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向鹏成[1](2005)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将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风险损失也越来越重。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是造成我国建设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参与者行为不规范,从而引起建筑市场失信的主要原因,也是项目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中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与项目风险一般理论。介绍了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特点;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与项目风险的关系;在项目管理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项目风险多维结构描述方法,并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项目风险度量函数。2、项目主体行为风险分析。引入了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的概念,在分析信息不对称与项目主体行为风险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研究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的重要意义;在建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及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同时,结合风险效应机制与效用理论重点研究了决策者风险态度与风险效应平衡的关系,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进行风险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3、信息不对称理论下项目主体行为博弈分析。首先,就业主与承包商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的博弈进行了分析;随后,就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博弈和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最后,在项目主体二方博弈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一般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主体三方之间的行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对三方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治理寻租活动的措施。4、信息不对称理论下项目风险防范。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针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防范模型。在道德风险防范中分析了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并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激励与监控模型。在逆向选择风险防范中建立了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5、对国内外集成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集成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想法。从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目标、文化、组织、信息系
黄琪[2](2014)在《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已经扩展到了很多研究领域,其中,对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从该学科产生伊始就可以说是整个学科的重点。而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又主要是对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发表了题为《次品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文章,指出信息的不对称可以导致市场失灵,甚至彻底失败。随后,麦克·斯彭斯(Michael Spenc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等学者从信号、筛选等方面发展了这一领域。到现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普遍观点认为,信息不对称可以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负面作用,从而降低市场效率,甚至导致市场失灵。虽然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质疑的声音却也从未消失。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一些违背传统观点的特例也逐渐浮现出来。不少学者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案例,来试图说明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观点,那就是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不对称并没有带来市场效率的降低,更甚者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当信息变为对称之后却产生了负面效果。这些案例又促使学者在理论模型上以及研究方法上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的修正原有的传统理论,以适应现实情况的需要或经济条件的变化。有的学者尝试通过放开传统理论中的某些假设条件来解释这些现象,有的学者则通过修改传统理论、甚至建立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而本文的研究就在这一领域中展开。本文主要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特别是信息不对称不会降低市场效率的情况,重点讨论了造成这些情况的三个影响因素,即信息的中性和偏好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非均衡市场中的交易优劣势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复合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通过对以上三个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发现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角度,缓解、甚至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效率的作用。根据具体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第一,只有偏好性信息才能引起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是最终影响市场效率的必要条件,中性信息由于不能引起逆向选择,所以中性信息的不对称不会影响市场效率,更不会引起市场的彻底失灵。第二,在非均衡的市场条件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优势,还将受到由其他非均衡因素造成的交易优劣势的影响,信息优势的一方如果同时拥有交易劣势,则两者可能相互抵消影响力,从而缓解、甚至避免对市场效率产生影响。第三,商品总是由多种属性而构成,相应的信息也是有多重信息复合而成,在复合信息的条件下,信息的不对称对市场效率的作用会得到缓解,具体效果会根据信息不对称的具体情形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该章节将引出了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然后阐述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最后点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接下来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该章节梳理了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脉络,并整理了现有的对于信息不对称传统理论的质疑,亦即,在某些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并没有降低市场效率,更甚者当信息变为对称时,却降低了市场效率。除此以外,根据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还整理了次优理论、Agent Based Model方法的相关文献。在第二章之后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依次讨论了信息不对称无法降低市场效率的三个影响因素,即信息的中性和偏好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非均衡市场中的交易优劣势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双重与多重的复合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第六章为ABM模拟检验,对第三、四、五章的一些主要命题,利用Agent Based Model模拟的方法,使用NETLOGO电脑模拟软件进行了检验,并得出结论。第七章为全文的结束章,主要总结了前面几章的研究,得出几个结论,并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信息对市场效率的作用不同,提出了中性信息和偏好性信息的分类方法,并得出中性信息不会引起逆向选择,只有偏好性信息才能引起逆向选择的结论。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对信息的分类也出现过很多种,比如说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等等。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而区分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是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一个方法,而本研究所提出的偏好性信息可以视为在这一方法中的一点创新。第二,对特定市场的交易优势和交易劣势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交易优劣势在信息不对称影响市场效率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关于交易优劣势的理论,在以往的研究中零散的有些涉及,比如说有的学者通过引入“定价权”来表示市场的某些特征,把买卖双方又分为“信息持有者”和“信息缺乏者”,这可以说是交易优劣势的一种表现,但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希望本研究在这一点上的推进可以引来更多学者的讨论。第三,不论是偏好性信息,还是交易优劣势,这些都是考虑的单一信息的情况,而现实中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复合起来共同描述的,亦即复合信息。在不对称的情况下,双重或多重信息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市场效率。因此,从单一信息扩展到对复合信息的研究,及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本文选取了基于移动定位服务的城市出租车市场作为研究的对象市场,将位置信息以独立要素的身份引入模型中来。得益于移动定位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位置信息可以转化为一种独立的要素而被引入模型,这是有别于以往传统模型中位置或距离信息的间接体现。同时,近些年基于移动定位的服务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巨大市场,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经济学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这也是本研究的贡献之一。第五,本研究采用了代理人基模型的方法,利用NETLOGO电脑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模拟检验。代理人基模型是一种用来模拟独立存在的个体(Agent)的行为,或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的计算模型。这种模拟的方式综合了博弈论、复杂系统、演化计算等思想,其中随机部分借用了蒙地卡罗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模拟大量的简单个体的独立且相互影响的行为,来再现和预测所产生的整体效果,可以说这一过程是简单的微观个体到复杂的宏观整体的突现。该方法有利于针对复杂系统的研究,甚至带有演化思想的研究,它使得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理性人假设的困境,更加接近于现实条件。以上的创新点,也是本文的理论意义。过去几十年,在把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时,必然会出现很多不符合理论结果的案例,而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是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所以,在信息不对称领域里的任何一个小的发现或推进,都可能成为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的契机,本研究也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除此以外,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根据信息对市场效率的作用不同,将信息分为中性信息和偏好性信息这一做法,为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达到提高市场效率的目的,盲目的追求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未必是最好的办法,而是需要对拟加以管理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其次,虽然任何理论总是从完美假设和均衡市场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但非均衡市场是现实中各类市场的常态,以非均衡市场为前提的研究虽然更加复杂,但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比如本文研究的交易优劣势和复合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就非常清楚的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特别是应用对象是一个非均衡常态的市场的时候,信息不对称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提高市场效率的方法。虽然现阶段,这种方法还处于被动的观察和分析阶段,但相信不久就可以主动的进行“临床试验”的应用阶段。这不仅为决策者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其评价以往的政策提供了一种衡量的尺度。
王欣[3](2012)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主要形式,是政府按照国家目标调动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走向、落实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着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投入大、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深、风险程度高,同时具有一定的共性,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紧迫、意义重大的任务。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综合应用系统科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科学学、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以及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阐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概念,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具有代表性国家的科技计划体系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梳理;从项目特性和组织管理模式特性两个方面深入剖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2、系统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涉及到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在项目研究实施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对称信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的适用性。3、建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相关原理、模型、方法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识别与分析。从不对称信息角度重点研究寻租风险、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讨论寻租风险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建立防范逆向选择风险的信号甄别机制、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及针对团队管理中多代理人合作的激励机制。4、逐层解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结构,提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体风险的概念,建立基于三层委托代理模型的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5、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由不对称信息引起的科研失信问题进行管理,提出以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为视角的科技信用评价思路及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康红勋[4](2017)在《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尽管我国的税收信用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当前税收信用缺失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纳税人偷逃税款、征税人收过头税、用税人预算不透明、税务中介合谋等现象屡见不鲜,亟需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信用体系。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数据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将会对税收信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大数据在税收信用建设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正当其时。国内外学者对税收信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税信用方面,很少对征税信用、用税信用和税务中介信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税收信用建设的研究更是少见。本文提出了包含纳税信用、征税信用、用税信用和、税务中介信用四个方面的比较全面的税收信用研究框架和内容,并全面分析和研究大数据对税收信用的影响,以期揭示大数据时代下税收信用建设的特征和规律,为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构建比较全面的税收信用体系,建立税收信用的完整框架,并研究大数据对税收信用的影响和规律,也是本文在研究框架以及内容上尝试的创新。通过对大数据以及税收信用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第二章得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税收信用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和税务中介等具有契约特性的博弈关系,大数据的应用会改变或消除税收博弈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改变博弈均衡结果,从而对税收信用产生影响。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及博弈论相关理论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思维全面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第四章对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税务中介的信息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着我国税收信用的发展。而税收大数据不仅涵盖了海量的涉税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海量涉税信息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甚至消除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税务中介之间的税收信息不对称状态。至此,提出了大数据对税收信息不对称乃至税收信用影响的理论依据。为了深入分析大数据对税收信用的影响,本文第五章构建了一系列的模型,并尝试将大数据因素纳入模型中,模型包括:纳税信用博弈模型、征税信用委托-代理模型、用税信用声誉模型、税务中介信用博弈模型等。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假设,提出大数据对税收信用影响的理论依据以及提出大数据影响的待检验假设;其次,通过博弈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求均衡解;最后结合模型的均衡解,得出大数据对税收信用建设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纳税人是否选择诚信纳税与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Ct、税务机关能否稽查出纳税人偷漏税的概率ε有关。大数据的利用会通过降低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提高税务机关稽查的技术,进而降低纳税人偷税漏税的概率,这将最终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收信用;(二)通过分析求解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征税人(税务机关)作为代理人工作努力程度更高,政府部门的最优收益更大,因此大数据的运用有利于征税信用建设;(三)政府的税收效用与纳税人对政府信用的预期正相关,然而大数据对纳税人的预期、博弈均衡结果以及用税信用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四)大数据的应用会降低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提高税务机关稽查成功的概率,加大税务中介合谋的损失等一系列效果,最终会有利于税务中介的信用建设。通过以上五章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大数据对我国税收信用建设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运用大数据会给我国的税收信用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因此,加快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税收信用体系是当前税收信用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的结论,结合我国税收信用建设现状,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完善大数据下税收信用建设基本要件,以及实行一些具体措施;二是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加强征管环节的税收信用、重视税务中介的信用建设等建议。
刘文晓[5](2016)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作为买方,在高等教育市场上同作为卖方的高等院校之间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也是一种决策过程。决策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决策过程每个阶段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信息影响交易决策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注意到,约瑟夫·斯蒂格里茨等人“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并为此摘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针对这一项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下展开,以理性人和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在对部分问题的解释上遇到困难。同时,这一基本假设也导致研究者忽略信息因素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重要作用。而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相关信息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不准确已经成为导致教育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应用信息经济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信息问题,不仅为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拓宽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可以提高对高等教育个人选择行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引导家庭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降低决策风险,也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考察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构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该模型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看作是由连续的几个决策问题构成的行为过程,融合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以选择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动机为逻辑起点建立起综合多维模型。之后从信息的角度将模型中各变量进一步转化为信息变量,构造出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信息树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工具设计依据。本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在读高三学生和在读大一新生发放自行开发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同高三班主任教师、高三在读学生、高中学校校长的个别访谈,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差异检验等方法探明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正式调查期问,研究者实地走访了7个省、市、自治区共22个市、县、镇的34所中学,收回有效问卷3605份,向6个省、市、自治区的10所高校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463份。与151人进行了个别访谈或集体访谈。大规模调研结果发现,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时对于信息的把握存在不充足,不准确,与交易的另一方一一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1)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方面可为个人提供丰富有效信息的渠道较少较传统,另一方面个人由于信息意识较弱而导致主动占有的信息源较少。(2)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有偏误。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回答情况看,个体对诸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收益、社会性收益、高校专业学习、专业就业、高等教育质量评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知或偏差。(3)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有限。通过大一新生对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表现的反馈来看,个体在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上表现出较弱的信息能力。(4)不同个体之间在信息源的占有、信息认知的准确度、信息能力强弱之间有显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因素等。结合与高三学生、高三班主任教师、高中学校校长的访谈情况,本研究分析认为,造成个体在高等教育选择中信息掌握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高校信息发布不完整、高校与中学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社会媒体传播不规范、个体信息意识不强、中学发展指导类课程缺失、教师和家长指导能力弱等六个方面。这种信息掌握和认知的现状极易造成信息经济学所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损害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本研究从信息需求、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接收等方面分别对政府、高校、中学、社会媒体等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丰富高校信息公开内容、搭建政府主导或管制的信息中介、建立高校与中学之间长期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在中学开设学生发展指导类课程、规范媒体信息传播等,以寻求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柴智慧[6](2014)在《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被WTO“绿箱政策”所允许的可分散风险、弥补损失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0个“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大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特别是自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按照WTO协议中有关政府可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提供保费补贴,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快速的发展趋势。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费补贴的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农业保险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自2007年到2012年,内蒙古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4.33亿元增加到19.21亿元,增长3.44倍;各级政府保费补贴从3.3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增长4.16倍,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无疑是内蒙古农业保险蓬勃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大量的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是否可以实现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现行的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不仅是对中国特色农业保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甚至整个中国的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内蒙古六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对该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福利效应和运营风险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试图解答两个研究问题:(1)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若有,则其政策效应是否己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目前,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2)在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运营风险,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如果存在,如何规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内容一: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研究。从理论上看,农业保险可以降低农户收入波动,具有减轻农业风险、弥补因灾损失、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样本数据,本文分别采用倍差模型、匹配模型和匹配倍差模型对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该项支农惠农政策尚难以发挥其稳定农户收入的福利效应。内容二: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成因研究。研究发现:“协议”理赔是影响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的直接因素之一。内蒙古农业保险开展中“协议”理赔模式的产生既是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由于地位不对等而导致的各自利益低水平均衡的结果,更是三方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具体表现在农户的效用最大化与其弱势群体地位的不一致,政府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让位于保持政策持续和社会稳定,保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与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不匹配。内容三:农业保险中三方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研究发现:在内蒙古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政府、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其中,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可分为农户事前消极防损与事后怠于减损的不积极行为和农户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的保险欺诈行为两类。三方利益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的现实原因是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与监管缺位;同时,道德风险不仅会使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而且会造成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流失。然而,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检验却发现,无论是在种植业保险市场还是在养殖业保险市场,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投保农户均不存在事前消极防损和事后怠于减损即事前与事后的不积极行为的道德风险问题,但存在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等属于保险欺诈范畴的道德风险问题。内容四: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农业保险市场中农户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是投保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风险差异的客观存在和保险公司根据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平均损失概率厘定保险费率;深层根源则是农业保险标的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存在偏差。如果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非常严重,则会导致农业保险市场的风险累积和供求失衡。另外,基于微观农户视角,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政策实施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户确实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但其并不严重;原因可能是目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理赔中“协议”赔付的广泛存在和政府对农户的大规模保费补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对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概念、表现、后果及其成因给予系统论述,同时对农户、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道德风险和农户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及其危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消除“协议理赔”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完善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应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识别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应和判断农业保险的运营风险提供更为稳健的、可靠的决策依据。
王天童[7](2020)在《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控制权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呈强劲崛起之势,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微观角度看,并购是公司最重大的投资经营决策和最直接的外源成长方式之一。从宏观角度看,每一次并购浪潮都有力地影响和转变着经济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公司并购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中国经济进入改革纵深发展、产业动能新旧转换、区域性经济重大调整的新时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原则,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由于信息是市场的基础要素,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信息透明度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可谓是全方面的,特别是学术界对信息透明度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研究不仅内容丰富,并且很多议题取得了相当一致的结论。然而,信息透明度对控制权市场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是通过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实体经济繁荣活跃。资本市场为控制权市场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基础。而控制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延伸,又成为后者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关于信息透明度影响作用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资本市场,而应该将其对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影响统一起来分析。现有文献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1)分析框架有待完善。现有研究大多只考察了并购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却忽视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然而由于作用不同,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不能替代,也不能单独考虑,分析框架不完整,就很容易依据现有知识得到先入为主的结论。(2)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现有研究大多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考查信息对并购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质量并不能全部决定一家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平均信息成本。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强度与质量、信息中介对公司特质信息的加工生产、信息媒介的传播效果以及社会曝光的程度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所以,现有研究只分析了并购信息作用机制的一个层面,缺少综合视角的分析。(3)研究方法有待精进。现有基于市值和行业标准配对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在计量方法上存在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配对组样本可能不标准以及数据信息量降低导致的实证研究结果失真问题。(4)由点及面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完成。从本文掌握的文献来看,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从交易动因到交易行为再到交易效果的系统性研究暂且处于空白。这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控制权市场中信息作用机制的了解是相对片面和不完整的。鉴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公司并购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出发,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使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并购及未被并购的随机配对研究样本,基于Logistic、OLS计量模型和事件研究法,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系统地研究。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并购目标选择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其成为并购目标的可能性存在负向影响,高声誉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加强该影响,航空枢纽距离减弱该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市场存在低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机制,信息透明度通过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经营管理水平信号以及私有信息含量作用于并购目标选择。并购金融中介存在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临近航空枢纽降低了投标公司的并购前搜寻成本及并购后监督成本,地理区位因素通过加强信息流动、降低信息成本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水平。(2)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存在负向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平均提高10%,并购溢价降低约2%,交易所信息质量评级提高一个等级,并购溢价降低约2.5%,以研究样本2018年为例可分别为投标公司共节约32亿或40亿元人民币交易成本。并购浪潮期间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升高,而投资者保护政策发布施行后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降低。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低是并购高溢价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投标公司与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信息成本折价函数的差异决定了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并购浪潮和投资者保护政策的外生冲击通过改变相对折价水平影响作用机制的边际贡献。(3)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存在正向影响,投资者有限注意和大股东侵占威胁均加强了上述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通过边际信息传递能力、投资者信息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顾虑作用于并购市场反应,是决定目标公司股东并购宣告财富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信息不透明导致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受限。低信息透明度的目标公司没有因为宣告并购以及获得高溢价而被投资者重新认识,资产的信息折价效应依然存在。投资者关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价值效应。大股东的侵占威胁使外部投资者产生投资顾虑,抑制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有:首先,相对完善了公司并购信息不对称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同时分析了并购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信息不对称对交易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并购研究中信息不对称分析结构的完整性。其次,拓展了基于信息作用的并购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师跟踪预测数据、股票交易的高频日内数据以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质量等级数据刻画市场感受到的上市公司平均信息成本,超越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分析了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再次,初步构建了基于信息透明度的公司并购研究理论基础。本文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完成了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系统性研究。第四,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大量研究分析认为地域重叠为投资主体带来显着的信息优势,并购中投标公司与目标公司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得到了检验。然而具有信息效能优势的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可能为并购公司克服信息障碍发挥的作用却未被考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第五,通过对样本设计的优化,相对提升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使用构建与并购组样本容量接近的完全随机配对控制组的方法,相对克服了中国现有并购目标选择研究中存在的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和实证研究结果失真的问题,得到相对更为可靠的实证结果。最后,通过对变量设计的突破,增加了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本文运用球面几何学的大圆距离公式通过精确计算获取上市公司航空枢纽距离变量,突破现有同地效果的研究约束,初步在中国并购实证研究中分析了地理距离对交易活动的影响,丰富了现有的并购信息不对称相关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首先,加深各方对并购活动的理解;其次,对监管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建议;再次,对交易双方分别提供相应的并购策略建议;最后,对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
袁雪霈[8](2019)在《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粗放无序的增量生产模式也带来诸多问题。“毒韭菜”、“毒豇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使得国内农产品供销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和农业消费信心不足,导致国内农业经济下滑和农民增收困难;另一方面,质量安全问题业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抑制了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破坏了国际形象。供给侧改革客观要求农业实现由增量到提质导向的转变,保障安全农产品生产;但纠正生产和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非一日之功,市场结构的不完善和政府管理中寻租的双失灵情况会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生鲜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的难点,苹果作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国际竞争力提升有重要意义的生鲜农产品,其质量安全理应受到重视,苹果种植户增收和苹果产业增效也急待解决。如何合理引入新型经济主体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合作社作为链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中表现出优于企业和其他经营组织主体的优点,符合现阶段中国特殊国情。合作社自身的委托代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质量安全委托代理问题使合作社处于多重委托代理结构中并承担多重委托代理身份。因此,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有其必然性,即合作社有动力和动机控制管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且其影响过程具有在特殊性。鉴于此,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探讨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制。首先,在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定义并构建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山东、陕西1001户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讨论苹果种植户的禀赋特征和安全生产行为现状;选取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指标并使用熵值法建立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水平衡量的指标体系。再次,使用内生转换模型首先验证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的正向影响。接着,按照合作社的特殊影响路径,以委托代理中参与约束、激励相容问题等的解决方式,分别讨论合作社服务功能、监管职能、治理结构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指苹果种植户生产安全苹果的行为,即苹果种植户依据苹果生产规范,合理、适量、规范、安全施用农药、化肥,并采用相关技术例如套袋技术等保证苹果质量安全和苹果生产环境安全的行为。虽然目前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虽已有较大提升,但安全生产的实际行为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以熵值法计算的苹果种植户病虫害管理、肥水管理、套袋管理和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综合指标结果显示,样本种植户安全生产水平均值为0.601,范围为0.143-1.887;其中合作社社员种植户安全水平均值为0.623,非社员种植户均值为0.560。(2)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决策和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行为都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基于内生的处理效应显示现有社员农户退出合作社会导致其安全生产水平降低。除合作社因素外,种植户禀赋也是影响安全生产行为的关键;种植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种植特征都会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土地流转、苹果劳动力兼业会负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水平;而风险态度、自身经历、社会网络、种植规模等会显着改善其安全生产行为。此外,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也有助于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施。(3)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的生产和社会性服务解决了其安全生产能力问题,有助于种植户实现收益最大化。合作社提供的众多服务中,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培训和指导、产后销售服务能够显着提升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实施水平,但贯穿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服务对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合作社不同的服务组合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单一服务而言,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中+产后”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生产经营过程服务对种植户综合安全生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4)合作社的监管职能能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有效激励。合作社田间档案管理、认证管理和品牌管理能抑制种植户逆向选择行为从而实现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促进作用。合作社产前管理中的统一农资、规定农药化肥清单,产中管理中的生产检查和村民监督,产后产品管理如农产品检测等,通过减少道德风险概率均会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产中管理中合作社检查和村民监督两种手段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溯源管理目前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5)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带来的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异质性,是合作社对于农户的选择性激励,也导致不同农户获得的安全生产额外激励不同。合作社治理结构须转换为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程度才能真实反映“核心-普通”结构带来的激励差异。农户拥有股权、决策权,缴纳会费、享有合作社分红、补贴和安全生产行为的经济激励都利于种植户遵守安全生产行为。组织制度规范对重要角色或核心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更大,而权利实际拥有和经济激励对普通角色种植户和中小规模种植户的影响更加明显。
徐会志[9](2016)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概况后,在第2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保护的一般概念和理论基础。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去信用中介的新金融模式,本文所论述的互联网金融重点是体现互联网金融典型去信用中介特点的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应当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消费者范畴,并且包括金融投资者和法人实体,指的是与互联网金融经营者建立金融服务合同关系,通过互联网技术或平台购买金融商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或法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信息分布不对称,容易导致在金融交易中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前金融监管理论从双峰理论发展到更加侧重消费者保护。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双边市场平台的特点,在双边市场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第3章,本文论述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具有迫切必要性。首先互联网金融存在行业特殊性需要加强消费者保护,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其次,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实现面临特殊困境,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利具有特殊性,消费者的安全权更为突出,公平交易权遭遇严峻挑战,受教育权有待增强。再次,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存在法制困境,消费者保护立法缺失,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监管套利,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纠纷解决机制不畅。此外,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危及消费者保护,行业内部竞争呈现出集中趋势,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呈现无序竞争,整体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状况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总之,从行业特殊性、权利实现情况、法制建设情况以及竞争格局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利于消费者保护的因素,迫切需要金融监管介入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在第4章,本文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冲突与协调。首先,互联网金融经营者的说明义务与消费者知情权存在冲突,金融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的源自金融专业知识匮乏、对金融产品存在认知偏差,应当对经营者的说明义务进行规制,进一步规范经营者不说明、虚假说明和提供主观断定判断行为。其次,金融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循适当性原则,不仅要求金融经营者推介的金融产品适当,也要求其推介行为应当符合劝诱行为适当的要求,应当对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专业性及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管理,完善金融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制度,将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再次,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对互联网征信数据采集与使用进行明确,平衡互联网征信信息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冲突。此外,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在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双边市场的基本规律,采取不同于传统监管的思路与制度构建,以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在第5章,本文实证分析了P2P网贷模式中的消费者保护。P2P网贷典型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特点,是一类具有代表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在国际上发展的典型代表是美国Lendingclub公司,在国内发展的典型代表是陆金所。本文对二者运营模式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实证比较,对其中影响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美国监管部门5EC认定Lendingclub构成发行证券,应按照证券模式进行监管,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陆金所对国际上的P2P网贷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演化和变型。陆金所模式在中国的变型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风险,在风险控制、信息披露、资产证券化与债权转让模式等方面都危及消费者保护,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对P2P网贷消费者进行充分保护。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论证,本文在第6章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路径选择。要确立向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倾斜、适度保护的基本原则,倾斜保护是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的内在要求,适度保护原则是实现交易双方信息平衡的基本遵循。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面临立法缺位困境,要尽快制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立法,同时还要制定类型化的互联网金融专项规制立法。特别要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争议处理制度,借鉴国际上金融申诉专员制度的成功实践经验,构建适合国情的争议处理制度。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注重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要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基本制度建设,保持适当的风险容忍度,维护金融创新与消费者保护的平衡;坚持负面清单原则,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相结合;注重信息披露,坚持透明度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
莫尔学[10](2011)在《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税收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信息不对称是存在于人类经济社会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参加经济交易的某一方因为独占某个方面的信息优势,可以在偏离均衡价格较多的位置达成交易,从而获取更多额外的利益,优势信息能够带来信息红利已成为大众认可的客观现实。研究表明,所有可能的代理人都具备某些私人信息,但谁才是最优的潜在人选,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识别他们的真实情况,委托——代理的方式即是很好的办法,但随之又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伴生的问题。根据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合适的合同关系,能较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题,但确定适当合同的博弈过程却是复杂的。实践证明,信息不对称同样影响着税收活动,实施税收行为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出现利益博弈。本文即试图以信息不对称为基本分析路径,以参与税务行动的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税务当局、纳税人为分析对象,以委托代理和信息博弈选择理论为工具,结合行为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对他们的税收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解释我国当前复杂的税收现象及趋势,进而为税务治理提出一定的理论见解和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文献综述,提出文章的主题和研究思路,对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做出基本的说明,以及交代文章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理论框架。主要界定信息不对称的内涵,论述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以及在代理关系下将产生逆向选择、隐藏信息、隐藏行动等新的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设计激励机制,机制的核心是要代理人分担风险和分享产出,分成制的代理合同即符合这一要求。本章还引入了博弈的基础理论,以便与委托代理搭配使用。第三章税收立法及税收分享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以税收立法及税收收入分享为对象,重点分析国家机构中人大与政府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实施税收行为上的利益博弈。在税收立法方面,虽然职权应该归属于全国人大,但因为人大所处于立法方面的信息劣势,把立法专属权部分让渡给了国务院,由国务院以税收法规的形式补充人大在税收立法上的不足;国务院同样会因为在税收操作上的信息劣势,将制定税收法规的职权部分让渡给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后者以税收行政规章的形式弥补国务院税收法规上的缺口;在税法的具体执行时各地税务局还会出台形式不一的“税收准规则”,并对税法的效力产生更实质的影响。税法以这么多的形式出现在我国的税务实践中,是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即层层转授订立税收制度规则,能够同时满足处于税法信息优势方和劣势方的利益,使我国税法体系在短时期内得以初步建立。但这些委托代理关系附带产生了问题:税收法律层级低、维持政府和征税机关利益倾向性强,我国现有税收法律普遍以部门规章代替,且因主要由政府或税务当局主导制定,所以造成税收规则经常出现冲突、税收公正有所损害、征税正当性不足等危害。这些危害大部分属于代理人特有的逆向选择问题,长远看,这会引发对税收立法权来源合理性的质疑,并且将影响纳税人的利益和积极性。在税收收入分享方面,由于现实中实行的是分级财政体制,中央把各税种分别划分一定的比例作为各级财政收入,纳税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占有税源状况的详细信息,所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里经常存在的问题,如在税收入库时隐藏行动、在定税收基数时隐藏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前实施逆向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中央的利益。但委托人对代理合同保有修改权,并且我国还是中央集权式管理,所以中央会利用这种便利争取额外的利益,在实施分税制、调整出口退税、出台新税种(税目)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中央政府毕竟是国家管理的兜底责任人,所以在与地方政府博弈时,会表现出智猪搏弈中的大猪风范,照顾部分有难处的地方政府,达到中央与地方分享税收收入的相对平衡。第四章税务征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集中研究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税务系统的信息分布在实施征管活动和提供征税保障两个方面,并具有两个不同特点。征管时层级越向下信息占有更具优势,而税务行政管理的信息越向上信息更具优势。所以税务机关整体上向政府有夸大征税困难和虚高征税成绩的倾向,而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提供征税保障时会占有更多的额外收益,上级往往比下级的保障更充足。税务征管活动中表现出诸多隐藏行动倾向,税务人员利用信息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在减免税、稽查查处、纳税资格审核、税款划缴等环节出现了利益寻租;基层税务人员还广泛表现出逆向选择,即在面对工作任务和阶段性困难时,会集体选择偷懒和避让态度。这些问题其实是他们利用信息优势的必然选择,传统上却更多地认为是道德败坏或素质低下所造成。通过博弈树来演绎形成税务腐败的博弈选择过程,可以更直观地解释信息不对称、社会行为和心理对此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第五章纳税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纳税人对各自的经济交易信息占有绝对优势,隐藏信息表现为:当面对政府或交易伙伴会吹嘘经营实力,而面对税务当局要么装穷,要么提供与税收无关的信息干扰税务人员的征管行动;逆向选择表现为筹划纳税地点、规避严格的税务管理等,即通常所谓的灰色税收遵从;隐藏行动则表现为偷税骗税、谋取非法税收利益、逃避税务管理等。通过对纳税人的非遵从行为的分析也可以察觉社会守法意识状况的无形影响,即社会心理普遍影响着具体的纳税选择。纳税人偷税成功并不缘于其偷税技术高明,只是用基本相同的手法多次向不同的税务人员尝试的结果,即只有当怀有偷税企图的企业碰巧遇上愿意犯错的税务主管人员,且该税务员有能力识别出企业偷税实情、能帮助企业掩盖偷税事实不易再被查获,偷税才会成为事实,博弈矩阵较具体地分析了偷税事件的概率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作用。这一章还对国际范围的税收行为进行了扩展式讨论。国家间税收协作困难、资本及财富转移、避税天堂的存在等,都是信息极度不对称的体现。发展中国家要融入国际,需要负担的信息成本异常沉重,无论是他们的政府还是纳税人,因为发达国家是国际税收规则的代理人。现阶段我国已出现明显的财富资本外逃现象,撇开我国对私权的保护不重视等客观背景,规避潜在的纳税义务,即未来是否会被追征税收、财富会否成为重要的课税对象等等。这些信息的不明确,带来人们社会心理预期不确定,进而成为财富外逃的重要诱因。第六章缓解税收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主要就文章前面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也是全文的总结性意见。信息不对称是客观现象,需要理性对待。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控制其带来负面的效应,思路有两条:信号显示和声誉塑造。前者是基于社会行为的指向性,后者的目的在于利用社会心理效应,同时具体提供了五条初步的办法。首先是面对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等客观实际,需要在信息流经的所有环节提高自动化水平,使信息初始状态用电子信息的形式生成,把科技手段广泛用于信息传输、获取、分析、反馈等环节,以提高准确度和处理效率。而且这种提升信息化的办法,要在国家机关、征税过程、纳税人业务处理三个方面平行推进,配套制定三个方面法定、自动交换信息的规定,使相互间的信息占有尽量对等和共享。二是增加公众和媒体对不对称信息的披露,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前提下使私人信息公共化,从而减低代理人制造和保守私人信息的潜在收益,重整维护税收公平正义的社会基础。三是利用第三方的专业力量参与到税收行为中,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维持正当的征纳局面,同时促使税收规范周密具体、经济行为健康有序。四是针对征纳双方的数量都过于庞大、信息内生繁衍严重等客观情况,提出用担保和垂直整合的方式,通过减少参与税收行为的主体数量,只让最重要的税收信息进入处理程序,从而大幅节约征税人和纳税人的人力财力资源,减少多余的二次信息的生成量和内部私人信息问题。五是税收法制化,并且重视市场机制引导经济行为的基础功能。这一点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使税收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无法预测,信息本身也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是因为人的立场和动机不同才使信息不对称有负面作用,只有通过塑造法的精神和敬畏法律的尊严,重塑社会基本道德,遵循在产权私人配置环境下,市场机制要始终引导经济行为的基本趋向,信息不对称才不致泛滥为普遍的、有重大危害的问题,因为法制和市场无形的手,将很快挤压信息不对称的获利空间。这一章结尾部分,针对文章分析列举的现实现象和问题,还提出了四点具体的解决措施。1.针对立法,要重视税收立法的严肃性,尽快把所有合理的税收制度和规则上升为人大的法律,大幅削减转授立法的现象,同时实施税法执行情况的常态监督;对于税收分享,要规范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确认,确保财权与事权匹配,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要具体、到位。2.对征税方的管理,亟需理顺税务职能,把税务系统从行政执法型、收入任务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事项承办型,简并机构、减少层级、精简人员,增强税务的装备能力和履职压力,适时合并国地税,归并税务及相关单位,实现税务部门一体化征管格局。3.面对纳税中的问题,首先要为纳税人减负,改变强制介入式的税务管理方式,然后积极倡导纳税人自治,由纳税人群体主动去达成税收待遇公平公正的愿景,同时还要增强纳税人对政府事务及其相关税务事项的平等参与能力和磋商机制。4.国际税收方面,一方面要增强税收主权意识,对跨国资本流动、关联交易、虚拟经济等方面的税务监管和征收要到位,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妥善保护国民在境外的经济活动,对“双反”调查、并购被诉等履行国家保护义务,维护国家利益,而税收就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后盾。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2 信息不对称与项目风险一般理论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信息不对称与项目风险 |
2.3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2.4 信息不对称下项目风险的度量 |
2.5 小结 |
3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分析 |
3.1 概述 |
3.2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 |
3.3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决策 |
3.4 小结 |
4 信息不对称下的项目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
4.1 业主与承包商的博弈分析 |
4.2 业主与监理方的博弈分析 |
4.3 承包商与监理方的博弈分析 |
4.4 项目主体三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
4.5 小结 |
5 信息不对称下的项目风险防范 |
5.1 针对道德风险的风险防范 |
5.2 针对逆向选择的风险防范 |
5.3 小结 |
6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项目集成风险管理 |
6.1 集成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6.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 |
6.3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2)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经济学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1 信息经济学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对传统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质疑 |
2.2 非均衡市场理论 |
2.3 次优理论 |
2.4 代理人基模型(ABM) |
第3章 偏好性信息的不对称与市场效率 |
3.1 信息的本质及特性 |
3.1.1 信息的价值 |
3.1.2 信息的成本 |
3.1.3 信息的排他性 |
3.2 中性信息与偏好性信息 |
3.3 偏好性信息与逆向选择 |
第4章 交易优劣势与信息不对称 |
4.1 不同类型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模型的比较研究 |
4.1.1 市场效率及市场公平 |
4.1.2 二手车市场 |
4.1.3 劳动力市场 |
4.1.4 保险市场 |
4.1.5 农产品市场的模型 |
4.1.6 出租车市场的模型 |
4.2 交易优劣势的涵义 |
4.3 交易优劣势与逆向选择 |
4.4 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 |
第5章 复合信息的信息不对称 |
5.1 复合信息 |
5.2 复合信息的信息不对称 |
5.2.1 复合信息与交易决策 |
5.2.2 复合信息的不对称与市场效率 |
5.2.3 复合信息的不对称与市场公平 |
5.3 双重复合信息不对称的一般模型 |
5.4 多重复合信息不对称的一般模型 |
第6章 基于ABM方法的模拟检验 |
6.1 中性信息、偏好性信息的模拟检验 |
6.2 复合信息的模拟检验 |
6.3 出租车市场的ABM综合模拟 |
6.3.1 关于城市的设定 |
6.3.2 关于乘客的设定 |
6.3.3 关于出租车的设定 |
6.3.4 关于时间的设定 |
6.4 仿真模拟过程 |
6.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及其实践意义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
1.1.2 国家科技计划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
1.1.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经济学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2 风险管理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3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4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
2.1 信息与信息论 |
2.1.1 信息 |
2.1.2 信息论 |
2.2 效用理论 |
2.2.1 效用及效用函数 |
2.2.2 风险态度与效用曲线 |
2.2.3 风险规避程度的Pratt-Arrow度量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1 私有信息与信息不对称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逆向选择 |
2.3.4 道德风险 |
2.3.5 市场信号理论 |
2.4 系统科学管理理论 |
2.4.1 系统分析评价理论 |
2.4.2 管理协同控制理论 |
2.4.3 系统决策控制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
3.1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
3.1.1 主要代表国家的科技计划体系及科技发展状况 |
3.1.2 我国科技计划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
3.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特性分析 |
3.2.1 项目特性分析 |
3.2.2 组织管理模式及其特性分析 |
3.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3.3.1 项目立项组织管理单位、申请单位、项目评审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3.2 项目立项组织管理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3.3 同一项目的多个承担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3.4 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3.5 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分析 |
4.1 寻租风险 |
4.1.1 寻租理论概述 |
4.1.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寻租 |
4.1.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寻租博弈模型 |
4.1.4 寻租风险的治理和防范 |
4.2 逆向选择风险 |
4.2.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逆向选择 |
4.2.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中的逆向选择博弈模型 |
4.2.3 防范逆向选择风险的信号甄别模型建立 |
4.3 道德风险 |
4.3.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道德风险 |
4.3.2 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建立 |
4.3.3 团队管理中多代理人合作激励机制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三层委托代理模型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体风险评价 |
5.1 多层委托代理模型 |
5.1.1 多层委托代理关系 |
5.1.2 多层委托代理模型框架 |
5.2 三层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多行为主体 |
5.2.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 |
5.2.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主体风险 |
5.2.4 基于三层委托代理模型的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体风险评价 |
5.3.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5.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5.3.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体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5.4 实证研究 |
5.4.1 样本数据选取 |
5.4.2 模型训练 |
5.4.3 模型检测 |
5.4.4 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主体科技信用评价 |
6.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科技信用 |
6.1.1 科技信用的定义 |
6.1.2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科研失信行为 |
6.1.3 现行科技信用管理措施 |
6.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科技信用评价 |
6.2.1 科技信用评价的必要性 |
6.2.2 基于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科技信用评价方法 |
6.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
6.3.1 数据包络分析法原理及基本模型 |
6.3.2 基于DEA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
6.4 实证研究 |
6.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6.4.2 科研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
6.4.3 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计算 |
6.4.4 科技信用评价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税收信用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税收大数据的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总结以及本文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税收信用及大数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收信用的内涵 |
一、信用的内涵:经济学视角 |
三、契约论视角下的税收信用 |
第二节 关于税收信用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
一、税收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税收契约理论 |
三、税收博弈理论 |
四、税收契约、税收博弈和税收信用的关系 |
第三节 税收大数据的理论基础 |
一、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 |
二、税收大数据的内涵与应用 |
三、税收大数据与税收契约、税收博弈、税收信用的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税收信用建设研究及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税收信用建设研究 |
一、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税收信用建设经验 |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欧洲税收信用建设经验 |
三、以协会为主导的日本税收信用建设经验 |
第二节 国内税收信用建设的经验教训及成因分析 |
一、国内税收信用建设的经验总结 |
二、当前税收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
三、国内税收信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国外税收信用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一、应完善相关法律夯实税收信用基础 |
二、税收信用建设应做好顶层设计 |
三、对税务机关等主体的税收信用建设不够重视 |
四、应和社会整体信用建设协同发展 |
五、应破除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流通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对税收信息不对称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税收信息不对称分析 |
一、各涉税主体的信息特点以及优势 |
二、税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大数据对税收信息不对称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税收大数据涵盖海量的涉税信息 |
二、税收大数据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 |
三、税收大数据具有更完善的外部环境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下税收信用研究的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对税收信用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大数据对纳税信用影响的博弈分析 |
一、大数据对纳税信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纳税信用的博弈模型 |
三、博弈模型的均衡解推导 |
四、大数据对博弈均衡的影响及对纳税信用建设的启示 |
第二节 大数据对征税信用影响的博弈分析 |
一、大数据对征税信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征税信用的博弈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模型 |
三、不对称信息下委托-代理模型及其最优解 |
四、对称信息下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均衡解 |
五、大数据对征税信用的博弈分析比较及结论 |
第三节 大数据对用税信用影响的博弈分析 |
一、大数据对政府用税信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政府用税信用的声誉博弈模型分析 |
三、博弈结果对政府用税信用建设的启示 |
四、大数据对政府用税信用博弈均衡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大数据对税务中介信用影响的博弈分析 |
一、大数据对税务中介信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博弈模型设计 |
三、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
四、大数据对博弈均衡的影响及对税务中介信用建设的启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下税收信用建设的建议 |
第一节 税收大数据的实现路径 |
一、我国建设税收大数据的现状和基础 |
二、大数据时代下税收信用数据库的构建 |
三、税收信用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和法律保障 |
四、税收大数据的人才队伍保障 |
五、税收大数据的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下的纳税信用建设 |
一、完善纳税信用法律制度,加大纳税信用缺失惩罚力度 |
二、完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纳税信用分级管理 |
三、利用税收大数据完善纳税信用的监管体系 |
四、完善纳税信用奖惩制度,促进纳税信用良性发展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下的征税信用建设 |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委托-代理契约关系 |
二、利用税收大数据完善政府对税务机关的绩效考核 |
三、消除信息不对称,加强对税务机关的监督 |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下的用税信用建设 |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用税规范和信息公开 |
二、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用税信用监督评价体系 |
第五节 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中介信用建设 |
一、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市场化的税务中介制度 |
二、借助税收大数据,加强对税务中介的监督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个人选择 |
二、信息、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安排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六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个体高等教育入学意愿与动机研究 |
二、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研究 |
三、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研究 |
四、高等教育个人决策理论模型研究 |
五、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风险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第二章 传统经济学视野下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分析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教育模型 |
第二节 基于两种报酬流的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 |
第三节 对两种经典模型的分析及突破 |
一、“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假设的局限 |
二、信息经济学对“完全信息”假设的突破 |
第四节 基于信息不完全假设的教育研究 |
第五节 信息不完全假设下的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分析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重构 |
第一节 文献回顾及讨论:四种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过程分析 |
一、消费购买决策的一般模型 |
二、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过程分析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多维模型的构建及其信息分解 |
一、“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
二、“地位获得”模型的构建 |
三、“文化-价值”模型的构建 |
四、“自我实现”模型的构建 |
五、基于多维模型的信息树模型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树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一般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 |
二、本研究假设的特点 |
三、基本假设 |
第三节 基于信息树模型的调查方法设计 |
一、个体获取高等教育相关信息的渠道及其影响因素 |
二、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三、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四节 问卷及访谈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第五节 抽样设计 |
一、分类随机抽样确定高三学生、教师样本 |
二、分类随机抽样确定大一新生样本 |
第五章 调研工具的验证与确立 |
第一节 高三学生问卷的初步验证与改进 |
第二节 问卷的二次验证与改进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二次改进 |
第三节 问卷的再次验证与改进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再次改进与确立 |
第四节 大一学生问卷的验证与确立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的确立 |
第五节 数据分析方法设计 |
一、“个体信息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二、“个体信息获取渠道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三、“个体信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第六节 变量的界定及测量 |
一、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 |
二、个体的信息获取渠道 |
三、个体信息能力 |
第六章 调查发现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研进程及样本检验 |
一、调研进程 |
二、样本描述与检验 |
第二节 信息问题的现状呈现 |
一、个体对信息的认知及差异分析 |
二、个体对信息源的占有及差异分析 |
三、个体的信息能力及差异分析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七章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凸显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个人在信息源占有、信息认知和信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
一、个人占有的信息源不充足 |
二、个人的信息认知存在偏差 |
三、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有限 |
第二节 个体在信息源占有、信息认知和信息能力上有显着差异 |
一、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体信息源占有有显着影响 |
二、个体特征、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人信息认知有显着影响 |
三、个体学业水平、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人信息能力有显着影响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一、证实假设1:个人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二、证实假设2: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
一、部分高校的信息发布存在不完整、不客观 |
二、高校与中学信息交流不顺,中学之间有差异 |
三、媒体信息传播不规范,信息中介不健全 |
四、高中生个人发展目标缺失,信息意识弱 |
五、中学生涯发展指导类课程缺位,对学生引领不足 |
六、家长信息能力不强,无法对子女做有效指导 |
七、教师不具备专业指导能力,无法对学生做有效指导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个体决策风险及规避 |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风险分析 |
一、高等教育的收益获得风险 |
二、高等教育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风险 |
三、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规避 |
一、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必要性 |
二、问题规避建议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九章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第一次预调查后修订问卷 |
附录1.2 第二次预调查后修订问卷 |
附录1.3 三次预调查后修正问卷 |
附录1.4 第四次预调查问卷 |
附录1.5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1.7 高三学生问卷频数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说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来源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2.1.2 农业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
2.1.3 农业风险管理 |
2.2 农业保险概论 |
2.2.1 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
2.2.2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2.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边界 |
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1 保险需求理论的发展 |
2.3.2 农户的保险购买决策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 博弈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3.1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1950年-2003年) |
3.1.1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前的兴起与曲折发展(1950年-1979年) |
3.1.2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后的徘徊与萎缩(1980年-2003年) |
3.1.3 简要评述 |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的试点与发展(2004年至今) |
3.2.1 运营模式 |
3.2.2 政府支持 |
3.2.3 实施效果 |
3.2.4 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4.1 国内外研究成果 |
4.2 理论分析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方法概述 |
4.3.2 实证模型 |
4.4 数据来源 |
4.5 实证结果 |
4.6 结论、讨论和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5 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
5.1 一个实例 |
5.2 “协议”理赔的界定与表现 |
5.3 “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
5.3.1 基本原因 |
5.3.2 现实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 |
6.1 文献回顾 |
6.1.1 国外学者 |
6.1.2 国内学者 |
6.1.3 简要评述 |
6.2 道德风险的界定与表现 |
6.2.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 |
6.2.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 |
6.2.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
6.3 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 |
6.3.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以种植业保险为例 |
6.3.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基于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视角 |
6.3.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
6.4 道德风险产生的现实原因 |
6.4.1 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 |
6.4.2 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 |
6.4.3 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和监管缺位 |
6.5 道德风险的危害 |
6.5.1 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 |
6.5.2 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流失 |
6.6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证检验:基于农户视角 |
7.1 种植业 |
7.1.1 农户的不积极行为 |
7.1.2 农户的保险欺诈 |
7.2 养殖业 |
7.2.1 分析框架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7.2.4 实证结果 |
7.2.5 结论、讨论和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8 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研究 |
8.1 前人的研究成果 |
8.1.1 国外学者 |
8.1.2 国内学者 |
8.1.3 简要评述 |
8.2 逆向选择的理论概述 |
8.2.1 逆向选择的界定与表现 |
8.2.2 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 |
8.2.3 逆向选择的深层根源 |
8.2.4 逆向选择的危害 |
8.3 逆向选择的实证检验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来源 |
8.3.3 变量选取 |
8.3.4 结果分析 |
8.3.5 结论、讨论与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主要结论 |
9.1.1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发展虽为迅速,但也存在各种问题 |
9.1.2 内蒙古农业保险尚难以发挥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 |
9.1.3 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落实的最直接因素是“协议”理赔 |
9.1.4 农业保险的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
9.1.5 农业保险中农户的确存在逆向选择行为,但并不严重 |
9.2 政策含义 |
9.2.1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
9.2.2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条款 |
9.2.3 规范农业保险微观操作 |
9.2.4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 |
9.2.5 健全农业保险基层组织 |
9.2.6 推进农业保险风险区划 |
9.2.7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 |
9.2.8 加强农业保险主体监管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村调查问卷 |
附录3 奶牛养殖户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7)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信息透明度 |
1.3.2 公司并购 |
1.3.3 并购目标选择 |
1.3.4 并购溢价 |
1.3.5 并购市场反应 |
1.3.6 其他重要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理论创新 |
1.6.2 方法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文献 |
2.1.1 信息透明度的内涵 |
2.1.2 信息透明度的测度 |
2.1.3 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
2.2 并购目标选择的相关文献 |
2.2.1 并购目标选择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 |
2.3 并购溢价的相关文献 |
2.3.1 并购溢价研究的发展脉络 |
2.3.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的影响 |
2.4 并购市场反应的相关文献 |
2.4.1 并购市场反应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
2.5 并购地理区位的相关文献 |
2.5.1 并购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 |
2.5.2 并购地理距离的信息成本效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透明度与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公司并购理论 |
3.1.1 公司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1.2 公司并购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4 行为金融理论 |
3.4.1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4.2 行为金融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目标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目标选择 |
4.2.2 地理区位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4.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相关性检验 |
4.4.3 回归分析 |
4.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4.5.1 内生性检验 |
4.5.2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溢价 |
5.2.2 外生事件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5.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相关性检验 |
5.4.3 回归分析 |
5.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5.5.1 内生性检验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市场反应 |
6.2.2 行为和代理因素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6.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相关性检验 |
6.4.3 回归分析 |
6.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6.5.1 内生性检验 |
6.5.2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苹果种植户 |
2.1.3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
2.1.4 合作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理论 |
2.2.3 组织理论 |
2.3 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2.3.1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必然性 |
2.3.2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特殊性 |
2.3.3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可能性 |
2.3.4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有效性 |
2.3.5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性 |
2.3.6 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三章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概况及其测度 |
3.1 样本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1 区域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2 社员与非社员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比较 |
3.2 样本苹果种植户生产情况 |
3.2.1 种植户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较强 |
3.2.2 种植户的实际安全生产行为仍有待加强 |
3.2.3 种植户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较多 |
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测度 |
3.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指标测度方法梳理 |
3.3.2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和方法选取 |
3.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描述统计 |
3.3.4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苹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对其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4.1 加入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4.2 实证模型设计: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 |
4.2.1 ESR模型在本文中的适用性以及模型建立 |
4.2.2 基于ESR的处理效应估计 |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4.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4 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ESR模型结果分析 |
4.4.2 农户入社行为的决策方程 |
4.4.3 基于不同模型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处理效应比较和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1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5.1.1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内容和供求 |
5.1.2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类别 |
5.1.3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过程分析 |
5.2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3.1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合作社不同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模型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作社监管职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6.1 合作社监管职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6.1.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6.1.2 合作社抑制逆向选择的方式 |
6.1.3 合作社控制道德风险的途径 |
6.2 模型建立、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统计 |
6.2.1 合作社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2 合作社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3 相关变量描述及统计分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3.2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7.1 合作社治理结构影响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7.1.1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同质性影响 |
7.1.2 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深层差异来源 |
7.1.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异质性影响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 |
7.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2 变量描述统计 |
7.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全样本种植户结果分析 |
7.3.2 “核心-普通”社员种植户实证结果分类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扶持合作社新建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 |
8.2.2 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 |
8.2.3 明确监管地位,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职能 |
8.2.4 改善治理结构,规范合作社发展,实现相对“公平”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论题检索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证测试方法 |
1.4.2 比较研究方法 |
1.4.3 案例分析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一般理论 |
2.1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界定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2.1.2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去信用中介的新金融模式 |
2.2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 |
2.2.1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
2.2.2 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关系 |
2.2.3 法人与金融消费者的关系 |
2.2.4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 |
2.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柠檬市场理论) |
2.3.2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从双峰理论到侧重消费者保护 |
2.3.3 双边市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研究 |
3.1 互联网金融行业特殊性需要加强消费者保护 |
3.1.1 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
3.1.2 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
3.1.3 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 |
3.2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实现面临特殊困境 |
3.2.1 消费者安全权更为广泛 |
3.2.2 公平交易权遭遇严峻挑战 |
3.2.3 消费者受教育权亟待增强 |
3.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存在法制困境 |
3.3.1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缺失 |
3.3.2 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监管套利 |
3.3.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纠纷解决机制不畅 |
3.4 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危及消费者保护 |
3.4.1 互联网金融内部竞争呈现出集中趋势 |
3.4.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呈现无序竞争 |
3.4.3 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冲突与协调 |
4.1 经营者说明义务与消费者权益的冲突与协调 |
4.1.1 互联网金融经营者的说明义务 |
4.1.2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
4.1.3 经营者不当说明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冲突 |
4.1.4 经营者说明义务与消费者知情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协调 |
4.2 适当性原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1 金融经营者与适当性原则 |
4.2.2 信息不对称与适当性原则 |
4.2.3 适当性原则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适用 |
4.3 互联网金融征信与消费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
4.3.1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隐私权内容更加广泛 |
4.3.2 互联网金融金融消费者隐私权更需特殊保护 |
4.3.3 互联网金融征信下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
4.4 双边市场下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 |
4.4.1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双边市场特征 |
4.4.2 双边市场竞争秩序对消费者的影响 |
4.4.3 双边市场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规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实证研究:以P2P网贷为例 |
5.1 美国P2P网贷LendingClub的消费者保护 |
5.1.1 LendingClub运营模式的三个阶段 |
5.1.2 Lendingclub对投资消费者的保护 |
5.1.3 SEC对Lendingclub投资消费者的保护 |
5.2 陆金所:P2P网贷中国变型对消费者保护的影响 |
5.2.1 P2P网贷在中国的模式演变 |
5.2.2 陆金所模式变型引发的法律风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路径 |
6.1 确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倾斜、适度保护的基本原则 |
6.1.1 倾斜保护原则是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的内在要求 |
6.1.2 适度保护原则是实现交易双方信息平衡的基本遵循 |
6.2 加强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立法 |
6.2.1 制定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立法 |
6.2.2 制定类型化的互联网金融专项规制立法 |
6.3 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争议处理制度 |
6.3.1 金融申诉专员制度的利弊分析 |
6.3.2 构建适合国情的争议处理制度 |
6.4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制度建设 |
6.4.1 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6.4.2 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税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1.2.2 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税收现象 |
1.2.3 既有以信息不对称研究税收问题的主要不足 |
1.3 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
1.4 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理论框架 |
2.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
2.2 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 |
2.3 委托代理关系带来新问题 |
2.4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 |
2.5 博弈方法与信息不对称 |
3. 税收立法及税收分享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1 制定税法等税收规制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1.1 严格意义的税收立法行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1.2 制定税收性法规及规章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1.3 制定税法及其规制形成委托代理而引致的问题 |
3.2 分税制下的利益博弈及道德风险 |
3.2.1 地方出现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
3.2.2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 |
3.3 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
3.3.1 中央政府在划分税收级次上的道德风险 |
3.3.2 地方政府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道德风险 |
3.3.3 上下级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及中央政府的自我管理 |
4. 税务征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4.1 征税过程的委托——代理关系 |
4.2 税务机关对政府的隐藏信息行为 |
4.3 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利益博弈 |
4.3.1 征税保障上的代理人现象 |
4.3.2 税收执法上的委托人危机 |
4.4 征税过程中的隐藏行动问题 |
4.4.1 税务腐败的现实情形分析 |
4.4.2 税务腐败行为的形成过程 |
4.5 征税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
4.5.1 税务人员逆向选择的客观条件 |
4.5.2 考录税务公务员的逆向逆向选择 |
4.5.3 行业税负管理中的逆向选择 |
5. 纳税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5.1 纳税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5.2 不完全信息下的偷税博弈 |
5.3 不对称信息下纳税程度的现实分析 |
5.4 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影响税收行为 |
6. 缓解税收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 |
6.1 税收上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
6.2 破解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思路 |
6.3 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 |
6.3.1 电子信息化建设及拓宽信息获取路径 |
6.3.2 公众监督与媒体披露 |
6.3.3 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评估 |
6.3.4 担保和垂直整合 |
6.3.5 坚守法制化原则,坚信市场引导经济行为的基础作用 |
6.4 应对文章中讨论的不利税收现象的具体措施建议 |
6.4.1 理顺税法体系,增强税法权威和容易执行 |
6.4.2 简并税务管理职能,增强税务管理效率 |
6.4.3 税收不遵从的治理及纳税人意识的培育 |
6.4.4 增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能力,维护国家和国民的利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向鹏成. 重庆大学, 2005(01)
- [2]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D]. 黄琪. 山东大学, 2014(10)
- [3]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王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4]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信用建设研究[D]. 康红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D]. 刘文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6]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D]. 柴智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7]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D]. 王天童. 吉林大学, 2020(08)
- [8]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袁雪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D]. 徐会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5)
- [10]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税收行为研究[D]. 莫尔学.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