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治理整顿加油站(论文文献综述)
雷江平[1](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苏菲[2](2017)在《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冲突愈发严峻。同时,针对旅游行业,我国先后制定了诸多的扶贫方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是农村地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利用泸州江阳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人文资源,努力推进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将泸州江阳区打造成生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的生态旅城区,是泸州江阳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对泸州江阳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等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对世界上相关资料的查阅,本文以泸州江阳为对象,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中显露出的缺陷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本文共分为6大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定义和理论阐述;第三部分是这一地区该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为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市场调查;第五部分为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第六部分为促进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日趋显着、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效果明显、乡村旅游宣传营销高效推进和乡村旅游环境不断优化。2.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泸州江阳区254名游客的特征、游客需求倾向和游客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不够,(2)档次较低、旅游产品开发较为单一,(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4)营销手段单一,(5)乡村生态环境轻微破坏,(6)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针对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加强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管理,(2)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3)改善基础设施条件,(4)改善营销手段,(5)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5)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董大伟[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国务院[4](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本刊编辑部[5](2016)在《应急管理工作动态》文中提出10月1日—10月31日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检查值班值守和安全防范工作情况10月1日下午,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在当日带班领导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兆前陪同下,来到总局总值班室,看望慰问国庆值班人员,详细询问了各单位国庆节期间值班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听取了办公厅关于当日各地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值班值守情况汇报,要求大家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刘含兵[7](2013)在《汉语软新闻的编译策略探究 ——北京语视窗—央视视通项目英译及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报告的原材料来源于央视视通新闻汉译英外包项目。新闻是一种特殊文体,侧重宣传效果。本翻译报告是笔者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新闻原稿及译稿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闻编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采用的编译策略等进行总结之后完成的。本翻译报告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主要是对项目背景、原材料特点、翻译难点进行概括总结;第二章介绍了新闻编译实践中所应用的一些理论,主要为翻译目的论与新闻编译理论;第三章主要对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则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三种软新闻英译可以采取的编译策略;第五章为作者翻译实践的感悟以及遗留的一些问题;第六章为结语,为整篇翻译报告的总结。
刘杨平[8](2012)在《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研究》文中认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称‘YL石油集团’)是中国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之后由陕西省政府管理的具有勘探、开采、炼化、销售资质的第四大国有石油公司,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历史和国家政策的原因,一直未能建立完善有效的成品油销售渠道,多年以来成品油的销售仅限于出厂批发渠道,终端销售网络基础十分薄弱。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理论、4P营销理论、销售渠道理论、供应链垂直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石油化工行业成品油销售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比YL石油集团在成品油销售终端环节的现状,通过理论研究法、类比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图表对照法等研究方法找出多年以来困扰YL石油集团在市场萎缩时因销售渠道不健全、缺乏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而造成产品滞销、效益下滑的的原因,并针对YL石油集团当前成品油销售终端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即:建设六个终端油库的储销体系,建设装备自动化、IT信息化、监控远程化、经营多元化的3128座加油站终端销售网络零售体系,建设856辆油罐车的信息化物流配送车队体系,建设信息化远程调度监控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可行性建设规划方案。以及在管理、资金、组织机构、加油站的选择措施,为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针对YL石油集团本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从销售渠道的结构找出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渠道存在批发渠道规模和比例偏大,终端销售渠道基本缺失的缺陷;从供应链找出其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横向一体化的终端网络建设缺失,从而导致油品销售不畅,效益下滑;二是发现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YL石油集团供应链末端的销售终端利润流失巨大,只有大力发展下游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调整销售渠道的结构,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三是找出了YL石油集团产业链中核心企业销售公司存在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与国内外同行业比较,销售业务管理方式落后孱弱,管理创新能力比较低下,上、中、下游供应链发展不匹配;四是提出了对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渠道和终端网络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措施,以便使YL石油集团尽快适应国际能源市场变革,增强其抵御于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五是按照本方案建成YL石油集团的终端网络后将会打破在国内成品油销售终端市场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两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为车加油的选择;六是YL石油集团作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成员单位,其成品油终端存储和零售加油站能力的增强,将会进一步提高国家能源储备的安全。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一是为进一步提高YL石油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为YL石油集团找到了扩大利润的来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促进陕西能源经济可持续、良性发展;四是打破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垄断的成品油销售终端市场,为中国的成品油终端市场注入新的血液;五是在国内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的建设还主要以经验为决策手段的现状下提出可以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建设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尽管本文针对YL石油集团下游成品油终端渠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但也很难囊括这一利于发展的所有问题,还有待遇有心的同仁们今后做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任仲建[9](2011)在《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专用汽车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发展专用车产业的必然选择。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历经偶然萌发、竞相模仿、治理整顿、科学发展几个阶段,产业集群的框架基本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人才匮乏等。面对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促进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专用汽车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梁山在鲁西南地区的竞争地位,已成为关系梁山发展的重大课题。本论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专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将产业集群理论与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分析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对梁山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目标、模式选择等进行探索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发展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增强其竞争力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理论系统认识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对产业集群理论、专用汽车产业及其特点的认识,对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产业集群与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必然性和优势及专用汽车产业链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具有降低成本、高效协作、技术创新、区域经济竞争、区位品牌等优势,是提高专用车产业竞争力的可行有效的战略方式。(2)对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现状及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利用实证调研数据,分别对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3)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识别及SWOT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关键。从集群发展速度、集群认知度、集群影响力、集群核心产业竞争力、集群内部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内外网络联系七个方面对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识别,认为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快速发展壮大的成长阶段。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专用车产品及市场、产学研结合、龙头企业带动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集群内企业规模小、配件产业发展落后、集群内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集群发展所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资金紧缺、市场资源短缺、建设用地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以及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保证下,需要采取措施克服产业自身劣势与外部威胁,促进梁山县专用车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4)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为促进梁山县专用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产品、创优品牌、创造标准、创大市场为目标,以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产业为思路,采取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建立健全专用汽车生产、销售和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苏振[10](2011)在《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旅游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和规范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方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办法措施的总和。它也是我国数十年来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应如何应对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群”看法不尽相同,争议颇多,如:地方旅游产业定位的普遍现象是否都合理,出境旅游人数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否应进行政策干预,政府的旅游管理角色应如何转型等等。为了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依据,论文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基本理论,将旅游产业演进引入旅游公共政策研究,并提出了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的论证过程中,论文立足全球视野,一方面对全球一百余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和评价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以及(非人为直接干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以国外3个具有典型性的国家以及中国为例,定性分析和诠释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框架得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以我国为案例对象,剖析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在旅游产业演进视角下的问题成因及修正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为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各种政策选择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论,并对处于不同旅游产业演进阶段的政府超前制定理性而科学的旅游公共政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我国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1)提出和论证了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产业实现供需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是一个干预性的过程。旅游公共政策的制定总是遵循着旅游产业演进的轨迹,而同时又对旅游产业演进施加着影响。(2)构建和运用了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本文引入二维象限分析的基本形式和目标参照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构建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为评价和定位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和阶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3)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旅游产业演进水平下的旅游公共政策选择。在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评价对象所涉及的旅游产业强势区、旅游产业拉动区、旅游产业弱势区以及社会经济推动区4个区域的发展现实,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地区在旅游公共政策上的一般导向选择。2.实证研究(1)借鉴库兹涅茨国际截面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全球一百余个国家的旅游产业演进概况及其影响因素。论文以全世界140余个国家的历时性数据和共时性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产业演进在全球范围内的基本概况。论文重点借鉴了库兹涅茨的国际截面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年和1995年两个时间截面上影响旅游产业演进的4种因素(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数据波动过大不宜采用)。(2)运用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评价全球一百余个国家与我国各省、自治区的演进程度。论文以2000年与2007年为截面,评价得到具有纵向可比性的绝对数值和标准化后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数值并形成可直观观察的散点分布图。(3)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和诠释国外3个典型国家以及我国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关系。论文分别以传统发达国家(地区)——欧盟、追赶型发达国家——日本、传统发展中国家——泰国以及我国自身为案例,从不同维度分析和诠释了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形成之间的关系和历史过程。(4)基于旅游产业演进视角对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成因与修正策略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幅员辽阔、旅游产业演进梯度差异大等现实,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四项不匹配现状,提出我国应构建“跨省区域性旅游公共政策组合”的政策理念等五项修正策略。3.主要结论(1)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源于两个因素(基于旅游产业演进角度),一是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二是政府的理性目标。(2)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度依附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密度4个因素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国家越富裕,旅游产业规模和人均效益都越高;国家产业结构水平越高,旅游产业人均效益越高;国家人口规模越大,旅游产业规模越大;国家人口密度越高,旅游人均效益越高。(3)发现各国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额总体上会随着人均GDP、产业结构以及人口密度的上升而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分布。(4)全球一百余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省、自治区旅游产业演进水平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走的是经济优先发展,随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少数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公共政策的强势推动下表现出旅游产业超前发展并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特征。
二、四川省治理整顿加油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治理整顿加油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体验经济理论 |
2.2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乡村旅游概念 |
2.2.2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 |
第3章 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经济条件 |
3.1.3 交通条件 |
3.2 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3.2.1 农家乐 |
3.2.2 观光农园 |
3.2.3 休闲度假农庄 |
3.2.4 民俗村 |
3.3 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成效 |
3.3.1 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日趋显着 |
3.3.2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效果明显 |
3.3.3 乡村旅游宣传营销高效推进 |
3.3.4 乡村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
第4章 章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市场调查 |
4.1 调查背景 |
4.1.1 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的实施和数据处理 |
4.2 游客特征分析 |
4.2.1 年龄结构 |
4.2.2 客源地结构 |
4.2.3 职业结构 |
4.2.4 受教育程度 |
4.2.5 收入水平 |
4.3 游客需求倾向特征分析 |
4.3.1 出游意愿 |
4.3.2 出游时间 |
4.3.3 旅游项目的了解程度 |
4.3.4 旅游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 |
4.4 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4.4.1 出游动机 |
4.4.2 出游方式 |
4.4.3 信息获取渠道 |
4.4.4 消费支出 |
4.4.5 停留时间 |
4.4.6 消费满意度 |
第5章 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
5.1 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不够,档次较低 |
5.2 旅游产品开发较为单一 |
5.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5.4 营销手段单一 |
5.5 乡村生态环境破坏 |
5.6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6章 促进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
6.1 加强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管理 |
6.2 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 |
6.2.1 打造文化品牌 |
6.2.2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6.3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
6.3.1 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设施体系 |
6.3.2 完善提升咨询服务配套体系 |
6.3.3 完善提升体闲度假设施体系 |
6.4 改善营销手段 |
6.4.1 拓展营销渠道 |
6.4.2 加大宣传力度 |
6.5 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 |
6.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6.6.1 专业人才的引进 |
6.6.2 从业人员素质培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应急管理工作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检查值班值守和安全防范工作情况 |
福建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
天津市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四川省召开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现场推进会 |
交通运输部举办全国海上搜救政策宣贯培训班 |
甘肃省安委会召开2016年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
辽宁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甘肃省地震救援队成为国内首支省级重型救援队 |
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视电话会议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办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 |
公安部召开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
全国应急产业发展推进交流会在湖北召开 |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 |
国家铁路局举办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 |
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等工作 |
安徽省安委会召开2016年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第七次会议 |
中德军方举行“联合救援-2016”卫勤实兵联合演习 |
国家粮食局印发《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粮库安全生产守则》 |
河南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
青海省政府部署进一步做好近期防震减灾工作 |
云南省召开综合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辽宁省举办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模拟演练培训班 |
交通运输部组织突发事件部省联动桌面演练 |
湖北省召开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新修订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
水利部部署岁末年初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汉语软新闻的编译策略探究 ——北京语视窗—央视视通项目英译及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任务描述 |
1.1 项目背景 |
1.2 原文本特点 |
1.3 翻译难点 |
2. 理论的指导与应用 |
2.1 翻译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概述 |
2.2 新闻编译理论概述 |
3. 翻译过程 |
3.1 翻译前期准备 |
3.2 新闻编译具体步骤 |
4. 软新闻编译策略及译例分析 |
4.1 调整顺序 |
4.2 增添法 |
4.3 删减法 |
5. 翻译总结 |
5.1 翻译过程总结 |
5.2 软新闻编译心得 |
5.3 尚待探讨问题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译文 |
附录2 原文 |
致谢 |
(8)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特色与创新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成品油销售终端的发展方向 |
2.2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2.3 4P营销理论综述 |
2.4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理论综述 |
2.5 供应链横向一体化理论综述 |
2.6 销售渠道理论综述 |
3 YL石油集团终端销售网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
3.1 YL石油集团简介 |
3.2 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的现状 |
3.3 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存在的问题 |
4 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建设规划方案 |
4.1 YL石油集团终端网络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 |
4.2 YL石油集团终端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 |
4.3 YL石油集团终端网络建设的总体方案 |
4.4 终端油库建设方案 |
4.5 终端加油站网络建设方案 |
4.6 终端网点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设方案 |
4.7 YL石油集团成品油终端信息化建设 |
5 YL石油集团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建设措施 |
5.1 保障措施 |
5.2 终端油库的建设措施 |
5.3 加油站的建设措施 |
5.4 YL石油集团成品油终端配送体系建设措施 |
5.5 YL石油集团成品油终端信息化建设措施 |
6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创新与特色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系统认识 |
2.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属性 |
2.2 专用汽车产业及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点 |
2.3 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分析 |
2.4 专用汽车产业选择集群式发展的必然性 |
3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
3.2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3.3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4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识别及 SWOT 分析 |
4.1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 |
4.2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优势(STRENGTH)分析 |
4.3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劣势(WEAKNESS)分析 |
4.4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外部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4.5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
4.6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SWOT 矩阵分析 |
5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5.1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与思路 |
5.2 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5.3 加快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旅游产业演进相关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及空白点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拟创新点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1.2 旅游经济学理论 |
2.1.3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1.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 |
2.1.5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2.2 旅游产业演进的概念、特征与路径 |
2.2.1 旅游产业演进及其相关概念 |
2.2.2 旅游产业演进的基本特征 |
2.2.3 旅游产业演进的时间路径 |
2.3 旅游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形成 |
2.3.1 旅游公共政策及相关概念 |
2.3.2 旅游公共政策的内容体系 |
2.3.3 旅游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形成 |
2.4 旅游产业演进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1 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 |
2.4.2 旅游产业干预性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产业演进的分析与评价 |
3.1 旅游产业演进的历时性分析 |
3.1.1 全世界历时性分析 |
3.1.2 世界各大洲历时性分析 |
3.1.3 世界典型样本国家历时性分析 |
3.1.4 全球旅游产业格局的特征与主要发现 |
3.2 旅游产业演进的共时性分析 |
3.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分析与主要发现 |
3.2.3 分析结论 |
3.3 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 |
3.3.1 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
3.3.2 旅游产业演进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其与旅游产业演进的关系 |
4.1 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其与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关系 |
4.1.1 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关系 |
4.1.2 旅游产业演进程度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选择 |
4.1.3 政府的理性目标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选择 |
4.2 国外典型国家实证分析 |
4.2.1 传统发达国家(组织):欧盟 |
4.2.2 赶超型发达国家:日本 |
4.2.3 传统发展中国家:泰国 |
4.2.4 对比分析 |
4.3 我国实证分析 |
4.3.1 我国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的影响 |
4.3.2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对旅游产业演进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问题的成因与修正策略 |
5.1 旅游产业演进下我国旅游公共政策问题的成因 |
5.1.1 旅游产业演进格局的不均衡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高度统一不匹配 |
5.1.2 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地位不匹配 |
5.1.3 旅游产业演进的复杂性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协调机制不匹配 |
5.1.4 旅游产业演进的实践与旅游公共政策的理论滞后研究不匹配 |
5.2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修正策略 |
5.2.1 理念修正:建立我国跨省区域性政策组合 |
5.2.2 路径修正:确立地区发展路径差异化的政策导向 |
5.2.3 分工修正:建立多层次性的旅游公共政策体系 |
5.2.4 体制修正:构建适应区域发展的弹性旅游公共管理制度体系 |
5.2.5 机制修正:形成完善合理的旅游公共管理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研究结论 |
6.1.2 实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四川省治理整顿加油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2]泸州江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苏菲.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5]应急管理工作动态[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应急管理, 2016(10)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汉语软新闻的编译策略探究 ——北京语视窗—央视视通项目英译及翻译报告[D]. 刘含兵.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YL石油集团成品油销售终端网络研究[D]. 刘杨平. 西北大学, 2012(01)
- [9]山东省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 任仲建.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7)
- [10]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 苏振. 云南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