汉族对照,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进行ApoB基因型分型,分析基因型分布的民族间差异、疾病间差异、可能的易感基因型。结果:(1)胆结石患病率存在民族、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维吾尔族胆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30.66%vs13.39%,P<0.001);>50岁人群胆结石患病率高于≤50岁人群(34.34%vs11.51%,P<0.001);女性胆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8.14%vs14.61%,P=0.008)。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胆结石患病风险因素不同,但结果均提示民族为胆结石的独立风险因素。维吾尔族与汉族胆结石风险因素存在差异。共同因素为:年龄、TG,而汉族胆结石的风险因素还包括:BMI;维吾尔族胆结石患病风险因素还包括:性别、HDL。分析汉族、维吾尔族胆结石患者一般特征发现,维吾尔族胆结石患者相较于汉族患者具有以下特点:患病年龄大、BMI高、LDL高、TC低、女性比例高、脂肪肝比例低。(2)ApoE基因rs405509位点:在维吾尔族人群中,胆结石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在汉族人群中,胆结石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P<0.05),ApoE基因rs769450位点在维族、汉族人群中,胆结石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差异(P>0.05);(3)ApoB标签SNPApoB基因rs676210、rs2854725、rs11676704、rs520354和rs136711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维吾尔族胆结石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ApoB基因rs11676704、rs52035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汉族胆结石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676210、rs2854725和rs136711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汉族胆结石组和对照组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1)胆结石患病率存在年龄、性别、民族差异,维吾尔族胆结石患病率高于汉族,>50岁人群胆结石患病率显着增高,女性胆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民族为胆结石独立风险因素。不同民族间胆结石患病风险因素及胆结石一般特征不尽相同;(2)ApoE基因rs40550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有关联。ApoE基因rs76945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无关联;(3)ApoB rs11676704、rs52035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胆结石有关联,而与维吾尔族胆结石无关。ApoB基因rs676210、rs2854725、rs136711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均无关联。
肖云[2](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是消化系统的两种常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反流方式,进入食管、口腔或肺部,从而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部异物感及纳差、嗳气、饱胀等症状,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 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本研究只涉及NERD、RE。CC是指胆囊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恶心、嗳气、泛酸、腹胀、胃灼热、便秘或便溏等为临床表现。目前关于这两种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及相关基础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的GER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慢性胆囊炎,且CC与GERD的发病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GERD重叠CC的患者,但目前两病重叠的中西医结合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应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GERD患者41 8例和非GERD患者376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症状积分表。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369例GERD患者(GERD组)及同期就诊于扬州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376例非GERD体检者(非GERD组)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C的发生率,并分析GERD重叠CC患者的CC发病特征,探讨GERD与CC的临床关联性;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补充收集重叠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的GERD重叠CC患者141例(重叠病组)和GERD未重叠CC患者277例(单纯GERD组)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患病情况及体质等的差别,筛选出GERD重叠CC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因素;比较141例重叠病组和277例单纯GERD组、73例单纯CC组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结果:1.GERD组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GERD组CC的发生率(26.56%)明显高于非GERD组(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5)。重叠病患者中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比例(13.27%)显着高于单纯CC患者(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1)地域、性别、年龄:扬州市的重叠病患者中,女性患病率(54.61%)高于男性(45.39%);平均年龄(53.48±11.22)岁,各年龄段的分布中41~60岁所占比例最大,为58.16%,61~80岁次之为29.79%。(2)工作性质:重叠病组退休无业者的比例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高于重叠病组(p<0.05)。(3)饮食习惯;重叠病组每日摄入烹调油量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每日摄入食用盐量高者、饮食不规律者、饮酒频率高者较重叠病组高(p<0.05)。(4)疾病反复与复发时间:单纯GERD组首次发病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多次反复发病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3-12月内疾病复发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5)精神和压力:重叠病组焦虑抑郁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压力大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6)患病情况和体质;单纯GERD组饮食不慎为诱因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劳累为诱因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湿热体质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的比较。重叠病组胃脘痛、腹胀的发生率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烧心、饥饿感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烧心的发生率高于单纯CC组(p<0.05);单纯CC组口苦口干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2)对症状按频率降序排序,重叠病的25个症状发生率大约在50%及以上的有: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总分及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症状频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RDQ表症状程度积分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GERD次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CC次症积分、CC症状总分高于单纯CC组(p<0.05)。(4)重叠病组与单病组各个症状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的反酸-频率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RDQ表的烧心-程度、反酸-程度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胃脘痛、胃痞胀满、神疲乏力、餐后饱胀、便溏、心烦失眠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烧心、咽部不适、慢性咳嗽、饥饿感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善太息、便溏、胸闷脘胀、烧心、烦躁易怒的症状积分较单纯CC组高(p<0.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方法:收集GERD重叠CC患者141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辩证诊断表,进行重叠病中医证型、证素的辨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辨证分型的比较:重叠病的GERD证型分布前三位为: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重叠病患者气郁痰阻、寒热错杂的证型较单纯GERD患者多(p<0.05)。重叠病的CC证型分布前三位为: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重叠病患者肝郁脾虚的证型较单纯CC患者多(p<0.05)。2.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胃(80.85%)、肝(73.05%)、脾(54.61%)、胆(37.59%)、肾(3.55%)、肺(1.42%),其中胃、肝、脾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滞(66.67%)、气虚(55.32%)、热(43.26%)、阳虚(35.46%)、痰(26.95%)、湿(9.93%)、瘀(6.38%)、阴虚(2.13%),其中气滞和气虚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组合中热、阳虚、气虚占比(22.7%)最高。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组合成证型,重叠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肝郁脾虚(24.11%),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4个证型发生率均大约10%及以上,为重叠病的常见证型。第三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0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GERD重叠CC患者121例,及同期就诊的GERD患者26例(NERD、RE各13例),CC患者13例,按性别之比和年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的健康体检者13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肝胆超声检查,统计一般情况并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辨证诊断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SCF、GAS、SP、MLT、CCK水平,将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分析5个指标与重叠病GERD亚型、症状积分及中医证素、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比较。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健康组低(p<0.05)。重叠病组GAS较单纯GERD组低(p<0.05)。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单纯CC组低(p<0.05)。2.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比较。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RE重叠CC的SCF、GAS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RE重叠CC组低(p<0.05)。3.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与低分组相比,RDQ高分组SCF表达水平低(p<0.05),GERD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CC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4.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肝与CCK成正向变化;胃与SP成正向变化。气虚与SCF成反向变化;阳虚、痰与GAS成反向变化。5.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重叠病GERD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重叠病CC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1.GERD患者CC发生率高于非GERD患者,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CC患者易重叠患GERD。2.重叠病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1~60岁。重叠病的危险因素为退休无业、过量摄油、焦虑抑郁、压力大、劳累、多次反复发病。3.重叠病的常见症状为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重叠病的全身症状较重,尤其是食管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症状及精神相关症状较重。4.重叠病患者的GERD证型分布以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多见;CC证型分布以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多见;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中以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多见。5.重叠病病位主要在胃肝脾;病理因素属实者以气滞多见,属虚者以气虚多见;病机与肝气郁滞、脾胃气虚相关。6.重叠病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ICC异常及外周血中胃肠肽类激素紊乱,其中NERD重叠CC更为严重。7.GERD典型症状较重者与SCF表达水平降低有关;全身症状较重者与MLT表达水平降低有关。8.对重叠病的辩证可参考脑肠肽表达水平。
江旭东[3](2019)在《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合肥地区经住院治疗的胆石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该地区胆石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徽省二院等三所医院近十年收治的胆石病患者病历资料,制定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对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对调查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的填写,对于收集的所有临床数据使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且由研究者专门进行核对矫正。结果:本次调查胆石病患者资料共43272例,其中单纯胆囊结石40904例(94.52%)。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别为419例(0.97%)和1949例(4.50%)。单纯胆囊结石构成比例较国内为高,而肝内、外胆管结石构成比例较国内为低,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该病在合肥地区近十年来的男女比例为1:1.72,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合肥地区胆石病的高峰年龄为41~(岁)组(25.21%)、51~(岁)组(21.44%)。单纯胆囊结石与胆石病的整体发病高峰年龄相符,而肝内、外胆管结石的高峰年龄组分别为61~(岁)组和51~(岁)组。不同年龄段各类型胆石病患者的组成情况也有差异,单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别在41~(岁)组、51~(岁)组、61~(岁)组达到峰值。单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饮食结构占比最高的是高脂饮食,分别为94.76%和4.84%,是其饮食类型中构成比例最大的一种,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饮食结构中,高脂饮食的构成比较低,与其他饮食结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调查显示,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中职员和农民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27.71%和25.50%;肝外胆管结石中职员的占比最高,为34.12%;肝内胆管结石中农民占比高达65.87%,明显与其他职业有差异性,农民更易罹患肝内胆管结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各类型胆石病中,单纯胆囊结石是该地区胆石病的重要临床类型,且发病趋于年轻化;该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饮食、职业等。目的:本研究是为了对合肥地区胆石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在该地区,胆石病发病和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关系,帮助该地区的人群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对个人体质进行分析调理,促使易感体质人群加强防范,以达“治未病”的目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就治的300例胆石病患者(病例组);及相同时间段在本院体检中心收集300例正常受检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将两组接受调查者的资料收集后,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按照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均数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率运用卡方检验(f)进行比较,尸<0.05时认为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结果:参与本次病例组调查的患者中,男126例,女174例。该组患者中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数及比例按照升序排列分别为特禀质0例(0%)、血瘀质12例(4%)、气滞质13例(4.33%)、阴虚质14例(4.67%)、阳虚质16例(5.33%)平和质18例(6%)、气虚质46例(15.33%)、湿热质67例(22.33%)、痰湿质114例(38%)。病例组中痰湿体质人数和湿热体质人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0.05)。而其他几种体质类型的比较中,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尸>0.05)。从性别及年龄两方面比较,女性患者较男性多;40-60岁年龄段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并且该年龄段女性患者明显偏高,但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对两组进行饮食偏好调查,其结果同样无差异(尸>0.05)。结论:胆石病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本次调查合肥地区胆石病患者体质分型结果来看,痰湿、湿热体质人群相对于其他体质人群而言,可能更易患胆石病。并初步探讨了运用中医体质学,对患者的偏颇体质进行调整,望可达成“治未病”的目标。
尹星[4](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患者行保胆取石术后的排气排便时间、胆囊炎症程度、胆囊功能、结石复发情况以及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并以胆石形成的微环境为切入点,结合动物实验探索大黄灵仙胶囊调控胆石形成的胆囊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选取60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熊去氧胆酸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通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血液生化对比治疗前后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改善情况、胆囊超声观察胆囊和胆结石变化情况,最终评价该药物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西药组)、大黄灵仙胶囊组(中药组),建立胆囊结石小鼠模型,通过统计小鼠胆囊内成石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LRH-1、SRBI的转录及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①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WBC、CRP、TBIL、TBA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WBC、CRP、TBIL、TBA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胆汁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的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胆囊收缩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两组患者在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两组患者彩超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治疗后12周,均未见结石产生,治疗组患者胆汁粘稠者2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1例;对照组患者胆汁粘稠者3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2例。两组结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1周和术后12周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⑦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⑧安全性指标: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内,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检查进行复查,主要为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对于不良反应的记录与观察发现,治疗组出现2例(6.6%)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13.3%)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实验研究):①药物干预8周后,各组小鼠结石情况比较,西药组成石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③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LRH-1、SRBI蛋白的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相比,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防止胆石形成的疗效与熊去氧胆酸相当。2.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囊结石的同时也能减轻胆囊炎症、提高胆囊收缩率。3.大黄灵仙胶囊在能够明显缓解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4.大黄灵仙胶囊能够下调致石因子LRH-1、SRBI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效果稍差于熊去氧胆酸。5.大黄灵仙胶囊能调控胆囊成石微环境的失衡状态,使微环境通过调整达到平衡,最终达到胆石形成的目的。
王学新[5](2015)在《睡前胃内积食可能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文中指出认清胆囊炎、胆结石病因及发病机制,对于有效预防胆囊炎、胆结石及治疗胆囊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晚间饱餐或高脂肪餐后睡觉过早可造成胃内积食,人体在睡眠时,胃内过多的食物通过胃蠕动不断进入十二指肠内,引起肝脏分泌大量胆汁,胆汁通过胆囊收缩排入十二指肠时,由于人体睡眠时身体处于横位,故造成胆囊收缩外周阻力过大,胆囊可出现收缩不全,从而造成部分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滞留和浓缩,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
王海东,郑进方,邢贻雷[6](2002)在《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海南地区13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对术中取得的胆石进行化学成份测定。 结果 胆管结石占51.9%,胆固醇类结石占65.9%。城镇居民、高脂饮食及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而农村居民、低脂饮食者的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胆管结石患者的肌汁细菌培养阳性率(65.7%)高于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18.5%)。结论 海南地区胆石的分布部位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比例接近;类型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职业、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关。高脂饮食及肥胖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而低营养、低脂饮食与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反复胆道细菌感染在胆管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王娜,王培玉,仝林虎,刘宝花[7](2012)在《胆结石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胆结石已成为严重困扰人类的疾病;本文将近几年有关胆结石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归纳,了解其发病机理,为降低其发生提供一定的预防策略。
艾克拜尔·艾力[8](2013)在《新疆维吾尔、汉族脂联素基因表达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胆囊结石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常见病,与种族遗传、环境、分泌、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缺乏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脂肪因子可能是肥胖导致胆石症的关键。新疆是我国胆囊结石病和肥胖病高发区,我们课题组曾在肥胖脂肪因子相关研究中发现脂联素与胆囊结石之间存在规律性关联,因此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研究:(1)观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胆囊结石患者和无胆囊结石者的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和大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2)探讨脂联素基因表达调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肥胖发病的关系,以及遗传因素、民族(种族)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和胆囊结石发病的影响,为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高发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囊结石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和大网膜组织,采用RT-PCR方法鉴定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不同民族的肥胖和非肥胖人群中胆囊结石患者网膜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与胆囊结石的关系。(2)用Sequenom Mass 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分析技术,定量检测脂联素基因的突变位点,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价脂联素基因ⅣS2+712A/G位点突变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该突变位点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胆囊结石病的关联性,为胆囊结石病高发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结果:(1)RT-PCR结果显示,维吾尔胆囊结石组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低于非胆囊结石组,其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维吾尔肥胖和非肥胖两大组间年龄、FPG、TC、TG、 HDL-C、LDL-C等临床指标和网膜及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的均数比较,肥胖组空腹CHO、TG显着增高(P<0.01),而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无论性别,与非肥胖者比较,肥胖者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显着降低,在女性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同样显着降低(P<0.01)。汉族胆囊结石肥胖组、胆囊结石非肥胖组、肥胖非胆囊结石组和非肥胖非胆囊结石组等4个亚组两两比较发现,肥胖胆囊结石组的FPG、CHO、TG高于非肥胖的两个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肥胖患者易于出现糖脂代谢紊乱有关。汉族肥胖胆囊结石组的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低于非胆囊结石组的其他两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胆囊结石组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低于非胆囊结石组(P<0.05)。而汉族肥胖组只有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量低于非肥胖组(P<0.05),网膜脂联素mRNA表达量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与维吾尔族患者有所不同,可能与本研究中汉族肥胖比例较低有关(维吾尔肥胖和非肥胖比=98:56,汉族35:44)。(2)Sequenom MassARRAY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在维吾尔族人群中,胆结石组AA, AG及GG分别占病例组的22.1%、60.6%和17.3%。非胆结石组AA, AG及GG分别占病例组的30.2%、48.9%和20.9%。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间AA、GG、AG三种基因型无差异(X2=1.77,P=0.413)。胆结石组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4%和47.6%,但非胆结石组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65%和45.35%。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间这两个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异(X2=0.123,P=0.798)。在汉族人群中,胆结石组AA, AG及GG分别占病例组的33.3%、41.7%、25%。非胆结石组AA, AG及GG分别占病例组的37.5%、48.95%、17.5%。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间AA、GG、AG三种基因型无差异(x2=0.732,P=0.0.693)。胆结石组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15%和45.85%,但非胆结石组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和40%。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间这两个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异(x2=0.437,P=0.266)。(3)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结果显示,在维吾尔族人群中,胆囊结石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非胆囊结石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人群中,胆囊结石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非胆囊结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维吾尔族、汉族人群胆囊结石的发病相关。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胆固醇结石患者和肥胖患者网膜脂肪与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非胆结石患者和非肥胖患者,并与体重指数负相关;在研究样本总体以及肥胖组中,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网膜脂肪组织。还发现民族、性别、体重指数与胆囊结石具有相关性,提示维吾尔族、女性易发胖而可能促进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2)脂联素基因+712A/G多态性与新疆维、汉两民族胆囊结石的发生可能没有相关性。(3)维、汉两民族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维、汉两民族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关。
李敏[9](2020)在《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共病机制及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胆囊结石(G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各代谢指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初步探讨二者共病的可能机制;并通过分析共病患者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与代谢指标间的关系,论述体质致病的可能原理。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普外科门诊就诊,且经超声及临床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98例纳入GD合并NAFLD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60例纳入NAFLD组,单纯胆囊结石132例纳入GD组,另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纳入正常组,简称N组。NAFLD的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更新制定的NAFLD的诊断标准。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纳入人群进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中医体质等客观资料的收集,中医体质的类别划分参考200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体质的辨别方法依据王琦教授团队研制的体质量表进行。其次,收集并整理纳入人群各相关指标,主要为体重指数BMI;血脂: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糖代谢: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临床资料。采用SPSS 2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以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结果:1.GD合并NAFLD组患者BMI、TG、ALT、FINS、HOMA-IR、TNF-α、IL-6均明显高于其他分组(P<0.01);2.GD合并NAFLD组患者BMI与TG(r=0.71,P<0.01)、TNF-α(r=0.75,P<0.01)、IL-6(r=0.73,P<0.01)、HOMA-IR(r=0.65,P<0.01)均呈线性相关关系,且为正相关;3.GD合并NAFLD患者排名前三的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痰湿质(21.4%)、气虚质(17.4%)、湿热质(14.3%),其次为气郁质(11.2%)、阴虚质(11.2%)、平和质(9.2%)、瘀血质(8.2%)、阳虚质(7.1%)、特禀质暂无(0%);4.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GD合并NAFLD患者BMI指数及IR水平均高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1.GD合并NAFLD与BMI、TG、ALT、FINS、HOMA-IR、TNF-α和IL-6水平升高有关;2.二者的共病机制可能是以BMI、TG升高为基础,继而导致大量脂肪组织形成,脂肪组织凋亡激发促炎因子(TNF-α、IL-6)释放,引起IR水平升高所形成的;3.GD合并NAFLD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4.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可能是通过引起BMI、IR水平升高导致二者共病的发生。
小卡,123RF[10](2018)在《哪些癌症是胖出来的?》文中研究表明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定,有13种癌症的发病率与肥胖相关。要预防这13种癌症,首先要避免发胖和维持健康体重!1.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肥胖女性超重或者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是体重正常女性的24倍,严重肥胖的女性患两种最常见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会上升7倍。成年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随着体
二、肥胖人易患胆结石和胆囊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胖人易患胆结石和胆囊炎(论文提纲范文)
(1)维吾尔族和汉族胆结石相关风险因素及ApoE、Apo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维吾尔族及汉族胆结石患病现状调查及风险因素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ApoE 基因 rs405509、rs769450 多态性位点与胆结石的关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含量估计 |
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ApoB 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胆结石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4 SNP 标签的选择 |
1.5 ApoB 标签 SNPs 分型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胆结石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2)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临床调查问卷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2.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2.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3 讨论 |
3.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3.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3.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的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证型分布的比较 |
2.3 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 |
3 讨论 |
3.1 病因 |
3.2 症状 |
3.3 病位、病理因素及病机 |
3.4 辩证 |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标本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
1.3 实验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3 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4 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5 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 |
2.6 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胆囊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 |
附录二: 症状积分表 |
附录三: 中医辩证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
1.2 西医对本病的研究 |
1.3 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
2.材料及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调查方法 |
2.3 分组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统计及处理 |
3.调查结果 |
3.1 合肥地区胆石病发病谱 |
3.2 各类型胆石病的发病关系及男女发病分布比例 |
3.3 各个类型胆石病的发病高峰年龄的分布 |
3.4 饮食类型与胆石病类型的关系 |
3.5 不同职业与胆石病类型关系分布 |
4.讨论 |
4.1 合肥地区临床胆石病谱 |
4.2 年龄因素 |
4.3 性别因素 |
4.4 饮食因素 |
4.5 职业因素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合肥地区胆石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理论研究 |
1.1 中医体质的概念 |
1.2 影响体质的因素 |
1.3 中医体质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
1.4 中医体质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 |
1.5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对胆石病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
2.材料及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依据、方法及内容 |
2.3 数据分析 |
3.调查结果 |
3.1 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 |
3.2 病例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3.3 两组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比较 |
3.4 病例组中性别组成及年龄分布 |
3.5 两组患者饮食偏好对比 |
4.讨论 |
4.1 胆石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
4.2 探讨胆石病“易患体质”对胆石病发病的影响 |
4.3 浅谈胆石病易患体质的日常调理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1.4 临床实验中止要求 |
1.2 病例分组 |
1.3 治疗方案 |
1.3.1 基础方案 |
1.3.2 对照组方案 |
1.3.3 治疗组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一般项目 |
1.4.2 疗效性指标 |
1.5 疗效评判标准 |
1.6 安全性评价 |
2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炎症指标和肝细胞损伤指标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超声变化比较 |
3.4.1 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 |
3.4.2 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 |
3.4.3 两组患者超声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 |
3.5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 |
3.6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观察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1.2 动物分组 |
1.1.3 造模方法 |
1.1.4 成功标准 |
1.1.5 观察一般情况 |
1.1.6 药物干预方法及效果 |
1.2 标本采集 |
1.3 小鼠肝脏组织超微病理检测方法 |
1.3.1 取材及前固定 |
1.3.3 观察切片 |
1.4 实验药物及试剂(见表2) |
1.5 实验仪器(见表3)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6.1 取材 |
1.6.2 实验方法 |
1.7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7.1 样本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2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比较 |
3.2 病理结构情况 |
3.3 RT-PCR检测结果 |
3.3.1 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 |
3.3.2 各组相对定量结果 |
3.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于胆石症治疗溯源 |
1.1 病名起源及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2.1 常见证型 |
1.2.2 药物治疗 |
1.2.3 针灸治疗 |
2 西医学对于胆石症的研究概况 |
2.1 疾病定义及发病机制 |
2.1.1 疾病定义 |
2.1.2 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法 |
3 导师“胆病从肝论治”防治胆石症学术思想 |
3.1 大黄灵仙胶囊的方解 |
3.2 大黄灵仙胶囊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大黄灵仙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加快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机理分析 |
4.3 胆囊炎症改变机理分析 |
4.4 胆囊收缩率改变机理分析 |
4.5 胆囊结石改变机理分析 |
4.6 消化道症状改变及机理分析 |
4.7 总体疗效评价 |
4.8 安全性分析 |
5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肝组织LRH-1、SRBI的干预效果探讨 |
5.1 各组小鼠成石及肝脏病理改变分析 |
5.2 基于RT-PCR、WB技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LRH-1、SRBI的干预效果 |
6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核受体基因SRBI及其转录因子的LRH-1在胆固醇结石致病机制中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睡前胃内积食可能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概括 |
2 对目前最公认几种学说的不同观点 |
3 晚间饱餐或高脂肪餐后睡眠过早可能导致了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生 |
4 胆囊炎与胆结石病因及发病机制应该很类似 |
5 预防及治疗新思路 |
(6)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胆石成分、胆石类型与胆石部位的关系 |
2.2 流行病学因素调查 |
2.2.1 年龄与发病率的关系 |
2.2.2 性别与胆石部位和类型的关系 |
2.2.3 职业与胆石部位的关系 |
2.2.4 居住地与胆石部位的关系 |
2.2.5 妊娠、生育与胆石部位的关系 |
2.2.6 饮食结构与结石部位的关系 |
2.2.7 体重与结石部位的关系 |
2.2.8 胆石部位与胆道感染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 |
3.2 流行病学因素探讨 |
3.2.1年龄 |
3.2.2性别、妊娠和生育 |
3.2.3饮食、体重与结石的关系 |
3.2.4职业和居住地 |
3.2.5胆石部位和胆石类型的关系 |
3.2.6胆道感染和胆汁培养 |
4 结论 |
(7)胆结石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因素 |
1.1 饮食因素 |
1.2 个体因素 |
1.3 各种相关疾病 |
1.4 其他因素 |
2 地区和家族遗传因素 |
3 预防措施 |
(8)新疆维吾尔、汉族脂联素基因表达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临床资料及标本采集方法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的相关性研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共病机制及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胆囊结石的研究现状 |
1.1 中医研究现状 |
1.2 西医研究现状 |
2.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现状 |
2.1 中医研究现状 |
2.2 西医研究现状 |
3.胆囊结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性研究现状 |
4.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现状 |
4.1 中医体质概述 |
4.2 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
4.3 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诊断标准 |
1.6 体质调查方法 |
1.7 指标测定方法 |
1.8 数据处理方法 |
2.结果 |
2.1 四组一般情况比较 |
2.2 四组各指标的比较 |
2.3 GD合并NAFLD组中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2.4 GD合并NAFLD组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差异 |
2.5 GD 合并 NAFLD 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 BMI、IR 的关系 |
讨论 |
1.GD合并NAFLD与 BMI、TG、TC的关系 |
2.GD合并NAFLD与 TNF-α、IL-6、FINS、HOMA-IR、ALT、的关系 |
3.GD合并NAFLD与中医体质分型的关系 |
4.GD 合并 NAFLD 组中医体质分型与 BMI、IR 的关系 |
5.从中医体质学探讨GD合并NAFLD的日常调理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存在的问题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哪些癌症是胖出来的?(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肥胖女性 |
2+3.食道癌+胃癌:胖人胃反流的产物 |
4. 肝癌:离脂肪肝只差4步 |
5. 肾癌:不是因为虚, 而是因为胖 |
6.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异常的胖人要注意! |
7. 脑膜瘤:身体胖还会影响脑健康 |
8. 胰腺癌:糖尿病为肥胖搭桥 |
9. 结直肠癌:久坐发胖风险高 |
1 0. 胆囊癌:胆结石和肥胖惹的祸 |
1 1. 乳腺癌:绝经后发胖很要命 |
1 2. 卵巢癌:胖人高发, 还易扩散 |
1 3. 甲状腺癌:远离电离辐射和肥胖 |
四、肥胖人易患胆结石和胆囊炎(论文参考文献)
- [1]维吾尔族和汉族胆结石相关风险因素及ApoE、Apo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陈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2]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D]. 肖云. 扬州大学, 2020(01)
- [3]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 江旭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尹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睡前胃内积食可能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J]. 王学新. 医学争鸣, 2015(02)
- [6]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王海东,郑进方,邢贻雷. 消化外科, 2002(05)
- [7]胆结石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J]. 王娜,王培玉,仝林虎,刘宝花. 现代预防医学, 2012(12)
- [8]新疆维吾尔、汉族脂联素基因表达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因素的研究[D]. 艾克拜尔·艾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9]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共病机制及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D]. 李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哪些癌症是胖出来的?[J]. 小卡,123RF. 健康之家,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