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地貌学研讨会将于1985年举行

第一届国际地貌学研讨会将于1985年举行

一、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齐德利[1](2005)在《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由红色陆相碎屑岩发育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类型总称,是在中国命名并逐渐深入研究的地貌类型之一,至今不过70年的历史,多尺度对比和综合研究目前很少。由于研究尺度不同,对比的内容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各自的适应性。论文以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分类指标体系为切入点,分别基于时空尺度、人文理性尺度和数理统计尺度,主要对中国丹霞地貌进行面上的综合对比研究。在点尺度上选择广东坪石金鸡岭和广西藤县太平狮山丹霞地貌为案例,基于尺度融合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包括: 1.受红层盆地要素影响、构造断裂控制,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表现为“条带展布、斑块镶嵌、集中出现”的态势。主要沿仙霞岭——武夷山——南岭弧状地带(东南区)、四川盆地东部——南部——西部马蹄形盆地边缘(西南区)以及陇山周围——河西走廊T型(西北区)分布。对比三大集中分布区气候、植被、地壳抬升速度以及人类活动等造成丹霞地貌景观分异的因素,划分三个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大区:1) “丹山碧水画中游”——浙闽赣粤桂湘丹霞地貌旅游区;2) “丹霞盆景,大佛之乡”——四川盆地边缘丹霞地貌旅游区;3) “丝绸之路,丹霞画廊”——陕甘宁青新西北丹霞地貌旅游区。初步构建丹霞地貌评价指标体系,首次评出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地40佳,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旅游开发模式。 2.应用释光(LT、OST)测年分析坪石武江河流阶地冲积层年龄,定量研究坪石金鸡岭丹霞地貌区地壳抬升速度、丹霞地貌年龄,借助研究区DEM影像地图并配合大比例尺地形图计算丹霞崖壁后退速度和侵蚀速度。结果表明,坪石金鸡岭丹霞地貌区地壳抬升速度为0.537m/10ka,金鸡岭丹霞地貌年龄为384.8×10kaB. P. , 排岗与金鸡岭之间崖壁后退速度为0.49m/10ka,侵蚀速度为10.66×104m3/10ka(27.44×104t/10ka)。基本代表了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发育的速度水平。 3.丹霞地貌呈色机理表现为:“物理成色——化学染色——生物着色——人工涂色”。丹霞地貌发育过程表现为:早期物质迁移模式“地台活化——盆地成型——红层堆积”;中期动力演化模式“红盆抬升——流水下切——地貌塑造——景观分异”,后期地貌发育模式表现为:1) 正地貌“丹霞堡寨——丹霞方山——丹霞石墙——丹霞石柱——丹霞残丘”;2) 负地貌“丹霞扁平洞——丹霞额状洞——丹霞穿石岩——丹霞天生桥”;3) 过渡地貌“垂直(卸荷、层间)节理——丹霞竖状洞穴——丹霞石花——丹霞一线天——丹霞巷谷”。 4.通过对黄金周景点卡口瞬间流量连续观测计算及现场问卷调查,金鸡岭景区旅游流呈明显的双峰双谷单周期型,“丹霞地貌”名词认知率仅占5%,太平狮山仅1%。加强丹霞地貌解释和构建丹霞美学非常必要。 丹霞地貌学(Danxia Geomorphology)发展,应在继续走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同时,重点突出区域整合对比研究,熔融多学科研究成果,完善学科体系,尽早树立其国际地貌学分支学科地位。

杨小兰,吴必虎,刘耕年,张伟[2](2004)在《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在综述旅游地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旅游地貌学建立前后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源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其中,资源研究主要有对旅游地貌资源的定义、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及保护等。类型研究可以细分为对岩类风景地貌和营力风景地貌的研究。岩类风景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营力风景地貌包括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山崩地貌等。在区域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区域地貌研究逐渐向区域旅游地貌研究延伸。随着旅游地貌学研究内容的拓展,该学科逐渐向其他学科渗透。笔者讨论并构建中国旅游地貌学的学科体系。

张振拴[3](1983)在《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文中指出 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15—21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会议将由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丹尼斯·彭斯顿博士、基尔大学爱德华·德比希尔博士、曼彻斯特大学伊恩·道格拉斯教授、累斯特大学文斯、加德纳博士、赫尔大学凯斯·理查兹博士和斯特陵(Stirling)大学迷迦勒·托马斯教授组成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已发出

赵晓春[4](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肖增起,陈克强[5](1983)在《近年来国外地质研究概况》文中认为 一、地质填图 1981年美国的地质填图面积比1980年有所下降。1:100000~1:25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面积652000平方公里,约下降了7%。详细的和特殊目的的1:63360(或更大)比例尺

李诗强[6](2012)在《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云南黎明地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与丽江市玉龙县交界处,大部分区域属玉龙县,西南小部分属兰坪县。随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景观,系统研究和探讨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及其旅游资源,充实区域资源理论基础,讨论其景观分类、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当前的急切需要。论文在前人对“三江”地区地层情况、构造特点、老君山地质公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地貌背景、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地貌学原理,全面、系统探讨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的特征、分类及成景机制。在分析黎明地区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和保护措施。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论文取得如下结论和成果:(1)根据最新的丹霞地貌研究理论分析,在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成景地层中,新生界宝相寺组(E2b)、金丝厂组(E3j)、第四纪地层(Q)及少量岩浆岩为该区域的主要造景地层;(2)将黎明地区地貌类型按成因分为:流水冲刷、侵蚀、下切型丹霞地貌;重力崩塌、磨蚀型丹霞地貌,风化作用为主的丹霞地貌;高海拔冰劈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等4种类型;(3)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按成因类型划分为:流水成因景观、重力成因景观、风化成因景观、冰劈石景观等4种类型;按景观颜色、形态划分为:碧水丹山类、丹霞赤壁类、大型峰墙-峰丛类、盆景型景观类、洞穴类、造型石峰、平顶丹霞景观、盆地丹霞、碧山丹谷等9种类型;(4)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依次划规丹霞壮年晚期至老年期景观、丹霞地貌青年期景观及丹霞地貌幼年期景观;(5)总结黎明地区丹霞地貌为:以青壮年期为主,同时发育少量幼年期和老年期的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6)通过对黎明地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按“近期-中远期-远期”三期开发理论,提出不同时期开发的具体区域;(7)提出几点保护黎明地区丹霞旅游资源的措施。

林牧茵[7](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甘肃省社会科学手册》编委会[8](1987)在《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概况》文中指出《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概况》一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了我省三十六年来(1949——1985年)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我们了解过去、总给研究成果,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了便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全面把握我省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本刊特予全文发表,以供学术界参考和征求意见。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9](2001)在《国际地貌学家协会》文中认为

赵小平[10](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指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二、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依据
        1.1 理论依据
        1.2 学科发展需要
    2. 研究现状
        2.1 科学考察
        2.2 研究成果
        2.3 应用研究
        2.4 研究方法
    3. 目标及内容
    4. 技术路线
    5.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霞地貌概念演变
    1 从丹霞层到丹霞地形——丹霞地貌初创阶段
    2 从丹霞地形到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成型阶段
    3. 从华南丹霞地貌到中国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发展阶段
        3.1 物质基础分歧
        3.2 形态特征统一
        3.3 主导营力明确
    4. 从中国丹霞地貌到世界丹霞地貌——走向成熟阶段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1. 多尺度丹霞地貌单元界定
        1.1 现象单元
        1.2 功能单元
        1.3 几何单元
    2.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2.1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基本态势
        2.2 中国丹霞地貌大省
        2.3 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3. 影响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的多尺度因素
        3.1 构造因素对丹霞地貌分布的影响
        3.2 气候因素对丹霞地貌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分类对比
    1. 对已有分类体系评价
    2. 丹霞地貌类型的对比研究回顾
        2.1 丹霞地貌与嶂石岩地貌对比
        2.2 丹霞地貌与张家界(溹溪地貌、武陵源地貌)对比
        2.3 丹霞地貌与大瑶山地貌对比
        2.4 砂岩砾岩型地貌对比研究
        2.5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对比研究
        2.6 峰林类岩石地貌特征对比
        2.7 丹霞地貌单体类型对比研究
    3. 基于学科分类的丹霞地貌对比
    4. 面向对象的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类及其对比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丹霞地貌发育定量对比研究
    1. 原理及其方法
        1.1 采样及测年
        1.2 计算与分析
        1.3 方法缺陷
    2. 实例说明——以金鸡岭丹霞地貌为例
        2.1 研究区介绍
        2.2 阶地特征
        2.3 河流阶地冲积物测年
    3. 基于地壳抬升速度差异的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模式对比
        3.1 东南区相对稳定慢速抬升区丹霞地貌发育模式
        3.2 西南区快速抬升区丹霞地貌发育模式
        3.3 西北区差异升降明显区丹霞地貌发育模式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丹霞地貌旅游评价及其开发模式对比研究
    1.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评价理论探讨
        1.1 丹霞地貌旅游价值体现
        1.2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1.3 关于评价的尺度问题
    2.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
        2.1 基于丹霞地貌属性尺度的纵向评价——以丹霞天生桥为例
        2.2 基于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尺度的横向评价——以甘肃省为例
        2.3 基于区域丹段地貌开发尺度的综合评价——中国丹霞地貌旅游
    3. 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旅游区划
        3.1 基于形象尺度的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区划
        3.2 基于管理尺度的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区划
    4.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模式对比研究
        4.1 不同级别的丹霞地貌旅游区开发模式探讨
        4.2 不同类型的丹霞地貌旅游区开发模式探讨
        4.2.1 遗产类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模式
        4.2.2 保护区类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模式
        4.2.3 风景区类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模式
        4.2.2 国家公园类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模式
        4.3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案例分析——以金鸡岭和太平狮山为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初探
    1. 丹霞地貌的国际对比现状及其意义
        1.1 丹霞地貌是世界范围的旅游地貌类型
        1.1.1 世界遗产类丹霞地貌分布现状
        1.1.2 国家公园中丹霞地貌类占较大比重
        1.2 红层是发育丹霞地貌的基础
        1.3 国外尚没有使用丹霞地貌学术名词
        1.4 意义
    2. 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框架
    3. 丹霞关学及其学科建设
        3.1 丹霞美学学科建立的背景和条件
        3.2 建立丹霞美学的思路及学科基本体系
        3.3 丹霞山水的美学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附表1: 论文工作量
附表2: 丹霞地貌发表论文及着作区域分布统计一览表
附表3: 丹霞地貌基础理论研究论文一览表
附表4: 丹霞地貌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表
附表5: 丹霞地貌及其相关概念一览表
附表6: 中国丹霞地貌分类体系
附表7: 中国主要丹霞地貌区河流阶地冲积层采样分析结果一览表
附表8: 国外部分丹霞地貌分布及其特征一览表
附表9: 坪石武江河流阶地冲积层释光测年数据表
附表10: 金鸡岭丹霞地貌区岩石标本氧化物分析
附表11: 金鸡岭丹霞地貌区岩石粒度分析
附表12: 金鸡岭景区游客抽样调查表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貌学的萌芽及创立背景
2 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旅游地貌资源研究
    2.2 旅游地貌类型研究
        2.2.1 岩类风景地貌研究
        2.2.1.1 丹霞地貌研究。
        2.2.1.2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
        2.2.1.3 嶂石岩地貌研究。
        2.2.1.4 张家界地貌研究。
        2.2.2 营力风景地貌研究
    2.3 区域旅游地貌研究
    2.4 旅游地貌学跨学科研究
3 旅游地貌学学科体系探讨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意义
        1.1.2 问题的设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1.3.3 研究线路安排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2.1 什么是学科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研究过程与现状
    1.3 国际研究情况与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获取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自然环境条件
    2.3 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第3章 黎明地区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层系统
        3.1.1 元古界
        3.1.2 中生界
        3.1.3 新生界
    3.2 研究区构造背景
    3.3 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
第4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分布
    4.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背景
    4.2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
        4.2.1 流水冲刷、侵蚀、下切型丹霞地貌
        4.2.2 重力崩塌、磨蚀型丹霞地貌
        4.2.3 风化作用为主的丹霞地貌
        4.2.4 高海拔冰劈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4.3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分布
第5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成因
    5.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特征分类
        5.1.1 按成因类型划分
        5.1.2 根据景观颜色、形态
    5.2 丹霞地貌景观成因机制研究
        5.2.1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5.2.2 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
第6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及保护
    6.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
        6.1.1 开发现状与问题
        6.1.2 开发建议
    6.2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保护
        6.2.1 保护原则
        6.2.2 保护对策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9)国际地貌学家协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立过程与简史
2 主要学术活动
3 工作语言与出版物
4 组织机构
5 IAG秘书处地址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 齐德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2]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J]. 杨小兰,吴必虎,刘耕年,张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2)
  • [3]第一届国际地貌学讨论会将于1985年召开[J]. 张振拴. 冰川冻土, 1983(04)
  •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5]近年来国外地质研究概况[J]. 肖增起,陈克强. 中国区域地质, 1983(05)
  • [6]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D]. 李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7]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8]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概况[J]. 《甘肃省社会科学手册》编委会. 社联通讯, 1987(01)
  • [9]国际地貌学家协会[J].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地理学报, 2001(03)
  •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标签:;  ;  ;  

第一届国际地貌学研讨会将于1985年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