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川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韦小泉[1](2020)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静毅[2](2015)在《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石柱千野草场为例》文中指出近十年来,重庆市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开始展现生机与活力,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旅游开发在带动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在旅游景区景观规划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没有尊重原有的自然空间格局及人文历史背景,旅游景区规划出现了盲目建设、无序建设、同质化建设等现象,不仅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得地方文脉遭到破坏,乡土景观在旅游景区的建设浪潮中慢慢沉沦。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旅游景区和即将建设的旅游景区数量巨大,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反思,研究分析重庆旅游景区规划的要素特征并提出科学的规划设计策略,对于我国实现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从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在重庆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景区景观的自然、人文等景观构成要素以及特色景观的发展特征,针对当前旅游景区景观建设问题,探寻出符合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规划的策略,为高山草场提供科学建议。依据这一研究目的,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研究文献资料、实例调研、实证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论文观点进行了研究论证。论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来组织文章构架。文章的基本逻辑是:分析重庆旅游景区建设的历史背景及现状,找出当前旅游景区景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重庆景观的要素特征以及对旅游景区建设的作用——研究高山草场中旅游景区景观规划策略——以重庆石柱千野草场景观建设为例,对草场景观规划策略进行实践性应用研究——总结经验。文章结构分为6大章节:第1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章论述了重庆旅游景区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景区景观规划和建设中凸显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第3章论述了草场景观的构成要素、特征以及现代旅游的需求,分析了地方特色对重庆高山草场景观建设的重要作用;第4章提出了在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规划中采用的“多因子综合规划”和“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研究策略;第5章以石柱千野草场景观规划为例,对高山草场景观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性应用研究和评估;第6章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论文结论提出:在充分尊重重庆地方文脉下进行景观规划建设,应综合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要素。因此,重庆高山草场景观规划应从自然构架、人文构架、经济构架及保障体系上出发,以构建具有“生态、生产、生活”机能的特色景观为目的,创造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地方景观,促进重庆旅游景区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闫晨红[3](2015)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管治研究 ——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久讨论的命题,也是地理科学的主攻方向。为了妥善解决国土空间利用中的综合问题,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种类型,其中限制开发区又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粮食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生态产品,保障生态安全,该任务实现的前提是构建区内和谐的人地关系,其目的是营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格局。五峰县作为湖北省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试点示范县,具有生态空间面积较大和经济发展底子薄的一般性特点,也具有地形地貌复杂和交通可达性差等“老少边穷”地区的特殊性。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总体导向下,首要任务是科学解析现有国土空间利用状况,厘清空间管治中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为地区发展和空间优化提出对策建议。现有研究成果中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特定类型的空间管治成果较少。本文以湖北省五峰县为研究样本,总体研究架构是在研究背景介绍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沿着理论方法支撑——空间管治历程评估——空间管治问题解析——空间管治优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展开,具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支持下形成本文研究基础。对国内外空间管治研究按照空间层次进行梳理,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把握相关研究动态,确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形成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确定本文的理论基础、概念和方法体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研究思路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协同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后文提供理论基础。进而确定管治和空间管治概念内涵,引入Hufty管治分析框架及其相关概念,进而界定本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个概念,厘清各自概念边界。按照研究思路对文中出现的主要方法依次进行介绍。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分类方法为依据,采用地类转换的方式,依据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概念内涵分别划定其对应实体国土空间,作为后文研究的空间基础;进而采用景观生态分析软件对划分后的国土空间进行格局评价,以便通过直观的指标数据了解空间利用现状;为避免简单加总造成对整体空间管治的误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判断三类子空间的耦合拮抗问题;最后建立起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治分析模型,为五峰县空间管治问题解析提供工具。第三部分,历史与现状格局解析。为把握五峰县空间现状形成的根源和居民对空间利用、管治传统,依据史料对其建国后历史格局和空间管治变化进行整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对三类空间利用和管治情况进行分别介绍。其历史脉络显示,五峰县空间格局与管治的历史变化是分权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借助方法体系中提出的定量方法分别对五峰县国土空间进行划分,其空间划分结果与地形地貌特点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对其景观格局整体特征进行描述,表明整体景观格局具有典型的山区农业耕作模式特点;并对三类子空间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五峰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处于低水平发展耦合协调状态。第四部分,三大子空间管治问题解析。在对各子空间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治模型对三类空间管治状况进行分析。在对生态空间进行研究时,从土地、水资源和林业资源三个生态问题管治方面展开,并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治理过程为例进行纵面剖析。从三次产业的划分角度分别展开对生产空间管治问题的解析,着重选择茶叶生产、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进行探讨。生活空间管治的研究则从人口结构、聚落体系、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论述,并以五峰县城搬迁这一生活空间拓展为案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进行深入解读。第五部分,五峰县空间管治问题提炼与优化策略。主要集中在生态补偿机制、特色经济、管治手段和法律依据四个方面:一是脆弱生态基底现状影响到生态安全,且现有生态补偿制度偏重于生态空间保护,对生产、生活空间重视不足,使其难以真正发挥保护作用;二是特色经济整体竞争力薄弱,城镇化进程缓慢且发展不均衡;三是政府主导的管治过程考核导向明显,部门间规划衔接度低;四是法律依据模糊导致管治行为者定位不清,规范落实难度大。最后结合第三和第四部分空间问题解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吴勇[4](2012)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文中研究指明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樊家英,汪凤勇[5](2012)在《从恩施州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浅谈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分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州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建议。
王冬生[6](2012)在《基于RS和GIS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文中提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加剧环境脆弱性,侵蚀经济发展的成果并破坏发展前景,是人类的共同危机。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仍为碳密集型。人口增长、城市化及快速工业化大量增加了碳排放,开展碳减排的工作十分必要且压力巨大。目前国内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土地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之-这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还有待深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应用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收支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还集中于大区域的碳收支评估方面,缺乏对小区域的关注,研究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不高。为此,如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动态变化展开研究,增进区域碳循环评估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探索小区域碳估算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RS和GIS技术,以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收支动态变化为背景,展开碳收支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碳源汇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新的碳转换系数。选取重庆市北碚区2000-2010年的LandsatTM、ETM+遥感影响数据,2000-2010年的能源消费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北碚区统计年鉴等为基础数据。利用NDVI和NDBI监督分类和密度分割方法提取了2000-2010年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结果基本符合北碚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构建碳收支估算模型,估算历年不同士地利用方式的年碳收支数据,为下一步碳收支的动态变化和预测奠定基础。(2)根据2000年到2010年北碚区碳收支数据,重点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变化特征、不同地类碳收支变化的原因;利用时间序列趋势线法预测了北碚区2010年到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收支趋势,对预测结果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进-步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强度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经济产值与碳收支的相关性,就土地利用单位产值的碳收支变化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探讨。(3)利用碳支出/碳收入比率和碳收入盈余额的变动数据,分析得出了2000-2010年北碚区主要地类碳平衡能力降低的原因及特征。预测分析了北碚区2010-2015年主要地类碳收支平衡的变动趋势,得出北碚区碳收支平衡临界年份在2015年左右的结论。(4)探讨构建碳收支地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在现有开发平台和组件的支持下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系统的功能、框架,开发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5)针对北碚区平衡碳支出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碳减排的建议,主要有: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创新决策工具,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等,以期为北碚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指导。
何俊[7](2008)在《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与评价》文中指出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豆科牧草之一。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新疆等地都有野生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大面积种植。白三叶草茎叶柔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耐践踏,是温带地区多年生混播草地不可缺少的优质牧草。此外,白三叶草在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耐瘠薄,还可作为水土保持和城市及庭院绿化植物,生态价值较高。亦可作绿肥,改良土坡,培肥地力。我国虽有丰富的白三叶草资源,但是,由于相关的研究报道很少,严重地制约了对白三叶草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共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从形态学、抗热性评价和等化酶三个方面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与遗传多样性状况,为白三叶草在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开发、品种选育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1.对白三叶草形态多样性分析鉴定的结果显示,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在15个重要形态学性状指标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从14.32%~76.51%。因子分析表明,前五个主成分占了76.299%的变异,可以概括出大部分的变异。依据前五个因子的得分系数和因子旋转后各性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我们把这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叶型因子、植株因子、匍匐茎因子。2.根据各材料间欧氏距离,利用SPSS16.0分析软件对15个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表明,62份白三叶种质资源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大类的11份种质材料花色全部为粉红色,属于中间类型。第二大类有21份种质材料,这些材料花色均为白色,综合表现为植株明显高大,叶面积也较大,花序数明显增多,匍匐茎发达。这类种质材料具有高产的潜力,可作为高产牧草选育与人工草地建植的首先材料。第三大类有29份种质材料,这些材料花色也均为白色,综合表现为植株比较低矮,叶面积较小,花序数明显减少。这类种质材料中有些具备草坪草的特性,可作为草坪草选育或利用的首先材料。3.对8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进行抗热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高温胁迫下,随着温度上升,白三叶草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叶片脯氨酸含量升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这些变化都呈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各材料之间变化有差异。采用五级评分法对8份白三叶草种质材料进行抗热性综合评价,最后分析得出抗热性能强弱的排序是那努克>云南镇雄>新疆南山>武昌>黔晴>瑞文德>海法>吉林白河。那努克、云南镇雄、新疆南山、武昌都是抗热性较强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耐热品种利用或选育的首选材料。4.采用酯酶、过氧化物酶对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谱带分析表明,两种酶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两种等位酶5个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的平均值为1.6847;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的有效数目Ae的平均值为1.3737;多态位点的百分数P的平均值为70.0%;平均每个位点实际杂合度Ho的平均值为0.5366;平均每个位点预期杂和度He的平均值为0.4098,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5.根据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相似度,利用NTSYS生物统计软件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类的结果与地理区域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两种研究的方法、水平及所依据的原理各不相同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优良的种质资源。
赵哲远[8](2007)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前沿课题,最新的“全球土地计划(GLP)”更侧重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调控研究。未来10-15年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期”,也是土地资源瓶颈约束加剧的“矛盾凸现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严峻挑战。尤其是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规划调控,显得非常迫切,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要加强,不断地纠正土地利用中的“市场失灵”。而且,规划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要以问题为导向,从历史经验、现实矛盾来探索未来。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探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主要的研究成果是:(1)依靠浙江省历次土地利用调查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全面地分析1984年、1996年、2005年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状况,构建浙江省1996-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明确各种地类在此期间减少的去向、增加的来源。研究显示,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占耕地减少面积的59.39%;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等建设占用耕地,约占37.65%。新增耕地生产能力大多不如城郊被城市建设侵占的优质耕地,从大尺度的耕地整体质量来分析,呈下降趋势。而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的重点是协调保护优质耕地与保障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浙江省在过去的十年里(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是历史上最为剧烈的,比如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新增面积为18.09万hm2,是1996年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的32.42%,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15.48万hm2,而相应的省、市、县、乡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是“失控”的。但是,小尺度规划编制与实施方面的制度创新(如设立“待置换用地区”、土地整理“折抵指标”跨地区有偿调剂等),发挥出保障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增加规划的弹性、促进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占补平衡等多种功能。(3)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更多地体现为“土地发展权”的设定。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至少面临着“五大转变”,而且逐步趋向于综合性的“区域空间规划”。(4)宏观层面的产业集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需要突出它们的战略性地位。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重大导向是协调城市体系内部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等,实现合理利用土地。(5)以浙江省完整的系列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提出“多尺度规划同步编制”的技术构想,使规划要素及其量化信息能在较大尺度内得到相对的统一,提高规划空间布局的精度,为规划的数量配置和空间管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6)为应对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未来需要编制弹性空间规划。建议设置跟农村建设用地缩小相挂钩的城镇建设“弹性发展区”,技术思路是:将区域内预计可实现的农村建设用地缩小面积调查清楚,按其数量来设立城镇“弹性发展区”的相应规划规模(可跨区域有偿调剂空间)。(7)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研究构建“土地发展权转移(TDR)”制度,将已具备TDR雏形的跨区域“基本农田异地代保”、“异地补充耕地”数量调控技术一并纳入TDR制度加以规范。这样,可以解决跨区域的资源分布与资金短缺的错位问题,推动地区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有效地保护农用地和生态用地。(8)基于SPOT5遥感数据,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技术精度要求,证实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是快速地进行小尺度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支撑。(9)建立“浙江省中小尺度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主题细分为“规划控制指标执行程度、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规划实施的生态效益、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用途管制实现程度、规划实施制度创新”6个方面、20项指标。提出中小尺度规划实施评价的“分层式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赵逖[9](2007)在《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地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较,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现实发展的差距,多数民族地区发展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设施欠帐多、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等方面,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气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此提高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据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统计资料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状特征,并深入到民族地区内部分析比较了各民族自治县级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了具体而直接的详尽认识,最后以此作为认识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结合理论指导,提出了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对策和措施。
哈鸿儒[10](2006)在《西乌珠穆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7%。从八十年代中期实行草畜双承包之后,牧区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牲畜头数猛增至建国初期的3倍左右。近20年来载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况,特别是枯草期,北方广大牧区冬季草地已超载50%,少数地区已超载1~1.5倍;目前,在北方牧区2.24亿公顷可利用的草原中,已明显退化的面积有4670—6670万公顷。有必要认真回顾我们所走过的传统草原畜牧业路子,认真调研现行各项牧业政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草原生态环境和传统畜牧业的矛盾,寻找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新路子。近些年来,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试图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为例,对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障碍与机制进行初步探索。80年代以来,国内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外一些学者对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也十分重视。本文以草原畜牧学、生态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指畜牧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横向即指草原畜牧业同其他产业间以及草原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面临的问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简单概括为: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持续满足当代人以及后代人对畜产品需求的发展。同时可持续农业是一个多维概念,它包含了现代化农业的全部本质内涵。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指畜牧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横向即指草原畜牧业同其他产业间以及草原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面临的问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简单概括为: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持续满足当代人以及后代人对畜产品需求的发展。西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经营粗放,抗灾能力弱;草地生态环境恶化比较严重;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加工增值能力较弱;畜牧业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两个基本结论:第一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畜牧业中存在的经营粗放,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完善,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既有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体制落后、牧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等人为因素的制约;第二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是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也就是说从重视头数和规模逐步转向重视质量和效益。制度变革和观念更新是必不可少的要件。同时对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草原,建设草原,保护生态;二是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优势羊肉品牌;四是加强市场建设;五是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和经济杂交工作;六是推进奶牛业科学规范的发展;七是进一步加大牧业产业化投入,提高效率。
二、利川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川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石柱千野草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现状问题分析 |
2.1 重庆高山草甸旅游景区景观规划建设中凸显的问题 |
2.1.1 对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 |
2.1.2 对原生人文资源的破坏 |
2.1.3 忽略地貌特异性,同质化开发现象严重 |
2.1.4 片面注重景观视觉形象,忽略游客的互动体验 |
2.1.5 景区项目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与特色性 |
2.2 对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建设的反思 |
2.3 本章小结 |
3 重庆高山草场景观的要素特征及旅游需求 |
3.1 重庆高山草场景观的要素特征 |
3.1.1 地域性特征 |
3.1.2 生物性特征 |
3.1.3 人文性特征 |
3.1.4 景观性特征 |
3.2 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的旅游需求 |
3.2.1 参与性需求 |
3.2.2 真实性需求 |
3.2.3 系统性需求 |
3.2.4 差异性需求 |
3.3 重庆高山草场景观要素及旅游需求对旅游景区规划的参考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1 规划原则 |
4.1.1 自然生态原则 |
4.1.2 交通合理原则 |
4.1.3 体验互动原则 |
4.1.4 乡土美学原则 |
4.1.5 关联发展原则 |
4.2 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的规划策略 |
4.2.1 多因子综合考虑 |
4.2.2 适应现代旅游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5 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实践应用研究——以石柱千野草场景观规划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现状分析 |
5.2.1 自然生态现状 |
5.2.2 建筑聚落环境现状 |
5.2.3 产业现状 |
5.2.4 民俗文化现状 |
5.3 规划设计对策 |
5.3.1 保护并梳理生态本底 |
5.3.2 完善旅游系统及构建连续的交通系统 |
5.3.3 打造体验式旅游项目 |
5.3.4 融合原生人文要素与项目规划 |
5.3.5 完善生态智慧科普标示系统 |
5.4 千野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后评估 |
5.4.1 规划中可借鉴的经验 |
5.4.2 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
5.5 本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管治研究 ——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提出 |
1.1.1 背景分析 |
1.1.2 研究价值及问题思考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空间管治研究进展 |
1.2.2 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进展 |
1.2.3 总体述评 |
1.3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概念与方法体系 |
2.1 论基础 |
2.1.1 人地关系论 |
2.1.2 空间生产论 |
2.1.3 协同论 |
2.2 概念体系 |
2.2.1 管治及空间管治 |
2.2.2 Hufty管治分析框架 |
2.2.3 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
2.3 方法体系 |
2.3.1 空间功能分区 |
2.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2.3.3 空间协调度模型 |
2.3.4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治分析模型 |
2.4 小结与讨论 |
3 五峰县国土空间管治的演化格局 |
3.1 建国后空间管治演变特征 |
3.1.1 建国初期政策主导的强制性管治 |
3.1.2 文革时期粮食生产主导的集权式管治 |
3.1.3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主导的控制型管治 |
3.1.4 设立自治县后多部门规划主导的管治 |
3.1.5 历史格局变化及管治特征 |
3.2 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划分 |
3.3 整体景观格局特征 |
3.4 空间利用协调度评价 |
3.4.1 协调发展指标值 |
3.4.2 空间协调度评价 |
3.5 小结与讨论 |
4 五峰县生态空间管治 |
4.1 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
4.2 生态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4.2.1 土地资源空间管治 |
4.2.2 水资源空间管治 |
4.2.3 林业资源空间管治 |
4.3 典型案例: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治理过程 |
4.3.1 管治现状 |
4.3.2 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五峰县生产空间管治 |
5.1 生产空间格局分析 |
5.2 第一产业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2.1 整体现状及管治问题 |
5.2.2 茶叶生产整体概况及管治问题 |
5.3 第二产业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3.1 县域内工业生产空间整体特点 |
5.3.2 矿产资源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3.3 工业生产拓展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4 第三产业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4.1 旅游业空间发展现状 |
5.4.2 旅游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6 五峰县生活空间管治 |
6.1 生活空间格局分析 |
6.2 人口结构与聚落体系管治问题解析 |
6.2.1 人口结构管治问题解析 |
6.2.2 聚落体系管治问题解析 |
6.3 基本公共服务管治问题解析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教育服务 |
6.3.3 医疗服务 |
6.3.4 管治问题分析 |
6.4 典型案例:五峰县城搬迁空间管治问题解析 |
6.4.1 新县城生活空间变化 |
6.4.2 管治问题分析 |
6.5 小结与讨论 |
7 五峰县国土空间管治及优化策略 |
7.1 空间管治问题提炼 |
7.1.1 生态本底脆弱亟待治理,补偿机制偏重生态修复和维护 |
7.1.2 特色生态经济竞争力薄弱,城镇化进程缓慢欠均衡 |
7.1.3 政府主导的管治过程考核导向明显,规划衔接度低 |
7.1.4 法律依据模糊导致主体定位不清,居民和社区参与被动 |
7.2 空间管治优化策略 |
7.2.1 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
7.2.2 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7.2.3 生活空间提升策略 |
7.2.4 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关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 |
8.1.1 主要结论 |
8.1.2 本文的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山地与山地城镇概念 |
1.2.2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
1.2.3 西南山地城镇的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构架 |
1.5.3 论文内容安排 |
2 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与选址分布 |
2.1 山地城镇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
2.1.1 异质性与自相似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
2.1.2 难达性与复杂性的交通结构特征 |
2.1.3 封闭性与多样性的文化结构特征 |
2.2 山地城镇空间分布规律 |
2.2.1 城镇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
2.2.2 城镇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
2.2.3 城镇趋矿源区位点状分布 |
2.2.4 城镇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
2.2.5 城镇以路为线串珠状分布 |
2.3 山地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
2.3.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
2.3.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3.3 山地河流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4 小结 |
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图谱 |
3.1 山地城镇结构类型分类 |
3.1.1 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分类 |
3.1.2 山地地形特征的分解简化 |
3.1.3 地貌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综合 |
3.2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类型实证 |
3.2.1 团块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2 带状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3 放射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4 组团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3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图谱 |
3.3.1 团块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2 条带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3 放射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4 组团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 适从而渐进的山地聚落空间演化 |
4.1.1 聚居规模和外部形态适从地形的演化 |
4.1.2 聚落空间结构等级差序渐进式的演化 |
4.2 定制而求变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2.1 城镇空间形态从规范型向自由式的演化 |
4.2.2 城镇内部结构从礼制性向实用性的演化 |
4.2.3 空间成长由城郭分离到附城建郭的演化 |
4.3 被构而转型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3.1 城镇用地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演化 |
4.3.2 城镇空间成长从封闭型向离散型演化 |
4.3.3 山地城市多区离散组合的结构模式 |
4.4 自觉而新生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4.1 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化 |
4.4.2 城市空间从地面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 |
4.4.3 空间结构从缓慢单一到剧烈多元的演化 |
4.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成长的模式 |
4.6 小结 |
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制 |
5.1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 |
5.1.1 自然环境因素的催生与规限影响 |
5.1.2 政治文化因素的促变影响 |
5.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助长影响 |
5.1.4 影响力演化过程和综合作用模式 |
5.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5.2.1 开放与非平衡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
5.2.2 涨落与失稳是结构变化的诱因 |
5.2.3 竞争与协同是结构发展的动力 |
5.2.4 突变与渐变是结构发展的方式 |
5.2.5 分叉与选择是结构发展的路径 |
5.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逻辑进程 |
5.4 小结 |
6 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6.1 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历史经验 |
6.1.1 基于对山地环境多层面的自适应律 |
6.1.2 基于对城镇功能积极响应的协同律 |
6.2 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困境 |
6.2.1 城市与乡村分割对立及极化发展的矛盾 |
6.2.2 城镇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 |
6.2.3 人地关系无序、灾害威胁加剧的问题 |
6.2.4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网络破碎的问题 |
6.2.5 地域文化趋同、城镇特色衰微的问题 |
6.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优化策略 |
6.3.1 前提策略——建立山地特色的开放空间体系 |
6.3.2 保障策略——建立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 |
6.3.3 方式策略——建立高效协调的空间结构 |
6.3.4 路径策略——建立动态成长的管理机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基于RS和GIS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模型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模型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生态环境分析 |
3.1 北碚区概况 |
3.2 北碚区生态环境状况简析 |
第4章 基于RS和GIS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 |
4.1 图像预处理 |
4.2 基于NDVI和监督分类方法的林地、耕地、草地信息提取 |
4.3 基于NDBI和监督分类方法的建设用地、裸地信息提取 |
4.4 利用NDVI和NDBI解译的误差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收支动态研究 |
5.1 北碚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收支动态变化 |
5.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收支动态预测 |
5.3 不同土地利用产值及其碳收支的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碳收支平衡预测及其GIS决策支持系统探讨 |
6.1 北碚区碳收支平衡现状分析 |
6.2 北碚区碳收支平衡预测 |
6.3 碳收支地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设计与探讨 |
6.4 小结 |
第7章 存在主要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 |
7.1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应对碳收支变化的探讨 |
7.2 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减排措施 |
7.3 提高政府决策能力与创新决策工具的探讨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讨论 |
8.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2 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主要发表论文集主要课题项目 |
(7)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图版目录 |
表格目录 |
英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 概念及研究概况 |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水平 |
1.2.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 |
1.2.3 生化(蛋白质)水平 |
1.2.4 分子水平 |
2 牧草及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3 白三叶草研究概况 |
3.1 地理分布 |
3.2 植物学特征 |
3.3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 |
3.4 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 |
3.5 其他利用研究 |
3.5.1 建立人工草坪 |
3.5.2 蓄水保土 |
3.5.3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
3.6 细胞学研究 |
3.7 新品种选育研究概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实验设计 |
1.4 播种及移栽 |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基本统计分析 |
2.2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主要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主要形态学性状的因子分析 |
2.4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抗热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1.3.1 相对含水量(RWC)测定 |
1.3.2 细胞膜相对透性测定 |
1.3.3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1.3.3.1 所用试剂: |
1.3.3.2 制作标准曲线 |
1.3.3.3 游离脯氨酸提取 |
1.3.3.4 显色反应 |
1.3.3.5 测定吸光度值 |
1.3.3.6 计算 |
1.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4.1 提取 |
1.3.4.2 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
2.2 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 |
2.3 脯氨酸(Pro)含量变化 |
2.4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2.5 白三叶草种质材料的抗热性综合评价 |
2.6 白三叶草种质材料的抗热综合值与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等位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始材料获得 |
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药品 |
1.2.3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的配置 |
1.3 实验方法 |
1.3.1 酶液的提取 |
1.3.2 酶系统的筛选 |
1.3.3 凝胶的制备 |
1.3.4 进样 |
1.3.5 电泳 |
1.3.6 剥胶 |
1.3.7 染色方法 |
1.3.8 记录照相 |
1.3.9 酶谱的遗传学解释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酶提取缓冲液的筛选 |
2.2 酶系统的筛选 |
2.3 带型及遗传学解释 |
2.4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2.5 白三叶草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 关于两种研究方法不同结果的说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参加的学术会议 |
发表的文章 |
(8)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进展 |
2.1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动态 |
2.1.1 国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动态 |
2.2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动态 |
2.2.1 国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动态 |
2.2.2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方式的研究动态 |
2.3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的总体趋势 |
2.3.1 重视中小尺度土地利用的区域综合研究 |
2.3.2 耕地保护与非农用地适度增长是规划调控研究重点领域 |
2.3.3 以问题为导向,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需要不断演进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调控分析 |
3.1 浙江省1984-2005年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3.1.1 浙江省1984、1996、2005年土地利用状况 |
3.1.2 浙江省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3 浙江省的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分布 |
3.2 浙江省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调控的反思 |
3.2.1 我国前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简要回顾 |
3.2.2 浙江省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回顾 |
3.2.3 浙江省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成效及规划指标的“失控” |
3.3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方式及调控制度创新 |
3.3.1 土地利用数量与空间调控方式的评析 |
3.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的制度创新 |
3.4 浙江省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存在的问题 |
3.4.1 规划的用途管制刚性强,难以承受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
3.4.2 非农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农村居民点总规模“不降反增 |
3.4.3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的理论分析 |
4.1 编制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的背景 |
4.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
4.1.2 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省的发展新趋势 |
4.2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 |
4.2.1 规划是一种制度安排和“政府的第四种权力” |
4.2.2 土地利用规划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手段,也体现为设定“土地发展权” |
4.2.3 土地利用规划体现出鲜明的公共政策属性 |
4.2.4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关注土地资源总价值核算 |
4.3 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转变 |
4.3.1 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的展望与技术创新 |
4.3.2 规划重点:突出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地位 |
4.3.3 规划过程:由“自上而下”指令型转向“双向互动”协商型 |
4.3.4 规划目标:由“保护耕地单目标”转向“保障区域多目标发展” |
4.3.5 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转向“指标与空间双重控制”(分区制) |
4.3.6 规划决策:拓宽公众参与范围,由“被动规划”转向“主动规划” |
4.3.7 规划模式:从“终极目标型”转变为“过程导向型”(动态规划) |
4.4 土地利用规划逐步趋向于综合性“区域空间规划” |
4.4.1 国外的区域空间规划 |
4.4.2 土地利用规划逐步趋向于综合性“区域空间规划” |
4.5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法制建设和政绩考核改革 |
4.5.1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法制建设 |
4.5.2 政府绩效考核方式改革 |
4.6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一:不同尺度的规划空间布局初步研究 |
5.1 产业集群的发展引导用地空间布局 |
5.1.1 经济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 |
5.1.2 产业集群引导城市土地利用 |
5.1.3 实证尝试: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集群及其空间布局初步研究 |
5.2 城市体系(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引导用地布局 |
5.2.1 城市化进程 |
5.2.2 城市空间增长与土地集约利用 |
5.2.3 城市体系(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 |
5.2.4 实证尝试:浙江省环杭州湾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
5.3 采用多尺度规划同步编制方法,提高空间布局的精度 |
5.3.1 多尺度规划同步编制的研究较少 |
5.3.2 多尺度规划同步编制能提高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和精度 |
5.3.3 实证尝试:台州市路桥区沿海高速公路多尺度空间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二:中小尺度弹性空间规划与异地数量调控研究 |
6.1 设立城镇建设“弹性发展区”技术途径 |
6.1.1 弹性空间规划 |
6.1.2 设立城镇建设“弹性发展区”是编制弹性空间规划的需要 |
6.2 完善“基本农田异地代保”与“异地补充耕地”数量调控技术 |
6.2.1 跨区域“基本农田异地代保”数量调控技术及作用 |
6.2.2 跨区域“异地补充耕地”数量调控技术设计 |
6.3 构建“可转移土地发展权”制度,促进保护农用地 |
6.3.1 国外的土地发展权制度 |
6.3.2 “可转移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技术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三:小尺度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研究 |
7.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研究是新课题 |
7.1.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必要性与研究动态 |
7.1.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研究的困难 |
7.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技术设计 |
7.2.1 制作SPOT5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技术要求 |
7.2.2 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技术路线 |
7.3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的分析模型 |
7.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模型 |
7.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模型 |
7.4 实证尝试: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监测 |
7.4.1 余杭区塘栖镇概况 |
7.4.2 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余杭区塘栖镇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四:中小尺度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
8.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是新领域 |
8.1.1 规划实施评价是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 |
8.1.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是一项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
8.2 中小尺度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
8.2.1 规划实施评价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导向 |
8.2.2 用途管制与集约用地导向下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
8.3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
8.3.1 单指标评价法 |
8.3.2 “分层式”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8.4 实证尝试:浙江省上虞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
8.4.1 上虞市概况 |
8.4.2 上虞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与发表论文(VITA&PUBLICATIONS) |
(9)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论述 |
1.2.2 我国学者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论述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
2.1 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界定、特征及历史 |
2.1.1 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界定 |
2.1.2 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特征 |
2.1.3 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 |
2.2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贫困地区 |
2.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3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 |
2.3 加快发展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3.1 保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
2.3.2 新时期工业化的战略需要 |
2.3.3 有助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 |
2.3.4 有助于西部经济的良性运行 |
3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及特征分析 |
3.1 武陵山民族地区资源条件分析 |
3.1.1 自然资源 |
3.1.2 经济资源 |
3.1.3 社会资源 |
3.2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特征分析 |
3.2.1 经济总量规模和平均水平 |
3.2.2 基础设施建设 |
3.2.3 发展速度和效率 |
3.2.4 固定资产投资 |
3.2.5 市场发育程度 |
3.2.6 产业结构 |
3.2.7 二元经济结构 |
3.2.8 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
3.2.9 科技发展水平 |
3.2.10 对外贸易和开放程度 |
3.3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SWOT 分析 |
3.3.1 优势(S—Strengths) |
3.3.2 劣势(W—Weaknesses) |
3.3.3 机遇(O—Opportunities) |
3.3.4 挑战(T—Threats) |
4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
4.1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1 重视观念的转换 |
4.1.2 重视对自身优势的开发利用 |
4.1.3 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
4.1.4 重视扶贫工作 |
4.1.5 重视解决资本短缺问题 |
4.1.6 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
4.1.7 重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4.1.8 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
4.1.9 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
4.1.10 重视渝怀铁路的修建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
4.2.1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4.2.2 加快优势自然资源的开发 |
4.2.3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开放门户 |
4.2.4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和发展 |
4.2.5 增强资本形成能力,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4.2.6 大力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 |
4.2.7 建立和完善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市场体制 |
4.2.8 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支柱财源 |
4.2.9 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良性运行 |
4.2.10 充分发挥渝怀铁路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推动作用 |
4.3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1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4.3.2 特色农业战略 |
4.3.3 农村城镇化战略 |
4.3.4 异地开发扶贫战略 |
4.3.5 生态农业战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西乌珠穆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草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1.2 草原畜牧业概况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2.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背景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
2.2 可持续农业与可持续的草原畜牧业 |
2.2.1 可持续农业的提出与定义 |
2.2.2 可持续农业是一个多维概念 |
2.2.3 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新趋势 |
2.2.4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2.3 西乌珠穆沁草原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2.3.1 基本情况 |
2.3.2 历史沿革与持续发展瓶颈 |
第三章 西乌旗概况及畜牧业发展基础 |
3.1 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1.2 气候 |
3.1.3 水资源 |
3.1.4 土壤及植被 |
3.1.5 人口及社会状况 |
3.2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 |
3.2.1 饲养规模发展的几个阶段 |
3.2.2 畜种结构的演变 |
3.2.3 存栏牲畜的总增及纯增情况 |
第四章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几点经验 |
4.1 适应当时社会背景的管理体制 |
4.1.1 苏鲁克制 |
4.1.2 新苏鲁克制 |
4.1.3 集体所有制 |
4.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2 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 |
4.2.1 水草棚圈建设 |
4.2.2 草原保护建设 |
4.2.3 抗灾防灾建设 |
4.3 发挥产业优势的畜产品基地建设 |
4.3.1 奶源基地建设和乳品加工 |
4.3.2 肉产品基地建设 |
4.4 日益完善的畜牧业服务体系 |
4.5 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推行 |
第五章 西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经营粗放,抗灾能力弱 |
5.1.2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比较严重 |
5.1.3 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加工增值能力较弱 |
5.1.4 畜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5.2 制约因素分析 |
5.2.1 自然环境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社会历史因素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合理利用草原,建设草原,保护生态 |
6.2.2 加强市场建设 |
6.2.3 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优势羊肉品牌 |
6.2.4 加强市场建设 |
6.2.5 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和经济杂交工作 |
6.2.6 推进奶牛业科学规范的发展 |
6.2.7 进一步加大牧业产业化投入,提高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利川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D]. 韦小泉. 湘潭大学, 2020
- [2]重庆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石柱千野草场为例[D]. 周静毅. 重庆大学, 2015(07)
- [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管治研究 ——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D]. 闫晨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05)
- [5]从恩施州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浅谈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A]. 樊家英,汪凤勇. 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 2012
- [6]基于RS和GIS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收支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D]. 王冬生. 西南大学, 2012(03)
- [7]62份白三叶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与评价[D]. 何俊. 贵州大学, 2008(02)
- [8]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赵哲远. 浙江大学, 2007(05)
- [9]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D]. 赵逖. 重庆大学, 2007(06)
- [10]西乌珠穆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D]. 哈鸿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