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特色词分析

“文革”特色词分析

一、“文革”特色词语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函[1](2021)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俄译研究》文中提出1966年到197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十年给很多人造成了无法治愈的伤痕,有人将其埋在心底,不愿再揭开;也有人拿起笔杆子,真实地记录下这一幕幕惨痛的回忆,他们不是为了让人们重陷痛苦的深渊,而是为了杜绝类似痛苦的再次出现。“文革”结束之后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敢怒敢言的作家,如冯骥才、王蒙、刘心武、卢新华等,他们掀起了一阵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主要记录了“文革”时期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研究“伤痕文学”对于研究“文革”时期的历史文化有重大意义,因此“伤痕文学”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文革”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的需要,出现了很多具有“文革”特色的语言表达手段,“伤痕文学”作品也记录了这些具有特色的语言手段,它们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属于“无等值词汇”范畴,本文以《感谢生活》、《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铺花的歧路》、《班主任》、《风筝飘带》、《深的湖》、《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几部经典的“伤痕文学”作品为语料,研究“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翻译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伤痕文学”的概念以及“伤痕文学”及其特色语言手段在中国和俄罗斯的研究和翻译概况,之后通过对冯骥才、王蒙、刘心武、刘绍棠、焦祖尧、马烽、张贤亮、王润滋、古华、阿城、张弦、乌热尔图这十二位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将“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进行了分类,即人物特色称谓、事物特色称谓、行为特色称谓及特色口号和标语,接着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即多用数字、多用颜色词、多用缩略词、多用夸张语气等。本文还结合俄译本中具体的例子对翻译中出现的误译类和漏译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且根据语言手段的意义和性质不同,将误译类问题分为三大类,即人物特色称谓误译、事物特色称谓误译和行为特色称谓误译,漏译类问题分为个别词语漏译和大段漏译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译本中具体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译者理解不当、表达不充分、有意漏译和无意漏译。最后,本文从文化适应和文化移入两个角度探讨了“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翻译策略,并结合例子总结了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和转换法五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段红[2](2021)在《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文中认为石一枫是70后作家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等。其作品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语言幽默风趣,亦庄亦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石一枫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创作方式、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方面,从语言修辞方面展开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石一枫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修辞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统计法以及比较法对石一枫小说的修辞特色和修辞接受情况进行系统地描写和分析,力求全面地呈现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艺术,探析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情况,以期更好地解读石一枫的作品,也希望能为接受修辞学理论做出实践性的努力。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来源、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概述论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为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研究,主要从语音、词语、句子、辞格四个层面分析石一枫小说中的修辞方式,概括其中的修辞特色,其小说的修辞特色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注重摹声、谐音、儿化及音节的配合运用,使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和谐悦耳;词语方面注重运用方言词和歇后语来增强语言的通俗性,运用成语和古语词来提升语言的庄重感,利用反义搭配来加深语言的思想性;句子方面善于利用问句和矛盾语句来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辞格方面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比拟、叠现等多种辞格来增强小说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第二章将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与同为70后作家代表的徐则臣小说的表达修辞进行比较,以发现石一枫小说在修辞方面的个性化表达。第三章为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研究,主要是阐述石一枫小说中的接受者意识,探析部分文外读者的接受情况以及分析产生不同接受情况的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对论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冯译萱[3](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唐梓玮[4](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凝练的文章。优秀的散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生经验,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散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散文成为了阅读教学中的主导文类。但是当下散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很多教师还不能够准确把握散文的体式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散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有着很大的困惑,因此他们教学设计上大多是按照“整体感知”和“特点鉴赏”这两个思路进行设计,散文教学千篇一律,没有将“这一篇”和“那一篇”的散文教学价值体现出来。近年来,对于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研究日益丰富,也得到了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肯定。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教育领域的先进者,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散文教学中,这些语文特级教师不仅能够对文本有着个性化的解读,并且会在这个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文本中所要体现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他们的课堂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智慧,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笔者选取了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王君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的《老王》作为研究的对象,旨在通过对这四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概括总结他们在散文教学上的共性和个性,并从中得出散文教学的启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下是这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这是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的《老王》课例比较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并且对课例比较研究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明确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对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老王》的课例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包括对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简介和课例的基本流程和内容进行阐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切入点、主问题设计、文本细读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教学特点,再总结他们在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四位语文特级教师《老王》的课例比较研究中总结出叙事散文教学的启示,即文本解读的启示、教师教学的启示和培养学生的启示三个方面。

王丽斐[5](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张佳怡[6](2020)在《《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媒介话语变迁来梳理、审视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是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议题。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于此回溯媒介中“五四”话语的变迁,对考察我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轨迹具有重要价值。长久以来,“五四”符号始终在新中国的社会动员中发挥着原力作用,而官方话语体系也在不同阶段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对“五四”进行再建构、再阐释。《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政治规格最高的主流媒体,其对五四社论的话语建构兼具浓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鲜明的时代精神气质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而,本文参考Fairclough的文本分析、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三维研究模型对《人民日报》五四社论展开梳理研究。在文本层面,梳理发现不同时期五四社论中的社会热词基本与时代特征同步,高频词突出体现了对立性、阶段性、内在一致性特征;对其情态系统的考察则发现三类典型情态词分布具有明显时代特征,情感倾向日趋和缓;从措辞、文风对《人民日报》五四社论篇章风格的考究也发现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40年有显见差别,即前30年措辞由“浅显直白”逐渐走向“浮夸激烈”,文风逐渐偏离战斗性本质而走向“帮八股”,而后40年社论更注重修辞的艺术性、说理的思辨性,文章精炼水平有所提升。话语实践层面的研究则发现不同时期《人民日报》五四社论突出的表达了“革命”与“建设”两个核心主旨。而后,通过对隐喻使用与青年形象变幻的分析,总结出在以战争隐喻超高频使用到各类隐喻多元应用、青年从单一政治革命化向时代民族奋斗者等形象的转变过程中,五四社论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向“建设”话语建构的转型。最后,本文依托两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媒介环境、社会文化思潮等维度对各时期《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特征的型构原因进行分析,见证了70年间社会历史与《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的双向互动影响过程。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对立的意识形态格局、“排异”思维的社会结构考察模式(包括由此形成的政治封闭型社会价值体系)、垄断的媒介格局及激进主义思潮的盛行等共同铸就了改革开放前“革命”意味深厚的五四社论话语。反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逐步形成一体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格局、社会结构认知视角转向开放包容、媒介主体性意识回归、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时代变体等推助了转型时期对“五四”符号的新诠释,使得《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呈现了万物更新的气质。

邱丹[7](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钱润智[8](2020)在《传播学5W理论指导下《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传播学5W理论为指导,对《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节选章节(第一、二章以及第三章第一节)的翻译实践进行了报告。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为类似文本翻译提供借鉴。笔者之所以选择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的《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为翻译文本,是因为该书不仅体现了篮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各个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体育类文本,具有极大的外译价值。笔者所译章节体现了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水平与普及程度,展现了其不同于欧美篮球运动的特色,有利于传播中国的篮球文化。本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题具有创新性。目前篮球类翻译作品以英译中为主,介绍的是美国篮球运动及其文化,鲜有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篮球运动,尤其是发展史的文献。(2)翻译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所译文本不仅介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在大众体育、文化和政治方面也涉及较多。因此,译者需翻译大量及多领域的专业术语,这对译者的知识储备和翻译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在翻译理论方面,本文选择了贴合篮球类文本外译的传播学5W理论。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笔者将这一理论与本次翻译实践相结合,本次翻译中的5W分别为:将介绍中国篮球的书籍翻译成外文的中国译者(Who)、介绍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Says What)、通过刊物,教材或政府报告的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国外想了解中国篮球的普通读者(To Whom)、达到向世界介绍中国篮球的历史与文化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本次翻译实践的步骤如下:(1)以传播学5W理论为基础,建构适用于此次翻译实践的框架;(2)在传播学5W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专业术语的翻译问题;(3)进行翻译,尤其关注长难句的翻译;(4)为术语提供注释,并提供完整的中英文术语对照表。本文的主要框架为:(1)理论构建:对传播学5W理论进行概述,解释如何将该理论运用到本次翻译实践中;(2)案例分析:从篇章,词语和句子三个层面出发,对具体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3)经验总结:总结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译后审校中发现的错误;(4)附录编订:提供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和其他辅助信息。

李静茹[9](2019)在《《三体》三部曲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体》三部曲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在文革期间,由于一次偶然的电波发射,人类引发了三体文明的入侵。在与三体文明长达几个世纪的斗争中,人类发现了宇宙的黑暗现实,并最终毁灭于宇宙的黑暗森林打击之下。《三体》第一部《三体》于2015年8月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和多个奖项提名,《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也于2017年获得了轨迹奖最佳长篇。可以说,《三体》系列是中国科幻走出去的里程碑之作。《三体》系列英译版一经出版,便吸引了众多海外读者。这不仅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窗口,而且增强了中国语言和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对我们从事海外汉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在海外的热销离不开其译者的努力。《三体》第一部《三体》和第三部《死神永生》的英译由美籍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负责,《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的英译则由美籍科幻小说翻译家Joel Martinsen完成,两位都是非常杰出的科幻小说翻译者。本文从文学表达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英译版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原文的中国特色和科幻性,找出英译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相较于之前论文以某一翻译理论为指导或仅分析某一部小说而言,更加系统、深入、全面的分析了整个《三体》三部曲英译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效果。论文主体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从科幻新造词和科幻场景两个方面分析《三体》系列英译本的科幻性,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手段,评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优点和不足;第二章从中国文化特色、中国语言特色两个方面分析《三体》英译本中的中国特色,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手段,评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优点和不足;第三章对《三体》三部曲翻译特点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对《三体》三部曲英译本的改写情况做了分析和归纳。

谢茹[10](2020)在《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随着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整个中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语言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为现代汉语语言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建国初期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到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十年浩劫”,直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语言与社会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最为迅捷。词汇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在语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急剧时期,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则更为显着。建国三十年是现代汉语史上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建国三十年词汇研究是现代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共设立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相关基础内容,为下文的具体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概况研究”。这一章主要考察建国三十年新词语的语表特征、语法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并从社会因素及语用动因角度分析新词新语特征的成因。考察发现建国三十年的新词新语从语表特征上看,语音形式普遍较长,政治领域类新词语数量最多,自源类新词语占主体;从语法特征上看,名词性新词语数量最多,偏正式构词结构类型为主,说明法、简缩法、修辞法是当时新词语的高频构造方法;从语义特征上看,词义架构单一,异名同指及类义现象突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求新、尚简、崇高的语用心理对新词新语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章是“《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留存至今的两部词典共收词语的概况,并考察共收词语的语义及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统计调查发现,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只有26.9%比例的新词语留存至今,成为两部词典的共收词语。大部分共收词语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当今的语言生活。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共收词语的语义方面,既包括词语理性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语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义项数量的变化以及一个义项内部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色彩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不同色彩之间的转化。两部词典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主要指的是词语不同词类之间的转变。第四章是“《现汉》未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大辞典》中存在但《现汉》却并未收入的词语的概况,重点探究《现汉》未收词语的成因,并探讨了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问题。据统计,大部分建国三十年时期产生的新词新语在当今的语言生活中都是处于衰亡状态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语言的明确性原则、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大量衰亡的原因。最后一章为“结语”。这一章对整个课题的全部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就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二、“文革”特色词语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革”特色词语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Реферат
绪论
1. 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研究概述
    1.1“伤痕文学”的概念
    1.2“伤痕文学”在中国和俄罗斯的研究及翻译概况
        1.2.1 “伤痕文学”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1.2.2 “伤痕文学”在俄罗斯的翻译概况
    1.3“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及翻译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 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分类及特征
    2.1“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分类
    2.2“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特征
3. 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俄译的翻译问题及原因
    3.1 翻译问题具体表现
        3.1.1 误译类问题
        3.1.2 漏译类问题
    3.2 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俄译的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
4. 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俄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1 “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翻译策略
        4.1.1 文化适应
        4.1.2 文化移入
    4.2 “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翻译方法
        4.2.1 直译法
        4.2.2 直译加注法
        4.2.3 音译法
        4.2.4 音译加注法
        4.2.5 转换法
结论
参考文献

(2)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叙事结构研究
        二、人物形象研究
        三、小说创作研究
        四、小说主题研究
        五、作家对比研究
    第三节 语料来源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二)归纳演绎法
        (三)比较法
第一章 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
    第一节 语音修辞
        一、摹声自然,如临其境
        (一)常规摹声
        (二)变异摹声
        二、谐音变异,戏谑风趣
        (一)音近形异
        (二)同音异形
        (三)谐音别解
        三、善用儿化,真切活泼
        (一)名词性语素+儿化音
        (二)量词性语素+儿化音
        (三)形容词性语素+儿化音
        (四)动词性语素+儿化音
        四、音节搭配,平稳和谐
        (一)平稳有序
        (二)匀称和谐
    第二节 词语修辞
        一、夹用方言,京味浓郁
        (一)带后缀“儿”的方言词语
        (二)带后缀“子”的方言词语
        (三)其他方言词语
        二、兼用古语,亦庄亦谐
        三、借用术语,新颖别致
        (一)物理学领域术语
        (二)其他领域术语
        四、反义搭配,对比鲜明
        五、选用熟语,言简意赅
        (一)成语
        (二)歇后语
    第三节 句子修辞
        一、多用问句,引人深思
        (一)询问句
        (二)反问句
        (三)设问句
        二、矛盾语句,耐人寻味
        (一)既肯定又否定
        (二)既否定又肯定
    第四节 辞格修辞
        一、比喻辞格,精彩多样
        (一)基本型比喻
        (二)衍生型比喻
        二、排比辞格,情思洋溢
        (一)成分排比
        (二)分句排比
        三、比拟辞格,神形毕现
        (一)拟人生动
        (二)拟物形象
        四、叠现辞格,简练明晰
        (一)词语叠现
        (二)句子叠现
第二章 石一枫与徐则臣小说表达修辞比较
    第一节 语音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善用儿化和谐音
        二、徐则臣善用押韵和双声叠韵
        (一)押韵和谐
        (二)双声叠韵
    第二节 词语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善用歇后语和反义词语
        二、徐则臣妙用色彩词
    第三节 句子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多用问句和矛盾性语句
        二、徐则臣多用同素连用句和超长超容句
        (一)同素连用句
        (二)超长超容句
    第四节 辞格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多用比喻、排比
        (一)比喻
        (二)排比
        二、徐则臣多用比喻、叠现
        (一)比喻
        (二)叠现
        三、其他辞格运用的不同
        (一)石一枫小说中的顶真、对偶
        (二)徐则臣小说中的通感
第三章 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
    第一节 鲜明的接受者意识
        一、善于提出疑问,提供互动机会
        二、巧妙利用辞格,激发读者想象
        三、塑造多重身份,表露交际意识
    第二节 因人而异的接受情况
        一、文外接受者的综合特征
        (一)接受者的自主选择性
        (二)接受者的专业性
        (三)接受者的相对静态性
        二、四种较为典型的接受情况
        (一)消极方式的等值接受
        (二)积极方式的等值接受
        (三)消极方式的增值接受
        (四)积极方式的增值接受
    第三节 石一枫小说修辞接受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接受者的个体差异
        二、类型多样的接受方法
        三、交际语境的复杂性与制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课例比较研究综述
        2.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语文核心素养
        2. 课例比较研究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的思路
        2. 研究的方法
一、《老王》课例比较背景
    (一) 《老王》的内容与地位
        1. 《老王》的内容
        2. 《老王》在教材中的编排和地位
    (二)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价值
        1. 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
        2.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价值
    (三) 《老王》课例概况
        1. 余映潮的课例介绍
        2. 黄厚江的课例介绍
        3. 肖培东的课例介绍
        4. 王君的课例介绍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老王》课例比较
    (一) 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特点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一致,各有侧重
        2. 教学内容的选取:关注细节,品味语言
        3. 教学切入点的选取:立足文本解读,独具个人特色
        4. 主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发展思维
        5. 文本细读方法的选择:各有侧重,独具特色
    (二)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特点
        1.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不同点
        2.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共同点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老王》课例比较分析的教学的启示
    (一) 文本解读中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教学的启示
    (二) 文本解读中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的启示
    (三) 文本解读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教学的启示
    (四) 文本解读中情景设计教学的启示
    (五) 文本解读中课程资源利用教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关于《人民日报》社论的研究
        1.2.2 关于“五四”的相关研究
    1.3 理论范式
        1.3.1 话语及话语分析
        1.3.2 批评话语分析及Fairclough话语分析理论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文章架构
第二章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概述
    2.1 样本概况
        2.1.1 样本数量统计
        2.1.2 样本篇幅情况
    2.2 研究阶段的划分及依据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1949-2019)话语之文本特征
    3.1 词汇变迁
        3.1.1 社会热词变迁记录时代变迁
        3.1.2 高频词呈现对立性、阶段性、一致性特征
    3.2 情态词使用变化
        3.2.1 情感表达直接,态度激变明显(1949-1978)
        3.2.2 情感表达内敛,态度趋向平和(1979-2019)
    3.3 风格变迁:措辞及文风
        3.3.1 措辞“浅直”渐向“浮夸”,文风深陷“帮八股”(1949-1978)
        3.3.2 措辞明显加注锤炼,文风日渐“清朗炼达”(1979-2019)
第四章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建构变迁
    4.1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的主题变迁
        4.1.1 “革命”话语的建构(1949-1978)
        4.1.2 “建设”话语的建构(1979-2019)
        4.1.3 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转向
    4.2 “革命”、“建设”话语体系下《人民日报》五四社论隐喻变化
        4.2.1 “革命”话语体系时期:种类单一,战争隐喻“一枝独秀”(1949-1978)
        4.2.2 “建设”话语体系时期:种类丰富,三大隐喻“齐头并进”(1979-2019)
    4.3 “革命”、“建设”话语体系下《人民日报》五四社论的青年形象变迁
        4.3.1 革命话语时期青年形象:劳动者、革命者、知识青年
        4.3.2 建设话语时期青年形象:“四有”新人、责任者、奋斗者
第五章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1949-2019)的社会实践
    5.1 社会环境构成要素的变迁
        5.1.1 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变迁
        5.1.2 社会结构:阶级阶层变迁下的价值体系转变
        5.1.3 媒体环境:党报功能性调转
        5.1.4 社会思潮:三大思潮对“五四”符号的时代诠释
    5.2 “革命”话语时期《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特征形成归因
        5.2.1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
        5.2.2 “排异”的阶级斗争观与封闭的社会政治价值体系
        5.2.3 媒介“过语”与“失语”:政治宣传工具与阶级斗争武器
        5.2.4 激进主义思潮推助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
    5.3 “建设”话语时期《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特征形成归因
        5.3.1 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多样化意识形态格局
        5.3.2 “求同”的阶层认知观与走向开放的社会价值体系
        5.3.3 单一媒介格局破裂:“党”报媒介主体性回归
        5.3.4 自由主义思潮下人文意识复兴与文化保守主义对文化继承的时代变调
    5.4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轨迹兼容“共”与“独”
        5.4.1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之“共”
        5.4.2 《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之“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传播学5W理论指导下《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概述
    1.1 文本选择
    1.2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翻译实践综述
    2.2 相关翻译研究综述
    2.3 相关平行文本综述
第3章 翻译理论构建
    3.1 传播学5W理论概述
    3.2 基于5W的理论构建
第4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语篇层面
        4.1.1 语篇特点与风格
        4.1.2 相应翻译策略
    4.2 词语层面
        4.2.1 篮球术语
        4.2.2 其他体育术语
        4.2.3 政治术语
        4.2.4 汉语四字格
    4.3 句子层面
        4.3.1 长句的翻译
        4.3.2 平行结构的翻译
        4.3.3 时代背景句的翻译
        4.3.4 对原句的修正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心得
        5.1.1 本次翻译的经验与教训
        5.1.2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指导
    5.2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非直接引用文献
附录二: 与篮球相关术语的中英对照表
附录三: 其他专业术语与表达的中英对照表
附录四: 学位论文相关翻译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三体》三部曲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三体》三部曲科幻新造词与科幻场景翻译分析
    1.1 《三体》三部曲中的科幻新造词
        1.1.1 《三体》中的科幻新造词
        1.1.2 《黑暗森林》中的新造科幻词
        1.1.3 《死神永生》中的科幻新造词
    1.2 《三体》三部曲中的科幻场景翻译
        1.2.1 与外星文明有关的科幻场景
        1.2.2 与未来人类社会有关的科幻场景
        1.2.3 与异维空间有关的科幻场景
第二章 《三体》三部曲中国特色翻译分析
    2.1 《三体》三部曲中的中国文化特色
        2.1.1 《三体》三部曲中的历史文化
        2.1.2 《三体》三部曲中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2 《三体》三部曲中的中国语言特色
        2.2.1 成语
        2.2.2 俗语
        2.3.3 谐音词
第三章 《三体》三部曲的翻译特点及改写
    3.1 《三体》三部曲的翻译特点
        3.1.1 科幻新造词和科幻场景上的翻译特点
        3.1.2 中国特色的翻译特点
        3.1.3 《三体》三部曲翻译特点的总结
    3.2 《三体》三部曲的改写
        3.2.1 涉嫌女性歧视的部分
        3.2.2 涉及未知信息的部分
        3.2.3 有关血腥暴力的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对象
        1.1.1 研究范围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建国三十年词汇理论研究
        1.2.2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研究
        1.2.3 现代汉语词汇统计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
        1.3.2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
        1.3.3 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原则性方法
第2章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概况研究
    2.1 新词新语的语表特征
        2.1.1 语音形式
        2.1.2 语义领域
        2.1.3 语源类型
    2.2 新词新语的语法特征
        2.2.1 新词新语的句法性质
        2.2.2 新词新语的结构特征
        2.2.3 新词新语的高频构造方法
    2.3 新词新语的语义特征
        2.3.1 词义架构单一性特征突出
        2.3.2 异名同指现象突出
        2.3.3 类义关系突出
    2.4 新词新语特征探因
        2.4.1 社会因素
        2.4.2 语用动因
第3章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
    3.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概况
    3.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
        3.2.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化
        3.2.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色彩意义的发展变化
    3.3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
        3.3.1 义项数量增加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3.3.2 义项数量不变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第4章 《现汉》未收词语研究
    4.1 《现汉》未收词语概况
    4.2 《现汉》未收词语探因
        4.2.1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4.2.2 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4.2.3 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
        4.2.4 语言的明确性原则
        4.2.5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4.3 《现汉》未收词语的语用情况考察
        4.3.1 词语重新启用问题研究现状
        4.3.2 《现汉》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文革”特色词语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学作品中“伤痕文学”特色语言手段的俄译研究[D]. 王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 [2]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D]. 段红.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4]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D]. 唐梓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人民日报》五四社论话语变迁研究(1949-2019)[D]. 张佳怡. 河北大学, 2020(08)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8]传播学5W理论指导下《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钱润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三体》三部曲的英译研究[D]. 李静茹. 山西大学, 2019(02)
  • [10]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D]. 谢茹.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文革”特色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