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之,朱淑莲,王立功,陈建英[1](1979)在《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文中研究指明 1978—197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固海扬水工程建设时,在中宁县附近开挖出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地震剖面。此剖面上保留了中更新世以后的多次地震的活动遗迹,砂土液化所留下的内部层次变形和结构位移。此剖面的发现对研究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发震构造特点、应力场变化、烈度评定和进行震害地质理论探讨的研究,均提供了很重要的宝贵资料。
朱海之,陈建英,陈国顺,王汝鹏,杨天家,李清真[2](1982)在《山西临汾古湖沉积中的史前地震遗迹》文中认为 前言山西临汾盆地震是华北地区着名地震活跃区之一。有史记载以来,在临汾这一狭长构造盆地内就以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为人们所重视。地震地质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们在临汾盆地中已作有不少有意义的工作(1)。但是在恢复该区的构造活动史中,史前地震活动以往研究很少。1981年3—4月间作者等在临汾以东大阳公社、东张公社、乔李公社等涝河两侧进行了古地震遗迹的调查,并以东堡村为重点,探槽开挖,分层取样,初步确定该
陈国顺,黄振昌[3](1992)在《山西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李龙堂,米文宝,安令选[4](1993)在《宁夏自然历史遗迹及其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宁夏是我国自然历史遗迹类型多、代表性强的重点地区之一。联合国有关组织已决定把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地。本文基本查明了宁夏地区自然历史遗迹的类型、特征及分布情况,对遗迹的自然条件、环境和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对策。
闵伟[5](1998)在《区域古地震研究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华北西缘为例》文中认为古地震研究是活动断裂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古地震研究都是针对一条断裂带或断裂段进行的,而没有开展一定区域的古地震研究,现有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也是原地重复地震的危险性性分析。 在大陆内部地震原地重复时间尺度内,对于一定区域可能有多次地震发生,相邻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远远小于原地重复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缩短”了地震重复间隔,如果一定区域内强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规律,那么,研究这种规律有可能找到一条以区域强震为基础的适合于大陆内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华北构造区西缘过渡部位,活动断裂十分发育,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在距今约400年前到公元1920年,先后发生5次M≥7级地震,提供了区域强震丛集的实例。因此,本文以历史强震丛集为线索,在对区内主要断裂活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探槽资料,剖析了研究区一万年以来古地震活动在时、空、强分布上的特征,并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形成该区域古地震复发模型的机制。 以往,牛首山一罗山断裂被认为是华北和青藏高原两大构造区的边界断裂,人们一直把牛首山一罗山断裂划归青藏高原区。通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的研究,我们认为最新活动的罗山东麓断裂向北已不与牛首山断裂相连,而应是黄河断裂向南扩展的结果,属于华北构造区。 海原断裂带一般分为东、中、西三段,中段和西段为两个独立的破裂段落。本次研究中,对东段通过槽探研究了其古地震,结果表明东段不是一个独立破裂段落,只是中段部分破裂事件的影响段,因此,从破裂分段的角度出发,可将海原断裂带以干盐池为界,分为东段和西段,同时破裂东、西段的地震事件称为破裂全断裂的事件。一万年以来,破裂全断裂的事件只有两次,分别发生于距今8534±80年和78年,间隔大于8千年;西段共发生5次古地震(包括上述两次全带破裂事件),规律性较好,平均重复间隔2116年,最大重复间隔2387年,最小1930年;东段共发生7次古地震事件(同样包括上述两次全带破裂事件),重复间隔平均为1410年,但规律性不如西段,最大重复间隔1890年,最小只有845年。海原断裂带古地震事件具有丛集特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古地震都为全带破裂事件,其它古地震大致可分为4个丛集期,每个丛集期由分别破裂西段和东段的两次地震组成。 中卫一同心断裂以西梁头和双井子为界,可以分为西、中、东三段,东段为挤压构造变形区,全新世以来没有破裂事件分布,因此,从破裂分段的角度出发,将中卫一同心断裂带以西梁头为界,分为东西两段。l万年以来的古地震只有五次,东段三次,西段两次,都为破裂次级段落的地震,没有破裂全断裂的事件。最大间隔为3212年,最小为1085年,平均重复间隔为2070年。 罗山东麓断裂全长约60km,主要由五条次级断层组成,公元1561年71/4级历史地震破裂全断裂,表明它没有次一级破裂分段。探槽揭露该断裂l万年以来共发生4次破裂事件,分别为距今8200±600、5020±70、3331±120年和公元1561年历史地震,最大重复间隔3180年,最小1670年,平均2588年,中间两次地震的重复间隔明显小于其他几次地震的间隔。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贺兰山东麓断裂l万年以来共发生五次8级左右的地震,其时间分别为距今8240±170、6330±80、4760±80、2675±70年和公元1739年历史地震,全新世早期和晚期重复间隔长,一般大于2千年,全新世中期的两次地震重复间隔短,
冉勇康[6](1997)在《我国几个典型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和大地震重复行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1选题的基本思想古地震是指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史前和历史没有明确记录的地震事件。古地震学则是一门揭露和研究地质记录中保存的过去地震事件的科学。它的优势在于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仪器和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和局限性,使得我们能够在几个地震重复周期的时间段上认识断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危险性。人们开始认识到古地震现象是在一百多年以前,但是古地震学作为一门地震和地质领域的分支学科诞生于本世纪70年代末。近20来,无论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古地震学一直在进步,在减轻地震灾害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古地震研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完整性的薄弱环节,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为概率地震预报提供高信度的数据。古地震学就其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而言都需要深入和发展。现阶段古地震学还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古地震的地质证据;(2)古地震年代学;(3)古地震的位移量研究;(4)古地震的完整性;(5)区域的古地震研究;(6)大地震重复的理论模型。我国的古地震研究在思路和某些具体工作上与国际总体水平是齐平的,但一些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工作的精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资料的可信度。另外,全球古地震研究的诸多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古地震研究未来的方向和现在研究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本论文的工作开展之前,国内还未开展过用三维探槽研究走滑断裂古地震事件强度分布,即恢复古地震事件位移量的工作(国际上成功的例子也很少);受条件的限制,一般探槽的古地震年代测定数据较少;区域的古地震复发特征的研究不够等。因此,作为一篇专门讨论古地震问题的博士论文,立足于“精细”,选择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海原走滑断裂,用三维探槽的方法研究该断裂的古地震事件及其位移量;选择京西北,北东、北西两组构造交汇部位的延怀盆地正断裂,进行段落、断裂和盆地区域的古地震研究;选择京东曾发生过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夏垫断裂,进行平原区半隐伏断裂的古地震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三个地点的古地震重复行为(理论模型)及古地震资料在地震危险性预测中的运用问题。2研究方法和工作量为突出“精细”的研究特色,本文采取了以下技术路线。(1)在探槽布设、记录和工作量方面的具体措施是:对于海原走滑断裂,在位于两个主要活动段落边界附近、可能记录到全新世多次地震事件的高湾子地点开挖长42、宽20、深2.5-3.5m的三维探槽(由11个独立探槽组成)。探槽记录网格以1m2为基础,加挂20×20cm2细网。对探槽开挖地点进行经纬仪实测构造地貌图,并控制探槽坐标。测14C样品15个,TL样品8个,孢粉样品12个。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7个地点的探槽资料分析海原断裂主要活动段的古地震历史。对于延怀盆地正断裂,重新分析自己主持过的探槽研究工作,引用其他古地震研究成果。在段落、断裂和盆地区域三个层次上探讨古地震事件及其分布规律。该区利用探槽资料33个(包括深6、长20/宽5m大探槽和长75m、最高8m的大剖面),测年样品83个。对于三河-平谷地震断层,选择1679年事件位移量适中的部位开挖长25、上宽6、下宽1.5、深6m的大探槽,并结合断层陡坎形态和其它探槽分析地震事件及其位移量。探槽测年样品19个。总之,研究工作共涉及43个探槽资料,其中27个为作者亲自主持研究;每个自己工作的探槽都按国际探槽研究的程序进行。探槽记录网格1m2,三维探槽20cm2,并用经纬仪控制统一坐标网;直接用于古地震事件分析的年代样品144个,其中14C 52,TL 92,另外,孢粉样品14个。(2)辨别古地震事件及其位移量的主要思路和原则是:依据不同构造环境下可能保存的破裂遗迹针对性地对单个探槽进行事件识别。识别张性环境下的古地震事件证据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断层陡坎和地貌面之间的关系:多次事件复合陡坎的坡面特征;和坎前的堆积地层(崩积楔、断落塘堆积等)。识别走滑断层的古地震事件,有五条主要标志:跨断层微地貌位错;断错地层或断层束被更新地层覆盖;在未固结堆积物中的褶皱和拖移;不同地层单元沿断层面位移量的突然增加或降低;古断塞塘(坑)堆积。除此,不同期次的裂缝和构造楔、充填楔都是我们识别古地震事件的参考标志。地震引起含水砂层液化是非常普遍的同震变形现象,因此,我们在夏垫断裂的古地震研究中十分重视液化现象对古事件的指示作用。在单个探槽事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断层窗和逐次限定方法对比同一段落的古地震事件,以及进行古地震破裂段落的划分。这种方法假定一个断层段上开挖了若干探槽,每个探槽揭露的事件次数不完全一样,然而,在不同的探槽内总有一些事件的年龄接近。尽管有些事件只确定了上限年龄,有些确定了下限年龄,有些确定了上下限年龄的区间,但它们可能共同限制了一个时间范围。这个时间范围被称为断层窗或事件窗。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古地震研究中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在正断层上,利用断层陡坎高度、崩积楔厚度(半断距)和层位位差综合判断事件的位移量;在走滑断层上,通过不同期次跨断层的沟床边界、断落塘边界,分解、判断事件的走滑位移量。在海原断裂各探槽古地震的事件窗对比中,引入位移量值,使断层窗方法扩展到断层分段的运用领域。(3)在样品采集和测年值运用方面:对于重点研究的大探槽,采用20cm为间距的采样密度,有条件的地方采集两种测年方法的样品进行测年值对比;对于三维探槽,在三维空间上分析事件并采集测年样品。利用14C样品的树轮校正值分析古地震年代,以减小地质历史进程中大气环境变化对14C测年值的影响。(4)提出定量分析古地震重复行为的参考标准,并对本文研究地点的古地震进行重复行为分析:采用“点过程”的统计学方法定量地评价古地震时间重复的分布属性。通过变异系数评价古地震的总体分布状况(变异系数为地震重复间隔的标准差S与重复间隔平均值(?)的比)。当变异系数等于或小于0.3时,为准周期的重复形式;变异系数大于0.3,等于或小于0.5时,为准周期的变形重复模式—长短间隔相问重复模式:变异系数在约0.65~1时,可能为随机的泊松分布模式:变异系数大于0.5时,也可能成为丛集复发模式。在变异系数值在0.65~1时,为随机分布还是丛集分布则根据分布图形综合判断。以0.5个震级单位为特征地震的大小变化幅度,用我国大陆内部事件破裂长度、位移量与震级的关系.判断本文研究地点破裂段落、位移量和震级关系:M=5.1+1gL+1gD(剩余标准差0.479) M=5.9+1gL+1gD(剩余标准差0.574)时间和位移可预报重复行为的判断则依据线性方程求取“预报线”,规定资料是否符合模型有两条重要的数值标准,一是当检验水平α=0.01时,线性关系存在;二是剩余标准差σ要足够小。在线性关系存在的情况下,只有σ≤12(位移量计算单位为cm时),才能保证模型的预测误差在20%以内。3主要结论(1)海原断裂不同时期累积的左旋走滑位移量反映出断裂带的11条次级剪切断层实际组成了三个活动段落。西段为黄家洼山南麓断层以西:中段为南西华山北麓断层:再南为南段。(2)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的古地震细研究揭露出全新世以来的7次古地震事件(包括1920年事件),并获得了后5次事件的位移量,由老至新左旋走滑位移量分别为:5.6±2.3m、1.5±1.2m、1.5±1.2m、2±1m、7±0.5m;倾滑位移量为0.19~0.35m、0.27m、0.08~0.16m、0.08~0.16m、0.38m。古地震事件位移量显示,7次地震事件并不是都具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强度。中全新世以来只有一次事件与海原大地震相近,走滑位移量达5.6m,其余位移量在1,5~2m之间。(3)对比高湾子与断裂上其它7个地点的古地震事件,获得断裂晚第四纪期间的14次古地震事件及年代(包括1920年事件)。这些事件在时间上表现出不均匀性,早期相对弱,中晚期强,最短的间隔时间仅100余年,长的近2000或2000余年。对于全断裂,事件分布更接近泊松过程,平均重复间隔为1045±750a,σ=0.72;次级破裂段的事件分布为“长短间隔相间模式”,西段平均间隔1941±727a,σ=0.38,中段中晚全新世以来的间隔为951±409a,σ=0.43;主破裂段大地震的间隔时间符合准周期模式,平均为5373±1046a,σ=0.19。另外,有三次事件破裂了全断裂,其余11次为次级段落破裂。事件的对比反映出古地震活动存在复合破裂段和西次级破裂段、中次级破裂段。同时,证明古地震事件存在跨段落的超覆破裂和未达到段落边界的回缩破裂。(4)延怀盆地发育有多组方向的活动断裂,然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并记录有古地震事件的断裂有4条:北东向的怀涿盆地北缘断裂,矾山盆地北缘断裂和延庆盆地北缘断裂;北西向的新保安-沙城断裂。(5)怀涿盆地北缘断裂共开挖13个探槽,揭露了约4万年以来的14次古地震事件和三个独立的破裂段。单个独立段落记录有4~6次事件。沈(?)长段平均重复间隔6980±4487,σ=0.64;如果把该段落全新世以前和以后的事件分别计算,其结果分别为8075±884,σ=0.11和2700±707,σ=0.26:鸡-黄段,平均重复间隔11273±5785,σ=0.51;西(?)黄段,9400±1892,σ=0.2。而全断裂古地震平均重复间隔为2967a±1653,σ=0.56。最大间隔为6100a,最小间隔为950a。断裂上最晚的破裂事件可能与1720年沙城地震有关。(6)矾山盆地北缘断裂开挖了10个探槽,揭露了约32000年以来的7次事件和两个主破裂段。北破裂段记录了4次事件,平均重复间隔为9096±4226a,σ=0.47;南段揭露了3次事件,平均重复间隔为10775±178a,σ=0.017。全断裂平均重复间隔为5232a±1625,σ=0.31。最大为7450,最小为3450。断裂上最晚事件可能为1337年的狼山地震。(7)延庆盆地北缘断裂已有的资料显示约距今30700以来在5个几何段上发生过10次古地震事件,一些事件是单几何段破裂,然而有三次事件为多段联合破裂。单几何段一般记录有3~5次事件.平均重复间隔在4856~6450a之间。Ⅱ段平均重复间隔6450±2093a,σ=0.32;Ⅲ段4846±1150a,σ=0.24;Ⅳ段6431±473,σ:0.073。全断裂重复间隔的平均值为3359±1373a,σ=0.41。最大间隔4450a。最小间隔1150a。断裂的最晚事件可能为1484年的居庸地震。(8)新保安-沙城断裂为半隐伏断裂,长度约32km.地表有明显遗迹的地段长度2~3km。两个探槽揭露了该断裂距今23200年以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为7643±401a,σ=0.05。该断裂可能为1720年沙城地震的发震断裂。(9)延怀盆地晚更新世晚期活动的4条断裂共揭露出34次事件。其平均重复间隔为1153±990a,位移量大多数在1.2m~2.2m之间。,大于3m的事件有万年发生一次的现象、(10)三河-平谷8级地震断层自从距今20000年以来共发生过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前2次为间接标志显示的古地震事件,后2次为直接标志显示的古位错事件[包括1679年事件]。它们发生的时间分别距今为20000、13300、7500和317年、(11)现今在夏垫东兴庄-潘各庄-东柳河屯-带的地震地表形变带不仅仅是1679年一次地震的产物,而是全新世两次位错作用的结果。东柳河屯东北探槽揭露的两次事件位移量分别为1.3m(1679年事件)和1m(前1679年事件]。两次事件的已知最大合位移为3.16m[潘各庄],分解得到1679年8级地震最大参考位移为约1.75m,前1679年事件最大参考位移为约1.41m。(12)无论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海原走滑断裂,还是北东向山西地堑系与北西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交汇地带的延怀盆地正断裂,以及华北平原区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其古地震重复行为的共性在于:特征地震和准周期模式。其个性表现为海原走滑断裂特征地震的分级性明显:延怀盆地正断裂的独立段落为单级特征地震形式,多段落组合发震的现象更接近滑动可变模式(延庆盆地北缘断裂);三河-平谷地震断层为典型的独立段落特征地震模式。海原走滑断裂的古地震历史不符合时间可预报和位移可预报模式,延怀盆地正断裂独立性较好的段落可以符合时间可预报或位移可预报模式(新保安-沙城断裂)。矾山盆地北缘断裂有“萎缩滑动”的趋势。(13)段落、断裂和区域古地震重复行为有明显的差别。大多数段落的古地震重复间隔符合准周期重复模型(a≤0.3)及其变种长短问隔相间模型(0.3<σ≤0.5);多段落组成的断裂,其古地震的重复行为则主要是长短间隔相间和丛集形式(σ<0.5);区域的古地震分布更接近于完全随机的泊松过程(0.65<σ≤1)。但是,无论是段落、断裂或区域,古地震的分布形式都可能随时间而改变其重复形式(沈-长段、怀涿盆地北缘断裂),即古地震重复模式具有阶段性。(14)段落上古地震重复的规律性好坏与段落的几何结构相关。独立性、稳定性好,规模相对大的段落具有较好的准周期重复性或时间可预报性(西-黄段、燕-水段、新保安-沙城断裂);段落规模小与其它断层相关的段落古地震重复间隔的变化较大,可以是长短间隔相间或丛集的形式(沈-长段、鸡-黄段)。这反映了地震重复性与段落、断裂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4认识上的重要进展(1)三维探槽揭露出古地震事件位移量的量级差别,进而揭示了海原断裂特征地震的分级行为,和主破裂段、次级破裂段的分段特征:(2)给出三个地点的古地震目录;(3)三个细研究地点的大多数段落古地震遵循特征地震和准周期重复模型;(4)一些段落、断裂的古地震事件分布具有阶段性:(5)古地震时间分布在准周期与丛集行为或随机行为的过渡阶段为长短问隔相间模式;(6)延怀盆地区段落、断裂和区域具有不同的古地震时间分布特征:段落多符合准周期和长短间隔相问模式;断裂多符合长短间隔相问和丛集模式;区域更接近随机的泊松过程。(7)提出当大地震重复行为出现时间上的分阶段性,或者由于特征地震出现分级的现象而导致不同强度的事件间隔时间有明显差别时,用确定性方法和与时问相依的概率方法评价大地震的危险性,需要分阶段或分级取重复间隔数值,计算反映不同间隔阶段的平均值。5问题与不足(1)海原断裂除高湾子地点外.没有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2)一些古地震事件,断层窗控制的年代范围大,而计算重复间隔时,没有考虑这种误差;(3)所提出的重复模式定量标准没有作理论的证明。
邹俊杰,何宏林,横山佑典,魏占玉,石峰,郝海健,庄其天,孙稳,周朝,白滨吉起[7](2019)在《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断层面形貌测量、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第四纪定年方法等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利用基岩断层面记录的信息研究古地震成为可能的技术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开展了大量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文中对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系统地介绍了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与局限,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形貌表达参数繁多且优劣不明、宇生核素法限定古地震年代的不确定性较大、定年方法种类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岩性断层面的测年需求、形貌与物化特征等参数未与绝对定年方法紧密联系并建立可靠的年龄标尺、缺乏断层面暴露前后经历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以及单一方法研究居多而多方法综合比对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各形貌学模型参数值的可靠性、适用性及精度的总结评估;改进当前测年技术的数学模型,优化核素产生机制和产率模型,并及时引入新兴的高精度测年技术;适时地构建区域内相对定年指标(X)与绝对定年年龄(T)的关系模型,建立年代标尺;积极开展基岩断层面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分析等微观尺度的研究,加强对断层面所经历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以及多学科、多方法综合对比性研究。总之,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达、从单一学科方法到多学科交叉融合、从某一技术指标探索到多源数据技术综合运用,注重相对定年指标(X)与绝对定年年龄(T)的结合、注重显微尺度的机理性研究,是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将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与松散沉积物区的探槽技术紧密结合,将更为有效地恢复活断层带上更加完整的古地震序列和强震活动历史,从而对区域地震危险性给出更为合理的评价。
何耀灿[8](2009)在《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指明5.12汶川8级大地震影响到整个四川盆地西部地区,该区是扬子准地台与青藏高原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台槽交接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那里的地壳变得非常脆弱。扬子准地台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中活动性比较大,基底硬化程度较低,有显着而广泛的褶皱和断裂运动。在此着重探讨四川盆地以西即从东面的龙泉山开始经成都平原至龙门山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
李彦宝[9](2013)在《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一个大陆内部活动盆地广泛分布的国家,一系列强震均发生在陆内盆地之中。研究地震与盆地的关系,研究陆内盆地中大地震的活动特征、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和震害分布与盆地的关系等,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了活跃期,我国也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Ms7.1级强震以及2013年芦山Ms7.0级强震,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此,目前地球科学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哪些地方会发生可造成强烈破坏的强震甚至特大地震?我们又该在哪些地方重点监测并设防?鄂尔多斯周缘盆地系是我国重要的强震危险带,历史记录自公元1000年以来,该区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超过15次(其中8级以上特大地震就有4次)。同时鄂尔多斯周缘众多盆地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地震灾害潜在危害性巨大,这迫使我们必须对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区域进行更为精确的地震危险性评价,而进行精确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是对发震构造特性的认识程度。从地震活动历史角度了解发震构造的特性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然而自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地震历史由于时限太短,显然难以了解活动构造长期的地震活动规律,历史记录地震虽能提供较长一段时间(几百乃至几千年)的地震信息,但其仍存在漏记、提供地震信息量有限等缺陷,因而不能满足现今地震危险性评价要求条件。而古地震法可以揭露和研究地质记录中保存的过去地震事件的信息,虽然该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它提供的信息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活动构造较长时间的地震活动规律,进而为深入认识发震构造的特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础信息。鄂尔多斯周缘开展工作很多,对于单条活动断裂已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而该区盆地多发育至少两条活动断裂,多个震例显示大地震有可能造成两条甚至多条断裂同时破裂,因此判断盆地区分布的多条活动断裂是否以发震构造组合的形式表现,或者是否是有条件的组合发震,对于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准确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丰富断裂之间相互作用及地震触发研究的实例。本文通过对历史强震地震破裂的总结,在鄂尔多斯周缘选择了在历史大地震中盆地区多条活动断裂(可能)同时活动的干盐池盆地、银川盆地、河套盆地和灵丘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在资料搜集、高分辨率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盆地展开构造地貌分析、活动断裂分布特征考察等工作,总结盆地构造组合;并针对盆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进行详细的古地震对比分析,对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的地震破裂特征及分布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判断盆地区构造组合发生同时破裂的可能性及条件,总结其强震响应方式,并初步探讨了几种盆地构造组合样式与地震活动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1)位于鄂尔多斯西南缘弧形断裂束海原断裂带内的干盐池盆地为典型的拉分盆地构造组合:边界走滑断层、边界正断层组和内部新生断层。通过边界走滑断层和内部新生断层的古地震对比研究,结合1920年海原81/2级特大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得出干盐池盆地构造组合的响应类型:(i)当沿海原断裂带发生类似1920年海原81/2级地震强度的特大地震时,可造成两条边界走滑断层、边界正断层组和内部新生断层同时破裂;(ii)当沿边界走滑断裂发生震级强度略小于海原地震的大地震时,地震破裂只在盆地一侧的边界走滑断裂产生,沿内部新生断层不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盆地另一侧的边界走滑断裂不同时破裂或发生时间相近的触发破裂;(iii)沿内部新生断层还可发生更小震级的中强地震,这些地震只在内部新生断层的局部段落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边界断层没有明显的响应。2)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消亡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其中类似1920年海原地震的较大震级事件的对盆地的消亡起着积极的作用,而盆地内部新生断层的生长可能导致一些相对较小震级的中强震的发生,且该断层的生长可能为从黄家洼山南麓断层向南、西华山北麓断层逐步扩展的模式。3)银川盆地构造组合为边界控盆正断层(西侧贺兰山东麓断裂,东侧黄河断裂)和盆地内隐伏正断裂(银川断裂、芦花台断裂)近平行排列;物探资料揭示银川断裂和芦花台断裂于深部汇于贺兰山东麓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于更深处交汇于黄河断裂。银川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古地震的对比研究揭示贺兰山东麓断裂中北段和银川断裂北段在类似1739年平罗8级地震的事件发生时两条断裂段均可能同时参与活动;各断裂南段地震复发周期较长,地震活动存在空间上在黄河断裂南段、银川断裂南段和贺兰山东麓断裂南段之间来回跳跃的特点。4)河套盆地内主要的活动断裂有: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乌拉山山前断裂、大青山山前断裂,整体上呈右阶斜列的展布于山前,分别为3个次级盆地的边界断裂。通过主要活动断裂的古地震对比研究,结合前人对史料的分析,认为大青山山前断裂应为公元849年大地震发震构造,而公元前7年地震有可能是沿河套断陷带的狼山山前断裂发生,且震级可能与公元849年事件相当;古地震研究还显示河套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存在明显的相对独立的地震活动性,但不排除大青山山前断裂和乌拉山山前断裂存在同时破裂或者触发发震的可能性。5)灵丘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晋北张性构造区南部,盆地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和北西-北北西向两组断裂。通过对主要活动断裂活动性的调查及古地震研究,结合1626年灵丘7级地震实例,认为下南地断裂和华山河断裂为一组共轭型发震构造组合,发震时均同时参与活动。6)基于前述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周缘几种盆地构造组合型式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i)拉分盆地内部新生断层与走滑位移量较大的一侧边界走滑断裂交汇的部位可能与大地震的孕震部位有关;而内部新生断层向前逐步扩展的前缘可能会发生一些中强地震;(ii)平面上近平行展布、深部相交的构造组合有能力孕育大地震;(iii)斜列展布的跨(次级)盆地的活动断裂的地震破裂可能存在尺度可变性。(iv)盆地区交叉展布的构造组合的地震活动强度高于规模类似的构造方向发育简单的盆地。
冉勇康,邓起东[10](1999)在《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古地震学启蒙于 19世纪晚期 ,现代古地震学则形成于 70年代末 .我国的古地震学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走向成熟 3个阶段 .古地震学在探槽技术、识别标志、测年方法和理论模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没有成熟到可以为概率地震预报提供高信度的数据 .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古地震的地质证据、年代学、位移量的研究 ;完整性、区域古地震特征、大地震重复的理论模型 ;重视注意稳定大陆地区的古地震研究和利用新技术和边缘学科的成果开拓研究的增长点 .
二、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论文提纲范文)
(5)区域古地震研究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华北西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古地震研究的意义 |
1.延长地震目录 |
2.检验和促进强震重复模型的发展 |
3.为地震中长期概率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
4.研究最新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 |
二) 古地震学研究的进展 |
1.开挖技术的发展 |
2.测年技术的发展 |
3.古地震研究理论的进展 |
三) 古地震研究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 |
1.鉴别标志的不确定性 |
2.古地震年代的不确定性 |
3.侵蚀作用 |
4.古地震强度的确定 |
5.古地震的完整性 |
四)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五) 研究方法和工作量 |
二、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及第四纪动力学过程 |
一) 地震地质背景 |
1.地质地貌特征 |
2.重力场特征 |
3.地震活动特征 |
二) 活动构造分区 |
三) 华北构造区西缘的主要活动断裂 |
1.贺兰山东麓断裂 |
2.黄河断裂 |
3.罗山东麓断裂 |
四) 青藏高原构造区东北缘的主要活动断裂 |
1.牛首山断裂 |
2.烟筒山断裂 |
3.中卫-同心断裂 |
4.海原断裂 |
五) 动力学过程分析 |
三、海原活动断裂带古地震细研究 |
一) 海原活动断裂带古地震研究状况 |
1.90年代以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
2.高湾子三维探槽的研究结果 |
二) 海原断裂带古地震再研究 |
三) 海原活动断裂带古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
1.古地震事件的确定 |
2.古地震事件完整性的讨论 |
3.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
4.空间分布特征 |
5.古地震震级分析 |
四、中卫-同心断裂带古地震细研究 |
一) 中卫-同心断裂带古地震研究现状 |
1.中卫-同心断裂带的破裂分段 |
2.前人对中卫-同心断裂带古地震的认识 |
二) 中卫-同心断裂带东段古地震的再研究 |
1.“地震沟槽”成因 |
2.古地震探槽剖面分析 |
三) 中卫-同心断裂带西段古地震研究 |
1.探槽剖面介绍 |
2 小红山断裂最后一次古地震活动时间的讨论 |
3.古地震活动期次问题 |
四) 中卫-同心断裂带古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
五、贺兰山东麓断裂罗山东麓断裂和断裂古地震研究 |
一) 贺兰山东麓断裂古地震研究 |
1.主要探槽剖面分析 |
2.古地震发生年代及其间隔 |
二) 罗山东麓断裂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
1.主要探槽剖面分析 |
2.古地震发生年代及其间隔 |
六、区域古地震研究 |
一) 强震原地重复的理论模型 |
1.确定性模型—Shimazaki and Nakata模型 |
2.地震原地复发的准周期模型—Savage and Cockerham模型 |
二) 强震的实际复发行为 |
1.特征地震 |
2.地震丛集 |
三) 区域古地震复发行为 |
1.青藏高原构造区东北缘主要断裂古地震分布及大震重复行为 |
2.华北构造区西缘主要断裂古地震分布及大震重复行为 |
3.区域古地震复发行为 |
4.不同断裂、构造区及其区域古地震复发行为比较 |
四) 大陆内部原地重复地震概率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
1.原地重复地震的危险性概率评估方法 |
2.特征地震的“非特征性” |
3.影响大陆内部原地重复地震非准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
4.板缘和板内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 |
五) 区域古地震复发行为与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 |
七、区域古地震复发行为与区域地壳运动过程 |
一) 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
二) 地震活动的韵律性 |
三) 区域地震复发行为反映的应力作用形式 |
四) 构造地貌反映的一万年以来地壳运动形式 |
八、结论 |
九、致谢 |
十、参考文献 |
(6)我国几个典型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和大地震重复行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古地震学诞生、发展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
1.2 古地震学的基本概念 |
1.3 古地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4 现阶段古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
1.5 论文设计的基本思想 |
2 古地震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
2.1 古地震学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思路 |
2.2 古地震研究的探槽技术 |
2.2.1 探槽的布设 |
2.2.2 探槽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 |
2.2.3 探槽记录的步骤与方法 |
2.3 古地震的识别标志 |
2.3.1 张性环境识别古地震事件的地质标志 |
2.3.2 走滑环境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标志 |
2.3.3 挤压环境的古地震识别标志 |
2.3.4 识别古地震的间接标志 |
2.4 古地震学的年代技术 |
2.4.1 主要的古地震测年技术 |
2.4.2 采样和确定事件年代 |
2.5 小结 |
3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古地震细研究及主要活动段事件分析 |
3.1 断裂的活动简况 |
3.2 高湾子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 |
3.2.1 探槽开挖地点的地质地貌环境 |
3.2.2 探槽开挖与古地震分析 |
3.2.2.1 探槽的布设与记录 |
3.2.2.2 探槽揭露的地层 |
3.2.2.3 辨认探槽揭露的构造界线 |
3.2.2.4 断错地层及古地震事件分析 |
3.2.3 古地震事件的位移量 |
3.2.4 高湾子地点的古地震系列 |
3.3 海原断裂主要活动段的古地震对比 |
3.3.1 其它探槽的古地震事件 |
3.3.2 断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对比 |
3.4 小结 |
4 延怀盆地正断裂古地震的细研究 |
4.1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概述 |
4.1.1 主要活动断裂 |
4.1.2 怀涿盆地北缘断裂 |
4.1.3 延庆盆地北缘断裂 |
4.1.4 矾山盆地北缘断裂 |
4.1.5 新保安-沙城断裂 |
4.2 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断裂的古地震细研究 |
4.2.1 探槽剖面的古地震记录与分析 |
4.2.2 探槽古地震事件对比与古地震重复序列 |
4.3 矾山盆地北缘断裂的古地震细研究 |
4.3.1 古地震记录与分析 |
4.3.2 探槽古地震事件对比与古地震重复序列 |
4.4 北西向新保安断裂的古地震研究 |
4.4.1 探槽剖面的古地震记录与分析 |
4.4.2 断层的古地震事件对比 |
4.5 延庆盆地北缘断裂的古地震资料 |
4.6 小结 |
5 三河平谷8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古地震细研究 |
5.1 发震断层的基本特征 |
5.2 发震断层的古地震细研究 |
5.2.1 探槽及古地震事件分析 |
5.2.2 断层陡坎坡折与古地震分析 |
5.3 古地震强度 |
5.4 小结 |
6 古地震分布与大地震重复行为 |
6.1 现行几种主要模型的基本特征和资料基础 |
6.2 模型分析方法 |
6.3 细研究地点的古地震分布与大地震重复行为 |
6.3.1 海原断裂 |
6.3.2 延怀活动盆地 |
6.3.2.1 独立段落的古地震分布 |
6.3.2.2 单条断裂的古地震重复特点 |
6.3.2.3 延怀盆地区域古地震分布特点 |
6.3.3 三河-平谷地震断层 |
6.4 小结 |
7 大地震重复行为及地震危险性预测问题的思考 |
7.1 有关大地震重复行为的几个基本问题 |
7.2 关于古地震重复模型与大地震危险性预测 |
7.2.1 现行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采用的古地震参数 |
7.2.2 古地震参数的取值问题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主要进展 |
8.3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历史 |
2 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
2.1 基岩断层面形貌测量分析法 |
2.2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法 |
2.3 光释光晒退深度判别法 |
2.4 岩石物理性质特征判别法 |
2.5 地球化学元素判别法 |
2.6 其它辅助方法 |
3 不同研究方法的分类对比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8)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
1.1 龙门山地区 |
1.2 成都平原 |
成都平原东以SN走向的龙泉山褶断带为界, 西与近NE走向的龙门山褶断带毗邻, 北至安县, 南至名山, 它是扬子准地台边缘的一个凹陷, 形成于白垩纪末第三纪初, 是一个典型的第四纪断陷盆地, 地势上西北高, 东南低, 坡面较缓的岷江水系冲积扇。据工程地质钻探资料, 第四纪冲积层厚度在100 m左右。从总体上看, 成都平原的分布与东西两侧的龙泉山褶断带和龙门山深大断裂带走向一致, 为NE-SW向延伸约200 km, 宽约20~40 km, 面积6 000 km2, 成都占1 500 km2。 |
1.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带 |
2.银川-成都断裂带 |
1.3 成都地区 |
1.“成果”中提到汶川余震将持续到明年夏天, 看来太乐观。 |
2.“长短轴效应”问题。 |
3. |
4.成都理工大学朱教授认为, 成都平原所在的“扬子地块”具有完整而稳定的基底, 不存在低速层。 |
1.4 龙泉山褶断带 |
2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因探讨 |
1.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挤压, 其碰撞线宽度在300~900 km, 在碰撞线以北的青藏高原上, 宽度达800 km以上。 |
2.水库诱发 |
3.人为因素 |
3 其他 |
4 结语 |
(9)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鄂尔多斯周缘历史强震(M≥7) |
1.3 论文主要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鄂尔多斯块体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及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
2.2 块体周缘构造带 |
2.3 小结 |
3. 干盐池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
3.1 海原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3.2 盆地构造组合 |
3.3 内部新生断层古地震 |
3.4 边界走滑断层古地震 |
3.5 干盐池盆地强震响应 |
3.6 拉分盆地的消亡 |
3.7 小结 |
4. 银川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
4.1 区域地震地震环境及构造组合 |
4.2 贺兰山东麓断裂古地震 |
4.3 银川断裂古地震 |
4.4 黄河断裂古地震 |
4.5 银川盆地强震响应 |
4.6 小结 |
5. 河套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
5.1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 |
5.2 主要活动断裂 |
5.3 大青山山前断裂莎木佳点古地震 |
5.4 乌拉山山前断裂乌兰计点古地震 |
5.5 狼山山前断裂巴音乌拉点古地震 |
5.6 两次历史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
5.7 河套盆地强震响应 |
5.8 小结 |
6. 灵丘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
6.1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 |
6.2 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盆地构造组合 |
6.3 下南地断裂古地震 |
6.4 华山河断裂古地震 |
6.5 公元 1626 年灵丘 7 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
6.6 灵丘盆地强震响应 |
6.7 小结 |
7. 盆地构造组合样式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析 |
7.1 拉分盆地与强震孕育部位 |
7.2 平面平行展布、深部相交的构造组合与大地震 |
7.3 斜列展布的构造组合的破裂尺度可变性 |
7.4 交叉展布的构造组合与地震活动强度的关系 |
8. 结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论文主要进展 |
8.3 主要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中宁发现古地震剖面[J]. 朱海之,朱淑莲,王立功,陈建英. 地震地质, 1979(04)
- [2]山西临汾古湖沉积中的史前地震遗迹[J]. 朱海之,陈建英,陈国顺,王汝鹏,杨天家,李清真. 地震学刊, 1982(02)
- [3]山西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J]. 陈国顺,黄振昌. 地震学刊, 1992(01)
- [4]宁夏自然历史遗迹及其初步评价[J]. 李龙堂,米文宝,安令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
- [5]区域古地震研究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华北西缘为例[D]. 闵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8(08)
- [6]我国几个典型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和大地震重复行为探讨[D]. 冉勇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7(06)
- [7]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J]. 邹俊杰,何宏林,横山佑典,魏占玉,石峰,郝海健,庄其天,孙稳,周朝,白滨吉起. 地震地质, 2019(06)
- [8]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J]. 何耀灿. 山地学报, 2009(04)
- [9]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D]. 李彦宝.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10]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 冉勇康,邓起东. 科学通报,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