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水利厅举办《水保法》知识竞赛(论文文献综述)
郭晖[1](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李菲[2](2014)在《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黄河流域各地普遍重视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从新闻媒体的重大活动及报刊、影视、图片展览、教育培训等方面,综述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的方式、内容与效果。
邵靖[3](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4](2012)在《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推动山西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山西省2011年水土保持工作回眸》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6万hm2,超出年初确定治理任务的28%。红色小流域建设稳步推进,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监测、普查和规划工作有序进行。主要做法是: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基层意见;强化民生理念,建设民生水保;树立精品意识,建设精品工程;加强水保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王恩臻[5](2011)在《会昌县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做法》文中指出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水土保持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会昌县积极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开展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并构建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介绍了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的做法和今后的打算。
刘震[6](2011)在《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为契机 开创水保国策宣传教育新局面》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水利部启动实施了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3年来,通过全国上下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了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的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着成效和新的突破。"十二五"时期,宣传教育工作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不断扩大水土保持影响,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全面宣传新水土保持法,加强水土流失危害宣传,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和经验,做好规划、普查等基础性工作的宣传,及时宣传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成果,深入推进"四进"(进党校、人大、政府和政协)和青少年水保教育。
张学俭[7](2010)在《扎实推进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努力营造水土保持工作舆论氛围》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取得新的进展,常规宣传全面推进,重点宣传取得实效;二是水保科普教育扎实开展;三是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四是宣传教育管理不断加强。针对当前水保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2010年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继续加强水保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普教育,大力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网站建设。最后,还对统筹做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于汉学[8](2007)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张凤嵋,王志良[9](2005)在《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法 积极开展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水土保持法》在海河流域的落实和实施情况,总结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黎家作,李小龙,郑伟,李文煜,何庆九,李志华,曹守卫,袁伟,张青,王恩远,李松梧,李涛,孙光才,刘泓洋,姜安琴,姜安琴,申元村,叶松清,刘毅[10](2001)在《信息快报》文中研究说明
二、山西省水利厅举办《水保法》知识竞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水利厅举办《水保法》知识竞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1.5 博弈论理论 |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
3.1.2 思路的阐释 |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
4.1 模型概述 |
4.1.1 水文模型 |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
4.2 模型选择 |
4.2.1 SWAT模型结构 |
4.2.2 SWAT模型原理 |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
4.3 模型建立 |
4.3.1 研究区域概况 |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
4.3.6 模型输入 |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 模型应用 |
4.4.1 情景设置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
6.1.1 交易需求条件 |
6.1.2 经济可行条件 |
6.1.3 工程技术条件 |
6.1.4 政策引导条件 |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
6.4.1 交易方案 |
6.4.2 交易定价 |
6.4.3 交易流程 |
6.4.4 效益分析 |
6.4.5 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闻媒体的重大宣传活动 |
2 报刊宣传 |
3 影视宣传 |
4 图片展览与画册 |
5 教育培训 |
(3)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推动山西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山西省2011年水土保持工作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工作 |
1.1 综合治理任务圆满完成 |
1.2 红色小流域建设稳步推进 |
1.3 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
1.4 监测、普查和规划工作有序进行 |
2 主要做法 |
2.1 深入调查研究, 倾听基层意见 |
2.2 强化民生理念, 建设民生水保 |
2.3 树立精品意识, 建设精品工程 |
2.4 加强水保宣传, 营造社会氛围 |
3 存在问题 |
一是工程投资标准低。 |
二是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
三是按基建要求管理难。 |
四是监督能力建设滞后。 |
4 2012年工作重点 |
(8)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1.4 研究选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相关学科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范围的界定与评述 |
1.3.2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实证区域的界定 |
1.3.3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与黄土高塬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
基础理论篇 |
第2章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国外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1.1 单一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以前) |
2.1.2 城市区域生态化理论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
2.1.3 区域城市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
2.1.4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
2.2 中国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2.1 古代人居环境朴素生态思想 |
2.2.2 近现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2.2.3 当代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
3.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研究框架建构的理论基础 |
3.1.1 人类聚居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1.3 启示 |
3.1.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框架的结构与逻辑关系 |
3.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 |
3.2.1 人居环境生态化理念解析 |
3.2.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内涵 |
3.2.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 |
4.1 建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4.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建构 |
4.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和功能 |
4.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综合评价方法 |
4.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2 综合评价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规划方法篇 |
第5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5.1 传统的规划框架和方法 |
5.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5.2.1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思想 |
5.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
5.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
5.2.4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对象、目的和基本内容 |
5.2.5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特征 |
5.2.6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
6.1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方法 |
6.1.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思路和步骤 |
6.1.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原则 |
6.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自然地理依据 |
6.2.1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类型 |
6.2.2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等级层次系统 |
6.2.3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景观结构的单元性特征 |
6.2.4 黄土塬单元概念的界定 |
6.2.5 "黄土塬"单元的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
6.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
6.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发展现状 |
6.3.2 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4 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5 城镇体系联系网络与黄土塬单元的耦合关系分析 |
6.3.6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与黄土塬单元耦合的机制分析 |
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建构的社会学依据 |
6.4.1 城乡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 |
6.4.2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口分布规律 |
6.4.3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塬面化"现象以及阶段划分 |
6.4.4 人口"塬面化"的基本特征 |
6.4.5 人口"塬面化"的动力机制 |
6.5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建构 |
6.5.1 以黄土塬单元作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理念的形成 |
6.5.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内涵及其优势 |
6.5.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基本特征 |
6.6 一种因地、因时制宜的类型建构模式 |
6.6.1 完善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2 发展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3 静态型人居单元含义、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6.6.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系统组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理论 |
7.1 代表性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选取 |
7.1.1 董志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1.2 永乡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1.3 水口塬人居单元基本概况 |
7.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步骤 |
7.3 生态调查 |
7.3.1 生物物理环境要素调查与分析 |
7.3.2 社会经济要素调查与分析 |
7.4 生态评价 |
7.4.1 土地适宜度评价 |
7.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7.4.3 土地承载力评价 |
7.4.4 人居单元生态功能区区划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
8.1 基于人居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的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2 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
8.2.1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8.2.2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8.2.3 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规划 |
8.3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 |
8.3.1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8.3.2 生态城镇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基本原则 |
8.3.3 生态城镇空间结构生态整体规划 |
8.3.4 生态城镇功能区生态整体规划 |
8.3.5 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
8.3.6 生态城镇市政设施生态整体规划 |
8.4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 |
8.4.1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类型与基本特征 |
8.4.2 人口"塬面化"进程中村落的演变趋势和问题 |
8.4.3 村落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
8.4.4 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聚集演替模式 |
8.4.5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布局的分类指导原则 |
8.4.6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型村落基本模式 |
8.5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 |
8.5.1 黄土高原沟壑区民居建筑类型 |
8.5.2 当代民居建筑的演变趋势及主要问题 |
8.5.3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策略 |
8.5.4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基本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人居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 |
9.1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内涵与构成 |
9.1.1 生态支持系统内涵 |
9.1.2 生态支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9.2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现状特征和危机 |
9.2.1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
9.2.2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特征 |
9.2.3 生态支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
9.3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 |
9.3.1 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含义 |
9.3.2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目标 |
9.3.3 生态支持系统整体规划指导原则 |
9.4 人居单元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策略 |
9.4.1 结合水土保持学的规划策略 |
9.4.2 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规划策略 |
9.5 塬面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
9.6 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
9.6.1 枣子沟小流域基本概况 |
9.6.2 基本模式 |
9.6.3 类型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与步骤 |
10.2.1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策略 |
10.2.2 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步骤 |
10.3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
10.3.1 区域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2 城镇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3 社区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10.3.4 建筑层次的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法 积极开展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水土保持法》实施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
1.1 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
1.2 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 |
1.3 监督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
2《水土保持法》实施中积累的主要经验 |
2.1 领导重视,是落实《水土保持法》、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 |
2.2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三大体系”,是推进《水土保持法》有效落实的良好机制 |
2.3 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是提高《水土保持法》法律效应的重要途径 |
2.4 与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必要的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是落实《水土保持法》的有效手段 |
2.5 严格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管理,推动了流域水保管理工作上水平 |
3《水土保持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
3.1 水土保持认识不到位 |
3.2“三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
3.3 重治理、轻预防监督现象还比较严重 |
3.4“三同时”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
四、山西省水利厅举办《水保法》知识竞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综述[J]. 李菲.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04)
- [3]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4]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推动山西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山西省2011年水土保持工作回眸[J]. 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01)
- [5]会昌县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做法[J]. 王恩臻. 中国水土保持, 2011(05)
- [6]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为契机 开创水保国策宣传教育新局面[J].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2011(05)
- [7]扎实推进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努力营造水土保持工作舆论氛围[J]. 张学俭.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5)
- [8]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于汉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9)
- [9]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法 积极开展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J]. 张凤嵋,王志良. 海河水利, 2005(05)
- [10]信息快报[J]. 黎家作,李小龙,郑伟,李文煜,何庆九,李志华,曹守卫,袁伟,张青,王恩远,李松梧,李涛,孙光才,刘泓洋,姜安琴,姜安琴,申元村,叶松清,刘毅. 中国水土保持, 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