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证房改顺利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坤[1](2006)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三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李涛[2](2019)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基本属性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定性与定量研究,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革路径。首先,本文就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基金理论来看,基金理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的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管理原则和基金管理模式基本一致,现有住房公积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契约型基金;从互助理论来看,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之间的互助提高缴存人购房能力;从强制储蓄理论来看,通过强制缴存实现缴存人之间的互助,单一的强制储蓄政策导致不能与参与主体的收入水平进行挂钩,受损严重的群体无法得到更高的损失补偿;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住房公积金缴存者委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支配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又作为委托人将部分住房公积金资金业务委托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公平效率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因素缺乏,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得不到保障,中高收入群体则通过多缴的方式来避税,而且长期以来基金投资渠道狭窄;从公共决策理论来看,住房公积金的目标是降低缴存者的购房压力,缩小收入差距导致的购买力差距;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来看,要将市场激励模式和企业化管理运用到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当中。因此,需要对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骨子上的改革,我国在探索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路径时应当从分权和权力下放、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角度入手。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就该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得到了建立和推广。经过20多年的完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演变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它在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机构职能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近三十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浪潮而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步展开,通过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自上而下的改进紧密结合,逐步调整制度本身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渐趋完善和成熟,然而,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住房从福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变,推进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促进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发挥住房保障功能,促进住房保障和社会公平,促进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章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调研结果,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分析的研究假设,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住房公积金运作流程存在如下漏洞,即事业单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增值收益使用途径存在法律质疑,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定致使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性质不当,法定职能不能有效履行,即住房公积金决策机构定位不清,导致其权责失衡、职能虚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性质不当,导致其功能错位、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主体难以很好履行监督职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包括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的主体受其部门职能的限制,难以很好承担监督责任,住房公积金的多头监督体制使得监督力量分散,协调配合不足;住房公积金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抗系统风险能力差,包括不同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差异较大,统一协调困难,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系统风险抵抗能力弱;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较窄,限制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较少,资金闲置严重,住房公积金管理方式及其增值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损害制度的公平性。第四章结合英国建房合作社制度、德国住房储蓄银行制度、日本住房金融公库与住宅金融支援机构、美国一级二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等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厘清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实践以及各国住房政策。本文认为,各国住房发展政策普遍致力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合理的住房需求,通过各种政策干预手段,使得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住房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和机构的发展,与住房市场和商业住房金融的发展相耦合,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政策特点。在商业住房金融欠发达时期,住房金融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使得居民住房融资的可得性能够得到提高。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选择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住房贷款市场;在传统发达国家,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促进住房合同储蓄、建房合作社等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和英国的建房合作社。在商业住房金融发达的阶段,商业机构能够满足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但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只有商业机构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很难或难以承担商业机构的融资支持,因此对住房发展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即其干预方式需要从直接提供贷款,转变为综合使用政策性保险、利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融资成本。第五章总结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工资说、社会福利说、员工福利说等,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应该属于员工福利,但从应然的角度其应该定位为住房保障措施。否定目前存在的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合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后,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列举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并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环境展开分析,总结并得出适合当下的最优模式。本文认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模式,可以选择组建法定机构、筹建信托机构和组建国家住房发展银行。本文认为应当建立更加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具有适应新机制的金融职能,搭建组织架构。以更加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来管理住房公积金,加快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也将有助于增强资金的安全性。随后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机构改革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路径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讨论总体路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步骤,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如成立法定机构模式,但需要政府大规模集中的财政拨款,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较大的权力之下所要求的监督与问责机制也要相应完善,因此需要较长时期的逐步变革过程。又如筹建信托机构模式,不仅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更加全面,而且对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对银行与信托机构仍采取的是“分业管理”的方法,虽然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能否维持和保障这一相对较为复杂的信托管理体系长期平稳和高效的运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考虑到住房公积金保留强制性储蓄特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保留行政职能的需要,要求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直接转变成国家住房银行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时间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的基础上,赋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职能,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变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最优路径和模式。
宋明星[3](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刘清华[4](2003)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参与相关课题实践和对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研究,整个论文主要开展了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 第一,对中外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新加坡、美国、日本、法国的住房制度与中国现行的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吸取的先进做法。 第二,对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研究。论文对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对住房公积金的特性和相关环境、相关因素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对储存方式、营运方式、监督方式进行改革。建立招标选择储存机构,或建立政策性的储存机构;保证住房公积金安全、保值、增值和对增值收益应合理进行分配;对住房公积金实行高存低贷,其利息差额由政府补贴;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对住房公积金的筹集,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第三,对现行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如何在农村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资金的筹集、营运、监督的新模式,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需要继续研究努力的方向。
程红梅[5](2007)在《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文中指出197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79年的3.6平方米增长到2004年的25平方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年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房地产业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而且在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房地产业发展的历程中,房地产金融也逐渐的成长起来,不仅有效地筹集社会资金,支持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刺激投资、拉动消费方面作用突出,并在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成为最得力工具之一。不同于国外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有其特殊的演进轨迹,而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去考察这一历史的变迁现象,将能更为生动、更为形象地还原其历史真实面貌,展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三者对房地产金融发展影响的痕迹,勾勒出当代中国经济史、改革史的一个侧面,一个轮廓,为理解房地产金融发展的中国经济背景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从而可以起到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认识效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考察,是对这一时期政府改革思路和学者的相关探讨系统、全面而又完整的梳理过程,这种开创性的梳理是对房地产金融这一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尝试,通过揭示改革进程中每一阶段政府的改革热点和学者的关注热点,可以总结出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与脉络,从而挖掘出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房地产金融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本研究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出发,结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特点,将1978年至2005年期间的房地产金融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共总结为四个专题,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在整理归纳前人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理论进行点评,从中提炼出思想史的线索,归纳出思想演变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动因。全文框架结构大致分为六章,基本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解释了房地产金融的内涵,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中国从古到今的房地产金融实践,说明本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对研究时段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简要揭示本选题研究的对象与思路、内容构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总结和归纳了房地产计划金融突破阶段(1978—1991)的住房资金良性循环探索思想。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邓小平住房商品化的提出及学者的相关争鸣为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的恢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笔者对当时住房商品化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这一阶段政府开始了打破计划经济时期住房投资体制的改革,房地产金融思想具体表现为对住房资金良性循环的探索,包括公房出售,租金改革,专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部的建立,住房储蓄银行试点运营,住宅合作社成立及土地有偿使用的确立六个方面,这一阶段思想发展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房改金融发展阶段(1991—1998)的住房公积金思想。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的开展,房地产金融以房改金融的形式出现,上海房改方案中的公积金思想启动了这一阶段房地产金融建设的重点对象。笔者在对住房公积金思想渊源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时的政策思路,并对理论界就住房公积金运营期间的热点问题争议进行了总结与归纳,这一阶段政策性的房地产金融思想初步形成。第四章概括描述了房地产信贷金融全面发展阶段(1998年—2003年)的房地产证券化思想。由于住房改革深化和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获得了快速发展,为房地产证券化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提供了物质基础。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了国人对于房地产证券化的认识历程,并重点分析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在这一阶段兴起的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了理论界对其在中国实现的可行性、模式及立法框架的思考;这一阶段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呈现出超前性的特点。第五章总结了房地产金融多元化探索阶段(2003—2005)的思想。由于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央行对房地产信贷实施收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很多依靠银行融资的房地产企业陷入了资金困境。为了开拓新的房地产业融资渠道,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与思想蓬勃发展。笔者重点探讨了房地产投资基金、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土地证券化的相关思想,并总结了外资进入房地产业引起的房地产金融监管的思考。另外,时代发展给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其制度层面的分析及相关建议。房地产金融思想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第六章总体考察了中国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理论逻辑。首先揭示出我国房地产金融思想从产生、发展到逐步完善的演进轨迹,并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揭示了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动因。住房商品化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开启并推动了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的发展。最后分析了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特点,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提出了房地产金融发展和研究的有关启示。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全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史论结合,并从中概括出房地产金融思想产生渊源、发展脉络、演变轨迹和特点。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一是在视角方面。笔者对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考察拓展了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领域,弥补了现有体系的不足,对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关于房地产金融的政府改革思路和学者的相关探讨进行了系统、全面而又完整的梳理过程,这种开创性的梳理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学科能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对于相关学科如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学也有同样的意义。二是在观点方面。本文第一次把封建经济时代的“田宅典质”纳入到房地产金融研究的范畴之内,从房地产金融的视角审视了这一历史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金融,但是笔者认为,当时理论界对于住房资金良性循环的探索为后来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探索在笔者看来是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起点。另外,针对学界对房改金融概念认识的偏差,笔者根据房改的开展历史,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三是在结论方面。本文抽象概括出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轨迹:表现为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和转换;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渐进式过程;自始至终贯彻了“拿来主义”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并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揭示了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动因。最后分析了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特点,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提出了房地产金融发展和研究的有关启示。由于研究时间有限,笔者对房地产金融思想的研究还有很多缺憾,有待于继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林双凤[6](2012)在《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以市场转型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实地田野对教职工进行深入的调查访谈并结合相关的住房政策文献等材料,通过剖析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形成机制及其影响,以此探讨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本文认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中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是指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受到转型期中国所面临制度变迁,包括国家在不同时代实施的宏观住房政策与相关省市对国家宏观住房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深度。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此,住房制度改革作为中国制度变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从实施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到住房货币分配制度的建立,这是一个制度转轨、市场转型的时代,国家宏观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进而决定了住房资源获得状况。中观因素是指广州市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也受到其所在学校(单位)的影响。首先,S大学是一个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具有相当的行政级别;其次,S大学的单位性质属于事业大学。S大学的行政级别大小、单位性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S大学所拥有的住房资源总量。同时,由于单位领导决策层的决策状况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使得S大学所实施的具体住房政策也对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产生重要的影响。微观因素主要是个体自身的结构因素与能动因素也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同时,个体赖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家庭在后房改时代不仅仍以家庭形式共同购买和占有住房资源,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家庭支持形式,这些都将表明个体以更为灵活的形式适应后房改时代的住房货币补贴制度,以解决住房问题。在这里本文首次引入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结合市场转型理论对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更为完整地、综合地审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以期完整地分析研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根据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占有现状,按照是否拥有产权住房和住房套数,本文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分层分为“两层五阶”的状况,其中“两层”是无产权房阶层和有产权房阶层,“五阶”是指按照住房资源占有总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相对永久性无产权房阶层、暂时无产权房阶层、普通产权房阶层、多产权房阶层和超多产权房阶层。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差异的现状与分层是国家、省市宏观住房政策、S大学作为教育部属事业单位、教职工个体因素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与共同催化的结果,是既有住房政策结构与个体能动性综合作用的产物。市场转型理论认为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的回报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与争论。本文将市场转型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回报应用到教职工个人的住房资源获得上来。具体而言,在市场转型理论看来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有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与权力机制。生命历程理论则指出,教职工个体在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住房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还存在着自我选择机制。因此,通过S大学的具体案例,本文指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有三个:市场机制、权力机制与自我选择机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分层现状导致了什么结果?本文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得利者”与“失利者”类型学上的区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结果给通常意义上的普通人给来了不相一致的生命际遇。对既有住房资源获得格局的“控诉”与对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的权力“嘲讽”是两种不同的“普通人”做出的两种反映,它们都深刻地揭示了住房资源占有总量差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生命际遇。结论部分,本文再次回应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现状与分层,阐述了住房资源获得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及其住房资源获得所导致的结果。本文认为住房制度改革是一次“革命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城镇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同时,房改又是一次宏大的社会结构变革,无数个体在其间承受了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生命际遇,由此重新再生产出了住房资源格局与秩序,经由此,本文认为普通人的新型“国家观”可能正在形成。
孙玥[7](2014)在《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目标的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领域的公平、效率与正义已经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住房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更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支撑,能否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有效性,是衡量该制度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该制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论文以江苏省为例来具体分析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作用的发挥状况,探讨存在的相关问题,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实现住房公积金公平与效率目标的途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最主要的基石为社会保障思想、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以及政治合法性理论。中外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揭示,社会保障思想始终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中契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某一政治体系需要存在、持续、稳定与发展,政治合法性是其必需的基础和前提。这些理论构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其独特的概念内涵、功能属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具有保障性、金融性、福利性、互助性、强制性、专用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等七大属性,并按照“管理委员会决策、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进行管理。若干年来的运行数据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问题的分析首先引入了公平理论和效率理论。机会、起点、过程与结果四个方面的公平才是公平的本质。帕累托效率被认为是考察某一社会体系是否有效率的重要评价标准,但市场失灵导致其无法实现。社会保障的作用在于既弥补市场的缺陷又能改进社会的整体公平程度,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必须是公平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公平效率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是住房公积金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住房公积金作为准公共物品,承担着相应的住房福利的公平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对于公平和效率这一矛盾体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始终备受争论。在学术领域有公平优先、效率优先及二者兼顾这三种观点。很多国家在实践中都经历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政策选择问题,从而形成了公平和效率的四种组合状态: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高公平低效率和低公平低效率。在各国大量成功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目前决策领域和学术领域基本都认同公平效率兼顾的价值观点,只有将公平效率协调发展作为经济生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高效率和高公平兼得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效率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本目标是减轻财政负担,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这一基本目标以效率为先;第二,中层目标是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中层目标是对公平和效率的兼顾;第三,终极目标是为改革寻求支撑,提升执政的合法性,这是高效率高公平的集中体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公平性、效率性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江苏省公积金制度在资金归集、使用和贷款等方面的公平性和效率性,评价江苏省各地区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和效率性的实现程度。对住房公积金缴存面的公平性分析主要运用了覆盖率、缴存率、缴存比例和基数等指标进行评价;对住房公积金使用上的公平性分析主要通过对资金流动性困境、管理水平情况和收入差距等因素进行分析;对住房公积金的效率考察主要运用覆盖范围效率、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住房公积金在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四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和低效率。实证研究描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缺失的具体表象,而公积金的制度设计、治理结构和金融因素等三方面的缺陷是导致公平效率缺失的真正原因:制度设计中的制度定位、法律地位和机构定位存在缺陷;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全权委托、决策委托、运行委托、监督委托和业务委托等均存在问题;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多中心分散运行、增值渠道狭窄和缺乏专业人才等缺陷阻碍了其金融功能的发挥。种种固有缺陷使该制度逐渐偏离目标,使政府的有效干预变成政府失灵,从原来改革的支撑力量变成进一步改革的阻碍,反而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等三个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用以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顶层设计进程,使制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它们积极的启示包括:价值观念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就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过程;建立适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应成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中流砥柱;住房金融制度设计中注重市场化倾向;建立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在定量、定性分析和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三层次目标的实现路径进行分解和详细阐述。在公积金制度三层次目标中的基本目标实现之后,该制度的改革发展首先需要转变价值观念和功能定位。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目标的中层目标,即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必须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全面改革来实现,必须在该制度的战略定位、法律建设、管理体制、业务机制和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三层次目标中的终极目标,其实现取决于政府在建立住房保障、实现社会绩效的过程是否承担主导作用。住房公积金制度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的改革带来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才能为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提供支持。
朱婷[8](2011)在《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建设与基金运用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基金的性质和目标不明确、基金功能发展不协调、贷款管理不够科学、管理体系结构不完善、外部环境配合不佳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境外有关国家和地区住房基金积累和住房融资实践的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其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系列对策与措施。在基金的目标和性质方面,鉴于住房的财富功能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应建立“居者有其屋”住房发展总目标和“住有所居”住房发展阶段性目标。为了让住房公积金制度能更好地贯彻公平原则,我们应明确住房公积金的自助和互助双重性质,对住房公积金互助程度即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合理限制,并对住房公积金互助享受不足者实行补偿制度。在基金的功能方面,可根据养老保障与住房保障具有互补性这一特点,对养老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基金效率。其次,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能取消利息补贴、低保提取等不合理的住房公积金衍生功能,保证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同时,可在统一全国住房公积金缴费率并明确认定住房公积金工资性质的基础上,增强住房公积金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基金运营管理方面,我们应根据权责对等、普遍贷款和住房公积金充分利用等原则建立一个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让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走向稳定、科学,以便能解决我国各地贷款标准不一和随意调整对成员带来的不公。同时,可通过由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发行专项免税债券及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等方式拓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金来源,解决住房公积金贷款额不充足问题。在基金的管理体系方面,我们应适当压缩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规模,并适当增加专业人士代表,让住房公积金决策更民主更科学。其次,我们可增设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常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增强委员会的日常监管职能。同时,我们应明确中央、省和(设区)市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订和监管方面的权责,改变以往住房公积金政策制订迟滞和重复监管、监管漏洞等问题。在外部环境方面,我们应回到1998年制定的以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主的住房政策上来,应加速财权与事权在各级政权间更合理地分配,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基金并进行科学的转移支付,优化房地产税制,进一步完善民生导向的官员政绩评价机制,以促进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抑和稳定房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住房并用得上住房公积金。同时我们应加强金融和社会环境建设,让住房公积金运营更为便利和安全。
彭晓华[9](2007)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了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和转轨阶段市场发育过程的缺陷,以及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发展不足,住房领域暴露出了房价泡沫、两极分化等许多问题。对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尚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本文旨在以效率与公平为基点,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制度分析、博弈分析等工作,探讨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论文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效率与公平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和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理路,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第二章对住宅经济领域内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作了细致探讨,得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是实现住房良性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结论。否则,若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脱节,则公平、效率皆不可得。第三章对国际上效率优先型、公平优先型、效率公平兼顾型三类住房发展模式中的代表性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住房发展的若干一般性规律。第四章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回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商品住宅开发的发展历程和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住宅市场及现有主要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城镇住宅价格螺旋式上涨的原因,证明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才可能构建有效的住宅市场。第五章研究了提高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条件。清晰界定的房屋和土地产权、商品住宅与公共住宅相容的产权安排、不断降低的交易费用、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机制,以及非对称的业主结构有利于提高住宅市场效率。第六章提出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从商品住宅开发、住房社会保障、住房金融、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描绘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目标模式,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孙强[10](1999)在《中国住房金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住房金融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客。要使住宅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推进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暂,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发达国家住房金融的内客却是十分丰富的。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和对于住房金融这样一个实体经济现象,本文更多地运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 本博士论文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其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基于住房金融的概念十分混乱和内涵模糊的现实,本文在第一章首先就住房金融的含义及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房地产金融、不动产金融、住宅金融、房改金融等)进行了辨析。随后,分析了住房金融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对住房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住房金融体系中,住房金融机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在第二章就对经济发达国家住房金融机构的类型与特点、我国住房金融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考察。 有识之士无不认为,住房金融市场是住房金融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本文第三章笔者就住房金融市场的一般理论、运行机制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金融市场等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在近期应注重发展住房债券市场的建议。 当前,我国在借鉴新加坡住房金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已成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客。本文在第四章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提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状况、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完善与发展等问题作了分析,并对人们颇为关心的住房公积金的命运及前途发表了笔者的看法。 接下来,笔者用了三章(第五、第六、第七章)的篇幅对住房金融的主导性业务——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了分析,包括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的保险机制。 纵观世界各国住房金融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住房金融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故而,本文在第八章探讨了政府与住房金融的关系,就住房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住房金融发展中政府的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以及我国住房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就此提出了我国政府介入住房金融的具体设想。 此外,本论文除了分八章围绕住房金融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和实证研究外,还在论文的绪论中阐明了研究和发展中国住房金融的意义、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以及主要观点。
二、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证房改顺利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证房改顺利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住房保障措施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供给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二节 需求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租金管制的经济分析 |
第三章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典型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二节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三节 现行住房保障政策具体分析 |
第四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创新个案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总体构想 |
第一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基础 |
第二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三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框架 |
第六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方案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对象的识别 |
第二节 住房保障水平的确定 |
第三节 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模型 |
第五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二节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 |
第三节 加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 |
第五节 其他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学术情况 |
致谢 |
(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术语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理论研究总结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研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数据统计 |
第三节 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沿革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 |
第三节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实践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4)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住房制度与住房公积金 |
1.2.1 住房制度回顾 |
1.2.2 住房公积金综述 |
1.2.3 住房公积金与其它资金的区别 |
1.2.4 建立住房公积金的目的 |
1.2.5 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1.2.6 住房公积金发展轨迹 |
1.2.7 住房公积金的成就 |
1.2.8 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观点、重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 |
1.3.2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3.4 论文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框架 |
第2章 国外住房制度研究 |
2.1 概述 |
2.1.1 居民住房社会保障方式 |
2.1.2 公共住宅政策 |
2.1.3 住房补贴制度 |
2.2 有代表性的住房制度 |
2.2.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2.2.2 美国的住房制度 |
2.2.3 日本的住房制度 |
2.2.4 法国的住房制度 |
2.3 中外住房制度比较 |
2.3.1 基本情况比较 |
2.3.2 具体事项比较 |
2.4 国外住房制度的启示 |
2.4.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 |
2.4.2 美国住房制度之借鉴 |
2.4.3 日本住房制度的启示 |
2.4.4 法国住房制度的思考 |
2.5 小结 |
第3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性分析 |
3.1 住房公积金的特性 |
3.1.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性 |
3.1.2 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特性 |
3.1.3 住房公积金机构的特性 |
3.2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分析 |
3.2.1 房改应该建立住房公积金 |
3.2.2 住房公积金是房改的成功之举 |
3.2.3 住房公积金建立的物质基础 |
3.2.4 住房公积金建立的正确性 |
3.3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的分析 |
3.3.1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机构的分析 |
3.3.2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筹集分析 |
3.3.3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分析 |
3.3.4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分析 |
3.3.5 对现有住房公积金资金监督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住房公积金与相关关系分析 |
4.1 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国家、单位、职工的博弈分析 |
4.2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分析 |
4.2.1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矩阵 |
4.2.2 住房公积金规模与有关变量关系拟合 |
4.2.3 住房公积金规模的回归方程分析 |
4.3 住房公积金与“四权”之间的关系 |
4.4 住房公积金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
4.5 住房公积金与相关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
4.5.1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4.5.2 与住宅产业之间的关系 |
4.5.3 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 |
4.5.4 与装修业之间的关系 |
4.5.5 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
4.5.6 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5章 相关因素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 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1 决策机构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2 执行机构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3 单位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4 职工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5 银行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1.6 监督部门诚信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2 存贷利率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2.1 低存低贷政策的缺陷 |
5.2.2 高存低贷利率的优势 |
5.2.3 解决高存低贷利差的措施 |
5.3 消费贷款结构对住房公积金影响 |
5.3.1 个人消费贷款的结构 |
5.3.2 防范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措施 |
5.4 贷款逾期对住房公积金影响 |
5.4.1 贷款逾期的原因 |
5.4.2 贷款逾期处理措施 |
5.5 WTO对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
5.5.1 WTO对住房公积金的机遇 |
5.5.2 WTO对住房公积金的挑战 |
5.5.3 住房公积金应对入世的措施 |
5.6 小结 |
第6章 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 |
6.1 城镇住房公积金体系建设 |
6.2 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机构模式 |
6.2.1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
6.2.2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6.2.3 住房政策存储机构 |
6.2.4 城镇住房公积金监督机构 |
6.2.5 严密组织机构的建立 |
6.3 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资金筹集模式 |
6.3.1 加大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筹集 |
6.3.2 公房资金纳入统一管理 |
6.3.3 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制度 |
6.4 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模式 |
6.4.1 管理机构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管理 |
6.4.2 财务部门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管理 |
6.5 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模式 |
6.5.1 完善城镇住房公积金提取和使用 |
6.5.2 城镇住房公积金运营措施 |
6.6 建立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的模式 |
6.7 小结 |
第7章 探索农村住房制度的改革 |
7.1 农村住房制度初探 |
7.1.1 建立农村住房制度的必要性 |
7.1.2 建立农村住房制度的可行性 |
7.1.3 建立农村住房制度的措施 |
7.1.4 建立农村住房制度的可靠保证 |
7.1.5 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利与弊 |
7.2 小结 |
第8章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 |
8.1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建设 |
8.2 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模式 |
8.3 中国住房公积金资金筹集模式 |
8.4 中国住房公积金其他模式的建立 |
8.5 培育住房消费主体 开辟中国住房市场 |
8.5.1 培育中国住房消费主体 |
8.5.2 提高住房消费主体的购买力 |
8.5.3 培育住房消费主体的筹资措施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结论 |
9.2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建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有关课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参考文献 |
(5)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金融实践回顾 |
一、古代房地产金融的萌芽——田宅典质 |
二、近代房地产金融的初步发展 |
三、现代房地产金融的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时段的界定与划分 |
二、研究对象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房地产计划金融突破阶段:住房资金良性循环探索思想(1978—1991) |
第一节 住房商品化思想的兴起 |
一、邓小平的住房商品化思想 |
二、住房商品化的理论探讨 |
三、住房商品化思想的拓展与反思 |
第二节 住房资金良性循环探索 |
一、公房出售思路及相关探讨 |
二、租金改革试点思路与争议 |
三、专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 |
四、住房储蓄银行借鉴与业务思路 |
五、住宅合作社讨论 |
六、对土地有偿使用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改金融发展阶段:住房公积金思想(1991—1998) |
第一节 房改金融发展思路及探讨 |
一、房改金融概念认识的争议 |
二、房改金融业务思路及拓展考虑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思想渊源考察 |
一、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
二、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基金的拓展 |
三、上海房改方案中的实施公积金思想 |
第三节 对住房公积金的认识与运营思考 |
一、对住房公积金的最初认识 |
二、朱镕的住房公积金思想 |
三、住房公积金运营热点争议与拓展研究 |
四、住房公积金的立法考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信贷金融全面推进阶段:房地产证券化思想(1998—2003) |
第一节 房地产证券化思想兴起的背景 |
一、世界资产证券化浪潮 |
二、房地产信贷的发展 |
三、国内资产证券化研究 |
四、房地产证券化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房地产证券化认识的发展脉络 |
一、国内房地产证券化的最初探索——三亚地产投资券 |
二、房地产证券化内涵探讨 |
三、对美国房地产证券化实践的认识 |
四、对中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分析 |
第三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探讨 |
一、刺激内需的考虑 |
二、实现模式与条件的探讨 |
三、制度层面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金融多元化探索阶段:房地产金融创新思想(2003—2005) |
第一节 对推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探索 |
一、REITs 探索缘由分析 |
二、美国REITs经验借鉴 |
三、REITs概念探讨 |
四、REITs国内推行思路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运营的再思考 |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创新的考虑 |
二、马太效应论及淡出论 |
三、立法完善思路及探索 |
第三节 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讨论 |
一、美国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发展脉络 |
二、国内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思路探索 |
三、国内实行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分析 |
第四节 其他房地产金融创新思想 |
一、土地证券化研究 |
二、外资入市引发房地产金融监管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总体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轨迹 |
一、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和转换 |
二、政府主导的渐进式过程 |
三、“拿来主义”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动因 |
一、住房商品化思想的提出与讨论 |
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展与深化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
一、政府房改思路与学者理论探讨的互动 |
二、开放的借鉴发展与改革的渐进发展相融合 |
三、政府推动依旧是房地产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 |
四、房地产金融研究面临方法与视角的转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 |
第一节 S 大学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实施与访谈个案情况 |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S 大学案例 |
第三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制度”因素 |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单位”因素 |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个体”因素 |
第四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
第四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
第一节 住房资源的拥有量差异与生命际遇 |
第二节 “控诉”与“嘲讽”:生命际遇差异的反映 |
第三节 “革命性”事件与“个体性”承受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与形成机制 |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一、 论文与专着 |
二、 文件资料 |
三、 统计年鉴 |
附录 |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二、 访谈提纲 |
三、 访谈个案简介 |
后记 |
(7)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目标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文献启示与研究空间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8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8.1 创新点 |
1.8.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 |
2.1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1 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公共物品理论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2.1.4 政治合法性理论 |
2.2 住房金融的含义 |
2.2.1 住房金融的定义与特征 |
2.2.2 住房金融的分类 |
2.3 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 |
2.3.1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含义 |
2.3.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属性 |
2.3.3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2.4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与管理 |
2.5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 |
2.6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功能作用 |
第三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的理论研究 |
3.1 公平和效率理论 |
3.1.1 公平理论 |
3.1.2 帕累托效率 |
3.1.3 市场失灵 |
3.2 社会保障理论与公平效率 |
3.2.1 社会保障促进公平效率 |
3.2.2 社会保障的失灵 |
3.3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平效率 |
3.4 公共物品理论与公平效率 |
3.5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关系 |
3.5.1 效率优先观点 |
3.5.2 公平优先观点 |
3.5.3 公平效率兼顾观点 |
3.5.4 公平和效率的四种组合 |
3.6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效率目标 |
3.6.1 基本目标:减轻财政负担,解决住房问题 |
3.6.2 中层目标: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
3.6.3 终极目标:为改革寻求支撑,提升执政的合法性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
4.1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 |
4.2 实证研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 |
4.3 住房公积金缴存上的不公平 |
4.3.1 覆盖面 |
4.3.2 缴存比例和基数 |
4.4 住房公积金使用上的不公平 |
4.4.1 资金流动性困境导致不公平 |
4.4.2 管理水平低下导致不公平 |
4.4.3 收入差距导致不公平 |
4.5 住房公积金运行与管理中的低效率 |
4.5.1 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的效率分析 |
4.5.2 住房公积金使用中的效率分析 |
4.5.3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效率分析 |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 |
5.1.1 制度定位 |
5.1.2 法律地位 |
5.1.3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定位 |
5.2 住房公积金治理结构 |
5.2.1 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5.2.2 住房公积金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5.3 住房公积金金融管理 |
5.3.1 分散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5.3.2 投资渠道狭窄导致缴存人利益损失 |
5.3.3 缺乏金融专业理念和人才导致管理落后 |
第六章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
6.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6.1.1 中央公积金制度概述 |
6.1.2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具体运作 |
6.1.3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功能 |
6.1.4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 |
6.1.5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6.2 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 |
6.2.1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概述 |
6.2.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运行机制 |
6.2.3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优点 |
6.2.4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6.3 美国以住宅抵押贷款为主的住房制度 |
6.3.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概况 |
6.3.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优点 |
6.3.3 美国住房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6.4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目标的实现路径 |
7.1 基本目标:目标已完成,价值观念和功能定位需调整 |
7.1.1 价值观念:应更加注重公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赢 |
7.1.2 功能定位:以住房保障功能为主导,兼顾政策性住房金融功能 |
7.2 中层目标:必须通过公积金制度的全面改革来实现 |
7.2.1 战略定位:覆盖面应从城镇职工逐步扩大到城乡全体劳动者 |
7.2.2 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立法进程 |
7.2.3 管理体制:重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委托代理关系 |
7.2.4 业务机制:建立区域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并逐步实现全国统筹 |
7.2.5 资金管理: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维护缴存人利益 |
7.3 终极目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
8.1.1 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 |
8.1.2 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概述 |
8.1.3 对住房公积金公平效率理论进行阐述 |
8.1.4 提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的三层次目标 |
8.1.5 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
8.1.6 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公平效率缺陷进行深层次原因剖析 |
8.1.7 对部分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 |
8.1.8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三层次目标的实现路径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中央及江苏省关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主要政策文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住房公积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思想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目标不明确及产权残缺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发展不协调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问题对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目标的明确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的明确与产权的完善 |
第二节 我国公积金住房保障目标的明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优化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外部统筹优化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内部自我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的加强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加强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的完善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用率的提高 |
第四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来源的适度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内部决策执行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外部监管体系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善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外部环境 |
第一节 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外部环境 |
第二节 住房供应环境的改善 |
第三节 财税与人事环境的改善 |
第四节 金融与社会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选题原因 |
0.2 几个基本概念 |
0.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
1.1 作为制度评价标准的效率与公平 |
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脉络 |
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住宅研究中的应用 |
1.4 我国学者关于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探讨 |
第二章 住房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
2.1 住宅市场效率与住房社会公平 |
2.2 政府干预实现住房社会公平的条件 |
2.3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不同组合的效率比较 |
2.4 直接干预与间接调控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主要住房发展模式比较 |
3.1 住房发展模式分类 |
3.2 效率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
3.3 效率公平兼顾型住房发展模式 |
3.4 公平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
4.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 |
4.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模式:“摸石子过河”的发展逻辑 |
4.3 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评析 |
4.4 我国城镇住宅价格高企的必然性 |
4.5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效住宅市场的制度条件与市场环境 |
5.1 有效住宅市场的产权基础 |
5.2 我国城镇土地产权制度与市场效率 |
5.3 我国城镇公共住宅与市场住宅相融的产权安排 |
5.4 从交易费用看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的合理性 |
5.5 信息与住宅市场效率 |
5.6 “大股东效应”与我国城镇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 |
6.1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6.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选择 |
6.3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
6.4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金融体系 |
6.5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边界 |
主要研究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住房金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 |
三、 主要观点 |
第一章 住房金融:若干概念及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住房及住房金融 |
第二节 住房金融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国住房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第四节 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 |
第二章 住房金融机构考察 |
第一节 住房金融机构的类型:一般考察 |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的住房金融机构:模式与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的住房金融机构:现状及类型 |
第四节 我国住房金融机构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住房金融市场:描述与分析 |
第一节 住房金融市场:一般理论 |
第二节 住房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金融市场 |
第四节 注重发展住房债券市场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分析与评述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探讨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的完善与发展 |
小 结 住房公积金的命运及前途 |
第五章 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的住房抵押贷款 |
第二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特征、问题及原因 |
第四节 一个案例:深圳的住房抵押贷款 |
第五节 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
小 结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 |
第六章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提出 |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历史、流程及功能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在亚洲的发展 |
第四节 关于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若干判断 |
第七章 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内涵及作用 |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美国模式 |
第三节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法国模式 |
第四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的建立 |
第八章 政府与住房金融 |
第一节 住房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政府与住房金融:若干国家的情况 |
第三节 住房金融发展中政府的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 |
第四节 我国住房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五节 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提供流动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证房改顺利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D]. 李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4]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 刘清华. 河海大学, 2003(03)
- [5]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D]. 程红梅. 复旦大学, 2007(06)
- [6]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D]. 林双凤. 中山大学, 2012(09)
- [7]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效率目标的路径探索[D]. 孙玥. 南京大学, 2014(12)
- [8]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D]. 朱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D]. 彭晓华. 暨南大学, 2007(02)
- [10]中国住房金融研究[D]. 孙强. 东北财经大学,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