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

埋地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

一、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英才[1](1983)在《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埋入基础的水平与摇摆耦联振动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了振动台基础的动力反应。文中讨论了振动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原质变参数和换质定参数两种集总参数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此外,对于不同埋深基础周围地面的动力反应进行了量测和分析。

韩英才[2](1986)在《大型动力基础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弹性半空间-集总参数法分析了5m×5m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的动力反应,并且对集总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承受动力的基础设计中,考虑基础-土的相互作用时尽量增大基础振动的辐射阻尼,可有效地减小基础的振动,避免无谓地增加基础质量。振动测试表明,本文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是可靠的。

尹谦钧[3](2008)在《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模拟振动台在工作时相当于一个大的震源,具有推力大、工作频率范围宽等特点,其基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共振,而且共振时的破坏力很大,可能对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建造振动台之前,必须对基础的振动做出准确的分析预测,控制危害的大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文章首先总结了用于动力机器基础计算的集总参数法,详细介绍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方法: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方法、Lysmer比拟法和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方法。以国内某单位6 m×6m三向六自由度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为例,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后发现,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方法在计算振动台基础时,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随后文章就以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方法为基础,提出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完整的设计计算流程。其次,文章探讨了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振动台基础分析的可行性。通过采用相同的计算假设、分析类型和计算参数,文章对同一个算例分别按照《基础工程手册》方法和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满足上述可比性条件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振动台基础分析的可靠性。文章随后对影响数值计算结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数值方法进行振动台基础动力分析的建议。最后,文章针对一类特殊的单自由度导轨式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采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这类基础建造于现有实验大厅台座之上,文章对建造这类振动台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合理的摆放位置进行了分析。

韩英才[4](1983)在《集总参数法在大型振动台基础动力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言大型振动台推力大、工作频率范围宽,多向振动的振动台存在不同振型间的耦合影响。若基础设计不当,将产生强烈振动,对周围环境造成公害且不能保证振动台正常运转。目前,基础动力分析普遍采用Barkan提出的地基刚度系数法。但此法未考虑幅射阻尼,在理论和实用上均有缺陷。我国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亦有待改进,对于计算大型振动台基础的动力反应尚有其局限性。有限单元法和弹性半空间集总参数法是分析大型复杂基础振动的有效手段。木文从工程实用

方子明[5](2014)在《地震模拟振动台阵的反力基础设计计算研究》文中认为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对建筑结构或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考核最为有效的工具,在工作时相当于一个大的震源,需通过质量较大的反力基础来减小振动。反力基础是振动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力基础并非质量无限大的刚体,反力基础在为振动台(台面)提供反力支承时,自身也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共振。因而,在建造振动台前,须对反力基础的振动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控制危害的大小,保障周围结构物的安全。由多个中小台组成的台阵系统是未来振动台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对多台阵反力基础动力特性的研究还未有文献报导,而单个固定台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适用于多台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本文进行了可移动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台阵系统基础动力特性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了福州大学振动台三台阵反力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指出该台阵反力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详细地介绍了高精度预埋件的安装、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以及后期养护,可为其他单位建造振动台反力基础时提供参考。(2)开展了福州大学三台阵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反力基础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研究反力基础在单台激振和三台同步激振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分析基础在地震波等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探讨基础振动对试验大厅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自身振动完全满足相关文献规定的振动小于0.1g的要求,对于周围建筑的影响与规范规定的0.01g相接近。因此,该台阵的设计与施工是合理的。(3)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福州大学三台阵系统反力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在通过验证了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基础振动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三台处在位置最靠近时对基础的振动影响最大;设置隔振橡胶的隔振沟对减弱基础的振动效果明显;基础质量和刚度的变化对基础振动有较大的影响。(4)对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设计常用的集总参数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中的“质一弹—阻”计算模型为依据,进行计算模型与动力方程的建立,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多台阵反力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与Lysmer比拟法及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中的方法能更好地与试验及有限元结果相吻合,可作为今后台阵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

王满生[6](2005)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参数识别和地震反应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了关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对象重要、研究内容复杂以及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一直受到广泛地关注。本文针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自振特性的时域识别、实际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的建立、地震作用下桩-土动力接触的模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三维浅层场地动力计算问题,给出了一种交错网格四阶差分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为自由场地三维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途径。 第二部分,在结构抗震计算中,我们只有知道了结构自振特性,才能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针对结构自振特性的频域识别方法存在的许多缺陷,比如当记录数据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过程中容易导致数据信息的部分丢失以及传递函数的处理存在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引入ARX(Auto-Regressive Exogenous)参数模型进行时域识别的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确定此模型参数的阶数,并利用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识别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结构自振特性。 第三部分,现有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中的参数都是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来确定的,而实际土介质是非常复杂,具体表现在不均匀、各向异性、以及非线性,此时,基于弹性半无限地基的集总参数法将不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地基土双自由度集8参数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根据现场地震动记录,利用阻尼最小二乘反演模型中的各参数值和利用EKF(Extend Kalman Filter)滤波技术进行状态参数时域非线性估计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的两种方法,解决了实际复杂成层地基的简化集总参数模型如何建立的问题。本文还对EKF滤波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把改进的EKF方法应用到结构的健康安全监测问题中,给出了一个剪切型结构的层间刚度的识别算例。 第四部分,研究了软弱场地上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Goodman接触单元中的一些缺陷,建议了一种改进的Goodman接触单元,编制了Fortran有限元计算程序,利用Seed的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了土层的非线性,并利用此接触单元进行了不同的算例分析。 概括起来,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 1.首先对场地的地震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三维FDM(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研究地震波在自由场地中的传播的理论与方法,编制了浅层场地四阶交错网格三维有限差分地震反应

韩英才[7](1985)在《埋入基础水平与摇摆耦联振动的简化力学模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M.Novak法及R.V.Whitman法对埋入基础水平与摇摆耦联振动的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了四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埋入基础振动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比Whitman的修改参数法更符合实测结果,且比Novak方法更加简便、适用。

何群[8](2007)在《客运专线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隧—隧过渡段动力特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时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沿线缺乏A、B组填料的新建客运专线上,能否采用路堑弃碴或其改良土取代A、B填料组填筑路基,是关乎运营质量、工程造价、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新建武广客运专线穿越全风化花岗岩地段长、A、B组填料缺乏和各类过渡段密集等特点,结合国家和铁道部课题,对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隧-隧过渡段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开展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轨道-路基相互耦合的三维动力分析和全风化花岗岩的路用性能等理论上的难题和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和分布参数法,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时变的计算模型;基于总势能修正泛函理论建立了轨道-轨下基础的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以垂向轮载力作为上述两种计算模型的衔接耦合条件,提出了车辆-轨道-路基系统三维动力分析模型。(2)针对我国客运专线轨道结构的技术指标,基于轨道刚度合理值的概念,对采用钢轨允许应力法、轨道允许变形法和临界速度法确定的轨道整体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确立了适用于高速运营的客运专线的轨道刚度计算方法。(3)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隧-隧过渡段无碴轨道的设计型式和结构尺寸,运用Eisenmann多重叠合梁理论,建立了计算无碴轨道部件刚度的列式,以用于无碴轨道各结构层刚度。(4)应用振动力学原理对低接头轨道结构、应用叠合梁理论和Eisenmann多层理论对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获得其静、动力学特征。通过比较轨下结构层的计算动应力与容许动应力,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5)结合本文研究目标,制定了全风化花岗岩原状土、重塑土和改良土的试验方案。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花岗岩素土难以满足无碴轨道客运专线对路基动、静强度、刚度和长期水稳性的要求,不宜直接作为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掺加一定剂量水泥的改良土,能用作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料。获得了水泥掺量、压实度、含水量、龄期对改良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指导现场施工。(6)采用本文所建立的车辆-轨道动力分析模型,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运用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时变模型,应将路基视为柔性结构的观点。发现由折角与刚度差所产生的不平顺对轨道和路基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在其它条件都理想化状态下,当折角θ≥3‰时,其相应的横向位移、脱轨系数Q/P、垂向、横向轮载力都超过了《高速铁路线桥隧设计参数选择研究》的允许值。(7)通过轨道-轨下基础的动力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水泥掺量为5%的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能用作隧-隧过渡段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料的结论。发现与有碴轨道相比,采用无碴轨道后作用于路基面的有效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显着降低。

韩英才[9](1984)在《基础—土相互作用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弹性半空间集总参数法研究基础-土相互作用的几个问题,并与质-弹-阻理论的某些结果进行对照和比较。通过基础动力反应的计算和振动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基础的几何形状、重心高度和质量比对于地基刚度和阻尼的影响,提出阻尼的修正计算公式。

刘洁平[10](2009)在《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土-结构相互作用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课题。在过去四十年的研究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发展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以及了解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为重要个体高层建筑和一般高层建筑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多种实用的分析手段,为认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影响和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本文将土与结构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能很好模拟上部结构和下部地基基础受力特性的平面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整体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上部结构采用平面框架-剪力墙(筒体)协同工作模型;地基土体以在计算平面内高度为H、宽度为B、在出平面方向厚度为t的土体来模拟;土体在静力分析时采用Duncan-Chang模型,动力分析时采用等效线性化模型;基础根据其形式及刚度,分别以梁单元、刚块单元或受弯板单元来模拟。为了在一般单体机上实现所提出的方法,对有限元软件MSC.Marc进行了二次开发,添加了多层土的静力Duncan-Chang本构关系模型和动力等效线性化本构关系模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其可靠性,使MSC.Marc软件成为该方法的理想分析工具。此方法可用于重要单体高层建筑详细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选择了不同高度、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场地条件的位于厚和深厚地基土层上的10栋典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采用所提出的整体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基岩波、地面波和地震动等效输入波,以及考虑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详细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位于厚和深厚地基土层上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影响。通过对地震反应影响的综合分析,在地震动输入、自振特性、相互作用影响因数、体系地震反应等方面得到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和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以结构与土层第一周期系数αT为指标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无需进行复杂又费时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仅利用简单省时的结构和土层反应分析结果,就可估计出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反应,可用于高层建筑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的初步估计。以采用所提出的整体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10栋典型高层建筑的计算结果为标准,上部结构仍采用整体分析方法给出的平面框架-剪力墙(筒体)协同工作模型,参考《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给出了地基基础的两层简化模型,通过与10栋典型高层建筑标准结果的对比,进行了地基质量、土体模型自由度、抗剪刚度和阻尼比的逐步改进。将地基土体质量由原模型的基础以下基岩以上的土体质量改为整体分析法给出的土体质量;将地基土体由原模型的两个自由度改为多个自由度,并给出了各层土体抗剪刚度的确定方法;建议土层的剪切模量G取0.5倍的Gmax、阻尼比取15%,提出了修正的层层简化模型,给出了一种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和整体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较原两层简化模型的方法,土-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和结构顶点加速度峰值有明显改善,结构顶点加速度反应谱更为合理,尤其是长周期段峰值所对应的周期均与整体分析方法结果更为接近。由此表明,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合理实用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用于一般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和重要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另外,该方法给出的地基基础简化分析模型,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类型建筑物、结构工程的地基基础和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

二、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论文提纲范文)

(3)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地震模拟振动台概述
    1.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建造
    1.2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概况
    1.3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4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趋势
    1.5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集总参数法在振动台基础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2.1 本章引论
    2.2 基础的力学模型与振动方程
    2.3 理想集总参数法
    2.4 弹性半空间理论及等效集总参数法
        2.4.1 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方法
        2.4.2 Lysmer 比拟法
    2.5 计算实例
        2.5.1 计算假定
        2.5.2 求解及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设计
    3.1 引论
    3.2 荷载的确定
    3.3 地基土参数的确定
    3.4 容许振动标准
    3.5 设计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方法在振动台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4.1 引论
    4.2 无限地基域的处理
        4.2.1 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实现方法
        4.2.2 计算区域的大小
        4.2.3 计算网格的尺寸大小
    4.3 有限元法与集总参数法的对比
        4.3.1 计算假设的统一
        4.3.2 计算参数的统一
        4.3.3 分析类型的统一
        4.3.4 计算模型
        4.3.5 计算结果对比
    4.4 参数分析
        4.4.1 计算区域大小的影响
        4.4.2 计算单元尺寸的影响
        4.4.3 基础刚度的影响
        4.4.4 基础重量的影响
        4.4.5 阻尼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分析
    5.1 本章引论
    5.2 结构实验大厅
    5.3 有限元计算分析
        5.3.1 分析假设
        5.3.2 实际算例
        5.3.3 计算结果
        5.3.4 参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地震模拟振动台阵的反力基础设计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概况
        1.2.2 地震模拟振动台反力基础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福州大学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反力基础设计与施工研究
    2.1 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系统简介
    2.2 三台阵反力基础设计
    2.3 三台阵反力基础施工
        2.3.1 桩基础的施工
        2.3.2 预埋件的加工和安装
        2.3.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基础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验简介
        3.1.1 传感器布置
        3.1.2 试验工况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大台单独作X向激励
        3.2.2 大台单独作Y向激励
        3.2.3 三台同步作X向激励
        3.2.4 三台同步作Y向激励
        3.2.5 地震波激励模型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基础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计算方法及验证
        4.1.1 有限元计算模型
        4.1.2 有限元验证
    4.2 有限元参数分析
        4.2.1 输入激励作用
        4.2.2 台面位置
        4.2.3 隔振设置
        4.2.4 基础重量
        4.2.5 基础刚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震模拟振动台阵基础设计理论研究
    5.1 动力基础设计概述
    5.2 反力基础的力学模型
        5.2.1 质量-弹簧-阻尼计算模式
        5.2.2 弹性半空间计算模式
    5.3 三台阵反力基础设计计算
        5.3.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法
        5.3.2 Lysmer比拟法
        5.3.3 美国《基础工程手册》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参数识别和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工程背景
    1.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概述
        1.2.1 有限元法及透射边界
        1.2.2 有限元与无穷元耦合法
        1.2.3 边界元法
        1.2.4 边界元与无限边界元耦合法
        1.2.5 集总参数法
        1.2.6 其它方法
    1.3 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与成层特性研究概述
        1.3.1 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1.3.2 地基土的层状特性研究
        1.3.3 自由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4 地基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现有计算程序及地震输入方法研究的概述
        1.4.1 现有计算程序
        1.4.2 地震输入方法研究概述
    1.5 本文主要工作概述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自由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
    2.1 自由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概述
    2.2 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程
    2.3 边界条件和节点间距处理
        2.3.1 场地边界条件
        2.3.2 自由边界
        2.3.3 节点间距的选择
        2.3.4 差分时间步长的选择
        2.3.5 品质因子
    2.4 差分运算的推导
    2.5 场地算例分析
        2.5.1 一维自由场地
        2.5.2 三维自由场地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利用ARX参数模型识别土-结构体系基频和阻尼
    3.1 土-结构体系的基频和阻尼
    3.2 土-结构体系的传递函数
    3.3 ARX参数模型
    3.4 算例分析
        3.4.1 ARX参数模型识别的步骤
        3.4.2 10-23-2002 DENANA地震的识别结果
        3.4.3 ARX参数模型识别的低阶模态的频率和阻尼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4.1 地基土集总参数简化物理模型
    4.2 地基土集8参数双自由度简化模型
        4.2.1 模型的动力平衡方程
        4.2.2 模型的动力阻抗函数
    4.3 基于地基土双自由度集总参数简化模型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4.3.1 地基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力方程
        4.3.2 算例分析
        4.3.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土-结构体系简化模型的参数识别
    5.1 前言
    5.2 非线性变阻尼最小二乘反演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中的参数
        5.2.1 非线性变阻尼最小二乘
        5.2.2 算例分析
        5.2.3 本节结论
    5.3 改进的EKF滤波技术
        5.3.1 非线性系统状态和参数的联合估计
        5.3.2 标准扩展卡尔曼滤波
        5.3.3 改进的EKF滤波技术
    5.4 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中的参数识别
        5.4.1 地基土集总参数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
        5.4.2 状态参数初始值的确定
        5.4.3 实例计算
        5.4.4 识别结果验证
        5.4.5 本节结论
    5.5 剪切型结构的层间刚度识别
        5.5.1 结构的频域和时域识别
        5.5.2 剪切型结构动力方程
        5.5.3 算例分析
        5.5.4 本节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6.1 前言
    6.2 土-桩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
    6.3 桩土相互作用接触面的数值模拟
        6.3.1 土-结构界面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6.3.2 静力荷载条件
        6.3.3 动荷载条件
        6.3.4 界面单元的本构模型
    6.4 ANSYS结构计算软件中接触模型计算原理
    6.5 修改的接触模型单元
        6.5.1 GOODMAN接触单元基本原理
        6.5.2 修改后的GOODMAN接触单元
        6.5.3 算例分析
        6.5.4 本节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以后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客运专线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隧—隧过渡段动力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残积土的路用特性研究
        1.2.2 车辆-轨道-路基相互作用研究
        1.2.3 高速行车的轨道振动特性及试验研究
        1.2.4 路基材料的动力特性研究
    1.3 无碴轨道的结构型式发展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工作
第二章 轨道刚度及材料参数
    2.1 前言
    2.2 轨道整体刚度的基本理论
    2.3 轨道整体刚度计算
        2.3.1 钢轨允许应力法
        2.3.2 轨道允许变形法
        2.3.3 临界速度法
    2.4 轨道部件刚度的计算
        2.4.1 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型式
        2.4.2 等效轨道刚度
        2.4.3 无碴轨道各结构层刚度
    2.5 路基刚度的测试
        2.5.1 静刚度测试
        2.5.2 动刚度测试
    2.6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2.7 过渡段的力学分析
        2.7.1 基本特征
        2.7.2 模拟工况确定
        2.7.3 有效长度计算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及轨道力学分析
    3.1 前言
    3.2 车辆-轨道耦合空间时变模型
        3.2.1 车辆模型
        3.2.2 无碴轨道模型
    3.3 数学模型
        3.3.1 客车系统振动方程
        3.3.2 机车系统振动方程
        3.3.3 无碴轨道结构振动方程
        3.3.4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3.4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求解
        3.4.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3.4.2 GSTIFF刚性积分算法
        3.4.3 ADAMS动力学仿真的参数设置
    3.5 低接头轨道力学分析
    3.6 无碴轨道路基地段的力学计算
        3.6.1 设计荷载和枕上压力计算
        3.6.2 叠合梁理论基本原理
        3.6.3 Eisenmann多层理论
        3.6.4 Westergaard静力计算理论
    3.7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动态稳定性
        3.7.1 概述
        3.7.2 振速
        3.7.3 共振
        3.7.4 动力剪应变
        3.7.5 无碴轨道轨下结构动态响应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轨下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4.1 前言
    4.2 实体单元
        4.2.1 完全的Lagrangian弱形式
        4.2.2 实体结构离散化
    4.3 梁和板壳单元
        4.3.1 Euler-Bernoulli梁单元
        4.3.2 Timoshenko梁单元
        4.3.3 Timoshenko板单元
    4.4 弹簧-阻尼单元
    4.5 Drucker-Prager材料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风化花岗岩及改良土的工程性状
    5.1 概述
    5.2 全风化花岗岩的成因
    5.3 武广客运专线粤北段全风化花岗岩的基本特性
        5.2.1 颗粒分析
        5.2.2 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5.2.3 物理指标和塑性指数
        5.2.4 压实特性
        5.2.5 CBR强度与膨胀量
        5.2.6 抗剪强度
    5.3 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的静强度特性
        5.3.1 试验目的和意义
        5.3.2 试验结果的应用
        5.3.3 改良土无侧限抗压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风化花岗岩及水泥改良土的动力特性
    6.1 前言
    6.2 列车荷载对路基动力作用
        6.2.1 基床的固有振动频率及动态响应
        6.2.2 土性条件、加载频率和围压对动应力的影响
    6.3 路基填料和填筑标准
        6.3.1 基床
        6.3.2 路基本体和地基
    6.4 动三轴试验设计
        6.4.1 试验设备
        6.4.2 试验研究的基本参数
        6.4.3 试验设计
        6.4.4 试验步骤
        6.4.5 试验方案与结果
    6.5 累积残余应变与加载次数的关系
        6.5.1 累计塑性应变及其形式
        6.5.2 累积残余应变与加载次数的关系
    6.6 全风化花岗岩及改良土的动强度
        6.6.1 破坏标准的确定
        6.6.2 动强度曲线
        6.6.3 动强度与压实度、围压、含水量的关系
        6.6.4 水泥改良土的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6.6.5 水泥改良土的动静强度对比
    6.7 全风化花岗岩及水泥改良土的动模量
        6.7.1 动模量的工程意义
        6.7.2 动模量与加载次数的关系
        6.7.3 动模量与动应力幅值的关系
    6.8 全风化花岗岩及水泥改良土的动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8.1 全风化花岗岩重塑土
        6.8.2 全风化花岗岩水泥改良土
    6.9 水泥稳定土改良效果分析
        6.9.1 动强度对比
        6.9.2 动模量对比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客运专线隧-隧过渡段动力分析
    7.1 前言
    7.2 隧-隧过渡段动力分析技术路线
    7.3 隧-隧过渡段试验工程概况
    7.4 计算参数
        7.4.1 转向架和车体
        7.4.2 线路、车轮和轮轨接触
        7.4.3 轨下结构
    7.5 车辆、轨道动力响应分析
        7.5.1 计算模型
        7.5.2 折角不平顺+刚性路基
        7.5.3 折角不平顺+柔性路基
        7.5.4 PSD不平顺
    7.6 隧-隧过渡段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7.6.1 基本假设
        7.6.2 结构型式
        7.6.3 网格划分
        7.6.4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
        7.6.5 问题的描述
        7.6.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6.7 行车速度的影响
        7.6.8 路基本体填筑材料影响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8.2 本文主要创新
    8.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 近几年所主持或参加的课题
    (二) 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三) 出版教材、专着
    (四) 奖励与荣誉
致谢

(10)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土-结构相互作用意义
    1.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定义及其影响参数
    1.4 地震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发展现状
        1.4.1 分析方法及其发展现状
        1.4.2 地震观测和振动试验发展现状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模型
        2.2.1 上部结构模型
        2.2.2 地基土体模型
        2.2.3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2.2.4 地基土体的边界条件
        2.2.5 基础模型
    2.3 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实现及软件的二次开发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MSC.MARC 二次开发的土体静力和地震非线性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土的本构模型
        3.2.1 静力非线性弹性Duncan-Chang 模型
        3.2.2 动力等效线性化模型
    3.3 土体本构关系的二次开发
        3.3.1 利用公共块进行数据传递
        3.3.2 利用内部子程序进行矩阵运算
        3.3.3 子程序的编写及其调用原理
    3.4 算例验证
        3.4.1 算例1
        3.4.2 算例2
    3.5 小结
第四章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影响
    4.1 引言
    4.2 10 栋高层建筑基本概况
    4.3 10 栋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
        4.3.1 高层一
        4.3.2 高层二
        4.3.3 高层三
        4.3.4 高层四
        4.3.5 高层五
        4.3.6 高层六
        4.3.7 高层七
        4.3.8 高层八
        4.3.9 高层九
        4.3.10 高层十
    4.4 结果的综合分析
        4.4.1 基岩波、地面波、等效输入波加速度峰值及反应谱
        4.4.2 自振周期
        4.4.3 相互作用影响因数
        4.4.4 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峰值及反应谱
        4.4.5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
    4.5 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简化评估方法
    4.6 小结
第五章 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
    5.1 引言
    5.2 两层简化法
        5.2.1 两层地基简化模型
        5.2.2 地基刚度的确定
        5.2.3 计算结果的比较
    5.3 考虑质量影响的两层简化法
        5.3.1 土-结构体系自振周期的比较
        5.3.2 结构顶点加速度峰值的比较
        5.3.3 结构顶点加速度反应谱的比较
    5.4 层层简化法
        5.4.1 层层地基简化模型
        5.4.2 刚度计算公式的确定
        5.4.3 计算结果的比较
    5.5 修正的层层简化法
        5.5.1 结构顶点加速度峰值的比较
        5.5.2 结构顶点加速度反应谱的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埋入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J]. 韩英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04)
  • [2]大型动力基础的设计研究[J]. 韩英才. 建筑结构学报, 1986(05)
  • [3]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设计与应用研究[D]. 尹谦钧. 清华大学, 2008(08)
  • [4]集总参数法在大型振动台基础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 韩英才.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83(01)
  • [5]地震模拟振动台阵的反力基础设计计算研究[D]. 方子明. 福州大学, 2014(10)
  • [6]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参数识别和地震反应分析[D]. 王满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5(07)
  • [7]埋入基础水平与摇摆耦联振动的简化力学模型[J]. 韩英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5(04)
  • [8]客运专线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隧—隧过渡段动力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 何群. 中南大学, 2007(12)
  • [9]基础—土相互作用的几个问题[J]. 韩英才. 建筑结构学报, 1984(06)
  • [10]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 刘洁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9(11)

标签:;  ;  ;  ;  

埋地基础动力分析的集总参数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