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油机增压空气的冷却对内燃机车功率及其经济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伍赛特[1](2021)在《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设计过程及运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优势,并对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阐述以汽油机与柴油机为代表的传统内燃机,以及斯特林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其他类型的热力发动机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时的设计过程与相关要求。同时,对混合动力汽车相关动力系统部件的运行策略进行了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可被视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转变时的过渡车型,为满足节能及减排的发展要求,针对其开展的相关研究依然势在必行。
孙婉荣[2](2021)在《基于柴油机热力学与热阻热容耦合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徐同坚[3](2021)在《ZL160船用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匹配特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变喷油参数是实现减少发动机排放和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研究ZL160船用高速柴油机不同的喷油参数对柴油机燃烧性、排放性以及经济性的影响。本研究在淄柴动力有限公司实验室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实验,利用真实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应用一次回归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分别安排喷油压力、喷油提前角、喷孔数目以及喷孔直径做实验,并得到相对较为理想的实验数据优化组合。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FD中的Fluent,建立燃烧室-喷油器模型,对喷油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匹配研究,分析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喷孔数目和喷孔直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以及研究表明如下:(1)在发动机100%负荷,转速1500 r/min时,研究喷油压力对发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动机缸内的燃烧随喷油压力的提高,持续期变短,混合气均匀,燃烧得到改善;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燃油雾化得到改善,燃烧充分,使得碳烟、CO以及HC等有害排放物排放量降低,但由于此过程缸内温度上升,致使有害排放物NOx的上升。(2)在发动机满负荷下,转速1500 r/min,研究喷油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喷油时刻的提前,混合气浓度均匀,滞燃期变长,燃烧更完全彻底,排放物CO、HC和碳烟降低;发动机的放热量随喷油时刻的提前变多,缸内温度变高,油耗降低,但是NOx因缸内温度的升高而导致排放量增加。(3)在发动机100%负荷,转速1500r/min时,研究喷油器喷孔数目对发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喷孔数目的增多,不利于发动机的燃烧性能,由于喷孔数目增多,燃烧反应不充分,使得CO等排放物排放量增加;因喷孔数目增多,燃烧温度下降,氧气也不足,NOx的排放量会减少。(4)在发动机满负荷下,转速1500 r/min,研究喷油器喷喷孔直径对发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燃油喷雾贯穿距随喷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会使燃油着壁,进而燃烧不充分,致使发动机燃烧性变差;由于喷孔直径的增大,未蒸发的燃油量增多,因而燃油雾化变差,从而增大了燃油消耗率,降低了燃油的利用率。(5)本研究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船用柴油机喷油参数进行优化匹配,选择四个喷油参数的优化点进行优化分析,经过初步分析,喷油压力的变化对碳烟的排放影响较大,喷油提前角的变化对NOx排放影响较大,喷油器参数对发动机的燃烧也有一定影响程度。
魏福祥[4](2021)在《高强化柴油机气流特性和燃烧排放性能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强化柴油机具有循环进气量大、动力输出高的特点,在军用和民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柴油车的NOx排放量超过了汽车排放总量的80%,面对能源逐渐紧缺、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在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对传统柴油机车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的进一步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强化柴油机采用各种新型技术,改善高强化柴油机气流特性和油气混合效果,在提高升功率的同时保证排放在允许范围内。为更好地研究气流特性和油气混合,本文基于Converge软件,对某高强化柴油机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详细对进气门间隙环带处的气流特性进行阐述,重点运用当量比占比法和洛伦兹曲线法对油气混合均匀度进行分析,在进一步探究高强化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方面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该分析方法,本文通过采用不同进气道组合形式、不同燃烧室形状以及不用进气门晚关角(LIVC),对比研究了有无涡流、不同挤流速度以及不同米勒度对高强化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选出改善其动力性和排放性的优化措施。研究表明,对缸内气流特性和油气混合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分析高强化柴油机工作过程内在机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利用涡流和挤流可以改善高强化柴油机油气混合和燃烧效果,显着提高其动力性能,并配合合理的米勒循环方案,在保证高强化柴油机动力性能提升的同时显着改善其排放性能。
黄桂聪[5](2021)在《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燃机作为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消耗的化石燃料和燃料燃烧不充分排出的有害气体占了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很大比重。因此,使用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提高内燃机对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的重要手段。鉴于当前研究存在低温余热利用的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缺乏余热回收装置的环境影响的评估,较少利用内燃机内部除排气外的其他余热源等问题,本文将以余热源温度低于300℃的大型二冲程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为了建立性能优异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柴油机内的余热能分布情况,探究了发动机内部各余热源的能流和(火用)流,并确定了排气的主要成分和酸露点温度,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其次,建立回收低温余热效果最佳的有机朗肯循环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热力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三种指标综合评价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对不同循环布局方式、不同循环工质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最合适的循环布局和工质。在确定了布局方式和循环工质后,使用灵敏度分析找出影响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并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前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非共沸循环工质对的有机朗肯循环与其他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为260℃以下时使用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布局的性能最佳。使用纯工质时环戊烷为综合性能评分最高的工质,而使用混合工质时,碳酸二甲酯与R245fa的混合工质对为综合性能评分最佳的工质对。比起未使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使用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的热效率在70%负荷下提高约4.2%。比起仅使用单一的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余热,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净输出功增加了约8%,(火用)效率提高约5.7%,单位净功的环境影响率降低约5.8%。
陈思吉[6](2021)在《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内燃机朝着高强化、高升功率、高爆发压力以及零部件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缸套失圆问题更为突出。缸套失圆会导致诸如功率损失、窜气、机油消耗量高等问题,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因此综合研究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对改善发动机性能、降低机油消耗和减少颗粒物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某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式缸套的失圆变形特征,并根据缸套的综合变形、二阶变形、三阶变形和四阶变形设计了不同缸套内表面工作型面方案,研究了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具体研究与结果如下:(1)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缸套失圆变形研究建立了包含缸盖螺栓、缸盖、缸垫、缸套、机体的热机耦合仿真计算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分别研究了缸套在热态、热态预紧、热态预紧过盈、热机耦合和热机耦合过盈条件下的失圆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缸套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第3缸的综合变形比第4缸平均小了52.1%。第3缸与第4缸缸套各阶失圆幅值对比,第3缸二阶幅值平均大了119.7%,三阶幅值平均小了55.1%,四阶幅值平均小了17.5%,五阶幅值平均小了56.3%,六阶幅值平均小了24.9%,七阶幅值平均小了39.1%。(2)研究缸套失圆特征对不同机油消耗途径下机油消耗量、窜气量与摩擦损失的影响建立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缸套特征型线下的活塞运动、环运动、窜气量、机油消耗量以及摩擦损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缸套二阶型线下的活塞径向位移、活塞倾角和活塞敲击动能与三阶、四阶型线下的结果对比分别大了8.2%、9.4%和51.0%。二阶型线下的窜气量最大值与三阶、四阶型线下相比分别小了35.4%和35.7%。二阶型线下环组摩擦损失的平均值较三阶、四阶型线下都减小了1.3%。(3)在考虑缸套变形的基础上,研究活塞环结构参数对窜气量、机油消耗量和摩擦损失的影响在考虑了缸套失圆变形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了活塞环径向弹力、开口间隙和侧向间隙对窜气量、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窜气量随着各环的开口间隙增大而增多;机油消耗量随着顶环的径向弹力、开口间隙以及侧向间隙增大都会增多;摩擦损失随着各环的径向弹力增大会加剧。
侯振宁[7](2021)在《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城郊物流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自十九世纪末诞生之日起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工业革命,完成了飞速的进化。汽车在带给人类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为了发展需要使用大量能源与使用能源造成的有害排放增多带来的矛盾。我国进口石油比例逐年增加,进口数量超过70%,远超国际水平。节约能源愈发重要;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雾霾天气增多,人们应意识到应对环境问题是一个人类如何拯救自己的问题。应对温室气体的问题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汽车行业责任重大。在全世界提倡的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各国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越来越多。混合动力汽车不但可以保持较远的行驶里程,还可以减少排放,节省燃油。所以,汽车产业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对能源与环保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与意义。在混合动力汽车设计过程中,对内燃机、电机等部件的选择与对两者输出进行控制一直是重要环节。此外,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城郊物流车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在城市中此类车型的频繁起停对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也带来一定压力。在车辆开发时使用不同的行驶工况对经济性、排放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长期以来,我国车企使用国外的行驶工况进行开发,其经济性、排放性还有提升空间。2020年我国发布中国汽车行驶工况,在该工况下进行城郊物流车的有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进行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混合动力汽车常见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选择单轴并联式作为城郊物流车车动力部件布置的结构;根据车辆设计要求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选择,完成了内燃机、电机等部件的参数匹配。其次,按照前向仿真的流程,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城郊物流车模型。根据选型匹配所得动力部件以及混动类型,基于Simulink/Stateflow工具箱,设计了基于规则的逻辑门控制策略和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在部分欧洲行驶循环试验工况(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和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Light Truck,CHTC-LT)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下,两种控制策略都可以完成内燃机和电机的转矩分配,所制定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在CHTC-LT下的SOC变化量更为稳定,经济性表现、排放性表现得到了提升。最后,搭建了与本文研究对象构型一致的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试验台架,选取了NEDC部分混合动力工况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控制策略下:仿真所得油耗量与台架试验所得油耗量变化量、变化趋势一致,可以证明本文所搭建的仿真模型与控制策略具有可信性;在混合动力模式,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油耗量更低,排放物浓度更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时油耗量相较于采用逻辑门控制策略时下降9.41%,SOOT的排下降7.55%,CO增加9.17%,NO下降10.33%,NOx下降7.9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时在混合动力工况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性,改善车辆排放效果,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韩睿钰[8](2021)在《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油机在重型机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国Ⅵ法规对排放限值提出了严厉的要求,而在瞬变工况下柴油机排放较稳态工况下骤增。目前调整喷油策略可对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是降低排放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一轻型柴油机,以恒转增扭瞬变工况为典型工况对柴油机进行试验,对车用柴油机宏观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CONVERG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对柴油机缸内场的分布和瞬变工况的劣变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劣变机理,其中瞬变工况下的仿真模型边界条件以响应时间最短的油门开度信号为基准提取。依据劣变机理,通过调整喷油参数研究喷油策略对车用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及排放规律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NOx和Soot的生成边界分别为温度T>2200K、当量比φ<1和T=1400K~2500K、φ>2。提前喷油正时,缸内最大温度Tmax增大,湍动能先小幅度减小后增大,缸内Tmax=1400K~2500K温度区间减小,Tmax>2200K的高温区间增大。在5°CA/ATDC时的缸内场中,随喷油正时提前,T>2200K区域急剧扩大,T=1400K~2500K扩大趋势不明显;O2浓度随着喷油正时的提前而降低;缸内速度场先增大后减小;缸内当量比φ>2区域先扩大后急剧减小;在φ<1区域较小。NOx排放量逐渐增高,颗粒物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适当地提前喷油正时,可以得到折中的排放性能。(2)增加喷油压力,NOx排放增大,颗粒物排放减小。缸内Tmax=1400K~2500K温度区间减小。在5°CA/ATDC时的缸内场中,T>2200K区域小幅度扩大,T=1400K~2500K区域扩大较为明显,O2浓度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而略有降低;缸内当量比φ>2区域减小,φ<1区域扩大。T=1400K~2500K区域扩大,φ>2区域减小,而Soot排放量减少,油气混合效果对抑制Soot的产生起着主要作用。在技术允许且在NOx排放限值内采用尽可能大的喷油压力可有效减少颗粒物的排放。(3)增加预喷-主喷间隔不会对NOx的排放造成影响。中小预-主喷间隔时增大预主喷间隔会使颗粒物排放降低。增大预-主喷间隔,-5°CA/ATDC曲轴转角时T>2200K的范围减小缸内氧浓度先减小后增大;缸内气体流速减小;缸内当量比φ<1区域增大。曲轴转角5°CA/ATDC下的缸内场中,缸内T>2200K高温区域和T=1400K~2500K温度区域范围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场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φ<1区域随预-主喷间隔的增大先缩小后增大;φ>2区域则先缩小后增大,但在20°CA到25°CA处变化不大,此时Soot的产生主要受温度边界条件影响。为了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应控制预-主喷间隔在15°CA到20°CA以内。(4)增大预喷率NOx排放增加,颗粒物排放降低。缸内Tmax=1400K~2500K与Tmax>2200K区间均呈现增大趋势;缸内预喷段的平均湍动能增大明显。曲轴转角5°CA/ATDC下的缸内场中,T>2200K和T=1400K~2500K区域呈现扩大趋势,当量比场中φ<1区域和φ>2区域均呈现减小趋势。折中选择10%~15%预喷率可得较好的NOx和颗粒物排放效果。(5)加入后喷后在主-后喷间隔曲轴转角内将有更多的氧气向着喷油区域扩散,并且卷吸作用对喷油末期的油气混合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主-后喷间隔增大时,NOx和颗粒物排放量先减小后增加。控制主后喷间隔15°CA左右可获得较好的NOx和颗粒物排放效果。随着后喷率的增大,NOx和颗粒物均减小,其中NOx减小幅度较小,接近无变化。缸内平均湍动能主喷段呈现减小趋势而后喷段呈现增加趋势;25°CA/ATDC下缸内场中速度场增强,温度分布T>2200K区域缩小。选取较大的后喷率可有效降低颗粒物的排放,同时也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
杨仕臣[9](2021)在《不同海拔下VNT对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用增压柴油机在实际运行中瞬态工况占66~80%,由于增压器“涡轮迟滞”等原因,增压压力及进气量的变化速率滞后于喷油量的变化速率造成瞬态工况下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恶化。国六法规对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的排放提出了要求,高海拔下,由于大气压力和氧含量的降低,造成柴油机在瞬态工况下的性能和排放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如何改善柴油机的瞬态响应的同时减少排放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通过改变喷嘴环开度对柴油机增压压力、扭矩响应及污染物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合理调节VNT开度是改善柴油机瞬态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优化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瞬态工况中的VNT开度,实现瞬态工况下柴油机与VNT的优化控制,以配备VNT的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提出随循环喷油量(负荷)增大逐渐增大VNT开度的瞬态VNT开度控制策略,结合大气压力模拟系统,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海拔为0、1000、2000和2400 m下,柴油机转速恒为1600、2000和2600 r/min,负荷1 s从0%瞬变到100%时的恒转速增转矩工况中不同VNT开度对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VNT的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介绍了增压压力和VNT开度的计算过程。(2)增转矩的瞬变过程中,随着VNT开度的减小,进气量、增压压力和增压器转速响应时间加快,同时产生逐渐增大的峰值,过小的VNT开度会导致增压器超速。不同大气压力下转矩响应随着VNT开度的减小呈先加快后减慢的趋势。瞬变过程中缸压和平均有效压力随VNT开度的减小响应加快,同时有小幅的上冲,上冲的峰值逐渐增大。PN峰值随VNT开度的减小逐渐增大,随着海拔升高,PN峰值增大。NOx体积分数不同海拔、不同转速下的变化不同。CO2峰值随VNT开度的减小而减小。CO峰值随VNT开度的减小和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O2体积分数在瞬变过程中先下降产生谷值然后增大产生峰值最后稳定,随VNT开度的减小谷值和峰值逐渐增大。(3)通过获得不同海拔、不同转速下的瞬态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柴油机瞬态响应和排放,对不同海拔下全工况范围内柴油机的VNT开度控制进行优化,获得了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的优化VNT开度协调控制方案,并进行WHTC循环试验,然后对原机与优化后转速、转矩和功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法规允差允许的范围内,不同海拔下实际转速对转速估算值的标准偏差小幅度上升,转矩和功率对估算值的标准偏差同时降低。排放方面:不同大气压力下的NOx、PM和PN冷、热态循环比排放都有了不同比例的下降。
罗振[10](2021)在《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型乘用车作为人民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普及程度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也随着机动车的增多而日益明显,增压直喷发动机作为乘用车主流的动力。由于其在技术上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多种优势,同时又因为其优异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在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质量、减少空间占有率等方面的明显作用,增压直喷技术得以迅速的普及应用。因此,对增压直喷发动机进行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并降低排放对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尾气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公司1.4L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查阅了与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关键性能参数优化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与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发动机气缸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进排气管道内气体流动数学模型以及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利用台架试验所获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参数以及标定后的仿真模型,根据所阐述的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总体思路和分析流程,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所研究的1.4L增压直喷汽油机,基于AVL-PUMA操作系统,结合AVL733S油耗仪、AVL Indiset 630燃烧分析仪、AMAI60气体分析仪等设备搭建发动机试验台架,在1000r/min~5200r/min转速下进行外特性工况试验,测得增压直喷发动机在外特性工况下的功率、扭矩、油耗率等性能数据。(2)根据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理论及测量得到的发动机结构参数,在一维仿真模拟软件GT-Power中建立增压直喷发动机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将台架试验所获得的发动机性能数据与仿真模型在相同工况计算得到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实体机数据与仿真数据误差控制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5%)内,保证仿真模型的准确可靠性。(3)通过对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进排气谐振腔容积、配气相位的平移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进排气系统参数变化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规律特性,为发动机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进排气歧管直径、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发动机中、高转速下动力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对低转速下发动机的动力性提升不明显。(4)选取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中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试验因子,应用试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DOE),以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直径、排气相位、进气谐振腔容积、排气谐振腔容积作为响应自变量,以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作为响应进行二阶响应面拟合,并将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油消耗率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完成多目标优化计算。在对该发动机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谐振腔容积以及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该增压直喷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优化后发动机1500r/min(最低油耗点)燃油消耗率由263.87g/k Wh降低为263.46g/k Wh,燃油消耗率降低0.15%,2000r/min(最大扭矩点)扭矩由205.53N.m提升至208.23N.m,比原机提升了1.3%,5000r/min(最大功率点)功率由91.49k W提升至96.41k W,比原机提升了5.38%。
二、柴油机增压空气的冷却对内燃机车功率及其经济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油机增压空气的冷却对内燃机车功率及其经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ZL160船用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匹配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
1.1.1 能源危机 |
1.1.2 船用柴油机的排放 |
1.2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与面临的难题 |
1.2.1 船用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 |
1.2.2 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 |
1.3 船用柴油机燃油喷射匹配的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船用柴油机喷油压力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船用柴油机喷油时刻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模型的建立 |
2.1 CFD简介 |
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2.2.2 网格划分 |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基本方程守恒方程 |
2.3.2 质量守恒方程 |
2.3.3 动量守恒方程 |
2.3.4 能量守恒方程 |
2.3.5 连续方程 |
2.4 主要模型 |
2.4.1 湍流模型 |
2.4.2 喷雾模型 |
2.4.3 燃烧模型 |
2.4.4 NO模型 |
2.4.5 碳烟模型 |
2.5 边界条件的设定 |
2.6 网格独立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设计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目标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对象 |
3.5 实验条件 |
3.5.1 功率 |
3.5.2 增压中冷系统 |
3.5.3 进气系统 |
3.5.4 排气系统 |
3.5.5 冷却系统 |
3.5.6 润滑油 |
3.5.7 测功器型号 |
3.5.8 实验仪器 |
3.5.9 实验燃料 |
3.6 实验方案 |
3.7 模拟结果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油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实验分析 |
4.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4.2.1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 |
4.2.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4.2.3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经济性能的影响 |
4.3 喷油时刻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4.3.1 喷油时刻对柴油机缸内燃烧的影响 |
4.3.2 喷油时刻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4.3.3 喷油时刻对柴油机经济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油器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分析 |
5.2 喷孔数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5.2.1 喷孔数目对柴油机缸内燃烧的影响 |
5.2.2 喷孔数目对柴油机排放性的影响 |
5.2.3 喷孔数目对柴油机经济性能的影响 |
5.3 喷孔直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5.3.1 喷孔直径对柴油机缸内燃烧的影响 |
5.3.2 喷孔直径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5.3.3 喷孔直径对柴油机经济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强化柴油机气流特性和燃烧排放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的数学模型 |
2.1 发动机CFD分析软件:Converge简介 |
2.2 流动及传热过程的基本控制方程 |
2.3 湍流模型 |
2.4 喷雾模型 |
2.5 燃烧模型 |
2.6 排放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高强化柴油机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 高强化柴油机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 计算模型的验证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1 进气门附近气体流动特性分析 |
3.3.2 油气混合均匀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涡流和挤流对高强化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 |
4.1 .有无涡流对高强化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对比研究 |
4.1.1 有无涡流对流动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
4.1.2 有无涡流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
4.2 不同挤流对高强化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对比研究 |
4.2.1 不同挤流对流动特性的对比研究 |
4.2.2 不同挤流对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LIVC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 |
5.1 LIVC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进气充量及泵气损失的影响 |
5.2 LIVC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缸内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
5.3 LIVC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缸内油气混合及燃烧的影响 |
5.4 LIVC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排放性能及动力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高强化柴油机性能提升分析 |
6.1 优化措施的选取 |
6.2 优化措施结论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
1.2.1 有机朗肯循环的布局选型 |
1.2.2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 |
1.2.3 有机朗肯循环的部件选型 |
1.2.4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评价 |
1.3 本文的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余热能分析 |
2.1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介绍 |
2.1.1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
2.1.2 二冲程柴油机技术参数 |
2.2 船用柴油机余热能分析 |
2.2.1 余热能流分析 |
2.2.2 余热(火用)流分析 |
2.3 船用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及分析 |
2.3.1 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 |
2.3.2 柴油机排气的酸露点计算 |
2.3.3 影响排气酸露点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模型建立 |
3.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 |
3.1.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1.2 高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1.3 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2 系统评价指标 |
3.2.1 热力性能评价 |
3.2.2 经济性能评价 |
3.2.3 环境性能评价 |
3.3 系统模型验证 |
3.4 不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比较 |
3.4.1 热力性 |
3.4.2 经济性 |
3.4.3 环境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选择和优化设计 |
4.1 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分析 |
4.1.1 工质类型 |
4.1.2 工质选择标准 |
4.2 基于单工质的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性能研究 |
4.2.1 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2 工质在不同冷凝温度、热源温度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工质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 |
4.3 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优化设计 |
4.3.1 系统运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3.2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
4.3.3 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舶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性能提升的研究 |
5.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设计 |
5.1.1 海水淡化装置 |
5.1.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 |
5.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
5.2.1 基于混合工质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研究 |
5.2.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 |
5.2.3 参数优化 |
5.3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在船舶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
5.3.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与其他余热系统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6)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缸套失圆研究现状 |
1.2.2 缸套失圆对机油消耗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缸套失圆对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缸套失圆变形及环组动力学相关理论 |
2.1 缸套失圆变形及传热理论 |
2.1.1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1.2 缸套传热基本理论 |
2.1.3 缸套失圆变形的描述 |
2.2 动力学及机油消耗理论 |
2.2.1 活塞动力学理论 |
2.2.2 活塞环组动力学理论 |
2.2.3 机油消耗的理论 |
第三章 干式缸套失圆变形特征研究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模型的建立 |
3.1.2 材料的属性 |
3.1.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1.4 模型的验证 |
3.2 缸套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2.1 缸套热态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2.2 缸套热态预紧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2.3 缸套热态预紧过盈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2.4 缸套热机耦合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2.5 缸套热机耦合过盈失圆变形结果及分析 |
3.3 缸套内表面型线方案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缸套失圆特征对环组动力学结果的影响研究 |
4.1 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边界条件 |
4.2 缸套失圆特征对活塞动力学的影响 |
4.2.1 缸套失圆特征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 |
4.2.2 缸套失圆特征对活塞敲击动能的影响 |
4.3 缸套失圆特征对环组动力学的影响 |
4.3.1 缸套失圆特征对活塞环运动的影响 |
4.3.2 缸套失圆特征对窜气量的影响 |
4.3.3 缸套失圆特征对环组总摩擦损失的影响 |
4.4 综合分析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缸套变形研究活塞环结构参数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 |
5.1 正交试验 |
5.2 活塞环结构参数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 |
5.2.1 活塞环径向弹力的影响 |
5.2.2 活塞环开口间隙的影响 |
5.2.3 活塞环侧向间隙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附录1 参与项目 |
附录2 论文发表 |
(7)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城郊物流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1.2.2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构型与动力部件选择 |
2.1 引言 |
2.2 混合动力汽车构型选择 |
2.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构型 |
2.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构型 |
2.2.3 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 |
2.3 动力部件选择 |
2.3.1 内燃机选型及匹配 |
2.3.2 电机选型及匹配 |
2.3.3 动力电池选型及匹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建模 |
3.2.1 发动机模型 |
3.2.2 电机模型 |
3.2.3 动力电池模型 |
3.2.4 车辆动力学模型 |
3.2.5 驾驶员模型 |
3.3 控制策略制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糊控制策略介绍 |
4.3 模糊控制策略制定 |
4.4 控制策略仿真对比分析 |
4.4.1 循环工况选择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及其验证 |
5.1 引言 |
5.2 试验使用设备 |
5.3 试验方案 |
5.3.1 发动机外特性试验 |
5.3.2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
5.3.3 电机特性试验 |
5.3.4 控制策略验证试验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
1.1.2 排放法规 |
1.2 研究现状 |
1.2.1 瞬变工况 |
1.2.2 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瞬变工况研究平台构建 |
2.1 试验平台构建 |
2.2 数值仿真平台构建 |
2.2.1 Converge软件简介 |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3 数值模拟计算参数及数学模型的确定 |
2.2.4 数值模型的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油策略对瞬变工况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1.1 研究方案确定 |
3.1.2 试验方案设计 |
3.2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2.1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瞬变过程参数的影响 |
3.2.2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瞬变排放性能的影响 |
3.2.3 喷油正时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劣变的控制 |
3.3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3.1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瞬变过程参数的影响 |
3.3.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瞬变排放性能的影响 |
3.3.3 喷油压力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劣变的控制 |
3.4 多次喷射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4.1 预-主喷间隔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3.4.2 预喷率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3.4.3 主-后喷间隔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3.4.4 后喷率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油策略对瞬变工况影响的仿真研究 |
4.1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
4.1.1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
4.1.2 喷油正时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
4.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
4.2.1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
4.2.2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
4.3 多次喷射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
4.3.1 预喷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4.3.2 后喷对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不同海拔下VNT对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机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
1.3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瞬态性能及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瞬态性能研究现状 |
1.3.2 VNT对瞬态优化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备 |
2.1.1 试验用涡轮增压柴油机 |
2.1.2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不同海拔下大气压力的控制方法 |
2.2.2 试验工况 |
2.2.3 标定变量的控制 |
2.2.4 VNT协调控制方案 |
2.2.5 验证:WHTC循环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NT控制策略分析 |
3.1 VNT的控制 |
3.1.1 VNT开环控制 |
3.2 增压压力目标值计算 |
3.2.1 稳态增压压力目标值计算 |
3.2.2 瞬态修正 |
3.2.3 目标增压压力限制 |
3.3 VNT开度PID调节计算 |
3.3.1 增压PID控制参数计算 |
3.3.2 增压压力控制偏差计算 |
3.3.3 增压压力计算及控制方式选择 |
3.3.4 VNT开度限制 |
3.4 增压压力监控 |
3.4.1 工作区域监控模块 |
3.4.2 永久控制偏差监控 |
3.4.4 系统故障监控 |
3.5 VNT占空比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海拔下VNT开度对柴油机瞬态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4.1 不同VNT开度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
4.1.1 VNT对柴油机瞬态过程中进气量的影响 |
4.1.2 VNT对柴油机瞬态过程中增压压力响应的影响 |
4.1.3 VNT对柴油机瞬态过程中增压器转速响应的影响 |
4.1.4 VNT对柴油机瞬态过程中转矩响应的影响 |
4.2 不同大气压力下瞬变过程中VNT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 |
4.2.1 1600 r/min下 VNT开度对燃烧的影响 |
4.2.2 2000 r/min下 VNT开度对燃烧的影响 |
4.2.3 2600 r/min下 VNT开度对燃烧的影响 |
4.3 不同大气压力、不同转速下柴油机瞬态过程中的排放特性 |
4.3.1 柴油机瞬态过程中NOx的变化规律 |
4.3.2 柴油机瞬态过程中PN的变化规律 |
4.3.3 柴油机瞬态过程中CO_2的变化规律 |
4.3.4 柴油机瞬态过程中CO的变化规律 |
4.3.5 柴油机瞬态过程中O_2的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优化 |
5.1 原机与优化后瞬态响应对比分析 |
5.1.1 线性回归分析及计算方法及允差限值 |
5.1.2 转速允差对比 |
5.1.3 转矩允差对比 |
5.1.4 功率允差对比 |
5.2 原机与优化后循环排放对比 |
5.2.1 NO_x循环比排放 |
5.2.2 PM循环比排放 |
5.2.3 PN循环比排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10)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进排气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发动机数值模拟仿真理论基础 |
2.1 数值仿真模型气缸建立的理论基础 |
2.1.1 缸内热力平衡关系描述 |
2.1.2 缸内燃烧过程的数学描述 |
2.2 进气管内的气体流动特性与能量损失 |
2.2.1 管内波动效应与谐振增压分析 |
2.2.2 管内流动能量损失分析 |
2.3 数值模拟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 |
2.3.1 有限体积法的原理 |
2.3.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发动机台架试验及仿真模型的搭建与验证 |
3.1 发动机台架试验 |
3.1.1 发动机样机基本结构特点与主要参数 |
3.1.2 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台搭建 |
3.1.3 发动机台架试验流程与结果分析 |
3.2 仿真软件介绍 |
3.3 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3.3.1 增压直喷发动机仿真模型系统边界条件搭建 |
3.3.2 进、排气管道建模 |
3.3.3 气缸模型建立 |
3.3.4 配气机构模块 |
3.3.5 曲轴箱模块 |
3.3.6 喷油器模块 |
3.3.7 增压器模块 |
3.4 仿真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
4.1 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1 进气总管长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2 进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1.3 进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 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2.1 排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2 排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3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1 进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2 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进排气系统关键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
5.1 DOE方法介绍与设置 |
5.1.1 DOE方法介绍 |
5.1.2 DOE优化设置 |
5.2 响应面的拟合与质量评价 |
5.2.1 响应面拟合 |
5.2.2 拟合质量评价 |
5.3 关键参数多目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柴油机增压空气的冷却对内燃机车功率及其经济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设计过程及运行策略研究[J]. 伍赛特. 上海节能, 2021(08)
- [2]基于柴油机热力学与热阻热容耦合模型的研究[D]. 孙婉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ZL160船用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匹配特性仿真研究[D]. 徐同坚.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4]高强化柴油机气流特性和燃烧排放性能模拟研究[D]. 魏福祥. 中北大学, 2021
- [5]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 黄桂聪. 广西大学, 2021(12)
- [6]缸套失圆特征对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D]. 陈思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7]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城郊物流车控制策略研究[D]. 侯振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瞬变工况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D]. 韩睿钰.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不同海拔下VNT对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优化[D]. 杨仕臣.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D]. 罗振. 重庆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