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职业声望调查表明科学家高居榜首(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郑末[2](2021)在《城乡居民食物营养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全国30个省份1500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文中认为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食物营养发展对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正在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水平、推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相关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普及食物营养教育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全国30个省份1500名居民进行膳食现状、营养教育需求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食物营养教育的需求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居民总体对获取食物营养知识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相关膳食行为欠佳,66.5%的居民膳食行为仅处于及格水平,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亟待通过食物营养教育进行引导,但居民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对推动食物营养教育是有利的。(2)不同人群的膳食行为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年龄大、已婚、从事家政服务、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高和BMI值正常的居民比其他居民有更好的膳食行为。(3)91%居民愿意接受食物营养教育,但不同居民的接受程度有差异。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膳食行为情况对居民是否愿意接受食物营养教育有显着影响。其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更愿意接受食物营养教育,“80后”和“90后”相对其他年龄段居民更愿意接受食物营养教育,居民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越愿意接受食物营养教育,居民膳食行为越差接受食物营养教育的欲望越强烈。(4)在愿意参加食物营养教育的居民中,有64.9%的居民表示愿意支付一定费用,但大多数(84.8%)居民能够投入的费用不高,仅为每月结余1%-5%。总体来说,居民对于食物营养教育的支付强度较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食物营养教育体系构建思路与要点,即:以准确把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前提、以加快培养专业化的教育人才为重点、以大力研发高质量的教育内容为基础、以积极拓展精准高效的传播渠道为保障,狠抓重点人群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和内容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传播渠道。同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首先,进一步制定营养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完善营养相关学科体系;最后,搭建多层次营养宣教平台。为食物营养教育提供制度、人才、服务保障,推动我国食物营养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
郭家田[3](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秦苗苗[4](2020)在《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随之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并成为关涉“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关键。教师作为完成这一使命的特殊主体,其师德起到决定性作用。习近平非常关注师德建设,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亲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到学校实地调研、与师生促膝长谈,并且通过书信来往,勉励慰问广大师生。同时掌握学生成长需要、教师发展特点的一手资料,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反复强调师德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明确了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他先后于2013年教师节致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出“三个牢固树立”;2014年教师节到北京师范大学慰问时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引路人”及“四个统一”;2018年教育大会上提出“三个传播”“三个塑造”;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要”标准等一系列关于师德的最新论断,为新时代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培养确定了努力的方向,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度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师德建设相关论述。该论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布局,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新时代下培养优秀教师队伍需求的正确把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强国的理论支撑。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明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高。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青年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当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研究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一些学术成果对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理论思想具有一定价值。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大多聚焦于习近平师德建设内容的简单论述,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学术观点重复率高。综合考虑当前学术研究的不足与国家教育发展迫切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本论文立足于习近平教育施政实践,系统阐述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和路径探索,深入分析理论特征、继承发展和时代价值,力求在前人研究水平上、尤其是针对不足,再做深入探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了论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介绍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梳理了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明确了新时代高尚师德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政治站位,恪守道德规范和涵养高尚人格,增强学识素养和不断守正创新,心怀宽仁慈爱和践行敬业奉献;进而提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教师引入培养考核机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发挥教师主观能动等措施,切实推进了师德建设。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特征。其一,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人本思维;其二,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突出了锻造优良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体现战略思维;其三,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划定了师德红线,体现底线思维;其四,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深化了协同育人,体现系统思维。这几个理论特征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共同彰显了习近平的教育管理智慧。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继承与发展。在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从全局角度考虑教育和教师问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教师队伍建设。这其中既有对以往优良传统的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提炼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中关于师德建设初心、建设内容、建设路径上的继承和发展,是探明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应然之举。第六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时代价值。首先,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实现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的理论升华。其次,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在他的领导下,师德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化了师德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丰富了师德建设的工作方法,并初步取得成效。
王心[5](2020)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国愈来愈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在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造成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还存在许多的贫困区域,贫富矛盾日趋尖锐。即使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城乡之间居民受教育程度也一直存在较大差距,在不一样的地区和阶层中,因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造成学生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差距很大,并且初中生处于求学阶段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青少年发展重要时期。所以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情况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和广泛关注重点。学业成绩不仅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效果的基础指标,其背后更加凸显的是家庭、学校、及自身各个层面对于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以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基础教育追踪(CEPS)调查(2014-2015学年)追访统计数据,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学业成绩的作用,还分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首先,本文构建了相关理论基础,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理论、学业自我效能感理论、认知能力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理论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接着,对三个关键变量实现了数据统计和详细论述;随后提出本文的备检假设;用构建的基础模型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作用;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来深入检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上述两者产生影响;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给出相应的政策意见。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代学业成绩仍成正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2)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成正比;(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学业成绩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发挥的是中介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孩子自我效能有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本文的重要作用是:(1)认识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子代学业成绩三者之间互相影响机制。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城乡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孩子学业成绩差距过大的原因;(2)本文的特别之处聚焦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弱势群体上,分析了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的孩子在学业表现上会产生多大的差距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更加充实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如何对子代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
邓宗祥[6](2020)在《中学物理教育环境对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PISA2015评测中,我国学生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他们之中期望今后从事STEM职业的比例却远远低于OECD组织国家,表现了我国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率不足的现象。个体早期的STEM职业期望对其未来从事STEM相关职业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学生高中阶段,物理课的学习与其STEM职业期望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中学物理教育环境与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之间的影响机制对提高学生总体的STEM职业期望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结合文献综述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总结出学校教育环境因素下影响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的五个维度以及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并建立影响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的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予以验证。本研究通过对6所学校的45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9.0和Amos23.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进而提出建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学物理教育环境下的五个维度中,“资源水平”、“职业信息”以及“教学环境”这三个维度对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具有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另外,本研究发现个体兴趣与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在教育环境与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进一步解释了中介效应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
邵帅[7](2019)在《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文中提出船员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是当前国家正实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等战略中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船员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受到理论界关注,但由于船员权益涉及跨多个法律部门,环节多,情况特殊复杂,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劳动法项下或涉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所列之权益,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和认知体系,碎片化的研究对改善船员权益现状作用有限。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正处于转型期,与硬法具有的“国家强制力保障”特征不同,软法着眼于社会实效,与法社会学对法的认识一脉相承。由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理念内涵高度契合,其兴起在当今中国倡导法律多元主义背景下有一定必然性。软法理论具有较大拓展性,将软法与船员权益保障相结合,推动船员行业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在船员权益保障领域,结合公权力的运行,通过层层推导辩证地将国内软法和国际软法在多维度展开论述和剖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索建立完善船员权益保障综合制度框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方案。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包括6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首先对于涉及到的船员、权益等概念根据本文研究需要界定了范围。之后通过综合各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实际仍从事船员职业的人数已经处在下降拐点,群体质量也不容乐观,船员群体已经开始衰落,对其权益保障具有紧迫性。实践中硬法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对船员权益保障不力也导致了船员社会评价不断降低,同时也加剧了船员衰落趋势。而软法理论为解决船员权益保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第2章主要对文章涉及的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论述,包括软法、弱势群体和公权力等法理。软法与法社会学一脉相承,是船员社会治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船员权益的保障离不开公权力,克服公权力异化缺陷需要对权力进行制衡,国家公权力由于具有先天优势而成为制衡的主要对象,解决途径除了对国家公权力分权形成内部制约,以及培养其他公权力形成一定程度外部制衡外,通过软法模式改善公权力的运行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合法性分析方面,本章从人权理论延伸到其下位的弱势群体理论,通过比对和价值梳理,最终得出中国船员的弱势群体属性定位,对其权益予以特殊保障具备法律正当性和必要性。第3章进一步对软法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软法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硬法保障不足,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法概念的重构使当前尚运行于法律之外的部分公权力纳入法范畴并受其规制成为可能,对船员领域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通过对船员权益保障较好的典型国家的作法和制度进行分析归纳,这些国家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不但采取积极的硬法保障手段,而且更重视政策、行政协议、指导手册等软法手段的保障,取得显着成效。第4章将视野投放于国际法,国际法语境下软法构成也颇为丰富,包括不具有强制性义务内容的国际条约,非政府组织参与制定的跨国协议,以及国际公约中的软法条款。在海事领域,国际海事公约中的软法部分对缔约国履行条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审核制度及港口国监督制度的实施,国际海事公约约束力呈加强趋势,而且由于这些公约普遍规定了不给予非成员国更优惠待遇条款,海事公约中的公权力效力已不限于成员国范围,其中软法作用也愈加突显。履行国际海事公约对船员权益保障具有重要影响,本章系统论述了国际软法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三大主要涉船员海事公约中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脉络。最后对港口国备忘录这种特殊的国际软法形式进行了专门研究,以期通过借鉴国际法中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保障船员权益的水平。第5章从国家和社会的国内软法角度对涉及船员权益保障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涉及的具体领域问题包括:由于部门职责划分缺位交叉造成的公权力本身对船员权益损害;船员社会组织的孱弱导致船员自治程度低下并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缺少话语权;船员市场的有序和自律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通过对相关领域问题中所涉及的软法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突显了软法在解决船员权益问题中的价值。在所涉及的问题中,一些是源于公权力自身缺陷导致的对船员权益的损害,另外则涉及公权力对由其他原因造成船员权益损害时的保障不力。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履行公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第6章一方面主张应加强软法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提出以软法和硬法为表、公权力为里的社会治理理论架构。强调通过与硬法的协调配合,逐步建构起符合我国船员权益保障需要的国际、国家及社会软法体系;另一方面从实现路径方面,结合前文提及的船员权益保障相关问题,提出各公权力主体通过分工协作不断推进船员权益保障,开创船员领域软法与硬法共治的新局面。同时在一些具体领域如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与国际船员工会组织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王靖靖[8](2019)在《基于灰靶理论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 ——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的稳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也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双一流”建设是应运而生的重要工作部署。有建设就相应地有对建设成效的评价,为积极响应“双一流”建设第三方评估的号召,本文尝试建立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现对大学建设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本文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三个方面选取了三十余个指标建立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学科建设成效中分别利用R和UCINET进行聚类分析和学科建设的社会网络分析。聚类结果呈现出两类以人文社科和工科学科门类为划分的优势学科偏向。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为核心学科建立起了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但整体学科网络密度较低。基于教育系统复杂的系统特性,本文选用灰靶模型来实现评价。文章分别进行了静态灰靶模型和动态灰靶模型的评价,首先利用全指标体系建立静态灰靶模型,输出了当前各个高校的靶心度,确定各个高校所在的评级。进而在二维传统灰靶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序列,实现指标差异程度与指标增长程度相结合的动态灰靶分析,并将高校按照学科特色分两类进行建模,最后分别输出指标差异程度靶心度、指标增长程度靶心度和综合靶心度。灰靶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静态灰靶模型靶心度范围为[0.3474,0.8000],按等分取整原则可分为5级。(2)动态灰靶模型只考虑指标差异的靶心度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保持了稳定优势,只考虑指标增长的靶心度第一类大学波动较大,第二类大学中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增长程度相对稳定且处于领先地位。(3)本模型创新性地引入指标增长程度,较传统建设成效评价模型更加突出建设过程的比较。
杨晓婷[9](2018)在《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 ——以伊宁县为例》文中提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幼儿园教师作为启蒙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根本在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幼儿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职业生存质量。本研究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伊宁县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家人态度以及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切入,通过自编调查问卷《伊宁县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的382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通过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更深入的了解了伊宁县幼儿园教师实然的职业生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伊宁县幼儿教师的幼儿园教师非专业比例大,教师学历层次低;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职业声望低);边疆地区物质环境良好,教学设施齐全,但是精神环境亟待改善——幼儿园缺乏人性化管理、教职工之间的关系融洽度低、幼儿园的人员配备不足、工作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幼儿园教师缺乏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虽然自治区(州、县)里培训多、内容丰富,但缺乏民族地域的针对性,导致培训效果差;教师获得培训机会不均衡,继续教育未得到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不强。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加大舆论宣传,提高边疆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强化学前教育法律保障,明确幼儿园教师身份、落实边疆教师准入制度,扩大学前师范生的培养、调整学前教育财政分配,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调整疆内幼儿园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沟通;(三)幼儿园合理调整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建立信任、友爱的环境,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四)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获得理解与支持;(五)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正视职业社会地位:开拓视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正视职业地位,学会自我调节。笔者希望通过对伊宁县幼儿园教师真实的职业生存状态这一缩影的展现,引起社会各界对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这一弱势群体生存质量的普遍关注,了解她们的职业生存现状和内心世界,从而为改善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而努力。
管辉[10](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二、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职业声望调查表明科学家高居榜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职业声望调查表明科学家高居榜首(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城乡居民食物营养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全国30个省份1500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食物营养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 |
1.1.2 居民营养健康的需求为食物营养教育提供了强劲动力 |
1.1.3 社会各方主体的实践为食物营养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局限性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外食物营养教育的主要做法 |
2.1.2 中国食物营养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 |
2.1.3 国内外食物营养教育研究进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激励相容理论 |
2.2.4 健康传播理论 |
第三章 居民接受食物营养教育的膳食行为基础 |
3.1 问卷调查 |
3.1.1 数据说明 |
3.1.2 问卷设计 |
3.1.3 样本描述性分析 |
3.2 居民膳食行为分析 |
3.2.1 居民膳食行为现状 |
3.2.2 居民膳食行为差异分析 |
3.3 居民膳食行为存在的问题 |
3.3.1 膳食行为与态度不协调 |
3.3.2 膳食结构仍需优化 |
3.3.3 饮食陋习依然存在 |
第四章 居民食物营养教育的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需求层次与动机 |
4.1.1 需求层次 |
4.1.2 需求动机 |
4.2 需求选择与偏好 |
4.2.1 传播主体选择与偏好 |
4.2.2 传播内容选择与偏好 |
4.2.3 传播渠道选择与偏好 |
4.2.4 传播媒介选择与偏好 |
4.3 需求态度与支付意愿 |
4.3.1 居民接受食物营养教育的态度 |
4.3.2 居民参与食物营养教育的支付意愿 |
4.4 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 |
4.4.1 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分析 |
4.4.2 居民家庭因素影响分析 |
4.4.3 居民膳食行为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居民需求的食物营养教育体系框架构建 |
5.1 构建食物营养教育体系的思路 |
5.1.1 准确把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前提 |
5.1.2 加快培养专业化的教育人才是重点 |
5.1.3 大力研发高质量的教育内容是基础 |
5.1.4 积极拓展精准高效的传播渠道是保障 |
5.2 构建食物营养教育体系的要点 |
5.2.1 强化顶层设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食物营养教育人才队伍 |
5.2.2 加强审核把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物营养教育内容体系 |
5.2.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食物营养教育传播渠道 |
5.2.4 关注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食物营养教育活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制定营养相关法律法规,为食物营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6.2.2 完善营养相关学科体系,为食物营养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
6.2.3 搭建多层次营养宣教平台,为食物营养教育提供服务保障 |
6.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食物营养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 |
2.1.1 世界交往环境对师德提出新的挑战 |
2.1.2 建设教育强国对师德提出新的亟需 |
2.1.3 教师队伍建设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
2.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2 列宁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4 传统文化中关于师德建设的历史积淀 |
2.3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发展过程 |
2.3.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萌芽期(1982-2012年) |
2.3.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发展期(2012-2017年) |
2.3.3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成熟期(2017-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习近平对新时代师德的内涵界定 |
3.1.1 高尚师德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政治站位 |
3.1.2 高尚师德体现在恪守道德规范和涵养高尚人格 |
3.1.3 高尚师德体现在增强学识素养和不断守正创新 |
3.1.4 高尚师德体现在心怀宽仁慈爱和践行敬业奉献 |
3.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五个抓手 |
3.2.1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 |
3.2.2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3.2.3 完善“引培考”机制 |
3.2.4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3.2.5 发挥教师主观能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特征 |
4.1 突出立德树人体现人本思维 |
4.1.1 将教师和学生作为师德建设的双主体 |
4.1.2 将满足师生需要作为师德建设的目标 |
4.1.3 将优秀教师和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推力 |
4.2 锻造师德师风体现战略思维 |
4.2.1 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上强调政治战略 |
4.2.2 教师师德师风锻造上体现目标战略 |
4.2.3 教师师德师风培养上立足知行战略 |
4.3 划定师德红线体现底线思维 |
4.3.1 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底线 |
4.3.2 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的底线 |
4.4 深化协同育人体现系统思维 |
4.4.1 定义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体现整体性 |
4.4.2 构建学校各部门教育共同体体现协同性 |
4.4.3 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体现建设开放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继承与发展 |
5.1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继承与发展 |
5.1.1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继承 |
5.1.2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发展 |
5.2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
5.2.1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继承 |
5.2.2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发展 |
5.3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继承与发展 |
5.3.1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继承 |
5.3.2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 |
6.1.2 实现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理论升华 |
6.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实践意义 |
6.2.1 领导师德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 |
6.2.2 深化师德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 |
6.2.3 丰富师德建设的有效工作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研究 |
1.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子代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理论 |
2.1.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含义 |
2.1.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标准 |
2.1.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代学业表现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理论 |
2.3 认知能力理论 |
2.3.1 认知能力影响因素 |
2.3.2 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 |
2.4 影响机制 |
2.4.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 |
2.4.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 |
2.4.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
第3章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备检假设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选取与测度 |
3.3 描述性统计 |
3.3.1 学生学业成绩描述性统计 |
3.3.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描述性统计 |
3.3.3 学业自我效能感描述性统计 |
3.3.4 核心变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分析 |
3.4 备检假设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 |
4.1.1 基础回归模型构建 |
4.1.2 中介模型构建 |
4.2 回归分析 |
4.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回归分析 |
4.2.2 城乡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分析 |
4.2.3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分析 |
4.2.4 不同水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4.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中介作用的检验与估计 |
4.5 稳健性检验分析 |
4.5.1 控制不同地区的稳健性检验 |
4.5.2 样本缩尾处理的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中学物理教育环境对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总括 |
3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2 理论依据 |
4 模型构建与量表编制 |
4.1 模型的构建 |
4.2 量表的设计 |
4.3 量表的修订 |
5 教育环境对STEM职业期望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教育环境量表的信度检验 |
5.3 教育环境量表的效度检验 |
5.4 STEM职业期望的特征分布 |
5.5 教育环境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5.6 STEM职业期望模型的验证 |
5.7 “兴趣”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STEM职业期望影响机制分析 |
6.1 中学生STEM职业期望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
6.2 教育环境各维度与STEM职业期望的关系 |
6.3 兴趣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7 结论、建议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7)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船员群体困境及船员权益硬法保障之不足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及检视 |
一、船员与海员概念界定 |
二、船员权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我国船员群体特点及发展现状 |
一、我国船员群体特点分析 |
二、我国船员发展面临瓶颈 |
三、我国船员队伍发展困境成因 |
第三节 船员权益硬法保障的不足 |
一、船员领域硬法建设现状 |
二、船员权益硬法保障方面不足的具体表现 |
第二章 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相关概念及法理分析 |
第一节 软法的本体理论 |
一、软法概念、特征和基本构成 |
二、软法的分类 |
三、软法是改善公权力服务社会个体的有效模式 |
第二节 软法与硬法的界分及相互关系 |
一、软法与硬法的界分标准 |
二、硬法与软法相互关系 |
第三节 实施船员权益特别保障的法理与实证分析 |
一、社会弱势群体理论 |
二、对船员权益特别保障具备法理正当性 |
三、加强船员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软法保障船员权益的优势分析及国外经验启示 |
第一节 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的优势 |
一、符合船员治理的时代需要 |
二、弥补硬法保障船员权益不足 |
三、有利于船员领域实现法治化 |
第二节 国外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的启示 |
一、部分国家船员发展与保障情况 |
二、国外船员权益保障经验归纳和启示 |
第四章 国际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一节 船员领域国际软法价值和发展趋势 |
一、海事公约中软法作用和价值 |
二、海事公约中软法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与船员有关的主要海事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一、海事劳工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三、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四、与船员有关主要海事公约中软法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特殊的国际软法存在 |
第五章 国内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一节 国家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一、组织类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二、公共政策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三、规制行政裁量权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二节 社会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一、信用制度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二、标准化体系制度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三节 我国在履行船员海事公约方面存在不足 |
一、宏观层面的不足 |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 |
第六章 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模式建构及相关建议 |
第一节 构建船员权益保障的软法模式架构 |
一、规制与船员相关的国家软法 |
二、培育与船员相关的社会软法 |
三、吸收国际软法经验 |
四、重构与软法相协调的船员硬法 |
第二节 船员权益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协调与衔接 |
一、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协调 |
二、实现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有效衔接 |
第三节 实现船员权益保障软法与硬法共治路径 |
一、国家应建立便捷高效的权责体系 |
二、国家和社会需共同推进船员信用和标准等领域建设 |
三、推动各主体在船员领域国际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灰靶理论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 ——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建设成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灰靶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大学综合评价与灰靶决策理论 |
2.1 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2.1.1 全球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
2.1.2 国内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
2.1.3 国内外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评述 |
2.2 灰靶决策理论与方法 |
第3章 基于灰靶理论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2 指标数据来源、处理及使用说明 |
3.2 基于灰靶理论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 基于灰靶理论的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模型的改进 |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引入时间维度的动态评价 |
第4章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实证分析 |
4.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现状 |
4.1.2 一流大学的科研学术水平 |
4.1.3 一流大学国际化进程 |
4.2 基于秩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聚类分析 |
4.3 我国大学学科区域分析 |
4.4 基于SNA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布局网络结构分析 |
第5章 基于灰靶理论的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实证分析 |
5.1 基于静态灰靶模型的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实证分析 |
5.1.1 模型的建立与靶心度的计算 |
5.1.2 一流大学静态灰靶模型的分级与分析 |
5.1.3 静态灰靶模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5.2 基于动态灰靶模型的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实证分析 |
5.2.1 第一类大学动态灰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2.2 第二类大学动态灰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 ——以伊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师的生存状态 |
(二) 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 |
四、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工具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二、社会分层理论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伊宁县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
一、伊宁县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量的研究 |
(一) 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 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 |
(三)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 |
(四) 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五) 家人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态度 |
(六)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七)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感受 |
二、伊宁县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质性研究 |
(一) 访谈教师基本情况 |
(二) 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 |
(三)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 |
(四) 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五) 家人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态度 |
(六)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研究小结 |
第四章 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地位低 |
(一) 边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低 |
(二) 边疆幼儿园教师教育程度低,专业层次差距大 |
(三) 边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低 |
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
(一) 边疆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 |
(二) 边疆教师资格制度未全面落实,学前专业教师缺口大 |
(三) 边疆学前教育资金分配不合理 |
(四) 边疆幼儿园教师培训方式不合理 |
(五) 多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大 |
三、边疆幼儿园管理方式不合理 |
(一) 缺乏民主化管理 |
(二) 幼儿园的人际关系融洽度低 |
四、边疆幼儿园教师缺乏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
五、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低,缺乏对职业地位的正确认识 |
(一) 专业性水平低,职业发展动机不强 |
(二) 现实与理想中职业地位差距大 |
第五章 提高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建议 |
一、加大舆论宣传,提高边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关注 |
(一) 强化学前教育法律保障,明确幼儿园教师身份 |
(二) 落实边疆教师准入制度,扩大学前师范生的培养 |
(三) 调整学前教育财政分配,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 |
(四) 调整疆内幼儿园教师培训方式 |
(五)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沟通 |
三、调整幼儿园的管理方式 |
(一) 民主化管理 |
(二) 建立信任、友爱的环境,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
四、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
五、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正视职业社会地位 |
(一) 开拓视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
(二) 正视职业地位,学会自我调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
二、经济结构调整 |
三、城乡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
一、印度IT业状况 |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
一、思想困惑 |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
二、印度教的复兴 |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
一、历史背景述论 |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
三、择偶标准 |
四、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
二、多元化的饮食 |
三、时尚化的休闲 |
四、精致化的文化 |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职业声望调查表明科学家高居榜首(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城乡居民食物营养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全国30个省份1500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D]. 郑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D]. 秦苗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 王心. 湘潭大学, 2020(02)
- [6]中学物理教育环境对高中生STEM职业期望影响的研究[D]. 邓宗祥.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D]. 邵帅.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基于灰靶理论的大学建设成效评价 ——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为例[D]. 王靖靖.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 ——以伊宁县为例[D]. 杨晓婷. 喀什大学, 2018(01)
- [10]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