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经济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不起作用吗?——和胡钧同志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陆露[1](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刘上琼[2](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到了近代。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中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又不能正常而充分的发展,这就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选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与如何认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如何认识与资本主义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制定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政策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作是由党的领袖、官员、知识分子和学者共同完成的。作为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他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相互影响,共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视角,以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一系列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重探讨围绕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知识分子和学者通过聚焦时代需求形成问题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展开资本主义问题研究,从而形成研究成果;中共领袖和官员对这些知识分子和学者观点的采纳、提炼和升华,制定出对待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相关政策,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围绕上述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全文分成六部分展开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依次探讨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的学术史回顾,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来源等问题。第一章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探讨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及后来的中共知识分子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和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特点,由此提出比较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理论,进而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探索一条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革命道路。第二章分成三节,首先探讨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围绕调整、限制、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继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认真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遗留的问题基础上,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章分成三节,主要探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历史研究和经济建设两个领域,破除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左”倾错误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引入资本主义有利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不断引领和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第四章也分为三节,根据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新趋势,中共领导学术界分别对微观层面上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如何解决因资本主义因素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的“权贵资本主义”问题,以及批判西方右翼势力提出的“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断引领和指导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善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分别从理论上对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以及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这两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孙贵林[3](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赵聪聪[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构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发展的经验,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发展逻辑”一词蕴意丰富,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所在。“逻辑”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一个论证推理的系统过程;体现为一定的原则或规律;具有过程性与特殊性等特征。由此,我们确定“发展逻辑”研究即为注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必然性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涵盖各要素、各结构、各领域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为了更清晰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本文选取现实、理论、价值与世界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从各自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必然性规律。这是本文主要的分析框架与方法。正文共分五章,采用比较典型的总—分结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第一章是基础理论的前提性阐释,是总论部分。本文研究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主要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发展的历程性分析与规律性阐释。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的选择不是随意设置,而是有其各自提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四个逻辑之间也不是各自孤立分离,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系列前提性理论阐释,为本文接下来分述四个逻辑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依据。第二章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面向现实”、“回应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哲学视阈下的“现实”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存在,而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首先是面向中国问题、中国实践的现实表达。伴随改革开放实践逐步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经了结构转型——整体转型——整体转型升级的现实演变进程。现实进程的演变内在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即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规律、总体性辩证规律、历史性生成规律的遵循。立足“中国现实”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独特性与民族性。第三章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理论源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的理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式表达。从邓小平理论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化“富起来”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建构强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焕发出生机活力。之所以如此,根源于它始终坚持基本原则与历史生成的统一,坚持符合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四章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社会发展不仅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物质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建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始终围绕“人”这一价值主体,不断践行着以人民富裕为本——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追求演进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其精神的关系。第五章详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马克思提出“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思想,特别是在晚年时期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视野与多样选择。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逻辑表现为“跟跑”、“追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进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发展历程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魅力与世界价值。本文尝试提出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出发,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与必然性规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仅如此,四个逻辑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形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独特性、整体性所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实质上是我们积极主动建构中国理论的有益尝试。这不仅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陈锐[5](2019)在《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葛兰西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20世纪初期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任意大利共产党的总书记。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大利的忠实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葛兰西在参与和领导意大利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意大利的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对意大利共产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宝库。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学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发展成果,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有机的构成部分,不仅从理论上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体系,而且在实践上也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重要的参考。本文在深入研读葛兰西经典着述、认真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体性视域出发,以葛兰西对无产阶级政党问题的深度思考为主线,对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及历史局限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期努力探索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关于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本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是文章整体架构的概括性呈现,该部分涉及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等问题。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形成历史条件进行了分析。该部分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考察了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为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意大利无产阶级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兴起为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思想的继承、对意大利本土思想家政治思想及其他有关理论家思想的批判性借鉴和吸收为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前提;葛兰西个人的品性修养是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内在主体因素。第二部分对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历史分期进行了考察。研究人物的思想,首先就要结合人物的生平经历弄清楚该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基于此,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对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进行历史分期的必要性、标准、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发展的演进脉络划分为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五个历史时期。第三部分全面深入地论述了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基本内容。该部分立足于整体性视角,主要从党的基本性质是“现代君主”、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实践哲学”、党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争夺“领导权”、党的组织原则是“‘有机的’民主集中制”、党的革命战略应当采取“阵地战”、党的斗争策略是建立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党在处理与共产国际及国内外其他党派的关系应当遵从独立自主的原则等七个方面,概括和归纳了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为了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挖掘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力图探析出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本质内核,从而呈现出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丰富内涵。第四部分从总体上对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进行了客观评析。该部分认为,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属性、坚持“绝对的历史主义”原则、研究重心转向上层建筑和呈现出“总体性”的逻辑主线等;在历史贡献方面,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不仅创新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还为意共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命题的理解稍显偏颇、对经济基础作用稍显重视不足、对相关问题的探索构想多于实践等不足之处。最后是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葛兰西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竟辉[6](2018)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思潮作为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民众心理的显示器和价值观念的调适仪,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产生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思想解放程度的跃升、自由舆论平台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融入全球市场的加速,为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一时间,个体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兼而有之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擘画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景象。然而,社会思潮并不是人们心理动向和思想观点的单纯再现,其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政治诉求、系统的制度安排决定着它必然会向国家政策乃至国家政权渗透抑或侵蚀。在犹如万花筒般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就是衍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并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和确定政治制度意向的社会思潮。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程度和思想分化裂度的不断加深,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围绕国内社会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激烈论战在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担心忧虑和认识分歧,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间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可以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之争,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关键时刻发生的一次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思想交锋。双方在体制内外、官方民间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也都试图通过遮蔽、解构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而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出路。但由于二者在方案设计上脱离中国发展实际,在利益关切上疏离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弥漫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毋庸置疑,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较量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通过对中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学理概述,阐释了中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流变过程,同时分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和心理基础,从而展现了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中国新左派思潮与西方新左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发展脉络、存在形式和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嬗变历程、表现样态,能够从中发掘和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特点。诚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演进所凸显的只是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图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多样化图景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并非孤立的个体,二者同其他社会思潮存有密切联系。我们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在基本立场、现实评价、政治主张等方面相对立,但并不排斥它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现代建构和问题意识等方面有融通之处。反观20余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其深刻的论争背景、宏大的论争主题、丰富的论争内容和嬗变的论争过程向人们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纷争乱象。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理论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操作性方面,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都包含着太多的价值变量,它们针对的虽是同样的中国问题,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关怀。囿于各自理论逻辑的依附性、政治逻辑的排他性和思维逻辑的教条性,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既有理论主张上的误区和偏差,也有价值认知上的分野和悬殊。这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模式、社会性质、改革开放、自由平等和全球化进程上。显而易见,这种内在的价值裂变向人们揭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非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地位和实然境遇,从比较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各自价值诉求的视角出发,整体上把握二者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离合关系,继而重点剖析和论证它们潜在的意识形态危害。然而问题在于,对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价值评价都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的阶段来进行。众所周知,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正遭受着思想分化、共识瓦解的阵痛。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论战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种阵痛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资源的短缺、匮乏。所以,面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要善于剥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糟粕成分,努力规避它们的话语陷阱;而且还要勇于汲取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有益资源,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动向,通过不断对其价值整合,使之更好地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从根本上说,要跳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窠臼,突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意识形态藩篱,除了必要的价值批判和资源借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层面予以超越。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则遵循、方法探求和目标建构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高擎改革开放旗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彻底化解自由主义走“改旗易帜邪路”、新左派思潮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风险。
韩平[7](2018)在《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私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事关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毛泽东就如何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提出了思想主张,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源于对中华传统公私思想的传承,对马克思主义公私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私问题经验的借鉴。毛泽东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同”思想对其影响深刻,以致接受共产主义之后,多把两者“相提并论”;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两个决裂”思想并以此作为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理论基础;对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与私关系经验教训,毛泽东不仅熟之又熟,而且能从中汲取“养分”,深化自己对公与私关系的认识。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大致经过了“尚公反私,向往大同圣域”、“公私兼顾,凝聚革命伟力”、“为公去私,造就社会新人”三个阶段,呈现出“‘公’字当头,始终坚持‘立公’‘为公’目标不放松”“辩证待‘私’,允许‘私’合法的存在”“以‘公’改‘私’,逐步消灭私有制、私有观念”等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核心内容体现在制度、器物、思想三个层面。在所有制上,认为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历史发展大势,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起点;在观念上,强调思想观念的改造,主张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消灭人们头脑中的“私”;在实践中,要求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提倡先公后私,强调公私兼顾,反对损公肥私;同时,认为共产党人应该大公无私,应该成为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表率,四个方面逻辑严密,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毛泽东对公与私关系问题的深刻把握和睿智眼光。进入新时代,“公”和“私”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处理好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理理想信念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也正是研究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得出的经验启示和价值所在。
王鑫[8](2018)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重大历史命题,贯穿着整个现代文明史,而且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反题,在早期,代表着矫正资本主义弊病的社会思潮,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以及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只有这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直到20世纪俄国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为实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20世纪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实践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地跌宕起伏,曲曲折折,经历了萌芽、发展、高潮、衰落、复兴,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实践总是同世界的时代主题相联系,实践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看到了“传统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间隙,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与实践结合来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成为现实,突破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的认识,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社会主义的实践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迫切的时代任务,即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从历史背景来看,由于世界资本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敌对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可借鉴的经验,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始终认为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虽然这一套经济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进行革新是必然趋势。苏联的社会主义出现的实践困境和理论矛盾以及西方关于社会主义可行性论战,证明了“现实社会主义”要想成为可能,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核算体系,而市场是作为有效的核算体系。兰格与米塞斯的论战让社会主义与市场的结合第一次在理论上成为可能。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受苏联的影响,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的错误认识,没有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导致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并没有发挥好制度的优越性。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危机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重要原因。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实践史的新阶段。基于中国前三十年发展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角度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邓小平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社会形态演变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只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作用。21世纪的世界历史是中国引领世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市场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有效地进行了宏观调控。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已经过去近二十年,市场在中国的发展之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如何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摆在当下时代的主要问题。从2007年由资本主义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系统性、总体性的经济危机,证明了马克思仍然没有过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经验、中国特点、中国气度的发展道路,即党政有为,市场有效,宏观领域政府主导,微观领域市场决定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引领时代潮流。
郭莹[9](2018)在《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工作多次予以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越是往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层出不穷,就越需要大胆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着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歇。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及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并解答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一系列重大命题,并在此过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创新过程的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和提炼,具有重要的理论溯源意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论创新规律与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张闻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张闻天不仅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善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各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为典型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不仅在实践层面为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方略,更从理论层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廓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源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和方法进路显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研究主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了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思想渊源及个人所具备的理论素养;二、从知识准备、实践源泉、逻辑主线、问题分析几个方面对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张闻天以经典文本的持续研读为知识准备、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主线、以问题分析为具体途径等观点并予以论证;三、本文对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现实载体的各类着述进行了整体分析,张闻天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以问题为导向,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主要依据,在持续地问题分析中,形成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对生产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论创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所有制理论、分配制度理论、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企业制度理论、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四、本文对于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方法特质进行了提炼,并对张闻天理论创新的历史局限进行了探讨;五、本文进一步肯定了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认为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是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并揭示了其当代价值。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突出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整体性研究,能够较为全面的提炼“理论创新”的规律与特征,形成一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整体性认识,进一步挖掘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其次,本文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逻辑主线,并依据这一逻辑主线形成了对张闻天主要创新成果结构关系的初步认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创新、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创新成果、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的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张闻天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分析中突出了张闻天具体理论创见的理论来源和思考积累,并就具体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释。最后,本文提炼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成果与方法的特质。强调了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参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应该把握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与实践的统一,并应正确处理他国经验。本文还强调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同时,本文阐明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启发了我们在“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形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吴福平[10](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二、商品经济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不起作用吗?——和胡钧同志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品经济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不起作用吗?——和胡钧同志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一) 扩展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视野 |
(二)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
(三) 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二、学术史回顾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国内中共党史的相关研究动态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相关研究动态 |
(四) 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理论来源 |
(一) 有关资本主义起源、形成及其不同形态的主要论述 |
(二) 有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论述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研究 |
一、20世纪初期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
(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 |
(二) 论战双方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
(三)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初步认识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早期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
二、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
(一) “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 |
(二) 抗战时期中共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的批判 |
(三) 抗战时期中共领袖对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认识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系统阐述 |
三、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 |
(一)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早期实践 |
(二) 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 |
(三)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深入研究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的研究与反思 |
一、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历史任务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 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研究 |
二、探索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一) 指导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践 |
(二)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与过渡理论 |
三、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一) 在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
(二) 学术界总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理论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反思与创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与研究 |
(一) 对近代以来中外经济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
(二) 对传统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
(三) 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再认识 |
(四) 对传统市场的再认识与再研究 |
(五) 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再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 |
(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建立 |
(二) 20世纪9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
(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研究和新认识 |
一、新世纪以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研究 |
(一) 党的十六大前后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 |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研究和新政策 |
二、“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与政府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一) “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及其为政府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对“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的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一) 西方提出“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 |
(二)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论断 |
结论 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经验与意义 |
一、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途径 |
(二) 中共领袖、官员、知识分子与学者共同构成了认识与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体力量 |
(三) “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要掣肘因素 |
二、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
(一) 正确认识中国资本主义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
(二) 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 |
(三) 有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成果清理总结 |
三、问题、思路与方法 |
四、难点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理论与“逻辑”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新时代 |
二、发展与发展逻辑 |
第三节“逻辑”分析 |
一、四个逻辑的提出依据 |
二、四个逻辑的划分标准 |
三、四个逻辑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现实前提:坚持中国问题导向 |
二、现实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三、现实问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进程 |
一、结构转型——欠发展初期着重发展动力 |
二、整体转型——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平衡 |
三、整体转型升级——发展起来以后致力于国家治理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规律 |
一、立足中国现实的生产力发展规律 |
二、围绕中国发展的总体性辩证规律 |
三、融入中国实践的历史性生成规律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运用 |
三、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与应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成 |
一、邓小平理论——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富起来”理论的深化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强国理论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 |
一、坚持基本原理与历史生成的统一 |
二、坚持遵循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 |
三、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
一、最高价值追求:共产主义 |
二、终极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价值追求主体: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演进 |
一、以人民富裕为本——发展生产力 |
二、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 |
三、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启示 |
一、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
二、科学对待人与人的关系 |
三、注重强调人与精神的关系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基础 |
一、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二、现实力量:生产力发展与世界普遍交往 |
三、国际经验: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进程 |
一、基于现实国情的“跟跑”阶段 |
二、主体意识觉醒的“追跑”阶段 |
三、实践主体自觉的“领跑”阶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贡献 |
一、贡献中国发展方案 |
二、宣告西方中心论破产 |
三、提供新型现代性文明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需要继续拓展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尝试性创新点 |
第2章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2.1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 |
2.2.2 意大利本土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
2.2.3 其他理论家的政治思想 |
2.3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顽强刚毅的个性使葛兰西勇于坚守革命信念 |
2.3.2 求真务实的作风使葛兰西善于掌控革命时局 |
2.3.3 心系人民的情怀使葛兰西牢记自身所负使命 |
2.3.4 追求平等的意识使葛兰西注重党内民主建设 |
2.3.5 独立探索的精神使葛兰西重视党的创新发展 |
第3章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历史分期考察 |
3.1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历史分期的必要性 |
3.1.1 局部性研究的需要 |
3.1.2 整体性研究的需要 |
3.1.3 比较性研究的需要 |
3.2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历史分期的标准、原则与方法 |
3.2.1 历史分期的标准 |
3.2.2 历史分期的原则 |
3.2.3 历史分期的方法 |
3.3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历史分期 |
3.3.1 孕育时期(1906—1913) |
3.3.2 萌芽时期(1914—1916) |
3.3.3 形成时期(1917—1921) |
3.3.4 发展时期(1922—1926) |
3.3.5 成熟时期(1927—1937) |
第4章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党的基本性质:“现代君主” |
4.1.1 从“君主”到“现代君主” |
4.1.2 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 |
4.1.3 党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 |
4.1.4 党具有鲜明的历史性 |
4.2 党的意识形态:“实践哲学” |
4.2.1 “实践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 |
4.2.2 对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批判 |
4.2.3 提高全党政治理论水平 |
4.3 党的基本任务:争夺领导权 |
4.3.1 “领导权”概念的总体性意蕴 |
4.3.2 文化领导权是党争夺领导权的前提 |
4.3.3 政治领导权是党争夺领导权的目标 |
4.3.4 经济领导权是党争夺领导权的基础 |
4.3.5 培养无产阶级“‘有机的’知识分子” |
4.4 党的组织原则:“‘有机的’民主集中制” |
4.4.1 对官僚主义集中制的批判 |
4.4.2 民主集中制的“有机性” |
4.4.3 “有弹性的”民主集中制 |
4.5 党的革命战略:“阵地战” |
4.5.1 “阵地战”与“运动战”的区别与联系 |
4.5.2 市民社会是“阵地战”思想建构的基础 |
4.5.3 “阵地战”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文化领导权 |
4.6 党的斗争策略:建立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
4.6.1 对“左”倾宗派主义的批判 |
4.6.2 “自愿”的同意是建构统一战线的政治心理基础 |
4.6.3 统一战线是党的全部活动的综合准则 |
4.7 党际关系原则:独立自主 |
4.7.1 对党际关系处理中几种错误倾向的批判 |
4.7.2 自主而团结地发展与社会党的关系 |
4.7.3 正确处理国际主义与民族特殊性的关系 |
第5章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评析 |
5.1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主要特点 |
5.1.1 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与政治立场 |
5.1.2 坚持“绝对的历史主义”原则 |
5.1.3 研究重心由经济基础移向上层建筑 |
5.1.4 呈现出“总体性”的逻辑主线 |
5.2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历史贡献 |
5.2.1 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
5.2.2 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
5.2.3 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 |
5.2.4 为发展中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及左翼运动提供了参考 |
5.3 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历史局限 |
5.3.1 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命题的理解较为偏颇 |
5.3.2 过于强调上层建筑作用导致对经济基础作用重视不足 |
5.3.3 对无产阶级政党相关问题的探索构想多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 D 葛兰西政党思想源流简图 |
附录 E 葛兰西的革命足迹 |
致谢 |
(6)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根本内容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拟有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新左派思潮 |
2.1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流与意蕴 |
2.1.1 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
2.1.2 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硬核 |
2.2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与命运 |
2.2.1 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流变 |
2.2.2 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 |
2.2.3 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
2.3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考察 |
2.3.1 新左派思潮由来与概念 |
2.3.2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依据 |
2.3.3 新左派思潮的心理基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缘起发展 |
3.1.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 |
3.1.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
3.1.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重面貌 |
3.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2.1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 |
3.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嬗变历程 |
3.2.3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表现样态 |
3.3 两大社会思潮呈现的规律性特点 |
3.3.1 理论根基的依附性 |
3.3.2 实践取向的政治性 |
3.3.3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
3.3.4 价值理念的排他性 |
3.3.5 认知方法的教条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现实定位 |
4.1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一般图景 |
4.1.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及其特征 |
4.1.2 自由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关系 |
4.1.3 新左派思潮与其他社会思潮之关联 |
4.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融通 |
4.2.1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属性 |
4.2.2 社会变革: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论域 |
4.2.3 现代建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主旨 |
4.2.4 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心理 |
4.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 |
4.3.1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背景 |
4.3.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主题 |
4.3.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内容 |
4.3.4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过程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裂变 |
5.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误区 |
5.1.1 经济领域推崇“三化政策” |
5.1.2 政治领域宣扬“宪政民主” |
5.1.3 文化领域存有“崇洋心态” |
5.1.4 意识形态领域主张多元化 |
5.1.5 民生领域倡导“福利个人化” |
5.1.6 价值观领域标榜“普世价值” |
5.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偏差 |
5.2.1 追求绝对平等 |
5.2.2 拒斥市场经济 |
5.2.3 钟爱全面民主 |
5.2.4 鼓吹历史虚无观 |
5.2.5 反对全球化进程 |
5.2.6 鼓吹新改革开放观 |
5.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分野 |
5.3.1 崇拜市场与反对市场的力量博弈 |
5.3.2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不同偏爱 |
5.3.3 文明趋同论和距离论的口舌之辩 |
5.3.4 自由优先或平等至上的情感纠结 |
5.3.5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间的内在张力 |
5.3.6 社会性质上姓社姓资的定性分歧 |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 |
6.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和多重困境 |
6.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
6.1.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 |
6.1.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 |
6.1.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
6.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
6.2.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 |
6.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
6.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的主要表现 |
6.3.1 抽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6.3.2 恶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6.3.3 消解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
6.3.4 弱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6.3.5 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网络阵地 |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应然启示 |
7.1 竭力规避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话语陷阱 |
7.1.1 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
7.1.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7.1.3 深化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互动 |
7.1.4 健全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7.1.5 拓展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7.1.6 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扞卫国家主权 |
7.2 合理借鉴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 |
7.2.1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7.2.2 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统摄政治实践 |
7.2.3 以思想争鸣为遵循推动文化繁荣 |
7.2.4 以共享共富为导向引领社会改革 |
7.2.5 以反腐倡廉为抓手维护党的形象 |
7.2.6 以问题回应为契机增进话语认同 |
7.3 准确把握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发展动向 |
7.3.1 场所分布的多域化 |
7.3.2 表现形式的学术化 |
7.3.3 政治诉求的公开化 |
7.3.4 传播路径的网络化 |
7.3.5 受众对象的低龄化 |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实然超越 |
8.1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始终高擎改革旗帜 |
8.1.1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
8.1.2 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 |
8.1.3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
8.1.4 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
8.1.5 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 |
8.2 多元社会思潮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8.2.1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8.2.2 创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形式 |
8.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
8.2.4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8.2.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8.2.6 改善和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 |
8.3 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
8.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8.3.2 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
8.3.3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8.3.4 强化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
8.3.5 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
8.3.6 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说明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章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 |
1.1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 |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理论 |
1.1.3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与私关系的经验 |
1.2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尚公反私,试图“道德教化”来救国救民 |
1.2.2 公私兼顾,带领民众用革命手段推翻旧制度 |
1.2.3 为公去私,“改造与建设并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 |
第2章 毛泽东关于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思想 |
2.1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1.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逻辑起点 |
2.1.2 公有制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 |
2.2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2.2.1 社会主义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
2.2.2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
2.3 公有制最终将会取代私有制 |
2.3.1 生产力的发展是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基础 |
2.3.2 社会主义改造是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有效路径 |
2.3.3 人与人关系问题是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 |
第3章 毛泽东关于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的思想 |
3.1 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是长期任务 |
3.1.1 以“救国救民”为目标的私有观念改造 |
3.1.2 以“赢得革命顺利”为目标的私有观念改造 |
3.1.3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私有观念改造 |
3.2 不同群体私有观念改造的任务和目标 |
3.2.1 农民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私有观念的改造任务很重 |
3.2.2 知识分子不但要改掉“坏毛病”,而且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
3.2.3 工人阶级要彻底抛弃私有观念,并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 |
3.3 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
3.3.1 自我改造是改造私有观念一个根本的渠道 |
3.3.2 群众运动是改造私有观念一种重要的形式 |
3.3.3 榜样教育是改造私有观念一种有效的途径 |
第4章 毛泽东关于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 |
4.1 提倡“先公后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
4.1.1 坚持集体主义是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基本体现 |
4.2 强调“公私兼顾”,统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
4.2.1 “不能有公无私”,承认个人正当利益是统筹“三者利益”的基本要求 |
4.2.2 坚持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是统筹“三者利益”的必然要求 |
4.2.3 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是统筹“三者利益”客观需要 |
4.3 反对“损公肥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
4.3.1 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关系,坚决反对极端利己主义行为 |
4.3.2 反对官僚主义,是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具体要求 |
4.3.3 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是正确处理“三者利益”矛盾的基础 |
第5章 毛泽东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大公无私的思想 |
5.1 共产党人“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
5.1.1 党的执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5.1.2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1.3 敢于奉献牺牲是对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 |
5.2 大公无私是共产党人党性的本色 |
5.2.1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5.2.2 保持积极苦干态度 |
5.2.3 恪守廉洁自律准则 |
第6章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特点与启示 |
6.1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基本特点 |
6.1.1 “公”字当头,始终坚持“立公”“为公”目标 |
6.1.2 辩证待“私”,允许“私”的合法存在 |
6.1.3 以“公”改“私”,逐步消灭私有制、私有观念 |
6.2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启示 |
6.2.1 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 |
6.2.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
6.2.3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关怀 |
6.2.4 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信念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共产党人率先垂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8)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恩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形式 |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可“跨越”的探索 |
第二节 马克思三形态中第二形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是一种自然史” |
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第二阶段 |
三、普遍与特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各民族发展的具体道路 |
第三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探索 |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二、列宁社会主义理论转变的常态性分析 |
三、科学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科学对待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及发展 |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矛盾与实践困境 |
第二节 苏联内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争论 |
一、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 |
二、关于“农业集体化”的争论 |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的论战 |
一、米塞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挑战 |
二、兰格“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三、对两次论战的评析 |
本章小结: 在历史与实践中把握市场经济的内涵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想 |
二、新民主主义观的社会主义思想透视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辨析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市场因素 |
一、非公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市场因素的逐渐消亡 |
三、市场因素消亡的时代局限性 |
第三节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探索 |
一、1956年的现状及问题 |
二、市场作用的初次肯定 |
三、中国前三十年计划经济模式状况 |
本章小结: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 |
第四章 反思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的结合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
一、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三十年的反思 |
三、中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命题 |
第二节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生产力高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 |
三、明确“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论意义 |
第三节 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方式 |
三、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依据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依据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本章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历史逻辑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新理解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
一、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
二、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
三、新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困境 |
一、贫富差距拉大 |
二、生态环境恶化 |
三、西方“市场经济”地位的挑战 |
四、腐败问题丛生 |
第三节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一、有为政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保障 |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三、健全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
本章小结: 从实践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六章 理论体系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 |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二、科学理解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 |
三、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 |
四、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实践 |
第二节 处理好新时代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中国经验的产业政策 |
二、“供给侧”与中国经济改革 |
三、破解新时代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 |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基础 |
二、正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
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向 |
一、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 |
二、制度优势是中国发展的持续动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
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使命 |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与经济条件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2.3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与个人特质 |
2.3.1 思想渊源 |
2.3.2 个人特质 |
本章小结 |
3.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 |
3.1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知识准备与实践源泉 |
3.1.1 以持续研读经典文本为知识准备 |
3.1.2 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 |
3.2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理论创新的逻辑主线 |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经典阐述 |
3.2.2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是理论创新的起点 |
3.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问题分析的主要依据 |
3.3 运用原理进行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4.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 |
4.1 张闻天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与相关着述分析 |
4.1.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 |
4.1.2 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着述分析 |
4.2 张闻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成果 |
4.2.1 生产关系两重性的重要理论创新 |
4.2.2 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见 |
4.2.3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
4.3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理论创见 |
4.3.1 所有制理论的创见 |
4.3.2 分配制度理论创见 |
4.4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理论的创见 |
4.4.1 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的创见 |
4.4.2 企业制度理论的创见 |
4.4.3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创见 |
本章小结 |
5.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特质 |
5.1 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 |
5.1.1 继承与创新过程的统一 |
5.1.2 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与基本原理普适性之间的统一 |
5.1.3 理论分析科学性与政策实效性之间的统一 |
5.2 张闻天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与方法特质 |
5.2.1 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理性 |
5.2.2 “学而不套”与坚持基本方法的统一 |
5.3 张闻天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 |
5.3.1 张闻天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 |
5.3.2 张闻天对某些具体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
本章小结 |
6.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
6.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 |
6.1.1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 |
6.1.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 |
6.1.3 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 |
6.2 张闻天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
6.2.1 理论创新实现途径的启示 |
6.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
6.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参照 |
6.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 |
6.3.1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 |
6.3.2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6.3.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
1.2.1.1 文化的内涵 |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
1.2.3.1 经济学视角 |
1.2.3.2 社会学视角 |
1.2.3.3 政治学视角 |
1.2.3.4 人类学视角 |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4.1 研究的重点 |
1.3.4.2 研究的难点 |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
2.4.3 老子的“三”和“势” |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
2.6 本章小结 |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
3.3 本章小结 |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商品经济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不起作用吗?——和胡钧同志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D]. 刘上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D]. 赵聪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研究[D]. 陈锐. 湖南大学, 2019(07)
- [6]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D]. 竟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12)
- [7]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D]. 韩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8]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再研究[D]. 王鑫.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2)
- [9]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D]. 郭莹. 西北大学, 2018(01)
- [10]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标签:葛兰西;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政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