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4000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异步牵引电机

AC4000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异步牵引电机

一、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04)在《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稳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对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开发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是针对在电压型逆变器供电下,转差频率控制异步牵引电动机的电磁设计和稳态特性仿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开发了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稳态仿真CAD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 阐述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各类异步调速系统的比较和异步电机变频调速运行的原理。在感应电动机的等值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源频率发生改变,等值电路中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运行特性,给出了变频调速状态下感应电动机恒电压频率比、恒磁通、恒电流调速情况下的运行特性,并对转差频率控制和电力机车的特性调节进行了分析。(2) 分析了电压型逆变器电源谐波成分和谐波在牵引电动机内的电磁关系,并对牵引电动机的谐波等值电路进行了分析,包括谐波电压在电机中产生的电流、损耗和转矩等。在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中增加了谐波电路的计算,并对牵引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进行了分析计算。(3) 根据精确T型等值电路,提出了牵引电动机的和磁路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关设计公式,并编写了考虑电压谐波影响的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分析校核程序。(4) 在分析电力机车牵引特性基础上,对牵引电动机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牵引电动机恒转矩、恒功率、恒电压等不同牵引和制动阶段的稳态仿真计算方法。(5) 用VB6.0语言开发了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稳态特性仿真软件CAD系统,并用CAD系统设计了牵引电动机样机,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件正确可靠。

廖永衡[2](2013)在《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重载干线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采用大功率异步电机驱动的电力机车与动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直接决定了机车/动车的运行性能,是整个机车/动车的核心所在。采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低速启动时的转矩脉动引起空转。较低开关频率限制引起的定子电流低次谐波对牵引供电网的干扰。恶劣运行环境导致转速传感器故障后,引起的机车/动车动力切除。因此,研究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起动时的转矩脉动特性及其脉动抑制方法,了解其高速运行时不同PWM调制方式所对应定子电流的谐波特性,提高其速度闭环动力单元在恶劣运行环境下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以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转矩脉动为对象,研究了定子坐标系下转矩脉动的各组成部分,综合考虑系统采样周期、开关周期以及参考电压矢量对转矩脉动的影响,建立了三者与转矩脉动的量化关系,从参考电压矢量减小转矩脉动的角度,讨论了间接定子量控制与无差拍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查表法PWM和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采样周期和开关周期一定的前提下,转矩脉动可分为与转速相关的反电动势衰减量,与当前转矩大小相关的电阻衰减量,以及由当前定子电压矢量引起的变化量;通过优化参考电压矢量的生成可以弥补前两者的衰减,使得转矩脉动最小。讨论了直接自控制法与分段同步调制的优缺点;研究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单折角调制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特性,以及单折角调制的实现方式;提出了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直接自控制及其两种实现方法;提出了平滑过渡策略以适应不同磁链轨迹的切换。结果表明:直接自控制法能有效抑制定子尖峰电流,谐波电流损耗与谐波转矩更小;单折角调制十八边形磁链轨迹能抑制低次谐波;但由于单折角的限制,会引起其它低次谐波上扬;双折角调制可以将主要低次谐波消除殆尽,且简化了单折角调制的实现方式;不同磁链轨迹的过渡措施亦减小了转矩冲击。考虑定子电阻偏差与直流偏置对电压电流模型的影响,提出定子电阻自适应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研究了电压电流模型、电流转速模型、电压转速模型与状态方程的关系,以及各模型对电机参数的敏感性。基于异步电机的状态方程,提出了定子电阻自适应的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降低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能有效抑制定子磁链的直流偏置,但对定子电阻误差引起的定子估算误差无能为力;电压电流模型电流转速模型电压转速模型均为状态方程的特例;基于状态方程的全阶观测器对参数选择敏感,而滑模理论能降低参数敏感性,经验证,采用定子电阻自适应措施后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与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得到提高。针对异步牵引电机动力单元运行环境恶劣,转速传感器容易故障的特点,研究了故障后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策略,以提高电力机车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避免无速度信息下,电力机车在惰行与牵引逆变器脉冲封锁保护后,逆变器启动时的过电流与转矩冲击,提出了带速重投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开环转速估算精度不高;受制于电力牵引系统较低的开关频率,高频注入法无法使用;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在前续两种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基础上,可以完成定子电阻与转子转速的同时辨识;带速重投控制策略抑制了过电流和转矩冲击。

陈政[3](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高培庆[4](1997)在《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文中提出介绍了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特性、设计特点、主要结构、样机试验结果,并对铜条转子电机与铸铝转子电机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异步牵引电动机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数据

苟军善,侯康鹏[5](2011)在《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态势》文中认为介绍了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和优势特点,对未来几种牵引电机从结构特点到材料使用的发展趋势做了详尽叙述,给出了分析和看法。

赵翔[6](2014)在《基于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近年来,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机车车辆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合作生产,创造自主品牌的方式,研制了CRH系列高速动车组。高速动车组的驱动力直接来自三相异步牵引电机,因此对异步牵引电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找到一种对异步牵引电机可实现高精度的仿真方法对于开发和研究异步牵引电机来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600kW大功率三相异步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完成了基于SPWM供电和SV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的研究,并对此异步牵引电机在两种PWM供电方式下的运行特性做了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有限元法计算电机的理论基础和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nsys Maxwell,并在Maxwell14环境下,建立了600kW异步牵引电机的有限元仿真二维模型。将该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该电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的数据,以来验证该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别介绍了SPWM逆变电路和SV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Ansys Simplorer9环境下建立了SPWM逆变电路和SVPWM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不同制约条件下逆变电路输出线电压的谐波分布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适方案,最终确定两个逆变电路的调制参数和直流电压。随后利用Maxwell软件中的异步牵引电机有限元模型配合以Simplorer软件中的逆变电路模型,完成了基于两种PWM (SPWM和SV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本文最后从直流电压利用率、电流、损耗、转矩和磁链等几个方面对两个仿真做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由PWM逆变器供电时,给异步牵引电机带来了不利影响;并体现了SVPWM供电方式对比于SPWM供电方式的优势。

周明磊[7](2013)在《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控制是电力机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控制性能的优劣对于电力机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产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研究开发为背景,对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牵引电机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在非方波调制区,系统性的针对转子时间常数误差和负载大小与磁场定向角度误差之间的关系,以及定向角度误差对电机矢量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采用了一种基于q轴转子磁链的磁场定向角度误差实时校正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策略能够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磁场定向角度误差进行良好的校正。针对方波下逆变器输出电压不能调节导致传统矢量控制不能应用的情况,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开环控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策略,并采用基于改进的电压控制器的弱磁策略,保证了电机在方波弱磁区全速度范围的最大转矩控制。分析了方波工况在基于电流开环控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下磁场定向不准对电机电流指令值和实际值之间偏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方波下基于q轴电流误差的磁场定向误差校正策略,保证了方波下的转矩控制精度。对两种低载波比下的调制策略——中间60。调制策略和SHEPWM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对两种调制方式下在不同脉冲数下的电压谐波,电机负载下的电流谐波和引起的转矩脉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比较了两种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对SHEPWM下不同开关角分布对谐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调试方式之间的切换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三相同时切换的切换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车速度的全速度范围分段矢量控制策略,对其应用于国产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后的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电力机车的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过分相区的直流电压恒定控制策略,保证在过分相区辅助系统的不间断供电;采用了一种基于速度误差的开环转矩控制策略,保证了电力机车的准恒速控制。电力机车现场试验结果良好,已经通过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所有型式试验,目前正在上线试运行。

陶艳[8](2011)在《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资源效能并保护环境,实现高速和重载运输,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具有优异运行性能和显着节能效果的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交流传动控制技术是高速和重载车辆必须的技术配置,是高速铁路和重载货运发展的基础,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本论文从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出发,详细分析了系统核心部件整流器、逆变器以及三相交流异步牵引电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综合阐述了单相电压型两电平四象限整流器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针对四象限整流器的控制,本文重点论述了瞬态电流控制和预测电流控制两种直接电流控制方案,发现瞬态电流控制算法简单,物理意义清晰,且实现较方便。针对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本文在分析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全速度范围内的各种磁链控制方案,并对无速度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基于转子磁链模型和自适应参考全阶状态观测器的速度辨识算法,论证了后者在全速度范围都有着理想的辨识效果。本论文还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网侧四象限变流器的瞬态电流控制、电机侧的直接转矩控制以及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进行了详尽的系统仿真研究,构建了各种控制方案的仿真模型,得出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仿真结果。

张忠玉[9](2008)在《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变流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交流传动系统无论在性能指标,装置体积,设备维护还是节能乃至环保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巨大优势。HXD3型电力机车的主传动系统和辅助传动系统均采用了交流传动技术和微机网络控制技术,整个电气系统的设计坚持起点高、技术领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的实际需要,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进行全方位设计的。本文首先对HXD3型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做了简要的阐述,对整车的电路部分按照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分类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关键电气部件做了说明;本文的重点是结合HXD3电力机车,对交流传动技术以及微机网络控制技术在机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HXD3电力机车的交流主传动系统、交流辅助传动系统和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特点等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归纳总结;文章最后对电力机车的电磁干扰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HXD3电力机车在提高电磁兼容方面所采取的屏蔽、接地等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宗剑[10](2014)在《矿山牵引电机车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以电气传动驱动的矿山牵引电机车作为矿山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运载工具,其工作环境复杂,供电可靠性低,运行轨道条件差,超载现象突出。因此,矿山牵引电机车需具有大力矩起动、调速平稳、运行可靠、过载能力突出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越性以满足矿山牵引的要求。我国矿山牵引电机车大多采用直流串励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气传动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发与研究,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技术日趋成熟,交流异步电机在矿山牵引领域正逐步取代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可分为基于稳态模型和基于动态模型两种。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转速开环变压变频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调速性能较差;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主要是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调速性能优越,能够满足高性能控制要求。论文以矿山牵引电机车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研究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旋转坐标系下根据电动机在不同频率下获取最大输出转矩时的电压电流约束条件进行了弱磁控制分析。研究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牵引电机车的牵引特性,得出异步电机作为牵引电机车的牵引电机,其特性与牵引电机车的牵引特性相吻合。2.从矿山牵引电机车牵引力出发,把牵引电机车和装载车的各种负载归结为综合负载,以电机车的力矩传递为主线把牵引电机、齿轮箱、轮对和轨道面等各种因素折算到电机侧,建立了矿山牵引电机车双电机拖动一体化模型。3.针对矿山牵引电机车的实际工况,比较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两种控制方案,在选用矢量控制策略作为电机车控制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矿山牵引力矩模式控制方法,结合速度闭环控制,提出了适合于矿山牵引的速度模式和力矩模式混合控制方法。4.分析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对矿山牵引控制系统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5.分析研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提出了利用转矩电流微分进行同步转速估算的方法,并给出了转速估算环节的核心算法。通过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估算转速算法正确,采用该方法的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能够满足矿山牵引电机车应用的要求。6.设计了矿山牵引电机车驱动部分的软、硬件系统。通过有速度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大、小功率实验平台和牵引电机车产品样机的实际测试,验证控制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给出了在不同实验平台上的实验结果,包括电机特性的相关测试结果,产品样机在牵引电机车测试平台和矿山现场的实验测试结果。实验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起动力矩大,过载能力强;稳速性能好,动态响应快;调速范围宽,能在低速和弱磁恒功率区域平稳运行;速度和力矩模式灵活切换,满足矿山牵引电机车的要求。

二、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论文提纲范文)

(1)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稳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交流传动的发展过程
    1.2 国内外电力牵引传动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国外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1.2.2 国内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1.2.3 计算机辅助和仿真在电机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1.3 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发展概述
    1.4 交流调速系统中常用的逆变器类型及控制方式
        1.4.1 逆变器
        1.4.2 国内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基本工作原理
    2.1 引言
    2.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2.2.1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问题
        2.2.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2.3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的基本参数和转矩公式
    2.4 异步电动机变频运行方式及特性
        2.4.1 恒电压频率比的稳态特性
        2.4.2 恒磁通运行方式
        2.4.3 恒电流运行方式
    2.5 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的原理
    2.6 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调节特性
        2.6.1 恒转矩特性
        2.6.2 恒功率特性
    2.7 小结
3 异步牵引电动机中时间谐波的影响
    3.1 引言
    3.2 牵引电动机中的谐波成分
    3.3 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谐波阻抗、谐波电路和谐波电流
        3.3.1 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谐波阻抗
        3.3.2 谐波等效电路和谐波电流的分析
    3.4 谐波损耗和牵引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3.5 电源谐波对异步牵引电动机功率因数的影响
    3.6 电源谐波转矩及其对电动机的影响
        3.6.1 稳定谐波转矩
        3.6.2 脉动谐波转矩
    3.7 小结
4 电压型逆变器供电异步牵引电动机的电磁设计
    4.1 引言
    4.2 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特点
    4.3 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相关参数选取
        4.3.1 转速、转矩及功率的确定
        4.3.2 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极对数及频率的选取
        4.3.3 电磁负荷及气隙尺寸的选取
        4.3.4 定子槽形及定子绕组
        4.3.5 转子及转子槽形
        4.3.6 特殊性能指标
    4.4 异步牵引电动机与逆变器的匹配方式
        4.4.1 大逆变器匹配
        4.4.2 大电动机匹配
    4.5 异步牵引电动机精确T型等值电路设计方法研究
    4.6 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设计
        4.6.1 程序设计
        4.6.2 校核设计
    4.7 小结
5 电压型逆变器供电下牵引电动机稳态特性仿真和CAD系统开发
    5.1 引言
    5.2 异步牵引电动机稳态特性仿真
        5.2.1 牵引电动机的调速阶段
        5.2.2 稳态特性仿真
    5.3 异步牵引电动机CAD系统设计
        5.3.1 系统结构
        5.3.2 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5.3.3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5.3.4 系统主要功能
        5.3.5 系统特点
    5.4 小结
6 异步牵引电动机设计实例分析
    6.1 引言
    6.2 CDJD106样机设计对比分析
        6.2.1 设计任务书
        6.2.2 电磁校核结果对比
        6.2.3 稳态牵引特性仿真结果对比
    6.3 CDJD101样机设计对比分析
        6.3.1 设计任务书
        6.3.2 电磁校核结果对比
        6.3.3 稳态牵引特性仿真结果对比
        6.3.4 稳态制动特性仿真结果对比
    6.4 小结
7 全文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运行时的转矩脉动抑制
        1.2.2 高速区段的谐波抑制
        1.2.3 定子磁链观测器
        1.2.4 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及其带速重投控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的转矩脉动抑制
    2.1 引言
    2.2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线性坐标变换及变换系数确定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方程
    2.3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2.3.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理论依据
        2.3.2 空间电压矢量的选择
        2.3.3 异步电机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实现
        2.3.4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分析
        2.3.5 基于查表PWM方法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2.4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2.4.1 异步电机间接定子量控制
        2.4.2 异步电机无差拍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
        2.4.3 SVPWM调制以及过调制处理
    2.5 一种结合TAKAHASHI查表法和SVPWM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2.5.1 新型方法的设计原理
        2.5.2 基于ST-PWM的占空比可变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实现
    2.6 几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综合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开关频率下的直接转矩控制谐波抑制策略
    3.1 引言
    3.2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典型PWM调制方式
        3.2.1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分段同步调制
        3.2.2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直接自控制
        3.2.3 两种典型方式的对比
    3.3 六边形与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3.3.1 六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3.3.2 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3.3.3 十八边形磁链轨迹存在的问题
    3.4 基于双折角调制的三十边形改进方案
        3.4.1 三十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3.4.2 基于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实现方法一
        3.4.3 基于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实现方法二
    3.5 几种DSC方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3.6 圆形磁链轨迹向多边形磁链轨迹间的过渡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观测
    4.1 引言
    4.2 开环定子磁链观测器
        4.2.1 电压纯积分观测器(U-I模型)
        4.2.2 电流转速观测器(I-ω)模型)
    4.3 一种基于定子电阻自适应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
        4.3.1 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的结构及其响应
        4.3.2 定子电阻对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影响
        4.3.3 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的改进方案
    4.4 异步电机的状态观测
        4.4.1 异步电机的状态方程及状态观测器
        4.4.2 电压转速观测器
        4.4.3 全阶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5 一种基于滑模理论的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
        4.5.1 基于Lyapunov第二稳定性理论的定子电阻自适应算法
        4.5.2 观测器的的消抖处理及稳定性判定
    4.6 两种定子磁链观测器的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异步牵引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及其惰行再启动
    5.1 引言
    5.2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方案分析
        5.2.1 基于数学模型的转差角速度转速辨识法
        5.2.2 基于PI闭环控制作用转速辨识法
        5.2.3 电机特征结构转速提取法
        5.2.4 无速度传感器方法小结
    5.3 基于第二类PI闭环控制速度辨识方案一
        5.3.1 参考模型的准确性
        5.3.2 定子电阻与转子转速的同时辨识
    5.4 基于第二类PI闭环控制速度辨识方案二
        5.4.1 基于Lyapunov第二稳定性理论的转速辨识
        5.4.2 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的转速与定子电阻同时辨识
    5.5 两种无速度传感器方案的实现与综合分析
    5.6 无速度传感器的惰行再启动
        5.6.1 电力机车的惰行
        5.6.2 脉冲封锁后的定子磁链观测
        5.6.3 封锁解除后的逆变器再启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系统的电机拖动平台
    6.3 实验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6.3.1 主控板数字信号处理器
        6.3.2 模拟板的模拟信号处理
        6.3.3 数字板的转速传感器接口
        6.3.4 数字板的IGBT驱动设计
    6.4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
        6.4.1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软件环境
        6.4.2 半实物仿真的硬件平台
        6.4.3 被控对象的仿真建模
    6.5 微机系统的程序设计
        6.5.1 TMS320C6713B的程序设计
        6.5.2 TMS320F2812的程序设计
    6.6 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实验结果
        6.6.1 异步牵引电机的控制特性
        6.6.2 全软件的仿真结果
        6.6.3 半实物平台的实验结果
    6.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3)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产业创新系统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2.2 历史友好模型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2.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3.1 蒸汽机车时代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3 小结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2.7 小结
    3.3 电力机车时代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3.8 小结
    3.4 高速铁路时代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4.7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1.1 知识层面
        4.1.2 技术层面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4.2.3 组织类型
        4.2.4 出口活动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3.1 国家政策
        4.3.2 铁路企业规模
        4.3.3 企业研发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4.1 研发合作环境
        4.4.2 服务环境
        4.4.3 大气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5.5 产业动力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内容
    6.2 建议
        6.2.1 技术创新方面
        6.2.2 技术扩散方面
        6.2.3 体制改革方面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交流牵引电机的发展概况
    1.1 早期发展阶段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
    1.2 近代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
    1.3 我国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
2 牵引传动控制技术
    2.1 转差频率—电流控制
    2.2 磁场定向控制 (F O C) (矢量控制)
    2.3 直接转矩控制
3 异步牵引电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
4 交流牵引电动机的未来发展
    4.1 异步牵引电动机
    4.2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驱动的直接传动技术
        4.2.1 永磁同步电机用在轨道领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4.2.2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直驱牵引电机的结构
        4.2.3 永磁同步电机研究发展概况
    4.3 高压异步牵引电动机
    4.4 直线电机
    4.5 开关磁阻电机
5 结语与展望

(6)基于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电力牵引系统与牵引电机的发展和现状
        1.1.1 直流牵引电机为主的发展阶段
        1.1.2 交流牵引电机为主的发展阶段
    1.2 三相异步牵引电机概述
        1.2.1 异步牵引电机的控制系统
        1.2.2 PWM供电对异步电机的影响
    1.3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2 异步牵引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2.1 有限元法计算电机的理论基础
        2.1.1 二维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2.1.2 Maxwell软件计算电机电磁场
    2.2 异步牵引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
        2.2.1 主要参数
        2.2.2 求解设置
    2.3 异步牵引电机有限元仿真的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
    3.1 S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3.2 SPWM逆变电路模型的建立
        3.2.1 制约条件
        3.2.2 谐波分析
    3.3 基于SPWM供电电机的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
        3.3.1 模型确立
        3.3.2 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V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
    4.1 SV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4.1.1 空间矢量
        4.1.2 调制方式
    4.2 SVPWM逆变电路模型的建立
        4.2.1 clarke变换
        4.2.2 实现算法
        4.2.3 谐波分析
    4.3 基于SVPWM供电电机的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
        4.3.1 模型确立
        4.3.2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SPWM与SV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仿真的对比
    5.1 直流电压利用率的对比
    5.2 仿真步长的说明
    5.3 仿真结果的对比
        5.3.1 电流的对比
        5.3.2 损耗的对比
        5.3.3 转矩的对比
        5.3.4 磁链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电力机车电牵引传动系统的发展
        1.2.1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1.2.2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
        1.2.3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牵引电机控制策略
    1.3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控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特点
        1.3.2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非方波调制区的矢量控制策略
    2.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
    2.2 非方波调制区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结构
    2.3 磁场定向不准对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
        2.3.1 转子时间常数和负载与定向角度误差之间的关系
        2.3.2 定向角度误差对电机控制性能影响的分析
        2.3.3 仿真结果
    2.4 磁场定向角度的实时校正策略
        2.4.1 基于q轴观测磁链的磁场定向角度实时校正策略
        2.4.2 仿真和实验结果
    2.5 低速区的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2.6 本章小结
3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高速区(方波工况)的控制
    3.1 方波工况下的矢量控制方案
    3.2 方波下异步电机在弱磁区的最大转矩控制
        3.2.1 传统的弱磁控制策略
        3.2.2 方波工况下弱磁区的最大转矩控制策略
        3.2.3 仿真及实验结果
    3.3 方波下矢量控制的磁场定向校正策略
        3.3.1 方波下电机参数不准对定向角度的影响
        3.3.2 方波下基于q轴电流误差的磁场定向角度校正策略
        3.3.3 方波下磁场定向不准对转子磁链和转矩的影响
        3.3.4 仿真及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调制策略
    4.1 低开关频率下的基本脉宽调制策略
    4.2 非优化PWM—中间60°调制策略
        4.2.1 中间60°调制的原理及实现
        4.2.2 中间60°调制的电压、电流谐波及转矩脉动分析
        4.2.3 仿真和实验结果
    4.3 优化PWM-SHEPWM
        4.3.1 SHEPWM的原理及开关角度的计算
        4.3.2 SHEPWM的电压、电流谐波及转矩脉动分析
        4.3.3 SHEPWM的实现方式
        4.3.4 仿真和实验结果
    4.4 全速度范围内的调制策略以及不同调制方式之间的切换
        4.4.1 基于非优化PWM的全速度范围调制策略及切换策略
        4.4.2 基于优化PWM的全速度范围调制策略及切换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本文控制策略在国产大功率电力机车上的应用
    5.1 国产大功率电力牵引机车的技术条件
    5.2 基于机车速度的全速度范围内分段矢量控制
    5.3 大功率电力机车控制中的两个实际问题
        5.3.1 电力机车过分相区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5.3.2 电力机车的准恒速控制
    5.4 现场试验结果
        5.4.1 牵引电机特性试验
        5.4.2 不同调制策略以及不同控制策略之间的切换
        5.4.3 牵引电机的带速重投
        5.4.4 型式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取得的成果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1.3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2 关键部件的基本原理
    2.3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相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3.1 单相四象限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3.2 四象限变流器控制策略
    3.3 瞬态电流控制
    3.4 预测电流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4.1 异步电机控制的基本理论
    4.2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
    4.3 直接转矩控制
    4.4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流传动系统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5.1 交流传动系统主电路仿真模型
    5.2 网侧四象限变流器瞬态电流控制仿真
    5.3 电机侧直接转矩控制仿真
    5.4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优势
        1.1.2 我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现状
    1.2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HXD3 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及电气线路的设计
    2.1 电气系统的设计理念
    2.2 电气系统的组成
    2.3 电气线路的设计
        2.3.1 主电路及其部件的设计
        2.3.2 辅助电路的设计
        2.3.3 控制电路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3.1 主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3.1.1 HXD3 电力机车的基本技术要求
        3.1.2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参数及容量的确定
    3.2 牵引变流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保护策略
        3.2.1 四象限整流器
        3.2.2 中间直流电路
        3.2.3 牵引逆变器
        3.2.4 牵引变流器的保护策略
    3.3 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3.3.1 变流器冷却方式的比较
        3.3.2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3.3.3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的保护策略
    3.4 牵引变流器主要环节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及原理说明
        3.4.1 PWM 整流器控制
        3.4.2 VVVF 逆变器的控制
        3.4.3 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
    3.5 主变压器系统的设计
        3.5.1 概述
        3.5.2 结构
        3.5.3 部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XD3 电力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设计研究
    4.1 劈相机供电模式与辅助变流系统供电模式的比较
        4.1.1 供电品质提高,工作可靠性加强
        4.1.2 节能降躁效果明显,机车效率提高
        4.1.3 简化了控制系统
        4.1.4 辅助系统重量减轻,功率因数提高
    4.2 电力机车对辅助变流系统的总体要求
    4.3 辅助变流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构成
        4.3.1 辅助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4.3.2 辅助变流系统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XD3 电力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设计研究
    5.1 控制监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对外接口
        5.1.1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硬件构成
        5.1.2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对外接口如表5.1 所示
    5.2 TCMS 控制监视系统的各类控制
        5.2.1 机车的运行控制
        5.2.2 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计算功能
        5.2.3 机车的空转滑行补偿控制
        5.2.4 机车显示单元的控制
    5.3 控制监视系统的信息显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研究
    6.1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干扰现象
    6.2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EMV)设计
        6.2.1 屏蔽设计
        6.2.2 系统接地
        6.2.3 机车布线
        6.2.4 其他措施
        6.2.5 结束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矿山牵引电机车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插图
文中表格
第一章 绪论
    摘要
    1.1 引言
    1.2 异步电动机控制策略的发展
        1.2.1 相关学科的发展
        1.2.2 交流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
    1.3 矿山牵引电机车运行环境与控制要求
    1.4 矿山牵引电机车的发展
    1.5 本论文立题的依据、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5.1 立题的依据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牵引特性
    摘要
    2.1 引言
    2.2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2.2.1 异步电动机三相原始数学模型
        2.2.2 异步电动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3 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数学模型
    2.3 异步电机运行时电压与电流限制
    2.4 约束条件下的最大转矩与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的比较
    2.5 异步电机的牵引特性及工作区域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矿山牵引电机车一体化模型
    摘要
    3.1 引言
    3.2 矿山牵引电机车的结构
        3.2.1 蓄电池式矿山牵引电机车
        3.2.2 直流架线式矿山牵引电机车结构
    3.3 黏着力及黏着控制
        3.3.1 黏着牵引力的产生
        3.3.2 黏着
    3.4 矿山牵引电机车的负载
        3.4.1 基本负载
        3.4.2 附加负载
    3.5 矿山牵引电机车的牵引质量
    3.6 牵引电机力矩传递模型
    3.7 牵引电机车控制方案
    3.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矿山牵引电机车控制系统
    摘要
    4.1 引言
    4.2 矿山牵引电机车性能要求
    4.3 矿山牵引电机车控制策略
        4.3.1 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4.3.2 矢量控制系统控制方案
        4.3.3 牵引电机控制方案的选择
    4.4 母线电压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4.4.1 母线电压补偿控制方案与设计
        4.4.2 母线电压补偿控制方案
        4.4.3 母线电压补偿控制环节设计
        4.4.4 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仿真
    4.5 双异步电动机并联运行的特殊问题
        4.5.1 电轮径不一致对系统的影响
        4.5.2 电动机参数差异对系统的影响
        4.5.3 异步电动机参数和轮径不一致的仿真
    4.6 并联运行电机转速和电流检测
    4.7 速度模式并联运行矢量控制系统
    4.8 力矩模式并联运行矢量控制系统
    4.9 运行模式与操作指令
        4.9.1 速度模式与力矩模式的比较
        4.9.2 矿山牵引电机车运行状态及操作运行模式设计
    4.10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矿山牵引电机车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摘要
    5.1 引言
    5.2 异步电动机速度估算方法
    5.3 基于转矩电流微分估算转速
    5.4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矿山牵引电机车系统设计
    摘要
    6.1 引言
    6.2 系统总体设计
    6.3 主电路硬件设计
    6.4 下位机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6.4.1 dsPIC30F6010A 数字信号控制器
        6.4.2 单片机资源分配
        6.4.3 电流检测及保护电路
        6.4.4 电压检测及保护电路
        6.4.5 转速检测电路
        6.4.6 PWM 信号驱动及保护电路
        6.4.7 司机操作信号电路
    6.5 下位机软件设计
        6.5.1 中断优先级
        6.5.2 主程序
        6.5.3 PWM 中断程序
        6.5.4 AD 中断程序
        6.5.5 弱磁控制程序
        6.5.6 CAN 通讯程序
        6.5.7 测速程序
    6.6 上位机软件设计
    6.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摘要
    7.1 引言
    7.2 小功率实验平台实验结果及分析
        7.2.1 小功率实验平台
        7.2.2 矢量控制稳速实验
        7.2.3 矢量控制空载起动实验
        7.2.4 矢量控制带额定负载和突加、突减负载实验
        7.2.5 矢量控制速度和力矩模式实验
        7.2.6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实验
    7.3 大功率实验平台及产品样机实验结果及分析
        7.3.1 大功率实验平台
        7.3.2 矢量控制低速加载实验
    7.4 产品样机的相关实验
        7.4.1 牵引特性实验
        7.4.2 起动最大牵引力的测试
        7.4.3 牵引机车电气制动距离测试
        7.4.4 牵引电机车制动特性测试
    7.5 矿山牵引电机车整车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7.5.1 矿山牵引电机车及测试场地
        7.5.2 试运行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摘要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牵引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稳态特性研究[D]. 李伟. 重庆大学, 2004(01)
  • [2]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廖永衡.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3]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4]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J]. 高培庆. 机车电传动, 1997(01)
  • [5]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态势[J]. 苟军善,侯康鹏. 机车电传动, 2011(03)
  • [6]基于PWM供电异步牵引电机场路耦合有限元仿真的研究[D]. 赵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7]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D]. 周明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8]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研究[D]. 陶艳. 中南大学, 2011(03)
  • [9]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D]. 张忠玉.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4)
  • [10]矿山牵引电机车控制系统的研究[D]. 宗剑. 上海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AC4000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异步牵引电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