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管道直接提取法介绍

中药汤剂管道直接提取法介绍

一、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刘忠英[1](2005)在《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进行了研究。将微波辅助提取法(MAE)应用于中药刺五加的研究,优化提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实验条件;将三种微波提取方法(高压密封、常压回流和常压流动微波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显着提高。对刺五加叶提取液进行了HPLC-DAD-MSn分析,建立了测定刺五加提取液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槲皮素的HPLC 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利用HPLC 法分析了刺五加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学组分和更高提取产率。首次从刺五加叶中提取分离出绿原酸。对淫羊藿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条件对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提取率及其两者比值的影响,并将高压微波辅助提取(PMAE)与常压微波辅助提取(AMAE)、超声提取(UE)和传统加热回流提取(RE)进行了对比研究. PMAE提取时间最短,提取产率最高;AMAE 虽然提取产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提取时间大大缩短;UE 虽然也缩短的提取时间,但提取产率却明显降低。利用HPLC-DAD-MSn 分离测定了淫羊藿中主要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了淫羊藿中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考查了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在一定的提取压力下或超过一定的提取时间后,朝藿苷C 分解为淫羊藿苷。研究了在水煎过程中生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和水浴加热均能够使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降解,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微波加热降解的速度较快。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草乌的炮制方法;测定了各种附子的炮制品和制草乌中生物碱的含量表明,各种附子的炮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一四一医院药局[2](1976)在《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中草药煎液直接用管法提取。溶媒通过喷管喷入煎液内,经充分混悬后,通过35~40米管道流动提取,革除了煎液浓缩、酒精处理等工序,提高了工效,提高了收率.

141医院[3](1978)在《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院四年来通过对一万多斤中草药蛤蟆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实践,采用了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革除了煎液浓缩、酒精处理等工序,提高了工效,现以蛤蟆草为例介绍如下: 一、煎液直接管道提取取蛤蟆草去种、叶,切成饮片(或粉碎成20号粗粉),置煎药锅中,加水没过药面,

舒孝顺[4](2005)在《菝葜提取工艺的改进及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菝葜(Smilax china L)又名金刚藤,是百合科菝葜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攀援灌木,药用其根茎。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妇科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目前的菝葜制剂主要为40%乙醇提取物制成的糖浆、胶囊剂等,采用的仍是水煮醇沉工艺,活性成分难以得到保证,有效成分较低、服用量大,同时对有效作用部位及治疗盆腔炎等疾病的相关药理学没有进行过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通过膜分离技术对菝葜原有提取工艺进行改进,以两种黄酮和薯蓣皂苷为质量控制指标,建立了HPLC 含量测定方法,同时结合其主治病症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相关药理学模型,如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菌等,对其治疗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给菝葜的临床用药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 改进了菝葜提取物制备工艺并对其中的薯蓣皂甙元、山柰酚和槲皮素进行了HPLC定量分析通过膜分离技术对菝葜原有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用纯甲醇为流动相在室温(25℃)和流速为1ml·min-1 时测得薯蓣皂甙元的保留时间为12.35min 左右; 用水?乙腈?磷酸?三乙胺(65:35:0.27:0.45)作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1和在室温(25℃)时测得山柰酚和槲皮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32min 和13.94min 左右; 且薯蓣皂甙元和山柰酚主峰与相邻杂峰分离度均大于2,达到了色谱分离的要求,槲皮素主峰也与相邻杂峰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HPLC 分析表明水提醇沉提取物、膜分离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依次为0.0183%,0.0299%和0.1446%; 0.0102%,0.0164%和0.1836%; 0.0076%,0.0093%和0.1232%。该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同时表明了膜分离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提纯金刚藤有效成分、去除杂质是可行的。2. 菝葜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蛋清致足肿胀、甲醛致足肿胀、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致腹膜炎模型对菝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早期炎症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g·生药/kg 剂量下,各提取物能显着降低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活性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膜分离物>水提物; 此外,还能明显抑制甲醛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程度、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活性依次为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

董燕[5](2008)在《以MRSA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起烧伤、严重创伤后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所致的医院感染越来越流行,尤其在ICU、烧伤病房等,MRSA的检出率都有明显增高趋势,最高可达90%以上,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老年患者、危重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新生儿等是MRSA感染的高危人群;长期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以及消毒隔离措施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导致MRSA感染率增加。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与其mecA基因大量表达产生的一种特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有关,该蛋白由66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76.1 kDa,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低。水溶性的PBP2a为去除N-末端23个氨基酸后的蛋白质(不影响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合),含有两个功能域:N-末端非青霉素结合域(24326 aa),负责蛋白的延伸和锚定;C-末端功能域(327668 aa),具有转肽酶活性和β-内酰胺酶的作用。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了由敏感金葡菌产生的PBPs时,PBP2a可以替代其转肽酶功能,继续维持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表现出耐药性。MRSA临床分离株大多是多重耐药,仅对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敏感。然而,随着其广泛应用,已出现一些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报道。1996年在日本分离到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MRSA,随后2002年在美国发现了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至今尚无其它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所以,更新研究策略、寻找新的药物来抑制PBP2a的活性,恢复MRS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降低MRSA耐药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基于PBP2a在MRSA耐药机制中的重要性,拟从MRSA临床分离株中获得多重耐药蛋白PBP2a,以此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具有与PBP2a高结合力的中药,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恢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MRSA感染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可溶性重组蛋白PBP2a的表达、纯化与鉴定:采用PCR方法从MRSA临床分离株中扩增编码PBP2a可溶性全片段的mecA基因(762007 bp),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mecA,经酶切鉴定后进行DNA测序;将pQE30-mecA转化入大肠杆菌M15并诱导表达PBP2a可溶性全片段,对重组蛋白PBP2a进行Ni2+亲和层析纯化后,测定其纯度;并进行氨基酸测序与分子量鉴定。然后,对PBP2a的生物学活性与结合活性进行评价。采用分光光度法对PBP2a分别进行转肽酶及β-内酰胺酶活性测定,并通过二倍微孔稀释法与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PBP2a与抗生素的体外结合作用。2.以PBP2a为靶点筛选拮抗MRSA的中药:将PBP2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样品池作为固相配基,通过对26种中药水煎液与PBP2a结合活性的测定,选择结合力较高的10种中药,再结合直接抗菌实验,以及10种中药与苯唑西林的联合抗菌实验,筛选出对MRSA具有抗菌增敏作用的中药。3.夏枯草中对MRSA抗菌增敏组分的分离提取及活性评价:首先通过生物传感器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水煎液与PBP2a的结合活性,再经联合抗菌实验对它们的抗菌效果进行初步测定;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夏枯草全草水煎液中的有效组分,追踪检测其与PBP2a的结合力,通过抗菌实验与联合抗菌实验确定抗菌增敏组分,并对其物质属性进行鉴定;观察其与苯唑西林联用的抑菌曲线、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抗菌作用,然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对MRSA细菌形态的影响,评价可能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1.成功扩增出mecA基因片段(762007bp),构建了重组质粒pQE30-mec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mecA基因片段的大小与预期一致,但序列中出现了9个碱基突变,所编码蛋白质与GenBank收录的蛋白质同源性为96%;在大肠杆菌M15中实现了可溶性PBP2a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重组蛋白PBP2a纯度达到90.6%;蛋白质N端15个氨基酸测序结果为:MRGSH HHHHH GSKDK,与预期一致;质谱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4 kDa,与预期相符;所获得的重组蛋白PBP2a具有转肽酶活性与β-内酰胺酶活性,并且在体外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2.成功地将PBP2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羧甲基葡聚糖样品池上,从26种中药中筛选了10种与PBP2a有较高结合力的中药;体外抗菌实验显示,黄芩、夏枯草、黄连对MRSA的单独抗菌效果较好;10种中药与苯唑西林的联合抗菌实验显示,夏枯草与苯唑西林的联合抗菌效果最好。3.夏枯草的全草与果穗中均含有与PBP2a具较高结合力的活性成分,其抗菌效果差别不明显;夏枯草全草水煎液经过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得到SP2组分;SP2组分不仅与PBP2a具有较高的结合力,而且与苯唑西林联用能够明显抑制MRSA的生长速度;可以使苯唑西林、青霉素、舒氨西林、氨苄西林对MRSA的MIC分别降低256、8、16及4倍,SP2与苯唑西林、青霉素、舒氨西林、氨苄西林的FIC分别为0.007、0.151、0.064、0.276;SP2能够通过破坏MRSA的细胞壁结构发挥抗菌增敏作用;SP2为水溶性组分,含有大量的酚羟基类物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量范围大约为35kDa。结论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实现了MRSA临床分离株中可溶性PBP2a的高效表达;以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建立了筛选拮抗MRSA中药的技术平台。利用该平台,我们从26种中药中筛选出与PBP2a有较高结合力、与苯唑西林联合抗MRSA效果最好的夏枯草;进一步从夏枯草全草水煎液中分离得到水溶性有效组分SP2,SP2具有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敏感性的作用;SP2组分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范围大约为35kDa,有望通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抗菌增敏剂,为MRSA感染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柳风祥[6](2009)在《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及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畜禽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仍然是阻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疫苗是防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近几年由于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普遍存在,预防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提高疫苗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畜禽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抵抗力,显示了显着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本研究以临床上常常发生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雏鸡,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建立试验动物模型,比较中药提取物对不同免疫状态下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对主要成分多糖进行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为下一步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1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1.1中药提取物和盐酸左旋咪唑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分别在临床健康鸡和在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中药提取物和盐酸左旋咪唑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鸡体重、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50ppm的盐酸左旋咪唑,无论在健康鸡还是免疫抑制鸡对NDV、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都没有显着影响(p>0.05)。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饲喂健康鸡对NDV和H5-AIV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也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是在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相对于不喂中药提取物的对照组,该中药提取物可显着提高对NDV、H5-AIV的HI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p<0.01),虽然仍显着低于未经REV感染的对照鸡。该研究表明,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状态下的鸡有显着的免疫增强作用,盐酸左旋咪唑没有免疫增强作用。1.2不同组合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分别在临床健康鸡和在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和由黄芪、党参、淫羊藿、甘草组成的不同组合的中药提取物对鸡的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鸡体重、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单一黄芪提取物对NDV和H5-AIV免疫后的HI抗体滴度没有显着影响,对鸡的体重、免疫器官指数也没有显着影响(P>0.05)。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混合物组成的中药提取物,在健康鸡对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滴度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在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该混合中药提取物可显着提高对NDV和H5-AIV的HI抗体滴度(p<0.01),虽然仍显着低于未经REV感染的对照鸡。该中药制剂还可以显着增加胸腺和法氏囊指数,即缓和由REV诱发的萎缩。该研究表明,单一黄芪不能提高由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抗体水平,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中药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具有显着的免疫增强作用。13不同提取方法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分别在临床健康鸡和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经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中药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并研究水溶性提取物对不同来源鸡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水提取物和乙醚提取后的水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对健康鸡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均无显着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有显着影响(p<0.01),可显着提高其抗体水平。但是,由同样药物组成的脂溶性提取物却没有免疫增强作用(P>0.05)。中药提取物对健康鸡和SPF来源继续在SPF下饲养的鸡对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滴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是在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和SPF来源在非SPF条件下饲养的鸡,该中药提取物可显着提高对NDV和H5-AIV的HI抗体滴度(p<0.01),虽然仍显着低于未经REV感染的对照鸡。1.4不同分子量段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用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海蓝褐公鸡和SPF来源的鸡诱发免疫抑制,在饮水中添加中药提取物或不同分子量段的中药提取物,测试其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同样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和分子量段在1-10万道尔顿的提取物,不论是先混合、提取再超滤、浓缩还是先分别提取、超滤再浓缩、混合可显着提高感染REV鸡的NDV和H5-AIV的HI抗体滴度(p<0.01),虽然仍显着低于未经感染REV的对照鸡。但分子量小于1万道尔顿和大于10万道尔顿的提取物,对感染REV的免疫抑制鸡没有显着免疫增强作用(p>0.05)。试验结果还表明,中药提取物和分子量在1-10万道尔顿的提取物对SPF来源的鸡在非SPF环境下饲养有显着的免疫增强作用(p<0.05),对同样是SPF来源的鸡继续在SPF环境下饲养却没有显着的免疫增强作用(p>0.05)。该研究表明,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其免疫增强作用的分子量在1-10万道尔顿之间,而对SPF来源继续在SPF环境下饲养的鸡没有显着免疫增强作用。1.5中药提取物对鸡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为了检测中药提取物对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采用中药提取物对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鸡外周血液、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试验,建立MTT法来观察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结果显示,REV显着抑制雏鸡血液、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中药提取物对健康雏鸡血液、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可显着提高由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35日龄前血液、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21日龄前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率(p<0.05),对49日龄后血液、胸腺和35日龄后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影响不明显(p>0.05)。2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2.1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初步鉴定本试验用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鉴定了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用不同方法提取的混合物的成分。结果表明,用水浸提后得到的提取物含有鞣质、多糖及其苷类、皂苷、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用乙醚浸提后得到的提取物含有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油脂类,用乙醚浸提后再用水浸提得到的提取物和用水浸提后得到的提取物成分相同,水浸提后的提取物用超滤膜过滤后,分子量小于1万道尔顿的提取物含有鞣酸、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分子量在1-10万道尔顿的提取物中含有多糖及其苷类、皂苷、多肽和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0万道尔顿的提取物含有糖、多糖及其苷类、皂苷、多肽和蛋白质。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区别在于水溶性成分含有糖、多糖、皂苷,而脂溶性成分没有,证明多糖及其苷类和皂苷具有免疫增强作用。2.2中药粗多糖的提取参数研究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及提取次数(D)对中药粗多糖得率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参数为A3B1C3D3,即浸提温度80℃,料液比1:10,浸提时间3h,提取次数3次。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复方中药多糖提取物GCPS中多糖含量为48.45%,测试结果稳定可靠。苯酚-硫酸法是目前测定多糖含量较可靠的传统方法之一,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2.3中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量测定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复方中药提取物,按Sevag法脱除蛋白质后得复方粗多糖GCPS。粗多糖分别用终浓度50%、60%和70%的乙醇沉淀,离心,干燥,得到三种多糖组分(GCPS-1、GCPS-2和GCPS-3);将分级醇沉所得多糖组分分别进行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三种主要多糖GCPS-1A, GCPS-2A, GCPS-3A,分别进行TOYOPEARL HW-55F凝胶柱层析,得三种主要成分GCPS-1AⅠ, GCPS-2AⅡ, GCPS-3AⅢ。经过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和纸层析鉴定,表明是均一组分,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杂质;并测得均一组份GCPS-1AⅠ中的多糖含量为77.6%,GCPS-2AⅡ中的多糖含量为95.2%,GCPS-3AⅢ中的多糖含量为87.3%;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葡聚糖Dextran系列的洗脱体积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0.1734X+0.8676,R=0.9993,并根据标准方程测得GCPS-1AⅠ, GCPS-2AⅡ及GCPS-3AⅢ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301254、94541和12453。3结语本研究首次应用REV作为免疫抑制因素建立试验动物模型,研究了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对不同免疫状态下雏鸡和SPF鸡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同分子量段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同组合中药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盐酸左旋咪唑进行了比较。还进一步研究了中药提取物对试验动物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建立了应用REV作为测试中药提取物免疫增强作用的试验模型,证实了复方中药提取物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这种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分子量在1-10万道尔顿之间。但具体的化学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对起主要免疫增强作用的化学成分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探索了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测试了均一多糖的含量和分子量。

郝晓霞[7](2007)在《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甘肃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为原料,研究了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GPS)的分析、提取、分离和纯化。以龙胆苦苷标样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法、UV法为手段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本实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GB/T 5009.3-2003、GB/T 5009.6-2003、GB/T5009.4-2003、GB/T 5009.10-2003测定了秦艽原药材中水份、脂肪、灰份、粗纤维的含量,结果表明秦艽中以上各指标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1.41%、9.284%、4.094%、12.34%。各个含量平行实验的偏差较小,测量结果较为可信,这可以作为对中药秦艽一般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醇提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用量为30mL、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温度为50℃。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水提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为15mL、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温度为40℃。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索氏醇提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为180mL、提取时间为2.5h。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冷浸法提取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h、料液比为1∶9、提取次数为2次。选择了7种树脂对秦艽水提液中的龙胆苦苷进行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D-101型树脂的吸附-解吸效果较好。筛选出D-101树脂的吸附-解吸条件为:pH值在2-3范围内、盐离子浓度约为1.0mol/L。

王基云[8](2010)在《宁夏沙枣花黄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宁夏沙枣花(NX-EAB)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提取工艺;并从宁夏沙枣花中分离出5个单体化合物,并鉴定出其中2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对宁夏沙枣花不同提取物和各分离组分及从中分出的单体化合物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做了研究,并用宁夏沙枣花醇提物(AE-NX-EA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做了研究。为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与基础,具体内容摘要如下:1.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参照05版药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体系,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得用石油醚脱脂后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2.70%,未用石油醚脱脂的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1.0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宁夏沙枣花中芦丁的含量,发现宁夏沙枣花中含有芦丁,含量为0.029 mg/g。2.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首先对宁夏沙枣花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超声波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均有显着影响,且提取溶剂最佳为乙醇;通过L9(34)正交设计实验,发现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2B2C1D3,即20倍量70%乙醇,超声波提取1h,提取3次。3.宁夏沙枣花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从沙枣花中分离得到五个单体化合物,纯化并鉴定了1种黄酮类化合物BIII:5, 7, 4′-三羟基黄酮醇-3-O-(6′′-O-E-p-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1种糖苷类化合物CcII:苯乙醇-β-D-葡萄糖苷。化合物BIII和CcII在此前与宁夏沙枣花化学成分相关的其他文献中未见报道,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4.宁夏沙枣花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研究。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沙枣花不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1)宁夏沙枣花水煎液(ASE-NX-EAB)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能力如下:正丁醇萃取后水液>ASE-NX-EAB>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2)沙枣花超临界CO2总萃取物1(SC-I-NX-EAB)和总萃取物2(SC-II-NX-EAB)及其被不同溶剂萃取的各供试品对DPPH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其中SC-I-NX-EAB和SC-II-NX-EAB及其被不同溶剂萃取的萃取物清除能力均具有以下特点:总萃取物>石油醚萃取后水液>正丁醇萃取后水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且SC-II-NX-EAB清除作用强于SC-I-NX-EAB;(3)从宁夏沙枣花中分出的单体化合物BIII对DPPH自由基也具有清除作用,其IC50为0.209 mg/ml。5 AE-NX- EA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本实验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SOD、MDA和GSH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AE-NX-EAB给药组能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还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并提高SOD和GSH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肝脏体积增大,质脆,边缘钝而厚,表面呈黄褐色,有暗红色出血点;镜下见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核消失,出现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局灶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

陈军辉[9](2008)在《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用于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将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CE-ESI-TOF/M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等,用于采用普通分析方法难以测定的复杂天然药物研究中,并成功建立快速分析、鉴别陆源及海洋药用生物中活性成分的方法学,以解决几种典型陆源和海洋天然药物已知、未知活性成分鉴别困难的难题,为我国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现代化研究进程的加速提供强大的技术推动力。本文研究内容与所得结果如下:第一章,对我国中药现代化、海洋药物现代化研究以及不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关的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第二章,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萃取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萃取效率高等显着特点。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成为中药有效成分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的强有力手段。本章首次将ASE用于中药材娑罗子和黄连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首先,探讨ASE提取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可行性,并比较该方法相比于回流和超声提取法的优越性。以娑罗子中四种七叶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用单因素考察法对ASE从娑罗子中提取七叶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次,以黄连中四种主要生物碱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ASE从黄连中提取生物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回流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SE提取法四种主要生物碱提取率均高于传统方法。由此可知,ASE是娑罗子皂苷及黄连生物碱类化合物快速、高效提取的有效方法。第三章,采用HPLC-ESI-TOF/MS对中药材娑罗子和莲子心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娑罗子中4种主要七叶皂苷定量测定的HPLC-UV方法,探讨4种七叶皂苷电喷雾质谱分析裂解规律,并对娑罗子中的其他七叶皂苷类化合物进行鉴别。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七叶皂苷类化合物得到较好分离,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通过ESI-TOF/MS分析获得娑罗子中各皂苷成分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式,采用质谱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各化合物碎片裂解信息,从而阐明了4种主要七叶皂苷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结合文献还对娑罗子中的14种皂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其次,建立了ASE-HPLC-DAD-ESI-TOF/MS分析莲子心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鉴定了莲子心提取物中的6种生物碱。本章研究结果表明HPLC-ESI-TOF/MS是娑罗子皂苷类化合物、莲子心生物碱类化合物快速鉴别的有效工具。第四章,率先将HPCE-ESI-TOF/MS用于分析黄连中的8种生物碱类化合物。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优选出3种不同运行电解质溶液,并对联用技术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所得的最佳仪器条件下,使用3种运行缓冲溶液,进行黄连提取物的HPCE-DAD分析,黄连中的8种生物碱均能获得良好的分离结果;进行黄连提取物的HPCE-ESI-TOF/MS分析,能对黄连中的8种生物碱进行快速鉴别。此外,还建立了黄连中3种主要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HPCE-DAD测定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综上所述,说明HPCE-ESI-TOF/MS联用技术是快速分析鉴定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强有力工具,在中草药生物碱类化合物鉴定研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第五章,首次采用UPLC-ESI-MS/MS对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实验采用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5%的乙酸和20 mmol/L的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UV 350nm检测,能获得较好的分离结果,可作为黄连药材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采用ESI-MS/MS对黄连提取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鉴别,通过获得各生物碱的一级、二级质谱图,推测各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结合相关文献,可对黄连中的8种生物碱进行了快速鉴别。另外,还建立了ESI-MS/MS测定黄连中3种生物碱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MS/MS检测器的灵敏度明显高于PDA检测器,更高于第四章发展的HPCE-DAD法,适于低浓度黄连生物碱的分析测定研究。此外,还对黄连生物碱U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探索,UPLC指纹图谱和HPLC指纹图谱相比,大大缩短了指纹图谱的分析时间,有望解决HPLC指纹图谱分析时间过长的难题。第六章,采用HPLC-APCI-MS对烟叶、灵芝和川芎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建立烟叶中茄尼醇定量测定的HPLC-UV分析方法,烟叶样品进行皂化及超声提取处理后,采用反相HPL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烟叶中茄尼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另外,对茄尼醇APCI-MS分析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建立了HPLC-APCI-MS测定茄尼醇的方法,并与ESI-TOF/MS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茄尼醇的ESI-TOF/MS和APCI-MS的质谱分析特征比较可以发现,茄尼醇在ESI源分析中的信号强度远远小于在APCI源分析中的信号强度,说明APCI源更适于茄尼醇的定量分析。其次,采用HPLC-DAD和HPLC-APCI-MS对灵芝中含有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用DAD检测器记录各个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光谱,采用APCI-MS进行在线同步分析,记录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和各个色谱峰的质谱图,通过紫外光谱及质谱分析并与文献对照初步鉴定了灵芝中的32个三萜类成分。再次,建立川芎生药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采用HPLC-DAD-APCI-MS对川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表明,本文所发展的色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采用APCI-MS共计鉴定出川芎甲醇提取物中10种有效成分。综上所述,HPLC-APCI-MS是天然产物中极性较小,电喷雾质谱不易分析的化合物测定的有力工具。第七章,采用体外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抗氧化模型对海马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质进行评价,并建立小海马HPLC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小海马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首先,利用离线DPPH抗氧化评价体系,对海马不同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海马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又探明了海马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规律,为海马抗氧化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依据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建立了海马水提物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在选定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海马水提物大部分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对10批小海马样品进行分析,建立小海马药材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小海马进行真伪辨别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是小海马药材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第八章,将基于HPLC在线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快速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方法与ESI-TOF/MS结合,发展一种复杂天然产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筛选、鉴别的技术体系,并用于中草药金银花、海洋药物海马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鉴别。本章所发展的HPLC -ESI-TOF/MS-DPPH技术体系,适用范围广、简单,可靠,还可以用于评价抗氧化成分的抗氧化效果。利用该方法从金银花醇提物中筛选出4种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结合文献和数据库可对其进行鉴定;从海洋药物小海马中筛选出一种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为海马水提物抗氧化活性提供了更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针对不同天然药物所含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发展了多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决了几种典中药(娑罗子、莲子心、黄连、灵芝、川芎等)及海洋药物小海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为陆源中草药及海洋药物活性成分的快速分离、鉴别、筛选、测定提供了一系列新方法。此外,探索了ASE用于天然药物微量有效成分提取的可行性,证明了ASE在天然药物成分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陈欣[10](2005)在《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离研究——动态循环提取、浓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公藤是一种较重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萜类、生物碱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中药雷公藤生产方法包括动态循环提取、浓缩、萃取、柱层析等主要工段。 论文以雷公藤总生物碱为指标,采取紫外分光光度法跟踪测量了雷公藤工业动态循环提取过程中总生物碱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结合过程的机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成功地模拟动态循环提取雷公藤总生物碱的过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动态循环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新的操作方法。 论文还对工业雷公藤醇提液的浓缩工序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浓缩工序的相关数据。

二、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1.1 中药研究的化学法
    1.2 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布
        1.2.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1.2.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
        1.2.2 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2.1 皂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1.2.2.2 皂苷的生理活性
        1.2.2.3 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和检测
        1.2.3 二萜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1.2.3.1 二萜生物碱的分类
        1.2.3.2 二萜生物碱的毒性和药理活性
        1.2.3.3 二萜生物碱的分离和测定
    1.3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1.3.1 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概述
        1.3.2 索氏提取法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1.3.3.1 原理
        1.3.3.2 超声辅助提取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3.4 微波辅助提取
        1.3.4.1 微波提取方法的原理和加热机理
        1.3.4.2 影响微波辅助提起效率的因素
        1.3.4.3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分类
        1.3.4.4 MAE 技术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3.4.5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与其他提取技术比较
    1.4 中药炮制和中药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
        1.4.1 中药炮制的概念及内容
        1.4.2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
        1.4.3 中药炮制的作用及基本方法
        1.4.4 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研究
        1.4.4.1 单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1.4.4.2 复方中药化学成份的研究
    1.5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炮制和配伍中的化学变化
        1.5.1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1.5.2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1.5.2.1 水解
        1.5.2.2 异构化
        1.5.2.3 氧化
        1.5.2.4 置换
        1.5.2.5 分解
        1.5.2.6 缩合
        1.5.3 中药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1.5.3.1 沉淀
        1.5.3.2 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1.5.3.3 pH 对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1.5.3.4 氧化还原反应对复方化学成份的影响
        1.5.3.5 剂型改变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6 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
        1.6.1 概述
        1.6.2 药物的转运和转化
        1.6.2.1 被动转运
        1.6.2.2 主动转运
        1.6.3 利用Caco-2细胞体外模型研究药物吸收
        1.6.3.1 Caco-2 细胞体外模型
        1.6.3.2 Caco-2 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刺五加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1 中药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2.1.1 刺五加中的化学成分
        2.1.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2.2 刺五加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
        2.2.1 实验部分
        2.2.1.1 仪器和设备
        2.2.1.2 试剂和材料
        2.2.1.3 实验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乙醇浓度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3 微波提取对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4 最佳微波提取条件的选择
        2.2.2.5 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方法比较
    2.3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1.1 仪器和设备
        2.3.1.2 试剂和材料
        2.3.1.3 实验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刺五加提取液的HPLC-MSn 分析
        2.3.2.2 HPLC 测定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学评价
    2.4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4.1 实验部分
        2.4.1.1 仪器和设备
        2.4.1.2 试剂和材料
        2.4.1.3 实验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2.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2.4.2.3 微波辅助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2.4.2.4 微波辅助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比较
    2.5 刺五加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2.5.1 绿原酸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
        2.5.2 实验部分
        2.5.2.1 仪器和设备
        2.5.2.2 试剂和材料
        2.5.2.3 HPLC-UV、HPLC-DAD-MSn 、ESI-MSn、和NMR 实验条件
        2.5.2.4 绿原酸的分离
        2.5.2.5 绿原酸的制备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各流分的HPLC-UV 分析
        2.5.3.2 化合物X 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2.6 结论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3.1 中药淫羊藿的研究现状
        3.1.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3.1.2 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
    3.2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法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1.1 仪器和设备
        3.2.1.2 试剂和材料
        3.2.1.3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提取
        3.3.1 实验部分
        3.3.1.1 仪器设备
        3.3.1.2 试剂和材料
        3.3.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3.3.1.4 样品的分析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提取溶剂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3 提取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4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3.4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4.1 实验部分
        3.4.1.1 仪器设备
        3.4.1.2 试剂和材料
        3.4.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3.3.1.4 样品的测定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3.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3.4.2.3 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3.4.2.4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产率的比较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乌头类中药中生物碱在炮制和配伍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研究
    4.1 乌头类中药的化学成分
        4.1.1 附子
        4.1.2 草乌
    4.2 乌头类中药的药理研究
        4.2.1 附子的药理作用
        4.2.2 草乌的药理作用
    4.3 乌头类生物碱的减毒增效研究概况
        4.3.1 炮制
        4.3.2 配伍
    4.4 加热对附子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影响
        4.4.1 实验部分
        4.4.1.1 仪器与试剂
        4.4.1.2 药材
        4.4.1.3 实验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4.2.1 HPLC-UV 谱图
        4.4.2.2 标准曲线
        4.4.2.3 加热过程中双酯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
    4.5 炮制对草乌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4.5.1 实验部分
        4.5.1.1 仪器和试剂
        4.5.1.2 实验方法
        4.5.2 结果与讨论
        4.5.2.1 优选草乌炮制方法
        4.5.2.2 乌头类中药和草乌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比较
    4.6 附子与其它中药配伍后的化学变化
        4.6.1 实验部分
        4.6.1.1 仪器和试剂
        4.6.1.2 实验方法
        4.6.2 结果与讨论
    4.7 结论
    4.8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利用Caco-2 单细胞层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
    5.1 Caco-2 细胞模型
    5.2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的特点
    5.3 细胞模型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的应用
    5.4 实验部分
        5.4.1 仪器与试剂
        5.4.2 实验方法
        5.4.2.1 Caco-2 细胞的培养
        5.4.2.2 单细胞层紧密性与完整性的检测
        5.4.2.3 药物分子跨膜转运实验
        5.4.2.4 样品的分析
        5.4.3 结果与讨论
    5.5 结论
    5.6 参考文献

(4)菝葜提取工艺的改进及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菝葜的生物学
    1.3 菝葜的研究进展
    1.4 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2 菝葜提取物制备及有效成份薯蓣皂苷元、山奈酚和槲皮素的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抗炎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抗菌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镇痛作用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主要缩写词表

(5)以MRSA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以MRSA 多重耐药蛋白PBP2a 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组蛋白PBP2a 的表达、纯化与活性鉴定
        实验一 mecA 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实验二 可溶性重组蛋白PBP2a 的表达
        实验三 重组蛋白PBP2a 的纯化与鉴定
        实验四 重组蛋白PBP2a 的活性鉴定
    第二部分 以PBP2a 为靶点筛选拮抗MRSA 的中药
        实验一 以PBP2a 为靶点筛选抗MRSA 中药技术平台的建立
        实验二 26 种中药水煎液与PBP2a 的结合活性测定
        实验三 10 种中药水煎液对MRSA 的直接抗菌作用
        实验四 10 种中药水煎液与苯唑西林的联合抗MRSA 作用
    第三部分 夏枯草中对MRSA 抗菌增敏组分的分离提取及活性评价
        实验一 夏枯草不同部位水煎液的抗菌作用
        实验二 夏枯草水煎液中抗菌增敏组分的分离及物质鉴定
        实验三 SP2 组分的抗菌增敏活性评价
    全文结论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RSA 的耐药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
英文论着

(6)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及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注释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1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
        2 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3 免疫增强剂作用机理
    第二章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2 烷化剂类
        3 抗代谢类药物
        4 核苷酸还原酶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 钙神经氨基酶抑制剂
        6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
        7 生物药品和单克隆抗体
        8 中药类
        9 免疫抑制病毒
    第三章 中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学特性
        1 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3 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4 二萜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第四章 中药成分的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制剂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
        2 中药制剂对补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3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4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禽免疫器官的影响
    第五章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意义
        1 中药的有效成分
        2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3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意义
    第六章 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的迫切性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的迫切性
        2 现有免疫增强剂的评价及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应具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3 中草药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部分 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试验一 中药提取物和盐酸左旋咪唑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二 不同组合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三 不同提取方法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四 不同分子量段中药提取物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五 中药提取物对鸡外周淋巴细胞增值反应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
    试验六 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初步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七 中药粗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试验八 中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量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总体结论
总体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秦艽的研究状况
        1.1.1 引言
        1.1.2 秦艽的研究概况
    1.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2.1 溶剂提取法
        1.2.2 水蒸气蒸馏法
        1.2.3 升华法
        1.2.4 压榨法
    1.3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1.3.1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经典方法
        1.3.2 分离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
    1.4 大孔树脂的应用概况
        1.4.1 引言
        1.4.2 大孔树脂的吸附原理
        1.4.3 大孔树脂的特性
        1.4.4 大孔树脂的型号选择
        1.4.5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
        1.4.6 吸附及解吸的影响因素
        1.4.7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提取分离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1.5.1 选题背景
        1.5.2 选题依据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龙胆苦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药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龙胆苦苷的含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测定
        2.3.2 精密度实验
        2.3.3 样品稳定性
        2.3.4 质谱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标法测定秦艽中四种常见成分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药
        3.2.2 原药材的前处理
        3.2.3 原药材成分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一)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药
        4.2.2 原药材的前处理
        4.2.3 紫外分光光度法(UV)定量分析龙胆苦苷的含量
        4.2.4 超声提取龙胆苦苷提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龙胆苦苷的测定
        4.3.2 超声提取龙胆苦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药
        5.2.2 紫外分光光度法(UV)定量分析龙胆苦苷的含量
        5.2.3 超声提取龙胆苦苷提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龙胆苦苷的测定
        5.3.2 龙胆苦苷的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索氏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药
        6.2.2 索氏提取龙胆苦苷提取条件的试验研究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溶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6.3.2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6.3.3 索氏提取龙胆苦苷的正交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冷浸法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与试药
        7.2.2 冷浸提取龙胆苦苷提取条件的试验研究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正交实验设计
        7.3.2 结果综合分析
        7.3.3 验证实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分离纯化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仪器与试药
        8.2.2 大孔树脂的筛选
        8.2.3 大孔树脂的物理特性
        8.2.4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8.2.5 大孔吸附树脂湿法装柱
        8.2.6 龙胆苦苷静态吸附实验
    8.3 结果与分析
        8.3.1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
        8.3.2 吸附条件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硕士阶段撰写论文情况

(8)宁夏沙枣花黄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
第一章 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1.1 宁夏沙枣花提取液中黄酮成分的鉴别
    1.2 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的测定
    1.3 RP-HPLC 色谱法测定宁夏沙枣花中芦丁的含量
    1.4 结果与讨论
第二章 宁夏沙枣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2.1 提取方法的选择
    2.2 单因素实验
    2.3 正交设计实验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宁夏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3.1 超声提取总黄酮
    3.2 石油醚萃取
    3.3 乙酸乙酯萃取
    3.4 正丁醇萃取
    3.5 技术路线
    3.6 宁夏沙枣花中两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
    3.7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宁夏沙枣花药理活性实验
    4.1 宁夏沙枣花水煎液及单体化合物BIII 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2 宁夏沙枣花超临界C0_2萃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3 宁夏沙枣花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1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1 胡颓子属植物沙枣及沙枣花概述
    2 黄酮类化合物的介绍及分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9)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用于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陆源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概述
        1.1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2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 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概述
    3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概述
        3.1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析提取技术
        3.2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3.3 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
        3.4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3.5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3.6 天然产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筛选研究概况
    4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4.1 本文的创新点
        4.2 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加速溶剂萃取法用于皂苷及生物碱类化合物提取研究
    第一节 ASE 提取娑罗子中的皂苷类化合物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七叶皂苷的不同提取方法
        2.4 七叶皂苷的HPLC 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HPLC 分离结果
        3.2 ASE 提取参数的优化
        3.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正交设计优化 ASE 提取黄连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黄连生物碱不同提取方法
        2.4 色谱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HPLC 分离条件的选择
        3.2 ASE 提取参数的优化
        3.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HPLC-DAD-ESI-TOF/MS 分析皂苷及生物碱类化合物
    第一节 HPLC-DAD-ESI-TOF/MS 分析娑罗子中的皂苷类成分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色谱、质谱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条件选择
        3.2 HPLC 测定方法学考察
        3.3 娑罗子中四种七叶皂苷的含量测定
        3.4 质谱条件选择
        3.5 七叶皂苷Ia、Ib 高分辨质谱分析
        3.6 异七叶皂苷Ia、Ib 高分辨质谱分析
        3.7 娑罗子中其它皂苷成分分析
    第二节 HPLC-DAD-ESI-TOF/MS 鉴别莲子心中生物碱类化合物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2.4 色谱、质谱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提取条件优化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3.3 ESI-TOF/MS 条件优化
        3.4 莲子心生物碱类化合物鉴别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HPCE-DAD-ESI-TOF/MS 分析黄连中的生物碱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2.5 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
        2.6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HPCE-DAD 分离条件的选择
        3.2 HPCE-DAD 测定方法学考察
        3.3 质谱条件选择及方法的重复性
        3.4 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定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黄连生物碱类化合物的 UPLC-PDA-ESI-MS/MS 分析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2.5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质谱条件选择
        3.2 UPLC-PDA-ESI-MS/MS 鉴别黄连中的生物碱
        3.3 HPLC-ESI-TOF/MS 分析黄连中的生物碱
        3.4 UPLC-PDA-MS/MS 测定方法学考察
        3.5 黄连中三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3.6 黄连生物碱UPLC 指纹图谱初探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HPLC-APCI-MS 分析烟叶、灵芝、川芎中的活性成分
    第一节 HPLC-DAD-APCI-MS 分析烟叶中的茄尼醇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色谱条件
        2.4 质谱条件
        2.5 标准溶液的配制
        2.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提取条件优化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3.3 方法学考察
        3.4 不同烟叶中茄尼醇的含量测定
        3.5 茄尼醇的ESI-TOF/MS 分析
        3.6 茄尼醇的APCI-MS 分析条件优化
        3.7 烟叶样品中茄尼醇的APCI-MS 分析
    第二节 HPLC-DAD-APCI-MS 鉴别赤芝中的三萜类成分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HPLC 色谱条件
        2.4 HPLC-APCI-MS 仪器条件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2 赤芝提取物中三萜类成分的初步鉴定
    第三节 HPLC-DAD-APCI-MS 用于川芎指纹图谱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色谱条件
        2.4 HPLC-APCI-MS 仪器条件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
        3.2 川芎药材提取方法优化
        3.3 方法学考察
        3.4 主要色谱峰的鉴定
        3.5 不同来源川芎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小海马体外抗氧化及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DPPH 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2.4 海马提取物的 DPPH~*自由清除实验
        2.5 小海马HPLC 指纹图谱工作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海马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3.2 指纹图谱样品溶液制备方法优化
        3.3 HPLC 条件优化
        3.4 方法学考察
        3.5 海洋药物小海马指纹图谱的建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HPLC-DAD-TOF/MS-DPPH 在线筛选鉴别金银花、海马中抗氧化活性成分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供试品溶液及DPPH 溶液制备
        2.4 抗氧化成分在线筛选、鉴别条件
    3 结果与讨论
        3.1 抗氧化成分在线筛选条件优化
        3.2 提取条件优化
        3.3 色谱条件的优化
        3.4 金银花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筛选、鉴别
        3.5 海马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鉴别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
缩略语注释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离研究——动态循环提取、浓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雷公藤简介与工艺
    1.1 雷公藤的介绍
        1.1.1 雷公藤萜类的介绍
        1.1.2 生物碱类物质介绍
        1.1.2.1 雷公藤生物碱类物质的医用价值
        1.1.2.2 雷公藤生物碱类物质的分类及理化性质
        1.1.2.3 生物碱类物质的分析及提取分离
    1.2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
    1.3 雷公藤生产工艺
第二章 雷公藤生物碱的动态循环提取
    2.1 中药有效物质的提取
        2.1.1 提取的基本原理
        2.1.1.1 提取的扩散传质原理
        2.1.1.2 影响提取速度的主要因素
    2.2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2.2.1 溶剂提取法
        2.2.1.1 溶剂提取工艺
        2.2.2 水蒸气蒸馏法
        2.2.3 离子交换树脂法
        2.2.4 超滤法
        2.2.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2.6 微波萃取技术
        2.2.7 酶法
        2.2.8 半仿生提取法
        2.2.9 破碎提取法
    2.3 工业动态循环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2.3.1 动态循环提取装置
        2.3.2 动态循环提取工作原理
        2.3.3 动态循环提取装置的特点
        2.3.4 国内动态循环提取研究进展
    2.4 实验试剂与方法
        2.4.1 试剂
        2.4.2 实验设备
        2.4.3 实验方法
        2.4.3.1 工业动态循环提取工艺
        2.4.3.2 制干工段
        2.4.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3.4 分析方法
        2.4.3.5 雷公藤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2.4.3.6 工业动态循环提取操作数据的测定结果
    2.5 建立模型与数据关联结果
        2.5.1 扩散模型
        2.5.2 工业动态循环提取工艺流程的模拟
        2.5.3 工业动态循环提取工艺的优化
        2.5.3.1 提取溶剂用量的优化
        2.5.3.2 提取工艺的优化
第三章 中药浓缩工艺雷公藤醇提液浓缩工序
    3.1 中药漫出液的浓缩工艺
        3.1.1 单效减压工艺
        3.1.2 常压工艺
        3.1.3 两次浓缩工艺
        3.1.4 一次浓缩工艺
        3.1.5 多效工艺
    3.2 中药液浓缩设备
        3.2.1 外循环式蒸发器
        3.2.2 夹层式浓缩锅
        3.3.3 组合式中药液浓缩锅
        3.3.4 薄膜蒸发器
    3.3 合理选择浓缩工艺
    3.4 雷公藤醇提液的浓缩回收工段
    3.5 雷公藤粗提粉末的萃取及制干工段
    3.6 制干工序数据
    3.7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动态循环提取工艺
    4.2 动态循环提取模型及预测分析
    4.3 动态循环提取工艺的优化
    4.4 浓缩工序
    4.5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Matlab 应用程序
致谢

四、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D]. 刘忠英. 吉林大学, 2005(06)
  • [2]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介绍[J].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一四一医院药局. 中草药通讯, 1976(10)
  • [3]中草药煎液直接管道提取法[J]. 141医院. 人民军医, 1978(06)
  • [4]菝葜提取工艺的改进及药理学研究[D]. 舒孝顺.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5]以MRSA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D]. 董燕.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3)
  • [6]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及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D]. 柳风祥.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7]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郝晓霞. 南昌大学, 2007(06)
  • [8]宁夏沙枣花黄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王基云. 宁夏医科大学, 2010(02)
  • [9]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用于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分析[D]. 陈军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10]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离研究——动态循环提取、浓缩[D]. 陈欣. 浙江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中药汤剂管道直接提取法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